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高三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详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高三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详解

ID:434130

大小:279.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 高三 3 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人把天子制度出现之前的中国社会叫作邦联社会,即所谓的安邦立 国中的“邦”,是一种国家制度。分封制度出现以后,邦联制国家制度就逐渐消失了。这意 在说明(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 B.分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邦联制不适应地主阶级的兴起 D.分封制促进了家国一体的形成 2、秦律规定,县廷不仅要记录农作物的数量、生长状况,还要按时“以书言年,别其数”。 待到年终,还要对各地农官 “以正月大课之”,若考核结果较差,相关官吏要受到相应惩 罚。促成秦朝出台这一规定的主要因素是( ) A.官僚政治发展的要求 B.巩固小农经济的现实需要 C.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 D.强化专制集权的历史趋势 3、蹴鞠在汉代是军中用以练身习武的方式,后来流行于民间。唐朝时期经常出现“华庭观 赏,万人瞻仰”的情景,杜甫的诗《清明》中对蹴鞠活动的描述有“十年蹴鞠将雏远, 万里 秋千习裕同’。据材料可知唐朝时( ) A.军事训练促进体育运动开展 B.民间娱乐活动多有历史渊源 C. 政府开明政策对文化的影响 D.诗歌创作反映民众生活为主 4、程颐、程颢认为“理”是先于气(物质)而存在的,“理”不仅是自然界的,也是社会的 最高原则,“君道”“臣道”“父道”“子道”都是“理”的体现,一切伦理道德都是 “理”,每一事物都产生于“理”。由此可见,“理”的学说的本质是( ) A.探究宇宙万物内在规律 B.防止佛道对儒学的渗透 C.为维护皇权和礼教服务 D.竭力倡导唯心主义哲学 5、明清之际,在经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当时的许多历史文献中“绅商”一词使用的频率已 经很高,一些地区出现了“儒商”,这表明( ) A.商人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商业经营中 B.传统的社会结构呈现转型的迹象C.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发生根本的变化 D.新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 6、20 世纪初,随着胶济铁路和青岛港的建成,山东的牛、羊等牲畜被商贩大量贩卖,甚至 出口到俄国。为此山东巡抚致函山东胶海关,要求“严禁贩运耕牛出口,以重农业”。这反 映了( ) A.近代交通促进经济进步 B.地方官员重视经济发展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山东地区的近代化加速 7、传统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革命党人直接发动起义引起的;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立 宪派在革命前十几年不间断地进行启蒙宣传,不仅揭露了清廷的黑暗,还开启了民智;又有 学者提出武昌起义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迟迟不肯发兵讨伐,甚至逼清帝逊位。据此可 知,对辛亥革命进程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史学研究视角不断地拓展 C.后期学者的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D.立足于对当时国情的分析 8、图 1 为近代后期中国某次战役示意图,该次作战行动( ) A.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席卷长江流域 B.是中国革命由发展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C.增强了中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 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 9、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驻外大使(公使)简表。这表明( ) 驻 苏 联 大 使 王 稼 祥 驻 瑞 典 大 使 兼 丹 麦 公 使 耿 飚 驻 缅 甸 大 使 姚 仲 明 驻 罗 马 尼 亚 大 使 王 幼 平驻 捷 克 斯 洛 伐 克 大 使 谭 希 林 驻 印 度 尼 西 亚 大 使 王 任 叔 驻 波 兰 大 使 彭 明 治 驻 朝 鲜 大 使 倪 志 亮 驻 匈 牙 利 大 使 黄 镇 驻 保 加 利 亚 大 使 曹 祥 仁 驻 蒙 古 大 使 吉 雅 泰 驻 印 度 大 使 袁 仲 贤 驻 瑞 士 公 使 冯 铉 驻 巴 基 斯 坦 大 使 韩 念 龙 驻 民 主 德 国 大 使 姬 鹏 飞 A.意识形态制约着外交开展 B.西方的外交孤立被打破 C.新中国得到国际普遍认可 D.周边国家是外交的重点 1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 要舆论工具。而改革开放后,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 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这一变化表明( ) A.党报党刊始终居于舆论主导地位 B.“双百”方针贯彻与否决定报刊业兴衰 C.人民大众的需求制约报刊内容变化 D.报刊业的发展与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11、从公元前 8 世纪开始,圣地、神庙等宗教礼仪性建筑在整个希腊世界拔地而起,大量节 日涌现,为民众参与集体献祭活动提供了机会,关于节日的规定、规范乃至所需遵守的风俗 习惯也逐渐增多,城邦也开始对此类内容进行立法。这表明 ( ) A.集体认同逐步增强 B.公民生活丰富多彩 C.法律至上立法规范 D.宗教氛围日渐浓厚 12.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但 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地 位不断降低。这主要反映出(  ) A.自然科学发展制约人文主义发展 B.自然科学彻底摆脱了神学束缚 C.自然科学发展有助于“认识人自己” D.宗教神学束缚了人文主义发展 13.据 1844 年英国官方统计,当时全英死亡率约 1∶46(即平均每 46 人中有 1 人死亡),新 兴城市曼彻斯特的死亡率是 1∶32.72,不包括郊区则是 1∶30.75,利物浦的死亡率是 1∶ 31.90,不包括郊区则是 1∶29.90。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 A.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 B.与英国长期的黑奴贸易有关 C.根源于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 D.是不适当的医疗政策导致的结果14、1961 年 8 月,柏林墙危机发生之后,英国判断苏联行为的直接目的就是解决民主德国 难民西逃问题,并不是要加速解决柏林问题。英国认为盟国应当避免危机升级,并与苏联进 行谈判,稳定柏林局势。英国此举是为了( ) A.插手国际事务重塑欧洲霸主地位 B.维持国际社会稳定促进国内发展 C.推动两极格局瓦解重建国际秩序 D.避免大战发生保持“冷战”的局面 15、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基金配额的多寡直接决定了该国家在基金内拥有的投票权。下 表为美国财政部货币研究司司长哈里·怀特依据当时各国经济实力设计的最初方案及最后 结果,下表说明美国政府( ) 项目 美国(亿美元) 英国(亿美元) 苏联(亿美元) 1943 年初(最初方案) 31.96 10.55 1.64 1944 年 7 月 1 日 ( 会 议 中 讨 论 方 案 ) 29 13 8 1944 年 7 月 14 日 (最终结果) 28.5 12.5 12 A.左右世界金融局势能力下降 B.需要加强同苏联的经济合作 C.企图确立战后国际贸易霸权 D.联英排苏构建战后国际秩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8 分)在中国历史上,学校教育是统治者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唯太学有教 导之官,而亦未尝严其选。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王安石) 命诸州置学官,率给田十顷赡士。初置小学教授……诏给诸路学田,增教官员……反辰, 立太学生内、外、上舍法……凡升上舍者,皆直赴廷对。 ——(元)脱脱等《宋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是清朝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一个教育和翻译机构。京师同文馆是中 国第一所新式学校,它带动了一批新式学校的设立。京师同文馆是中国官方承办的第一个以 西方语言文字、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和翻译内容的教育和翻译机构,是近代西学输 入的开端。 ——赵是《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1)指出材料一中宋代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概括王安石整顿学校的影响。(5 分) (2)结合洋务运动,说明材料二中新式教育的意义。(3 分) 17、(10 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变迁集中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 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把秦郡划小,将一郡分成数郡。汉武帝时,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十 三个监察区,监察地方高级官员。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义,授予监察区长官州牧兵权、 财权和政权,州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政区,州牧渐成割据独立之势。坚持二级制政区是统治 者的愿望,所以隋统一后,撤销郡级政区,重新简化为州县两级。唐承隋设两级政区,但安 史之乱以后,作为监察区的道和藩镇结合,又形成州以上的一级政区。 材料二 为避免重蹈前代覆辙,宋初将地方政府恢复到州县两级,但同样陷入管理幅 度太大的困难。为此,宋代统治者设置了高层政区——路,但不设路一级的单一长官,把路 虚化。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员担任,宋代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而不是 地方官员的行政区域。元明清三代都是国土广袤的大帝国,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如 元代就形成了最多达五级的行政区划,但结果仍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自宋以后,古代中国 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 ——以上材料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沿革行政区划的举措,概括东汉至唐末行政区划层 级演变中的突出问题。(5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行政区划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能维持高度中央集权” 的原因。(3 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基本规律。(2 分) 18、(11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把国 家 当 作“ 理 念 ”来 看 待 的 黑 格 尔 ,曾 揭 示 过 一 个 极 重 要 的 道 理 。 他 指 出 , 国 家 制 度 是 各 国 历 史 发 展 的 产 物 , 它 的 产 生 并 不 以 人 们 的 主 观 意 志 为 转 移 , 它 必 须 适 合 于 本 民 族 “ 理 念 ” 的 发 展 。 因 此 , 每 个 民 族 都 有 着 具 有 自 身 特 点 的 政 治 制 度 , 要 想 把 某 一 民 族 的 国 家 政 治 制 度 强 加 给 另 一 个 民 族 , 往 往 是 徒 劳 无 益 的 。 —— 摘 编 自 马 啸 原 《 西 方 政 治 制 度 史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史实,围绕“理念”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紧扣材料,自拟 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9、(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三百多年间,宋人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救济政策体系。 ——摘编自范勇、郑志强《宋代社会救灾制度及其力当代社会保障的启示》 材料二 1620 年,五月花号载着 102 名清教徒,在北美建及了第一块殖民地,早期的 北美大陆就有了种种慈善实践。独立战争后在社会秩序重建、经济百废待兴的背景下,人们 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随之出现。19 世纪中期,美国的慈善事 业面临新的转折。典型代表就是 1846 年成立的史密森学会,它从事的不再是针对个人的救济 性慈善活动,而是更加广义的、研究解决社会问题根源的慈善事业。1867 年,皮博迪教育基 金专门致力于资助和发展教育事业。1889 年,卡耐基发表 《财富的福音》,“拥巨富而死者 耻辱”的警句迅速被美国的富豪们引为座右铭。随后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慈善基金会成立, 将美国慈善事业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此外,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慈善税制也得到了 确立。 个人所得税重新开征,遗产税首次被永久化和制度化,慈善捐赠也开始享受优惠扣 除待遇。 ——摘编自陶冶、陈斌《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社会救济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近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历程,并分析推动其发展的 原因。(8 分) 20、(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末期的英国,英王的收入依赖于贵族或富商的包税,国家的税收观念还没 有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整顿财政,逐渐废除包税制,改由中央专门机构集中征税, 公共收入和王室私人收入逐渐区别开来。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关税和消费税逐渐成为政 府的主要收入来源。17 世纪末,英国政府发行 120 万英镑的公债大获成功,成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些举措支撑了政府的军事行动和国家信用。议会对税款用途的 审查发展为对政府活动进行事前审议、事中监督、事后问责的预算制度。19 世纪下半期,为 应付国家管理职能不断扩大,缓解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以所得税、遗产 税等为核心内容的财税制度改革。政府有了富裕的资金投入到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事业中。 ——据刘晓路《现代财政制度的强国性与集中性—基于荷兰和英国的财政史分析》 材料二 为解决“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问题,中央决定从 1980 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 级包干”的新财政管理体制,积极为各项改革铺路搭桥。1980-1993 年的财政管理体制,实 际上是“财政承包制”。1994 年中央决定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中央财力的 较快增长,按市场经济要求理顺财政分配体制打下了基础。2006 年废除了延续上千年的农业 税,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1978 年,全国财政收入的 86.8%来自于国有部门, 财政支出的 85.6%用于国有部门,财政支出主要围绕城市生产建设领域而进行。到 2006 年, 全国税收收入来源于国有部门的比重只有 22.2%,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财政 支出高达 33.52%。 ——据高培勇《中国财税改革 40 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英国财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些改 革对英国成为现代国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8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3 分)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财税制度改革的共通历史经验。(3 分)青岛西海岸新区高中 3 月模拟试题 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C B C B C A D 11 12 13 14 15 A C A B B 1.【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分封制结束了以前的邦联联盟的国家体制,取得了天下共主 的地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项正确。这一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 A 项错误;此时 地主阶级还未兴起,C 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并未强调分封制促进家国一体的形成,D 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2.【答案】B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材料中秦朝制定法律劝课农桑,是出于巩固小农经济的需 要,B 项正确;A、C、D 项均不是促成秦朝出台这一规定的主要因素。 3.【答案】C 【解析】材料只是说蹴鞠在汉代是军中用以练身习武的方式, 未涉及军事训练与体育运动 之间的关系,据此更不能得出唐朝时期军事训练促进体育运动开展的结论,A 项错误。题干 只是说蹴鞠由汉代的军事项目发展为民间的娱乐活动,未涉及其他娱乐活动,B 项以偏概全, 故排除。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社会风气自由开放,人民生活丰富多彩,所以经常 出现题干中规模宏大的蹴鞠等文娱活动,故 C 项正 确。杜甫的诗中有对蹴鞠活动的描述, 但不能由此得出诗歌创作以反映民众生活为主,故排除 D 项。 4.【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程颐、程颢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也是社会的最高原则”,说 明“理”的学说的本质是为维护皇权和礼教服务,故选 C 项。探究宇宙万物内在规律,侧重 于自然界的“理”,不能反映其本质,排除 A 项。理学吸纳了佛道学说,排除 B 项。提倡唯 心主义哲学不是理学的本质所在,排除 D 项。 5.【答案】B 【解析】明清之际,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很多士大夫开始 参与经商,一些读书人也加入商人队伍,传统的“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呈现转型的迹象,B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项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 芽的问题,D 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根据“胶济铁路和青岛港的建成”可以看出近代交通运输发展,但其发展主要便利 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且材料并未体现经济的发展,排除 A 项;材料只是表明地方官员认为 大量牲畜的贩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B 项错误;根据“严禁贩运耕牛出口,以重农业”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时却成为一种商品, 被大量贩 卖,这说明传统的小农经济在近代西方列强的掠夺下逐渐走向解体,C 项正确;近代化包括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农村的经济变化只是近代化的一个方面,不能据此说明山 东地区的近代化加速,排除 D 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对辛亥革命爆发与发展进程的研究中,研究角度从革命党人拓展 到立宪派再到北洋派,随着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也趋于全面,B 项正确。 历史发展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都可能是合 理的,A 项错误;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不同认识,后期学者的研究不一定比传统观点可 信,C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各种观点可以看出,这些观点是从不同阶级立场出发分析 辛亥革命的,体现着各自的阶级立场,没有立足于当时的国情,故排除 D 项。 8.【答案】C 【解析】地图信息显示:战事地点在华北地区,作战军队为八路军,作战目标是攻克敌人据 点和破坏敌人交通线,由此可以判断此次作战行动是百团大战,其意义是在抗战低潮时期, 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C 项正确。A 项是北伐战争的意义,B 项是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的意义,D 项是淞沪会战的意义,均排除。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首批建交国家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 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A 项正确。B 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材料中的国家只是国际社 会的一部分,不能据此得出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排除 C 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重点 是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中的国家也并非以周边国家为主,排除 D 项。 10.【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材料信息的变化。材料的关键信息是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 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变化在于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的创办,再结合时间信息改革开放后,可判断是国内形势变化影响报刊业的发展,D 项正确。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党报党刊都始终居于舆论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出变化,A 项错误;“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B 项错误;人民大众的需求影响报刊内容的变化,“制约” 说法不恰当,C 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根据“为民众参与集体献祭活动提供了机会,关于节日的规定、规范乃至所需遵 守的风俗习惯也逐渐增多,城邦也开始对此类内容进行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节 日的涌现,有利于公民在各种活动中增进交流,从而提升对城邦集体的认同,A 项正确。大 量节日的出现能够反映公民生活的丰富性,但这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 B 项。立法规范是为 了保证节日的正常进行,材料无法体现法律至上, 排除 C 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宗教氛围 日渐浓厚的结论,材料中虽然有神庙等宗教礼仪性建筑拔地而起,但不能说明大量节日的涌 现都与宗教有关,排除 D 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一方面验证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类在自然界 地位不断降低”,表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逐渐认识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故 C 项正 确。 13.【答案】A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新兴工业城市的死亡率高出了全英死亡率很多,说明英国的工业 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工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造成工人的不满,引起工人运 动的发生,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故 A 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材料中英国认为应“避免危机升级”,稳定柏林局势, 此举是由英国自身的实力 和利益决定的,对 20 世纪 50 年代 末 60 年代初的英国而言,避免东西方之间发生战争,维 持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国内发展是首要目标,B 项正确。战后英国已无力插手国际事务重 塑欧洲霸主地位,A 项错误;英国主张与苏联进行谈判,稳定柏林局势,是在维持两极格局 的现状,避免事态升级,而非重建国际秩序,C 项错误;“避免大战发生”说法正确,但 “保持‘冷战’的局面”并非英国的根本目的,且材料未体现,D 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最初方案中,苏联与美国在基金配额上差距悬殊,但最终结果是 苏联的基金配额大幅度提升, 在这一情况下苏联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话语权大大增加,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策发生的变化,体现出美国对苏联战后地位提升的现实考虑, 美国资本主义霸权地位的确立需要得到苏联的认可与合作,B 项正确,D 项错误。基金配额 的最终结果是美国基于现实需要而妥协的结果,但是美国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对世界金融 的控制能力并没有下降,A 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是国际金融体系,C 项错误。 16.【答案】(1)问题:地方州县之学,没有教师;太学有教师,但在教师的选任上不严格; 朝廷对学校教育不够重视。 影响:有利手地方学校在师资和办学经费等方面得到基本的保障;学校直接向国家输送人才, 便于选拔优秀学子。 (2)为洋务运动培养科技、翻译人才;促进中国学校教育的近代化;有利于西方先进科技的 传入。 17.【答案】(1)举措:仿秦实行郡县制;增加郡政区数量;分封诸侯王,郡国并行;在郡 级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问题:二级制到三级制反复循环;监察区演变为高一级行政区。 (2)创新:虚化高层行政区;行政区划变成中央官员的分治区域。原因: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实 权,中央政府控制行省权力。 (3)基本规律:加强中央集权是主因;县级政区保持相对稳定;沿袭前代制度损益变革。 18.【答案】示例 论题:政治制度是特定国情的产物。 阐述:黑格尔认为,国家制度是国家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国近现代国家制度的选择证明了这 一点。 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清末提出的君主立宪制度却 始终没有建立起来,中华民国结束帝制,实行美国式共和制,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脱离了广 大人民群众,最终也被推翻。 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各阶层的进步力量,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人 民当家做主,开创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制度。 【解析】 本题答题思路可以是“一对多”即以一个国家在多种政治制度中的选择进行分析, 最终回归材料得出政治制度必须适合本国国情的结论,如示例,以中国在不同阶段的政治制 度尝试得出社会主义制度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答题思路也可以是“多对多”,即不同 国家选取不同政治制度是因为其民族特点不同,如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不同国家都进行 了资产阶级革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但不同国家由于民族特点、国情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从而得出国家政治制度要适合本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特点 的结论。 19.【答案】(1)特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较为完善的社会救济体系;重视灾前预防 工作,特别重视兴修水利;重视赈灾制度建设和“尽早”“就地”赈灾;多种形式的賑灾政 策;重视平时的社会救济工作;注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 (2)历程:殖民地早期开始广慈善事业的初步实践;独立战争后为医治战争创伤开始出现慈 善组织;19 世纪中期以后,传统的慈善组织向探讨解决社会问题根源的现代型慈善组织转 变;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慈善基金会成立,慈善法制体系建立。 原因:宗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独立战争时期艰难生活下的民众的客观需求;民间学会等组 织和公众人物的带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税收政策对慈善事业的重视。 20.【答案】(1)主要内容:废除包税制,由中央政府掌握财税权;适时调整税收种类(继关 税和消费税成为主要税源后,又增加了所得税和遗产税等);建立近代财税运行机制,如国 债制度、央行制度和预算制度等;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公共事业支出。 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促进现代财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推动议会政治的 发展;促进国家观念的增强;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国力增强。 (2)税收从主要向国有部门征收发展到税源多样化,从征收农业税到废除农业税;财政支出 从建设性财政为主发展到向公共服务性财政倾斜,从以城市为主发展到城乡一体“公平均 衡”;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实现经济市场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3)财税制度改革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不断探索税源的 多样性,处理好税收的公平性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如进一步完善公共 财税职能;充分发挥其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的职能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