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3 分)
A.诡谲(jué) 伫立(zhù) 雷霆(tín) 蹑手蹑脚(niè)
B.稽首(qǐ) 蓦然(mù) 骚动(sāo) 哗众取宠(chǒnɡ)
C.睥睨(nì) 囫囵(hú) 犀利(xī) 咬牙跺脚(duò)
D.忌讳(huì) 瘦削(xiāo) 怯懦(nuò) 赫赫扬扬(hè)
【解析】A.雷霆(tínɡ);B.蓦(mò)然;D.瘦削(xuē)。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3 分)
A.国殇 拾缀 钢盔 雕粱画栋
B.徘徊 捣蛋 收揽 拖泥带水
C.污秽 炫晕 鞠躬 另请高明
D.鼎盛 踌躇 凝视 无可耐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3 分)
A.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
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李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看
到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掉下了眼泪。
4.下面的学生广播稿中三个画线句是病句,请你选择两句进行修改。(3 分)
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
(1)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
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读、合唱、相声、小品等。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
谊,展望了未来。晚会过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1)我选__①__句,修改为:为了丰富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
(2)我选__②__句,修改为: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显其能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D )(3 分)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
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3 分)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
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
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
上海的生活。
7.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B )(3 分)
【情境】 学校周边有些露天摊位售卖油炸和烧烤食品,放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去
购买,班主任老师担心学生多吃此类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对学生们说:
A.“油炸和烧烤食品,质次价高,花钱买这类东西吃,不合算,你们就不要买了。”
B.“油炸和烧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多吃可能对身体健康有
影响,你们正处在长身体阶段,最好不要吃这类东西。”
C.“街边露天摊位卫生条件差,售卖的食品质量很难保证,我都说了不许买,不许
吃,你们记不住吗?”
D.“父母挣钱不容易,大家要学会节俭,少买那些街边小摊的东西。”
8.某中学准备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7 分)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并介绍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
的意义。(4 分)
材料一:
材料二:戏剧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音乐舞蹈,多彩的服装布景,都会使观众
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对美的追求。无论是欣赏《屈原》这样的历史剧,还是观看富有时
代气息的《天下第一楼》,伴随着动人的情节,观众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了解
了更多的民俗文化。莎士比亚、曹禺等优秀剧作家用戏剧展现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引
人思索,这对观众美好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主要信息:中学生对戏剧了解情况令人担忧,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完全不了解,只有
少部分同学非常了解。
意义:①促进学生对戏剧的了解。②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③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
积累。④促进学生形成美好的人格。
(2)你班准备排演课本剧《枣儿》,你想演剧中的男孩,你准备怎样向导演推荐自己?
(3 分)
示例:导演,我觉得我完全可以胜任男孩这个角色,因为我不但对该人物进行过深
入研究,而且我的经历也和男孩有些相似,请考虑我的请求。
二、阅读理解(42 分)
(一)(14 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
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
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
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这里
指刘邦的部属。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⑥连:率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事无大小,悉以咨之(都,全部)
(2)性行淑均,晓畅军事(通晓,知晓)
(3)战胜而不予人功(给予)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先帝称赞向宠有能力,因此大家商议推举向宠担任都督。
(2)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项羽有谋臣范增却不能够重用他,这就是项羽被我擒住的原因啊。
11.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
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
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
“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
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解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宫中”之事,向宠管理“营中”之事。
12.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4 分)
相同之处:他们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不同之处:诸葛亮强调了德
的重要性。
(二)(黄冈中考)(15 分)
爷爷的黄豆
王琼华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
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玩耍。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
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
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
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
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
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
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
来的夜幕。
后来,爷爷的技艺越来越精湛,生意越做越大。于是,成了镇子里最大的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
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
在我的记忆里,爷爷一谈到自己就笑呵呵,一谈到父亲就唉声叹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
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
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
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
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
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
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
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显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
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
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
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
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
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
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嚎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
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
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
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这笔活命钱,我一直没有拿,爷爷给予我的财富远比那些金珠子还要金贵。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
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根据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删改)
13.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 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事,叙写了祖孙三代人的人生故事,语言平实,感情
真挚,情节发展脉络清晰。
B.小说中的“父亲”赌钱输掉染坊,“爷爷”搬家那一天“没有嚼他的黄豆”,表
现了“爷爷”对生活彻底绝望的心情。
C.小说中的“我”明明知道金珠子在哪里,但坚决不取用,这与“父亲”的所作
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作者综合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尤其擅长捕捉典型的细节,将
人物个性刻画得鲜明突出。
14.小说中画横线的语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
(4 分)
结构上:这一段是个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这一段是全文叙事的转
折点,上文写爷爷创业的成功,下文开始写到父亲,写了父亲的败家给爷爷带来的伤痛。
15.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爷爷”的性格特征。(4 分)
①聪明好学,技艺精湛。他“偷学”染布,无师自通,而且技艺越来越精湛,善于
经营,生意越做越大。②吃苦耐劳,勤奋苦干。他刚开染布坊,没钱请帮工,全靠自己
挥汗如雨地苦干;③生活简朴,专注执着。他有了钱仍旧过普通人的生活,只是每天有
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他对生意过于专注执着,忽视了对于儿子的教育。④慈爱温和,
内心顽强。他经常跟孙子聊天,希望孙子“争气”,临死给孙子留“活命钱”;他对溺爱
儿子的妻子、败家的儿子尽管失望,对生活并不绝望。
16.小说中说“爷爷给予我的财富远比那些金珠子还要金贵”。“爷爷给予我的财富”
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两条你读这篇小说所收获的人生感悟。(4 分)
“爷爷给予我的财富”指的是精神财富,具体指爷爷的精神品质对“我”的影响以
及爷爷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给“我”的启示,尤其是对物质财富要有清醒认识。__人生感
悟:①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②幸福生
活要靠自己的奋斗得来;③真正的爱不是溺爱,是要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精
神品质的养成;④单纯的物质财富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⑤人
的健康成长需要长辈的正确教育、引导。⑥人要善于吸取经验教训,成就梦想。
(三)(衡阳中考)(13 分)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
自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
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
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
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
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
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
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
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
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
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
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
人类已经发现了 5000 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 4000 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
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
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
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7.这篇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主要说明了雨后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和放线菌的作
用。(3 分)
18.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主要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
19.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4 分)
(1)散发清香;(2)生产抗生素;(3)制造味精;(4)是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
利材料。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 分)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
究事物的本质。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三、作文(50 分)
21.寻寻觅觅,生活中总有许多的人,许多的事,还有许多的风景值得我们找寻并
且珍藏。
请以“寻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②要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