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4月调研试卷(有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4月调研试卷(有答案Word版)

ID:434296

大小:32.0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肥东县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 4 月调研考试 文综历史试卷 24.汉代禄秩等级是从属于职位的,官员若无职位则无等级可言,魏晋南北朝时官 阶制却开始向另一种“品位分等”类型过渡了。当时有两种“品位分等”:一种是“门 品秩序”,它是士族政治的产物;另一种则是由军阶代表的“官品秩序”,它较富功 绩制色彩。后者在北朝却迅速推进,而在南朝则阻力很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 的是 A. 北朝社会较南朝更有活力 B. 南朝官员更有安全感 C. 北朝社会较南朝更为安定 D. 南朝官员收入更稳定 25.公元前 516 年,齐国上空出现了彗星,按当时的说法,彗星出现是灾祸的象征。 齐景公准备举行一次祭祀,以消除灾祸。大臣晏婴认为,如果国君有好的德政, 还怕什么彗星?反之,如果国君像夏桀、商纣那样暴虐,违命乱德,那么即使祈 祷又有什么用处?这反映出当时 A. 君权神授观念受到彻底批判 B. 形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D. 出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26.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 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 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 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 B. 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 D. 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 27.公元 130 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学家犹里阿努斯把历年来的行政长官告示 全部加以整理校订,并进行必要修改。后经哈德良咨请元老院决议通过,并予发 布。此后,凡行政长官告示皆以此为标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标新立异。罗马帝国 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A. 立法活动服务于政治需要 B. 立法的民主基础得以加强 C. 少数法学家垄断了立法权 D. 行政官员的立法权被剥夺 28.2019 年 3 月 15 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 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法合 一”,并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此过程反映出中国 A. 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变为“走出去” B. 为加入 WTO 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做准备 C. 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D. 通过完善法律文件保障和推动对外开放 29.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 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公元前 323 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亚里士多德无法接受不公正的判决 B.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 C. 逃跑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 D.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 30.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 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 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 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 A. 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 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 C. 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 D. 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31.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卷十二》中,对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 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这些数据反映出 时间 1840—1895 年 1895—1911 年 1911—1927 年 1927—1937 年 1937—1945 年 1945—1949 年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 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 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不断增长 C. 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 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32.蒋介石曾在 1925 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 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 A. 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B. 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 C. 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 D. 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 33.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与前代殊, 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 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 项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第一次提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变革的方案 B. 其思想体系体现了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意识形态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 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 34.列宁曾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 方式。”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苏俄经济的发展 B. 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法对苏俄有较大意义 C. 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经济发展新模式 D. 发展资本主义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35.九三学社代表许德珩曾说:“《共同纲领(草案)》是经过了筹备会多次的周详 讨论的,在大会开幕以前来到北平的六百多位代表也曾经分组多次的研讨,六百 多位同仁之中,可以说是很少很少没有发言的,也更很少发言不被重视的;凡是 在目前紧要的、能够办得到的建议,都是被采纳的。”这说明《共同纲领》的制定 A. 充分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 B.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 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D. 体现了各阶级的根本利益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 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 1837 年为例, 先后任总督者共 10 人,其中有 7 位旗人,占 70%。同年任巡抚者共 20 人,其中 有 8 位旗人,占 40%。1860 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 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 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 100 多人。而在 1864 年,在 10 名总督中,旗员只有 3 人,占 30%,在担任过巡抚的 19 人中,则是清 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 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 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 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 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 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 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 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 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 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 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 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成一并表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 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擭取了民国大总 统职位。 ——摘编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860 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1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 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9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1874 年,李鸿章说:“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形势,主客之形,皆 适相埒(相等),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 如,麇集(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 诸国构煽(挑拨):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 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所不催;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千年来未有 之强敌。”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78 年 3 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且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 人民的一部分。1977 年底到 1978 年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考试制度 得到恢复,全国高等学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 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 讨论。1978 年 7 月至 9 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务虚会上,许多与会者提出了改革僵 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建议。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对当时中外形势的主要认识并作简 要评述。(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1978 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 其历史意义。(6 分) 4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 高宗远比他的前辈伟大的政绩是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 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 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但不 能夸大这个趋势。官员中中举的人依然是少数,大部分官员仍靠世袭的特权入仕, 甚至靠更普遍的方式从胥吏升任。 高宗统治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 以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651 年,隋朝和初唐最 高级的秀才考试中断;656 年新设专科数学考试,与原有的两种考试一样,专为低 级官员和庶民的儿子举办;658 年创设了为特定应试人举行的殿试:681 年明确了 明经科考经书及其注疏,进士科考政治事务,从而再次确定了唐朝其后时间的科 举形式。为了从取得当官资格的人当中选人担任实职,选举制被采用了。因此, 国家的首要的官员选举制在高宗时期得到了彻底改造。8 世纪盛唐时期实行的选举 制度基本上是高宗时期传下来的。 一一摘编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 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高宗时期科举改革的内容。(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高宗的科举改革。(7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1920 年 1 月,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 际合作为宗旨。国联盟约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 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凡是在大 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走国际联盟的创始成员国。行政院是 国际联盟最重要的机关,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4 国为其常任理事国,美国 未加入。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向国联理事会控告日本侵 略中国领土,破坏国联盟约,要求国联采取行劝。1933 年 2 月,国联大会以 42 票 赞成,日本 1 票反对,通过了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决议,承认东北是中国 领土一部分,主权属于中国;主张既不应该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应该恢复到“九 一八”事变以前的状态,而是应该中日两国都从中国东北撤出武装力量,中国东北 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日本以抗议该报告书为由,宣布退出国际联盟,致使国联 的调查报告书成了一纸空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李顿调查团报告书》。(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1884 年 4 月,清廷急授以刘铭传巡抚督督办台湾军务赴台抗法。刘铭传领导 的 10 个月抗法保台战斗,取得最后胜制。 1885 年 10 月,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他任巡抚后特别注意开发台湾资源, 进行经济建设。修筑公路、铁路,方便了陆上交通。设立“轮船招商局”,疏浚了安 平等港,方便了海上交通;先后设立电报局、邮政局,方便台湾内部及其与大陆 的联系。 为了开发台湾资源,他设立煤务局,整顿基隆旧矿,投银 40 万两,购买新式机器 开采,并拟筹资另开新的矿井;在苗栗、后垅等地发现石油后,马上设立煤电局 进行开采。蔗糖和茶叶是台湾大宗出口商品,过去一向为英商垄断,刘铭传积极 组织本国商社与之对抗,夺取中国应有的商贸权利。 1890 年 10 月,刘铭传草签协议,将基隆煤矿交中国商人承办,议定“由商经营、 官不过问”。此举受到清廷处分后称病辞职,于 1891 年 5 月。返回安徽肥西故乡。 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日本。刘铭传悲愤至极,身心交病,卧床不起, 于 1896 年 1 月 12 日病逝。 ——据《台湾巡抚刘铭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铭传开发建设台湾的主要措施和意义。(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身上折射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哪些可贵的 品质?(7 分) 历史部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D D A D D C D A D B A 41.(1)重大变化:在地方权力结构中,满汉势力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满洲官员 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汉族官员的比例迅速上升。 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湘淮军成为清军主力;清廷政 策调整,重用汉族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兴起。 影响:短期来看有助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长期来说,汉族地 方势力的兴起,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 (2)原因:辛亥革命的冲击;皇族内阁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内外皆轻”权力 格局;北洋军阀势力崛起,军人干政。 教训:地方权力过大,造成中央政府政令不行,严重威胁了中央的权威与统治; 新政及“预备立宪”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与发展;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 42.(1)认识:西方列强主要从海路入侵中国;西方列强通过通商、传教等手段侵 略中国;当今世界军事技术、科技发展迅速等。 评述:李鸿章认为当时的中外关系已不是传统的中外朝贡贸易体系下的中外关系, 西方列强纷纷在经济上对中国展开掠夺,也认识到西方军事技术和科技的先进性, 这些都是李鸿章不同于清朝顽固派的主要地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李鸿章在 处理中外关系上一味强调“抚夷”,同时,仅仅看到了西方军事技术和科技的先进性, 这些都是其认识上的局限性。 (2)特点:在思想、科技、教育等领域实行拨乱反正;主张在经济上实行改革; 实行思想解放等。 意义: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为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作了前 提准备。 45. (1)内容:注重科举选官的作用;大力调整科举制,增设新的考试科目;扩大参 加考试的人员范围;确立新的官员选举制。 (2)评价: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抑制了 1 日士族的影响;为唐代确立了选官标准; 出发点是巩固其统治。 46.(1)“一战”的教训;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保障战后国际和平与促进 国际合作);维护凡尔赛体系(英、法等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反苏、反共产国际。 (2)该报告书承认东北的领土主权属于中国,具有积极的一面;要求中日两国同 时撤军,混淆了侵略与反侵略关系;中国东北由西方列强各国共管,实际上损害 了中国的主权;报告书成了一纸空文,说明国联缺少强力机制,最终无法执行。 47.(1)措施:领导台湾取得抗法战争的胜利;改善台湾水陆交通;发展电报邮政 事业;开发台湾矿产资源;组织台湾商人保护商贸权利;兴办民司工矿业。 意义:加快了台湾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护了台湾商贸权利;推动了台湾的近代化。 (2)捍卫国家主权的民族独立精神;追赶世界先进潮流的进步意识;奋发有为的 改革进取意识,忧国优民的爱国精神。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