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三年级物理学科高考模拟示范卷(四)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 10.5eV 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 能级
B. 大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 3 种不同频率的光
C. 若用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
则用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 用 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6.34 eV 的金属铂产生的光
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6.41eV
【答案】D
【解析】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 10.2eV 的光子后能跃迁至 n=2 能级,不能吸收
10.2eV 的能量。故 A 错误;
B.大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出 ,故 B 错误;
C.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值大于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辐
射出的光的能量值,用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
生光电效应,则用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不一定能发
生光电效应,故 C 错误;
D.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为: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照射逸出功为 6.34eV 的金
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故 D 正确。
2
4C 6= 种
4 1 0.85 ( 13.6) 12.75eVE E E= − = − − − =
12.75 6.34 6.41eVkmE E W= − = − =15.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 O 点,右端跨过位于 O‘点的光滑
定滑轮悬挂一质量为 1kg 的物体,O O‘段水平,长度为 1.6m。绳上套一可沿绳自由滑
动的轻环,现在在轻环上悬挂一钩码(图中未画出),平衡后,物体上升 0.4m。则钩
码的质量为
A. B. C. 1. 6 kg D. 1. 2 kg
【答案】D
【解析】重新平衡后,绳子形状如下图:
设钩码的质量为 M,由几何关系知: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53°,则根据平衡可求得:
解得: ,故 D 对;ABC 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
16.如图所示,导轨 OPQS 的电阻忽略不计,OM 是有一定电阻、可绕 O 转动的金属
杆,M 可 在 PQS 上自由滑动,空间存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
小为 I 先 让 OM 从 OQ 位置以角速度 ω1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到 OS 位置(过程 I);再
将 OM 固定在 OS 位置,使整个装置以 OQ 为轴,以角速度 ω2 匀速转动 90°(过程
II)。要使过程 I、II 回路中产生的热量相同, 应等于1
2
ω
ωA. B. C. D.
【答案】A
【解析】令 OM 棒长为 L,从 OQ 位置以角速度 ω1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到 OS 位置的
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回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将 OM 固定在 OS 位置,使整个装置以 OQ 为轴,以角速度 ω2 匀速转动 90°过程中,产
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
回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联立可得:
故 A 正确,BCD 错误。
17.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 AB 长
度为 2R,现将质量也为 m 的小球从距 A 点正上方 h0 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 A 点经
过半圆轨道后从 B 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不计空气阻力),则( )
2
2
π 2
4
π 2
8
π 2
16
π
2
1 1
1
2E BL ω=
2
2
2 1
1
1 1
1
1
2 2
BLEQ tR R
πω
ω
= =
2
22mE NBS B L
πω ω= =
2
2
22
2
2 2
2
2 2 2
BLEQ tR R
π πω
ω
= =
2
1
2 2
ω π
ω =A.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C.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
D. 小球第二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答案】D
【解析】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
恒,但系统整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 A 错误;系统水平方向动量
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在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 ,
解得,小车的位移:x=R,故 B 错误;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小球由 A 点离开小车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小球与小车水平方向速度为零,小球
离开小车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故 C 错误;小球第一次车中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得:mg(h0- h0)-Wf=0,Wf 为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解得:Wf= mgh0,即小球第
一次在车中滚动损失的机械能为 mgh0,由于小球第二次在车中滚动时,对应位置处速
度变小,因此小车给小球的弹力变小,摩擦力变小,摩擦力做功小于 mgh0,机械能损
失小于 mgh0,因此小球再次离开小车时,能上升的高度大于: h0- h0= h0,而小于
h0,故 D 正确;故选 D。
1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 下端的 点通过铰链与地面连接,其与水平地面间的夹
角 可在 范围内调节。质量为 的小滑块在木板下端获得 的初速度沿
木板向上运动,当夹角为 时,小滑块向上滑行的时间最短,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
取 ,则此情况下A. 木板的倾角
B. 小滑块上滑的最大高度为
C. 小滑块上滑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
D. 小滑块返回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AD
【解析】小滑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设 ,则
,当 时, 存在最大值 , ,即
,故 ,所以 A 正确。设小滑块上升的高度为 ,则
, ,所以 B 错误。根据如上计算可知, 。小滑块上滑过程克服
摩擦力做功 。故机械能损失 ,C 错误。因 ,故小
滑块上滑到最高点处后反向下滑,此时 ,所以 D 正确。综
上所述,选项 AD 正确。
19.如图所示,粗糙绝缘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平行于水平面的电场,其中某一区域的电
场线与 x 轴平行,在 x 轴上的电势 q 与坐标 x 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过(0.1,
4.5)和(0.15,3)两点,图中虚线为该曲线过点(0.15,3)的切线,现有一质量为
0.20kg、电荷量为+2.0×10﹣8C 的滑块 P(可视为质点),从 x=0.10m 处由静止释放,
其与水平面的动摩蓀因数为 0.02,取重力加速度 g=1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滑块 P 运动过程中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 滑块 P 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 x=0.15m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2.0×106N/C
D. 滑块 P 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0.1m/s
【答案】BCD
【解析】电势 ϕ 与位移 x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可知,电场方向未变,滑块运动的
过程中,电场力始终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故 A 错误;电势 ϕ 与位移 x 图线的斜
率表示电场强度,则 x=0.15m 处的场强为:
,此时的电场力为:F=qE=
2×10﹣8×2×106N=0.04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0.02×2N=0.04N,在 x=0.15m
前,电场力大于摩擦力,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x=0.15m 后电场力小于摩擦
力,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故 BC 正确。在 x=0.15m 时,电场力等于摩擦
力,速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得,qU﹣fx= mv2,因为 0.10m 和 0.15m 处的电势差大
约为 1.5×105V,代入求解,最大速度大约为 0.1m/s。故 D 正确。
20.如图所示,在边长为 L 的正方形区域 abcd 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一个质
量为 m,带电量大小为 q 的离子,从 ad 边的中点 O 处以速度 v 垂直 ad 边界向右射入
磁场区域,并从 b 点离开磁场。则
A.离子在 O、b 两处的速度相同
5
6 63 10 V / m 2 10 V / m 2.0 10 N / C0.3 0.15E x
∆Φ ×= = = × = ×∆ −
1
2B.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若增大磁感应强度 B,则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减小
D.若磁感应强度 ,则该离子将从 bc 边射出
【答案】CD
【解析】A.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离子在 O、b 两处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
向不同,故 A 错误;
B.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半径满足:
解得 ,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的正弦值为 ,即
θ=53°,运动的时间
故 B 错误;
C.若增大磁感应强度 B,由 知,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减小,同时由 T=
知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也将减小,粒子将从 ab 边射出,由于离子的速度 v 大小不
变,而对应的弧长减小,则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将减小,故 C 正确;
D.若离子从 bc 边射出,则
即 , 故 D 正确。
21.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
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
用 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 v-t 图像如图(b)所示,t1 和 t2 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
的时刻。则
π
4
m
qB
4
5
mvB qL
<
2
2 2 1
2R L R L = + −
5
4
LR = sin 0.8θ =
53 2π π
360 360 4
m mt T qB qB
θ °
° °= = ⋅ >
mvR qB
= 2 m
qB
π
5
4
mv LR qB
= >
4
5
mvB qL
a2,故 C 错误
D.由图像斜率,速度为 v1 时,第一次图像陡峭,第二次图像相对平缓,故 a1>a2,由
G-fy=ma,可知,f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