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中学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桐城中学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有答案Word版)

ID:434361

大小:44.03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卷 一、 默写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1.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赤壁赋》中赞美箫声极大感染力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2) 岳飞《满江红》中,“ ______ , ______ 。”写出了对女真贵族蹂躏中原,荼毒生灵切 齿痛恨以及彻底消灭强敌的坚强决心。 (3) 旬子《劝学》中,论述“学”和“思”的关系的语句是 ______ , ______ 。 二、 诗歌鉴赏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别常征君 杜甫 儿扶犹杖策,卧病-秋强。 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 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望。 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时杜甫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养病。征君:古 代未曾做官的人。见及:前来问候。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联上句极言自己病体之弱,“儿扶”还须“策杖”;下句极写卧病时间之长,超过 “一秋”。 B.颔联叙写自己由于久病无力,近来很少梳洗白发;身体消瘦,寒衣穿在身上也显得又 宽又长。 C.颈联点题:故人担忧“我”的病情,特来问候;临别之际,彼此伤心,相对泪下,黯 然神伤。 D.此诗前几句自叙病态,凄恻动人;后几句送别常征君,情深意挚。全诗层次分明,章 法谨严。 (2)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三、 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6.0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诗语言的诗化,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如 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的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练、更自然、 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 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同时由他自己来创造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词 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一 首成熟的诗歌,可以说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收获。 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之外另外有什么词汇。那种词汇也是偶然有的,近于典 故的性质,如金波之为月光,银海之为雪景,芙蓉之为羽帐等,写诗时虽可以适当地使用, 但究竟主要不能依靠这些;正如写诗主要不能依靠典故一样。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 事物本身得来,所以《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至少说明 了最平常的真理。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可是一般生活语 言中的词汇怎样才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 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虽然经过是曲折的,成熟的程度有所不同,但都属 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生活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 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 能唤起生活中丰富的感受和联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个“月”, 这个“关”,从秦汉一直到唐代,累积了多少人们的生活史,它们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 深度与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地典型地被歌唱出来。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这个“柳”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 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 成,虽决定于它的生活,也渊源于它的文化传统。从《采薇》的“杨柳依依”,到《古诗 十九首》的“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 “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逐步地深入到生活。而“柳”在诗中大量出现,则 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 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的也是诗 的语言。 唐代诗人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新的词汇,这就使诗 歌的语言步入更为深入浅出的天地。唐诗的高潮正是在这样创造性发展着的情况下涌现的。 这里既无典故,也无堆砌,既无所谓模拟,也无所谓雕琢。仿佛生活本身就已经是诗了。 当然有了新鲜丰富的词汇,也不一定都能写成好诗,唐代的坏诗也并不很少。决定诗好坏 的,仍然是它的思想感情与艺术造诣。然而语言既是诗歌创作的唯一凭借,也就直接影响 着诗坛的水平,而词汇的丰富过程也便正是唐诗语言诗化的又一过程。 (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唐诗是通过促使语句变得更精练更自然更解放的语法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丰富词汇, 来实现语言的诗化的。 B.写诗的时候,虽然可以适当使用典故,但最好还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生活语言中的 词汇。 C.富于诗意的词汇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与广度越有普遍意义,则诗歌传唱越形象 越典型。 D.“柳”的形象在诗中逐渐增多,变成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就不再是生活 中的语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中引用《诗品•序》来证明诗歌中形象最好直接来自事物本身这个最平常的真理。 B.文章第三段以“月”“关”为例,是为了论证中国封建社会生活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C.文章主要从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来论述唐诗语言的诗化,重点论述了后一方面。 D.末段肯定词汇对写诗的重要性,也论及思想感情等对它的决定作用,使论证更全面。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诗人只有更善于吸取前人以及自己在诗的形式,语法,词汇等方面累积的成果并加以 创造性运用,才能创作出佳作。 B.漫长历史时期中相同的生活基本内容,有助于诗人累积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从而将 一木一石这类生活词汇提炼升华为诗歌词汇。 C.“酒”和“剑”这类普通物品,在唐诗中成为富于形象的词汇,是因为它们和“柳” 一样,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殊生活。 D.没有唐代诗人对生活的豪迈信念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唐诗语言就难以达到更为深入 浅出的程度,唐诗的高潮就不会涌现。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 的环境问题,在我国 30 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 境问题接踵而至。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脆弱, 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 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 质量发展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此外,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和积累,为解 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根 本上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6 月 25 日) 材料二: 因为 10 多年前堆放工业固废造成环境污染,浙江衢州的瑞力杰公司日前被法院判决支付 124 万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这家公司的污染行为,最早是县环保局在环境大整治中发现 的,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将工业固废运走。固废是运走了,但留下的污染远远没有消除。当 地检察院发现这一线索后,又对该公司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 以往,由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明确受损利益主体,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机关和社会 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企业欠下的环境债就没法追讨,很多都不了了之。2017 年 7 月《民 事诉讼法》修改,检察机关可以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 污染行为构成了极大的震慑。 据媒体报道,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均有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针对的 都是污染环境行为。而以往,涉及国有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缺乏明确索赔主体,导致企 业留下的污染,往往要政府埋单治理。而现在,这些情况都大有改观。 (摘编自智春丽《环境债,休想赖》,人民网) 材料三: 在海口,很多党员干部对“三句话”耳熟能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 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美舍河是海口的“母亲河”,全长约 16 公里,穿城而过,流域面积 19.4 平方公里。上世 纪 90 年代前,美舍河也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美舍河的河水受到 严重污染,变成“臭水河”,不仅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也影响到海口的发展和城市形象。 多年来,海口对美舍河的治理一直在进行,主要通过末端截污、硬化河道和清淤等传统模 式,但效果始终有限。 2016 年年底,海口市全面启动美舍河综合治理工程,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 摒弃过去人工化、“三面光”的河道硬化渠化治理方式,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 态修复”的治理路径。美舍河,逐步恢复了本来的“颜色”,再现了水清、景美、白鹭飞, 不仅贏得市民的良好口碑,还赢得各界的广泛点赞。2017 年 8 月,美舍河获批国家级水 利风景区,近日又荣登由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第 一批专项督查“光荣榜”,成为海口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在海口,越来越美的不仅有美舍河。位于三角池片区的东西湖,享有“海口之眸”的美誉。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不少“闯海人”都聚集于此开始他们的闯海梦。后因长期受污 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2017 年 5 月,海口全面展开东西湖水 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水生态建设”等方法,重建东西湖水生态。同年 11 月,启动 三角池片区综合环境整治项目,仅用了 120 天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修复了城市 记忆,打造了一个“最海口”的休闲文化体验圈。 (摘编自《海口日报》,2018 年 6 月 26 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近些年来,我国在重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是生态环境 面临的重污染等状况并没得到根本转变。 B.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积 累的物质、技术和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有力保障。 C.瑞力杰公司由于之前对环境造成污染,被法院判决支付高达 124 万元的生态环境修复 费用,这一案件对促进企业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D.与美舍河相似,享有“海口之眸”美誉的东西湖也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最终 都焕发出生机活力,恢复了昔日的美丽,堪称生态治理的典范。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我国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 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B.过去那种由于缺乏明确的受损利益主体和公益诉讼主体而导致欠下环境债的企业没法 被追讨的现象,在《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将会得到极大改变。 C.海口的“母亲河”美舍河和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一样,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 仅遭到严重污染,还给沿岸居民生活、地区发展带来过不利影响。 D.由“臭水河”到海口生态名片,美舍河的变化说明治理河流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应 综合考虑多种生态要素,摒弃不合理的治理方式。 (3) 以上三则材料都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展开报道,但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 5.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的电波 行动开始了。 我父亲原定走北路,担任掩护,由于李安本出马,结果被调至南路,随大部队行动。“要 不是老李”,我父亲后来常说,“我说不定早就见马克思了。”“老李,外号‘飞锤’, 不仅收发报样样娴熟,而且机务上也有一套。自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和我在新四军皖 中独立师第三团共事,我这一辈子啊……”父亲之所以屡次这样感叹,皆因他的一套娴熟 技术皆传自李安本。 按计划大部队一路向南猛突,但电台始终保持静默。相反,北路小队频繁发报,他们把平 时抄收的新闻稿都拿出来,反复发送。果然,敌人上当了,开始调集兵力向北围追堵截。 旅长下令全速前进,争取时间。他说我们越快到达,北路的压力便会越早解除。据事后得 知的消息,驻青城日军指挥官藤田五郎大佐曾多次接到南路发现我军大部队的报告,但他 并不相信,以为这是新四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因为日军的情报部门一直在跟踪监听,并随 时向他报告,证明新四军的电台就在北路。这一错误的判断使他错失良机,打好的算盘完 全落空。 白露过后第七天,我军终于突破重围,来到了江边,与江北前来接应部队胜利会师。部队 到达时,已是深夜。旅长顾不上休息,下令立即架设电台,与北路联系。“那是一个十分 炎热的夜晚”,我父亲清楚地记得,他们来不及找地方,就在江边一个渔棚边架起了电线。 旅长和参谋长都站在我父亲边上,等候消息。我父亲连续呼叫,一连半个小时都没有回音。 大家浑身是汗,心都焦烂了。“他们也许在行动中,没有架设天线。”我父亲这样说,手 里攥紧了老李临行前送给他的烟斗。这时渡船已经陆续到了。旅长指示我父亲继续不停地 呼叫,一刻也不要停。“一有消息,马上向我报告。”吩咐完了,他便和参谋长一起到江 边指挥部队渡江。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渐渐亮了,东方泛起一抹淡淡的晨光。这时耳机里突然传来声音。 我父亲兴奋地大叫:“来了!来了!” 有人立即前去报告旅长。不一会儿,旅长和参谋长都小跑着过来了。“怎么样,怎么样 了?”旅长连声问道。 可耳机里忽然出现了长时间的静默。我父亲一边调整波长,一边连续呼叫。“怎么回事? 是他们吗?”旅长问道。我父亲说是的,肯定是的。“他们情况如何?”团长又问,我父 亲摇头道,“不知怎么突然断了……” “呼叫,给我呼叫!” 我父亲连续不断地敲击着电键,时间漫长得令人窒息。终于,嘀嘀嗒嗒,嘀嘀嗒嗒,耳机 里传来熟悉的电波声。“老李!是老李!”我父亲叫了起来。众人一片欢呼。“嘘一一”我 父亲做了噤声的手势。大家随即安静下来。我父亲急忙开始抄报。抄一句,参谋长就迫不 及待地拿过去照着密码本翻译,可一句也翻不出来。“这不对啊。”他对我父亲说。我父 亲抄完报后,接过来一看,头脑顿时嗡了一下。 “这是脑记密码!” “什么意思?”参谋长问。 我父亲解释说,这说明他们已经销毁了密码,因为脑记密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用。 “看来他们已非常危险,否则不会销毁密码。”我父亲说。 好在李安本教过他脑记密码的方法,凭着这种方法,他把电文翻译了出来。大意是,他们 已身陷重围,弹尽粮绝,密码已毁,电台也即将销毁。 旅长说:“告诉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回来,我们等着他们!”我父亲把电报发出后, 对方一下子没了声音。按照李安本的操作惯例,他每收完电报,都要给收据。可这次却是 例外。 “收到没有?”旅长问。 我父亲摇摇头。 “呼叫,给我呼叫!”旅长大声命令,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我父亲不停地呼叫,身上大汗淋漓。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收报机又有了声音。我父亲扶 了一下耳机,连忙抄收,没想到抄下来的却是一组明码: 再见,战友…… “坏了!”我父亲心里一沉,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没容他多想,耳机里又跳出一串明码: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随后,耳机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旅长接过抄报,半天没有说话。他默默地摘下帽子。我父亲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在 场的人也都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我父亲将烟斗放到胸口袋,默默将电报机重新背在肩上。 周围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江风划过长空,发出尖厉的呼啸…… (摘编自《人民文学》,2018 年第 7 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为了防止日军围追堵截,大部队采用了调虎离山之计,将我军兵分两路进行突围,但 突围计划是以牺牲北线部队为代价的。 B.小说中环境描写着重表现了江边的自然气候,如炎热夜晚、淡淡晨光、江风划过长空 等,既渲染了气氛,又反衬了新四军奋勇抗敌、不畏艰险的精神。 C.小说刻画人物时,大量使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传神地塑造了旅 长、李安本、我父亲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D.小说采用了顺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手法不仅使文章情节安排张弛有度、灵动摇曳,而 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叙述时空具有纵深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 小说结尾老李发送两组明码“再见,战友……”和“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军……” 请简要分析这两组明码在全文中的作用。 (3) “老李”在小说中并未出场,但他的英雄形象却跃然纸上,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样设 计的艺术效果。 四、 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2.0 分)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公子留赵。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 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 肯见公子。 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 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 乃 谢夫人去, 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 求士 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 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 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 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 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 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 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 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 色,告车 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 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 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 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 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 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 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 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 以毁废,乃谢病不朝, 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 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釐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骜 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道歉。 B.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求:寻求。 C.宾客皆背魏之赵 背:离开。 D.告车趣驾归救魏 趣:通“促”。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A.公子乃谢夫人去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B.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 C.薛公藏于卖浆家 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D.与宾客为长夜饮 吾与汝毕力平险 (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 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 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C.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 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D.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 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信陵君思贤若渴,听说毛公藏身于赌博的人中间,薛公藏身于卖酒的人家里,就想见 这两个人,可这两人不愿见他,他就亲自去找他俩,并成了了二人真正的朋友。 B.平原君看到信陵君竟然跟身份低微的人交游,就认为信陵君不是贤良之人,他夫人把 这看法告诉了信陵君,这改变了信陵君对平原君的看法,因而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C.魏王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抗秦,信陵君怕魏王还恨自己,就严诫门客们说:“有敢与 魏王使者私下交往的,就处死。”门客们都不敢劝信陵君归魏,只有毛公、薛公以大义相 劝,使他离赵救魏。 D.信陵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破秦军,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这时信 陵君声威震动天下。归结原因,是毛公、薛公的成功劝谏成就了信陵君忠君报国的美名, 同时也充分说明信陵君“仁而下士”赢得了士人的忠诚。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②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五、 其他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7.0 分)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翻拍经典,成为当下不少创作者的选择,其中,不乏超越前作的精品,但随着翻拍频率、 数量的不断提升,问题愈发_____,不少翻拍剧泯然众人,_____遭遇口碑危机。颠覆的改编、 雷人的剧情,让不少观众对翻拍剧产生抵触情绪。 翻拍剧遭质疑,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 倾向造成的。比如,有的翻拍剧只顾热度和流量,导致作品_____;有的为搏眼球,一味搜 奇猎艳,牵强附会;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加入不合逻辑和常识的内容;有的海外取材, 却机械地复制粘贴,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今天, 各种拍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而我们的胸怀、创意也要跟进。 (),才能发现_____的 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1)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突显 甚至 粗枝大叶 源源不断 B.凸显 或者 粗制滥造 滔滔不绝 C.凸显 甚至 粗制滥造 源源不断 D.突显 或者 粗枝大叶 滔滔不绝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B.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C.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 D.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唯有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 B.唯有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 C.唯有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 D.唯有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 8. 根据古代文化常识,从下列相应序号后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横 线上。 假如你穿越到了唐代,成为礼部的一位副职长官,你的官职名应是 ①,你处理的日常事务 中不包括 ②,你一生中拥有的名号不会包括 ③;仲夏之夜,星河璀璨,你不禁吟诗一首, 你会用 ④来指代银河,当时的情景令你想起尚在家乡的妻子,于是你写信给她,说你会于 元朔时归家,你回家的日子实际是 ⑤,你家住河内,那么你家应位于黄河以⑥。 ①A.尚书 B.侍郎 C.员外郎 D.郎中 ②A.礼仪 B.祭享 C.贡举 D.武官选授 ③A.尊号 B.别号 C.谥号 D.表字 ④A.翼轸 B.云汉 C.玉衡 D.金乌 ⑤A.当月十五 B.下月初一 C.正月初一 D.大年三十 ⑥A.东 B.西 C.南 D.北 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⑤ ______ ⑥ ______ 语文试卷答案 一、 默写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1【答案】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重点字:壑、嫠) (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重点字:餐)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重点字:臾) 二、 诗歌鉴赏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2【答案】 (1)B (2) ①意为分别之后,两人各自追逐浮萍,四处漂泊辗转,别忘了在来信中细说别后详情。 ②诗人以浮萍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和常征君漂泊不定境遇的同病相怜,以及对别后能经常收 到常征君音信的期盼。 三、 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6.0 分) 3【答案】 (1)C (2)B (3)D 4【答案】 (1)B (2)C (3)①材料一侧重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总体介绍,强调了当前在生 态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②材料二以瑞力杰公司为反面材料,侧重从法律方 面介绍了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中民事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的情况大有改观。 ③材料三以美舍河、 东西湖为例,侧重从正面介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案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 5【答案】 (1)D (2)①情节内容上,“再见,战友”预告着北路全军覆没的结局;“东进,东进,我们是铁 的新四军”,是即将牺牲的革命志士对生者继续奋勇前行的激励。②人物塑造上:赞颂了李 安本所代表的革命志士坚毅顽强,革命信仰坚定执着的形象。③表达效果上:北路“铁的新 四军”的最后声音具有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④主题思想上:悲壮而激越的结局 表达了革命战斗之火永不熄灭的主题。 (3)侧面描写。小说开头和结尾分别用侧面描写的方式描摹了老李技艺高超的神秘形象和英 勇赴死的胆识和气魄。②作为暗线。老李虽未见其人,但老李的命运作为北线情节发展的隐 线展开,不仅激发了阅读者的兴趣,而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进展。③深化主题。老李的幕后 英雄形象深化了小说赞扬无数无名英烈不畏牺牲,革命精神永不止息的主题,对现实社会更 有思想启示和引领作用。 四、 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2.0 分) 6【答案】 (1)A (2)D (3)A (4)C (5)①凭着我的身份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愿意要我呢。 ②公子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的原因,只是由于有魏国存在啊。 译文: 公子仍留在赵国。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 徒中,一个是薛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很想见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躲了起来不肯见公 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个交往,彼此都以相识为乐事,很 是高兴。平原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 世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 为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后就向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这里, 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现在才知道 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的豪放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在大梁时, 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惟恐不能见到他们。拿我这个人跟他们交往, 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 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 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把公子挽留下来。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 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公子的为人使平原君的 宾客仰慕而尽都到公子的门下来。 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 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仍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 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由于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所以没 谁敢劝公子回魏国。这时,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 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 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 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魏王见到公子,两人不禁相对落泪,魏王把上将 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正式担任了上将军这个统帅军队的最高职务。魏安釐王三十年(前 247), 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 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 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进而乘胜追击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 关。当时,公子的声威震动天下,各诸侯国来的宾客都进献兵法,公子把它们合在一起签上 自己的名字,所以世上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担忧公子将进一步威胁秦国,就使用了万斤黄金到魏行贿,寻找晋鄙原来的那些门客, 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 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魏公子,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公子也要乘这个时机决定称 王。诸侯们害怕公子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秦国又多次实行反间, 利用在秦国的魏国间谍,假装不知情地请他们向公子祝贺问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天天 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公子自己明 知这是又一次因毁谤而被废黜,于是就推托有病不上朝了,他在家里与宾客们通宵达旦地宴 饮,痛饮烈性酒,常跟女人厮混,这样日日夜夜寻欢作乐度过了四年,终于因饮酒无度患病 死亡,这一年,魏安釐王也去世了。秦王得到公子已死的消息,就派蒙骜进攻魏国,攻占了 二十座城邑,开始设立东郡。从此以后,秦国逐渐地像蚕食桑叶一样侵占魏国领土,过了十 八年便俘虏了魏王假,屠杀大梁军民,毁掉了这座都城。 五、 其他 (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7.0 分) 7【答案】 (1)C (2)C (3)D 8【答案】 ①B; ②D; ③A; ④B; ⑤C; ⑥D。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