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培优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浙江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培优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ID:434844

大小:932.4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浙江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培优专题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渐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 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 1 月和 7 月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 1 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隧道 A.15 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 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 D.具有冬暖夏凉特点 3.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黑龙江省 B.山东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陕西省 干旱地区常发育深根系植被,其根系深达地下潜水面,可直接提取地下水,这类植 物被定义为地下水依赖型植物,也称“抽水机式植被”。据研究,这类植物在生长季的蒸散 过程(水分由叶片蒸发过程)能引起浅层地下水位的周期性昼夜波动。下图为干旱区河岸带 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昼夜波动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干旱区植被蒸散速率最快的时段是(  ) A.7~8 时 B.10~11 时 C.12~13 时 D.17~18 时 5.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 ) A.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增大 B.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小 C.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大 D.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减小 “井渠结合”是指用渠道引地表水,用竖井抽取地下水,实现灌区高效用水、防治 渍涝和盐碱,下图为某灌区某年 3-9 月井、渠灌水量与地下水埋深变化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最适合普及上述“井渠结合”灌溉工程的区域是 A.吐鲁番盆地 B.两广丘陵 C.江汉平原 D.宁夏平原 7.图示灌区表层土壤含盐量最高的时段是 A.1-2 月 B.3-4 月 C.7-8 月 D.9-10 月 8.有竖井修建在地势低洼处,其主要作用是 A.节省工程量,降低成本 B.利于排水,降低地下水位C.促进地下水更新 D.调节渠道水量的季节变化 2016 年 11 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利 马号称世界“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时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 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的时常滋润,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依然繁花似锦, 风光秀丽。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9.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秘鲁寒流经过利马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 B.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 C.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 10.图乙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 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 (  ) A.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 B.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 C.仙人掌针刺和绒毛从空气中汲水 D.波巴布树的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 11.利马建城初期选址在热带沙漠之中,其主导因素有(  ) ①位于沿海平原,多港湾,交通方便 ②气候温和干燥,有浓雾露珠滋润 ③附近有河流及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④矿产资源丰富,开采规模比较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山地地区的植被从山麓至山顶,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种类有很大差异。下图示意我国 某山区自山麓至山顶不同海拔的植被分布类型比重变化图,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南方类型、 北方类型和不易归类的植被类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与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南方类型②北方类型③不易归类 B.①北方类型②南方类型③不易归类 C.①不易归类②北方类型③南方类型D.①不易归类②南方类型③北方类型 13.该山地所在地区 A.地质灾害频发 B.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区 C.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沙丁鱼是冷水鱼。当冰冷的洋流沿着南非海岸线由南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 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下图),从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浅滩一路向北 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全程 1000 多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造成沙丁鱼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A.水温变化 B.食物变少 C.天敌侵袭 D.人类活动 15.沙丁鱼大规模迁徙的时间可能是 A.1 -2 月 B.3-4 月 C.5-7 月 D.9 -11 月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 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读此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16.以上诗句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农业生产常见的气象灾害?A.华北地区 B.四川盆地 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17.导致“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出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18.为了减轻类似“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的灾情,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④大力发展旱作 ⑤减种粮食作物,扩种经济作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下图为 2018 年 12 月某日两个时刻我国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受某种常见天气系统的影 响,该区域局部有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当日 14 时,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①②④③ 20.当日 2 时至 14 时,下列地点中阴晴变化最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地质简图,图中 F1、F2 为断层线,K 为地层不连续面,地层由老及新依 次是 O3、S1、S2、S3、D1、C1、C2、C3、P1。完成下面小题。 21.F1、F2 和 K 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F1、F2、K B.F1、K、F1 C.F2、F1、K D.F2、K、F1 22.从地质构造与地形关系看,甲地是( ) A.背斜谷 B.断层谷 C.向斜岭 D.背斜岭 岩石中存在裂隙,在水分冻结膨胀情况下,岩石破裂成很多小块,或者因温度变化, 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一的热涨冷缩,造成岩石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 棱角状岩块及岩屑,在地形平缓的条件下,大多岩屑在原地残留下来,形成碎石覆盖地面, 这就是石海。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 3475 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 3767 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 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 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 A.1、2 月 B.4、5 月 C.7、8 月 D.10、11 月 24.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 A.落叶阔叶林之下 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25.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 为换水周期,以天计; W 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 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 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27.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面的雨水补给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 Yl、Y2、Y3、Y4 处分别钻孔至地 下同一水平面(P 平面)。在该水平面上 Y2、Y3 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 处取得相同的砾 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甲处地形的主要成因是( ) A.背斜成谷 B.向斜成山C.背斜成山 D.向斜成谷 29.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甲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D.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某海 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0.如果该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西海岸附近海域,则 P 洋流的性质及 X、Y 对应方向正确的是 ( ) A.寒流、东、西 B.暖流、西、东 C.寒流、南、北 D.暖流、南、北 31.如果该发电站位于南半球大陆附近某海域,且 X 和 Y 分别为南和北,则 P 洋流对邻近陆 地环境的影响是( ) A.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 B.增加了干、热程度 C.起到了降温降湿作用 D.增加了湿、热程度 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海拔 1000~2000 米,历史上曾 是皇家避暑狩猎之所,后因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变为荒山秃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 视国土绿化。1962 年,塞罕坝林场开始植树造林,选择从气候条件相似的黑龙江孟家岗林 场运来树苗栽种;栽种过程中发现南坡的成活率较低。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 覆盖率已从 1962 年的 12%提高到如今的 8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与塞罕坝相比,孟家岗( ) A.降水较少 B.纬度较低 C.海拔较低 D.径流较少 33.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的南坡( ) A.蒸发强度较大 B.冬季降水较多 C.地面辐射较弱 D.坡面径流较慢 34.塞罕坝林地恢复后,山地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 ) ①降水量增加 ②蒸腾量增加 ③坡面径流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科考队在黄河峡谷某地段进行地貌观察时,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发现从上到下依次 分布着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沉积岩)构成的地层剖面,峡谷东侧峭壁的砂页岩层中 有褶皱构造;周边髙低起伏的地形上覆盖了厚度基本相近的黄土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推断黄土层的形成原因是( ) A.基岩就地风化 B.人为耕作培土 C.凸岸流水堆积 D.外源风力堆积 36.该地段内,地层与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由老到新的顺序依次为 ( ) A.黄土层、砂页岩层、褶皱构造、砂砾石层B.褶皱构造、砂页岩层、砂砾石层、黄土层 C.砂页岩层、褶皱构造、砂砾石层、黄土层D.黄土层、砂砾石层、褶皱构造、砂页岩层 二、综合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 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 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 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 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 (1)海风型雷暴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 (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 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 (3)海南岛五指山(海拔 1867 米)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4)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它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 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灾害? 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犁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 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辽阔, 物产丰富。该地区蜜源分布广、数量大,蜜源品质高,加之传统的采蜜方式和无添加的制备 工艺,使之品质优良,所产蜂蜜具有含糖量高,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酶等营 养成份丰富的特点,成为我国优质蜂蜜生产基地。近几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蜜农结合“互 联网+”电商模式销售蜂蜜,收入大大提高。每年春季伊犁河流域极易发生洪灾。 材料二:新疆地域辽阔,荒草地、盐碱地、沼泽、芦苇地等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合理开 发利用后备耕地资源对新疆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三:下图为伊犁河谷位置及周边区域图 (1)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伊犁河谷 3-4 月份多发洪灾的原因。 (2)根据材料,简析伊犁河谷盛产优质蜂蜜的自然地理条件。 (3)简析蜜农通过电商销售大大提高收入的原因。 (4)结合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新疆开发利用后备耕地资源的制约条件。 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花生、棉 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一 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 图。(1)推测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试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3)分析塞内加尔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塞内加尔欲加强渔业生产,进一步增加出口量。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40.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南非旅游观光,经商开店。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有关 要求。 材料一:南非拟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喜食浮游生物。当一股低温的海流在厄加勒斯 海滩向北流动的时候,南非拟沙丁鱼便追随其向北迁徙到德班附近的海滩产卵,鱼群长度可 达 7 千米以上,宽度可达 1.5 千米,厚度达 30 米,场面极其壮观,引得游人如织。 材料二:南非有使用草药的传统,是世界上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南非传 统的医学处于原始医学阶段,缺乏基本的医疗体系。2000 年南非政府直接以立法的形式确 立中医的合法地位,并在西开普大学开设了中医及针灸系。2016 年北京同仁堂在南非约翰 内斯堡、德班等城市开设了 6 家分店,将中医药理念与当地的草药资源相结合,生产新的药 品,为中南两国人民造福。 材料三:下图为南非地形、拟沙丁鱼迁徙路线和南非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 (1)推测南非拟沙丁鱼迁徙的时间(月份)及其原因。 (2)分析南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3)简述北京同仁堂选择在约翰内斯堡、德班等城市建分店的共同区位优势。 (4)有中医专家建议可以在南非有计划地发展药材种植、开办工厂,在当地打造一个类似中国安徽“亳州”(中国四大“药都”之一)的中药材基地。你是否赞同?并说出理由。 2020 届浙江高考地理自然地理培优专题复习试题答案 1.C2.D3.D4.C5.B6.D7.C8.B9.A10.C11.B12.B13.A14.A 15.C16.A17.B18.B19.D20.B21.D22.A23.C24.D25.A26.D 27.C28.A29.C30.C31.D32.C33.A34.B35.D36.C 37.(1)气团源地:海南岛周围海域。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 陆后再做上升运动。 (2)特点:北部高,南部低。作用: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 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形成雷暴天气。 (3)五指山白天四周山坡受热产生上升气流,在山顶附近汇合上升,同时由于山顶的气温 会高于其周围同等高度大气的气温,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雷暴天气;白天由沿海深入内陆的海 风遇山地阻挡,使空气抬升形成雷暴天气。 (4)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 38.(1)伊犁河谷向西敞开,冬春季节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雪量较大; 河谷两侧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冬季降雪不易融化,积雪量大;三四月份气温回升快,积雪 迅速融化;山区落差大,汇水快,造成河流排泄不畅,水位上涨形成洪水。 (2)伊犁河谷气候较为湿润,地势起伏较大,植被类型丰富,蜜源广布;光照充足,昼夜 温差大,有利于植物花蜜(糖分)积累;该地生态环境好,污染小,花蜜品质高。 (3)(提高知名度)扩大销售范围;增加销售渠道;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4)制约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经济较落后)资金和技术条件不足;生态环境 脆弱,易导致环境破坏。(任答 2 点) 39.(1)变化:不断减少。原因: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气候炎热,河水蒸发 旺盛;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 (2)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农业人口数量多,劳动 力丰富。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荒漠化严重。 (3)沿海水域广阔,为鱼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大量饵 料;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4)赞同。塞内加尔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海上对外交通便利;发展渔业 出口可以增加就业,增加外汇收入,带动经济发展。 不赞同。塞内加尔经济不发达,海洋捕捞技术落后;捕捞不当会造成渔业资源衰减和沿海生 态环境恶化;过度依赖渔业生产会导致其他农业类型发展缓慢。 40.(1)5-8 月(5-8 月中的月份均可);冬季(6-8 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该海域受西风影 响形成西风漂流;表层海水在西风漂流(寒流)的作用下由南向北流;海水在流动过程中, 带动下层的盐类物质上泛,大量浮游生物生长,吸引鱼群追逐觅食。(任答 2 点) (2)纬度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光热条件利于植物生长;地域差异较大,气候类型多 样,植物种类多样;高原边缘及东部山地地形起伏大,垂直自然带谱多,植物种类多样;大 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等。(任答 3 点) (3)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中药的需求量大(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便于产品 运输;城市工业基础好,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便于研发新药;有利于政策支持的落实等。(任 答 3 点) (4)赞同。经济方面: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中药材基地有利于吸引物资、技术、资 金和人才,发挥聚集效应。(任答 1 点)社会方面:能提供就业;有利于新药研发,生产出具 有当地特色的医药品牌,促进人们身体健康。(任答 1 点)文化方面:有利于加强与当地传统 医药的结合,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优势,增强对中医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增进中南两国的传统友谊等。(任答 1 点)不赞同。南非的中医专业刚刚开设,人们对中医缺乏认识和了解,中药材基地的市场狭窄; 南非中医药人才严重不足,容易导致误诊或使用不当,影响中医在南非的声誉;中药材基地 的建立有可能促使人们非法采集、无序采集、破坏性采集,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 失衡等。(任答 3 点) (只答“赞同”或“不赞同”,没有理由不得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