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认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
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
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解读正
确的是( )
①“创制”主要指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
②西周政治以血缘为纽带,保留贵族色彩
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汉武帝通过“举贤良对策”等方式,在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
由庶僚加衔侍中、诸曹、诸吏、给事中,从而成为内臣。他们有时奉命与公卿大
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意在( )
A.重用近侍之臣以强化皇帝权力 B.使内外朝权力平衡
C.提高内臣水平以使之独当一面 D.告诫自己人外有人
3.秦朝时期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
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4.秦始皇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
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一管理制度( )
A.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 B.具有浓厚的宗法分封色彩
C.旨在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 D.由秦始皇首创并推行全国
5.有的学者认为:官僚体制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
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
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中央设立“三公” D.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
6.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
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重构选官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7.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 年)年间,边肃“知镇州,以公费钱质易规利,又遣
吏部强市民羊及买女,通判东方庆等列状于州”。材料表明通判的职责是( )
A.对知州进行严格监督 B.辅佐知州管理地方事务
C.代表中央到地方巡视 D.和知州彼此制约与平衡
8.《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
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
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9.明制,对于内阁大臣的“票拟”,皇帝进行“批红”。但是,大多数的“批红”
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但
在明宣宗的鼓励下,宫里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作法旨在
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
10.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
“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
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这表明军机处官员( )
①在皇宫内办公②按才德标准遴选
③多为临时差遣④权力取决于皇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
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12.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
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13.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
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
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14.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
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
的是( )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15.19 世纪 60 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地方民众与基督教会之间的冲突)层出不穷:
义和团运动之后,教案数量迅速呈递减趋势,到辛亥革命前后已渐趋于无。这一变化
在深层次上反映了( )
A.救亡的路径由自强转向革命 B.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
C.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西方各国加强对华控制
16.为适应西方外交代表驻京的需要,中国被迫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办理涉外事务的
机构。19 世纪 70 年代后,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和两江总
督,李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这反映出当时( )
A.列强势力集中在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
B.地方实力派崛起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
C.李鸿章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举世公认
D.“天朝上国”观念对中国外交仍存在影响
17.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
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
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
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 B.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保留了火种,使革命转危为安
18.阅读下面 1937—1945 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据此可知( )
时间 日本陆军 总师团数在中国
师团数在太平洋战场师团数
193 年底 24 21 /
193 年底 40 34 /
194 年底 51 34 10
194 年底 58 37 15
194 年底 164 53 44
A.中国战场自始至终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
B.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日本对外侵略的重点从中国转移到太平洋战场
D.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首次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
19.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
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2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
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
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
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21.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
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
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22.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的历史变迁,说明( )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
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
23.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毛泽东牢
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二十几
人在这里开会……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
彻底改变。”该会议( )
A.提出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制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妥善处理分歧,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问题
24.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
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
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更重要的是,这场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
狂言彻底粉碎”。这场会战指( )
A.徐州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5.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
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两次革命( )
A.在革命的性质上完全不同
B.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国内的反动势力
C.都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特权
D.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二、材料题(共 3 题,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 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
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 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 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
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
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
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
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賦予它巨大的权力,从
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材料三 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
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
有过上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
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
——李庆西《最后的儒者》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
哪些“软件”? (6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
强大的反制衡的。(4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这么奇怪的现象(8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
雕镌刻着 170 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 100 多年来,特别是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28 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材料二 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
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而是如何避免或
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而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 分)
(2)指出材料一中图 2、图 4 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4 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
机遇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 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 19 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
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
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
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
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
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
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
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
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
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
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
人。梁氏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又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
概念。梁启超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他于 1902 年 2—4 月在《新民丛报》
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
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四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
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
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武昌起义绝非一只从云端上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2)材料二说“民国”取代“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请结合
所学知识说明该“矛盾”的内涵。“民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无古人的变
化”,请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角度加以说明。 (6 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4 分)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
统治权力的分工又体现了什么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什么性质?(4 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2 解析:选 A 汉承秦制,实施三公九卿,相权很大。为牵制相权,加强皇权,汉
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中、诸曹、给事中等内臣,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故选 A 项;汉
武帝重用内朝的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而非使内外朝权力平衡,排除 B 项;
汉武帝重用内臣最终是为了加强皇权而非提高内臣水平使之独当一面,排除 C 项;
汉武帝重视内朝是为了强化自身的权力而非警醒自己,排除 D 项。
3.答案:B
4.答案:A
5 解析:选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
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故答案为 D 项。
6.答案:B
7 解析:选 A 据材料“通判东方庆等列状于州”可知通判监督知州,故选 A 项;材
料表明的是通判的监督权而不是辅佐知州管理地方事务,排除 B 项;通判是地方
官,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而不是代表中央到地方巡视,排除 C 项;材料说的是
通判监督知州,并未体现彼此制约与平衡,排除 D 项。
8 解析:选 C。材料描述的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通过设立三司使,分割
宰相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故选 C 项。北宋地方财
权并不是全部收归中央,A 项错误;三司使是副丞相,分割宰相的财权,B 项错误;
材料显示加强皇权,而不是增加财政收入,D 项错误。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
者统治的重要举措;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
这些制度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
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
观;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
军功授爵制是战国至秦的选官制度,故 A 错误;汉代实行察举制,故 B 错误;魏晋南
北朝时形成重门第声望的九品中正制形成,故 C 错误;隋唐时期重才能的科举制确
立,故 D 正确。
1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唐初的科举制。由饼状图的构成情况可以看 出,唐初科举制
选拔人才的范围较广,打破了魏晋以来士族子弟 垄断官场的局面,据此吋知 A、
B、C 三项说法错误,排除。由图 中信息分析可知,唐初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虽然
兼頋士族子弟、寒素子弟等,但仍然主要在士族阶层中进行选拔,制度仍不完善,
因此 D 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历史事实也可通过直观的图片、
影视史料等呈现,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
动”这一历史事实在《续湘山野录》和《涑水记闻》有不同的历史叙述,故 B 项正确;C、
D 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14.解析:选 B。《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是流于形
式的空想,未能真正实施,故选 B 项。
15.答案:C
解析:教案的发生既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有关,也与中国人民对| 基督教的疑惑
有关,因此各地发生的教案带有反帝的性质,大多 也有盲目排外的一面,其重要
事件——义和团运动就是典塑,而 这样的运动明显不属于自强革新的范畴,A 项
不符合题意。近 代中外民族矛盾逐步加深,B 项错误。列强对中国控制加强,只
能受到中国人民更强烈的反抗,而材料中显示义和团运动后教案数量反而减少了,
说明这与列强加强对华控制关系不大,排除 D 项。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国人对
西方列强和基督教会的认 识进一步深人,使得教案逐渐减少,C 项符合题意。
16.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李
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 可知,本应由中央负责的涉
外事务交由地方总督办理,体现出清 政府仍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因此 D 项
正确。A 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势力并非只集中于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材料体现的
是清 政府将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转移到地方,并非地方实力派主动夺权,因此 B
项错误。C 项材料并未涉及。
17.解析:选 D。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故 A 项错
误;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 B 项错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
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故 C 项错误;战胜自然困难、行军打仗、解决了可能造成
内部分裂的争端符合红军长征,长征的胜利意义是使革命转危为安,故 D 项正确。
18 答案:B
19.答案:D
解析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
民奋起抗战,D 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
项错误;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B 项错误;在抗战前期,中国
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
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C 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
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可知,抗日根据地中中共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激
发了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故选 A 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 1952 年土地改
革完成之后,故 B 项排除。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与农民个体的解放无关,故 C 项
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影响等内容,可排除 D 项。
2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材料可知,毛泽东虽 然主张无产阶
级的社会革命,但迫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他主张 无产阶级应该与小资产阶级及中
产阶级左翼合作,实行国民党 的三民主义。材料中,毛泽东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
战线的理由, B 项正确。材料中毛泽东并没有阐明新三民主义的内容,A 项错 误;
材料不涉及“工农武装割据”,C 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纲领,
D 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意在考査考生调动和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A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 除;C 项说法有误,排除;D 项不符
合材料主旨。
2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甲午中日战争。虽然题干体现了日本人在发动战争 前未能预计到
会有 2 亿两白银的赔款,但从题干及所学知识可 知,他们弹冠相庆是因为发动侵
华战争的目的——满足日本资本 主义发展的需要已经达到,所以答案是 D 项。
24.解析:选 C 根据材料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
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 C 项正确;1922 年召开的中共二大提出中国近
代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 A 项错误;“八七会议”制定开展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 B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系
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问题,故 D 项错误。解析:选 B
根据材料“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这场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
碎”,结合所学,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 B 项正确。其他
会战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25 解析:选 B 这两次革命是指国民革命和解放战争。国民革命和解放战争都属
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故 A 项错误;两者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国内的反动势力,故
B 项正确;国民革命没有打击资产阶级的特权,故 C 项错误;国民革命与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无关,故 D 项错误。
二、材料题
26.答案:(1)秦始皇: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奠定了 中国两千多年
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汉武帝:让宫廷内侍机构参与军国大事(建立中外朝制度); 确立儒家
思想的支配地位。(分)
(2)说明:
唐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决策、审议 和执行,分散、削弱相权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 皇帝钦定,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4 分)
(3)原因:极端君主专制,消弭了人们的反抗意识;皇权对士 大夫的施虐和人格摧
残;八股取士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有利
于维系专制统治;士大 夫的忠君思想和历史使命感。(8 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可知“硬件”为秦朝大 帝国的制度框架,第二问
“软件”为汉朝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
第(2)题,注意材料出处《中国皇权制度研究》,找到关鍵词皇权可知这道题是
考查皇权加问题的,第(3)题通过阅读材料,设问中奇怪的现象指的是士大夫遭受
皇帝的施虐却没有反抗,即 使有反抗也仅限于伦理道德层面的批判。为何出现这
种现象, 主要是从明代时代背景下去寻找原因。
27.参考答案:(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全面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或解放战争)。(4
分)
(2)图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4 分)
(3)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努力: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 分)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2 分)
28.参考答案: (1)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
传和三民主义的指导;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
(2)内涵:列强侵华导致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腐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政治制度: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或答:否定了皇权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
政体。社会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6 分)
(3)19 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旧的民族观念被打破,新的民族意识正在形成;救亡
图存,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成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4 分)
(4)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
法的性质。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2 解析:选 A 汉承秦制,实施三公九卿,相权很大。为牵制相权,加强皇权,汉
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中、诸曹、给事中等内臣,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故选 A 项;汉
武帝重用内朝的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而非使内外朝权力平衡,排除 B 项;
汉武帝重用内臣最终是为了加强皇权而非提高内臣水平使之独当一面,排除 C 项;
汉武帝重视内朝是为了强化自身的权力而非警醒自己,排除 D 项。
3.答案:B
4.答案:A
5 解析:选 D。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
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故答案为 D 项。
6.答案:B
7 解析:选 A 据材料“通判东方庆等列状于州”可知通判监督知州,故选 A 项;材
料表明的是通判的监督权而不是辅佐知州管理地方事务,排除 B 项;通判是地方
官,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而不是代表中央到地方巡视,排除 C 项;材料说的是
通判监督知州,并未体现彼此制约与平衡,排除 D 项。
8 解析:选 C。材料描述的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通过设立三司使,分割
宰相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故选 C 项。北宋地方财
权并不是全部收归中央,A 项错误;三司使是副丞相,分割宰相的财权,B 项错误;
材料显示加强皇权,而不是增加财政收入,D 项错误。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因此,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
者统治的重要举措;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
这些制度在执行的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
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
观;影响我国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
军功授爵制是战国至秦的选官制度,故 A 错误;汉代实行察举制,故 B 错误;魏晋南
北朝时形成重门第声望的九品中正制形成,故 C 错误;隋唐时期重才能的科举制确
立,故 D 正确。
1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唐初的科举制。由饼状图的构成情况可以看 出,唐初科举制
选拔人才的范围较广,打破了魏晋以来士族子弟 垄断官场的局面,据此吋知 A、
B、C 三项说法错误,排除。由图 中信息分析可知,唐初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虽然
兼頋士族子弟、寒素子弟等,但仍然主要在士族阶层中进行选拔,制度仍不完善,
因此 D 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叙述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历史事实也可通过直观的图片、
影视史料等呈现,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
动”这一历史事实在《续湘山野录》和《涑水记闻》有不同的历史叙述,故 B 项正确;C、
D 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14.解析:选 B。《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是流于形
式的空想,未能真正实施,故选 B 项。
15.答案:C
解析:教案的发生既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有关,也与中国人民对| 基督教的疑惑
有关,因此各地发生的教案带有反帝的性质,大多 也有盲目排外的一面,其重要
事件——义和团运动就是典塑,而 这样的运动明显不属于自强革新的范畴,A 项
不符合题意。近 代中外民族矛盾逐步加深,B 项错误。列强对中国控制加强,只
能受到中国人民更强烈的反抗,而材料中显示义和团运动后教案数量反而减少了,
说明这与列强加强对华控制关系不大,排除 D 项。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国人对
西方列强和基督教会的认 识进一步深人,使得教案逐渐减少,C 项符合题意。
16.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该衙门的职权逐渐被有意识地转移给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李
鸿章的直隶总督衙门实际上成了中国的‘外交部’” 可知,本应由中央负责的涉
外事务交由地方总督办理,体现出清 政府仍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因此 D 项
正确。A 项错误,此时期列强势力并非只集中于两江和直隶总督辖区;材料体现的
是清 政府将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转移到地方,并非地方实力派主动夺权,因此 B
项错误。C 项材料并未涉及。
17.解析:选 D。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故 A 项错
误;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 B 项错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
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故 C 项错误;战胜自然困难、行军打仗、解决了可能造成
内部分裂的争端符合红军长征,长征的胜利意义是使革命转危为安,故 D 项正确。
18 答案:B
19.答案:D
解析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
民奋起抗战,D 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
项错误;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B 项错误;在抗战前期,中国
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
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C 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
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可知,抗日根据地中中共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激
发了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故选 A 项。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 1952 年土地改
革完成之后,故 B 项排除。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与农民个体的解放无关,故 C 项
错误。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影响等内容,可排除 D 项。
2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材料可知,毛泽东虽 然主张无产阶
级的社会革命,但迫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他主张 无产阶级应该与小资产阶级及中
产阶级左翼合作,实行国民党 的三民主义。材料中,毛泽东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
战线的理由, B 项正确。材料中毛泽东并没有阐明新三民主义的内容,A 项错 误;
材料不涉及“工农武装割据”,C 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纲领,D
项错误。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意在考査考生调动和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和
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A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 除;C 项说法有误,排除;D 项不符
合材料主旨。
2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甲午中日战争。虽然题干体现了日本人在发动战争 前未能预计到
会有 2 亿两白银的赔款,但从题干及所学知识可 知,他们弹冠相庆是因为发动侵
华战争的目的——满足日本资本 主义发展的需要已经达到,所以答案是 D 项。
24.解析:选 C 根据材料可知该会议是遵义会议,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
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 C 项正确;1922 年召开的中共二大提出中国近
代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 A 项错误;“八七会议”制定开展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 B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系
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问题,故 D 项错误。解析:选 B
根据材料“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这场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
碎”,结合所学,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 B 项正确。其他
会战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25 解析:选 B 这两次革命是指国民革命和解放战争。国民革命和解放战争都属
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故 A 项错误;两者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国内的反动势力,故
B 项正确;国民革命没有打击资产阶级的特权,故 C 项错误;国民革命与建立社
会主义制度无关,故 D 项错误。
二、材料题
26.答案:(1)秦始皇: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奠定了 中国两千多年
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汉武帝:让宫廷内侍机构参与军国大事(建立中外朝制度); 确立儒家
思想的支配地位。(分)
(2)说明:
唐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分掌决策、审议 和执行,分散、削弱相权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 皇帝钦定,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4 分)
(3)原因:极端君主专制,消弭了人们的反抗意识;皇权对士 大夫的施虐和人格摧
残;八股取士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有利
于维系专制统治;士大 夫的忠君思想和历史使命感。(8 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可知“硬件”为秦朝大 帝国的制度框架,第二问
“软件”为汉朝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
第(2)题,注意材料出处《中国皇权制度研究》,找到关鍵词皇权可知这道题是
考查皇权加问题的,第(3)题通过阅读材料,设问中奇怪的现象指的是士大夫遭受
皇帝的施虐却没有反抗,即 使有反抗也仅限于伦理道德层面的批判。为何出现这
种现象, 主要是从明代时代背景下去寻找原因。
27.参考答案:(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全面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或解放战争)。(4
分)
(2)图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4 分)
(3)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努力: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 分)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2 分)
28.参考答案:(1)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
传和三民主义的指导;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
(2)内涵:列强侵华导致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腐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政治制度: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封建帝制)(或答:否定了皇权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
政体。社会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6 分)
(3)19 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旧的民族观念被打破,新的民族意识正在形成;救亡
图存,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成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4 分)
(4)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主权在民的原则。三权分立的思想。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
法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