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10月月考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435289

大小:1.3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瓦房店市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三十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2019 年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将在武汉(30°N,114°E)举行。组委会为方便其他大洲足球球 迷欣赏本国军人风采又不对本地球迷欣赏球赛产生冲突,灵活安排赛程。世界各地球迷看球的 最佳时间段是当地时间 13 时至次日 1 时,比赛时长约 2 小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为了同时照顾英国和中国球迷市场,中国队开始球赛时世界时为 A. 14 点 B. 16 点 C. 19 点 D. 21 点 2. 里约热内卢军运会在 7 月份举行 A. 温度较高,利于考验军人品质 B. 别国运动员需要适应季节差异 C. 风速小,对比赛影响小 D. 降水较少,利于军人水平发挥 【答案】1. A 2.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以及巴西的气候等相关知识 【1 题详解】 英国和中国分别采用中时区和东八区的区时,由材料可知,世界各地球迷看球的最佳时间段 是当地时间 13 时至次日 1 时,比赛时长约 2 小时。中国队开赛时,世界时若为 14 点,则英 国球迷观看比赛的时间为 14-16 点,此时中国球迷观看比赛时间为 22-24 点,均在最佳观赛 时间内,且能将比赛看完,A 正确;世界时若为 16 点,则英国球迷观看比赛的时间为 16-18 点,此时中国的时间为 0-2 点,有 1 小时比赛无法观看,B 错;世界时若为 19 点,则英国球 迷观看比赛的时间为 19-21 点,此时中国的时间为 3-5 点,无法观看,C 错;世界时若为 21 点,则英国球迷观看比赛的时间为 21-23 点,此时中国的时间为 5-7 点,无法观看,D 错。 【2 题详解】 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为热带雨林气候,7 月太阳直射北半球,该地气温相对较低,A 错; 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东南信风影响,风速较大,降水一年中最少,有利于运动员水 平的发挥,C 错,D 正确;7 月为北半球的夏季,里约热内卢虽然地处南半球,但纬度较低, 地处热带,和北半球夏季温度差别不是很大,别国运动员无需考虑季节差异,B 错误。 当地时间 2017 年 12 月 10 日凌晨 3 时,中国第 34 次南极科考队经过连续作业,将首批 重约 250 吨的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163°46'E、74°54'S)新建站区。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中国第 34 次南极科考队将首批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A. 东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北 4. 新站建设选择南极罗斯岛最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 B. 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 C. 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 D. 对外运输便利的地区 【答案】3. C 4.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视运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 【3 题详解】 罗斯岛位于 74°54′S,12 月 10 日该地已经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 1 个月约跨越 8 个纬 度,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 11 月 22 日,太阳直射约 16°S,此时 74°S 刚好出现极 昼现象,该日为 12 月 10 日,罗斯岛早已经出现了极昼现象),因此当地时间凌晨 3 点,罗斯 岛的太阳在当地的东南方,物体的影子指向西北方,C 正确。 【4 题详解】 读图可知,罗斯岛靠近罗斯冰架,对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是科研的理想圣地,A 正确;新 站建设是为了科考,不是获取渔业资源,B 错;由材料可知“南极科考队经过连续作业,将首 批重约 250 吨的新站建设物资卸运到南极罗斯岛”。由关键词“连续作业”“250 吨”“首批” 以及南极大陆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自然环境恶劣,对外交通不便,CD 错误。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 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 l00~160 天,积雪深 度可达 20cm 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沙漠冬季存在稳定积雪的影响因素有 ①植被 ②大气环流 ③地形 ④水文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关于该沙漠积雪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 增强地面反射,增加大气温度 C. 冬季绿洲区空地雪面蒸发量大于沙漠区 D. 一年中积雪期土壤含水量最高 【答案】5. B 6. C 【解析】 【5 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中,盛行西风将大西洋的水汽带到该地, 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冬季气温低,多降雪,故该沙漠冬季存在稳定积雪主要影响 因素是大气环流和地形,与植被、水文关系不大。故 B②③正确。 故选 B。 【6 题详解】 近地面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积雪反射太阳辐射,会使地面辐射减弱,大气温度降低, AB 错; 绿洲区植物蒸腾作用强,空气湿度较大,在太阳辐射相当的情况下,绿洲区雪面蒸发量大于 沙漠区,C 对; 积雪会增加土壤湿度,积雪融化期间土壤含水量最高,积雪期土壤含水量并不是最高,D 错。 故选 C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 迷漫的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7. 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A. B. C. D. 8.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 太阳辐射较弱 B. 气温较低 C. 暖湿水汽充足 D. 风力较弱 【答案】7. C 8. D 【解析】 【7 题详解】 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上升,中心气流下沉,不会形成雾;夜晚吹山风, 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下沉,中心气流上升,气温降低使水汽冷却凝结,可能形成雾。故选 C。 【8 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判断,甲山谷四周都有山地阻挡,地形比较封闭,谷地内风力较弱,浓雾不易被 吹散,D 对。大雾天数多是太阳辐射较弱的原因,因果倒置,A 错。多雾区气温一般较高,B 错。雾的形成与逆温、静风天气有关,与暖湿水汽关系不大,C 错。故选 D。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降温条件 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 一个冷源和水汽源。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下列地区中,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 A. 绿洲边缘的荒漠 B. 荒漠边缘的绿洲 C. 绿洲中心 D. 荒漠中心 10. 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 A. 导致沙漠扩大 B. 加剧风力侵蚀 C. 改善土壤条件 D. 导致降水 增多 【答案】9. A 10. C 【解析】 【9 题详解】 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选项地区中,最 容易出现逆湿现象 是绿洲边缘的荒漠,水汽凝结后下渗快, A 对。荒漠边缘的绿洲上、绿洲 中心地区,水源较多,下渗较慢,以向上蒸发、蒸腾为主,B、C 错。荒漠中心空气干燥,水汽 含量太少,无法凝结,D 错。故选 A。 【10 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使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大,改善土壤条件,C 对。土壤水分条件改 善,可能沙漠缩小,A 错。逆湿现象,使蒸发量减少,降水可能减少,D 错。土壤湿度增大,风 力侵蚀减轻,B 错。故选 C。 下图是我国某省气候舒适日数分布图。气候舒适状况与气温、湿度、风速有关。人体对 温暖、凉爽的天气感觉舒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的 11. 从图中等值线分布规律推测,甲、乙两地的气候舒适日数可能分别是 A. 90 280 B. 110 310 C. 90 310 D. 110 270 12. 与丙地相比,甲地气候舒适日数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风力强 C. 地势高 D. 植被多 13. 仅考虑气候舒适状况,最不适宜游客前往丙地休闲旅游的月份是 A. 1 月和 2 月 B. 5 月和 6 月 C. 7 月和 8 月 D. 11 月和 12 月 【答案】11. C 12. C 13. A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根据舒适日数等值线分布图可知,该省整体上越往北舒适日 数越少;根据该省轮廓及经纬度可知,该省为云南省。甲地位于西北部横断山区,位于 100 日 舒适日数等值线以北,舒适日数不足 100 日,B、D 错;乙地位于 300 日舒适日数等值线南侧 附近,按照舒适日数变化趋势和当地环境特征,乙地舒适日数应该大于 300 日,A 错,C 对。故 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省西北部位于横断山区,地势高,气温 低,气候舒适日数少,C 对;云南省东北部小部分地区纬度比甲地还高,但其舒适日数在 200 日 左右,A 错;甲地远离冬季风源地,又几乎不受台风的影响,风力弱,B 错;植被多,对气候调节 作用强,舒适日数应该多,D 错。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季节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受季节变化影响,丙地 1 月和 2 月气温偏低, 气候舒适日数比其他月份少,是一年中最不适宜游客前往旅游的时期,故选 A;5 月和 6 月, 适逢春末夏初,气候适宜,B 错;7 月和 8 月,虽然处于夏季,但当地地势高,气候凉爽,C 错;11 月和 12 月,适逢秋末冬初,气候较适宜,D 错。故选 A。 下图为 2019 年 4 月 8 日 14 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 (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14. 控制图中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低压槽 B. 高压脊 C. 冷锋 D. 暖锋 15. 此时乙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16. 未来银川的天气变化是 A. 气温降低 B. 气压降低 C. 连续性降水 D. 风力减小 【答案】14. C 15. B 16.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风向的画法、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等,试题难度较 易。 【14 题详解】 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受到冷高压控制,冷空气向东南方向推进,在银川附 近形成冷锋,而图中阴影部分位于冷锋的锋后,出现降水天气。故选 C。 【15 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乙地东面气压高,西面气压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高气压流向低气 压,乙地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东南风。故选 B。 【16 题详解】 据以上分析可知,冷锋过境后,气温继续下降,气压上升,风力增强;连续性降水一般为暖 锋过境时产生的天气状况。故选 A。 下图示意 R 河流域,R 河最终注入 L 湖。L 湖后期因面积缩小一分为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7. R 河径流量从源头到河口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18. L 湖“一分为二”的原因不包括 A. 人类过度引用河水 B. 流域内蒸发量增大 C. 源头冰川融水增加 D. 湖泊中部地势较高 19. L 湖萎缩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 A. 农业灌溉水源减少 B. 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 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D. 土地的荒漠化加剧 【答案】17. C 18. C 19. D 【解析】 本题以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区域为例,考察河流径流量的变化、湖泊水文特征及面积变化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河流流量的变化,据图分析 R 河发源于祁连山两山之间,有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水量不断增加,逐渐流出山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增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水量减少,并出 现断流,据此判断 R 河流量:先增大后减少,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湖泊水量变化的原因,L 湖“一分为二”说明湖泊水量减少,面积萎缩,结合选项, 人类过度引用河水、流域内蒸发量增大、湖泊中部地势较高都会造成湖泊一分为二,A、B、D 错误;而源头冰川融水增加会增加湖泊的水量,湖泊水位上升,不会造成一分为二, C 正确, 故选 C。 【19 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L 湖萎缩,说明水量减少,会导致农业灌溉水源减少,但不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 影响,A 错;湖泊面积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B 错;当地气温的变化 与气候变化一致,C 错;当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面积萎缩会加剧当地土地的荒漠化, D 正确。 读黄河某河段流域内潜水(是指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等水位线(单位:m)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20. 东营市附近地区地下水的大致流向是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东南流向西北 D. 西南流向 东北 21. 图示黄河段初春季节 A. 含沙量最大 B. 主要靠雨水补给 C. 可能发生凌汛 D. 主要靠地下水补给 【答案】20. B 21.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下水流向与等值线分布的关系、黄河的水文特征及水源补给等相关知识 【20 题详解】 读图可知,东营市附近的等潜水位线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与等潜水位线 垂直且由高处流向低处,因此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大致为西北流向东南,B 正确,ACD 错误。 【21 题详解】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初春季节我国北方降水较少,图示河段在此季 节含沙量较小,A 错;图示区域河流靠雨水补给大致在 7 月份,B 错;该河段冬季结冰,河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初春季节气温回升,河流解冻,图中河段上游地区纬度低先解冻,下游地 区纬度较高尚未解冻,易发生凌汛现象,C 正确;图中河段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 位,受地下水补给较少,D 错误。 【点睛】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寒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在 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 江都容易发生凌汛。凌汛发生条件:(1)有冰期的河流;(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 河段,且有较明显的南北流向。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凌讯现象,东北的 河流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同样会出现凌汛现象。 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坡度线图,图中数 字代表坡度;右图为该地河谷中一传统村落分布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左图所示区域( ) A. 甲河段比乙河段流速快 B. 乙河段侵蚀作用比甲明显 C. M 地坡度比池塘周围陡 D. 乙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比甲小 23.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考虑,右图中村落前池塘的布局有利于( ) A. 汇聚坡面径流 B. 增加大气降水 C. 扩大耕地资源 D. 预防洪涝灾害 【答案】22. B 23.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及综合判断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综合性强。 【22 题详解】 图中数字表示坡度,数字越大,坡度越陡。乙地数字大于甲地,说明乙地坡度陡,流速快, 侵蚀作用比甲地明显,故 B 正确,A 错误。 M 地等坡度线密集,只能说明坡度变化幅度大,不 能说明坡度陡,故 C 错误。 池塘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会使其下游河流水位变化变缓,结合 图 2 可推测该河流大致流向为西南流向东北,乙地位于池塘上游,故 D 错。故选 B。 【23 题详解】 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该村附近池塘的布局有利于汇聚坡面径流,合理利用水资源,A 对。 增加大气降水、预防洪涝灾害不是资源利用角度;池塘开挖不能扩大耕地资源,B、D、 C 错。 故选 A。 2011 年,巴西一位老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附近的一个小岛救下 了一只濒临死亡的企鹅(下图所示),然后将它放归海里。此后每年的 6 月,这只企鹅都会回 来看他,与这位老人相处 8 个月后,在次年的 2 月返回阿根廷南部的岛屿海岸(55°S 附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对企鹅选择与老人一起度过下半年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这里的温差更大 B. 可享受沙滩阳光 C. 这里的食物丰富 D. 可躲避游客侵扰 25. 企鹅在由里约热内卢返回“家园”的过程中,最可能 A. 顺风南下,水温降低 B. 逆流而上,水温升高 C. 偶遇冰山,搭载南行 D. 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答案】24. C 25.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生物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 【24 题详解】 里约热内卢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温差较小,且如果温差大,不利于企鹅生存,A 错;该地为 热带小岛,企鹅主要生存在较为寒冷的地区,B 错;企鹅与老人共同生活时间为 6 月至次年 2 月,为南半球的冬季,高纬度地区冬季冰雪覆盖,不利于觅食,而该地食物相对充足,C 正确; 冬季,55°S 附近气温低,游客较少,D 错误。 【25 题详解】 企鹅自北向南行进,需要经过东南信风带,逆风南下,A 错;向高纬度行进,水温降低,且沿 巴西暖流南下,顺流而下,B 错;冰山来自高纬地区,运动方向自高纬度向中低纬度运动,与 企鹅的行进方向相反,C 错;2 月份,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D 正确。 下图中 K 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 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 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K 岛天然植被迅速恢复的原因 A. 地形多样 B. 土壤肥沃 C. 水热充足 D. 地质稳定 27. K 岛 1983 年火山爆发的原因 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生长边界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 【答案】26. C 27. D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和板块运动。 【26 题详解】 K 岛属于印度尼西亚,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海拔较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K 岛植被恢 复迅速的条件是水热充足,C 对。地形多样、土壤肥沃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条件,AB 错。 处在板块交界处,地质不稳定,D 错。故选 C。 【27 题详解】 K 岛属于印度尼西亚,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消亡边界,故选 D。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 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下面小题。 28.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A 冰蚀谷 B. 断层谷 C. 背斜谷 D. 向斜谷 29. 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①侧,光照较强 B. ②侧,热量较多 C. ①侧,蒸发较弱 D. ②侧,降水较多 【答案】28. B 29.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貌成因,阴坡、阳坡的差异。 【28 题详解】 读图,图中岩层有明显的错动和位移,是断层构造,背斜、向斜是褶皱构造,C、D 错。从成 因看,该河谷为断层谷,B 对。冰蚀谷为外力侵蚀形成,岩层不会出现错位,A 错。故选 B。 【29 题详解】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根据图中指向标,①侧位于山脉阴面,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水分条件较好。所以,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是①侧,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蒸发较弱,C 对, A 错。②侧是阳面,气温较高,水分条件较差,B、D 错。故选 C。 【点睛】根据岩层形态特征,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及特征,要了解地质构造基本类型及特征。 在干旱区,降水少,植被在阴坡的生长环境更好一些,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更充足, 植被较茂盛。阳坡的光照条件好。 “鼠穴”是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基岩河床上形成的圆洞。 . 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 学上又称之为“壶穴”。(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形成壶穴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A. 侵蚀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岩浆冷凝 D. 堆积作用 31. 壶穴多分布于 A. 水流缓慢的下游河段 B. 高温清洁的水域环境 C. 裂隙发育的上游河段 D. 稳定半封闭的水域环境 【答案】30. A 31.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 【30 题详解】 材料点出“鼠穴是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基岩河床上形成的圆 洞”,由此可知,壶穴形成的地质作用为侵蚀作用,A 正确;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下 发生变质形成新的岩石;岩浆冷凝是指岩浆沿地壳裂隙上涌的过程中温度降低,岩浆逐渐冷 却成岩浆岩的过程;堆积作用是物质在外力作用减弱时,搬运能力下降发生沉积的过程,BCD 错误。 【31 题详解】 壶穴是水流携带“砾石”对基岩河床进行研磨形成,因此壶穴分布区特点为:水流的速度较 快,搬运砾石的能力较强,且基岩较为松软或裂隙发育,易被侵蚀。水流速度缓慢的下游河 段以沉积作用为主,而壶穴属于侵蚀地貌,A 错;高温清洁的水域环境说明泥沙含量较少、稳 定半封闭的水域环境说明流速较慢,两者侵蚀能力较弱,BD 错误;上游河段落差大,水速快, 搬运能力较强,基岩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C 正确。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32. 1900—1978 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增速先慢后快 ②向东南方向扩展 ③面积不断增大 ④坡度逐渐趋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3. 2000 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34. 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 河口盐碱化加剧 B.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三角洲面积缩小 D. 水位季节 变化增大 【答案】32. C 33. B 34.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32 题详解】 读图可知,1900-1978 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展,三角洲的面积不断增大,②③ 正确;通过三角洲的外缘与里海的交界线的疏密变化可以看出,三角洲的面积先变快后变慢, ①错;1900 年-1978 年期间,里海海平面呈下降趋势,且三角洲范围等值线逐渐密集,说明 三角洲的坡度趋于陡峭,④错,故选 C。 【33 题详解】 2000 年湖泊水位高度升高,水位高度与 1920-1940 年湖泊水位高度相当,因此三角洲前缘位 于 1920 年三角洲与 1940 年三角洲之间的位置,乙正确,故选 B。 【34 题详解】 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则入湖水量减少,湖泊盐度增加,河口以及河口附近的盐碱 化加剧,A 正确;湖泊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 错;湖泊面积减小,湖泊水位下降,滨 湖三角洲向湖心一侧移动,三角洲面积增大,C 错;由于水库对水库下游河段的径流量调节作 . 用,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水位季节变化减小,D 错误,故选 A。 新疆巴里坤湖(如下图所示)位于天山东段,科学钻探发现其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有 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从河口到湖心,巴里坤湖沉积物依次为 A. 砂砾石一粉沙黏土一黏土石盐石膏 B. 粉沙黏土一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 C. 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一砂砾石 D. 砂砾石一黏土石盐石膏一粉沙黏土 36.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这反映了该地质时 期 A. 湖盆地壳下沉 B. 气候趋于干旱 C. 湖泊面积扩大 D. 河流侵蚀趋强 【答案】35. A 36.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 【35 题详解】 由于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分别为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而颗粒大的先沉积,颗 粒小的后沉积。从河口到湖心,流水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物粒径逐渐减小,因此从河 口到湖心,沉积物依次为砂砾石、粉沙黏土、黏土石盐石膏,A 正确。 【36 题详解】 巴里坤湖某地层自上而下为砂砾石层、粉沙黏土层、黏土石盐石膏层,说明该地以前位于湖 心,现在位于河口,说明湖泊不断萎缩,反映了该地质时期气候趋于干旱,湖水蒸发加大,B 正确,C 错;湖盆地壳下沉不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A 错;题干中物质颗粒粒径的变化主要反 映了该时期湖泊面积的变化,与河流侵蚀强弱变化关系不大,D 错。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群岛,长 1900 千米,由 300 多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 57 座火山)组成。群岛四季温差小,多雨雾和强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 推断阿留申群岛主要的植被是 A. 草甸、苔藓 B. 落叶阔叶林 C. 荒漠、灌丛 D. 针叶林 38. 阿留申群岛多雨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寒流 B. 西南风 C. 极地东风 D. 西北季风 【答案】37. A 38.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37 题详解】 由题可知,该群岛纬度高,多雨雾和强风,光照不足以及强风的影响,使得岛内树种生长困 难。因此不适合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等植被生长,典型植被应该为草甸、苔藓,A 正确。 【38 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受来自纬度较低的暖湿西风的影响,多雨雾,B 正 确;该地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且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不会多雨雾,A 错误;该地地 处中纬度,受极地东风影响较弱,C 错;冬季,该地受阿留申低压控制,受西北季风影响较弱, D 错误。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城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 A. 耐干热 B. 喜温凉 C. 耐低温 D. 喜湿热 40. 关于该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A 1 月南坡大于北坡 B. 7 月北坡大于南坡 C. 南坡和北坡都是 7 月大于 1 月 D. 相等 【答案】39. A 40.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图的判断等相关知识 【39 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山麓地带无论南坡或北坡,1 月气温小于 7 月气温,且 1 月山麓地带气温大于 0℃,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山麓地区降水,无论南坡北坡,1 月降水多雨 7 月, 且 1 月降水量在 100mm 左右,为冬雨型气候,故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自然植 被具有耐干热的特征,A 正确。喜温凉属于寒温带地区的植被特征;耐低温属于高纬度或高海 拔地区植被的特征;喜湿热属于水热搭配条件好的气候(如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等)下的植被特征,BCD 错误。 【40 题详解】 在图中分别作 1 月、7 月山顶和南坡山麓关于气温的垂线,如下图: . 读图可知,无论 1 月还是 7 月,南坡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A 正确,BD 错误;且南坡 1 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 7 月,C 错误,故选 A。 二、综合题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乌干达共和国(下图),有“高原水乡”之称,被人们称为“非洲的明珠”。首 都坎帕拉建在一些山头上,面积约 200 平方千米,大街上到处都是芭蕉树,被称为“芭蕉 城”。 材料二 坎帕拉的气候资料(下图)。 (1)简述乌干达被称为“高原水乡”的原因。 (2)说明坎帕拉气温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结合水循环知识,分析维多利亚湖年内水位季节变化很小的自然原因。 【答案】(1)平均海拔 1000~1200 米,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处赤道附近,降水较多;河湖 (沼泽)众多。 (2)年平均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湖泊多、面积大(受湖泊调节 作用显著)。 (3)该湖面积大,水体总量大;赤道横贯维多利亚湖北部,湖水以雨水补给为主,雨量较充 沛,来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且蒸发量大季节变化较小;该湖通过河流外泄量较小,各季节降 水量,蒸发量和外流量基本达到平衡。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水循环等相关知识 【详解】(1)分析“高原水乡”的原因,注意分两部分回答,即高原和水乡。读图可知,该 国平均海拔较高,约为 1000 米-1200 米,等高线稀疏,地形以高原为主;水乡重在说明“水 多”,该地位于赤道附近,降水较多;该区域河湖沼泽众多,水资源丰富。 (2)分析气温特点,需要说明气温高低以及温差大小。读图可知,坎帕拉气温年均温较高, 气温年较差较小。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年均气温较高;由于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 气温年较差较小。 (3)湖泊水位变化不大的思考角度主要为该湖泊的来水量和去水量达到一定的平衡。首先考 虑湖泊的“来水”,即湖泊的补给水源,该湖泊主要为雨水补给,读坎帕拉的气候资料可知, 该地年降水较为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其次考虑“去水”,该湖泊主要通过蒸发和河流外 泄“去水”,该地气温年变幅小,蒸发量季节变化小,出湖的河流少,湖水外泄量较少,因此 降水量、蒸发量、湖水外泄量达到一种平衡,湖泊的水位变化较小。同时,维多利亚湖的面 积大,水量大,湖泊水位变化较小。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的 H 湖是青海省第二大湖泊,目前湖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湖区人烟稀少,位于 西风带,全年盛行高空西风,冬春多大风,湖北岸和东岸可见到沙堆或新月形沙丘。共有二 十多条河流从四周注入 H 湖,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陆水系。湖中有鸥、野鸭和鱼类等。 (1)简述 H 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 (2)G 河流程短,却成为 H 湖主要补给水源之一,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析 H 湖北岸和东岸新月形沙丘的形成原因。 【答案】(1)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冬春为枯水期,夏秋为丰水期; 夏秋径流量日变化大;结冰期长;流程短,流速较快;含沙量较大。 (2)G 河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大冰川,夏秋季节冰川融水量大;夏季受西南风的影响,疏勒南 山西南侧为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 G 河夏季水量丰富,成为 H 湖的补给水源。 (3)受入湖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冬春 H 湖湖面下降,湖底边缘泥沙裸露;冬春季受西南风 的吹拂,在湖区北岸和东岸的泥沙受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新月形沙丘。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源补给、沙丘地貌的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 【详解】(1)读图可知,该流域的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小,夏季气温高, 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为丰水期,冬春季节气温低,河流结冰,径流量小,因此径流量季节变 化较大;夏季昼夜温差大,河流的径流量日变化也大;流域地势起伏较大,河流短小湍急, 流域植被稀疏,河流含沙量较大。 (2)G 河能成为 H 湖的主要补给水源,说明 G 河的水量较大。读图可知,G 河发源于疏勒南 山的大冰川,冰川体量大,夏季融水量大,河流水量较大;其次,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 西风带,西南风受到疏勒南山的地形阻挡,在西南侧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3)新月形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需要思考沙源和风源。由于入湖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 大,冬春季节入湖径流量减少,湖泊面积减小,湖底边缘泥沙裸露,形成沙源;冬春季节多 大风,泥沙被西南风搬运至湖泊的北岸和东岸,受地形因素,风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新月 形沙丘。 【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小以及季节变化)、汛期(出现时间以及长短)、水位 (高低)、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长短)、流速(快慢)、水能(丰欠程度)、特殊现 象(凌汛、断流)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