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衡阳市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435345

大小:50.2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启慧·全国大联考 2020 届高三 10 月联考试题 历史 一、单选题 1.在中国古代,有位官员早年虽然通过礼部考试,却因未能通过吏部测试而没有被派任官职, 只好暂时接受地方政府首长聘任,担任僚佐。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官员可能身处哪个朝 代? A. 清代 B. 元代 C. 唐代 D. 汉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科举,先是礼部主持的科举登第,科举登第后,还要经吏部测试,合格者,才 能授予官职,故选 C。宋朝之后,科举考试废除了唐朝的吏部选试环节,排除 AB;汉代没有 科举考试,当官一般靠举荐,排除 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唐代时期选官制度的理解,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关键信息解 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礼部考试后的“吏部测试”。 2.明代内阁大臣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 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当时内阁 A. 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 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 C. 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D.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内阁的阁臣在人员、品级、选派等方面,服务于皇权需要,没 有法定的和正式的规制,即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故选 D。明朝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不是 决策机构,排除 A;材料未涉及内阁的职责和权限,排除 B;“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折 射的是皇权独大、而内阁又无法对其形成有效制约的状况,排除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明代的内阁制,备选项的迷惑性、干干扰性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学生要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理解内阁的性质。 3.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 力。张九龄的这一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 A. 科举制选官存在缺陷 B. 重视对中央官员的选拨 C. 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 D. 唐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的意思是中央在选官时,要求被提拔的官员 要有一定的州县工作经历,这从本质上说明了科举制选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因为科举人 士往往较为缺乏实际的行政经验,直接起用他们费力不讨好,故选 A。材料中强调中央官员候 选人一定要有地方工作的经历,是为了使在地方任职的并了解地方实际情况的官员有机会进 入中央决策机构,以提高行政的效率和决策的针对性,B 项只是这一举措的表面现象,并非本 质,排除;张九龄选官注重的是个人才干与工作经验的结合,并未体现出对考试的重视,排 除 C;唐代以后实行科举取士的制度,但门第的作用并未完全根绝,D 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 央)”的理解。 4.明朝诉讼回避制度对御史出行有严格规定,明太祖时“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设 有仇隙,并宜回避,毋得沽恩报仇,朦胧举问”;明英宗时“一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 之先,不得接见杂人”。这些做法 A. 推进了国家监察制度发展 B. 消除了吏治腐败 C.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其分巡地面果系原籍及按临之人设有仇隙,并宜回避”“须用防闲、未行 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可知,明朝完善了司法制度,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实现, 故选 D。材料强调的是明朝司法制度的发展,而非监察制度,排除 A;材料并未反映吏治的腐 的 败的消除,B 项说法错误,排除;明朝司法制度的完善主要是为了规范司法程序,促进司法的 公平公正,这与社会秩序稳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C。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司法制度,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 底。 5.伯利克里时期,作为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 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民主政治进到严重破坏 B. 权力运行带有制衡色彩 C. 司法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D. 法治理念被民众所接受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陪审法庭对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的批准权,这说明 权力运行上有着制衡的关系,故选 B。材料反应的是民主政治的完善,而非严重破坏,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权力部门之间的制衡,并未专门就司法监察制度完善的过程进行描述, C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公民对法治理念的接受程度,排除 D。 【点睛】本题以雅典民主政治为切入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作为最高司法机 关和监察机关的陪审法庭也参与立法活动,拥有对公民大会决议的最后批准权”结合选项进 行分析即可。 6.公元前 509 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 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笞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A.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 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C. 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D. 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可知,申诉途径的保 障有利于公民获得公正的判决,从而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故选 B。材料中对公民申诉权保护 只能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的利益,但无法有效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法律的解释权仍掌握 在贵族手里,排除 A;保护公民的申诉权能限制官员滥用权力状况的出现,但这与培养官员的 社会责任感之间没有关联,排除 C;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 27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学生要就申诉权的含义来分析其作用,解题的过程中要主 义把握程度,不能过分引申。 7.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 一 1689 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 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 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 王权时代结束 B. 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C.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权利法案》的通过使得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国王, 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故选 C。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国王开始处 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国王仍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王权依旧存在,排除 A;光荣革命后, 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与议会不是制衡关系,排除 B;1721 年担任财政大臣 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这与材料的时间 不符,排除 D。 【点睛】本题考查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考查学生提 取关键词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的能力。 8.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对于一个联邦的持久存在,必要的文明 同质性不亚于各成员的结盟需要……有一个事实令人羡慕地便利了美国建立了联邦政府。各 州不仅有大致相同的利益、相同的起源和语言,而且处于相同的文明水平。这便使他们的联 合几乎永远成为容易的事情。”这表明 A. 地区文明的同质性是美国联邦政府持久存在的保障 B. 三权分立政体的确立是地区文明同质性的产物 C. 独立战争后邦联政府被联邦政府取代的必然性 D. 美利坚民族的产生是联邦政府建立的基本条件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对于一个联邦的持久存在,必要的文明同质性不亚于各成员的结盟需要” 可知,地区文明的同质性有利于联邦政府建立和存续,故选 A。材料强调的是联邦制的建立, 而非三权分立政体,排除 B;材料只是强调其更容易转化为联邦,但并未强调绝对的必然性, 排除 C;材料强调的主要是地区文明的同质性对联邦政府建立的积极意义,并未涉及民族产生 与联邦政府建立的关系,排除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联邦制,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做好观点与事例的区分即可迅速 找到材料的关键语句 “对于一个联邦的持久存在,必要的文明同质性不亚于各成员的结盟需 要”,进而作出判断。 9.19 世纪 60 年代,法国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帝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立法团议员可得到 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勒霞白列法》等。 1870 年初,奥利维埃奉命组织自由主义内阁。1870 年 4 月,由皇帝任命的元老院受到削弱, 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念味着 A. 民选议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B. 元老院的政治地位无足轻重 C. 皇帝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巩固 D. 工人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立法团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由皇帝任命的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 上院”可知,元老院的地位被削弱,而民选议会的政治地位相对提高,故选 A。元老院只是削 弱为普通上院,并非无足轻重,故 B 项错误,排除;维护皇帝专制统治的元老院受到削弱,C 项说法与材料的说法相悖,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工人拥有了罢工和结社的权力,无法从整体 上反映其权力得到切实保障,故 D 项错误,排除。 【点睛】材料考查法兰西第二帝国议会改革和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学生注意备选项的程度词 进行逐项排除即可作出判断。 10.19 世纪初,欧洲女权运动兴起,女权主义者致力于争取受教育权和选举权、改善女工状况、 拥右财产等诸多社会改革;1888 年,国际妇女理事会成立。影响欧洲女权运动发展的主要社 会因素是 A. 资本主义代议制完善 B. 工业革命改变妇女角色 C.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 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工业生产使英国妇女参与社会分工并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 而这正是女权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故选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 项是女权运动 发展的政治因素,但与 B 相比,并非最佳答案,且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当时是处于资本主义代 议制的确立和发展阶段,而非完善阶段,故排除 A;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在二战后,这与 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 C;16 世纪初宗教改革后,欧洲民族国家诞生,早于材料中的时间, 故排除 D。 11.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 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 年巨 痛与自强》《1895 年大梦初醒》《1901 年慈溪太后的革新令》《1937 年大灾难与大牵手》。以上 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A. 与战争影响紧密相关 B. 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 C. 突变与渐变交错进行 D. 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并联系材料信息“1840 年”“1860 年”“1895 年”“1901 年”“1937 年” 可知,这些都是特殊的年份,中国均遭到列强的侵略并发生战争,由此可知这些书籍反映中 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特点是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故 A 项正确。1840 年鸦片战争和 1860 年 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均未使中国政体发生变化,排除 B;《1840 年被轰出中世纪》可称为突变,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有李鸿章"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说法,而后的中国 近代史是学习西方不断渐变演进的过程,故材料无法得出突变与渐变交错进行的结论,排除 C;材料中的这几场战争影响的范围都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并未体现出从局部扩散到全国 的过程,排除 D。 【点睛】解答寻找共性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学生只需要结合比较对象举出一例说明选项不 成立即可迅速作出排除。 1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受挫后,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 “稳固”的地区去,“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存在严重的右倾错误倾向 C. 有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 D. 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军队走向井冈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 C。材料显示共产国际之所以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 一些“稳固”的地区去,是为了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即表示其仍坚持城市中心道路,选项 A 排除;这一指示没有全面地分析城市敌我力量的悬殊,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故 B、D 说 法均错误,排除。 13.天津《益世报》曾刊文称:“四五年来农民知识渐有进步。例如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 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存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至今则认为 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此外农 民所知新名词亦不少。”使农民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土地革命提高了农民政治地位和思想觉悟 D. 新中国成立,农民翻身做主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 可选举委员,当主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在 1927 年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后,开展 土地革命,使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翻了身,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提高了农民 的政治、思想觉悟,故选 C。天平天国运动虽然是一场农民起义,但其政权建立后并未对农民 的思想观念进行过改造,农民仍然认可皇帝制度,排除 A;辛亥革命并未使农民获得普遍民权, 排除 B;新中国成立时,解放区的农民早已经过思想上的改造,早已对民主政治有了一定的认 识,这与材料的情境不符,排除 D。 【点睛】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的 描述推导出报刊报道的大概时间段,进而结合选项作出选择。 14.1935 年 6 月,美国驻华武官史迪威在其《中国未来的局势》中认为,“他知道自己会吃败 仗,而失败就意味着后方会爆发叛乱,因此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指 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可见,史迪威认为国民政府 A. 以对日退让换领土主权完整 B. 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开展了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 D. 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局势缓和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指望外国的影响帮助他保住外商企业十分集中的上海”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 企图借助大国外交以谋求中日局势缓和,故选 D。对日退让则会使领土丢失,则领土与主权不 可能完整,排除 A;“他情愿坐视不动,控制住他能够控制的一切”说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 政府依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未开展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排除 BC。 15.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法币为基础发行根据地货币,保护法币的主体地位; 配合物资战。对物资在根据地的输出和伪币的输入实行限制,对外贸易实行控制;保护法币, 使其沉于民间,防止被伪币套取。这些举措 A. 挫败了日寇对华经济侵略 B. 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 C. 体现根据地工农政权的性质 D. 体现了国共团结抗日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在根据地实行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 根据地的经济稳定,维护了法币的使用和信用,为根据地的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故 选 B。材料中的这些举措只能一定程度上抵御日寇对华的经济侵略,“挫败了”的说法过于夸 大,排除 A;国民政府也同样进行了法币改革,故材料中的举措并不能体现工农政权的性质, 排除 C;材料主要讲的是中共经济上对法币的保护,其并未对国共之间的合作进行相关的描述, 无法得出 D 项结论,排除。 16.1852 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 年出版的《资本 论》第 I 卷,涉及 1865 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 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 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 A.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 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 C. 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D. 直面资本生义现实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 19 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对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探 讨和关注,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故选 D。由材料中 1867 年《资本论》 涉及“1867 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说明马克思经济学也关注到了资本主义缓和 社会矛盾的自我调整,这并非是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故 A 项错误,排除;材料仅体现马克 思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现象的关注,不能体现马克思经济学是工人生产实践的结果,故 B 项 错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应该是《共产党宣言》,而不是马克思经济学,故 C 项错误。 17.当今中国史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 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 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该材料所反映出的 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在于 A.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C. 推动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D. 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成功实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 得成功的”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的模式,故选 B。ACD 三项都 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但材料强调的是十月革命在现代化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因此这三项 都与材料的意思无关,排除。 18.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 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 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 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②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③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一国两制”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的存在,说明民进党执政后,仍然坚持其“台独” 立场未变,这说明台湾当局缺乏积极沟通的诚意,故①错误;“九二共识”明确了一个中国 原则,它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故②正确;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普遍的心愿,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故③正确;海峡两岸普遍接受的是“九二共识”,而非“一国两制”,故④错误。 综上,故选 B。ACD 均含有错误选项①,排除。 19.1954 年 12 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 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 因是基于中国 A. 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B.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C. 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D. 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答案】C 【解析】 .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 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 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中缅交往中,中国重申了和平共处原则, 大大打消了缅甸对中国的疑惧心理,故 C 项正确。“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缅甸并非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 A 项错误,排除;“求同存异”方 针是周恩来在 1955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当中提出的,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 B;20 世纪 5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未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不可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排除 D。 20.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从该表中,可以得 到的信息是 时期 地区 西汉(公元 2 年) 唐朝(752 年) 南宋(1210 年) 黄河中下游地区 42.8 32.3 53.2 江淮地区 15.2 23.4 45.6 西南地区 3.9 7.1 9.2 ①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②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③我国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④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格仅列举了三个地区,并未说明全国所有地方,故我们只能说江淮地区人口 变动幅度在三个地区的比较中是最大的,①的说法错误;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西汉到南宋 人口密度总体呈增大趋势,这说明人口数量总体上也是增长的,故②正确;从表格中的数据 . 可知,江淮地区人口密度增长的趋势是最明显的,而这种南方地区人口的增多与经济重心的 南移有着密切的关系,故③正确;材料仅列举了三个时期的人口密度,故我们无法确知黄河 中下游地区是否始终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毕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后,南方的人口数量是超 过北方的,④的说法错误。综上,故选 C。AB 均含有错误选项①,排除;D 含有错误选项④, 排除。 21.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区分。唐中期以后,没有 常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到了宋初,全国 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这些变化 A.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 B. 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C.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D. 导致均田制的崩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从“主户”和“客户”分离到“主户”和“客户”并列, 地籍逐渐从户籍中分离出去,这顺应了封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故选 C。材料中涉及的是户籍制度的变化,而非土地制度的变化,故无法有效抑制土地兼并的 加剧,排除 A;材料并未描述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排除 B;土地兼并导致了 均田制的崩溃,而非户籍制度的变化,排除 D。 22.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朝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地方上的军政 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的庄宅、店铺 等进行典卖。唐代中后期的这一现象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改变 B. 商业地位有所提升 C. 官商勾结,吏治腐败 D. 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不得入市”到“允许典卖”,说明政府对商业从排斥到接受,这是商业发展的结 果,体现了商业地位的上升,故选 B。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奉行的经济政策, 且材料仅能体现唐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无法体现经济政策的转变,排除 A;从材料可 知,皇帝是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的,故它并非是吏治腐败的结果, 排除 C;中央集权是中央相对地方权力而言的,官吏经商其目的并非与中央对抗,故 D 项结论 无法得出,排除。 23.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学者马克辛·伯格说:“蒸汽机长期以来被 18 世纪史学家看作发明 和创造 关键指示器,但是 18 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铜器皿 和上漆的纸型托盘等全新型消费品的爆发。”据此可以推知 A. 奢侈品消费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 B. 奢侈品消费拓展了英国的市场 C. 蒸汽机给奢侈品生产提供新动力 D. 奢侈品比蒸汽机更利于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18 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铜器皿和上漆的 纸型托盘等全新细消费品的爆发”可知,消费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市 场的拓展,故选 B。奢侈品消费能助推工业革命的进程,但不可能是催生的关系,排除 A;材 料并未说明奢侈品与蒸汽机之间的关系,排除 C;材料肯定奢侈品消费的意义,但不能夸大其 作用,排除 D。 24.1624 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 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 14 年的独占保护。以下对《垄断法》的 制定理解正确的是 A. 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 B. 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 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 D.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 14 年的 独占保护”可以看出,国家是保护发明者的专利的,这激发了人们发明的热情,为工业工业 的发生奠定了基础,故选 D。没有专利垄断保护才会不利于科技的进步,A 项说法错误,排除; 的 B 项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项说法错误,1624 年国王依然是国 家的权力中心,排除。 25.《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 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 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 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 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C. 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D. 三角贸易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 的贸易关系”可知,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商品交往频繁,特别是与美洲的贸易往来,反映了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故选 B。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是在近代鸦片战争后,即在十三行兴 盛之后,排除 A;十三行的兴盛并非民间贸易的结果,而是西方以国家为主导的对外扩张的结 果,故 C 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三角贸易主要是欧洲、美洲和非洲之间进行,与十三行的 兴盛没有关联,排除 D 项。 26.近代中国许多民族企业的文化体现了“和”“合”精神,如:华新纱厂“互助合作”,永 安企业集团的“同好相连、同舟共济”,美亚丝绸厂的“和衷共济”,这主要体现了近代中国 民族企业文化的哪一特点 A. 民族性 B. 时代性 C. 创新性 D. 伦理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近代民族企业中的“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故材料 主要体现了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民族性,故选 A。“和”“合”精神古已有之,不能体现时代 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排除 BC;所谓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 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社会需要“和”“合”精神,但显然它不是人人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排除 D。 27.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诠释与流布的两种主要方式。义理之学注重从思 想理论角度阐发儒学,考据之学是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 盛极一时,嘉庆道光之际,义理之学崛起。影响这一学风变化的是 A. 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 清朝思想控制逐渐放松 C. 清朝社会危机日趋严峻 D. 洋务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清朝处于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危机严峻,故出现了考据之 学和义理之学兴盛的现象,故选 C。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中国近代,与材料的时间不符, 排除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加强了思想上的控制,大兴文字狱,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排除;洋务运动发生于中国近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28.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 “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 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 A. “说话”成为宋朝世俗文学主流 B. 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C. 城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D. 传统礼教受到较大冲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来,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 大,收入增加,相应的世俗文化兴盛,说话艺术逐渐成为市民阶层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于 是出现了以此为生的专门的说书人,故选 C。世俗文学包含的范围较广,材料没有将“说话” 与其他世俗文学种类进行对比,无法得出 A 项结论,排除;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 故不能得出 B 项结论,排除;宋代理学兴盛,传统礼教是重新受到了重视,而非冲击,D 项说 法错误,排除。 29.“他们自负是学习西方的启蒙运动,却把中国两千年的学术文化,当作一野蛮、一童蒙看。 他们不肯真心学佛,只借仗释迦来骂孔子、老聃。”此处国学大师钱穆批评的是 A. 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的弊端 B. 资产阶级激进派否定传统文化 C.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启蒙者自居 D. 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把中国两千年的学术文化,当作一野蛮、一童蒙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存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故选 B。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主要是器物,并未涉及对“学术文化”的批判,排除 A;资产阶级革 命派和维新派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也未涉及对“学术文化”的过激批判,排除 CD。 30.现代派文学集中笔墨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四种基本关系上的扭曲与变异,即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上的颠倒、错位、扭曲和脱节……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 腐蚀作用而造成。材料意在说明现代派文学 A. 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蕴 B. 注重迫求新颖奇特的艺术形式 C.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D. 以非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现代派文学集中笔墨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四种基本关系上的扭曲与变异”“这 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腐蚀作用而造成”可知,现代派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 和痛苦,往往带有深刻的现实批判的味道,故选 A。材料在强调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现实根源, 并未强调其艺术形式和艺术特征,排除 BC;从材料可以明显看出,现代派文学的创作有相应 的社会基础,并非强调其非理性的一面,排除 D。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后期的民众服饰突破整齐划一、等级界限的规定,奢靡之风不断出现,从 嘉靖朝到天启朝政府禁奢令就达到了 55 条。官员们穿着贵族所拥有的蟒服、飞鱼、斗牛等服 色。在江南,有能力消费的富民穿上了高级鲜艳的丝织品并佩戴昂贵的珠宝翠玉,在纹样、 色彩与用料上模仿官员服色。同时青楼妓女、戏班戏子的装束却成为上流妇女仿效的时象。 部分有市商背景的人认为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是人性的本然,同时还可以带动消费和生产。但 是民间“富贵女子必缠足”“丐户不得缠足”观念使“大脚”成为下层劳动阶级或贱民的标 志,服饰上官与民、士与庶的边界依然存在。 ——摘编自张志云《明代服饰文化探徽》 材料二 16 世纪的英国社会流行追求个性解放,人们摆脱了教会掩盖形体美的着装模式, 充分展示人的自然美,这种观念的转变,在着装上体现为对奢侈服饰的狂热追求,都铎王朝 多次颁布抑奢法,明确规定社会各等级人们服饰的质地和颜色,以维护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 清教徒们则提出所有服饰都要体现正派与端庄、注意节制和谦虚的同时还保持民族特色。但 这无法阻挡人民把剩余产品交换成漂亮时尚的服饰,在最公开的场合展示以赢得周围人的尊 重。17 世纪中后期民众争相购买印度鲜艳舒适的棉布服饰,随着本地棉纺织业兴起,英国社 会的服饰逐步变得一致简约实用,不再有明显等级特征。 ——摘编自谭赛花(16 一 18 世纪英国的服饰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17 世纪中英两国服饰流行上 相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6、17 世纪中英两国服饰流行特点的不同,并 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特点的原因。 【答案】(1)相同点:民众突破等级追求奢华服饰;政府都下令禁止奢侈以维护等级制度; 出现肯定人性需求、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购买奢侈服饰能力强。 (2)不同点:英国:等级特征逐步不明显;中国:依然存在强烈等级观念。 不同原因: 英国:政治:随资产阶级革命开展,反专制和特权等级制度逐步取得成功;经济:随资本主 义经济和海外殖民贸易的发展,生产技术进步物资丰富,资本主义逐步强大;思想:随文艺 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自由平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中国: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强大;经济:封建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思想:强调封建等级的 理学是官方主流思想。 【解析】 【详解】(1)相同点:由材料一“明中后期的民众服饰突破整齐划一、等级界限的规定,奢 靡之风不断出现”和材料二“人们摆脱了教会掩盖形体美的着装模式,充分展示人的自然美, 这种观念的转变,在着装上体现为对奢侈服饰的狂热追求”可知,两国民众都突破等级追求 的 奢华服饰;由材料一“从嘉靖朝到天启朝政府禁奢令就达到了 55 条”和材料二“都铎王朝多 次颁布抑奢法……以维护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可知,两国政府都下令禁止奢侈以维护等级 制度;由材料一“部分有市商背景的人认为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是人性的本然,同时还可以带 动消费和生产”和材料二“16 世纪的英国社会流行追求个性解放”可知,两国社会上都出现 了肯定人性需求、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由材料一“有能力消费的富民穿上了高级鲜艳的丝 织品并佩戴昂贵的珠宝翠玉,在纹样、色彩与用料上模仿官员服色”和材料二“这无法阻档 人民把剩余产品交换成漂亮时尚的服饰”可知,两国人民购买奢侈服饰的能力都较强。 (2)不同点:由材料一“服饰上官与民、士与庶的边界依然存在”和材料二“英国社会的服 饰逐步变得一致简约实用,不再有明显等级特征”进行对比可知,英国服饰的等级特征逐步 不明显,而中国依然存在强烈等级观念。 不同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当时两国不同的政治状况、经济状况和文化状况进行分析。首先从 政治上看,当时的英国随资产阶级革命开展,反专制和特权等级制度逐步取得成功,而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依然强大;从经济上看,英国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海外殖民贸易的发展, 生产技术进步物资丰富,资本主义逐步强大,而中国则依旧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从文化 上看,西方社会正经历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自由平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而中国官方主 流思想依然是强调封建等级的理学。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时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 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之(夷狄)以恩惠的羁縻之道。60 年 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 提出警告。1864 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 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 年,总理街门表示:“帷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 约,依本万国公法而行。”至 20 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 章。 材料二 17 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等关系秩序。然而这 一新的国家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西 方将暴力强权贯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 纳入新的“世界国家秩序”之中。18 世纪末英国商人和政府开始谋划与中国建立条约关系; 1816 年带着“将公司贸易建立于安全、稳固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使命来到中国的英国代表阿 美士德却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送回。此时英帝国开始放弃长期实行的和平协商方式, 用武力与中国建立条约制度的舆论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已普遍形成。 ——以上两段材料均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对这一 变化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 【答案】(1)变化: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 修改不平等条约。 评价:清政府对近代条约由漠视、遵守到合理利用,一方面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反映,是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 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2)特征:以欧洲强国之间相对平等、尊重主权的国家关系为基础;在对欧洲以外地区不断 殖民扩张过程中形成;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作为秩序的维系手段;世界国际秩序伴随着强国 力量对比与殖民扩张加剧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 【解析】 【详解】(1)变化:由材料“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均系十分遵约,依本万 国公法而行”“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可知,其变化为先从因对国际 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 评价:结合所学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作答。从积极层面看,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 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从消极层面看, 这种变化的过程其实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反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见证。 (2)特征:由材料“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等关系秩序”可知,这种西 方“世界国际秩序”是以欧洲强国之间相对平等、尊重主权的国家关系为基础的;由材料“这 一新的国家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 可知,这一体系是在对欧洲以外地区不断殖民扩张过程中形成的;由材料“西方将暴力强权 贯注到条约形式之中”可知,这一体系是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作为秩序的维系手段的;由材 料“英帝国开始放弃长期实行的和平协商方式,用武力与中国建立条约制度的舆论在鸦片战 争爆发前已普遍形成”可知,这一世界国际秩序是伴随着强国力量对比与殖民扩张加剧,处 于不断调整变化中的。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总是处于“失致一总结教训一再失效一再总结” 的无休止轮回中。在欧洲屡试不爽的均势战略、民主改造、和平演变等手段,在亚洲不是遭 遇失败,就是收效甚徽。对于美国来说,亚洲是一个谜,中国更是谜中谜。美国在亚洲的失 败,基本集中了美国外交失败的记录。而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又成为美国在亚洲所有误判中 最带有战略性和经典性的误判。 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 70 年来,美国对中国的 6 次重大战略误判 第一次误判 共产党和国民党,谁能赢得中国? 第二次误判 中国人敢出兵朝鲜吗? 第三次误判 苏联解体,下一个垮台的是中国 第四次误判 “市场化”必然使中国“自由化” 第五次误判 中国将在“崛起”中“崩溃” 第六次误判 中美关系是“第二场冷战”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一个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论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点:客观认识中国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 阐述:美国对中国的几次战略误判,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美国不能客观地认识中国。如抗日 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虽然掌握着政权,但其独裁统治不得人心,中国人民希望建立一个民主 联合政府,美国无视这一事实,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试图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结果遭到失 败。再如苏联解体后,美国无视中国改革开放后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成就, 希望中国成为第二个苏联,当然也未能如愿。……中国不是苏联,也不是欧洲,中国有自己 的国情,无视中国国情,将在苏联和欧洲推行的政策拿到中国来,其失败是必然的。美国要 想处理好中美关系,想在中美关系中实现美国的利益,就必须真正下功夫客观研究中国,了 解中国的现实,接受现实的中国。 示例二:论点: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 阐述:美国对中国的几次战略误判及由此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或挫折,多数是由于美 国将意识形态对立摆在了首要位置。如 1946 年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其根本目的就是阻止 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而无视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结果国民党战败。此后,美国继续长期采 取敌视中国的政策,试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也以失败而告终。1972 年美国出于维护 自身利益的需要,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对立,希望中国成为 第二个苏联,希望通过市场化改变中国……也就是说始终没有放弃冷战思维,所以,中美关 系正常化后,中美关系一直不顺利,美国所希望的结果,始终也没有出现。其根源就在于美 国总是不客观地看中国,因此不能制定出处理中美关系的正确政或战略。(注:示例仅作参考,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引发误判的原因、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等角度提炼观点。如 从引发误判的原因看,我们可以提炼出“客观认识中国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的论点;从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看,我们可以提炼出“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前 提”“合作共赢、求同存异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等等,言之有理均可。 其次,选取六次误判的相关史实以说明论点,一般可采取“误判的背景+误判的内容+误判的 影响”的模式进行。 最后,总结升华,与论点进行呼应。如在论述“客观认识中国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前提”这一 论点时,可用“美国要想处理好中美关系,想在中美关系中实现美国的利益,就必须真正下 功夫客观研究中国,了解中国的现实,接受现实的中国”这样的陈述进行呼应。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