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中英文学校 2019--2020 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一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 B 点时速度为
v,到达 C 点时速度为 2v,则 AB:BC 等于( )
A. 1:1 B. 1:2 C. 1:3 D. 1:4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 有:
所以
AB:AC=1:4
则
AB:BC=1:3
A.1:1 与分析不符,故 A 项错误;
B.1:2 与分析不符,故 B 项错误;
C.1:3 与分析相符,故 C 项正确;
D. 1:4 与分析不符,故 D 项错误。
2.在无限大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处于平衡状态,从某时刻起,小球受到
水平方向的恒力作用,关于小球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小球只能做匀变速运动
C. 小球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小球可能做变速圆周运动
【答案】B
2 2
0 2v v ax− =
2
2
B
AB
vx a
=
2
2
C
AC
vx a
=
【解析】
在无限大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处于平衡状态,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
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小球受到水平方向的恒力作用,产生的加速度也是恒定的,所以小
球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要根据合力与初速度的方向确定,故 B
正确,ACD 错误。
3.一条足够长 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
的最左端,木炭包将会在传送带上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 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 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木炭包相对于传送带向后滑,即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黑色径迹出现在木
炭包的右侧。故 A 错误。
BC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木炭包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设传送带的速度为 v,则木炭包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经历的时间
位移
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
x2=vt
则木炭包与传送带间相对位移大小,即径迹的长度
则知,径迹的长度与木炭包的质量无关,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长,动摩擦
的
mga gm
µ µ= =
v vt a gµ= =
1 2
vx t=
2
2 1 2 2
vt vx x x vt gµ= − = − =
因数越大,径迹越小。故 BC 错误,D 正确。
4.2018 年 1 月 12 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 26、第 27 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
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介于近地和同步之间的轨道)这两颗卫星( )
A. 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运行速度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
C. 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发射速度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
【答案】C
【解析】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运转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
可知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选项 AB 错误;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则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 C
正确;因发射速度大于在中圆地球轨道上的速度,而在中圆地球轨道上的速度大于同步轨道
卫星的运行速度,则发射速度大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选项 D 错误;故选 C.
点睛:卫星问题关键是知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几种表达式;知道同步卫星的轨道特点以
及第一宇宙速度的含义.
5.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 F 沿水平方向推该物体,在相同的时间
间隔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相等 B.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
C. F 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 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的
GMv r
=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逐渐
增大。故 A 错误。
BC.由功的公式 W=FL 知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L 变大,则 F 做功增大。根据动能定理得
知,物体动能的变化量逐渐增大,故 BC 错误。
D.根据动量定理得:Ft=△P,F、t 相等,则△P 相等,即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故 D 正确。
6.如图所示,长为 L 的均匀链条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且使长度的 垂在桌边,松手后链条
从静止开始沿桌边下滑,则链条滑至刚刚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链条在重力作用而向下滑动,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可设桌面为零势能面,列出机
械能守恒方程可得出链条的速度。
【详解】设桌面为零势能面,链条的总质量为 m
开始时链条的机械能为:E1=
当链条刚脱离桌面时的机械能:E2=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E1=E2
即:
解得: 。
1
4
3
2 gL
4
gL
15
4
gL 4 gL
1 1·4 8mg L−
21
2 2
mgLmv −
21 1·4 8 2 2
L mgLmg mv− = −
15
4
gLv =
故应选:C。
【点睛】零势能面的选取是任意的,本题也可以选链条滑至刚刚离开桌边时链条的中心为零
势能面,结果是一样的,要注意重力势能的正负;抓住机械能守恒时,链条动能的变化取决
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7.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由图中位置无初速释放,在小
球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对球的拉力不做功
B. 球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机械能
C. 绳对车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动能
D. 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球增加的动能
【答案】B
【解析】
AD、在小球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对球的拉力做负功,球的机械能减小,选项 AD 错误;
BC、对小球,由功能关系,球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机械能,绳对车做的功等于球
克服绳拉力做的功,选项 B 正确,C 错误.
故选 B
8.如下图所示,光滑半圆槽质量为 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内表面有一小球被细线吊着
恰好位于槽的边缘处.若将线烧断,小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 ( )
A. 零 B. 向右 C. 向左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对于系统来说,整体的动量守恒,系统的初动量为零,当小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小球
和圆槽具有共同的速度,根据总动量守恒可知,此时的速度都为零,所以圆槽的速度为零,
所以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9.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L 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的水平轴 O,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 2m 的小
球 A 和质量为 m 的物块 B,由图示位置释放后,当小球转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轻绳的中点正好
在水平轴 O 点,且此时物块 B 的速度刚好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块 B 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 小球 A 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小球 A 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的速度大小为
D. 小球 A 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的过程中,小球 A 与物块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小球转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轻绳的中点正好在水平轴 O 点,所以小球 A 下降的高
度为 ,物块 B 会上升一定的高度 ,由能量守恒有 所以小
球 A 运动到水平轴正下方时的速度 ,C 错误;由于物块 B 会上升一定的高度,所以 B
物体不可能一直静止,故 A 错误;在整个过程中小球 A 与物块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错 D 对。本题选 D。
10.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 P、Q 和 R,质量分别为 m、2m 和 3m,物块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用大小为 F 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 P,记 R 和 Q 之间相互作用力与 Q 与 P
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 ,则 B. 若 ,则
C. 若 ,则 D. 若 ,则
【答案】BD
【解析】
gL
2
L h 21·2m· 2 ·2 2
Lv mg mgh= −
v gL>
µ
0µ ≠ 5
6k = 0µ ≠ 3
5k =
0µ = 1
2k = 0µ = 3
5k =
【分析】
先用整体法求出物体的合外力,进而求得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对 P、R 两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 k;
【详解】三物块靠在一起,将以相同加速度向右运动,则加速度: ,所以,R
和 Q 之 间 相 互 作 用 力 : , Q 与 P 之 间 相 互 作 用 力 :
,所以 R 和 Q 之间相互作用力与 Q 与 P 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
,由于不管 是否为零, 恒成立,故 B、D 正确,A、C 错误;
故选 BD。
【点睛】关键是要抓住三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先对整体研究,得到加速度,然后应用隔离
法研究内力。
1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
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
A. 周期相同
B. 角速度的大小相等
C. 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D.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答案】AB
【解析】
【详解】对其中一个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绳子的拉力,由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故合力提供向心力;
6
6
F mga m
µ−=
1
13 3 2F ma mg Fµ= + =
2
5
6F F ma mg Fµ= − − =
1
2
3
5
Fk F
= = µ 3
5k =
将重力与拉力合成,合力指向圆心,由几何关系得,合力:F=mgtanθ ①;
由向心力公式得到:F=mω2r ②;
设绳子与悬挂点间的高度差为 h,由几何关系,得:r=htanθ ③;
C、由①②③三式得 ,与绳子的长度和转动半径无关,故 C 正确;
A、又由 知,周期相同,故 A 正确;
B、由 v=ωr,两球转动半径不等,则线速度大小不等,故 B 错误;
D、由 a=ω2r,两球转动半径不等,向心加速度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AC.
12.如图所示,甲、乙传送带倾斜放置,并以相同的恒定速率 v 逆时针运动,两传送带粗糙程
度不同,但长度、倾角均相同.将一小物体分别从两传送带顶端的 A 点无初速度释放,甲传
送带上小物体到达底端 B 点时恰好达到速度 v;乙传送带上小物体到达传送带中部的 C 点时
恰好达到速度 v,接着以速度 v 运动到底端 B 点.则小物体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
A. 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比在乙上的大
B. 小物体与甲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比与乙之间的大
C. 两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D. 两传送带因与小物体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根据两个物体的总位移相等,v-t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作出两个物体的v-t
图象,可知 t 甲>t 乙.故 A 正确。
B.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知,甲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小于乙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
得
g
h
ω =
2T
π
ω=
a=gsinθ+μgcosθ
则知 μ 小时,a 小,因此物体与甲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比乙小,故 B 错误。
C.根据动能定理得:
则得传送带对物体做功
h、v、m 都相等,则 W 相等,故 C 正确。
D.设传送带长为 L。
甲中:物体运动时间为: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大小为:
△x 甲=vt 甲-L=L
物体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 甲=ma 甲
得:
产生的热量为:
乙中:物体运动时间为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大小为:
21
2mgh W mv+ =
21
2W mv mgh= −
2
2L Lt vv
= =甲
2
2
va L
=甲
2
2
mvf mgsinL
θ= −甲
21
2Q f x mv mgLsinθ= = −甲 甲 甲
1
2
1
2
L Lt vv
= =乙
物体的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 乙=ma 乙
得:
产生的热量为:
则知乙与物体摩擦产生的热量较多,故 D 错误。
二.实验题
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实验室提供了铁架台、夹子、导线、纸带等器材.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从
图中还必须选取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
(2)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在重锤的正下方地面铺海绵
B.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计算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C.重复多次实验,重物必须从同一位置开始下落
D.重物的密度尽量大一些
(3)完成实验后,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纸带距离时如图(乙),已知打点计时器每 0.02 s 打一
个点,则 B 点对应的速度 vB=________m/s.若 H 点对应的速度为 vH,重物下落的高度为 hBH,
重物质量为 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为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需要比较 mghBH 与________
的大小关系(用题中字母表示).
1 1
2 2x vt L L= − = 甲 乙
2 2
2 2
v va L L
= =
⋅
乙
2mvf mgsinL
θ= −乙
21 1
2 2Q f x mv mgLsinθ= = −乙 乙 乙
【答案】 (1).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学生电源或者是电火花计时器,毫米刻度尺 (2). D
(3). 1.35 m/s (4). mvH2- mvB2
【解析】
【详解】(1)[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交流电源,在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与
点间的距离从而可知道重锤下降的距离,以及通过纸带上两点的距离,求出平均速度,从而
可知瞬时速度.纸带上相邻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已知,所以不需要秒表.必须选取的实验器
材其名称是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者是电火花计时器、毫米刻度尺.
(2)[1].A、在重锤 正下方地面铺海绵,是防止损坏仪器,故 A 错误;
B、不一定要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计算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故 B 错误;
C、重复多次实验时,重物不需要从同一位置开始下落,故 C 错误;
D.选重物的密度尽量大一些,可以减小受到的阻力的影响,可减少实验误差,故 D 正确;
(3)[3].根据刻度尺 指示可知:AC 之间的距离为:xAC=5.90-0.50=5.40cm,根据匀变速直
线运动中时间中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 B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根据功能关系
可知因此需要比较 ,与 mghBH 的大小,即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要
验证的表达式为
14. 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的
的
1
2
1
2
25.40 10 1.35m/s2 2 0.02
AC
B
xv T
−×= = =×
2 2
0
1 1
2 2mgh mv mv= −
2 21 1
2 2H Bmv mv−
2 21 1
2 2 BHH Bmv mv mgh− =
(1)实验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小误差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 A 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D.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2)测量所得入射球 A 的质量为 mA,被碰撞小球 B 的质量为 mB,图中 O 点是小球抛出点在水
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A 从斜轨上的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
落点的位置 P,测得平抛射程为 OP;再将入射球 A 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 B
相撞,分别找到球 A 和球 B 相撞后的平均落点 M、N,测得平抛射程分别为 OM 和 ON。当所测
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时,即说明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如果满足表达式
时,则说明两球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
(3)乙同学也用上述两球进行实验,但将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 12 所示,将白纸、复
写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条上,用来记录实验中球 A、球 B 与木条的撞击点。实验时,首先将
木条竖直立在轨道末端右侧并与轨道接触,让入射球 A 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
点为 B′;然后将木条平移到图中所示位置,入射球 A 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确定其
撞击点 P′;再将入射球 A 从斜轨上起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与球 B 相撞,确定球 A 和球 B 相撞
后的撞击点分别为 M′和 N′。测得 B′与 N′、P′、M′各点的高度差分别为 h1、h2、h3。若
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时,则说明球 A 和球 B 碰撞中动量守恒。
【答案】(1)BC;
(2)mA·OP= mA·OM+ mB·ON;OP+OM=ON
(3)
【解析】
试题分析:①A、“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是通过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求解碰撞前后
的速度的,只要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对斜槽是否光滑没有要求,故 A 错误;
B、要保证每次小球都做平抛运动,则轨道的末端必须水平,故 B 正确;
C、要保证碰撞前的速度相同,所以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故 C 正确;
D、为了使小球碰后不被反弹,要求入射小球质量大于被碰小球质量,故 D 错误;
故选:BC.
②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于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相同,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时间 t 相等,
它们的水平位移 x 与其初速度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初速度,
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 mAv0=mAv1+mBv2,又 OP=v0t,OM=v1t,ON=v2t,代入得:
mAOP=mAOM+mBON,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则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Av02= mAv12+ mBv22,
将 OP=v0t,OM=v1t,ON=v2t 代入得:mAOP2=mAOM2+mBON2;
③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h= gt2,平抛运动时间:t= ,
设轨道末端到木条的水平位置为 x,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A= ,vA′= ,vB′= ,
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mAvA=mAvA′+mBvB′,
将速度代入动量守恒表达式解得:
故答案为:①BC;②mAOP=mAOM+mBON;mAOP2=mAOM2+mBON2;③
三.计算题
2 3 1
A A Bm m m
h h h
= +
15.如图所示,一光滑水平桌面 AB 与一半径为 R 光滑半圆形轨道相切于 C 点,且两者固定不
动。一长 L 为 0.8 m 的细绳,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 m1 为 0.2 kg 的球。当球在
竖直方向静止时,球对水平桌面的作用力刚好为零。现将球提起使细绳处于水平位置时无初
速释放。当球 m1 摆至最低点时,恰与放在桌面上的质量 m2 为 0.8kg 的小铁球正碰,碰后 m1 小
球以 2 m/s 的速度弹回,m2 将沿半圆形轨道运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D。g=10m/s2,求:
(1)m2 在圆形轨道最低点 C 的速度为多大?
(2)光滑圆形轨道半径 R 应为多大?
【答案】①1.5m/s②0.045m
【解析】
【分析】
(1)球 m1 摆至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到最低点时的速度,碰撞过程,根
据动量守恒列式求碰后 m2 的速度.
(2)m2 沿半圆形轨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 m2 在 D 点的速度.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D
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 R.
【详解】(1)设球 m1 摆至最低点时速度为 v0,由小球(包括地球)机械能守恒:
,解得 v0=4m/s
m1 与 m2 碰撞,动量守恒,设 m1、m2 碰后的速度分别为 v1、v2.
选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m1v0=m1v1+m2v2
代入数值解得:v2=1.5 m/s
(2)m2 在 CD 轨道上运动时,由机械能守恒有:
…①
由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 D 点可知,重力提供向心力,即:
的
2
1 1 0
1
2m gL m v=
2 2
2 0 2 2
1 1(2 )2 2 Dm v m g R m v= +
…②
由①②解得:R=0.045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向心力公式的应用,要知道小球恰好
通过最高点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16.如图,与水平面夹角 θ=37°的斜面和半径 R=0.4m 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 B 点,且固定于
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释放,经 B 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 C 时轨
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μ=0.25。(g 取 10m/s2,sin37°=0.6,
cos37°=0.8)求:
(1)滑块在 C 点的速度大小 vC;
(2)滑块在 B 点的速度大小 vB;
(3)A、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
【答案】(1)2m/s(2)4.29m/s(3)1.38m
【解析】
(1)由题意,在 C 处滑块仅在重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设滑块的质量为 m,由牛顿定律:
解得:
(2)由几何关系,BC 高度差 H 为:
滑块由 B 到 C 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以 B 为势能零点:
带入数据:vB=4.29m/s
(3)滑块由 A 到 B 过程,由牛顿定律:
2
2
2
Dm vm g R
=
2
Cvmg m R
=
2 /Cv gR m s= =
(1 cos37 ) 0.72H R m= + =
2 21 1
2 2B Cmv mgH mv= +
22B Cv gH v= +
sin37mg f ma − =
解得:
解得:a=4m/s2;
设 AB 间距为 L,由运动公式:vB2=2aL
由几何关系:h=Lsin370
解得:
17.如图所示, 为半径 的 光滑圆弧轨道,下端 恰与小车右端平滑对接。小
车质量 ,车长 ,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 ,现有一质量
的滑块,由轨道顶端无初速度释放,滑到 端后冲上小车。已知地面光滑,滑块与小车上表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当车运动了 时,被地面装置锁定( 取 )。试求:
(1)滑块到达 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
(2)车被锁定时,车右端距轨道 端的距离;
(3)从车开始运动到被锁定的过程中,滑块与车面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大小。
【答案】(1) (2) (3)
【解析】
【详解】(1) 至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在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
(2)设滑块滑上小车后经过时间 与小车速度相同,共同速度大小为
对滑块有: ,
对小车有: ,
cos37N mg=
f Nµ=
(sin37 cos37 )a g µ= −
2
sin37 1.382a
Bvh m= =
AB 0.8mR = 1
4 B
3kgM = 2.06mL = 0.2mh = 1kgm =
B
0.3µ = 0 1.5st = g 210m / s
B
B
30N 1m 6J
A B 21
2 BmgR mv=
B
2
NB
BvF mg m R
− =
N 30NBF =
1t v
1mg maµ = 1 1Bv v a t−=
2mg Maµ = 2 1v a t=
解得 ,因
故滑块与小车同速后,小车继续向左匀速行驶了 ,则小车右端距 端的距离为
解得 。
(3) 。
解得
11m / s, 1sv t= = 1 0t t< 0.5s B ( )1 0 12 vs t v t t= + −车 1ms =车 1 12 2 Bv v vQ mgx mg t tµ µ + = = − 相对 6J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