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泉港区一中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福建泉州泉港区一中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435400

大小:825.2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泉港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三年级物理科试题 一、选择题 1.国际单位制(缩写 SI)定义了米(m)、秒(s)等 7 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 导出。例如,由 m 和 s 可以导出速度单位 m·s–1。下列几个物理量 单位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因数 μ 的单位 N/kg B. 功 W 的单位是 kg•m/s2 C. 万有引力恒量 G 的单位是 N•kg2/ m2 D. 劲度系数 k 的单位是 kg/s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滑动摩擦因数 μ 没有单位,故 A 错误; B.由功公式 可知,功的单位为 ,故 B 错误; C.由公式 得 所以 G 的单位是 ,故 C 错误; D.由胡克定律 可得 所以劲度系数 k 的单位 故 D 正确。 2.高楼高空抛物是非常危险的事。设质量为 M=1kg 的小球从 20m 楼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地 面,与水泥地面接触时间为 0.01s,那么小球对地面的冲击力是小球重力的倍数大约是 A. 10 倍 B. 20 倍 C. 200 倍 D. 2000 倍 【答案】C 【解析】 的 W Fx= 2 2 2kg m / s m kg m /s⋅ × = ⋅ 2 GMmF r = 2FrG Mm = 2 2 N m kg ⋅ F kx= Fk x = 2 2 N kg m kg m m s s ⋅= =⋅ 【 详 解 】 小 球 下 落 过 程 , 由 动 能 定 理 得 : , 解 得 : ,方向:竖直向下;以向下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 ,解得: ,由于 ,故 C 正确。 3.在检测某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 8×102kg 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测 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 F 与对应的速度 v,并描绘出 F- 图像(图中 AB、BO 均 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阻力恒定,求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功率恒为 6000w B. 电动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 2s 速度达到 C. 电动车匀加速的最大速度为 3m/s D. 电动车所受阻力为重力的 0.5 倍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图中 AB 部分对于 F 不变,电动车的牵引力不变,做匀加速运动, 由公式 P=Fv 可知,电动车的功率增大,故 A 错误; BCD.当电动车速度达到最大时,速度为 15m/s,牵引力为 400N,则电动车的额定功率 P 额=Fv=400×15W=6000W 电动车速度最大时,牵引力与阻力相等,即 电动车匀加速结束时的速度 电动车匀加速的加速度为 21 02Mgh Mv= − m m2 2 10 20 20s sv gh= = × × = 2( ) 0Mg F t Mv− = − 2010NF = 10NG = 1 V 2m / s 400N=0.05f G= 3m / sPv F = =额 F f ma− = 解得 电动车匀加速的时间 故 BD 错误,C 正确。 4.一个质量为 m 的小铁块沿半径为 R 的固定半圆轨道上边缘由静止滑下,到半圆底部时,轨 道所受压力为铁块重力的 1.5 倍,则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铁块滑到半球底部时,半圆轨道底部所受压力为铁块重力的 1.5 倍,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有 压力等于支持力,根据题意,有 对铁块的下滑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到 联立解得: 故 D 正确。 5.如图所示,一细绳跨过一轻质定滑轮(不计细绳和滑轮质量,不计滑轮与轴之间摩擦),绳 的一端悬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A,另一端悬挂一质量为 M(M>m)的物体 B,此时 A 物体加速度 22m / sa = 1.5svt a = = 1 8 mgR 1 4 mgR 1 2 mgR 3 4 mgR 2vN mg m R − = 1.5N mg= 21 2mgR W mv− = 3 4W mgR= 为 a1。如果用力 F 代替物体 B,使物体 A 产生的加速度为 a2,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如果 al= a2,则 F< Mg B. 如果 F=Mg,则 al = + A. 此时 B 球的速度为 B. 此时 B 球的速度为 C. 当 β 增大到等于 时,B 球的速度达到最大,A 球的速度也最大 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绳对 B 球的拉力一直做正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将物块 A 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 度等于 B 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为 v 绳子=vcosα 所以 故 A 正确,B 错误; C.当 β 增大到等于 时,B 球的速度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 0,所以 A 沿绳子方向的分 速度也是 0,而 cosα 不等于 0,所以 A 球的速度为 0;此时 A 的动能全部转化为 B 的动能, 所以 B 球的速度达到最大,故 C 错误; D.在 β 增大到 的过程中,绳子的方向与 B 球运动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始终是锐角,所以绳 对 B 球的拉力一直做正功,在 β 继续增大的过程中拉力对 B 球做负功,故 D 错误。 7.如图所示,光滑的轻滑轮通过支架固定在天花板上,一足够长的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悬挂 小球 b,另一端与套在水平细杆上的小球 a 连接。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小球 a 从图示虚线位置 开始缓慢向右移动(细绳中张力大小视为不变)。已知小球 b 的质量是小球 a 的 2 倍,滑动摩 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小球 a 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s cos v α β cos cos v β α 90° cos cos cosB v vv α β β= =绳 90° 90° 3 3 A. 当细绳与细杆的夹角为 30°时,拉力 F 的大小为(2– )mg B. 当细绳与细杆的夹角为 60°时,拉力 F 的大小为(2– )mg C. 支架对轻滑轮的作用力大小逐渐增大 D. 拉力 F 的大小一直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当细绳与细杆的夹角为 时,拉力 F 的大小为 故 A 错误,B 正确; C.向右缓慢拉动 过程中,两个绳子之间的拉力逐渐增大,绳子的拉力不变,所以绳子的合 力减小,则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支架对轻滑轮的作 用力大小逐渐减小,故 C 错误; D.设 a 的质量为 m,则 b 的质量为 2m;以 b 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绳子拉力 始终等于 b 的重力,即 T=2mg,保持不变;以 a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设绳子与水平方 向夹角为 θ,支持力 FN=2mgsinθ-mg 向右缓慢拉动的过程中,θ 角逐渐减小;水平方向 F=f+2mgcosθ=2mgcosθ+μ(2mgsinθ-mg)=2mg(cosθ+μsinθ)-μmg 由于 由于 θ 从 开始逐渐减小,可知 θ 增大,则( +θ)从 逐渐减小时 sin( +θ) 的 3 3 3 3 60° 3 3 32 (cos sin ) 2 (cos60 sin 60 ) (2 )3 3 3F mg mg mg mg mgθ µ θ µ ° °= + − = + − = − 3 2 2cos sin cos sin (sin 60 cos cos60 sin ) sin( 60 )3 3 3 θ µ θ θ θ θ θ θ° ° °+ = + = + = + 90° 60° 150° 60° 逐渐增大; 当 θ< 后, F=f+2mgcosθ=2mgcosθ+μ(mg-2mgsinθ)=2mg(cosθ-μsinθ)+μmg 由于 当 θ 从 逐渐减小的过程中,cos( +θ)逐渐增大,所以当 θ 从 逐渐减小的过程 中 F 仍然逐渐增大,可知水平拉力一直增大,故 D 错误。 8.一种比飞机还要快的旅行工具即将诞生,称为“第五类交通方式”,它就是“Hyperloop(超 级高铁)”.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 年 7 月 6 日报道,Hyperloop One 公司计划,将在欧洲 建成世界首架规模完备的“超级高铁”(Hyperloop),连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瑞典首都斯德 哥尔摩,速度可达每小时 700 英里(约合 1 126 公里/时).如果乘坐 Hyperloop 从赫尔辛基到 斯德哥尔摩,600 公里的路程需要 40 分钟,Hyperloop 先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 1 200 km/h 后匀速运动,快进站时再匀减速运动,且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关于 Hyperloo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与减速 时间不一定相等 B. 加速时间为 10 分钟 C. 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 2 m/s2 D. 如果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题中所述运动最短需要 32 分钟 【答案】B 的 30° 3 2 2cos sin cos sin (sin 60 cos cos60 sin ) cos( 60 )3 3 3 θ µ θ θ θ θ θ θ° ° °− = − = − = + 30° 60° 30° 【解析】 试题分析:A、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由逆向思维可得:加速与减速时间相等,故 A 错误; BC、加速的时间为 t1,匀速的时间为 t2,减速的时间为 t1,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v,由题意得: ,而 t=40 分=240 秒, ,而:v=1200km/h= x=600 公里 =600000m, 联立解得:t1=600s=10 分,t2=1200s=20 分,a= m/s2=0.56m/s2,故 B 正确、C 错误; D、如果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根据 联立解得:t= s=30.5min,故 D 错误。 故选 B。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名师点睛】对于复杂的运动,从时间、速度、位移三个角度分析等量关系,列式求解。加 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由逆向思维可得:加速与减速时间相等;该过程分为加速、匀 速和减速,三个运动从时间、速度和位移角度找关系,建立等式.联立求解。 9.A、B 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运动的 v–t 图象和 a–t 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在 0~t0 和 t0~2t0 两段时间内,A 物体在 v–t 图象中的两段曲线形状相同,则有关 A、B 两物体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A 物体先加速后减速 B. a2=2a1 C. t0 时刻,A、B 两物体间距最小 D. 2t0 时刻,A、B 两物体第一次相遇 【答案】BD 【解析】 【详解】由甲图可知,A 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 一直增加,故 A 错误; 由甲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相同,在乙图中 a—t 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即 0~t0 时间内 a—t 图线围成的面积相等,则有 a2=2a1,故 B 正确; 由 v-t 图线可知,0~t0 时间内 A 的速度一直小于 B 的速度,B 在前,A 在后,AB 之间的距离 不断增大,t0 时刻以后 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它们之间的距离开始减小,因此 t0 时刻两物 体之间的距离最大,故 C 错误; 由甲图可知,2t0 时刻 A、B 两物体 v-t 图线围成的面积相等,表示位移相等,两物体第一次 相遇,故 D 正确。 10.如图,地球与月球可以看作双星系统它们均绕连线上的 C 点转动在该系统的转动平面内有 两个拉格朗日点 L2、L4(位于这两个点的卫星能在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绕 C 点做 匀速圆周运动,并保持与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变),L2 点在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L4 点与地球 球心、月球球心的连线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我国已发射的“鹊桥”中继卫星位于 L2 点附近, 它为“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提供了稳定的通信支持。假设 L4 点有一颗监测卫星,“鹊 桥”中继卫星视为在 L2 点。已知地球的质量为月球的 81 倍,则 A. 地球和月球对监测卫星的引力之比为 81:1 B. 地球球心和月球球心到 C 点的距离之比为 1:9 C. 监测卫星绕 C 点运行的加速度比月球的大 D. 监测卫星绕 C 点运行的周期比“鹄桥”中继卫星的大 【答案】AC 【解析】 【详解】A 项:由公式 可知,地球和月球对监测卫星的引力之比为等于地球的质 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即为 81:1,故 A 正确; B 项:设地球球心到 C 点的距离为 r1,月球球心到 C 点的距离为 r2,对地球有: 联立解得: ,故 B 错误; C 项:对月球有: ,对监测卫星有:地球对监测卫星的引力 ,月球 对监测卫星的引力 ,由于两引力力的夹角小于 90o,所以两引力的合力大于 , 由公式 可知,监测卫星绕 C 点运行的加速度比月球的大,故 C 正确; D 项:由于监测卫星绕 C 点运行的加速度比月球的大,所以监测卫星绕 C 点运行的周期比月球 的更小,由于月球的周期与“鹄桥”中继卫星的相等,所以监测卫星绕 C 点运行的周期比“鹄 桥”中继卫星的小,故 D 错误。 11.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 现对 A 施加一个水平拉力 F,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 时,A 的加速度为 2 mMG Fr = 2 12 mMG M rL ω=地 地 2 22 mMG M rL ω=月 月 2 1 r 81= 1 M M r =地 月 2 =GM M M aL 月地 月 2 GM m L 地 2 GM m L 月 2 GM m L 地 2 GMa L = µ 2 µ 2F mgµ< 5 2 mgF µ= 3 gµ C. 当 时,A 相对 B 滑动 D. 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μmAg=2μmg B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则对 A,有 故拉力 F 最小为 所以 此时 AB 将发生滑动 A.当 时,A 相对于 B 静止,二者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故 A 错误; B.当 时,故 AB 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故 B 正确; C.当 时,A 相对于 B 滑动,故 C 正确; D.A 对 B 的最大摩擦力为 2μmg,B 受到的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当拉力超过一定值 后,无论拉力多大,B 受到 A 的摩擦力不变,故加速度不变,大小为 所以无论 F 为何值,加速度均不会超过 ,故 D 正确。 3F mgµ> 2 gµ ' max 1 3( )2 2A Bf m m g mgµ µ= + = 2 2F mg maµ− = ' max ( 2 )F f m m a− = + 3F mgµ= 3 32 mg F mgµ µ< < 5 32F mg mgµ µ= < max 1 3A B F fa gm m µ−= =+ 3F mgµ> 3 2 mgµ 32 12 2 mg mg a gm µ µ µ − = = 1 2 gµ 12.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 A、B 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相连(轻质弹簧的两 端分别固定在 A、B 上),B、C 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相连,A 固定在水平地面 上,C 放在固定的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已知 B 的质量为 m,C 的质量为 4m,重力加速度 为 g,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不计。现用手按住 C,使细绳刚刚拉直但无张力,并保证 ab 段的细绳竖直、cd 段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 C 后,它沿斜 面下滑,斜面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运动过程中 B 和 C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C 下滑过程中,其机械能一直减小 C. 当 B 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D. B 的最大速度为 2g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对 B 物体做功,所以 B 和 C 组成的系统机械不守恒,故 A 错误; B.C 下滑过程中,绳子 拉力对 C 做负功,由功能关系可知,物体 C 的机械能减小,故 B 正 确; C.当 B 的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为 2mg,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弹簧的伸长量 x2 满足 得 故 C 错误; 的 30° 2mg k 5 m k 2kx mg= 2 mgx k = D.释放瞬间,对 B 受力分析,弹簧弹力 得 物体 B 上升的距离以及物体 C 沿斜面下滑的距离均为 h=x1+x2 由于 x1=x2,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和伸长状态时的弹性势能相等,弹簧弹力做功为零,设 B 物体 的最大速度为 vm,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故 D 正确。 二、实验题 13.某实验小组利用光电计时器等器材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本实验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保持钩码的质量 m 不变.通过增加小车上的配重片来改变 小车和遮光片的总质量 M,由光电计时器(图中未画出)可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2 的时 间分别为△t1、△t2,用刻度尺测得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x,用 1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遮光 条的宽度为 d。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α=_____(表达式均用己知字母表示).测得遮光条的宽 度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mm. 1F kx mg= = 1 mgx k = 214 sin ( 4 )2mgh mgh m m vα − = + 2 5m mv g k = (2)该小组通过实验得到α- 图像,如图丙所示。则所挂钩码 质量 m=_____kg。(当地的 重力加速度为 g=9.8m/s2) 【答案】 (1). (2). 5.00 (3). 0.1 【解析】 (1)通过光电门 1 的速度为 ,通过光电门 2 的速度为 ,根据位移速度公式 可 得 ; 游 标 卡 尺 的 读 数 为 ;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故有 ,所以图像的斜率 ,即 ,解得 m=0.1kg. 14.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动能定理”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探究对象是铝块(质量小于砂 桶),保持其质量 m 不变,通过在砂桶中加砂来改变对铝块的拉力,由力传感器可测得拉力的 大小 F。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电源频率为 f。 (1)若把力传感器装在右侧轻绳上则实验的误差会更________(填“大”或“小”)。 (2)实验时,让砂桶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其中 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取纸带上 0~5 过程进行研究,铝块动能的增加量 ΔEk=__________,外力 做的功 W=________。 (3)为了更普遍地反应铝块运动过程中功与动能增加量的关系,某同学选取 0 点到不同计数 点过程,作出 ΔEk–W 图象如图丙所示,他根据_____________,才得到结论:外力做的功等 的1 M 2 2 2 1 1 ( ) ( )2 d da x t t  = − ∆ ∆  1 1 dv t = ∆ 2 2 dv t = ∆ 2 2 2 12ax v v= − 2 2 2 1 1 2 d da x t t      = −   ∆ ∆      5 0.00 5.00d mm mm mm= + = mg Ma= 1a mg M = ⋅ k mg= 0.98 0.49 1.0 0.5mg −= − 于动能的增加量。 【答案】 (1). 大 (2). (3). (F-mg)(h+x1) (4). 图像斜率 近似为 1 【解析】 【详解】(1)[1]由于滑轮的摩擦,若把力传感器装在右侧轻绳上则实验的误差会更大; (2)[2]计数点 5 的瞬时速度 则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3]外力做的功 (3)[4]对铝块由动能定理得 如果图像斜率近似为 1 时,可知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三、计算题 15.如图所示,在倾角 θ= 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 m=1kg 的物体.物体与斜面 间动摩擦因数 μ=0.25,现用轻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 F=10N,方向平行斜面 向上。经时间 t=4s 绳子突然断了,(sin =0.60;cos =0.80;g=10m/s2)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 【答案】(1)8m/s(2)(1+ )s 【解析】 【详解】(1)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受重力 mg,摩擦力 Ff,拉力 F,设加速度为 a1,则有 ( )2 2 1 2 8 m x x f+ 1 2 1 2 5 2 2 x x x xv fT + += = 2 2 2 21 2 1 2 k 5 ( )1 1 ( )2 2 2 8 x x m x x fE mv m f + +∆ = = = 1( )( )W F mg h x= − + kW E= ∆ 37° 37° 37° 10 F-mgsinθ-Ff=ma1 FN=mgcosθ 又 Ff=μFN 得 F-mgsinθ-μmgcosθ=ma1 代入解得: a1=2.0m/s2 所以,t=4.0s 时物体速度 v1=a1t=8.0m/s (2)绳断后,物体距斜面底端 断绳后,设加速度为 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2 得 a2=g(sinθ+μcosθ)=8.0m/s2 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间 减速运动位移 此后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加速度为 a3,则有: mgsinθ-μmgcosθ=ma3 得 a3=g(sinθ-μcosθ)=4.0m/s2 设下滑时间为 t3,则 解得: 2 1 1 1 16m2x a t= = 1 2 2 1.0svt a = = 1 2 2 4.0m2 v tx = = 2 1 2 3 3 1 2x x a t+ = 所以 16.如图,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均为 m=2kg 的甲、乙两辆小车,两车之间通过一感应开关 相连(当滑块滑过感应开关时,两车自动分离)。甲车上带有一半径 R=1m 的 1/4 光滑的圆弧 轨道,其下端切线水平并与乙车上表面平滑对接,乙车上表面水平,动摩擦因数 μ= ,其上 有一右端与车相连的轻弹簧,一质量为 m0=1kg 的小滑块 P(可看做质点)从圆弧顶端 A 点由 静止释放,经过乙车左端点 B 后将弹簧压缩到乙车上的 C 点,此时弹簧最短(弹簧始终在弹 性限度内),之后弹簧将滑块 P 弹回,已知 B、C 间的长度为 L=1.5m,求: (1)滑块 P 滑上乙车前瞬间甲车的速度 v 的大小;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EPm; (3)计算说明滑块最终能否从乙车左端滑出,若能滑出,则求出滑出时滑块的速度大小;若 不能滑出,则求出滑块停在车上的位置距 C 点的距离。 【答案】(1)1m/s(2) (3)1m 【解析】 试题分析:(1)滑块下滑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 解得: , (2)滑块滑上乙车后,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3 10st = 2 3 (1 10)st t t= + = +总 10 3 J (3)设滑块没有滑出,共同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可知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L,所以不能滑出,停在车上的位置距 C 点的距离为 1m。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把握每个过程所遵守的物理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应培养的基本能力.本题解题务必要注 意速度的方向。 17.如图所示,A、B 是水平传送带的两个端点,起初以 的速度顺时针运转,今将一 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 A 处,同时传送带以 的加速度加速运转, 物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 CPN,其形状为 半径 R=0.8m 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 135°的圆弧,PN 为其竖直直径,C 点与 B 点的竖直距离为 R,物体离开传送带后由 C 点恰好无碰撞落入轨道, ,求: (1)判断物体能否沿圆轨道到达 N 点。 (2)物块由 A 端运动到 B 端所经历的时间。 (3)AC 间的水平距离; 【答案】(1)不能(2)3s(3)8.6m 【解析】 【详解】(1)物体能到达 N 点的速度要求 解得 对于小物块从 C 到 N 点,设能够到达 N 位置且速度为 ,由机械能守恒得 0 1 /v m s= 2 0 1 /a m s= 210 /g m s= 2 Nvmg m R = 8m / sNv gR= = ' Nv 解得 故物体不能到达 N 点 (2)物体离开传送带后由 C 点无碰撞落入轨道,则得在 C 点物体的速度方向与 C 点相切,与竖 直方向成 ,有 vcx=vcy 物体从 B 点到 C 作平抛运动,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得出 所以 物体刚放上传送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ma 得 物体历时 t1 后与传送带共速,则有 at1=v0+a0t1 得 得: v1=2m/s<4m/s 2 '21 2 1(1 )2 2 2C Nmv mgR mv= + + ' 4.8m / sN Nv v= < 45° 2 3 1 2R gt= 3Cyv gt= 3BC Bx v t= 4m / sB Cx Cyv v v= = = 2 4 2m / sC Bv v= = 22m / sa = 1 1st = 故物体此时速度还没有达到 vB,且此后的过程中由于 a0<μg,物体将和传送带以共同的加速 度运动,设又历时 t2 到达 B 点 得: t2=2s 所以从 A 运动倒 B 的时间为 t=t1+t2=3s (3)AB 间的距离为 从 B 到 C 的水平距离为 所以 A 到 C 的水平距离为 1 0 2Bv v a t= + 2 2 1 1 2 0 2 1 1 7m2 2s at at t a t= + + = 3 2 1.6mBC Bs v t R= = = 8.6mAC BCs s s=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