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上期北碚区高中 11 月联合性测试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美国航天局宣布,通过对火星一些陨坑坑壁上季节性出现的暗色冲刷条纹的研究,在火星
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一发现说明()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 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④自然物离开人的意识就难以存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美国航天局研究人员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
证据,这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哲学智慧;
④说法错误,自然物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故选:B。
【点睛】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
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不仅为揭示热液
型铀成矿作用本质提供了关键性依据,而且对研究铀的来源、地球热的形成和演化均具有重
大意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铀的发现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铀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铀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意识
④铀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科研人员发挥了意识的作用才发现了铀。②符合题意,铀作为物质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故选 A。③表述错误,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存在。④表述错误,物质是客
观的,不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3.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说:“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他事物推动……最后追溯到有一个不受
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对
此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一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这一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③承认运动,但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④认为事物的运动具有规律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上帝是推动者体现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符合题意,认为上帝是本原,
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③符合题意,“凡事物运动”的观点承认运动,但是认为推动者是上
帝,体现了否定物质是运动的主体。④符合题意,材料中认为“凡事物运动”,“这是必然的”
等内容体现了运动具有规律性。故选 D。
【点睛】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
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4.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
意味着相对稳定。材料中“新常态”的表述体现了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C.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
D.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答案】D
【解析】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
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材料中的“新”体现
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常态”体现了相对静止,所以“新常态”的表述体现了运动
和静止的辩证统一,选 D;A 不选,因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 和 C 与材料无关。
【考点定位】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名师点睛】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
有不运动的物质。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主要表
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就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不具有
某一特定的运动形式便是静止。其二,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
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
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5.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僧肇说,“野马飘鼓而不动”。这两种观点
①都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都片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③都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④是对运动认识的两种极端的倾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只强调运动、否认静止。野马飘鼓而不动的观
点只强调静止否认运动。①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不是物质和运动
的关系。②不合题意,前一个夸大运动,后一个夸大静止。③符合题意,两种观点都只看到
了一个方面,都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④符合题意,两个观点都是片面的,是对运
动认识的两种极端的倾向。故选 C。
【点睛】运动和静止 关系主要表现在: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相对
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的统一。4、如果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静止是诡辩论的观点。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
上学的不变论的观点。
6.为了不让农作物遭害虫侵害。重庆璧山区采取“以虫克虫”的办法,即饲养农业害虫的天
敌昆虫。在通过生物防治减少因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到 2020 年
将生产天敌昆虫 5 千万至 1 亿只,可辐射 10 万亩设施农业。“以虫克虫”的办法()
的
①说明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 条件利用规律
②充分利用了害虫和其天敌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③是人类创造害虫和其天敌之间的规律以造福人类
④是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害虫和其天敌昆虫之间存在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以虫克虫”的办法就
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联系为人类造福,①②正确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类既不能创造规
律也不能消灭规律,③观点错误。“以虫克虫”的办法是人类利用规律的表现,但其本身并
不规律,④与题意无关。
考点:规律的客观性
7.中华传统文化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天人合一”精神,强调尊
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基于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创造
③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题意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①④项符合题意;②项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题意不符;
题意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与社会的关系,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A。
8.人类的文明意识就是人类用语言交往打破了动物封闭心理的产物。若没有语言,人类就无
法突破动物心理的封闭向人类进化。因此,原始的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是完全相通的。只是
到了后来,人类借语言文字创造了历史,这才进入了文明社会。由此可见()
①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②纯粹动物的心理活动能够自发形成意识
③意识不仅是自然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④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高等动物的心理
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原始的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是完全相通的”体现了人类的意识是从
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②表述错误,材料中讲的是借助语言交往才能形成意识,是自觉形
成的。③符合题意,从动物心理中来表明是自然界的产物,从语言交往中来,体现了是社会
发展的产物。故选 C。④表述错误,意识产生的前提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征。
9.在科学真人秀《最强大脑》收官之战的比拼中,搭载百度人工智能的小度机器人,成功完
成了通过父母照片推测儿女长相的跨代际人脸识别难题,而代表人类脑力前沿的世界记忆大
师 Alex 却在同一任务中挑战失败,这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最新战果。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②人工智能在特定条件下有能动的创造性
③人脑的思维在前,人工智能的功能在后
④通过父母照片推测儿女长相,体现人工智能的社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人工智能的卓越表现体现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②表
述错误,只有人的意识才具有创造性。③符合题意,人工智能是人创造的结果,所以人脑的
思维在前,人工智能的功能在后。故选 B。④表述错误,人工智能是客观物质,没有社会性。
10.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人脑处理相关与无关信息的背后玄机,利用好这道特殊的“闸门”,人
们有望更好的实现“独善其身”。上述事实印证了
①造福社会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④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错误;科学家发现了人脑处理信息的背后玄机,这说
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材料表明人脑是处理相关与无关信息的器官,这印证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③正确;意识活动没有客观实在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 C。
【点睛】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叫统一性)是指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如果认为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如果认为思维不
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11.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的
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等,这种情景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对意境理解正确的是
①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
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体现意识能够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故②④项符合题意;①项“移入”人脑说明意识是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反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故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
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C。
【点睛】从意识的本质和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能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
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
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2. 南非的缺水问题一直很严重。水危机迫使南非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整用水结构,优化水资
源配置,推进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可见
①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②意识是物质派生的
③意识活动是被动性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南非根据本地缺水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节水措施,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派生的,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没有体现,与题意无关。意识活动具
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说法错误。
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意识活动的特点
13.美国布朗大学的约翰·唐纳德首次成功将瘫痪病人的大脑信号转化为计算机代码,让一位
因中风而丧失四肢活动能力的人用意识指挥一只机器手臂,将一杯咖啡准确而平稳地端到了
自己的嘴边。这说明
①意念也具有一定客观实在性并不断影响外部世界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对客观存在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实践的进程和深度
④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通过计算机,让一位因中风而丧失四肢活动能力的人用意识指挥一只机器手臂,将一杯咖啡
准确而平稳地端到了自己的嘴边,这说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人
类的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意识
现象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排除;选项③说法错误,实践的进程和深度决定人们对客观存在认
识的程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
14.针对当前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出台“营改增”.暂免征收小微企业 22 项收费
等“放水养鱼”的政策。“放水养鱼”政策
①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突破了规律的制约,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③尊重事物客观规律,直接推动企业发展
④说明意识有创造性,可以把握事物本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放水养鱼”政策是由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决定的,是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正确反映,①④
正确符合题意。②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观点错误。意识不能直接反作用于物质,③观点错
误。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活动的特点
15.北京科技大学曾组织 416 支团队、4412 名大学生、213 名指导教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足
迹遍布全国及 12 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完成各类公益实践活动 300 余项。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
有 ( )
①参与当地环保实践 ②相互交流实践经验
③运用科技支持农业 ④撰写暑期实践报告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实践是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活动。环保实践能改造客观世界,是实践活动,①
符合题意;交流经验改造的是主观世界,②不符合题意;③是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③
符合题意;撰写暑期实践报告不是实践活动。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B。
【点睛】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
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16.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整治校园环境,创建文明城市,合力打造文明整洁新兰州,
兰州市某中学团委组织学生开展了“拒绝白色污染”的活动。“拒绝白色污染”的活动是
①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②主观的社会性活动
③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④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②选项表述错误,“拒绝白色污染”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③选项表述
错误,“拒绝白色污染”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一切活动。故“拒绝白色污
染”的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故①④入选。选 C。
17. 从“神舟”一号到 2016 年 10 月 17 日发射升空的“神舟”十一号,我国的航天科技实验
取得不断进步。这表明
A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B. 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答案】B
【解析】
我国的航天科技实验不断进步,说明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体现了实践的历史性,B 符
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特征,没有体现物质的决定作用,也没有体现客观
物质性的内容,ACD 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考点: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8.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组织上百位专家就城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对城
镇化问题的初步认识成果,主要体现了
A.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答案】B
【解析】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对城镇化问题的初步认识成果,主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项符合题意;题干强调实践对认识的作用,A 项错误;CD 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B。
【点睛】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学习获得间接
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
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
.
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9.圣雄甘地曾经说过:“我们所有的哲学理念,如不能即刻转化为服务于生活的某种行为,
都是枯燥乏味的。”这表明()
A. 实践是认识的途径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 实践是检验认识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 目的。“我们所有的哲学理念,如不能即刻转化为服务于生活的某种
行为,都是枯燥乏味的”,这表明认识本身并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C 正确且符合
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
验;二是从他人、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经验。A 说法错误;BD 说法正确但都不符合材料主旨,
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
【点睛】如何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
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
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2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中,进一步丰富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拓展了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外延。这说明()
A. 认识能反作用于实践
B. 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的途径是多样的,A 观点错误。只有正确认识才能促进实践的发
展,B 观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认识对实践的影响,D 与题意无关。材料表明在实践的基础上,
的
的
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规律的认识,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践的外延,C 符合题意。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1.有人大代表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该人大代表的观点是基于()
①只有正确的消费观才能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②思想意识来源于实践并能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③正确的意识能够在实践中转换为现实的力量
④社会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有人大代表指出,建设美丽中国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
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该人大代表的观点看到
了正确的意识能够在实践中转换为现实的力量,社会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故③④入选。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②选项表述错误,正确的是意识会能推动社会
实践发展;故 B 入选。
2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
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
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折射出
①认识来源于实践
②生态文明观是认识发展的产物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生态文明观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生态文明是对发展模式的反思,体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②
不合题意,材料在提到是对发展的反思的结果。③符合题意,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
文明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故选 A。④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3.在互联网无孔不入的今天,无论是信息流动速度还是信息传播方式都与以往发生了很大改
变,有人由此认为“谣言重复一千遍就能变成真理”。对此,你的正确认识是
A. 人类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在于它的客观性
D. 真理与谣言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与题无关,材料并没有涉及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B 说法错误,应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 符合题意,虽然信息流动速度和信息传播方式都与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谣言就是谣言,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谣言传
再多也不会变成真理;
D 说法错误,真理与谣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
故选:C。
【点睛】真理是客观的原因:
①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即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24.自古以来,火就是纸的“天敌”,“纸包不住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
一种高柔韧性、可耐 1 000℃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从此“纸
也能包住火”。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
③改变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意识可以改变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 1 000℃以上高温的
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从此“纸也能包住火”。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
接现实性活动,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说明“纸包不住火”有自己适用的范围,真理是有条件的,②符合题意。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改变规律,③错误。
④: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意识不能改变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25.18 世纪,人们对热现象的认识,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提出了系统
的“热质说”,这种观点统治了上百年。越来越深入的实践,推动着人们对热本质的认识。19
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热质说”破产。1842 年,德国医生迈尔,经过对前人
实践成果的研究和亲自实践,提出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思想。这一过程表明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世界上总有一些事物是人类终究不能认识的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经历一个先错误后正确的历程
④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本质的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人们对热现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这是因为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①④
符合题意。②是不可知论的表现,③说法绝对化。
考点:影响认识的因素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文化媒体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
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
的审美需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
相结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
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
作和展演,经过不断努力,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影视栏目品牌和以《程婴救孤》为代表的
舞台剧品牌先后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说明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
【答案】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豫剧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为豫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豫剧工作者引入市场机制,融入其
他艺术元素(或: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拓展了豫剧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豫剧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打造了一大批豫剧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
会效益。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促进豫剧的良性发展。
【解析】
本题的答题范围非常明确,为“认识运动,把握规律”,题型属于原因类。豫剧发展为何能迎
来“又一个春天”,需要根据材料中豫剧的发展措施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对应其发展措施分
析体现的哲学道理。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引入市场机制,尊重和遵循规律;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
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考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厉害了,我的国!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料技发展进入快车道。
材料一 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的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叫得响、数
得着”的重大科技成果惊艳全球——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主体工程完工,
第一架国产商用大飞机试飞成功,世界首台峰值运算速度超过 10 亿亿次的“神威·太湖之光”
实现全球超算三连冠……;
材料二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
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因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或陆域的冻土中,开采难度巨大。我国科学家利用降压法,将海底原本
稳定的压力降低,从而打破了天然气水舍物储层的成藏条件,再将分散在类似海绵空隙中的
可燃冰聚集,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水、沙、气分离核心技术最终将天然气取出。截至 2017
年 6 月 21 日,此次试采已连续产气迭 42 天,总产气量达到 23.5 万立方米,取得可燃冰试开
采的历史性突破。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科技发展中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答案】①通过体制创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推进了
科技进步。
②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科技人员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取得科技成就。
③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科技人员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正确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获得科研上的成功。
【解析】
本题以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的创新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
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
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国家通过体制创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
动作用,推进了科技进步;科技人员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取得了科技成就;科技人员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获得科研上
的成功等方面说明我国在科技发展中是如何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
28.过去的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难见成效,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房子的定位,混淆了房子
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中外研究和实践表明,房子尽管既有消费属性,也有投资属性,但
主要功能是用于居住,不是用于投资。长期以来,由于我们背离了这个常识,产生了各种问
题、矛盾和风险,由此形成的房地产泡沫化、经济泡沫化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
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们对房子的属性和功能认识上的变化。
【答案】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房子的属性和功能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但只
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
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人们长期以来混淆了房子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通过中外研
究和实践活动,我们重回常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房子属性和功能的复杂性,
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不断发展。
【解析】
【详解】这道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原理主要有:真理的客观性、
具体性、条件性原理,人的认识过程原理。对房子的属性和功能有不同认识,但是真理只有
一个。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最后定位在“房子时用来住
的,不是用来炒的”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9.随着“墨子号”发射升空,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按照规划,
未来还将发射多颗量子卫星。到 2030 年左右,建成一个全球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对于量
子时代的科学应用,中国“量子人”团队有着明确的科研路线图;通过量子通信研究,从初
步实现局域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多横多纵的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通过量子计算研究,
为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有效挖掘;通过量子精密测量研究,
实现新一代定位导航等。到 2030 年,或许人人家里都有一个“密钥机”;新的量子材料可以
改变电池技术,成百倍地扩大电池容量……面对变幻莫测的量子世界,从“被动观测”迈入“主
动调控”,人们期待着量子科技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1)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说明中国“量子人”团队制定明确的科研路线
图蕴含的哲学道理。
【答案】(1)①依靠中国“量子人”团队,我国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体现
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对于量子时代的科学应用,中国“量子人”团队有着明确的科研
路线图,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③从初步实现局域
量子通信网络到实现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等,体现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中国“量子人”团队制定明确的科研路线图旨在实现量子时代
的科学应用,开启美好未来。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国“量子人”团队制
定明确的科研路线图,有利于相关科学研究的有序推进。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
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中国团队制定明确的科研路线图,是在尊重科研规律基础上主动发挥意识活动的
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的体现。
【解析】
本题以“墨子号”发射升空为背景考查实践的特征、意识活动的特征、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如何体现实践特征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社
会历史性等特征。考生根据材料中分析即可。我国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体现
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制定明确的路线图,体现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从初步实现局域量子
通信网络的实现全球范围量子通信网络体现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2)本题考查“思维的奥妙”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说明中国“量子人”团队制定明确
的科研路线图蕴含的哲学道理。中国“量子人”团队制定明确的科研路线图是有一定的目的,
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该路线图的制定有利于相关科学研究的有序推进,体现了意识对
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该路线图的制定需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是意识活动的选择性、创造性的体现。
【归纳总结】 正确理解实践的基本特点及其关系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
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
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这一特
征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
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
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4)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
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