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数学(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数学(文)上学期期中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435540

大小:3.96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 年高 2020 级高三上期半期考试 数学(文科)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卷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意的) 1.已知集合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出集合 ,利用补集的运算即可求出 。 【详解】由集合 ,解得: , 故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以及集合补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2.若复数 z 满足 ,则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A 【解析】 【分析】 { }2| 2 0A x x x= ∈ − − ≥Z zC A = {0} {1} {0,1} {-1,0,1,2} A zC A { }2| 2 0A x x x= ∈ − − ≥Z { }| 2 1A x x x= ∈ ≥ ≤ −Z 或 ∴ }{z 0,1C A = ( )1 1 2z i i+ = + 将 z 分离出来得到 ,然后分子分母同乘以 ,化简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则复平面内对应的点 位于第一象限.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3.等比数列 中, 、 是函数 的两个零点,则 等于 A. B. 3 C. 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 ,再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答案. 详解: 是函数 的两个零点, 是方程 0 的两个根, ,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是基础的计算题. 4.已知向量 , , ,若 ,则 的值为 () A. 2 B. C. D.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 表示出 与 基本关系,化简求解即可 【详解】 , 的 1 2 1 iz i += + 1 i− ( )1 1 2z i i+ = + ( )( ) ( )( ) 1 2 1 3 3 1 1 1 2 2 2 i i iz ii i + − +∴ = = = ++ − 3 1,2 2      { }na 5a 7a ( ) 2 4 3f x x x= − + 3 9a a⋅ ( ) 3− 4− 5 7 3a a⋅ =  5 7,a a ( ) 2 4 3f x x x= − + ∴ 5 7,a a 2 4 3x x− + = ∴ 5 7 3a a⋅ = 3 9 3a a⋅ = ( )2,1a =r ( )2,sin 1b α= − ( )2,cosc α= − ( )a b c+    tanα 1 2 1 2 − ( )a b c+    sinα cosα ( )4,sina b α+ =  ( ) 4cos 2sin tan 2a b c α α α+ ⇒ = − ⇒ = −    答案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法、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需熟记向量平行的坐标表 示法为: 或 5.“ ”是“方程 表示的曲线为双曲线”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判断充分性和必要性, 得到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线;表示双曲线,则 ,计算判断得到答案. 【详解】若 ,则 , 表示焦点在 轴上的双曲 线,充分性; 若 表示双曲线,则 ,必要性.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意在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 6.过点 的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零,则该直线方程为( ) A. B. C. 或 D. 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直线方程为 ,计算截距得到 ,计算得到答案. 1 2 2 1x y x y= 1 1 2 2 x y x y = 2 6m< < 2 2 12 6 x y m m − =− − 2 6m< < x ( 2)(6 ) 0m m− − > 2 6m< < 2 0,6 0m m− > − > 2 2 12 6 x y m m − =− − x 2 2 12 6 x y m m − =− − ( 2)(6 ) 0 2 6m m m− − > ∴ < < C (1 2)A , 1 0x y− + = 3 0x y+ − = 2 0x y− = + 3 0x y − = 2 0x y− = 1 0x y− + = ( 1) 2y k x= − + 22 1 0k k − − + = 【详解】易知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 设直线方程为 ,则截距和为: 解得 或 故直线方程为: 和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7.已知 ,则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已知中 f(x﹣1)=x2+4x﹣5,我们利用凑配法可以求出 f(x)的解析式,进而再由代入法 可以求出 f(x+1)的解析式。 【详解】解:∵ , ∴ ∴ ,故选 A 【考点】用凑配方和代入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点睛】把 用 表示出来,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定义域为 的奇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且 , ,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对称性和奇函数得到函数是周期为 8 的周期函数,得到 ,计算得到答案. ( 1) 2y k x= − + 22 1 0k k − − + = 1k = 2k = 1y x= + 2y x= D ( ) 21 4 5f x x x− = + − ( )1f x + = 2 8 7x x+ + 2 6x x+ 2 2 3x x+ − 2 6 10x x+ − 2 2( 1) 4 5 ( 1) 6( 1)f x x x x x− = + − = − + − 2( ) 6f x x x= + 2 2( 1) ( 1) 6( 1) 8 7f x x x x x+ = + + + = + + 2( 1) 4 5f x x x− = + − 2( 1) ,( 1)x x− − R ( )y f x= 2x = (1) 2018f = (2) 2019f = (2018) (2019)f f+ = 4035 4036 4037 4038 (2018) (2019) (2) (1)f f f f+ = + 【详解】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 即 为奇函数,则 则 得到 所以 ,函数周期为 8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值 计算,通过运算得到函数的周期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正三棱柱 中, , 是 的中点,则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记 分别为直线 的中点,取 中点 ,连结 , ,只需证 平面 ,即可得 是 与平面 所成的角,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记 分别为直线 的中点,取 中点 ,连结 , ,所以在正 三棱柱 中, 平面 ;又 是 的中点,所以 ,所以 平面 ,故 即是 与平面 所成的角;设 ,则 , ,所以 . 的 ( )y f x= 2x = (2 ) (2 )f x f x− = + ( ) (4 )f x f x− = + ( )y f x= ( ) ( )f x f x= − − ( ) (4 )f x f x− = + ( 4) (8 )f x f x− + = + ( ) (8 )f x f x= + (2018) (2019) (2) (3) (2) (1) 4037f f f f f f+ = + = + = C 1 1 1ABC A B C− 1 2AA AB= D 1BB AD 1 1AAC C 2 2 3 2 6 4 10 4 P Q、 1 1AC AC、 PQ E AE DE DE ⊥ 1 1ACC A DAE∠ AD 1 1AAC C P Q、 1 1AC AC、 PQ E AE DE 1 1 1ABC A B C− 1B Q ⊥ 1 1AAC C D 1BB 1DE B Q DE ⊥ 1 1ACC A DAE∠ AD 1 1AAC C 1 2 4AA AB= = 2 2AD 2 2 2 2= + = 2 2 1DE 2 1 3B Q= = − = DE 6sin DAE AD 4 ∠ = =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只需在几何体中作出线面角,即可求解,属于 基础题型. 10.已知正实数 满足 ,若对任意满足条件的 ,都有 恒成立,则实数 的最大值为( ) A. B. 7 C. D. 8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 ,利用 ,求得 , 恒成立, 等价于 恒成立,令 ,利用单调性求出 的最 小值,进而可得结果. 【详解】 ,且 , 故 ,整理即 , 又 均为正实数,故 , 又 对于任意满足 的正实数 ,均有 恒成立, 整理可得 恒成立,令 , ,x y 3x y xy+ + = ,x y 2( ) ( ) 6 0x y a x y+ − + + ≥ a 2 6 4 6 3x y xy+ + = 2 2 x yxy + ≤    6x y+ ≥ 2( ) ( ) 6 0x y a x y+ − + + ≥ ( ) 6 ( )a x y x y ≤ + + + 6m x y= + ≥ 6( )g m m m = + 3x y xy+ + = 2 2 x yxy + ≤    2 3 2 x yx y xy + + + = ≤    ( 6)( 2) 0x y x y+ − + + ≥ ,x y 6x y+ ≥  3x y xy+ + = ,x y 2( ) ( ) 6 0x y a x y+ − + + ≥ ( ) 6 ( )a x y x y ≤ + + + 6m x y= + ≥ 令 , 时 所以 在 上递增, ,因此 , 实数 的最大值为 7,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属于难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方法:① 分离参数 恒成立( 即可)或 恒成立( 即可);② 数形结合( 图象在 上方即 可);③ 讨论最值 或 恒成立. 11.已知 的三个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 的外接圆的面积为 ,且 ,则 的最大边长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化简得到 ,根据正弦定理得到 ,根据余弦定理得到 ,再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的外接圆的面积为 则 ,根据正弦定理: 根据余弦定理: 故 为最长边: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外接圆面积,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计 算能力. 6( )g m m m = + 6m ≥ 2'( ) 1 6 0g m m = − > 6( )g m m m = + [ )6,+∞ ( ) (6) 7g m g∴ ≥ = (6) 7a g≤ = a ( )a f x≥ ( )maxa f x≥ ( )a f x≤ ( )mina f x≤ ( )y f x= ( )y g x= ( )min 0f x ≥ ( )max 0f x ≤ ABC∆ , ,A B C , ,a b c ABC∆ 3π 2 2 2cos cos cosA B C− + 1 sin sinA C= + ABC∆ 2 3 3 2 3 2 2 2sin sin sin sin sin 0A B C A C− + + = 2 2 2 0a c b ac+ − + = 120B∠ = ° ABC∆ 2 3 3R Rπ π= ∴ = 2 2 2cos cos cos 1 sin sinA B C A C− + = + 2 2 21 sin 1 sin 1 sin 1 sin sinA B C A C− − + + − = + 2 2 2sin sin sin sin sin 0A B C A C− + + = 2 2 2 0a c b ac+ − + = 2 2 2 12 cos cos 1202a c b ac B ac B B+ − = = − ∴ = − ∴∠ = ° b 2 sin 3b R B= = B 12.设函数 在 上最小的零点为 ,曲线 在点 处的 切线上有一点 ,曲线 上有一点 ,则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得: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 的方程为 , 由导数的应用可得:当 的坐标为 时,点 到切线 的距离为 的最小值,再利用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令 , 。则 ,即 , , 则 的最小值为 1,即 =1,又 ,所以 , 又 ,所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 的方程为 , 由 ,则 ,令 ,解得 ,此时 , 即当 的坐标为 时,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的最小值,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 ,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重点考查了运算能力,属 中档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 __________. 【答案】 2( ) sinf x xππ= − (0, )+∞ 0x ( )y f x= 0( ,0)x P 23 ln2y x x= − Q | |PQ 10 5 5 5 3 10 10 3 5 10 ( )y f x= (1,0) l 2( 1)y x= − Q 3(1, )2 Q l | |PQ 2 sin 0xππ− = ( 0)x > x kπ π= x k= ( *)k N∈ x 0x ' ( ) 2cosf x xπ= − ' (1) 2f = (1) 0f = ( )y f x= (1,0) l 2( 1)y x= − 23 ln2y x x= − ' 13y x x = − 13 2x x − = 1x = 3 2y = Q 3(1, )2 Q l | |PQ min| |PQ 2 2 32 2 3 52 101 2 − − = + cos27 cos18 sin 27 sin18° ° ° °− = 2 2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和差公式的逆运算得到答案. 【详解】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是三角恒等变换,属于简单题. 14.已知 .若数列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数列 是递增数列,则 是单调递增的一次函数型的数列,建立不等式关系进行求解即 可。 【详解】 , ,解得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单调的性质的应用,根据数列单调性建立不等式关系是解决本题 的关键。 15.在直三棱柱 中, 且 , ,设其外接球 球心为 ,且球 的表面积为 ,则 的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计算球的半径为 ,确定球心为 的中点,根据边角关系得到 ,计算面积得到 答案. 【详解】球 的表面积为 的 2cos27 cos18 sin 27 sin18 cos45 2 ° ° ° °− = ° = 2 2 ( )2 1na n a n= + − { }na 2a < { }na { }na ( )1 2, (2 )n n aa n a n a n a= + − ∴ = − + 2 0a∴ − > 2a < 2a < 1 1 1ABC A B C− 90BAC °∠ = 3AB = 1 4BB = O O 28π ABC∆ 3 3 2 7 HG 3AC = O 24 28 7R Rπ π= ∴ = 如图所示: 为 中点,连接 ,故三角形的外心在 中点上,故外接球的球心为 的中点. 在 中: ,故 ; 在 中: , ,故 ,故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棱柱的外接球问题,确定球心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16.已知双曲线 : 的右焦点为 ,左顶点为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交 的右支于 , 两点,且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 ,则 的离心率 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 证 明 是 正 三 角 形 , 在 中 , 由 余 弦 定 理 、 结 合 双 曲 线 的 定 义 可 得 ,化为 , ,H G 1 1,BC B C HG 90BAC °∠ = BC HG Rt OGC∆ 1 1 2, 72OG BB OC R= = = = 3CG = Rt ABC∆ 2 2 3BC CG= = 3AB = 3AC = 3 3 2ABCS∆ = 3 3 2 C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F A F FA C M N AM N C 4 3 AMN∆ 'MFF∆ 2 22 2| | 2 | | cos120 (| | 2 )FF FM FF FM F M FM a′ ′ ° ′+ − = = + 2 23 4 0c ac a− − = 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 由题意,得 ,另一个焦点 , 由对称性知, , 又因为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 ,, 则 ,可得 是正三角形, 如图所示,连接 ,则 , 由图象的对称性可知, , 又因为 是等腰三角形, 则 , 在 中, 由余弦定理: , 上式可化为 , 整理得: ,即 ,由于 , 则 , 故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求双曲线的离心率,属于中档题.求解与双曲线 性质有关的问题时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既使不画出图形,思考时也要联想到图形,当涉及 顶点、焦点、实轴、虚轴、渐近线等双曲线的基本量时,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出它 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求离心率问题应先将 用有关的一些量表示出来,再利用其中的一些关系 构造出关于 的等式,从而求出 的值.本题是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半径构造出关于 的 ( )( ,0), ,0A a F c− ( ),0F c′ − AM AN= AM N AN MN= AMN∆ MF AF MF a c= = + 1 302MAF NAF MAN °∠ = ∠ = ∠ = AMF∆ 120AFM °∠ = 'MFF∆ 2 22 2| | 2 | | cos120 (| | 2 )FF FM FF FM F M FM a′ ′ ° ′+ − = = + 2 2 214 ( ) 2 2 ( ) (3 )2c a c c a c a c + + − × + − = +   2 23 4 0c ac a− − = ( )( )3 4 =0c a c a+ − 0, 0a c> > 43 4 0, 3c a c a− = = 4 3 ce a = = 4 3 e e e e 等式,最后解出 的值.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 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已知函数 . (1)求 的对称轴; (2)当 时,若 ,求 的值. 【答案】(1) ;(2) 或 【解析】 【分析】 (1)化简得到 ,计算 得到答案. (2)根据 得到 ,根据范围得到 或 计 算得到答案. 【详解】(1) 的对称轴满足: (2) 故 所以 或 解得: 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对称轴和根据函数值求角度,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8.已知数列 中, , (1)求 的通项公式; e 2 2( ) 3cos 3sin 2sin cosf x x x x x= − + ( )f x [0, ]α π∈ ( ) 1f α = α 12 2 kx π π= + 4 πα = 11 12 πα = 2 n 2) 3( sif x x π = +   2 3 2x k π π π+ = + ( ) 1f α = 1sin 2 3 2 πα + =   52 3 6 π πα + = 132 3 6 π πα + = 2 2( ) 3 cos 3sin 2sin cos 3 cos2 sin 2 2sin 2 3f x x x x x x x x π = − + = + = +   ( )f x 2 )3 2 12 2 kx k x k Z π π π ππ+ = + ∴ = + ∈( 12sin 2 sin 23 3( ) 21f π παα α   + = + =       = ∴ [0, ]α π∈ 42 ,3 3 3 π π πα  + ∈   52 3 6 π πα + = 132 3 6 π πα + = 4 πα = 11 12 πα = { }na 1 1a = ( )* 1 2 1n na a n N+ = + ∈ na (2)设 ,求 的前 项和;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根据递推公式构造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2)利用错位相减法对数列求和. 【详解】(1)因为 ,所以 ,则数列 是首项为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则: 即 ; (2) ,记 的前 项和为 ,则: ,则 , 两式相减: . 则 的前 项和为: . 【点睛】(1)形如 的递推公式,可采用构造等比数列的方法求解 数列通项公式; (2)错位相减法一般适用于:等差乘以等比形式的数列求和. 19.如图,在三棱柱 中, 、 分别是 、 的中点. (1)设棱 的中点为 ,证明: 平面 ; (2)若 , , ,且平面 平面 , 求三棱柱 的高. ( ) ( )21 log 1n n nb a a= + ⋅ + { }nb n 2 1n na = − ( ) 11 2 2nn +− + ( )* 1 2 1n na a n N+ = + ∈ 1 1 2( 1)n na a+ + = + { 1}na + 2 1 2n na + = 2 1n na = − ( ) ( )21 log 1 2n n n nb a a n= + ⋅ + = ⋅ { }nb n nS 1 2 31 2 2 2 3 2 ... 2n nS n= ⋅ + ⋅ + ⋅ + + ⋅ 2 3 4 12 1 2 2 2 3 2 ... 2n nS n += ⋅ + ⋅ + ⋅ + + ⋅ 1 2 3 1 1 12(1 2 )1 2 2 2 ... 2 2 2 2 ( 1) 21 2 n n n n n nS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nb n 12 ( 1) 2nn ++ − ⋅ ( )1 1, 0n na pa q p q+ = + ≠ ≠ 1 1 1ABC A B C− P Q 1AA 1 1AC 1BB D 1 //C D 1PQB 2AB = 1 1 4AC AA AC= = = 1 1 60AA B∠ =  1 1AAC C ⊥ 1 1AA B B 1 1 1ABC A B C−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 【解析】 【分析】 (1)连接 ,证明出平面 平面 ,然后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可得出 平面 ; (2)将三棱柱 的高转化成三棱锥 的高来计算,过点 作 交 于点 ,可得出 平面 ,计算出 的长度,然后利用等体积法由 计算出三棱锥 的高. 【详解】(1)连接 ,在三棱柱 中, , 是 的中点, 是 的中点,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 分别是 、 的中点, , 又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 、 平面 ,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2)三棱柱的高转化成三棱锥 的高,设为 , 过点 作 交 于点 , 4 15 5 AD 1 //AC D 1PQB 1 //C D 1PQB 1 1 1ABC A B C− 1C ABC− B 1BM A A⊥ 1A A M BM ⊥ 1 1AAC C BM 1 1C ABC B ACCV V− −= 1C ABC− AD 1 1 1ABC A B C− 1 1//AA BB D 1BB P 1AA 1//AP DB∴ ∴ 1ADB P 1//AD PB∴ AD ⊄ 1PQB 1PB ⊂ 1PQB //AD∴ 1PQB P Q 1AA 1 1AC 1 //AC PQ∴ 1AC ⊄ 1PQB PQ ⊂ 1PQB 1 //AC∴ 1PQB 1AD AC A=  AD 1AC ⊂ 1AC D ∴ 1 //AC D 1PQB 1C D ⊂ 1AC D 1 //C D∴ 1PQB 1C ABC− h B 1BM A A⊥ 1A A M 因为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又因为 , 平面 ,所以 平面 , 在 中, , . 又因为 , . 所以 ,所以 ,解得 . 因此,三棱柱 的高为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同时也考查了三棱柱高的计算,一般转化为三棱 锥的高,利用等体积法来进行计算,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20.已知点 和直线 ,直线 过直线 上的动点 且与直线 垂直,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 (I)求点 的轨迹 的方程; (II)设直线 与轨迹 相交于另一点 ,与直线 相交于点 ,求 的最小值 【答案】(I) ;(II) 【解析】 【分析】 (I)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 ,由抛物线定义可得到所求轨迹方程;(II)由 题意可知,直线 斜率存在,且斜率不为零,设 , ,与抛物线方程 1 1AAC C ⊥ 1 1AA B B 1 1AAC C  1 1 1AA B B A A= 1BM A A⊥ BM ⊂ 1 1AA B B BM ⊥ 1ACC ABM∆ 1 1 60BAM AA B∠ = ∠ =  sin 3BM AB BAM∴ = ∠ = 1 2 15 152ABCS∆ = × × = 1 1 34 4 42 2ACCS∆ = × × × = 1 1C ABC B ACCV V− −= 1 1 3 4 33 3ABCh S∆× × = × × 4 15 5h = 1 1 1ABC A B C− 4 15 5 ( )1,0F 1 : =-1l x 2l 1l M 1l MF l 2l P P C PF C Q 1l N NP NQ⋅  2 4y x= 16 PF PM= PF ( ): 1PF y k x= − 0k ≠ 联立得到韦达定理的形式,利用坐标运算表示出 ,代入韦达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 求得最小值. 【详解】(I)连接 为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即点 到定点 的距离等于点 到定直线 的距离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 的轨迹为: (II)由题意可知,直线 斜率存在,且斜率不为零 设 , ,直线 , 将直线 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可得: 则 又 , 当且仅当 ,即 时取等号 NP NQ⋅  PF l MF PF PM∴ = P ( )1,0F P 1 : =-1l x P 2 4y x= PF ( )1 1,P x y ( )2 2,Q x y ( ): 1PF y k x= − 0k ≠ PF ( )2 2 2 22 4 0k x k x k− + + = ( )22 4 22 4 4 16 16 0k k k∆ = + − = + > 2 1 2 2 1 2 2 4 1 kx x k x x  ++ =∴  = ( )1, 2N k− − ( )1 11,NP x kx k∴ = + + ( )2 21,NQ x kx k∴ = + + ( )( ) ( )( ) ( ) ( )2 2 1 2 1 2 1 2 1 21 1 1 1 1 1NP NQ x x k x x k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2 4 2 2 2 2 2 2 2 2 2 4 4 8 4 4 41 2 4 8 2 4 8 16k k kk k kk k k k  + + += + ⋅ + = = + + ≥ ⋅ + =   2 2 44k k = 1k = ± 【点睛】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解、抛物线中的最值问题的求解,本题中轨迹求解的关键是 能够根据动点满足的条件确认满足抛物线定义,从而得到抛物线方程;解决最值问题的关键 是能够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所求量,通过基本不等式求得结果. 21.已知函数 . (1)讨论函数 的单调性; (2)若 ,不等式 对一切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答案】(1)答案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首先求得导函数的解析式,然后结合导函数的解析式分类讨论即可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 (2)原问题等价于 在 上恒成立,据此设出导函数的零点, 结合导函数的性质讨论函数的最值,得到关于 b 的不等式即可确定其取值范围. 【详解】(1) 的定义域是 , . ① 时, , 在 上单调递增: ② 时, ,解得 , 当 时, ,则 在 上递减; 当 时, ,则 在 上递增. (2)当 时, , 依题意知不等式 , 即 在 上恒成立, 即 在 上恒成立, 设 , , ( ) min 16NP NQ∴ ⋅ =  ( ) ( )2e 2 R Rxf x mx m x m= − − ∈ ∈, ( )f x 1m = ( ) ln ln 2f x x bx− ≥ + 0x > b 2e 4b ≤ − 2e 2 1 ln ln 2x x x bx− − − ≥ + ( )0 + ∞, ( )f x R ( ) 2' 2e 2xf x m= − 0m ≤ ( )' 0f x > ( )f x R 0m > ( ) 2' 2e 2 0xf x m= − = 1 ln2x m= 1 ln2x m< ( )' 0f x < ( )f x 1 ln2 m −∞  , 1 ln2x m> ( )' 0f x > ( )f x 1 ln2 m + ∞  , 1m = ( ) 2e 2 1xf x x= − − ( ) ln ln 2f x x bx− ≥ + 2e 2 1 ln ln 2x x x bx− − − ≥ + ( )0 + ∞, ( )2e ln 2 ln 2ex x b x− − + ≥ ( )0 + ∞, ( ) ( )2e ln 2xg x x b x= − − + ( ) ( )2 1' 2e 2xg x bx = − − + 令 , , 易知 在 上递减,在 上递增, 则 , 即 ,设 ,则 , ,则 递增,又 故 , , ∴ ,解得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导数研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分类讨论的数 学思想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 22.在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曲线 的参 数方程为 (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曲线 , 的极坐标方程; (2)在极坐标系中,射线 与曲线 交于点 ,射线 与曲线 交于点 ,求 的面积(其中 为坐标原点). 【答案】(1) 曲线 : ,曲线 : . (2)1. 【解析】 分析:第一问首先将参数方程消参化为普通方程,之后应用极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之间的转 换关系,求得结果,第二问联立对应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求得对应点的极坐标,结合极径和 极角的意义,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1)由曲线 : ( 为参数),消去参数 得: ( ) ( )02 0 0 1' 2e 2 0xg x bx = − − + = ( )02 0 0 12e 2 0x b xx − = + > ( )g x ( )00 x, ( )0x + ∞, ( ) ( ) ( ) ( )0 02 2 0 0 0 0 0min e ln 2 1 2 e ln 1 ln 2ex xg x g x x b x x x= = − − + = − − + ≥ ( ) 02 0 02 1 e ln 2 0xx x− + ≤ 02 0t x= > ( ) ( )1 e ln 0th t t t= − + ≤ ( ) 1' e 0th t t t = + > ( )h t ( )1 0h = , 00 2 1t x< = ≤ 0 10 2x< ≤ 02 0 12 2e 2e 2xb x + = − ≤ − 2e 4b ≤ − xOy 1C 4 3 ,x t y t  = + = − t 2C 7 cos , 7 sin2 x y θ θ  = = θ x 1C 2C 3 πθ = 1C M 6 πθ = 2C N MON∆ O 1C sin 26 πρ θ + =   2C 2 2(1 3sin ) 7ρ θ+ = 1C 4 3 , , x t y t  = + = − t t 3 4x y+ = 化简极坐标方程为: 曲线 : ( 为参数)消去参数 得: 化简极坐标方程为: (2)联立 即 联立 即 故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由参数方程 向普通方程转化的过程中,即为消参的过程,注意消参的方法,再者就是直角坐标与极坐标 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求有关三角形面积的时候,注意对极坐标的意义的把握,求得结果. 23. 已知函数 . (1)解不等式 ; (2)设函数 最小值为 ,实数 满足 , , ,求证: .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f(x)≤x+1,即|x﹣1|+|x﹣3|≤x+1.通过①当 x<1 时,②当 1≤x≤3 时,③当 x>3 时,去掉绝对值符号,求解即可; (2)由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得,|x﹣1|+|x﹣3|≥|(1﹣x)+(x﹣3)|=2,推出 a+b=2.令 的 【 sin 26 πρ θ + =   2C 7 , 7 ,2 x cos y sin θ θ  = = θ θ 2 24 17 7 x y+ = ( )2 21 3sin 7ρ θ+ = 26 3 sin πρ θ πθ   + =     = 2 3 ρ πθ =⇒  = 2, 3M π     ( )2 21 3sin 7 6 ρ θ πθ  + = = 2 6 ρ πθ =⇒  = 2, 6N π     1 1· ·sin 2 2 sin 12 2 3 6MONS OM ON MON π π ∆  = ∠ = × × × − =   ( ) 1 3f x x x= − + − ( ) 1f x x + ( )f x c ab 0a > 0b > a b c+ = 2 2 11 1 a b a b ++ +  [ ]1,5 a+1=m,b+1=n,利用基本不等式转化求解证明即可. 【详解】①当 时,不等式可化为 , . 又∵ ,∴ ∅; ②当 时,不等式可化为 , . 又∵ ,∴ . ③当 时,不等式可化为 , . 又∵ ,∴ . 综上所得, .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2)证明:由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得, , ∴ ,即 . 令 , ,则 , , , , , 原不等式得证.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 中档题. 4 2 1x x− ≤ + 1x ≥ 1x < x∈ 1 3x≤ ≤ 2 1x≤ + 1x ≥ 1 3x≤ ≤ 1 3x≤ ≤ 3x > 2 4 1x x− ≤ + 5x ≤ 3x > ( ) ( )1 3 1 3 2x x x x− + − ≥ − + − = 1a m+ = 4m n+ = ( ) ( )2 22 2 1 1 1 1 m na b a b m n − −+ = ++ + 1 14m n m n = + − + + 4 mn = 2 4 1 2 m n ≥ = + 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