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试卷(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江省义乌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试卷(附解析Word版)

ID:435549

大小:235.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义乌市普通高中 2020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 有试题的答案写(填涂)在答题纸(卡)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其中第 3 小题 2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哲学家因为沉缅于思辨的世界,常常会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jìng)界,而此时恰恰是 他们灵感的火花迸(bѐng)发的时刻。 B. 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 市“烂疮(ch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弛。 C. 《尚书·盘庚》是商代国王迁都于殷的报告辞,古朴坚涩,典雅生动,“若网在纲,有条 而不紊(wĕng)”等比喻至今仍然活在我们的语言中。 D. 待更阑人静,许先生蹑手蹑脚地取来一沓(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 冥想,时而捋(lǚ)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这样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房外 传来盥漱(shù)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 文,熟能生巧,形成语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 工具书。 A 项,“沉缅”改为“沉湎”; B 项,“风靡(mí)”应读“mĭ”、“烂疮疤(chāng)”应读“chuāng”、“背道而弛”改为 “驰”; C 项,“坚涩”改为“艰涩”、“有条而不紊(wĕng)”应读“wĕn”。 故选 D。 【点睛】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 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 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度已死”固然 ,而争议的焦点恰恰在于,百度通过提供有选择的信息结果, 达到向自家产品引流的商业目的,而且内容参差不齐,甚至存在涉嫌侵权和虚假的信息,这 无疑从根本上违背了其作为公共搜索引擎的初衷。 【甲】无论如何,一个已达到垄断级别的搜索引擎,已经不是哪个企业的《私家花园》, 而首先是互联网的公共平台。倘若以亲近远疏为规则,那么搜索引擎只会沦为 的私器。 曾经的教训 :当贴吧的公共空间标上“可售卖”的价码,当寻医问诊的页面布上广 告陷阱,病友的家园变成骗子的“狩猎场”。【乙】这些悲剧一再警醒我们,谁掌握了信息入 口,谁就要相应地担起责任,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共识。 不可否认,对每一个搜索引擎而言,排名总有先后,结果总有页码。【丙】但问题在于, 究竟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考量、用怎样的思维加以布局。“按照优质内容排序”的承诺践行了 吗?平台内容的把关义务尽到了吗?事实证明,那种只在乎企业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 无异于竭泽而渔、 ,不仅失去用户,而且触犯众怒。 对于直接服务亿级用户的互联网平台,公共性和公益性是第一属性。平台越大,责任越 大。平台的公共性与资本的逐利性,似乎存在天然的冲突,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正是对企 业最大的考验之一。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耸人听闻 谋利 记忆犹新 饮鸩止渴 B. 骇人听闻 谋利 历历在目 望梅止渴 C. 骇人听闻 牟利 记忆犹新 望梅止渴 D. 耸人听闻 牟利 历历在目 饮鸩止渴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D 3. A 【解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多积累词语成语,多练习 辨析近义词和成语。辨析时从适用对象、褒贬情感、结构搭配、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角度 进行判定。 耸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人听闻:指人听了某事后感到很惊讶、恐惧,多指社会 上发生的坏事。前者强调夸大或捏造事实,而后者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强调真的发生的 严重的事情,这里说的“百度已死”并不是事实,而是夸大事实,故选“耸人听闻”。这样可 以排除 BC 项。 谋利:通过计谋或者计划获取利益,中性词。牟利:通过违法行为追求利益,贬义词。句中 指若以亲近远疏为规则,搜索引擎只会沦为获取私利的器物,故用“牟利”更好,故排除 AB。 记忆犹新:指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晰,如刚发生过的一样。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 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前者强调记忆准确,后者强调过去 事情的重现,这里说的是“曾经的教训”重现在眼前,故选“历历在目”,排除 AC。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饮鸩止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句中指那种只在乎企业利益不注重公共效益的做法,不仅失去用户,而且触犯众怒,可见是 不顾后果的,故用“饮鸩止渴”,故排除 BC。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合在语言表达中起表情达意的辅助作用,要求考 生平时积累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能依据句意、语气、语言结构、书写位置等正确使用或改 正标点符号。 A 项,“已经不是哪个企业的《私家花园》”错误,“私家花园”在这里是比喻说法,属于有 特殊意思的话,而不是书名,故书名号改为引号。故选 A。 【点睛】解答标点符号题需注意通过做练习,探求规律,掌握方法。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弄清功用。2、揣摩语气。3、分析结构。4、紧扣语境。 5、理解句意。6、留意套用。7、 注意比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以非典型的文学呈现我们所面对的时代,恰恰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与彼得·汉德克这两 位几无交集的作家的共通之处,也是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双黄蛋”的价值所在。 B. 网络成瘾者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其后果可导致内向、自 卑、对抗及其他精神心理问题。 C. “积分圆梦”项目以公益需求通过金融网络延伸到消费者身边,消费者可以便捷地捐赠积 分,这是以“互联网+”方式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 D. 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更多的普通人身上,还体现在部分具备高超技艺的 人身上,唯有如此,才能凸显出真正的社会价值。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 句子,然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 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是否有问题。 B 项,搭配不当,“网络成瘾者”和“精神行为障碍”不能搭配,可去掉“者”; C 项,语序不当,“通过金融网络”应放在“以公益需求”之前,并且将“以”改为“把”; 且 C 项结构混乱,“提供了新选择”应改为“提供的新选择”。 D 项,不合逻辑,应将“更多的普通人”和“少部分具备高超技艺的人”调换位置。 故选 A。 【点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 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 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5.电影海报的文字不仅需要直观、简洁、准确地传达出电影的主题信息,更要吸引观众的兴 趣。请阅读下面有关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信息,然后为之拟写一条 30 字以内的海报广告 词。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 野联合执导,黄渤、张译、吴京、马伊琍、杜江、葛优、刘昊然、陈飞宇、宋佳领衔主演的 电影。该片演绎了 7 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献礼新 中国成立 70 周年。该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于 2019 年 9 月 30 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答案】明星齐聚倾力打造史诗大片,全民同频共振重温历史瞬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拟写广告词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广告词的特征,在 审准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和特点,拟出恰当得体的广告词。广告词要 求简洁、富有创意、反映对象特征。注意字数或句式、修辞上的要求。 本材料,七位导演联合执导,众多明星联袂出演,献礼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等是关键信息,拟 写海报广告词的词句形式可自由,内容突出主要特征,且有吸引力。注意字数要求。 【点睛】拟写广告词要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符合题目要求,达到宣传目的,要从内容和形 式两方面考虑。广告词的句式可自由,语言表达要通顺,富有吸引力。 6.下面是一幅关于“人类发展预估”的图示,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 【答案】示例:现在,人类发展正处在一个由慢到快的转折点。如果用过去或今天的发展速 度预测明天,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以指数级速度,才能正确预测人类未来的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题干要求,明确图表的内容。其次, 分析曲线的特点,抓住曲线所体现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着重抓曲线变化的关键节点前后 的数据变化。最后按照题干要求,组织语言作答。分析这条曲线应抓住关键时间节点“现 在”,“现在”是人类发展的一个由慢到快的转折点,根据图中的文字可知,人类随着时间的 发展,如果用过去或今天的发展速度预测明天,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以指数级速度预测 明天,才能做出正确预测。 【点睛】曲线图,这类题一般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有关数据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上的变 化来反映某种情况,答题者需要根据这种变化,弄清所表达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一款名为 Deepfake 的应用软件受到人工智能(AI)爱好者的关注。该软件可通过深 度学习,将 A 的面容移植到 B 的脸上。 与一般图像处理软件不同的是,Deepfake 可在视频中 近乎完美地实现动态“换脸”。 但目前 Deepfake 因为被用于制作虚假视频而声名狼藉:例如有人利用该技术伪造政治家 的公开演讲,并将尼古拉斯·凯奇的形象植入他从未出演过的影片中,因此已被部分社交平 台屏蔽。 好莱坞对这类 APP 背后的 AI 技术却颇感兴趣。对于“工业光魔”等大型数字特效公司而 言,利用现有技术将一位演员的面容“移植”到另一个身体上,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使 用 AI 技术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制作成本。 虽然当下视觉特效公司还没有完全接纳 Deepfake,但这些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在制作过程 中采用了 AI 技术,将其用于 3D 内容降噪、拍摄器材(如摄影机支架、灯光等)擦除和填充等 工作。未来基于 AI 的制作技术将逐步成为主流,帮助人们创造出更真实的数字人物,且其应 用将不仅限于大成本的电影制作,还将延伸至更多更广的领域。 (摘编自《Deepfake 黑科技遭封杀,但类似 AI 技术却震动了好莱坞》) 材料二 近日,一段通过 AI 技术把朱茵扮演角色的脸替换成杨幂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替换技 术可以说是巧夺天工,毫无违和感。因为这个视频,主人公杨幂和视频制作者“换脸哥”被 送上了热搜。 事实上,这项 Deepfake 自动换脸的技术出现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早在 2014 年,Deepfake 的雏形—一生成对抗网络(GAN)已经诞生,并在 2016 年孵化出 Face2Face,可以把一个人的面 部表情移植到另一个人的脸上。 如果有人觉得这项技术跟普通人关系不大,那就大错特错了,换脸技术滥用带来的不仅 仅是道德和伦理问题,还有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得到 普遍应用,诸如上班打卡、 刷脸购物、支付、手机解锁、抓交通违章等场景,都拥有大量的 用户群体。假如有人利用 AI 换脸技术在这些领域弄虚作假, 人脸识别又无法辨识真伪的话, 那么个人隐私信息、财产等都会被盗,后果难以想象。 有报道称,瑞士两位科学家对 Deepfake 进行了测评,先后测试了两套前沿且先进的人脸 识别系统:一个是性能最优的图像分类模型 VGG,另一个是基于 Facenet 的算法。结果显示, AI 分辨真假视频错误率高达 95%! 技术的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严格的监管、合理的使用才能真正让技术推动社会发展,让 生活更智慧便捷。 (摘编自《AI 换脸,是隐患还是前景?》) 材料三 据报道,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进行二审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 拟增加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伪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同时规 定,其他人格权的许可使用和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草案对于肖像权的有关规定。 公 开征求意见期间,有的部门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的肖像、声音,不仅 侵害自然人的人格权益,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建议法律对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换险”等问题予以回应。 不管新的技术应用如何受欢迎,对其可能对他人造成的权利侵害,公众还是应该有足够 的正视。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巳有犯罪团伙通过 3D 软件合成“假脸”认证网络平台账号,在 受言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虚假注册、刷单、薅羊毛、诈骗等不法行为。可见,在新的技 术应用给人们带来更多娱乐乃全创新体验的同时,也得警惕其被滥用。 按照此次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的规定,凡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通过 AI 技术给他人换脸, 都可能构成侵权。这无疑为那些沉醉于新技术应用快感中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不可否认, 多数人使用 AI 换脸技术,可能都是出于一种“好玩”的恶搞心态,但正因为好玩、流行,人 们才可能忽视了边界意识,在冒犯他人权利时还处于不自知的状态。 当然,AI 换脸、PS 恶搞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杜绝并无必要。但是,这种新的亚 文化与公民权利的保护之间如何平衡,却是需要认真对待和不断探索的现实命题。技术是中 立的,其“后果”关键还在于使用者的态度。 在法律上明确“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伪造的方 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不是打压新技术应用,而是划清应用的合理边界。 (摘编自朱昌俊《规定恶搞换脸侵犯肖像权为 AI 应用划界》) 7. 下列对材料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有人利用 Deepfake 技术伪造政治家的公开演讲等虚假视频,该技术已被各个社交平台 屏蔽。 B. 虽然并未接纳 Deepfake,但当下这些视觉特效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 AI 技术。 C. Deepfake 自动换脸的技术并不是才出现的,早在 2014 年,它的雏形就已经诞生,并在 2016 年孵化出 Face2Face 。 D. 换脸技术的滥用虽然与道德、伦理问题没有关系,但是和个人隐私信息、财产等安全却息 息相关。 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Deepfake 黑科技被一些社交平台封杀,却因为它可以帮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被好莱坞 等影视公司青睐。 B.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上班打卡、刷脸购物、手机解锁等方面,所以一旦“换脸技 术”被滥用,后果十分严重。 C. 瑞士两位科学家用两套前沿且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对 Deepfake 进行的测评结果表明,这项 技术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D.材料三提到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拟增加的规定,是对 Deepfake技术带来的“换脸” 等问题做出的回应。 9.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以 Deepfake 为例,说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新技术? 【答案】7. C 8. D 9. (1)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如 Deepfake 在影视制作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制作成本; (2)防止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利用 AI 换脸技术在上班打卡、刷脸购物、手机解锁等 方面弄虚作假;(3)制定相关法律,划清应用的合理边界,引导 Deepfake 等新技术健康发 展。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 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 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A 项,“该技术已被各个社交平台屏蔽”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已被部分社交平台屏蔽” 故 B 项“各个”扩大了范围; B 项,“虽然并未接纳 Deepfake”错误,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虽然当下视觉特效公司还没 有完全接纳 Deepfake”,故 B 项说法太绝对; D 项,“换脸技术的滥用虽然与道德、伦理问题没有关系”错误,材料二第三段“换脸技术滥 用带来的不仅仅是道德和伦理问题,还有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可知,换脸技术 的滥用和道德、伦理是有关系的。 C 项理解正确,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 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 是否颠倒等。 D 项,“《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拟增加的规定,是对 Deepfake 技术带来的‘换脸’等问 题做出的回应”错误,依据材料三第一段“《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拟增加规定:任何组 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伪造的方式侵害……”和“建议法律对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 ‘换险’等问题予以回应”可知,《民法典人权编(草案)》中的规定不是对 Deepfake 的回应。 且“回应”只是“建议”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已经“做出的回应”。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应该如何面对新技术”, 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面对新技术”的方法、态度等,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准确作答。 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好莱坞对这类 APP 背后的 AI 技术却颇感兴趣……使用 AI 技术则将大大 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省制作成本”、第四段“这些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 AI 技术,将……擦除和填充等工作”可知,利用新技术,如 Deepfake 在影视制作上可大大提高 工作效率,节省制作成本; 依据材料二第三段“换脸技术滥用带来的不仅仅是道德和伦理问题,还有和每个人都息息相 关的安全问题”“假如有人利用 AI 换脸技术在这些领域弄虚作假……个人隐私信息、财产等 都会被盗,后果难以想象”可知,对新技术还要防止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弄虚作假或安全问题; 依据材料三第四段“在法律上明确‘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伪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不 是打压新技术应用,而是划清应用的合理边界”可知,还要制定相关法律,划清应用的合理 边界,引导 Deepfake 等新技术健康发展。 【点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 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 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 致 秋 行 状(节选) 文/汪曾祺 云致秋家贫,少孤。他家原先开一个小杂贸铺,不是唱戏的,是外行。致秋上过小学、 初中,还在青年会学了两年英文。他文笔通顺,字也写得很清秀,而且写得很快。照戏班里 的说法是写得很“溜”。他有一桩本事,听报告的时候能把报告人讲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下来。 他曾在邮局当过一年练习生,后来才改了学戏。因此他和一般出身于梨园世家的演员有些不 同,有点“书卷气”。 致秋原先在致兴成科班。致兴成散了,他拜了于连宣。于先生原先也是“好角”,后来塌 了场,就不再登台,在家教戏为生。 云致秋很聪明,摹仿能力很强,他又有文化,能抄本子,这比口传心授自然学得快得多, 于先生很喜欢他。没学几年,就搭班了。他是学“二旦”的,但是他能唱青衣。致秋唱了几 年戏,不管搭什么班,只要唱《探母》,太后都是他扮的。致秋有一条好嗓子。据说年轻时扮 相不错。我一共看过他两出戏:《得意缘》和《探母》。 他那很多地方是死膛肺里的氧气实在 不够使,我看他扮着郎霞玉,拿着大枪在台上一通折腾,不停地呼哧呼哧喘气,真够他一呛! 不过他还是把一出《得意缘》唱下来了。《探母》那回是“大合作”,在京的有名的须生、青 衣都参加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那么多的“好角”,可是他扮的萧太后还真能压得住,一出 场就来个碰头好。 观众也有点起哄。一来,他确实有太后的气派,“身上”穿着花盆底那两 步走,都是样儿;再则,他那扮相实在太绝了。京剧演员扮戏,早就改了用油彩。梅兰芳、 程砚秋、尚小云,后来都是用油彩。可他还是用粉彩、鹅蛋粉、胭脂,眉毛描得笔直,樱桃 小口一点红,活脱是一幅“同光十三绝”,俨然陈德霖再世。 云致秋到底为什么要用粉彩化妆,这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我一直没有捉摸透。问他, 他说:“粉彩好看!油彩哪有粉彩精神呀!”还是真话么?还是标新(旧)立异?玩世不恭? 都不太像。致秋说:“粉彩怎么啦,公安局管吗?”公安局不管,领导不提意见,就许他用 粉彩扮戏。致秋是个凡事从众随俗的人,有的时候,在无害于人,无损于事的情况下,也应 该容许他发一点小小的狂。这会使他得到一点快乐,一点满足:“这就是我——云致秋!” 致秋一辈子走南闯北,跑了不少码头,搭过不少班,“傍”过不少名角。他给金少山、 叶盛章、唐韵笙都挎过刀。他会的戏多,见过的也多,记性又好,甭管是谁家的私房秘本, 什么四大名旦,哪叫麒派、马派,什么戏缺人,他都来顶一角,而且不用对戏,拿起来就唱。 他很有戏德,在台上保管能把主角傍得严严实实,不洒汤,不漏水,叫你唱得舒舒服服。 该 你得好的地方,他事前给你垫足了,主角略微一使劲,“好儿”就下来了;主角今天嗓音有 点失润,他也能想法帮你“遮”过去,不特别“卯上”,存心“啃”你一下;临时有个演员, 或是病了,或是家里出了点事,上不去,戏都开了,后台管事急得乱转:“云老板,您来一 个!”“救场如救火”,甭管什么大小角色,致秋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他好说话。后台 嘱咐“马前”,他就可以掐掉几句;“马后”,他能在台上多“绷”一会儿。有一次唱《桑园 会》,老生误了场,他扮的罗敷,愣在台上多唱出四句大慢板!一一临时现编词儿。一边唱, 一边想,唱了上句,想下句。打鼓佬和拉胡琴的直纳闷:他怎还唱呀!下来了,问他:“您 这是哪一派?”——“云派!”他聪明,脑子快,能“钻锅”,没唱过的戏,说说,就上去了, 还保管不会出错。他台下人缘也好。从来不“拿糖”“吊腰子”。为了戏份、包银不合适,临 时把戏“砍"下啦,这种事他从来没干过。常言道:“宁带千军,不带一班。”这种事,致秋 从来不往里掺和。戏班里流传两句“名贤集”式的处世格言,一是“小心干活,大胆拿钱”, 一是“不多说,不少道”,致秋是身体力行的。他爱说,但都是海聊穷逗,从不钩心斗角,播 弄是非。因此,从南到北,都愿意用他,来约的人不少,他在家赋闲当“散仙”的时候不多。 他给言菊朋挂过二牌,有时在头里唱一出,也有时陪着言菊朋唱唱《汾河湾》一类的“对 儿戏”。这大概是云致秋艺术生涯登峰造极的时侯了。 我曾问过致秋:“你为什么不自己挑班?”致秋说:“有人撺掇过我。我也想过。不成, 我就这半碗。唱二路,我有富裕;挑大梁,我不够。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挑班,来钱多, 事儿还多哪。挑班、约人,处好了,火炉子,热烘烘的;处不好,虱子皮袄,还得穿它,又 咬得慌。还得到处请客、应酬、拜门子,我淘不了这份神。这样多好,我一个唱二旦的,不 招风,不惹事。黄金荣、杜月笙、袁良、日本宪兵队,都找寻不到我头上。得,有碗醋卤面 吃就行啦!” 10. 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11. 小说中的云致秋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归纳分析。 12. 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13. 有人评论汪曾祺“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请结合文本对汪曾祺小说的特点加 以分析。 【答案】10. 开篇交代云致秋的家庭背景和上过学的经历,以及他的文笔“溜”、记性好、有 “书卷气”等特征,为后文做铺垫。 11.(1)聪明过人:有点“书卷气”,学戏极为聪明,什么戏都能演。(2)热情敦厚,人缘极 好,又极具人情味。台上“救场如救火”,台下从不掺杂纷争。(3)淡定从容,甘当配角:虽 有能力,但甘当配角,能把主角“傍”得舒舒服服。(4)特立独行,有时发一点小狂:梅兰芳、 程砚秋、尚小云等人都用油彩,只有他坚持用粉彩。 12. (1)运用排比手法,写出他会唱的戏多,乐意帮人救场。(2)运用叠词“严严实实”“舒 舒服服”,表现出云致秋很有戏德。(3)多用短句,简练明快。 13. (1)汪曾祺的小说情节因素很弱,较少矛盾冲突,更关注生活,通过生活来写人写事。 小说中云致秋即是这样的小人物。(2)内容多横写市井风情,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 等等,渗透着乡土气息,有一种博识的杂家的风范。所选的小说中对云致秋所扮的角色的描 写就体现出了杂家的特色。(3)语言朴素、自然,于平常中求韵味,有散文化的特点。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要积累段落的常见作用的相关知识, 还要注意题干的内容要求,多思考该段在文中的位置,该段与其他段落的内容关联性,进而 思考呼应铺垫对比总结等结构作用。 第一段“家贫,少孤。他家原先开一个小杂贸铺”交代了云致秋的家庭背景;“致秋上过小 学、初中,还在青年会学了两年英文”交代上学经历;“文笔通顺,字也写得很清秀,而且 写得很快”“和一般出身于梨园世家的演员有些不同,有点‘书卷气’”写了云致秋的文笔 和气质特点,为后文写他的独特个性和气质做铺垫。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解答此题, 考生要了解作者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来正面描写人物,也会用景物烘托、他 人烘托及评价等侧面描写人物。 依据第一段“文笔通顺,字也写得很清秀,而且写得很快”、第三段“云致秋很聪明,摹仿能 力很强,他又有文化,能抄本子,这比口传心授自然学得快得多”、第五段“他聪明,脑子快, 能“钻锅”,没唱过的戏,说说,就上去了,还保管不会出错”等,可知云致秋聪明过人。 依据第五段“‘救场如救火’,甭管什么大小角色,致秋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他好说 话”“为了戏份、包银不合适,临时把戏‘砍’下啦,这种事他从来没干过”等可知,云致 秋热情、人缘极好、厚道等特点; 依据第五段“在台上保管能把主角傍得严严实实,不洒汤,不漏水,叫你唱得舒舒服服”和 最后一段“唱二路,我有富裕;挑大梁,我不够”“我一个唱二旦的,不招风,不惹事”可 知,云致秋知足从容,甘当配角等特点。 依据第三段“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后来都是用油彩。可他还是用粉彩、鹅蛋粉、胭脂” 可知,云致秋特立独行,坚持自我 特点。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的能力。考生可从内容和语言魅力两方面去分 析。内容上思考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和特点;语言魅力上思考艺术手法、语言风格、表情达 意上的作用。 “该你得好的地方,他事前给你垫足了”“主角今天嗓音有点失润,他也能想法帮 你……”“临时有个演员,或是病了,或是家里出了点事……甭管什么大小角色,致秋二话 不说,包上头就扮戏”,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云致秋乐意助人、帮人救场的特点。 “他很有戏德,在台上保管能把主角傍得严严实实,不洒汤,不漏水,叫你唱得舒舒服服” 长短句结合,且用“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等叠词,简洁明快地赞美了云致秋很有戏德。 的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仔细分析题干的指向性,明确考 查角度,回归文本,分析文本的艺术特色和风格特点,归纳出要点,联系本文内容作答。 本题要求分析汪曾祺“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的特点,考生可以分析本文的散文 倾向的特色。 首先,本文弱化情节、几乎没有冲突,而是写云致秋“和一般出身于梨园世家 演员有些不 同,有点‘书卷气’、有戏德,并以琐碎的生活剪影来写人写事,体现了散文的特点; 其次,“来约的人不少,他在家赋闲当‘散仙’的时候不多”“挑班、约人,处好了,火炉 子,热烘烘的;处不好,虱子皮袄,还得穿它,又咬得慌”等句子都可以看出,本文语言有 朴素自然中显韵味显内涵的散文化特点; 还有,“甭管是谁家的私房秘本,什么四大名旦,哪叫麒派、马派,什么戏缺人,他都来顶 一角”“ 戏班里流传两句“名贤集”式的处世格言,一是‘小心干活,大胆拿钱’,一是‘不 多说,不少道’”等都可以看出,本文还写了戏剧派系、市井思想等等,内容广博中展现云 致秋特点,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点睛】文学作文鉴赏人物形象,一般有三个途径:一是根据人物描写分析(肖像描写、语 言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二是联系情节背景(即将某段人物描写放到情节背景中去考 察),三是联系人生经验(只有调动自己已有生活储备才能从人物描写中抽象出人物性格)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 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 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 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1) 也。不以圣贤为准的(2)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 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 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 的 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 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 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各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 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 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1)正鹄:靶心。 (2)准的:标准。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挽必圆,视必审 审:仔细 B. 其亦可以少警矣乎 警:警惕 C. 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渝:说明 D. 援笔书所欲言 援:持,执持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 尝遗济也受业于予 不拘于时,学于余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 题有明确的认识。 B. 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才能走上正途,因此,确 立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C. 最后一段拓开一笔,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 烦”,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 D. 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一咏三叹,节奏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 题阐述得精辟有力。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志 苟 不 立 虽 细 微 之 事 犹 无 可 成 之 理 况 为 学 之 大 乎 昔 者 夫 子以 生 知 天 纵 之 资 其 始 学 也 犹 必 曰 志 况 各 党 小 子 之 至 愚 极 困 者 乎 其 不 可 不 的 以 尚 志 为 至 要 至 急 也 审 矣。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 (2)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答案】14. C 15. B 16. C 17. 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 /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18. (1)有了方向以后,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只有有志向的人才能做到。 (2)曾经让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求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给他 写了“尚志”两个字送给他。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题要得分,考生必须平时多积累,多读多记,考试时 再联系语境,利用上下文的语意和逻辑关系推测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 词类活用等词语在文中的释义,最后综合使用排除法得出最佳答案。 C 项,“渝:说明”错误,依据“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的人啊! 可知,“渝”意为:改变。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本题考意义和用法,要考生先依据文本推出选项中一个句子 中的虚词,再将句意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具体辨析时,注意虚词的虚实、 结构、句位、呼应、语气。 A 项,“以”,介词,因为/ 介词,因为; B 项,“也”,助词,表示判断/助词,句中停顿。 C 项,“而”,连词,表示转折,但是/连词,表示转折,但是。 D 项,“于”,介词,向/介词,向。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 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 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的 C 项,“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错误,最后一段依据“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 ‘尚志’二字以赠之”“济也,尚思立志乎哉”可知,尾段强调“尚志”的重要性。故选 C。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题,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 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 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考生注意抓动词、名词、虚词及固定搭配。故“志”的谓语是“不立”,且“虽”“犹”“况” 作为连词往往用于句首,“况……乎”是固定搭配句式,故可断句“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 况为学之大乎”; 再抓时间词“昔”“识”、句首连词“犹”和“夫子”的特点行为,可断句为“昔者夫子以生 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 最后,抓固定搭配“况……乎”,并注意主语“夫子”与“小子”的对比关系、以及句末助词 语气词“也”“矣”的提示作用,故可断句“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 至要至急也/审矣”。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 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 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 的落实。 (1)既:已经……以后;所以:用来……的方法;尤:尤其、特别。 (2)尝:曾经;“受业于予”,状语后置句,跟从我学习;题:题写、写;自勉:宾语前置句, 勉励自己;因为:因此写。 【点睛】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具体辨析,可在了解 18 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 意识法来判定:虚实意识、结构意识、句位意识、呼应意识、语气意识。解答时要仔细分析, 得出的答案要代入原句验证是否正确。 参考译文: 以前曾经看过射箭吗?靶心是射箭者所追求的目标。于是挑选一只好弓,修直你的箭, 蓄养你的体气,积蓄你的力量,站正了身子,遵照射箭的方法,来好好准备射箭。拉弓一定 拉圆,瞄准一定仔细,发射一定干脆,一直到箭正中靶心为止。如果靶心没有确立,一个人 就没有专一的努力方向,那么虽然他有好弓、强力,也会茫然无措,箭往哪里发射呢?更何 况那种松弛地拉开弓来游戏,慢慢地发射,起初也没有确定的目标,更不期望一定要射中靶 心,这种人,君子是要和他绝交,不和他做朋友的,就是因为这个人没有追求。 善于学习的人,如果知道这种理念,也可以有些警惕吧!学习的人想要成为圣贤,就好 像射箭者想要射中靶心。不以圣贤作为目标而学习的人,就是不确立靶心来射箭的人。志向 如果失去明确的方向,就会泛滥盲目,没有标准,想要不成为妄人,大概很少见吧。这就是 为什么立志是最首要因素的道理。 已有了明确的方向,就要考虑实现的途径了,这尤其是没有追求的人所不能做到的。所 以跟随老师,寻找朋友,好好读书,弄清道理,这都是实现目标所应做的事情。于是,平时 家居无事的时候,这份志向未曾怠慢过;处理事情、待人接物的时候,这份志向未曾混乱过; 生活安逸、处境顺利的时候,志向不因之而丧失;身处患难、心情忧郁的时候,志向不因之 而减损,一定要达到自己的愿望才行。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的人啊! 所以,志向一旦确立,哪怕是成为圣人,也可以实现的。前人有话说:“有志向的人, 终究能成大业。”又有前人说:“志向不变,聚精会神。”说的就是这啊。如果志向不能成 立,即使是细微的小事,也是没有成功的道理的,何况学习这样的大事啊!以前孔夫子具有 天生智慧的资质,开始学习时,还一定要谈到志向,何况我们这样的极蠢极笨的后辈小人呢? 实在是不能不以看重立志为紧要最急迫的事,想清楚啊! 现在有职掌刑部的大官浚仪黄君之先生,善于教育子弟,平和而有限度,严格却又不过 分。他曾让子弟济也来向我学习。济也请我为他题写书斋名,以自我激励,我因此为他写了“尚 志”二字送给他。过几天他要暂回老家,又来求我就斋名写一篇“说”。我提笔把自己想说的 写了出来,倒不觉得他烦人。济也啊,好好想想立志的事吧。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倾 杯 【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 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①。 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 楚峡云 归②,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 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① 鳞翼:即鲤鱼、大雁。 古人以为雁能为人传道书信。②楚峡云归: 用楚王遇巫山 神女的故事,借指欢乐不再。 19.上阙中“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一句中的“起”字非常富有表现力。请分析一下 它的表达效果。 20. 本词下阕是怎样抒写离愁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案】19.“何人”二句以设问提起,借笛声以抒旅怀。羌笛之声使词人思远之情油然而出, 一泄无余。一个“起”字强调了声音突兀传来的响亮与气势。 20. 先直写别后水山远, 书信难达的相思之苦;接着就对面设想,写佳人深居闺房,虽知游子 思念自己却难以体会行客远走天涯的苦楚,委婉曲折,倍增愁绪;再借用典故转写自己日前 的境遇,抒发远离往昔欢愉生活的孤独落寞;最后以景结情,写远望京华,但见远峰一片暗 绿色而已,言有尽而意无穷,委婉地传达了无尽的惆怅低徊之意。 【解析】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妙处。既然是炼字,一般是词 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 “起”,吹奏起。是谁人迎着风站在月光下?忽然吹奏起一阵阵的羌笛声。用设问手法,借笛 声回答,抒发旅怀,使人体会到浓烈悲凉的思远之情和吹笛人遗世独立的孤傲。虽写愁,却 画面清旷而气象高远。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平时了解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解 题时抓住题干关键词,然后结合诗句意思,把握诗句意象、特点、手法、情感等,进而准确 答出表达技巧的种类。 词的下阕抒写离愁之苦,先用“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触景生情,抒写别后的思念和因 关山阻隔而鱼雁难通的离别之悲。“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三句,用想象手法, 写伊人深居闺房,怎能体会出行客漂流天涯的思念苦处。 接着“楚峡”句用宋玉的典故,暗指自己旧日的欢爱已散,再联系到目前境遇,说明往昔“暮 宴朝欢”都已烟消云散,此时孤村独坐,对月自伤之悲。末尾“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两句,以景结情,京华杳不可见,只见远峰清苦愁恨,融情于景地写出思年之怅惘。 【点睛】炼字题的常见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 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 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 (《论语·述而》)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苏秦曰:“嗟乎!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 21. 苏秦为什么认为人生不能轻忽势位富贵? 22. 综述上文材料,简析孔子的富贵观与苏秦的富贵观。 【答案】21.苏秦认 人生世态,一个人富贵,那么亲戚畏惧,而贫穷就会被人看不起。所以 不能忽视势位富贵。 22. 孔子的富贵观:以仁义为重,安贫乐道;追求富贵,要合乎道义。 苏秦的富贵观:通过个人奋斗以求富贵;以富贵为重。 【解析】 【2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回答“苏秦为什么认为人生不能轻忽 势位富贵”,回答本题先阅读第二个文段,理解“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 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 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惧, 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据此可概括出答案。 【2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简析孔子的富贵观与苏秦的富贵观。”,实际上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解答该题先读懂两个文段是关键,然后结合孔子与苏秦的语言进行概括,孔子对“富贵”的 观点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意思 是“吃简陋的食物,喝凉水,弯曲手肘当做枕头,也乐在其中啊,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 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从中可概括出孔子的富贵观:以仁义为重,安贫乐道;追求富 贵但要合乎道义。苏秦“引锥自刺其股”通过读书研究去游说国君,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 得卿相之尊,这是通过自己努力去争取,并且认为“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 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从这可看出其对富贵的重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吃简陋的食物,喝凉水,弯曲手肘当做枕头,也乐在其中啊,用不正当的手段使 为 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 (苏秦)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并自言自语说:“哪 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这 回真的可以游说当世的君主了……唉!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连亲戚也畏 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四)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____________,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水浅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答案】 (1). 余音袅袅 (2). 泣孤舟之嫠妇 (3). 封狼居胥 (4). 赢得仓皇北 顾 (5).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6). 置杯焉则胶 (7). 往者不可谏 (8). 今之从政 者殆而 (9). 芳草萋萋鹦鹉洲 (10). 日暮乡关何处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 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 漏字、添字情况。本题易错字:袅、嫠、胥、仓、坳、胶、萋、洲、暮。 四、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所谓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静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正 的人生乐趣。 ——罗素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这个世界已经够喧哗的了,现在需要的只是静静面对内心。 ——毕淑敏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 不完全是负面的。 ——莫言 读了以上文字,对于“喧器”与“安静”你有什么联想、感悟或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②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少于 700 字。 【答案】远离喧嚣,追求心的平静 很多时候,我们想去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远离喧嚣,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 一下这篇文章,请大家一起欣赏,希望我们都可以做自己,找到自己心的安放处。 时光如水,不经意间,双脚已经踩在了五月的尾巴上。一个人走在昏黄的灯光之下,放 眼望去,夜笼长空,灯火阑珊,竟也有种别样的美。 也许这样宁静的夜晚,应该找一个情投意合的人相守,漫步幽径,谈笑风生,静默苍穹。 而我,却愿一个人,享受一场浅唱低吟的沉迷。 独坐一隅,聆一曲《云水禅心》,静思过往,空留叹息,一种莫名的无力感瞬间涌上心头, 纵使这温婉的乐曲也排解不了内心的苦闷。大概,只有指尖在键盘上跳跃的快感才能安宁我 怅然的心情,让我暂且麻木自己。 一直都知道,每一份工作都不容易,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的道理。可是真正投入到工作 中的时候,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每天早上,叫我起床的根本不是对工作的热情,而 是烦人的闹钟;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总是静不下心来轻声引导;领导安排任务的时候,总是 习惯性的先抱怨几声再付诸行动……这一切的一切,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很多的时候,我都在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我不热爱生活了, 还是生活抛弃了我? 或许,我缺少的,便是一种看清喜乐,承受苦难的心境。突然想起,有一次跟我最尊敬 的吴总交谈时,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想要成功,就必须有付出,不能抱怨。他现在的成功, 都是他自己靠双手努力,靠诚信去赢得人心所收获的。当时的我,并不以为意,只是笑笑, 便再无思绪。而今,终是明白,吴总所说的,大抵是一种认真、积极的处事态度。生活中所 有的烦恼喧哗,都是一片淤泥,只要我们在不断的困境中保持一颗向上的心,静静等待,终 会有一朵莲花,一些清醇的智慧,从无名的角落悄然盛开,还你一缕馨香。 人生,不必要惧怕什么,也不必要计较什么,更不必要抱怨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从 中获得了经历和体验,我们为人处世的能力因此得到提升, 我们的心智因此变得成熟。而很 多的时候,我们遇到问题,尝试了,努力了,最后却无能为力,也没关系,至少,我们问心 无愧。 心若无物,则一切皆空,心若向阳,则万事美好,心若清静,则莲花自开!惟愿余生能 以一颗恬淡的心面对生活,不骄不躁,无怨无悔!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 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 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是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 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据话语的含意。第一个 材料是罗素的话关键词是“安静”。意思是,他选择安静的生活,安静让他幸福。第二个是毕 淑敏的观点,她提到两个关键词,“安静”和“喧器”,提倡在喧嚣中安静地面对自我。第三 个是莫言在 2014 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摘录,关键词是“喧嚣”,意思是,这是一个喧嚣的 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人都不能避免喧嚣。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 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所以,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安 静”可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喧器”可理解为”喧闹”“热闹”,可以由“安 静和“喧嚣”引申到对现代人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的思考。最佳立意:(1)放弃宁静,接受喧 器:(2)远离喧器,追求安静:(3)直面喧器,追求心灵的宁静。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 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 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 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 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 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 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 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 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 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 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 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