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 1 页,总 3 页
专题 3 地理知识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陛下是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
称。
D.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2.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
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B.古代常用阴阳来表示地理方位,阴是指山之南、水之北,阳是指山之北、水之南。
C.《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和《春
秋》六部经书。
D.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
契诃夫的代表作是小说《羊脂球》。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序,周代叫库,“观太学”中的“太
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B.沛公居山东时——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
期,当时秦人称崤、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C.庐冢,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
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部儒家经典。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能。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除”是指降职并
外放,与“谪”相近。
C.在古代地理术语中,“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
三位降将,故得名。“两都”在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试卷第 2 页,总 3 页
D.“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
原地区。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内容上均
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表示降低官职的词语还
有“谪、贬、左除、左降”等。
C.“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采用干支纪年法;“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采用月相纪日
法,农历每月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
D.“泰山之阳”中的“阳”指泰山的北面。在地理方位上“阳”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阴”
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6.文化常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1)东向坐:古人讲究座次,且堂室有别。堂上以坐北向南为尊,反之为卑。室内以
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最卑为坐东向西。(______)
(2)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______)
(3)季父:叔父。古代兄弟间长幼排序为孟、仲、叔、季。(______)
7.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因与“歌”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常统称“歌
行”。(______)
(2)“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杜甫等倡导的,主张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
咏写时事的诗歌革新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______)
(3)“左迁”是降低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出官”指
免职出京;“除”指任命、授职。(______)
(4)“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______)
(5)“郡”是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秦统一天
下后,曾设三十六郡。(______)
(6)“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
多聚居在这一带。(______)
(7)“江州”是唐、宋行政区划之一。“江州司马”在诗中指白居易自己,现在引申为官
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______)
8.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试卷第 3 页,总 3 页
A.在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并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
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B.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伯”“仲”“季”以示区分。用“朔”(初一)、“望”(十
五)、“晦”(三十)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C.在春秋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秦以后,姓和氏逐渐不分,到了汉代,则通称为姓
了。
D.古人的礼仪中,室内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
卑是坐东朝西。
9.“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基础性性质的学说。可以理解为:太阳光能照
到的地方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山北当然照不到,为阴;水的北岸正对着太阳,为
阳。反之亦然。所以,水南为阴,水北为阳。例如:“江阴”、“汉阳”、“衡阳”、“华阴”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南岸、汉水的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B.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北边、华山的南边
C.长江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北边
D.长江北岸、汉水的北边、衡山的南边、华山的南边
10.我国佛教名山源远流长,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 )
A.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B.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C.江西庐山、 江西龙虎山、安徽黄山、 安徽九华山
D.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四川青城山、浙江普陀山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4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D 项“君位由最年
长的儿子继承”表述错误,应该是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君位,而庶子即使年长也没有资格继承君位。
2.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
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 项,委婉的说法理解有误,应该是很直接的说法。故选 A。
3.D
【解析】本题考核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
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
累,尤其是课本上的注释内容。本题考查并不冷僻,需要考生平时学习特别细心。
D 项有误,“术”应为“数”。
故选 D。
4.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
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B 项,“‘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不正确,
应是“贬”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除”,指封官授职。故选 B 项。
5.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题中 D 项,“‘泰山之阳’中的‘阳’指泰山的北面。在地理方位上‘阳’指山的北
面,水的南面;‘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错,应是“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
面,“泰山之阳”中的“阳”指泰山的南面。
故选 D。
6.√ √ ×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
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
的含义作答。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5
三句中“东向坐”“关中”“季父”均出自课本《鸿门宴》,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一定要熟记书下注释,以便考场上
灵活迁移。本题要熟悉古人的位次排列: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
处下位;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
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
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
古代兄弟排行: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
小,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
为“叔父”。
7.√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查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
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官职和科举、姓名和称谓、
宗法和礼俗、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考生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
内容,看清题干要求,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对试题进行辨析。
本题:
(1)“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很多,二 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
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行”是乐曲 的意思。根据文化常识判断此句是正确的;
(2)“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 是白居易
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又名“新乐府运动” 。这类诗的特点
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家除白居易而外,元稹、李绅、张籍、王
建也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口号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根据文化常识判断,此句“杜
甫”,不应该是倡导者,所以错误;
(3)“左迁”,降低官职调动。左迁,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出官”古代称由京官
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一般指被贬谪从京城调到地方,但并不是“免职出京”;“除”拜受官位,授官,除去旧职
以任新职;根据文化常识判断,此句“出官”解释错误;
(4)“青衫”古时学子所穿之服;借指学子、书生;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泛指官职卑微;根据文
化常识判断,此句是正确的;
(5)“郡”古代行政区域,始见于战国时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统一天下后,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6
曾设三十六郡;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隋朝废郡制,以县直隶于州;唐朝道、州、
县,武则天时曾改州为郡,旋复之;明清称府;根据文化常识判断,此句是正确的;
(6)“五陵”指的汉朝的五个皇帝陵墓,分别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
帝刘启的阳陵,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最后一个是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五陵的位置大概在距离长
安城约四十公里处,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根据文化常识判断,此句是正确的;
(7)“江州”东晋始置,辖境为江西大部,后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辖境变小。江州是唐朝、宋朝的行政区
划之一,一直沿置到宋代、元代;江州司马“”,是汉语词汇,如: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指白居易自己,现在引申为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根据文化常识判断,此句是正
确的;
8.B
【解析】试题分析:B 应该是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
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
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
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
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
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以课本内容为主。
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文
学的鉴赏》《20 世纪中国文学概述》《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鲁迅的生
平和创作》《唐诗简介》等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
展。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
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9. C
【解析】“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在北回归线以北,终年不会有太阳直
射,阳光会从南面照射,山的南面可以被太阳照射到而北面则受不到阳光照射,所以山南为阳,俗称“阳
坡”;山北为阴,俗称“阴坡”。水(河流)的方面,由于地形是西北高向东南渐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向东流的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下淘,南岸相对高差大,地
势低湿,岸下难受光照;北岸反之。
江阴:处于长江南岸。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7
汉阳:汉水的北边。过去的汉阳与汉口连成一片,在《明史》中说到,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
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
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
是。
衡阳:处于南岳衡山的南边。华阴:西岳华山的北边。
10. B
【解析】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
相传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
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 “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
铁九华”之说。
江西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文
化遗产,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风光奇特秀丽,“匡庐奇秀甲天下”。
安徽黄山,黄山四绝,久有“震旦国中第一山”之誉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