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 1 页,总 3 页
专题 4 官职及其变动
1.下列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征”是指由中央官署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守”是指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
C.“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退休,一般致仕年龄为六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加”是指加封,是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2.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司:专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 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B.齐衰:一种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和哀悼。
C.太傅:东宫官职,负责教育太子,一般作为实权性的官衔赐给重臣肱骨。
D.郎中:官职名。始于战国,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
拔官吏的制度,与“察茂才”“举孝廉”不同。
B.“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
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C.“六部”中的礼部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吏部则主管官吏的
任免、考核、升降和科举取士。
D.“除”“拜”均表示授予官职,“拔”“擢”均表示提拔,“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权”“署”
则表示暂代官职。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导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
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5.下列各项的古代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征”等。
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恭敏。试卷第 2 页,总 3 页
6.下面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
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一般由宦官担任。
B.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
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C.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后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
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古代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D.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
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也指便服。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
哀痛的情感。
B.豪民,地方上无官职,但有财势,不守法度、凌压百姓的人。
C.逐北,指追剿败北逃亡的军队,“北”指打了败仗往回逃。
D.“解职”即“革职”,因为违反朝廷意愿而被免除相关的职务。
8.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除了有封地的贵族以封地作姓氏之外,还有以国名、官职、居住地、职业
技艺或自己的祖先的字作为姓氏的。司马迁、东郭先生、庖丁分别是以官职、居住地、
职业技艺作为姓氏的。
B.干支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的一种纪年法,以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
依次循环相配,如公元 2017 年是农历丁酉年,那么 2018 年应该是戊戌年。
C.古人对于官职变动有多种说法,“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予左迁九江郡司
马”“屈原既黜”“上书乞骸骨”等句子,说的分别是授予官职、降低官职、罢免官
职、求取官职。
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
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
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9.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
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
方法分别是( )
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
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试卷第 3 页,总 3 页
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
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
10.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错误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
充任官职。
B.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转:调动
官职。
C.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封:指帝王降爵位或土地赐给
臣子。
D.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兼:开始任官职。
1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
C.“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
四方宾客等事务。
D.阙是宫门两侧的台阶,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12.填空。
(1)转运使,指古代主管 的中央或地方官职,首见于 朝,以后各王朝
均有设置。
(2)侍书,古代官职名,是 、 的官员 时为翰林院属官。
(3)侍中,古代官职名, 始置,是 以下至 的加官,为 之史,
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4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家、称号、官职、历法等文化
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A 项,“是指
由中央官署征聘”错,是由皇帝征聘;C 项,“一般致仕年龄为六十岁”错,是七十岁。D 项,“加”,是在原
来官衔上增加荣衔。
2.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
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
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
C 项,“一般作为实权性的官衔赐给重臣肱骨”表述错误,太傅(太子太保)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
的官衔加给重臣和近臣;选项应把“实权性”改成“荣誉性”。
3.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C 项,“吏部则主管……科
举取士”有误,科举取士由礼部主管。
4.D
【解析】“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考常识,关键是懂常识。备考时应关注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物称谓、作品命
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和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法等相关知识的积累。特别
是涉及科举、官职、礼俗、建筑、典籍五方面的常识要勤梳理识记。本题 D 项涉及到官员退休,古代官员
退休还有“乞骸骨”“致政”“致事”“乞休”等。
5.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化常识。C 项,科举不是户部,而是礼部。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
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
粮饷、财政收支的大臣,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考吉、嘉、军、宾、凶五
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6.A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
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5
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A 项,“一般由宦官担任”错误,太史令不是一直由太监担任的,著名的古代科学家
张衡,曾三次担任太史令,因此这种说法不准确。故选 A。
7.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辨析能力。学习中要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加强积累,注重
归纳,分类记忆,注意相近的文化常识之间的差别,务必做到准确。
D 项,“……因为违反朝廷意愿而被免除相关的职务”错误,“解职”的意思是辞职。故选 D。
8.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
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乞骸骨”指辞去官职。
9.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题干是“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
特点。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
《白氏长庆集》命名方法分别是:”题干与备选答案要求一一对应。需要平时识记并了解我国古代文人的作
品集名方式,并加以总结归纳帮助记忆。D 项《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
河东。《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李太白
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右丞。《白
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10.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干是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错误的一项”。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官职的升迁调动等变化习惯说法。D 项错在“兼:开始任官职”。“兼”正确解释是“兼职,
兼任,同时担任”的意思。
11.D
【解析】
试题分析: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
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
12.(1)运输事业 唐朝
(2)侍奉皇帝、掌管文书 宋明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6
(3)秦 列侯 郎中 丞相
【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
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首见于唐。侍书,官
名,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为翰林院属官正九品。侍中,古代职官名。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
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