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 1页 共 12 页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开区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
语文学科试卷
语文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本试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一种新节目形态的未来前景,与技术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评判一种节目形态是否具有技术价值,要看其能否促进社会信息的流动。对于观察
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在于不是给观众灌输具体的结论,而且是通过嘉宾探讨的方式,增
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社会信息的流动。这种让个体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对他人拥有更
多宽容的做法,使节目更富建设性。
在社会价值层面,当下的观察类真人秀大多把创作视野锁定普通家庭。家庭是社会
的细胞,家庭内部的话题如婚恋问题、亲子关系等,往往是社会变迁、时代发展的投影。
很多年轻人通过个体努力,在家庭之外实现了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 。与此同
时,包容的社会观念和逐渐完善的保障体系,为年青一代提供了有别于传统的生活模式。
观察类真人秀经由相关话题的讨论,在潜移默化中为 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摩擦
提供了可能性,有助于 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构建新的文化思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自给自足 消解 营造 B.自给自足 化解 缔造
C.丰衣足食 化解 营造 D.丰衣足食 消解 缔造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于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不是在于给观众灌输具体的结论,而是增进彼此之间 的
沟通,通过嘉宾探讨的方式,促进社会信息的流动。
B.对于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不是在于给观众灌输具体的结论,而是通过嘉宾探讨高三语文第 2页 共 12 页
的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社会信息的流动。
C.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不是在于给观众灌输具体的结论,而是通过嘉宾探讨的方 式,
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社会信息的流动。
D.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不是在于给观众灌输具体的结论,而且是通过嘉宾探讨的 方
式,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促进社会信息的流动。
3.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 用
“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B.“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指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 代;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
C.“当时七夕笑牵牛”中的“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相 会,
古代妇女们在这个夜晚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所以又叫“乞巧节”。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中的“四纪”指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 为
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9 年 7 月 1 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
分类“强制时代”。 按照总体部署,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 45 座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
活垃圾强制分类。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垃圾分类的法
律体系不健全,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边,填补了空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以借鉴的
宝贵经验。高三语文第 3页 共 12 页
【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 圾、
干垃圾。
材料二:
截至 2019 年 11 月,上海市湿垃圾分出量增长一倍,达到约 8710 吨/日,远超指
标量的 5520 吨/日。 湿垃圾分出量飙升,这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和规划,“幸福的烦
恼”也随之而来——末端处置能力不足,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目前,上海正在调试运行
和已建成的湿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共 6 座,实际处置能力约为 5000 吨/日。
为此,上海市的湿垃圾处置项目开始紧急上马。浦东老港镇,原计划明年第二季度
投产的上海最大规模湿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已于 10 月 24 日实现试运行。2020 年第二
季度前,上海计划建成 3 座湿垃圾资源化项目。
由于湿垃圾热值低,采用焚烧方法处理成本高,其它资源化路径是必然选择。目前, 上
海湿垃圾处理设施主要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湿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转化为
沼液、沼渣等。但这些资源化产品利用途径不畅,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受限。现在, 资源化
利用渠道不畅等,让很多专家开始思考:分出那么多湿垃圾怎么办?
同时,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末端处理减量,但是不会减少垃圾的源头产生量。同济
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说:“人均垃圾产生量不能无限制扩张,最后
一定是后端处置设置倒逼前端源头减量。”一件东西在成为垃圾之前,曾经历生产、运
输、消费等多个环节。这意味着,减量要从源头开始,这是整个垃圾产生链上的改变,
包括居民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改变。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抑制过度
包装,生产者承担产品使用完毕后的回收、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的责任,这值得国内借
鉴。
材料三: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最近
每个早晨都要接受居委会大妈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因为懒得丢垃圾,所以
尽量不生产垃圾,所以少吃……”近来,很多段子道出了人们被垃圾分类“整疯”了的
情绪。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生活垃圾分类要取得明显成效,需要
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
心,要包容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引导。
市民在整个垃圾分类链条中处于前端的投放部分,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让市民分类投
放,实际运行中的混装混运会极大打击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目前,各试点城市都按
照要求对分类设施、转运车辆、分类处置厂等进行了系统设计及配置,构建了系统的运
作机制和监管机制。为消除市民的不信任感,各城市应努力把中后端的分类转运、分类高三语文第 4页 共 12 页
处置情况展示给市民,让群众了解他们分类后的垃圾没有被混装清运。鼓励部分中后端
分类处置单位向市民开放,让公众获得更多参与感,增强其分类的责任感。
垃圾分类除了需要用法制手段强制推动外,一定的激励也有利于更快的推进。目前,
不少城市是对垃圾分类行为本身进行奖励,甚至个别城市对分类量进行奖励。但是,引入
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而不是对垃圾投放进行奖励。因此,在公众逐步形成分
类习惯后,一些城市要及时对奖励分类的做法予以调整。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技术性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
度去推动,避免走入误区,影响工作的有效推进。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垃圾分类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是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速度很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B.
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影响,百姓面对垃圾分类难免会有不适应感。 C.上
海采用厌氧发酵工艺而不采用焚烧方法处理湿垃圾,是基于对处理成本的考量。 D.一些
城市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奖励,与奖励的初衷南辕北辙,这种做法应立即纠正。
5. 读材料一图,结合全文,下列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19 年 6 月至 10 月,上海每月日均有害垃圾处置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 6 月到 8
月,每月日均有害垃圾处置量基本持平。
B.2019 年 9、10 两月上海每月日均有害垃圾处置量较实施垃圾分类之前每月日均有害垃圾
处置量大幅增长。
C.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末端处理能力大幅增强,市民可以不必减少垃圾的源头生产量
了。
D.经过 7、8 两月的适应,上海市民迅速适应了生活垃圾分类,养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习
惯。
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推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奖励垃圾分类投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因此,我们不仅满足于让市民分类 投
放,更要通过鼓励激发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高三语文第 5页 共 12 页
B.2020 年第二季度前,上海计划建成 3 座湿垃圾资源化项目,以应对目前出现的末端处置
能力不足的问题。
C.当后端处置设置倒逼人均垃圾产生量减少,意味着整个垃圾产生链上的改变,包括居 民
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改变。
D.向市民展示垃圾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置情况,可以成为试点城市增强市民垃圾分类责任 感
与积极性的途径之一。
三、(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太祖高皇帝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
赵。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
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 行数百
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
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 否则必为
二子所擒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
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大破赵军,斩成安
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问曰:
“仆欲北攻燕,东代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
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
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
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
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
不辍耕释耒,衤俞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
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
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
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
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
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高三语文第 6页 共 12 页
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
使使燕,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节选自《资治通鉴·汉
纪二》 )
【相关链接】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
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
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
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 宁尚可得
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 致:送达
B.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 谢:道歉
C.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 按:止住
D.燕从风而靡. 靡:归顺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燕已从而.东临齐 夫赵强而.燕弱
9.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都直接表现广武君善于审时度势,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②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
③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
④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
⑤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
⑥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A.①②③ B.②⑤⑥ C .①③④ D.④⑤⑥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B.高三语文第 7页 共 12 页
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C.
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D.
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1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一项是
A.韩信率领几万军队攻打赵国,赵王在井陉集结军队,号称有二十万之众。双方军
队人数悬殊,同时汉军不占据地利。
B.广武君认为,汉军乘胜攻赵,不可阻挡,赵军宜断绝其粮草,固守,伺机取胜;而 成
安君则恃众轻敌,急于迎战。
C.广武君被擒后进言韩信,如果不能使燕臣服,燕、齐两国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于 刘
邦统一天下不利。
D.韩信采纳广武君计策,不战而屈燕之兵,韩信遣使向汉王报告,张耳被封赵王。
第Ⅱ卷
本卷共 12 小题,共 117 分。
四、(25 分)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 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3 分)
(2)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2 分)
(3) 然则何由?(2 分)
13. 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相关链接,体现出韩信什么性格特点。(3 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 分)
感春十三首(其一)[宋] 张耒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揽。雨余尘埃少,信马不知远。黄乱高柳轻,绿铺新麦短。南 山
逼人来,涨洛清漫漫。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将绽。年丰妇子乐,日出牛羊散。携酒莫辞 贫,
东风花欲烂。
【注】此诗是张耒早年任寿安县尉时所写。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郊野之景,雨后新晴,北方原野上万物欣荣,春意盎然。
B.南山迎面,清洛初涨,“逼”字化静为动,笔力绝健;“漫漫”使用叠音词,音韵和 谐高三语文第 8页 共 12 页
舒缓。
C.本诗寓思想倾向于写景之中,诗人对北方乡村春天的热情赞颂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
来。
D.本诗语言具有平淡之美,毫不着意,却自然生动;全诗散行,不用对偶,不追求言语 句
读之奇。
(2) 赏析“年丰妇子乐,日出牛羊散。携酒莫辞贫,东风花欲烂”这四句诗。(3 分)
(3)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诗表达了哪些感情。(3 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的英雄刘裕住过的地方如今却变成“ , ”。
(6) 宋代范仲淹咏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人联想到《史记•廉
颇蔺相如列传》中的“ , ”。中国古代先
贤能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五、(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0 题。
沽源 汪曾祺
①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派我到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去画马铃薯图谱。我从张家口一 清
早坐上长途汽车,近晌午时到沽源县城。
②沽源原是一个军台。军台是清代在新疆和蒙古西北两路专为传递军报和文书而设置
的邮驿。官员犯了罪,就会被皇上命令“发往军台效力”。我对清代官制不熟悉,不知道
什么品级的官员,犯了什么样的罪名,就会受到这种处分,但总是很严厉的处分,和一般
的贬谪不同。然而据龚定庵说,发往军台效力的官员并不到任,只是住在张家口,花钱雇人
去代为效力。我这回来,是来画画的,不是来看驿站送情报的,但也可以说是“效力”高三语文第 9页 共 12 页
来了,我后来在带来的一本《梦溪笔谈》的扉页上画了一方图章:“效力军台”,这只是 跟
自己开开玩笑而已,并无很深的感触。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只身到塞外——这地方 在外长
城北侧,可真正是“塞外”了——来画山药(这一带人都把马铃薯叫作"山药"),想 想也怪有意
思。
③沽源在清代一度曾叫"独石口厅"。龚定庵说他“北行不过独石口”,在他看来,这是
很北的地方了。这地方冬天很冷。经常到口外揽工的人说:“冷不过独石口。”据说去年下
了一场大雪,西门外的积雪和城墙一般高。我看了看城墙,这城墙也实在太矮了点, 像我这样
的个子,一伸手就能摸到城墙顶了。不过话说回来,一人多高的雪,真够大的。
④这城真够小的。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从南门慢慢地遛达着,不到十分钟就出北门了。 北门外
一边是一片草地,有人在套马;一边是一个水塘,有一群野鸭子自自在在地浮游。城门口游着野
鸭子,城中安静可知。城里大街两侧隔不远种一棵树——杨树,都用土墼围了高高的一圈,为
的是怕牛羊啃吃,也为了遮风,但都极瘦弱,不一定能活。在一处墙角竟发现了几丛波斯菊,
这使我大为惊异了。波斯菊昆明是很常见的。每到夏秋之际,总是开出很多浅紫色的花。波斯菊
花瓣单薄,叶细碎如小茴香,茎细长,微风吹拂,姗姗可爱。 我原以为这种花只宜在土肥雨足的昆
明生长,没想到它在这少雨多风的绝塞孤城也活下来了。当然,花小了,更单薄了,叶子稀疏了,
它,伶仃萧瑟了。虽则是伶仃萧瑟,它还是竭力地放出浅紫浅紫的花来,为这座绝塞孤城增
加了一分颜色,一点生气。谢谢你,波斯菊!
⑤我坐了牛车到研究站去。人说世间"三大慢":等人、钓鱼、坐牛车。这种车实在太原
始了,车轱辘是两个木头饼子,本地人就叫它"二饼子车"。真叫一个慢。好在我没有什么急
事,就躺着看看蓝天;看看平如案板一样的大地--这真是“大地”,大得无边无沿。
⑥我在这里的日子真是逍遥自在之极。既不开会,也不学习,也没人领导我。就我自 己,
每天一早蹚着露水,掐两丛马铃薯的花,两把叶子,插在玻璃杯里,对着它一笔一笔 地画。上
午画花,下午画叶子——花到下午就蔫了。到马铃薯陆续成熟时,就画薯块,画 完了,就把薯
块放到牛粪火里烤熟了,吃掉。我大概吃过几十种不同样的马铃薯。据我的 品评,以“男爵”
为最大,大的一个可达两斤;以“紫土豆”味道最佳,皮色深紫,薯肉 黄如蒸栗,味道也似
蒸栗;有一种马铃薯可当水果生吃,很甜,只是太小,比一个鸡蛋大 不了多少。
⑦沽源盛产莜麦。那一年在这里开全国性的马铃薯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提出吃一次莜
面。研究站从一个叫“四家子”的地方买来坝上最好的莜面,比白面还细,还白;请来 几位
出名的做莜面的媳妇来做。做出了十几种花样,除了“搓窝窝”、“搓鱼鱼”、“猫 耳朵”,
还有最常见的“压饸饹”,其余的我都叫不出名堂。蘸莜面的汤汁也极精彩,羊 肉口蘑臊子。
这一顿莜面吃得我终生难忘。
⑧夜雨初晴,草原发亮,空气闷闷的,这是出蘑菇的时候。我们去采蘑菇。一两个小时,
可以采一网兜。回来,用线穿好,晾在房檐下。蘑菇采得,马上就得晾,否则极易生蛆。口
蘑干了才有香味,鲜口蘑并不好吃,不知是什么道理。我曾经采到一个白蘑。一般蘑菇都是
“黑片蘑”,菌盖是白的,菌褶是紫黑色的。白蘑则菌盖菌褶都是雪白的,是很珍贵的,不
易遇到。年底探亲,我把这只亲手采的白蘑带到北京,一个白蘑做了一碗汤, 孩子们喝了,
都说比鸡汤还鲜。
⑨一天,一个干部骑马来办事,他把马拴在办公室前的柱子上。我走过去看看这匹马, 是
一匹枣红马,膘头很好,鞍鞯很整齐。我忽然意动,把马解下来,跨了上去。本想走一小圈就
下来,没想到这平平的细沙地上骑马是那样舒服,于是一抖缰绳,让马快跑起来。这马很稳,高三语文第 10页 共 12 页
我原来难免的一点畏怯消失了,只觉得非常痛快。我十几岁时在昆明骑过马, 不想人到中年,
忽然作此豪举,是可一记。这以后,我再也没有骑过马。
⑩有一次,我一个人走出去,走得很远。忽然变天了,天一下子黑了下来,云头在天上
翻滚,堆着,挤着,绞着,拧着。闪电熠熠,不时把云层照透。雷声轰轰,接连不断, 声音
不大,不是劈雷,但是浑厚沉雄,威力无边。我仰天看看凶恶奇怪的云头,觉得这真是天神
发怒了。我感觉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恐惧。我一个人站在广漠无垠的大草原上,觉得自己非
常的小,小得只有一点。
⑪我快步往回走。刚到研究站,大雨下来了,还夹有雹子。雨住了,却又是一个很蓝 很
蓝的天,阳光灿烂。草原的天气,真是变化莫测。
⑫天凉了,我没有带换季的衣裳,就离开了沽源。剩下一些没有来得及画的薯块,是 带
回沙岭子完成的。
⑬我这辈子大概不会再有机会到沽源去了。
16.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
A.本文记叙了沽源的历史,思绪跨越古今,意在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
B.文章第五段,作者乘牛车来到研究站,行文思路由叙写沽源转而写在沽源的生活。 C.作
者写吃马铃薯、筱面和蘑菇,意在表现随遇而安的无奈,与世无争的淡然。 D.本文以
“我这辈子大概不会再有机会到沽源去了”做结,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又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E.本文或写景借物表现人生观,或通过叙写在沽源的平凡生活来表现生活态度,使 生
活中的细小平凡变得美好。
17. 鉴赏文中画线句子。(4 分)
18. 阅读本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概括沽源的特点。(4 分)
19. 作者使用什么表现手法,写出沽源的波斯菊有什么特点?(4 分)
20. 全文记述了沽源的特点和作者在那里的生活,从中你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获
得了什么人生启示。(5 分)
六、(11 分)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空抛物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1) 。良好的文
明环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好的习惯要靠教育涵养,更要靠严格执行法律来约束。可以说,
文明的养成,正是长期严格管理的结果。因此,治理高空抛物乱象,一方面要加强公民道德
教育,唤醒人们心中的文明意识, 让不再高空抛物成为一种公民素养,从根本上遏制不文
明行为;另一方面(2) ,以“零容忍”态度对待高空抛物
这一违法行为,让肇事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有这样,(3) 。高三语文第 11页 共 12 页
22. 名著名篇中随处可见让人过目难忘,铭记于心的语段。请从《红楼梦》、《论语》、
《三国演义》中任选一处,从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深邃思想等 角
度,用 100 字左右阐释其触动人心之处。(5 分)
七、(60 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某高三学生,虽然每天都很焦虑,但依然不断寻找着高效复习和保持头脑清醒的方法, 最近也
忍不住喊了一句“我太难了”。
某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每周六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发朋友圈说:“我太难
了。”两个月后,他又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的业绩,并配文:“这个月的奖金有着落了!”
某职场白领,眼看年底将近,业绩目标还有差距,她边咬牙紧赶,边发文“我太难了”。
生活中,人为难的时候不少。一句“我太难了”,既可以是对情绪的宣泄,也可以是 对
生活的调侃,但不可以是对困难的逃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思考,谈谈你对“我太难了”这种说法的思考和领悟。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高三语文第 12页 共 12 页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南开区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 A
2. C
3. B(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指少年时代。)
4. D(“立即纠正”与原文材料三,倒数第 2 节不符)
5.A (B.以偏概全,较实施垃圾分类前的 6 月和实施垃圾分类之后的 7、8 月均大幅提高。C.“市民
可以不必减少垃圾的源头生产量了”与原文材料二尾段、材料三第三段内容相悖。D.“适应了”“养成
了”不当。)
6.A 强加因果。
7. B 拒绝
8. C(A.人称代词,成安君;指示代词,那 B.在,比;D.顺承,并列。)
9. B
10.C
11.C(原文“燕、齐相持而不下”,指燕、齐与汉势均力敌,相持不下,而非燕、齐双方相持不下。)
12.(1)有人将广武君绑了送至韩信帐前,韩信解开广武君的绳索,让广武君面朝东而坐,以对待老
师的礼节对待广武君。(请广武君面向东而坐,补充省略部分 1 分,东乡,向东,1 分;师,像对
待老师一样,以师礼待,1 分)
(2) 果真让长安君听(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这样的人也已经被擒获\俘虏了。(诚,果真,1 分;
为禽,被动句,1 分)
(3) 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做呢?(然则,既然这样,那么,1 分;何由,怎么做 1 分)
13.韩信随机应变,知己知彼,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善于攻心,能抓住对方心理
劝降;能审时度势,听取正确意见。(每点 1 分,加满 3 分为止,意思对即可得分)
14.(1)D(“不用对偶”错误)
(2) 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1 分)虚写农人畅想丰收,实写红日初升把牛羊散放在牧场上;实写农
人因喜悦而赶着进城沽酒的场景,虚写想象东风吹拂,百花即将一片绚烂的美景(1 分),表现了农人预
享丰收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怀之情。(1 分)
(3) 诗人雨后信马游春看到郊野万物欣荣,春意盎然,内心充满喜悦之情。(1 分)诗人通过自己的主
观感受,传达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预想丰年的喜悦(1 分),表现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心。(1 分) 15.
(1)江间波浪兼天涌(2)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云无心以出岫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两空均对,给 1 分)
(6)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两空均对,给 1 分)
16.A.C
17.视听结合,写出电闪雷鸣,大雨欲至的狂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大雨将至云、雷、闪电
的气势,侧面以我的感觉烘托骤雨的猛烈;连用短句(连续使用动词),表现乌云密布,瞬息万变;使
用叠音词,写出闪电雷鸣的声势;比拟(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乌云密布之状。(写出一点并分
析,给 2 分,加满 4 分为止。)
18.(1)历史上,沽源是官员受到严厉处分时的贬谪之地。
(2) 沽源冬天天气寒冷。
(3) 沽源城小而安静,少雨多风。
(4) 沽源交通工具落后。
19.对比反衬,高大受到保护的杨树瘦弱、生命力衰弱,和沽源波斯菊尽管更加单薄、纤细却生命力顽
强,形成对比。云南的波斯菊花瓣单薄、茎叶纤细,珊珊可爱和沽源的波斯菊进行对比。衬托沽源
波高三语文第 13页 共 12 页
斯菊的伶仃萧瑟,突出在少雨多风的塞外(恶劣的生存环境中 ),沽源波斯菊生命力顽强。 20.(1)作者戴了
右派帽子,来到塞外画山药,面对坎坷,也觉得“怪有意思”的,在“苦难中”寻 找生活的乐趣,比如享受“美食”,
乐观地面对生活。(2)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自身处境,不自怨自 艾,热爱生活,对苦难甘之如饴,安之若
素。(3)对未来充满希望。(每点 1 分)
(1)人生遭遇苦难,要顽强执着乐观地活着。(2)生活中处处有美好与乐趣。(3)相信坎坷都是暂时 的,风雨过
后,就会有彩虹。(答出一点 1 分,加满 2 分为止)
21.(1)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2) 法律需要加码 (3)高空抛物乱象才会得到遏制
22.选择一点 1 分,叙述文本 2 分,分析其触动人心之处 2 分。(少于 90 字,减 1 分,出现病句减 1 分,错三
字减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