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省名校联盟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物理试题(五)(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浙江省名校联盟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物理试题(五)(解析版)

ID:435619

大小:1.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江省名校联盟新高考创新卷》选考物理(五)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 I(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 功 B. 磁通量 C. 冲量 D. 电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运算时采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冲 量是矢量,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2.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右手螺旋定则判定电流周围磁场方向 D. 卢瑟福通过 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且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原因”,故 A 正确; 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 B 错误;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总结出右手螺旋定则判定电流周围磁场方向,故 C 错误; D.卢瑟福通过 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并未发现了质子和中子,故 D 错误。 故选 A。 3.四个不同的物体甲、乙、丙、丁的运动情况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在做曲线运动 B. 在 0 至 t1 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 的 α αC. 两图像中,t2、t4 时刻分别表示乙、丁开始做反向运动 D. 在 t3 时刻,丁一定在丙的前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运动学的图象中任何曲线只能表示直线运动,因为在运动学图象中只能表示正反两方向,故不 能描述曲线运动,故 A 错误。 B.在 0 至 t1 时间内,甲乙 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所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 B 正 确。 C.x-t 图象中的 t2 时刻转折点表示物体的位移开始减小,运动方向开始反向;v-t 图象中的转折点表示速度 减小,加速度方向变化,其方向仍沿正方向,运动方向没有反向,故 C 错误。 D.由 v-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 t3 时刻,丁位移大于丙的位移,但初始距离不 知,所以无法确定哪个在前,故 D 错误。 故选 B。 4.荡秋千是人们平时喜爱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荡秋千,A 和 B 分别为运动过程中的 最低点和最高点,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B 位置时,该同学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B. 在 A 位置时,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C. 在 A 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踏板的压力大于秋千踏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处于超重状态 D. 由 B 到 A 过程中,该同学向心加速度逐渐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 B 位置时,该同学速度为零,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受力不平衡,故 A 错误; B.在 A 位置时,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故 B 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三定理,在 A 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踏板的压力等于秋千踏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故 C 错 误; 的D.由 B 到 A 过程中,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由动能定理得 该同学向心加速度逐渐增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5.如图所示,将一带电小球 A 通过绝缘细线悬挂于 O 点,细线不能伸长.现要使细线偏离竖直线 30°角,可 在 O 点正下方的 B 点放置带电量为 q1 的点电荷,且 BA 连线垂直于 OA;也可在 O 点正下方 C 点放置带电 量为 q2 的点电荷,且 CA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则 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两种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依据矢量的合成法则,结合三角知识,及平衡条件,则有:F′=mgsin30°,F=mgtan30°,根据库仑定律,则 有: ,而 ;根据三角知识,则有:lBA=Ltna30°,lCA=Lsin30°,综上所得: , 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 2 =vF m mar = 21 2mgh mv= 1 2 q q 1 2 2 3 3 1 3 2 1 2 BA kQqF l ′ = 2 2 CA kQqF l = 1 2 2 3 q q =【点睛】考查库仑定律、矢量的合成法则与平衡条件的应用,掌握三角知识,及几何关系的内容,注意绳 子的长度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 和 A2 是两个相同的灯泡,线圈 L 自感系数足够大,电阻可以忽不计.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合上开关 S 时,A2 先亮,A1 后亮,最后一样亮 B. 断开开关 S 时,A1 和 A2 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C. 合上开关 S 稳定后,流过 A1 的电流方向与流过 A2 的电流方向都向右 D. 断开开关 S 时,流过 A1 的电流方向与流过 A2 的电流方向都向右 【答案】D 【解析】 【详解】AC.合上开关的瞬间,L 由于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通过 A1 的电流,所以 A1 中的电流小于 A2 中的 电流,稳定后 L 对直流电路没有阻碍作用,A1 和 A2 电阻相等,即合上开关 S 时,A2 先亮,A1 后亮,最后 一样亮,此时 A1 和 A2 的电流方向都向右,故 A 不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 BD.断开开关时,由于 L 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在 A1 和 A2 之间构成串联电路中产生电流,故都要过一会才 会熄灭,此时流过 A1 的电流向右,流过 A2 的电流向左.故 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7.有 a、b、c、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 是近地卫星,c 是地球 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设地球自转周期 24h,所有卫星均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 图所示,则有(  )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B. d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C. b 在 4h 内转过的圆心角小于 D. a、b、c、d 四颗卫星中,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A.a 随赤道一起转动,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一个分力提供,即 ,可知 a 的向心加速度不 3 π mg ma≠等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故 A 错误;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 可知 d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故 B 错误; C.c 为同步卫星,周期为 24h,在 4h 内转过 圆周,即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理得 b 的轨道半径小,故周期小,在 4h 内转过的圆心角大于 ,故 C 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 解得 ,可知 b 线速度大于 c、d 的线速度,a、c 的角速度相等,根据 知,c 的线速度大 于 a 的线速度,可知 b 的线速度最大,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8.家电待机耗电问题常常被市民所忽略,技术人员发现一台电视机待机一天的耗电量约 0.2 度。据最新统计 浙江省的常住人口约 5800 万人,假设每户家庭拥有的家用电器如下表所示,则由表中数据,估算每年浙江 省家庭用电器待机耗电量约为(  ) 家庭常用电器 电视机 洗衣机 空调 电脑 户均数量(台) 2 1 2 1 电器待机功耗(W/台) 10 20 40 40 A. 度 B. 度 C. 度 D. 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待机电器的总动率 的 2 MmG mar = 1 6 π 3 3 2 R CT = π 3 2 2 Mm vG mr r = GMv r = v rω= 62.3 10× 823 10× 102.3 10× 122.3 10×每年浙江省家庭用电器待机耗电量约为(按 3 人一户计算) 计算结果最接近 C,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9.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3:1,原线圈与小灯泡 D 串联后,接入一电压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 电源;副线圈电路中连接可变电阻 R 和电流表,电流表内阻不计,如图所示。若改变 R 的阻值,使电流表 的示数变为原来的两倍。则(  ) A. 小灯泡 D 的亮度变暗 B. 副线圈的电压变小 C. R 的阻值大于原来的一半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两倍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变压器输入输出电路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得 可知次级电流变为原来的两倍,则初级电流也变为原来的两倍,即小灯泡 D 的亮度变亮,故 A 错误; BC.因灯泡 D 两端的电压变大,可知变压器初级电压减小,次级电压也减小,R 的阻值小于原来的一半, 故 B 正确、C 错误; D.初级电流变为原来的两倍,但是初级电压减小,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小于原来的 2 倍,故 D 错误。 故选 B。 10.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原来静止的氡核 ,该原子核发生 衰变,放出一个速度为 、质 量为 m 的 粒子和一个质量为 M 的反冲核钋(Po),若氡核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 粒子和 钋核的动能(涉及动量问题时, 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 10 1 20 2 40 1 40W 160WP = × + × + × + × = 4 3 105800 10 160 10 24 365kW h 2.7 10 kW h3W nPt −= = × × × × × ⋅ = × ⋅ 1 2 2 1 I n I n = 222 86 R α 0v α αA. 衰变后 粒子和反冲核钋(Po)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小圆表示 粒子的运动轨迹 B. 衰变后 粒子和反冲核钋(Po)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大圆表示 粒子的运动轨迹 C. 衰变过程 粒子和反冲核钋(Po)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动量不守恒 D. 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B.静止的氡核发生 α 衰变后,根据动量守恒可知,衰变后 α 粒子与钋核的运动方向相反,根据 左手定则可知,α 粒子和钋核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反,两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应是外切圆,故衰变后 α 粒子 和反冲核钋(Po)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根据 p 相等,B 相同, ,可知,α 粒子的轨迹半径大,故大圆表示 α 粒子的运动轨迹,故 A 错误,B 正确。 C.衰变过程 α 粒子和反冲核钋(Po)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重力相对于内力可忽略不计,系统的动量也守 恒,故 C 错误。 D.取 α 粒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0=mv0-Mv 钋 释放的核能为: 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为: 联立解得: α α α α α 2 0 2 ( ) 2 M m Mvm mc +∆ = mv pr qB qB = = 1r q ∝ 2 2 0 1 1 2 2E mv Mv= + 钋 2 Em c = △△ ( ) 0 2 2 2 vM m mm Mc +∆ =故 D 错误。 故选 B。 11.从物理学角度看,彩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 其中 a、b 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束光(  ) A. 在雨滴中传播时,a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b 光 B. 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a 光侧移量小 C.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在空气中只有一种色光时,一定是 b 光 D. 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 光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光路图可知,第一次折射时,b 光的折射角较大,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率公式 得知,b 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根据 可知在雨滴中传播时,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故 A 错误; B.b 光的折射率较小,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 光的折射角较大,所以 b 光侧移 量小,a 光侧移量大,故 B 错误; C.根据全反射临界角 可知 b 光 折射率较小,临界角大,不容易发生全反射,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 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 b 光,故 C 正确; D.b 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 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 D 错误。 的 sin sin in r = cv n = 1sinC n = lx d λ∆ =故选 C。 12.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开始加速运动,力 F 的功率 P 保持恒定,运 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阻力 f 大小不变,物体速度最终达到最大值 ,此过程中物体速度的倒数 与加速度 a 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仅在已知功率 P 的情况下,根据图象所给信息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图象的斜率为 D. f=0.1P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运动,此时刻的牵引力等于阻力,,速度为最大值,由功率的计算公 式可得 物体的加速度 整理得 图像斜率 故 ,故 B 正确,C 错误; 图像截距 故 ,故 D 正确; 最大速度 maxv 1 v 2 max 1 s0m /v = 30m P= f P P Fv= F f ma− = 1 m fav P P = + 0.1 3 mk P = = 30m P= 0.1f P = 0.1f P= 10m/sm P Pv F f = = =故 A 正确。 故选 C。 13.在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从 A 点竖直向上抛出,其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 动的轨迹上 A、B 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M 为轨迹的最高点,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为 8.0J,在 M 点的动能为 6.0J,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 A. 从 A 点运动到 M 点电势能减少 2J B. 小球水平位移 x1 与 x2 的比值 1:4 C. 小球落到 B 点时的动能 24J D. 小球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动能有可能小于 6J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小球的运动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水平分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 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A.从 A 点运动到 M 点使用动能定理得 由于重力做功不为零 从 A 点运动到 M 点电势能减少不是 2J,故 A 错误; B.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为 ,则小球水平位移 x1 与 x2 的比值 1:3,故 B 错误; C.设物体在 B 点时动能为 ,水平分速度为 ,竖直分速度为 ,由竖直方向对称性可知 对于水平分运动 6 8J 2JF G kW W E+ = ∆ = − = − 2JFW ≠ − 1:3 kBE Bxv Byv 21 8J2 Bymv = 2 1 1 2 MxFx mv=解得 , 故小球落到 B 点时的动能 故 C 错误; D.由于运动与分运动有等时性,设小球受到电场力为 F,重力为 G,则有 可知 由下图得 故 则小球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速度最小时速度与等效重力垂直,即图中的 P 点 2 2 1 2 1 1( ) 2 2Bx AxF x x mv mv+ = − 1 2: 1:3x x = 1 6JFx = 1 2( ) 24JF x x+ = 2 21 ( ) 32J2kB Bx ByE m v v= + = 1 6JFx = 2 21 6J2 F tm ⋅ = 8Jmgh = 2 21 8J2 G tm ⋅ = 3 2 F G = tan F G θ = 3sin 7 θ =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选择题 II(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某学校创建绿色校园,如图甲为新装的一批节能路灯,该路灯通过光控开关实现自动控制:电灯的亮度 可自动随周围环境的亮度改变而改变。如图乙为其内部电路简化原理图,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Rt 为 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加时,其电阻值减小)。现增加光照强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 灯都变暗 B. 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C. 电源的效率变小 D. Rt 上电流的变化量大于 R0 上电流变化量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光照强度增大,光敏电阻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故电路总电流增大,消耗在内阻上的电 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A 灯变暗,由于 R0 两端的电压增大,B 灯两端的电压减小,B 灯变暗,故 A 正确; B.电源电动势不变,电路总电流增大,电源的输出功率 P=UI 无法确定,故 B 错误; C.电源的效率为 路端电压减小,电源的效率变小,故 C 正确; D.通过 R0 上电流等于通过光敏电阻 Rt 电流与通过灯 B 的电流之和,根据前面的分析,通过灯 B 的电流减 小,故 Rt 上电流的变化量大于 R0 上电流变化量,故 D 正确。 故选 ACD。 1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2 min 1 24( sin ) J 6J2 7k AE m v θ= = < =U E ηA. 处于 n=l 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B. 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被激发,可用 12.09eV 的光子照射 C. 大量氢原子从 n=4 的能级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以辐射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用从 n=4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福射出的光照射金属铂(逸出功为 6.34eV)时能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BC 【解析】 【详解】A.要使 n=1 能级的氢原子发生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故 A 错误; B.根据玻尔理论用 12.09eV 电子照射时,吸收光子后电子的能量 所以能从基态发生跃迁,跃迁到第 3 能级,故 B 正确; C.一个氢原子从 n= 4 的状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时,跃迁的路径有 条,可知能辐射出 6 种不同频率 的光子,故 C 正确; D.从 n=4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 而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大于电子的逸出功,故不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 D 错误。 故选 BC。 16.如图所示,甲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动图象,乙是在 x=6m 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 a、b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a 的平衡位置坐标为 x=2.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波速是 2m/s B. b 比 a 先回到平衡位置 ( )12.09 13.6 eV 1.51eV+ − = − 2 4 6C = ( )2 1 0.85eV 3.4 eV 2.55eV 2 1 1 2qU mv= 2 1 1 1 vqv B m r = 2n k< 2 1n k= − 2 2nqUmB qkd = 2( 1,2,3, , 1)n k= − 2 1n k= − 2 2r mT v qB π π= = 2 2 (2 3)=( 1) 2 2 2 ( 1) T k mkdt n T qum k π−− + = −磁 2 21( 1) 2k h at− = 电 qUa mh = 22( 1)= k mt h qU − 电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