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备考指导:让论述类文本做题又快又准的十大巧招
要说高考语文试卷中最难解的题目,就是论述类文本的三道选择题。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虽然只有三
道题,9 分分值,但是这三道题有阅读时间的限制,还要对位、比较,因此,考生费时费力却一题都做不
对,所以,有考生自嘲:论述类文本选择题基本靠‘蒙’。更有甚者,在比较选项的过程中,考生常常陷
入无穷的纠结之中,只有极少部分考生,依靠大量的强化训练,熟能生巧地摸索出一套解题策略,即便如
此,一不留神还会出错。
从考题来说,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
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
知,把握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做选择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
即“对位、比较和确认”三步走。
这是一般老师常用的教给学生的解题技巧,可是,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那些近乎文字游戏一般的选
项,常常使得考生晕头转向,正确率根本无法保证。根据多年高三教学,写作者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而且
命中率较高的做题技巧,让你有时不用读文章也能正确选择。
现在需要告诉你的,有些选项,只要看到一些词语,根本不用理解,就可以排除,因为那一定是正确
的或者一定是错误的,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做题的时间。
请细看——
一、寻找表达不绝对化的词语。当选项里有这些字眼的时候,选项十有八九是正确的:大多数、至少、
绝大多数情况下、基本上等等。
理由是:这类选项是考题中出现最多的。这些词语,在表达上注重客观性和科学性,避免表达绝对化,
或者以偏概全,说明选项的设置是严谨的,这些都基本可以迅速判断它是正确的。做这样的选项,首先就
要把选项中一些绝对化、以偏概全、无中生有等的词语找到,在原文里进行验证,即可尽快排除或确定。
例题 1、(2016 年全国卷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
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
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
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
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旧史学”错,据原文第 4 段第二
句话内容可知,原文指“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属于范围的扩大化。
这道题中的 A 选项,“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
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在这个选项中,出现了“一些历史学家”“恐怕”“一
些内容”等词语,那么可以断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例题 2、(2017 年全国卷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这道题中的 A 项“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中出现
了这样的词语“较为深入地”,基本可以判定,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二、当抽取的文句组合在一起的时候,通常都是错误的。
理由是:文章的每一句话,都是具体语境的表达,如果在文章随意抽取文句进行组合,即使每一句话
都是正确的,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能构成连贯的语意,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例题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时期,经济水平己远不如前的关中成为儒学中心,表明文化贤哲对文化中心的形成具有引领
作用。
B、如果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那么它就可能成为文化中心;反之已有的文化中心就有可能
转移。
C、社会不稳定未必就不利于文化发展与文化中心的形成,例如“百家争鸣”时代,也可能催生文化
中心。
D、四川成都成为唐末文化中心之一,是由于当时蜀地社会相对稳定,印刷业发达,书市繁荣,教育
兴盛。
【答案】D
【解析】(时间有误。据第五段“到了五代,长安的文化中心地位消失了,而四川……俨然成为一个
新的文化中心”,“唐末”应为“五代”。归因不当。“教育兴盛”这一表述于原文无据。这道试题中把第三
段和第六段的文字进行了组合,在时间上错位,造成了错误。
三、概括性的选项一定是正确的。
理由是:这类选项,因为没有原句对照,甚至找不到文中的原句,需要对原文的道理进行推理,如果
这类选项错误,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特别高,这不是一般的考生能够做到的,所以这类选项通常设计为正确
的选项。
例题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宾虹的具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风格的山水画,表现出艺术上的大美,体现了艺术性与精
神性相反相成、可以互化互生的辩证关系。
B、如果山水画的艺术性与精神性达到了高层次的和谐,那么此时其艺术性和精神性是处在激烈矛盾
运动中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C、一个艺术家从“问天、问史、问我”人手,进行自我内省,把握自己的个性,明确白己的艺术特
质,可以在艺术实践中顺应、强化、发扬这种艺术特质。
D、一个人的哲学思维是在“学问——反问——疑问”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是在
这个过程中进行质疑、否定而体现出来的。
【答案】D
【解析】(“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质疑、否定而体现出来的”这一说法不当,
这个过程中有肯定也有否定)这个选项中的 C 项,就是典型的概括类选项,原文艺术与哲学合观的艺术实践从“问天、问史、问我”
入手。原文的表述为:“问天,问天地造化,问宇宙玄机,探究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山川、宇
宙的发展状态和变化规律。问史,问古问今,问人文世事,更迭变迁、继承发展。问我,即清浊排污,澄
怀静虑,以利明志。这种内省的自我观照是为了把握一己之个性,明了自己的性格、精神、情绪等艺术特
质,从而在艺术实践中顺应之、强化之、发扬之。问,是思考的过程,学习前人要问,但问不仅于此,还
可以是疑问、质问,乃至否定。所以,学问——反问——疑问,是进行形而上思维的一般过程,从恭问老
师前人是怎么做的,到以自己的眼光反问为什么这么做,到对一切事物的疑问,有肯定,有否定,哲学思
维的形成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就体现其中。”这样的选项,没有与原文一一对应的语句,完全是概述性
语言,所以选项的设计如果设计错误,就会给考生带来极大困扰。
四、当截取的文句重新组合的时候,一旦选项加上一些关联词语,错误正确各占一半。请稍微着力加
以分辨,其中加上因果关联词的,只要原文没有类似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个选项几乎都是错误的。
理由是:有些文句之间的关系,通常不使用关联词,只需要阅读者厘清分句之间的关系,按照高考要
求,复句之间的关系一般考查转折、递进、假设、因果四大关系,考查的选项之中,也通常涉及这一类关
系,需要考生把这一类关联词添加进原文文句,便可判断正误。
例题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宾虹的具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风格的山水画,表现出艺术上的大美,体现了艺术性与精
神性相反相成、可以互化互生的辩证关系。
B、如果山水画的艺术性与精神性达到了高层次的和谐,那么此时其艺术性和精神性是处在激烈矛盾
运动中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C、一个艺术家从“问天、问史、问我”人手,进行自我内省,把握自己的个性,明确白己的艺术特
质,可以在艺术实践中顺应、强化、发扬这种艺术特质。
D、一个人的哲学思维是在“学问——反问——疑问”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是在
这个过程中进行质疑、否定而体现出来的。
【答案】D
【解析】(“而个人独立思考的价值是在这个过程巾进行质疑、否定而体现出来的”这一说法不当,
这个过程中有肯定也有否定)
这道试题的 B 项,就是这一类选项,“艺术与哲学的巧妙结合,可使山水画折射出崇高精神之奥义,
最大限度地包含反映人类智慧所能认知的深刻哲理,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审美范畴获得拓展,比一
般的惯常思维的山水图式具有更深、更高的文化意义。当然这不是轻而易举的,结合得不好,会使绘画流
于对哲学意念的简单的标签式诠释,从而伤害到绘画本体的审美价值。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联系哲学思维,
传导一定的精神特质,不是强加给观众一堆不知所云的干巴巴的哲学概念。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关系,必然
是最大限度地相反相成,二者互相矛盾又互相包容,这是达成视觉与精神圆融关系的关键。”在这一文段
中,设置选项借助了“如果,那么”的关联词,形成了一个正确的推论。
五、如果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出现,只要注意年代有没有搞错就行了。
理由是:时间错位,是设置干扰选项的重要技巧,也是较为简单的选项,所以考生在选项中如果看到
有包括时间类的词语,如年代、朝代、计时等词语,就要对照原文把时间理清,选项也就较为容易了。
例题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缘由包括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B 、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往上数三代,中国人都来自乡村。
C 、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D 、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答案】B
【解析】解析:范围失当。原文是“多数来自农村”。
这道题选项 A,就是这类时间词语作为审题关键的词语。这类题目近几年出现的较少,原因就是这类
选项难度系数较低,对考生没有造成困扰。
六、当出现并列词语短语的时候,对照原文看看是多了还是少了。
理由是:这类选项,在文章中通常是有几个方面的,选项的设计常常只用一个方面,就容易犯以偏概
全的错误,而且,这类选项看起来是正确的。所以,就需要考生阅读原文的时候,要全方位思考。随着考
试难度的增加,设置这类选项的难度也在增加,有些是隐性条件,常常被忽略。
例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中心的形成,受制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它与当地经济是否发达未必有必然的关系。
B、南朝齐梁时期建康之所以成为文化中心,就是因为当时皇帝、太子等为首的文学集团的推动作用。
C、南朝江左文化繁荣局面的消逝,五代长安文化中心的没落,归根结底,都是由士人的流失导致的。
D、成为文化中心的地区,必然呈现出书院开设多、私人讲学风行、蒙学发达、书籍印刷业兴旺等特
点。
【答案】A
【解析】(B.原因分析不全面。根据文意,南朝齐梁时期建康之所以成为文化中心,不仅是因为文学
集团的推动,还因为社会的稳定等。C.归因不当。“归根结底,都是由士人的流失导致的”,这一表述不
当,根据原文,应是“与社会稳定的程度有很大关系”,社会的不稳定,是根本的原因。D.表述不当,限
制欠严。“必然呈现出书院开设多、私人讲学风行、蒙学发达、书籍印刷业兴旺等特点”这一表述不严密,
根据原文所述“复次,文化中心的形成与教育水平、藏书状况等有很大关系。书院较多的地区,私人讲学
之风兴盛的地区,蒙学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成为文化中心”,是“往往”,而非绝对如此。)
这道题的 B 项就是类似于原因欠缺的一类,“原因分析不全面。根据文意,南朝齐梁时期建康之所以
成为文化中心,不仅是因为文学集团的推动,还因为社会的稳定等。”
七、大部分照搬原文的选项必定错误。
理由是:能够从原文里直接找到原句,而且也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是个别词语,因为其分辨起来较
为容易的原因,考生可以很容易判断,重要的是,变化了词语或者丢掉的词语,才是最重要的,选项在设
计中,通常是把这个选项作为错误选项来设计的。而且,这类选项在近几年出现的较少,几乎都没有了。
八、完全没有原文推理的选项正确的居多,需要花时间纠结一下。
理由是:这类选项,如果设置成错误选项,会给考生造成巨大干扰,给阅读也带来巨大的难度,做题
时的时间也会更多,势必影响考生的应考心理,另外,这类选项,表述的文字必然不会太长。
例题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答案】A
【解析】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之间,没有必然因果。故选 A。
这道题的 BC 项,都是这种推理。合理的推断能力,是培养学生看问题的重要能力,议论文的考察也
是重中之重。大部分的选项,都采用这种方式,这是考生最后冲刺重点培养的能力。比如 C 项,原文“所
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
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
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
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
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这样就可以推导出“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的观点。
九、两种议论文结构二选一
理由是:并列式结构与层进式结构的互相错位,一直是平时考试命题的整体把握类选项的设计错误类
型之一,所以一旦遇到“首先其次再次或第一第二第三”类的文章表述,这类议论文结构便是并列式,其
次便是层进式结构。
十、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表述要概念清楚
理由是:最近几年,第二道选择题,通常以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进行命题,也是近几年命题的热点,2020
年也不会变化。记住这样的特点:论点是态度鲜明的表述,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例题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文化中心形成和转移的原因,文章按先总起后分说的思路有条不紊展开解说。
B、文章在阐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时,举出实例,进行了辩证分析。
C、文化中心的形成有外在因素,也有自身规律,全文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做了详细分析。
D、文章举例分析制约文化中心形成的因素时,有横向比较,也有纵向比较,说服力强。
【答案】C
【解析】(“全文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做了详细分析”这一分析不正确。从原文看,主要是从外在制约
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选项 ABD 三个选项,都是从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进行设计的,只要熟知简单的议论文知识,便可以
很容易判断出选项的正误。
特别提醒:熟记错误选项设置的大通法则:偷换概念、强加因果、前后倒置、时间错位、张冠李戴、
以偏概全。
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中心的形成,受制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它与当地经济是否发达未必有必然的关系。
B、南朝齐梁时期建康之所以成为文化中心,就是因为当时皇帝、太子等为首的文学集团的推动作用。
C、南朝江左文化繁荣局面的消逝,五代长安文化中心的没落,归根结底,都是由士人的流失导致的。
D、成为文化中心的地区,必然呈现出书院开设多、私人讲学风行、蒙学发达、书籍印刷业兴旺等特
点。
【答案】A【解题】A 项中的“文化中心的形成,受制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这句话就是很客观的表述,“经
济发展水平”是有高低之分的,所以文化中心是否形成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表述没有任何问题。“是否”
与“未必”也很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完全客观,没有绝对化,所以基本判断 A 项应该正确。B 项因为加了
“因为所以”,必须带入原文进行推断;C 项中的“都是由”三个字,基本可以判定为绝对化的以偏概全
式的错误,简单对照原文即可判定,根据原文,应是“与社会稳定的程度有很大关系”,社会的不稳定,
是根本的原因。D 项的“必然”基本判定也是这个错误。表述不当,限制欠严。“必然呈现出书院开设多、
私人讲学风行、蒙学发达、书籍印刷业兴旺等特点”这一表述不严密,根据原文所述“复次,文化中心的
形成与教育水平、藏书状况等有很大关系。书院较多的地区,私人讲学之风兴盛的地区,蒙学发达的地区,
往往也成为文化中心”,是“往往”,而非绝对如此。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园给了我们安全感,在家园中我们会得到承认和肯定,会得到呵护、照顾、支持,可以免受恶
意的伤害,甚至感受不到敌意。
B、人类在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化迈入工业化,从传统礼俗社会进入现代科学理性与法律社会的
进程中逐渐失落了家园。
C、我们都曾为了正当的梦想而舍弃、离开过家园。但我们决不能放弃家园,因为我们的天性是社会
的存在,理应重新回家。
D、我们的生存状态在客观上越来越不可持续,我们应该重建人类共同家园和不同人群的家园,让多
数人过上满意的生活。
【答案】C
【解析】基本可以断定,C 项是错误的,因为用了一个字“都”,“ 我们都曾为了正当的梦想而舍弃、
离开过家园”,基本常识判断,离开家园应该是有条件的,基本上应该是生活遇到困境的人,那么也一定
会有一些人没有遇到困境,也就不需要离开家园,所以一个“都”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而其他选项,A
项按照常理都是正确的,B 项“逐渐”一词很客观,D 项“在客观上”很严谨,“多数人”一点都不绝对,
表述没有丝毫问题。
3、下面这些题,哪些题你不用看文章就能知道答案?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的工业市场生产、大规模的城市生活等割裂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关系,人类处在机器
般的“铁笼”之中,在失去家园的同时,还承受焦虑。
B、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各国、各地方、各种人群共同体、各个家庭失去了保护屏障,个体也被卷入
了普遍的支配逻辑之中,焦虑的人们意识到要重建家园。
C、现代人的焦虑具有普遍、持续、深刻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为了让多数人能够过上满意的生活,
我们需要为重建家园而努力。
D、历史的位置与潜在的能量决定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而
我们也是把握这位置和转化这能量的关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诸诗句,展现出了他对待自然的
乐天知足的态度。
B、诗人华兹华斯劝勉人们,要让自然做教导者,他认为好事的理智把事物意义弄得面目全非,体现了他泛神主义的自然观。
C、在西方艺术史中,“模仿自然”是一个很古老的理想,“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在西方得到普遍认
同,近代作家罗斯金便是拥护者之一。
D、罗斯金认为自然尽善尽美了,艺术家模仿它,忌讳凭自己的意思加以选择,他还强调说完美的艺
术都能返照全体自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方艺术家欣赏自然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就是对待“神”的观念,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自然”
和“神”这两种观念是融合在一起的。
B、罗斯金认为希腊有柱无墙平顶式的建筑、“哥特式”尖顶多雕饰的建筑、罗马圆顶式的建筑都是从
自然中最常见的线形抄袭来的。
C、作者认为最自然的就是最常见的,最常见的就是最美的,美丑是相对的名词,有比较然后有美丑,
分别美丑是有标准的。
D、作者反对艺术忠顺地模仿自然,认为艺术的功用原是弥补自然的缺陷,如果自然是完美的,艺术
便成了多余无用的东西。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香港艺博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内地的艺
博会也有积极影响。
B、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实现了艺展各方
的良性交流与互动。
C、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意在培育香港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专才等,推动艺
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
D、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而有很高的学术定位,着力引导公众审美,建立健全评价与监督体制,
建构优秀专业团队。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艺博会只作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就不一定需要搞“博物
馆化”实践了。
B、如果艺博会“博物馆化”,那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就可能会成为展
会“常客”。
C、只有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提升大众鉴赏品位,艺博会才能服务社会,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
的藏家群体。
D、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艺博会的健康发展不失为一个
路径选择。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不追求用文字
很好地表情达意。
B、《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了文字不能
完全地传达情感的道理。
C、《琵琶行》所描写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D、欣赏者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
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
一些空白。
B、《关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荇菜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
展现了深刻美。
C、《归园田居》写景的精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优秀的
古诗文中。
D、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
将更有感染力。
8)下列关于“艺术境界之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境界之真,不像史学家那样实录生活,也不像匠人那样如实描摹,也不像新闻记者那样不加
取舍地照搬客观事实。
B、真情实境能吸引人,真情实感能打动人,这是艺术境界需要真的根本原因。鉴赏者往往会在真的
引领下,进入艺术审美过程。
C、艺术境界之真,并非客观再现生活真实,而是以生活真实为依凭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源于真实,
而又归于真实。
D、夸张、魔幻、梦境,均能创造艺术境界之真,这是达成艺术境界之真的主要途径。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中,作者司马迁凭借想象还原历史人物的对话、行动,有文学创作的特点,也并不违背
史学的纪实原则。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岑参以“百丈”“万里”等夸张手法,突出边塞沙漠奇
寒之景,给人如临其境的真实感。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形象至今仍有其现实典型性,正是由于作者借助魔幻手法来表现人物,
开创了魔幻小说的先河。
D、《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了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借梦境映射现实,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
现了艺术境界之真。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论证,符合事实。微博则明显不同,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也
有人借微博传播虚假信息与言论。
B、网络谣言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且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广大
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
C、微博发布信息的轨迹:首先博主发布信息,其次粉丝接收信息,基于信任,稍加过虑筛选,他们
就进行了下一轮次传播。
D、微博传播的模式为一对多,网络谣言主要产生于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博主发布的不能准确反映客
观事实的信息,并引发了再次传播。参考答案:
1/D 扩大范围。“把握这位置和转化这能量的关键”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2/C.“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在西方得到普遍认同”错,原文“这种艺术观在历代都有攻击者和拥护
者”,可见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3/C.“最自然的就是最常见的,最常见的就是最美的”是罗斯金的观点。
4/B. A 项,张冠李戴,“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会有积极影响”的应是“其新的发展模式”,即香港艺博会
的“博物馆化”实践。C 项,以偏概全,“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错,原文说的是“香
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艺博会的部分收益,也会拨
捐给大学的艺术系”,注意句中限制词“有的”。D 项,曲解文意,“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错,据选
文末尾介绍,“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
市场环境”。
5、C. C 项,说法绝对。“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的方式和途径很多,“加大对公共教育
的投入”只是条件之一。
6、C. A 项,由“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
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可知,文学创作者不是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
而是文字语言要讲究含蓄,不必尽量表现情绪意旨。曲解文意。B 项,“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错
误,原文是“没完全描写出”。D 项,由原文“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
而自然碰的巧”可知,这是创作者刻意为之。混淆是非。
7、B. B 项,“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错误,歪曲了《关雎》的含蓄美。
8、C. A 错在“不加取舍地照搬”;B 错在“在真的引领下”,原文为“信以为真”;D 错在“主要途经”,
原文第 3 段“领域的广与阔”表明,以下三种属于其中,却未必是主要途径。
9、C. 因果关系有误。
10、D. A 项,根据原文“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可知,该项曲解原意,“并非都经过
求证”,说明有些信息经过了求证;“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错误。B 项,“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
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错误,微博只是互联网传播媒介之一。C 项,“稍加过虑筛选”有误,
原文的表述是“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