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红桥区 2020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封闭理想气体压强大小的是,分子密集程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
B.决定理想气体压强的是,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种类
C.质量相同的 0 的水和 0 的冰具有相同的内能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绝热膨胀过程,内能一定减少
2.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 r,公转周期为 T,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由此可求出
A. 某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 某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
3.在静电场中,将一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
A.b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 a 点大 B.b 点的电势一定比 a 点高
C.电场线方向一定从 b 指向 a D.该电荷电势能一定增大
4.如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单匝线圈 ABCD,AB 边与磁场垂直,MN 边始终与金属滑环 K
相连,PQ 边始终与金属滑环 L 相连。金属滑环 L、交流电流表 A、定值
电阻 R、金属滑环 K 通过导线串联。现使矩形线圈以恒定角速度绕过
BC、AD 中点的轴旋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圈磁通量最大时,感生电动势也最大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越大,交流电流表 A 的示数越小
C.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流经定值电阻 R 的电流最大
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交流电流表 A 的示数最小
5 右图中有两个物体 A、B,GA=2 N,GB=4 N,A 用悬线挂在天花板上,B 放在 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轻弹簧的弹力为 1 N,则悬线的拉力 FT,B 对地面的压力 FN 的可能值分别是
C0 C0- 2 -
A.FT=3 N,FN=3N B.FT=3 N,FN=5 N
C.FT=1 N,FN=6 N D.FT=1 N,FN=3 N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
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已知玻璃中单色光 1 的折射率大于单色光 2 的折射率,下列关于这两种单色光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A.如果用单色光 1 照射某种金属表面,能够发射出光电子,那么用单色光 2 照射这种金属
表面,也一定能够发射出光电子
B.如果用单色光 2 照射某种金属表面,能够发射出光电子,那么用单色光 1 照射这种金属
表面,也一定能够发射出光电子
C.如果分别用单色光 1 和 2 由玻璃斜射入空气,相同的入射角,单色光 1 能发生全反射,
则单色光 2 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D.如果用单色光 1 和 2 照射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干涉条纹,单色光 1 的相邻明条纹
间的距离大于单色光 2 的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7.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动 abcd.ab 边长大于 bc 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
边界为 MN 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
于 MN。第一次 ab 边平行 MN 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 Q1,通过
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1:第二次 bc 边平行 MN 进入磁场.线框上
产生的热量为 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2,则
A. Q1>Q2 B. Q1q2
8.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t=0 时刻,该波传播到 x 轴上的质点 B 处,质
点 A 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在 t=0.3s 时,质点 A 恰第二次出
现在正的最大位移处,则- 3 -
A.该波的周期为 0.3s
B.该波的波速等于 10m/s
C.t=0.6s 时,质点 B 在平衡位置处
且向下运动
D.波源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时,一定是向上运动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三、.实验题(本题满分 12 分;)
9.(共 6 分)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问题的实验。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下,请将步骤 B 补充完整。
A.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
B.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着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打点
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2) 图乙是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 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分别测出若干点
后的连续点 A、B、 C 与 O 点之间的距离 h1、 h2 、 h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T,
重物质量为 m,,重 力加速度为 g,可得重物下落到 B 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
_________,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__ 。
(3) 实验的计算结果一般减少的重力势能_______(填写略大于或略小于)重物增加的动
能,
原因是: 。
10.(共 6 分)某探究小组做“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
(1)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原理图,由于干电池的内电阻较小,为使测量结
果比较准确,实验中应该选用下图中_________所示的原理图。- 4 -
(2)为了便于测量.探究小组的付同学将一个 R。= 2.5 的电阻与电池串联后连接好电路后
再进行实验, 根据同学测得的数据,在 U 一 I 图中描出的点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 U 一
I 图线,并利用图象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 E=_________V, 内阻________ 。(上述两空保留三
位有效数字)
(3)考虑电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所得的干
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 值比较,E 测_____E 真,
r 测_______r 真 (填“”)。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共 48 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4 分)如图所示,质量 m1=2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质量 m2=0.5 kg 可视为
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 v0=10 m/s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
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5,取 g=10 m/s2,求
(1)若物块不能从小车上掉下,他们的共同速度多大。
(2) 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小车至少多长。
12.(16 分) 如图所示,两根竖直固定的足够长的金属导轨 ad 和 bc,相距为 L=10cm;另外两根水平金属
Ω
Ω
µ- 5 -
杆 MN 和 EF 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动,MN 棒的质量均为 m=0.2kg,EF 棒的质量 M=0.5kg,在两导轨之间两棒
的总电阻为 R=0.2 (竖直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空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5T,磁场区域足够大;开始时 MN 与 EF 叠放在一起放置在水平绝缘平台上,现用一竖直向上的牵引力使
MN 杆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a=1 ,试求:
(1)前 2s 时间内流过 MN 杆的电量(设 EF 杆还未离开水平绝缘平台);
(2)至少共经多长时间 EF 杆能离开平台。
13.(18 分)如图所示,在 xoy 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沿 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
限内有一垂直于平面向内的匀强磁场,现有一质量为 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重力不计)从电场
中坐标为(3L,L)的 P 点与 x 轴负方向相同的速度 射入,从 O 点与 y 轴正方向成 夹角射出,
求:
(1) 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求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 求匀强电场的场强 E,若粒子由 Q 点射入磁场求出粒子
(3) 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和时间.
高三物理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正确的)
1.A 2.B 3.D 4.C 5.A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的得 5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Ω
s
m 2
0v 045- 6 -
6.BC 7. AC 8. BD
三、实验题(共 12 分)
9.(共 6 分)(每空 1 分) (1) 接通电源, 释放纸带(或重物)
(2) mg
(3) 略大于, 重物下落过程由于克服空气等做功阻力生热
10.(共 6 分)
(1) 甲 (1 分) (2) 图线,(1 分) ,1.58-1.62 (1 分),0.833
(0.800-0.860) (1 分), (3) 小于 (1 分),小于(1 分)
四、计算题(共 48 分)
11.(14 分)解:(1)由系统动量守恒的: =( + )V (4 分)
V=2 (2 分)
(2) - ( + ) = guL (6 分)
解得: L=8m (2 分)
12(16 分)解:(1)x= a (2 分)x=2m (1 分)
q=it= =5C (5 分)
2
2
13
8
)(
T
m hh −
h2
m1 v0 m1 m2
sm
vm 2
012
1
2
1 m1 m2 v2 m1
2
1 t2
R
BS- 7 -
(2)Mg=BIL (2 分), V= =4 (4 分)
v=a , =4s (2 分)
13.(18 分)解:(1)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在 P 点时速度大小为 ,OQ 段为四分之一圆
弧,QP 段为抛物线,根据对称性可知,粒子在 Q 点的速度大小也为 ,方向与 x 轴正方向成
450.可得
(1 分)
LB
MgR
22 sm
t’ t’
v
v
)(vv 分245cos/ 0
0= 02v v, =得- 8 -
y
O
450
(3L,L)
P0v
x
Q
v
v- 9 -
(轨迹 2 分)
(2)Q 到 P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 分)
即 (1 分)
在 Q 点时, (1 分)
由 P 到 Q 过程中,
竖直方向上有: (1 分) (2 分)
水平方向有: (1 分)
(3) 则 OQ=3L-2L=L (1 分)
得粒子在 OQ 段圆周运动的半径 (2 分)
Q 到 O 的时: (2 分)
2
0
2
2
1
2
1 mvmvqEL −=
qL
mvE 2
2
0=
0
0
0 45tan vvv y ==
maqE =
0
1
2
v
L
a
vt y ==
Ltvx 2101 ==
LR 2
2=
0
2 4
24
1
v
L
v
R
t
π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