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高三4月高考模拟历史试题(考试版+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高三4月高考模拟历史试题(考试版+解析版)

ID:436371

大小:173.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昌乐县 2020 届高三 4 月高考模拟 历史试题 2020.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 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 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 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 未失传,但他的后代已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这反映出 A. 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B. 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 C. 周礼在春秋时期走向崩溃 D. 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 2.秦代郡级政区的幅员与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或者是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或者 数郡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少数情况下一郡包含几种不同的地貌类型。这一划分 A. 侧重于军事和边防管理 B. 以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据 C.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D. 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3.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影响图中经济发展指数变 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形势 B. 赋税政策 C. 土地政策 D. 自然灾害 4.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 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 病。据此可知当时 A.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 2 - C.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 5.明太祖针对中外奏章太多,批阅不可能都很细致的情况,谕给事中说:“朕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 苟政事有失宜,将为天下之害。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由此可见明初 A. 统治者重视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B. 给事中有权审核纠正政令过失 C. 给事中有权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D. 中央监察系统渐趋于细密完善 6.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 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 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7.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角度 矛头 政治层面 批判孔子为帝王专制的“护符” 思想层面 批判孔子为思想专制的权威 个人层面 批判孔子之礼为伦理专制的先导 A. 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 B.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 C. 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 D. 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 8.192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次年 4 月, 颁布的《兴国土地法》修改:“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一变化 A. 标志土地革命路线正式形成 B. 有利于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 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 D. 标志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9.1937 年 10 月 25 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 年 4 月 2 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表 明此时国民政府 A. 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 B. 重视西南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C. 正式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 D. 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 10.下面为 1949—1952 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项目 1949 年 1950 年 1951 年 1952 年 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比重 11.88 28.83 42.71 56.04 自产自销比重 88.12 71.17 57.29 43.06 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 3 - C.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1.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并不是那些拥有大权和王位的人,不是那些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也不是那些中 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由此推知,苏格拉底 A. 强调统治者要具备政治素养 B. 认为民众没有资格参与政治 C. 否定雅典民主具有积极作用 D. 主张雅典完善法律实行法制 12.中世纪,欧洲圣诞老人的形象人是主教圣·尼古拉斯,由他负责赠送礼物给民众,也负责拿鞭子和棍棒 抽打异教徒和为恶者。16 世纪后,人们彻底摒弃尼古拉斯的存在,将妖怪、女巫等神话人物,塑造成了民 间新的“圣诞礼物赠送者”。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文艺复兴的兴起 B. 自然科学的勃兴 C. 宗教改革的推动 D. 启蒙运动的传播 13. 17 世纪,荷兰商人从南非进口小麦,从印度进口玛瑙贝,从巴西进口蔗糖。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 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材料这一现象 A. 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客观反映了殖民扩张的血腥罪恶 C. 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 D. 促进了荷兰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4. 1941 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 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 A.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 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 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 D.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 15.下图是 1953 年美国某刊物刊登的一幅有关当时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A.美苏争霸的态势进一步加强 B.美国的冷战言论受到抨击 C.苏联对美国已放弃军事对抗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政府放宽戏曲管制,儒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戏曲创作。至明代中晚期,由于商品经 济的发展,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成为不少自由文人追逐的目标。儒士们也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生活的 趣味。戏曲作为市民文化的一种代表,其强烈的娱乐精神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心理和生理追求,这就扫除 了儒士创作戏曲的心理障碍。明代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都有明显的儒学背景,从而使宋代以来就形成的 以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为主要创作者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边吴丽《明代儒士创作戏曲现象及其原因》- 4 - 材料二 清初以来,昆曲作为文人雅士的时尚以及在宫廷相府中的走红,其刻意追求高雅品味,日益 脱离大众。18 世纪后期,随着四大徽班的进京,京剧逐渐形成。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京剧 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综合了各种地方戏的表演艺术,曲词远较昆曲通俗,题材内容也多为市民喜 好,因而流传日益广泛,最终成为所谓“国剧”。 ——摘编自刘勇强《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戏曲的主要创作者及戏曲创作的社会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初以来戏曲发展的趋向,分析京剧成为“国剧”的主要因素。(6 分) 17.(10 分)19 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反传统的重商思想,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促进中国社会 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 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所以地球各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 有不得已也。……是故中国之于商政也,彼此可共获之利,则从而分之;中国所自有之利,则从而扩之; 外洋所独擅之利,则从而夺之。三要既得,而中国之富可期。 ——摘编自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 材料二 今朝廷欲振兴商务,各督抚大臣果能上体宸忠,下体商情,莫若奏请朝廷增设商部,以熟识 商务,曾环游地球,兼通中西言语文字之大臣总司其事,并准各直省创设商务总局。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户政》 材料三 中国对外贸易经数十年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居重要的地位。但中国的对外 贸易“进口货多为制造品,出口货多为原料品”,“现时入超之数又复有年年增巨之势”,而且尤为重要的是 “现时中国对外贸易大权,完全操于外人之手”。 ——摘编自武堉干《中国国际贸易概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重商思想的主要观点。(4 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商思想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6 分)- 5 - 18.(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城市规划的制度和形式是作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存在的,特别 体现在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方面。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固政权的手段之 一,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 中轴线,这与古代统治者推崇的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都有 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筑环 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 ——摘编自张健、马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特点》 材料二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 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 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 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都城规划布局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相比,19 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对 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并分析其原因。(8 分)- 6 - 19.(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社会对博览会认知的变化历程 时间 有识之士的代表性观点 19 世纪六七 十年代 博览会为“聚珍大会”“赛奇大会”“种种奇巧,不可思议” 博览会“志在联友谊,奖人材,广物产,并籍以通有无” 19 世纪末 博览会有八利“联友谊,扩物产,奖人材,察商情、广贸易、增关税、兴 商地、除积习” “中国不兴商务则已,中国而兴商务,必自赛会始” 西国“足以开益商学神智者,尚有赛会一法” 20 世纪初 博览会“鼓励国民之精神,融洽万国之交际,比较全球之实业,以作 20 世 纪后商战之竞争也” “充实国民经济之能力,使之人自为战,制胜于无形之竞争,以收回已失 之利权” “欲发生农工商民之世界思想、国家主义,尤非借赛会之力不可” ——摘编自洪振强等《论晚清社会对博览会的观念认知》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段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 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20. (1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地位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法国史学家布 罗代尔指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地理区域,而是人,是主宰和发现这些地理区域的人。”美国史学家威 廉·克罗农则称:“人类并非创造历史的唯一演员,其他生物、大自然发展进程等都与人一样具有创造历 史的能力。如果在撰写历史时忽略了这些能力,写出来的肯定是令人遗憾的不完整的历史。” ——摘编自梅雪芹《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 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评价其中一个或两个观点,也可以提出 自己的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解析版 1.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出周朝的”郊庙之礼”不再专为朝廷服务,而影响着民间,体现出文化逐渐下移 的发展趋势,故 A 项正确。 材料反映出”郊庙之礼”并未失传,因而 C 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只能反映出“郊庙之礼”的传承情况,不能说明学术氛围宽松,故 B 项错误。 材料没有列举其他诸侯国对周礼的传承状况,不具有可比性,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文化。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得出周朝的”郊庙之礼”不再专为朝廷服务, 而影响着民间,体现了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本题考查对周朝文化变化表现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答案】C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郡县制下的地方郡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这样有利于地方之间的经济联系,C 符合题意; 郡县制侧重的是行政管理,A 排除; 材料突出的是自然地理,B 排除; - 8 - D 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C。 本题关键信息是“或者是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或者数郡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结合郡县 制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郡县制,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 3.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体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如东汉末年、安史之乱等时期下降,而唐朝前期、 北宋时期和明清等时期上升,说明经济指数发展变化主要受政治形势的影响,A 选项符合题意; 图片中东汉末年、隋朝末年和安史之乱等历史时期并没有明显的土地、赋税政策变动,C、B 两选项错误; 自然灾害会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指数,但在生产力水平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并不是造成中国经济发展变 化的最主要因素,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图表体现出的“主要因素”。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 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4. 【答案】A 【解析】 通过材料“安乐访收治病人”“专为穷人治病”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朝时期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 救助,故 A 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社会管理。主要考察宋朝时期政府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宋朝时期政府的社会职能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 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5. 【答案】B 【解析】 A.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给事中的职能,“统治者重视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 现。 B.题干所给材料中“朕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苟政事有失宜,将为天下之害。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 庶事自无不当”表明,给事中有权审核纠正政令过失。 C.“给事中有权决定国家大政方针”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不符。 D.题干所给材料只涉及给事中的职能,因此无法得出“中央监察系统渐趋于细密完善”的结论。 故选:B。 本题主要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答本题只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朕日总万机,岂能 一一周遍,苟政事有失宜,将为天下之害。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的主旨即可。 本题主要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6. 【答案】B 【解析】 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首的一批进步士大夫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 《海国图志》是当时记载欧美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材料中魏源认为西方的机器生产比中国的手工劳 动效率提高,轮船和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有利于“广推贸易”。这有利于打破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偏见和 自视为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陈腐观念,对当时的思想界起了启迪作用,故 B 正确; AD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魏源与《海国图志》,魏源看到英国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直接的敌人,也是全世界最有“长技”- 9 - 的国家。他认为只有真正“知其情”、“知其形”才能“师夷长技”,才能最终制驭它。只要认真学习西 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完全可以抵抗外国侵略并战胜敌人。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著作,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师 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 7.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三个“专制”可知,新文化运动对孔子思想中的封建成分进行批判,这不仅仅是剔除儒家思 想的糟粕,而是通过批判传统思想文化的不合理成分,以达到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因此 D 选项正确; A 选项中的“全面否定”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C 选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排除; B 选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不是主要目 的,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8. 【答案】C 【解析】 A.土地革命路线正式形成应该是在 1931 年。 B.革命统一战线是大革命时期的表现,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特征。 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表现,材料 中涉及到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 D.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1935 年遵义会议。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要求学生结合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内容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9. 【答案】D 【解析】 A.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与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无关,排除; D.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说明国民 政府认识到抗战是一个长期战争,大学校址可能长时间在昆明,正确; C.正式确立三校合并新战略与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无关,排除; B.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这是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并非为了提高西南国民综合素质,排 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国民政府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 本题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10. 【答案】B 【解析】 从表中可知,1949--1952 年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所占比重一直趋于上涨,自产自销所占比重趋于下降,这 说明私营工业逐渐失去独立地位,也说明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影响力的增强,故 B 正确,C 错误; 当时中国尚未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 AD 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 10 -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三大改造,三大改造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 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11. 【答案】A 【解析】 “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表明苏格拉底强调统治者要具备政治素养,故 A 正确; B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解题的关键是“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苏格拉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将主教圣•尼古拉斯奉为圣诞老人体现了天主都会的统治地位,16 世纪后,将妖怪、 女巫等神话人物塑造成了民间新的“圣诞礼物赠送者”反映了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动摇,故 C 项正确,A 项排除。 B 项,材料与自然科学无直接联系,排除。 D 项,启蒙运动此时尚未兴起,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本题应结合宗教改革的目的及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13.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 来越少”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D 正确。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在 19 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排除 A。 B 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与 1776 年亚当斯发表《国富论》有关,故排除 C。 故选:D。 本题考查荷兰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小麦养活了国内消费者,他们更多地从事商人、银行 家和手工业者等职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 本题考查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4.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美国还没有完全摆脱经济危机,国家实力没有恢复,因此拒绝了近半数召 集来的应征青年,说明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故 A 项正确。 D 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BC 项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需要掌握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结合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15. 【答案】B 【解析】 漫画的上半部分表达的是自由世界以防御为名挑起对苏联的冷战,而漫画的下半部分表达的是苏联对美国 采取“和平攻势”,而不是直接的对抗,漫画从侧面表达了对美国冷战言论的不满,认为其冷战言论师出- 11 - 无名,故 B 正确; A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冷战,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的内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冷战,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16. 【答案】【1】主要创作者:儒生。背景:政府放宽戏曲管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兴盛;心学的 传播。 【2】趋向: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因素:京师文化的推动;汇集地方剧种精华;曲词、题材内容贴近民众。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第(1)题,明代中后期戏曲的主要创作者,考生主要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 信息来指出。戏曲创作的社会背景,则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第(2)题,清初以来戏曲发 展的趋向,考生主要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京剧成为“国剧”的主要因素,也主要根据材料 二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 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京剧的艺术成就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17. 【答案】(1)观点通过材料“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有不得已也”可以概括得出对外通商是世界大 事势所趋;通过材料“是故中国之于商政也,彼此可共获之利,则从而分之;中国所自有之利,则从而扩 之;外洋所独擅之利,则从而夺之。三要既得,而中国之富可期”可以概括得出抵制外来经济侵略,通常 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通过材料“并准各直省创设商务总局”可以概括得出设立商业管理机构。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通过题干要求重商主义思想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从重商主义对 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回答。 故答案为: (1)观点:对外通商是世界大势所趋;商业发展使国家富强;与洋人争利(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设立商 务机构以适应商业发展需要。 (2)观点:重商思想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 论述: 思想:重商思想对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冲击,对传统心态的挑战; 经济: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积极对外贸易,创办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抵制外来经济侵略,促进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政治:适应商业发展需要,革新政治制度,建立商业、对外贸易机构;抵制外来侵略,救亡图存。。 【解析】 (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对中国近代发展商业的认识。 (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中国近代重商主义思想与中国近代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对商业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 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18. 【答案】(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城市规划的格局作为一种礼制,是统治者控制国家、巩 固政权的手段之一,中央集权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得出遵从礼制;“中国古代绝大 多数城市的形式是方正的,并且有一条中轴线”可以得出轴线布局;“隋唐长安、明清北京的城市布局, 都有一条从皇宫正门直到都城正南门的宽阔笔直的中心道路作为城市的中心轴线,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用建 筑环境加以烘托,达到为其政治服务的目的”可以得出讲究对称;政治色彩浓厚。第二小问的价值诉求, 依据材料一,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和所学可知,价值诉求是儒家的秩序和等级规范;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 的政治观念。 (2)第一小问的发展,依据材料二“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 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荜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社会- 12 - 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结 合所学可知,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 展。 故答案为: (1)特点:遵从礼制;轴线布局;讲究对称;政治色彩浓厚(或体现政治职能)。 价值诉求:儒家的秩序和等级规范;中央集权和皇权至上的政治观念。 (2)发展:将城市规划与社会改革相结合;关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规划发展与众多学科和领域相结合。 原因: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加剧;城市环境恶化;自然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中西方的城市化。考查古代中国都城规划布局的特点及其体现的价值诉求;19 世纪下半叶以后西 方国家对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及其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中国古代专制 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城市发展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 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答案】 通过材料中三个时间段对博览会的不同认识可以看出,先进中国人对发展工业有了不同的认知,从最初的 发展工业到后来主张利用工业是国家富强,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学生可以就此拟 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故答案为: 论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入发展。 阐述: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先进中国人开始以兴办洋务,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企图来玩 就统治危机。到了 19 世纪末,洋务运动破产先进,中国人开始探索新的救亡道路,戊戌变法运动应运而生。 他们提出在中国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最终已经遭到顽固 派的反对而失败。到了 20 世纪初,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先进中国人提出了民主革命的思想,他们 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中叙述的内容认知到中国思想的解放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 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20. 【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展示了两位学者对人与自然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中的地位的认识,布罗代尔强调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作用;威廉•克罗农强调历史发展不能忽视自然环境 的作用,二者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可从人和自然两大因素在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地位、作用入 手,分析它们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即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能忽视自然环境 的影响。然后结合世界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重大事件继续 论述。 故答案为: 示例: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能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探讨:历史是人创造的,人类 进步是历史的推动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等反映了人文主义的发展,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 体现了人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转型;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提倡冒险进取精神,西欧的航 海家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开辟了新航路,使得世界日益联系成一个紧密的整体;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法 国大革命更是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家们进行科研创新和新发明, 使得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 世界近代史中,在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的关系更加密切。新航路开辟 及其早期殖民扩张所带来的物种、人种交流等行为,对美洲大陆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一- 13 - 变化又改变了对美洲社会发展的轨迹;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报复则更加说明 了自然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总之,在研究人类历史时,不能把人与自然两大因素 割裂开来,应该综合研判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世界思想、经济、政治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中两位学者言论的主 旨,从人与自然关系及其作用、地位提取观点,可以只围绕一个学者观点展开,也可以对二者观点进行综 合评价,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世界近代史中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论述,如思想解放运动、资产 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作答时,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本题以不同学者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为切入点考查世界近代史中重大事件及其影 响,使学生学会用辩证法和发展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地位,渗透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 证、时空观念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