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能力测试
语文试题
2020.4.5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下个世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这些机器人
的智力可能超过人类。据霍金教授称,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更应该
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受人类控制。他曾向人们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
导致人类的灭绝,可能在接下来的 100 年之内就将人类取而代之。他说道,我们的未来是
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共同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人类不应任由人工智能发展,
而不加以控制;如果不对智能机器严加控制,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
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人类在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时,必须努力避免
其可能引致的风险。例如,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而从长期来
说,一旦人工智能的智力超过了人类,它们就可能产生反抗,不按程序设定行事。我们
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
(摘编自叶怡萱《霍金:人工智能 100 年内取代人类》)
材料二: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也有人认为它使人类摆脱劳动的束
缚,由此人类将得到彻底的全面解放。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无非也是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与创新。马克思认为各种技
术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技术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卡普认为人类的各
种技术发明、创新都是对人类自身器官的模仿,是人体器官的投影。由此可以说,任何
技术从其根源与本质来说都是对人体器官的模仿,目的都是代替人体器官,减轻人体器
官在劳动中的艰辛程度。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本身,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并没
有本质的区别。既然技术的本质都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最终目的都是替代人类劳动,那么为什
么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术习以为常,对人工智能技术却忧虑不安?在工具技术时代,各
种工具仅仅取代了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在机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但代替了人类
的工具功能,而且还战胜了人类的有限气力。如果说工具和机器还仅仅取代人的体力劳
动,那么智能机器则因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具
和劳动者合二为一,人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工具的出现,人类还可依仗体力和智
力生存;当机器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以依仗智力生存;而智能机器的出现,人类将会
彻底被取代,人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再有,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
术所取代,因此不得不面临转型。这种转型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群来说当然问题
不大,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人来说转型并非易事。从短期来说,人
工智能必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体制下,
失去了劳动机会也就失去了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际就
自然表现出不安和担忧。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任
何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减轻或取代人类劳动,让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人工智能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独立完
成各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不知疲倦地生产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由此可以
摆脱劳动对人类的长期束缚,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全面解放的梦想。
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
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黄欣荣《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
材料三:
带有发动机的机器是人工体能技术的典型代表。人工体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也引起
了震恐效应。可以说,今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存在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
主要在于人们担心人类智能不如人工智能时会超出人的控制,无法再驾驭和支配人工智
能。这里且不说人工智能在高级阶段是否能具备真正的“智能”,即使真的超过了人类智能,就像目前的智能计算机在记忆、计算和图像识别能力上已经远超于人,但我们并
未感到失去了对人工智能的支配。再借鉴人的体力和人工体能的关系来看,各种机械的
“体能”早就替代并超越了人的体力,但人类并未因此认为已经不能支配人工体能技术
了。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和认知后,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
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再度
经历的认知提升。
将来当人的一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司于如何使用和支配各种人
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哪些功能需要开发、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
发甚至禁止开发,将会达成透彻而成熟的认知,从而将“失控”的风险降到最低。人和
智能机器的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端的人工智能器具都将受制于人的基础。
人工体能和人工智能都是人工的技术,它们是否失控的问题,也是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
(摘编自肖峰《从人工体能看人工智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霍金和埃隆·马斯克认为应该严加控制人工智
能的发展。
B. 智能机器能取代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人类将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存在的
价值和意义。
C.材料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实现全面
解放的梦想。
D.材料三认为人们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会像对待人工体能技术一样理性和冷静,与材料二
的观点一致。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克思和恩斯特·卡普的观点告诉我们,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本质上是人体器官的延
长或投影。
B.人工智能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由此有更多闲暇享受生活
和全面发展。C.人工智能短期内会带来失业或转型问题,但从长期看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需工作,共
享社会财富。
D.人工智能技术利弊共存,在具体的研究和使用中人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工智
能受制于人。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在自然面前有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于是通过创造工具来提升自己对自然的控
制能力。”
B.“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的凝聚和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会形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来
威胁人类。”
C.“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类通过劳动来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且按
照社会必要劳动来分配劳动成果。”
D.“人工智能与其说是挑战了人类劳动的神圣地位,还不如说解放了人类劳动,并推动
人类劳动向真正的自由复归。”
4.材料二在论证上是如何体现严密性的?请简要说明。(4 分)
5.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应从哪些方面化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忧?(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清风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
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
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
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
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
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
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 50 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
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
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
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
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
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
“要个啥发型啊?”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
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
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
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
了城,都快三十了。”“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
‘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
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 10 元 20 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
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
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
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
“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
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
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
这个程度啊。
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
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
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
预报都灵。”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
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
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 2 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
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
“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
才捡去的那张 50 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
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
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
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
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
票……”,动作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
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
已察觉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
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
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
D.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
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
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4 分)
9.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优 题 速 享(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
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
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
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
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
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
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
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
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
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
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
“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
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
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
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
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尊为大司
马 。 已 而 大 夫 鲍 氏 、 高 、 国 之 属 谮 于 景 公 。 景 公 退 穰 苴 , 苴 发 疾 而 死 。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B.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C.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D.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穰苴”表示穰苴担任司马之职。
B.亲戚,指不包括父母在内的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所有内外亲属。
C.三军,自周代诸侯大国设置三军,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后泛指军队。
D.节,指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国君的使者出使时以此作为凭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穰苴临危受命,深受器重。晋、燕入侵齐国,齐军溃败。经晏婴推荐,景公任命穰苴
做将军抵御敌军入侵。
B.穰苴不畏权贵,依法治军。宠臣庄贾未按约定时间到达,使者驱使车马在军中疾驰,
都被穰苴按军法斩首。
C.穰苴体恤士卒,深得军心。他对士卒关怀备至,拿出自己专用的资粮款待士兵,病弱
的士卒都愿上阵杀敌。
D.穰苴征战凯旋,遭谗去职。他胜利归来,受到景公礼遇,被封为大司马,后因谗言被
解除官职,病发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4 分)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4 分)
14.穰苴做将军后,为什么要求景公派宠臣监军?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卜 居
杜 甫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㶉鶒①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注】①㶉鶒:水鸟名,俗称紫鸳鸯。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卜居”意为选择居处,浣花溪畔周围有树林池塘,环境清幽,适宜诗人居住。
B.诗人居处远离城区闹市,少有俗事烦扰,澄清的溪水更能消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C.诗人陶醉于浣花溪畔美景,兴致高昂,乘小舟顺流而下,东行万里,直达山阴。
D.本诗围绕“林塘幽”展开叙写,表达了诗人经历动荡后,渴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16.请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将进酒》中运用曹植狂饮的典故表现自己忧愤和狂放的心情的诗句是:
“ ,
”。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吴刚和玉兔的表现展现音乐魅力
的 句 子 是 : “ ,
”。
( 3 ) 《 雨 霖 铃 》 下 片 中 , 作 者 叹 息 从 古 到 今 的 离 别 之 哀 ,
“ ” , 点 明 这 首 词 的 主 旨 。 “ 、
”句又将离别之意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清秋冷
落的时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赛里木湖正南,即果子沟。车到果子沟,雨停了。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满山
密雪一样的林檎的繁花,但是果子沟给我留下一个非常美的印象。
吉普车在山顶的公路上慢行着,公路一侧的下面是重重复复的山头和深浅不一的山谷。
① ,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每一个山头和山谷多是
一种绿法。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越深。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
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
悠闲安然。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
间飞出,这是一个仙境。我到过很多地方, ② 。到了这儿,我蓦然想起这两个字,我觉得这里该出现一个小小的仙女,穿着雪白的纱衣,披散着头发,手里拿
一根细长的牧羊杖,赤着脚,唱着歌,歌声悠远,回绕在山谷之间……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A.夸张、排比、叠词 B.比喻、借代、拟人
C.夸张、排比、借代 D.比喻、叠词、拟人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不可以改成“高大的云杉密密地矗立在迎面陡峭的高山上”?
为什么?(4 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
准确流畅。(4 分)
①流行语的变迁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②从“互联网+”到“区块链”,③日新月异的
革新不断增加着生产生活的疆域。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弹一星”,⑤中国科技的跨越
式发展,成为新中国 70 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⑥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
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的因素。⑦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⑧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
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⑨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65 个字。(5 分)
近日,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正式投产运营。此次投产运营的二期工程岸线长 660
米,拥有 2 个泊位,设计吞吐能力 170 万标准箱/年。在自动化码头,装卸一个集装箱就需要 6 度电,产生
2.1 公斤二氧化碳,一年要产生 2 万吨二氧化碳和 690 吨二氧化硫。为此,二期工程取消了传统的市电供电
模式,全球首创氢燃料电池组为自动化轨道吊提供动力,用氢替代石油和煤炭,轨道吊实现完全零排放。紧
跟世界 5G 科技发展趋势,二期码头还在全球率先完成了“5G+自动化技术”全覆盖,成功实现在 5G 网络下
的岸桥、轨道吊自动控制操作、抓取和运输集装箱及高清视频大数据回传等场景的应用。
四、写作(60 分)
23.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图片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个未满 3 岁的“小病号”病愈出院,护士长按惯例送病人出
门。临别之际,小男孩突然向她鞠了一躬,护士长立马还礼!这幅画面,被称为“2020 年,感
动中国最美的画面”。
图片二: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更 26 岁来杭州,创办了广济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881—1926 年任院长。图片讲述的是梅医师查房,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他鞠躬,深谙中国
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这一温馨场景。
观察这两幅画,你有何认识和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 900 字的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试题答案
1.B [解析]A 项,“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不当,原文是“可能超过人类”;
C 项,“材料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不当;D 项,“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不当,
材料二没有论及这一观点。
2.C [解析]“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需工作,共享社会财富”不当。
3. D [解析]材料二阐释的观点有:①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技术,最终目的是
替代人类劳动;②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人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③人工智
能会让人们面临失业或转型;④人工智能有可能让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对照四个
选项,D 项支撑“人工智能有可能让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这一观点。
4.(1) 优 题 速 享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2 分)(2)①使用
“既然”“再有”“但是”等衔接语,使结构浑然一体;(1 分)②使用“一部分人”
“从长期来看”“可能”等限定语,使论证语言严密。(1 分)
5.①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应对失业或转型问题;②人类未来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
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③以人类对人工体能的态度类比,人类对人工智能会日趋理性和
冷静;④人和智能机器新的分工,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避免失控。【评分标准】6 分。
每点 2 分,答出 3 点意思答对即可。
6.B “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不当,“悲惨命运”用词过当,只
是表现他们生活不易。
7.C [解析]“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不当,应当是为了表现理发师傅一家的生
活艰难。8.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
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放钱,内心悔悟。【评分标准】4
分。每点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
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
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评分标准】6 分。每
点 2 分,答三点意思答对即可。
10.D [解析]日中而贾不至,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既定,夕时庄贾
乃至
11.B [解析]“亲戚”包括父母在内。
12.B [解析]使者没有被斩首。
13.(1)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
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
(军、简易、卒、佚乐各 1 分)
(2)(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下命令也
没人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身、虽、其、……之谓各 1 分)
14.①司马穰苴认为自己人微权轻,士卒未附,百姓不信。(1 分)②司马穰苴借诛杀宠
臣整顿军纪,树立威信。(2 分)【评分标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应结合“贾素骄贵,
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和全文理解。
【参考译文】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
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军队溃败。齐景公为此非常忧虑。于是晏婴向齐景公推荐穰苴,
说:“穰苴虽说是田氏的妾生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武略能使敌人畏惧,
希望您能试用他。”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谈论军事,齐景公非常高兴,任命他做将
军,让他率兵抵御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我向来卑微,您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
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我的声望低微,权威树立不起
来,希望派一位君王宠幸、国家尊重的大臣,来做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
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穰苴辞行后,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营门会合。”(第
二天)穰苴率先赶到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庄贾一向骄横显贵,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做监军,就不特别着急;亲戚和身边的人为他饯行,
挽留他喝酒。到了正午庄贾还没到来,穰苴就打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
整饬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布署完毕,日暮时分庄贾才到来。穰苴说:“为
什么约定了时刻还迟到?”庄贾道歉说:“我的亲戚朋友们给我送行,所以耽搁了。”
穰苴说:“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队宣布
规章号令后,就应忘掉自己的亲人,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
命。如今敌人侵略已经深入国境,国内骚乱不安,战士们开进前线战场,国君睡觉不安
稳,吃饭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么送别你呢!”于是
把军法官叫来,问道:“按照军法,约定时刻却迟到的人该怎么处理?”回答说:“应
当斩首。”庄贾很害怕,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他搭救。报信的人已前往但还没来得
及返回,穰苴就把庄贾斩首来向全军巡行示众,全军将士都震惊害怕。过了好长时间,
齐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符节来赦免庄贾。车马飞奔直入军营。穰苴说:“将领在军队里,
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问军法官说:“驱使车马在军营里奔驰,该怎么处理?”
军法官说:“应当斩首。”使者非常恐惧。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斩首。”就斩了
使者的仆从,砍断了左边的夹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向全军巡行示众。又让使者
回去向齐景公报告,然后就出发了。土兵们驻扎营舍,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
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慰他们。还把自己作为将军专用的物资粮食全部拿出
来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样平分粮食,把身体羸弱的士卒聚焦在一起。三天后重新整
训军队,准备出战。病弱的士兵也都要求一同奔赴战场,争先奋勇地为他战斗。晋国军
队听说后,就撤军离开。燕军听说这种情况,渡过黄河向北退散而去,于是齐军队追击
燕军,就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才率领军队回来。还没到国都,就解除了战备,
取消了规章号令,宣誓效忠而后才进入国都。齐景公率领大夫们到城外来迎接,尊崇任
命他为大司马。不久,大夫鲍氏、高氏、国氏等人在齐景公面前诬陷穰苴。齐景公就解
除了他的官职,穰苴发病而死。
15.C [解析]“须向山阴上小舟”只是作者的想象。16.①景中含情,蜻蜓翻飞,㶉鶒戏水,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喜悦;②以动衬静,以蜻
蜓、㶉鶒的动态,衬托环境的幽静;③用词生动传神,“齐”字写出蜻蜓之多,“对”
字写出了㶉鶒嬉戏的悠闲自在。(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17.(1)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2)吴刚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3)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18.D [解析]密雪一样的林檎的繁花”运用比喻;“重重复复”“星星点点”等是叠词;
“……十分悠闲安然”运用拟人。
19.不可以。①原句以“高山”为陈述对象,与上下文衔接更连贯;②“迎面陡峭的高
山上”在前,体现了由山谷到高山的观察点的变化。【评分标准】4 分。每个要点 2 分,
意思答对即可。答“可以”不给分。
20.①山和谷都是绿的 ②从来没有觉得什么地方是仙境【评分标准】4 分。每句 2 分,
意思答对即可。
21.①“休戚相关”改为“息息相关”;③“增加”改为“拓展”;④“从‘港珠澳大桥’到‘两
弹一星’”改为“从‘两弹一星’到‘港珠澳大桥’”;⑥删去“的因素”。(每点 1 分)
22.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正式投产运营(1 分),采用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
道吊(2 分),实现“5G+自动化技术”全覆盖(2 分)。
23.评分规则:
这两幅图片时间上跨越百年,但内容相似,都是幼童向医生鞠躬致敬,表达感恩之情,
而医护人员都鞠躬回礼,以示尊重。
一、从对象看。就儿童而言,是懂得感恩,是知礼;就医生而言,也是知礼,是对患
者的尊重,是医者的仁爱之心;综合看,这两者彼此尊重,共同营造了和睦温情的医患
关系,令人温暖与感动。
二、从时间看。跨越百年,具有时间的延续性,中华民族的“礼”代代相传,医者对
生命的尊重与仁爱之心代代相传,和睦温馨的医患关系代代相传。
三、立意的深层挖掘1、幼童的“感恩”“知礼”可以追溯优秀文化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礼”
深植民族传统里,而这种精神体现在幼童身上具有象征意义。成年人应该本应知礼,给
医生鞠躬并不新奇,而幼童的鞠躬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恩”与知“礼”代代
传承。从这个角度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生生不息的,而文化自信的意义恰在于此。
2、医患双方的温馨和睦就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医患关系紧张是现实中一个突出的
问题。如果各能心怀感恩,心怀仁爱与尊重,就会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抗击
新冠肺炎的斗争中我们也被无数的逆行者感动着,所以能够彼此理解,以感恩与尊重之
心对待彼此,就能更好地化解医患矛盾,营造和谐社会关系。
以上两种深层立意挖掘必须建立在基本立意的充分阐释上再进一步阐释,从字数比例
上不要喧宾夺主,否则就会空泛或偏离。
四、立意选择上的一点提示
如果要写出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作文,需要考生综合幼童与医护人员两方面立意,并
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医患双方“礼”的表象下都所具有的感恩与尊重,以及从中体现
出的永恒的美好人性。
当然,单方面从儿童角度写懂得感恩或礼的传承;或从医生的角度写尊重与仁爱之心
也未尝不可,但相比较而言,思维含量就低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