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阅卷报告
【原题回放】
4.根据材料一中受访者的回答,推断采访者提出的问题,填在相应横线处。(4 分)
【参考答案】
①应该如何界定语言景观这一概念?(1 分)语言景观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哪些方
面?(1 分)
②如何评价近年来的语言景观研究?(或“请谈谈语言景观研究的成绩和不足。”)(1
分)
③未来如何推进语言景观研究?(1 分)
【评分细则】
第一个要点应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只要指向语言景观的定义即可得 1 分,第二问
除了可以问“语言景观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如果问“语言景观的作用是什
么”也可得 1 分。
第二个要点问题中一个关键词应是“语言景观研究”,另一个关键词是“评价”或者“成
绩和不足”,如果是“现状”也可得分。
第三个要点问题中应该有“未来”和“推进语言景观研究”的相关表述。
【问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材料,把握文
章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结合情景问答
的形式要求,分条作答。
本题设置相当精妙,在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概括归纳能力的同时,又进行情景化设置,这
就要求学生形成答案时,不仅要概括全面,表述准确,还要兼顾到情景设置的潜在要求。很
多学生在以上方面因没能做到精准审题,全面兼顾,造成或多或少的失分。具体情况如下:
1.内容概括不全面。本题虽然是三个空,但是却有四个要点,特别是第一个横线处,此
处对应的是后面祝教授回答的两个段落的内容:①语言景观的含义②研究语言景观的价值和
意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概括整合出了第一个问题。
2.答案表述不精准。比较明显的一个表述错误是:偷换概念——把“语言景观研究”表
述成“语言景观”。以第一个空为例:答案应为:应该如何界定语言景观这一概念?语言景
观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些学生则表述为:应该如何界定语言景观这一概
念?它有什么作用?这样第二问就表述成了“语言景观”的作用了。第二处、第三处也存在
这个问题。
3.不能兼顾情景要求。本题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融概括归纳与情景设置于一体,但是有相
当一部分学生,不能照顾到情景设置的潜在要求,例如,答案不符合以采访者的身份进行提
问的形式,只是对下文内容的概括。
【教学建议】在后阶段备考中,建议对信息性阅读题多做针对性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精准审题、全面
概括、规范表达的能力。
【原题回放】
5.如果学校组织一场“家乡语言景观研究活动”,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开展这一活动需
要注意哪些问题。(6 分)
【参考答案】
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地点。②广泛搜集资料,针对不同类别做好信息标注。③拓宽
研究视角,挖掘象征意义,不能仅局限在语言使用规范等方面。(6 分。每点 2 分)
【评分细则】
第五题的答题要点主要来自于材料三,但也要照顾材料一、材料二。如果学生依据材料
三给出的三个角度,再结合自己对文本内容的具体分析,言之成理也可。此题最好明确注意
的问题,并给出科学合理的做法。
例如:①研究对象选择应既广泛又有针对性,尽可能选择广告牌、路牌较多的地点。②
研究方法应采取易保留的信息采集手段,如拍照,并对资料分类研究。③研究结论应选择多
角度归纳,并从正反两方面归纳,有批判性。
【问题分析】
本题评阅严格依照“评分细则”。第一个要点突出关键信息“代表性”“广泛性”“针对
性”等,意思对即可得 2 分。第二个要点突出关键信息“信息采集手段”“拍照”和“分类
研究”两层意思,各占 1 分。第三个要点突出关键信息“正反两方面归纳”,各占 1 分。
学生总体情况不太理想,表现在:
1.要点不全。尤其是“分类研究”和“反面归纳“两个要点,大多数学生没有涉及。
2.缺乏概括意识。多数考生仅仅罗列一些现象,缺少对信息的准确提炼,更缺少关键信
息的准确表述,如“代表性”“广泛性”。
【原题回放】
8.在小说中,士兵这一人物身上体现出深刻的矛盾,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
①一方面,士兵身上有着一般的人性,他爱自己的孩子和兄弟,渴望战争结束,回到家乡。②
另一方面,他深受法西斯思想毒害,认为杀人是结束战争的正确方式,以致冷酷残暴,泯灭
了人性和良知。(4 分,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评分细则】
题干中第一个关键词是“士兵”,所以必须聚焦于士兵这一人物行为上、思想上的矛盾。
第二个关键词是“深刻的矛盾”,因为“矛盾”前有“深刻”,所以作答时不能只明确矛盾
的具体内容,还要挖掘人物行为和思想背后的人性。这道题的每个答题要点可以先答士兵行
为上、思想上的具体矛盾,然后再分析矛盾背后的人性,具体矛盾 1 分,人性 1 分,答出 2
点即可得 4 分。
比如①士兵看着婴儿死去,作为罪魁祸首却“流下了一滴眼泪”。表现士兵利用婴儿为
兄弟复仇之心和未泯的良心之间的矛盾。②士兵渴望战争结束,却进行着杀戮。表现他厌恶
战争却又不得不战斗的矛盾。
【阅卷分析】本题考查综合,既有对人物性格的考查,又含有对文本内容——“深刻的矛盾”上的挖
掘,考查对文本和人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因此本题不同于一般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的概括,
要结合“深刻的矛盾”来解析人物性格;又不同于戏剧中矛盾冲突的概括,要结合“士兵这
一人物”来分析,矛盾不是双方的对立,而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
从学生回答情况来看,一般的得分是 2-3 分,占 90%左右;满分 4 分的约占 5-6%,0-1
分的占 4-5%。学生对矛盾的焦点认识不清,对人物性格理解不到位,对问题的理解不是很
充分是造成失分的关键。
一、优秀试卷(4 分)——集中分析“士兵这一人物”,既有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又有
对人物性格“深刻的矛盾”的概括;书写认真;条理清晰。
二、二类试卷(2-3 分)——①集中分析“士兵这一人物”,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对人
物性格矛盾的概括有欠缺;书写还认真;条理清晰。②有分析,但对“深刻的矛盾”理解不
准确,只是罗列矛盾现象。三、三类试卷(1 分)——①对“深刻的矛盾”理解不准确,只是罗列矛盾现象;②答
非所问,答成作用题;③书写潦草。
四、0 分试卷——答题素质差,答非所问,书写潦草。
【教学建议】
无论做小说题还是做其他文学类文本阅读题:1.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继续强调审题意识,要求学生一定要吃透文本,明确答题的的方向
和范围。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继续强化审题意识,一定要吃透文本,明确答题的的角度和范围。
不要用老思维来做新题型,要思考新题型是如何和老题型相融合的;新题型变化在哪里,不
变在哪里,要做到心中有数。
3.答题不要超出划定的边界。
4.继续加强书写训练,书面表达始终不可忽视。
【原题回放】
9.贯穿始终、无语言、不谙人事的“婴儿”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6 分)
【参考答案】
①婴儿是小说的中心故事展开的关键,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地下室内外两条线索,都是
围绕婴儿的命运变化逐步展开并推进的。②婴儿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凭借。女人伟大的母
爱以及她的痛苦、挣扎和死亡,士兵的残暴冷酷和人性上的矛盾,都是通过他们对待婴儿的
态度来体现的。③婴儿是小说主旨的集中体现。小说揭露战争、反省人性的主旨,主要是通
过婴儿的悲惨命运具体形象地揭示出来的。(6 分,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
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第一个要点是对情节设置的作用,第二个要
点是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的作用,第三个要点对揭示主旨的作用。每个要点 2 分。
【问题分析】
题目问的是“婴儿”在小说中的哪些作用,应该说该题并不算难,比较常规,答案设
置也符合一贯的小说阅读重点,套路性较为明显。作为小说中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需要
考生围绕情节、形象、主旨等方面作答。
从改卷得分方面来说,平均分为 3.68,其中 0 分占比 4.49%,1 分占比 1.36%,2 分占
比 6.79%,3 分占比 19.82%,4 分占比 40.37%,5 分占比 20.21%,6 分占比 1.95%,6 分得分
率偏低,总得分率也偏低一些。
很多同学作答非常好,无论是对文本的理解,还是答题角度、答题术语、书写等,显
示了高超的做题能力,也反映出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备考上全面细致,有针对性,下了一番苦
功。
首先还是书写,很大一部分考生卷面潦草,书写不规范、不整齐,不能合理分配使用
答题区域。
其次,不能分点作答,有不少考生不分点,思路显得较为混乱。
第三,不会结合文本分析,很多考试能答出情节、形象、主旨等,但只是简单一提,
很明显还是遵循套路答题,而不能结合文本,如提到形象,却分析不出来“婴儿”是怎样反
应人物形象的。
第四,答题术语积累不够或者使用不规范,如“推动情节发展”,“是表现人物的凭
借”,“集中反应了小说主旨”、“揭示了”等等。
以上问题提醒我们要强调文体意识,小说是通过情节在特定环境表现人物反应显现实
生活,答题上特别要重视情节、环境、人物、主旨等方面。对文本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不
能仅仅答出套路性语言,更要结合文本分析。【教学建议】
要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
日常练习注意积累常见、常用的答题术语,在答题时能熟练灵活运用,还要多做练习,
加强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原题回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4 分)
(2)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
(4 分。“委”“专政”“病之大者”各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答案】
(1)廉希宪彻底查办阿合马的事情,把他的情况上报,杖责阿合马,革去了他所统领
的职权,并归属主管该事务的官员。
(2)臣(翻译成“我”更好)的病虽然严重,但是我把命交给了上天。我最担心的是
大奸之人独揽政事,众多小人阿谀归附,耽误国家,危害百姓,这是最大的病啊。
【评分细则】
1.第⑴题评分细则
①“穷治”1 分,“穷”为“彻底”“极力”,“穷治”译为“彻底查办”。
②“以状闻”1 分,答案译为“把他的情况上报”,该句中“以”译为“把”,“闻”在
该句中为使动用法“使……听到”,考虑到句意通顺,意译为“上报”。
③“所领”1 分,所字结构,译为“所统领的(职权)”。
④“有司”,译为“主管该事务的官员”,学生答“有关官吏”也算对。
2.第⑵题评分细则
①“剧”1 分,译为“严重”,若答“厉害”也得分。
②“委”1 分,译为“交给”,学生答“托付”“交付”也得分。
③“专政”1 分,“专”是“独占””“专擅”的意思,“专政”译为“独揽政事”。
④“病之大者”1 分,定语后置,译为“这是最大的病”。
3.两点说明
①采点赋分,得分点翻译对即可得分。
②对得分点的翻译中出现错别字则该得分点不得分。
【问题分析】
学生得分:平均分为 4.45。
学生做题存在的情况:得分率普遍较低。
存在的原因:一是学生积累的文言知识不足,有些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翻译不到
位,导致失分;二是学生缺乏语境意识,只盯着要翻译的句子看,从而忽视了上下文,无形
当中给自己增加了难度,甚至有的学生竟然连传主的名字也翻译了;三是学生缺乏采点意识,
学生在翻译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突出重点,即使有的学生想要采点,但采不准点。
【教学建议】
一是要引领学生一如既往的做好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工作,点滴知识的积累天天做,
反复抓,识记和练习相结合;二是增强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尤其是根据上下文语境理解、
分析的意识,文言文如此,现代文也是如此;三是给学生讲清采点的具体“点”(句子中的
关键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其他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并在
课堂上讲解、展示思维过程。【原题回放】
14.廉希宪不仅尊崇儒学,多有政绩,而且在品德修养上也堪称封建时代士大夫的典范。请
简要概括他品格方面的特点。(3 分)
【参考答案】
①忠诚为国,善理政事,能够直言进谏;
②富有孝心,为父母丁忧,极尽孝道;
③刚直不阿,秉公执法,敢于严惩不法权贵。
(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细则】
1.第一条“忠诚为国,善理政事,能够直言进谏”,“忠诚”“直言进谏”两点只要答出
一点即可得 1 分;
2.第二三条只要分别围绕“孝”“刚正不阿”两方面来答即可得分。
3.两点说明:(1)摘录原文不用自己的话作答不得分。(2)不分点不概括作答,只是
翻译文段,不得分。
【问题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把握人
物形象特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结合题意
要求,分条作答。
四、存在问题
本题设置相当精妙,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概括归纳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形成答案时,
不仅要概括准确,表述准确,还要兼顾到品格特点的要求。很多学生在以上方面因没能做到
精准审题,准确概括,造成或多或少的失分。具体情况如下:
1、语言空洞简单,要点杂糅不清,如“忠孝两全”,“尽忠尽孝”;
2、审题不准,答非所问,未扣准“品格特点”;
3、照抄原文,缺少概括;
4、空白题较多,有 5%的学生未答此题;
5、未分条作答,要点不清晰。
【教学建议】
在后阶段备考中,建议对信息性阅读题多做针对性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精准审题、全面
概括、规范表达的能力。
【原题回放】
16.诗的颈联有什么含意?在结构上有着怎样的作用?(6 分)
解析:此联含意的必须放在整首诗中才可以理解。题目有“禅居”则这首诗必然有禅意,
所谓禅意,一定会是对宇宙万物参悟,对人世人生的超脱。劲联正是此意。“驱驰”,即奔
波老苦状,上句含意即为,在方丈之内悟透人世纷扰不过是劳苦奔波。
下句显然不能仅从字面意思理解为写景,必定也是禅意。非实景则必有喻义,顺承前句
则可得出,人世的劳苦奔波不过像是海波摇动在一杯中而已,是虚诞无义的。整联两句相联,
则表现了诗人超脱达观的禅意境界。
【参考答案】
含意:居于斗室之中想起人世间的奔波辛劳,就像看一杯水中起伏的波澜,看上去轰轰
烈烈,其实微不足道,表现出一种超然达观的心态。
作用:承上启下,由前面的写景转入后面的议论抒情,禅居赏景后,心有所悟,油然生情;为尾联的抒发胸臆作铺垫,正因有了参悟,才会怀有“长住”的愿望和“入俗笼”的无
奈。(6 分。含意和作用各 3 分)
【评分细则】
含意答出“人世奔波”类似意的 1 分,答出“像海水摇动在一杯中”类似意的 1 分,综
述得出“超脱,超然,达观”类似意的 1 分。
结构中的作用答出“承上启下”的 1 分,答出承上写景内容的 1 分,答出启下有伴师参
禅的期望却难以尽脱人世羁绊的无奈的 1 分。
【问题分析】
为更好地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代诗歌鉴赏成为语文高考必考题型,而古代诗歌
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能力层级要求较高,学生往往望而生畏。
读懂诗歌是前提,诗歌内容都看不懂,却谈鉴赏和解题,那是自欺欺人,本首诗歌学生
对含意的理解偏差太大。
1.概念不清,分析的颔联
2.答题不规范。此题共两问,可以分成两大点,分别标上“含意”和“作用”。很多学
生不分点,造成得分点不清晰。
3.含意不能放到整首诗中理解,不能解释出比喻义,只看出了写景。“超脱达观”的心
态写出的不多,很多写凄凉孤独伤感等情绪。
4.结构的得分相对高一些,答出来承上启下,(承字写成错别字),但“承上”的内容没
具体写出,“启下”的内容写得不够准确。
5.把握情感不准确,代入感不强,认为作者想身居方丈之室,出家为僧,不染红尘。
6.海波摇动一杯中,比喻义没有感悟到,承接上句,认为天地之小,静观海波摇动,或
者人生驱驰,如海波摇动,或者在方丈室内手捧清茶,探讨人生或身居方丈,人生也要波涛
汹涌。
7.做题不规范,层次不清,思维混乱
【教学建议】
1.加强标题意识。诗歌标题中往往包含有明示信息或暗示信息,在帮助我们读懂诗歌方
面能起很大作用,就本题来说,“禅居”很关键,中国的儒释道思想应让学生多一些了解 ,
才能拈花微笑。
2.禅意的诗句很多是比喻义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 规范答题,有情景意识。
【原题回放】
16.诗的颈联有什么含意?在结构上有着怎样的作用?(6 分)
【参考答案】
含意:居于斗室之中想起人世间的奔波辛劳,就像看一杯水中起伏的波澜,看上去轰轰
烈烈,其实微不足道,表现出一种超然达观的心态。
作用:承上启下,由前面的写景转入后面的议论抒情,禅居赏景后,心有所悟,油然生
情;为尾联的抒发胸臆作铺垫,正因有了参悟,才会怀有“长住”的愿望和“入俗笼”的无
奈。(6 分。含意和作用各 3 分)
【评分细则】
含意答出“人世奔波”类似意的 1 分,答出“像海水摇动在一杯中”类似意的 1 分,综
述得出“超脱,超然,达观”类似意的 1 分。
结构中的作用答出“承上启下”的 1 分,答出承上写景内容的 1 分,答出启下有伴师参
禅的期望却难以尽脱人世羁绊的无奈的 1 分。三【评分细则】
含意答出“人世奔波”类似意的 1 分,
答出“像海水摇动在一杯中”类似意的 1 分,
综述得出“超脱,超然,达观”类似意的 1 分。
结构中的作用答出“承上启下”的 1 分,
答出承上写景内容的 1 分,
答出启下有伴师参禅的期望却难以尽脱人世羁绊的无奈的 1 分。
【问题分析】
此联含意的必须放在整首诗中才可以理解。题目有“禅居”则这首诗必然有禅意,所谓
禅意,一定会是对宇宙万物参悟,对人世人生的超脱。劲联正是此意。“驱驰”,即奔波老
苦状,上句含意即为,在方丈之内悟透人世纷扰不过是劳苦奔波。
下句显然不能仅从字面意思理解为写景,必定也是禅意。非实景则必有喻义,顺承前句
则可得出,人世的劳苦奔波不过像是海波摇动在一杯中而已,是虚诞无义的。整联两句相联,
则表现了诗人超脱达观的禅意境界。
。
存在问题:
为更好地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代诗歌鉴赏成为语文高考必考题型,而古代诗歌
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能力层级要求较高,学生往往望而生畏。
读懂诗歌是前提,诗歌内容都看不懂,却谈鉴赏和解题,那是自欺欺人,本首诗歌学生
对含意的理解偏差太大。
1 概念不清,分析的颔联
2、答题不规范。此题共两问,可以分成两大点,分别标上“含意”和“作用”。很多学
生不分点,造成得分点不清晰。
3、含意不能放到整首诗中理解,不能解释出比喻义,只看出了写景。“超脱达观”的心
态写出的不多,很多写凄凉孤独伤感等情绪。
4、结构的得分相对高一些,答出来承上启下,(承字写成错别字),但“承上”的内容
没具体写出,“启下”的内容写得不够准确。
5 把握情感不准确,代入感不强,认为作者想身居方丈之室,出家为僧,不染红尘。
6 海波摇动一杯中,比喻义没有感悟到,承接上句,认为天地之小,静观海波摇动,或
者人生驱驰,如海波摇动,或者在方丈室内手捧清茶,探讨人生或身居方丈,人生也要波涛
汹涌。
更有很多答案匪夷所思
7 做题不规范,层次不清,思维混乱
【教学建议】
1 加强标题意识。诗歌标题中往往包含有明示信息或暗示信息,在帮助我们读懂诗歌方
面能起很大作用,就本题来说,“禅居”很关键,中国的儒释道思想应让学生多一些了解 ,
才能拈花微笑。
2 禅意的诗句很多是比喻义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 规范答题,有情景意识。
【原题回放】
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 6 分。)(1)杜甫《登岳阳楼》的“ , ”两句,描写出洞庭湖
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
(2)《伶官传序》以感叹起笔,然后顺势提出兴盛和衰落的道理,“ , ”
的观点,醒人耳目。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到“ , ”,对屈原文
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参考答案】
(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3)其称文小而其指
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6 分。每句 1 分,错 1 字该句不得分)
【评分细则】
第一处前一句易错字是“坼”,后一句“日夜”往往误写为“日月”;第二处因理解有
误,会写成另外一句;第三处易错字为“指”和“义”。
【问题分析】
1.本题共六分,但是能得到五分或者六分的学生寥寥无几,很多学生仅得到一分、二分;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六句话全放弃或者六句话全写但是全错,只能得到零分;阅卷过程中能听
到很多老师的叹息声,没想到很多高三的学生的名句默写能力如此薄弱。本题属于基础性知
识掌握,这道题也是我们语文唯一能掌握范围的题目,考察的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毕业生,
但是掌握程度如此薄弱,让人深省。反映出学生平时对背诵默写学习任务的不够重视,记忆
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2.这次三句话,有两句出自新的高中生必背 58 篇范围,《伶官传序》和《屈原列传》属
于新增。尤其是《屈原列传》,不在我们的必修和选修书目内。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8 篇背诵,不能留死角。
3.第一小题的两句话,是正确率最高的,少数学生写成另外的句子,少数学生把“坼”
字的点忘掉或者写成其他偏旁;原来考前认为“日夜”容易误写成“日月”,这次果然如此;
还有没想到的是“乾坤”两字,错误率也竟然很高。
4.第二小题出错率极高,出错的原因不是错字,而是写错句子,很大一部分学生写成这
篇文章里最广为传颂的两句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忽略掉语境要求的“以感
叹起笔,顺势提出”;这样错很可惜,明明仔细一些可以写正确,却陷入思维定式。
5.第三小题是正确率最少的一句,因为句子比较长,学生接触晚,所用工夫又少一些,
所以记得五花八门。大多数学生只能写个大概,或者只能意会,落实到默写上错误百出。除
了“指”误写成“旨”,“义”误写成“意”,“迩”错得也极多;“称”字漏写,“而”字漏
写,“其称文”误写成“称其文”等等比比皆是。
【教学建议】
在此后的备考阶段,虽然时间珍贵,但是基础性背诵应该时刻重视不能丢。这些名言
名句的意义,不仅限于默写,还有益于写作表达,要记就记百分之百准确;不能熟视无睹,
也不能留下漏洞。
【原题回放】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参考答案】
(示例)①我却又苦于没有云样的笔 ②而且云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4 分。每写
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
酌情扣分)
【评分细则】
做补写句子题的根本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兼顾内容和结构。
第一处补写:联系上文"天空的蓝笺"这个比喻和下文"有笔如云",第一个空应有把云比
做笔的比喻意。(1 分) 根据前文"不能写信的理由"和后文"也不过随写随抹" "何尝能
尽情描绘",第一个空,还应该有我为我不能写信找理由的相关内容。(1 分)
第二处补写:前文有关联词“不但”, 第二个空应有"而且""也"(1 分)前文“云的形
状变幻着”,后文有天空被晚霞染红的内容,由此推测云彩也由白色变为红色,所以第二个
空还应该有云的颜色变化的内容。(1 分)
第一处(2 分):写出手中无笔,且使用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1 分;使用比喻,写出
云一样的笔,1 分。
第二处(2 分):主语是“云的颜色”,1 分;写出“奇异地转换”“变化”“变红”等,
并且使用表并列的关联词“而且”“也”,与前文“不但”照应,1 分。
【问题分析】
①第一处没有使用比喻,没写出笔像云一样。
②第一处没强调手中无笔,而是说手中有笔。
③第一处只是关注上文,没有细看下文,两个要点都没抓住。
④第一处,思考的方向正确,但表述不准确。⑤第二处主语不是“云的颜色”,而是“晚霞的形状”“草地的颜色” 。
⑥没有关注到关联词,所写句子不能与上一句构成递进关系。
【优秀卷展示】
【教学建议】
1.增强文本意识,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明确中心。
2.增强语境意识,充分利用标点符号、关联词、句式等提示信息,准确把握句间关系、
上下文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语句的补写。
3.增强生活情境意识,平时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和生活常识。
4.增强书写规范意识。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草场上几只黑色瘦胫的羊,正慢慢地啮着草,远远地有一个孩子跷脚躺着,悠然地嚼
着一根长长的青草。难得这么静的下午,我的脚步声和羊群的啮草声都清晰可闻。回头再看
看那曲臂为枕的孩子,不觉有点羡慕他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了。几只羊依旧低头
择草,恍惚间只让我觉得它们嚼的不止是草,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
的阳光。
偶抬头,只见微云掠空,斜斜地排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看着看着,
就忍不住发出许多奇想。记得元曲中有一段述说一个人不能写信的理由:“不是无情思,绕
青江,买不得天样纸。”而现在,天空的蓝笺已平铺在我头上,_____①_____。其实即使有
笔如云,也不过随写随抹,何尝能尽情描绘造物之奇。至于和风劲草,大概本来也想低吟几
句云的作品。只是云彩总爱反复地更改着,叫风声无从传布。如果有人学会云的速记,把天上的文章流传几篇到人间,却又该多么好呢。
正在痴想之间,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_____②_____。半天朱霞,粲然如焚,
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时已把他的
羊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也就隐向一片暮霭中去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简化为:“牧羊的孩子已赶着他的羊回家去了。”但不如原
文更有表现力,为什么?(4 分)
【参考答案】
①原文将人物行为置于自然景物中加以描绘,富有诗情画意,更有意境和艺术感染力。
②原文通过“聚拢”“袅升”“隐向”等词语,更能表现出美妙动人的动态过程。③原文在内
容和风格上与前文更为协调统一,其中“不知何时”照应了“我”的“痴想”。(4 分。答出
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答题思路一是比较不同,二是注意语境。
一、比较不同,看强调了什么,句式、语序、用词修辞的变化。
原句比修改句多了“……不知何时……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也就隐向一片暮
霭中去了”。
1 原句“不知何时”照应前文"痴想"。(1 分)
2 修改句的意思是牧童回家,语言单调直白,原句描绘诗情画意的美景,牧童在美景中
渐渐消失,原句更富有意境美和艺术感染力。(1 分)
3 在用词方面,原句使用“聚拢”“袅升”“隐向”这样富有动态感的词语,让画面富
有美妙的动态过程。(1 分)
二、注意语境,句子应和文段的语意、重点一致,与上下文协调一致。
原句的内容风格和前文更协调一致。(1 分)
【问题分析】
本题考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难度适中。题目 4 分,学生得分主要集中在 2-3
分,满分极少。多数学生能从用词、句式、修辞、上下文协调等方面入手答题,但“重套路
轻感受鉴赏”的问题比较突出,也存在要点不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浮于表面,满眼套话。很多学生反复以“更生动”“更具感染力”“画面感强”作答,
几乎未出现结合原句的具体分析。
2.思维定势,基础不牢。大概因为日常练习中此题多涉及修辞手法,有半数学生无中生
有答出了修辞手法,如“不知何时”答反问,“把羊聚拢”答拟人,还有比喻、排比等等。
暴露出对基本的修辞手法掌握不牢的问题。
3.考点不明,东拉西扯。不少学生弄不清楚出题人意图,不从描写的角度品味语言的准
确、鲜明、生动,反而答形象的塑造,情感的表达,主题的彰显等。
4.要点不全,交叉重复。有一部分学生分析具体到位,有较强的赏析能力,但语言不够
简洁,有的甚至列出三条都是围绕“诗情画意的美景”作答。半数以上学生,答不出“不知
何时”照应前文"痴想"。
【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打破文体壁垒,将知识融会贯通。描写类语句表达效果分析可以从古诗文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中“如何写景”题型中汲取营养,引导学生从表达效果反推艺术技巧。
在题目训练中强化规范答题意识。明确考查点、答题思路,注意训练学生答题的简洁
性与准确性。
【原题回放】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
准确流畅。(4 分)
①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②谷雨也不例外。③雨水、小雪、大
雪等节气跟谷雨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④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⑤降水量
增加,气温迅速升高,⑥田中初插的秧苗在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⑦谷雨时节已时值暮春,⑧
许多地方鲜花盛开,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⑨甚至南方一些地区已开始有炎夏的感觉。
【参考答案】
示例:⑴语句:③;修改为:将“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跟谷雨一样”改为“谷雨跟
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⑵语句:⑤;修改为:在“降水量”前面加“此时(这时
节)”。⑶语句:⑦;修改为:删除“时节”或将“时值”改为“是”。⑷语句:⑨;修改
为:将“甚至”调至“南方一些地区”后面。(4 分。每改对一处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表达准确、协调,可酌情给分)
【评分细则】
三、评分标准
每改对一处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表达准确、协调,可酌情给
分;如果学生答案超出 4 处,按前 4 处答题情况得分。
【问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准确、流畅。“语言表达准确”就是要求使用贴切的词语,表达明确的概
念,构成恰当的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本题题干已经说明语言表达存在问题,明确要求
“指出其中四处的序号并修改错误处”,因此主要侧重病句的判断及修改能力。
文段共 9 句,本题难度设置过大很多学生在修改时找不到方向,因此平均得分 0.68 分,
学生正答率比较高的是第⑨、③句。第⑤、⑦句,部分同学能找到错误,但修改与参考答案
相去甚远,具体情况如下:
1.作答不规范。题干要求指出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四处句子序号并修改错误处,个别学
生审题存在问题,只进行了修改而没有写病句序号,也有学生只是指出了病句类型而没有具
体进行修改,也有超出四处修改的,还有投机取巧只写出句子序号而没有具体修改的。
2.基本语法知识较为欠缺。部分同学舍本逐末,将①中“中国传统的”修改为“传统中
国的”,“关系密切”修改为“关系紧密”。部分同学对多种定语、状语位置把握不清,将⑨
句修改为“甚至一些南方地区”
3.部分同学修改后改变原意。比如⑤句,添加“这一天”或“随着”,或者删除“甚至”
【教学建议】
在后阶段备考中,建议对语病分类多做针对性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快速准确辨析修改
的能力。同时,建议强化审题意识并对卷面书写进一步规范指导。
济宁市 2020 年 5 月模拟测试
23 题作文阅卷分析(兖州区)【原题回放】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各地蔓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事情较之疫情之前已经发生了巨
大变化。疫情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人
们的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改变还在不停地延续着。我们也会发现,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始终没有改变:中国人民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勇气没有变,齐心协力、
共克时艰的精神没有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没有变,推己及人、命运与共的美德没
有变……是的,有些东西可以变,也必须变;而有些东西不会变,也不能变。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参加学校举行的以“疫情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的征文
比赛,表达你的观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命题意图】
作文题目命制锁定了 2020 年的最大实际情境——“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各地蔓延”
以及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线上学习”,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深远、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
重大事件,凸显对时事热点的观察思考,体现对学生生活体验的重点关注。这就对作文的写
作起到了限制作用。
针对新冠疫情,观察思考它的角度可以有很多,题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做出了引导,
大致圈定了考生同学作文立意的基本立场和情感倾向,重点突出考查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立意选择上的空间,但也大大降低了立意的难度。
【问题分析】
试题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①材料部分:
材料共五句话。
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的背景,“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各地蔓延”,创设了写作的实际情
境。
第二三句交代疫情背景下的“变化”的一面:“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人们的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在继续变化着。从“变”
的角度看,这本质上是一种面对困难时人们主动地、积极地谋求发展的一种表现,眼光、视
野、思想观念的转变,正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世界。
第四句写出生活中“始终没有改变”的东西——民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勇气,齐心协
力、共克时艰的精神,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推己及人、命运与共的美德……,从
“不变”的角度看,中华民族的这些优良传统始终没有改变,这是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发扬,
中国今天的发展也正是在这种不变中屹立于世界之林。
第五句总结二三四句,“有些东西可以变,也必须变;而有些东西不会变,也不能
变”。
综合所给材料,写作时,必须兼顾“疫情背景”,辩证地看待变和不变的内容,处理好
二者关系。所谓“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眼光、视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
式”,所谓顽强、团结、奉献、助人的精神品质,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 作为新冠疫情亲
身经历者,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品味,结合各种媒体报道,能够从中发现有价值、有内
涵的“材料”,用具体鲜活的生活内容让这些概念“活”起来。
②提示语: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察与思考。
这句话直接地给学生写作以提示,又进一步设置了具体情境, 写作指令是写一篇“参加学校举行的以‘疫情下的变与不变’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作文的文体类型和格式没有具体
限制。题目只是要求参加征文比赛,并未在文体上作具体规定,能够让考生发挥个人才智和
写作特长。
【评分细则】
评阅切入分 44 分。
一类卷 53 分以上,占比 20%,对不变之精神能从民族精神、个人品质、公众美德几个
层面扣住材料中关键词放在社会生活中阐释赞美;能分析疫情下具体改变了什么以及如何彰
显科技力量凝聚力自信力或思想观念转变等原因阐释。变与不变二者之间关系阐释清楚。结
构清晰,语言简洁有力。书写整洁。
二类卷 52—43 分,占比 60%,只从表面看变与不变,缺内在思考,未深思变与不变带
给我们怎样的生命体验怎样的民族情结怎样的精神力量。结构较清晰,散句多缺气势。书写
较工整。
三类卷 43 分以下,占比 20%脱离材料及任务,结构不清,语言松散,书写潦草。(仅供
参考,可根据考情适当调整。)
【参考立意】
1. 非新无以为进,非新无以为守
2. 知常达变,开物成务
3. 因时而变,莫忘坚守
4. 变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不变是一种坚守与品格
5. 坚守传承,适时而变
6. 在变与不变中昂首前行
7. 改变或是坚守,皆是民族复兴之帆
8. 不忘初心,因时而化
9. 鼎新革故求发展,坚守初心铸辉煌
【存在问题】
1.用立意定档次,尽量按照所给比例打分,不过分要保险分;要拉开差距,同类中要敢
于打高分,特别是二类卷。
2.全篇围绕“疫情”“变化”“不变”来写,但是格局太小,谈到疫情背景、变和不变三
个要素,变和不变只是罗列现象,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给起评分。
3.只写题目给 2 分,没有标题扣 2 分。
4.错别字 1 字 1 分,不累计,上限 3 分。
5.字数不足:600 字以上,每 50 字扣 1 分;600-400 字,35 分左右;400-200 字的,25
分左右;200 字以下的,15 分以下。
6.抄袭:全篇抄,10 分以下;抄袭一半左右,20 分以下。大段抄背无关内容,在五类
文中酌情赋分。
7.标点符号错误多,酌情扣分。
8.对于立意准确、思路清晰、语言有特色的文章要敢于打高分。
9.完全是作文材料的扩展,不得高于 40 分。
优点:
1.大部分学生能够兼顾材料和任务要求,围绕“疫情”“变化”“不变”三个要素,并且
在变化里挖掘不变的东西,将变与不变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给 53 以上。
如:疫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从线下见面转移到了线上沟通。究其原因,还是人们
情感沟通的需求没有改变。
2.部分学生内容能够扣住中心,提纲挈领,层次清晰。谈到上述三个要素,同时谈到了变的必须性和不变的必然性。
3.部分学生语言精炼,善用古诗文,让人眼前一亮。
不足:
1.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体现明确的思路,虽出现了 “疫情”“变化”“不变”等关键词,
但段落之间缺乏联系,层次混乱。
2.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文中有“变”和“不变”,但未能明二者辩证关系;或者脱离疫
情背景,空谈“变”和“不变”。
3. 一部分学生只谈到了疫情背景+变或疫情背景+不变的,也就是三个要素谈到两个,
或者三要素只谈其一。
4.少数学生只是材料的扩写,极个别的同学完全脱离材料。
5. 部分学生卷面混乱,书写极差,语言杂乱。
【教学建议】
1.注重对学生写作思路及思辨性的训练,以求论证分析材料全面深刻,层次清晰。
2.引导学生重视材料的分析,注重整体理解、综合分析。
3.注重分析与优秀范文的差距,寻找 45 分到 48 分,48 分到 52 分之间的提分技巧。
4.加强对标题和开头的针对性训练,力求找到突破口。
5.在立意准确的基础上做到新、深。
6.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对事例的分析要到位,要深刻,与观点相吻合;有感染
力和号召力,避免空喊口号。
7.端正学生态度,认真对待写作训练。
8.继续加强学生卷面规范,书写训练。
【参考例文】
变与不变 殊途同归
邹城一中 某生
我们都变了,我们面戴口罩,保持距离,开口闭口都是“防疫”“消毒”。我们又都没变,
共克时艰的精神古今一体,家国天下的团结信念始终如一。变与不变,都是向着同一个信念,
为着同一个目标:打败新冠,护我河清海晏,家国平安。二者,殊途而同归。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有些东西可以变,也必须变,举国上下都
为之做出牺牲。
2020 年春节前,除夕夜,数万医疗大军星夜驰援武汉。无数医疗工作者改变了原来陪
伴家人过节守岁的习惯,奔赴到抗疫一线。他们知道,为了祖国,这点必须变。14 亿人,
居家隔离,飞必需不得外出,这场人类史上规模最长最严的隔离,前后时长将近两个月。所
有人的生活习惯:晨练、夜跑、聚会、遛狗……都被改变。但我们心甘情愿,我们知道,为
了护佑生命,为了家国,这也必须得变。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开始尝试网上学习,网上
办公,自己做饭……每个人都在变。开学归来,身边的同学虽不能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但
对老师,对校内为同学们服务的人员,理解增加了许多——这也让我们一下子成长起来。
中国很幸运,她总是被中国人中最勇敢的一些人保护得很好。中国人恒久的勇气、精神,
在基辛格笔下,在本次疫情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只因中流多砥柱,故能千古振英声。良知、感动、理性、正直,这样的品质从未改变。
正是这些材料和元素,构建了一个个“里厄”,不论是挂帅出征,挺身逆行的钟南山院士,
直言发声的李兰娟院士,抑或是护士、职员、记者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物,他们都是结实的生
命力量,以情义丰满的血肉之躯,构筑了武汉的精神城墙。
这是中国的不变。上至孔、孟,中述颜真卿、海瑞,下至陈天华、孙文,家国一体,荣辱与共的精神不变;从“兼济天下”到“粉身碎骨浑不怕”,再到“两弹一星”精神、女排
精神,担当奉献的品质不变。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中国人是不畏艰险、勇克
时艰的龙的子孙。这事实,千年不变。
变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和智慧,不变体现的是一种心性和信念。变与不变如鸟之双翼,车
之双轮,相辅相成。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变与不变,双管齐下,既灵活变通,又执
着坚守,方能正确回应疫情之下“觅渡觅渡觅何处”的嗟问,护我家国平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冬日里,不做逐波逐流者,不做无
谓坚守者。如此,方能在春回大地时叹一句:明媚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2020 年 5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