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考语文“双一流”拔高卷(新课标卷)(三)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中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而关于城市建设,传入我国的主
要有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表现为“明天的城市”模式,即按照理想兴建一个完美的城市,实现一夜之间
的突变。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的城市建设。第二种理论表现为“拼贴城市”模式,即不是
完全去掉旧的元素,而是在此基础上把好的、新的元素拼贴进去,使这个城市既有新的元素,也有旧的元
素。这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
这两种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明天的城市”模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是根据
理性人为构建出来的。“拼贴城市”模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不是靠一夜之间的创造突破形成的,而是历
史文化自然演变而成的。因而,在前一种理论框架下,城市的历史只能是负担,是应该抛弃的;在后一种
理论框架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实践证明,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魅力,最重要
的是要有自己的历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上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片面的,所想象的现
代化城市都是以西方为蓝本,唯“洋”是从。一度把钢筋、水泥、玻璃视为现代化的代名词,而对城市的
历史视而不见,甚至完全视为包袱。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
破坏,体现了城市建设模式的激进。
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建设向来是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智慧的。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正如在《清明上河图》、平遥古城所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丝毫不比西方逊色。甚至,
它还是多元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城市群落。第一种,“宇宙之城”,天人合一的行政都会,以元大都奠定
基础的古代北京为代表。城市方正规则,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这代表着当时中国人对当时城市的一种理
解,他们认为城市的秩序是对宇宙秩序的复制,人间的秩序要对应宇宙的秩序。这种城市建设就寄托了这样一种追求。第二种,“生态之城”,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以湖南凤凰为代表。整个城市依山傍水,依照
山水的自然曲线布局,充满诗意。这种城市建设体现了中国人对城市的另一种理解,认为人应道法自然,
城市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设计,山水自然,城市与人完美融合在一起。第三种,“人文之城”,儒商精神凝
聚的江南市镇,以杭州、苏州、扬州为代表。明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城镇的发展。这些城镇是儒商聚
居的地方,形成了人文氛围浓厚的江南城镇群。这三种城市建设都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
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历史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这需要我们
的城市建设要回顾历史并深入地反思与总结。城市发展要搞好建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城市地标是什么?
城市文化母体是什么?如果一个城市地标模糊、母体过度损坏,那么这个城市就丧失了个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回答,什么是好的城市。
(摘编自许纪霖《优美是否离我们远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天的城市”模式是按照理想兴建完美城市,而“拼贴城市”模式是对新旧元素合理地取舍。
B.生活是由理性人为构建还是由历史文化演进而成,是由人类城市建设不同模式决定的。
C.一个具有独特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不是将历史视为负担,而是珍视并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
D.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注重人文精神,城市建设呈现多元特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对两种城市建设理论及模式进行阐释,指出新中国城市建设深受第一种理论影响。
B.第二段通过两种城市建设理论思维方式的比较揭示了我国在城市建设中曾经出现的问题。
C.第三段以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城市群落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D.文章在结尾处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的标准,强调处理好城市地标与城市母体关系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中国初期工业化进程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可见“明天的城市”模式是错误的。
B.“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体现了环境与人的融合,实现了道家建设生态城市的主张。
C.好的城市建设,首先要实现城市空间拓展,之后要完成对城市原有特色文化保留与传承的任务。
D.“拼贴城市”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有助于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
大启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
材料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水平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地区科学家的创新能力也代表这个地区的
核心竞争能力。而科学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基础,
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已被反复证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它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或者人的科学素质是直接相关的。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
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有效助力人的发展,助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助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科学素质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科学素质水平,构成这一国家和地
区文化的根基和底蕴,决定着它的发展状况,并影响着未来。我们应有效地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并把它作
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的持续议题,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 2018 年 9 月 6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9 月 17 至 19 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大会以“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主题,设置“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分议题,大会得到联合国有
关机构和国际重要科技组织的积极响应。
有人说,科学是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核动能”。那么,科学素质,则是事关人类命运的“引擎力”。
小到微信朋友圈的食药谣言,大到引力波区块链等时髦技术……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科学素质已经成
为现代生活“标配”。就历史而言,17 世纪晚期科学革命和 19 世纪初工业革命,对应着欧洲知识流动和技
术扩散的澎湃现实。有数据称,我国数字经济总量现已达到 27 万亿,大体占 GDP 的 30%左右,占 GDP 增量
60%多。科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科学素质成为美好生活的软实力。
(摘编自 2018 年 9 月 6 日光明网《科学素质是开启未来的“高能钥匙”》)
材料三:
第 10 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达 8.47%。
近年来,针对重点人群的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成效显现,城乡、人群、地区间的差距缩小,向着良性发展,
具备“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水平达到创新型国家”的民众基础。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进一步解释道:“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至少要有 10%。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能方,社会公众的
综合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10%作为一个节点,说明这个社会的基本情况,是转型发展中或科学素质提高中
的第一个重要拐点。”
(摘编自 2018 年 9 月 6 日中国网《中国科协: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 8.470%》)材料四:
虽然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在上升,但发展依然不平衡,与世界发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这
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方面,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科学普及是建造创新“通天塔”的塔基,塔基越宽广越牢固,创新的“通天塔”才能更高更壮美。祖
国的明天寄托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
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
学普及的重中之重。这既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耕耘,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类媒体的共同努力,营造
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重科学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 2017 年 12 月 16 日《人民日报·科技杂谈》刊文《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和
发展。
B.社会进入了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在现代生活中,你将寸步难行,成
为时代的弃儿。
C.截至 2018 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 8.47%,如果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有
10%,那么国家就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
D.加强科学教育,培育中小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的思想,在中小学阶段应重视
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做好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才能助力人的
发展,助力社会的公平和发展,助力地区和国家的发展。
B.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其发展依然不平衡,具体表现在
城乡、人群、地区间的发展有差距。
C.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在有效地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把它作为一
项重要的社会发展的持续议题上所做的努力。
D.科学普及的重点应放在中小学生身上,其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因而公众具有
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 10%,青少年是主力。
6.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当下应如何培养和提高公民科学素质。(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蒿儿梁
孙 犁
一九四三年,敌人冬季“扫荡”开始了,杨纯医生带着五个伤员,和一个小女看护,名叫刘兰,转移
到繁峙五台交界地方,住在北台脚下的成果庵里。五台山有五个台顶,北边的就叫北台。这是有名的高山,
常年积雪不化,六月天走过山顶,遇见风雹,行人也会冻死。
这几天情况紧急,区委书记夜里来通知杨医生,叫他往山上转移,住到蒿儿梁去。
他的身上,东西已经不少。一支大枪,三十粒子弹,五个手榴弹,一个皮药包。两条米袋像围巾一样
缠在她的脖子里。背上,他自己的被包驮着刘兰的被包。他挺身走着,山底子鞋拍啦啦沉重地响着。
“杨医生,我们的药棉又不多了。”刘兰跟在后面说。
“到蒿儿梁,我们做。”
“怎么着弄个消毒的小锅吧,做饭的大锅,真不好刷干净,老百姓也不愿意叫使!”
“这也要到蒿儿梁想办法。”
刘兰又问:“伤号光吃莜麦不好吧?”
“到蒿儿梁,弄些细粮吃。”
“蒿儿梁,蒿儿梁!到了蒿儿梁,我们找谁呀?”
“找妇救会的主任。区委书记没说她叫什么名字,只说一打听女主任,谁也知道。”
她不过二十五岁,披着一件男人的深黑面的黑羊皮袄,紫色的圆顶帽子装饰着珠花。她嘻嘻地笑着跑
到南屋里来。她的相貌,和这一带那些好看的女人一样,白胖胖的脸,鲜红的嘴唇和白牙齿。
杨纯说:“你就是主任呀?我们把你的房子占了。”
“不要紧!”主任说,“老头子说你们来了,我真高兴。”
她转身走了,踢着路上的雪和石子。转过山坡,她好像又想起了什么,转身回来,喊道:“杨同志,
我们当家的病了,你去给他看看吧!”
杨纯问:“什么病呀?”
“准是受了风寒,你给他点洋药吃吧!”
她那清脆的声音,在山谷里,惊起阵阵的回响。
隔了一天,老人的病好了,可是情况更紧了,他和杨纯商量,在附近山里,找个严实地方,预备着伤
员们转移。
吃过晌午饭,他带着杨纯,从向西的一条山沟跑下去。到了山底,他们攀着那突出的石头和垂下来的荆条往上爬,半天才走进了那杉树林。他找着那条陡峭
的小路,杨纯紧紧跟上去,身上反倒暖和起来,流着汗。主任的丈夫转脸告诉他:把你的扣子结好,帽子
拉下来,到了山顶,你的手就伸不出来了。
杨纯站在山顶上,他觉得是站在他们作战的边区的头顶上。千万条山谷,纵横在他的眼前。那山谷里
起起伏伏,响着一种强烈的风声。冰雪伏藏在她的怀里,阳光照在她的脊梁上。瀑布,是为了养育她的儿
女,永远流不尽的乳浆,现在结了冰,一直垂到她的脚底!
忽然,主任的丈夫喊:“不好,你来看,敌人到了成果庵吗?”
杨纯看见,在远远山脚下面,成果庵那里点起火,他断定敌人到了那里,天气还早,敌人可能还要往
上赶,到蒿儿梁。他隐隐约约听见了山的下面有枪声,那是放哨人的警号!
他们慌忙寻找下山的道路,主任的丈夫跑在前边。他们从雪上往下滑,石头和荆条撕碎了他们的衣裳,
手上流着血。
当他们跑进那通到村里去的山沟,他们迎见了主任!她满脸流着汗,手拉着踉跄跑来的刘兰!在她旁
边是由蒿儿梁老少妇女组成的担架队,抬来了五个伤员。她们把伤员抬到了杉树林的深处,安置在地窖里。
她们还抬来主任从川里弄来的粮食和菜蔬,妇女们也都带了干粮来。
夜晚,飘起雪来,妇女们围坐在地窖旁边,照顾着伤员。杨纯到前面放哨,主任和刘兰在杉树林的边
缘站岗。
她们靠在一棵杉树上,主任把羊皮大衣解开,掩盖着刘兰的头。主任紧紧抱着刘兰。雪飘在她们头上,
不久掩没了她们的脚;雪飘在她们脸上,但立刻就融化了。刘兰呼吸着从她的胸怀放散的热气,这孩子竟
有些困倦。
主任望着前面,借着她的好眼力和雪光,她看见杨纯,那个青年人,那个医生,那个同志,抱着一支
大枪,站在山坡一块突出的尖石上。他那白色毡帽,成了一顶雪帽,蓝色的大棉袄背后,也落上一层厚雪。
杨纯站在那里,尖着耳朵,听着山谷里的一切声音。不久,他跺一跺脚上的雪,从石头上轻轻跳下来,走
到主任的面前说:“蒿儿梁什么声音也没有,敌人想是在成果庵过夜了,看黎明的时候吧!”
主任说:“要紧的时候,我们就转移到山顶上去,原班人马都在这里!”又说:“刘兰睡着了,就叫
她这么着睡一会吧!”
杨纯说:“你们帮助了我们!”
“我们不是自己人?”主任笑着问。
“这就叫鱼帮水,水帮鱼吧!”杨纯也笑着说。
主任问:“谁是水,谁是鱼?”“老百姓是水,我们是鱼!”杨纯说。
“你这比方打错了!”主任说,“老百姓帮助你们,情愿把心掏给你们,为什么?这为的是你们把我们
救了出来!”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直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简要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人物出场的气氛和
后文情节的展开显得合情合理。
B.对蒿儿梁女主任的刻画,小说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区委书记说一打听女主任,
谁也知道”就是典型的侧面描写。
C.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描摹山谷秀美风光,既有客观描绘,也有主观感受,
表现了杨纯登上山顶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D.结尾部分,两个人物关于“鱼”和“水”的关系的讨论,一方面为作品增添了轻松的格调,另一方
面也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小说主题。
8.小说塑造了以杨纯医生、女主任及主任丈夫为主的蒿儿梁抗日后方英雄群像,请简要分析这三个人物的
个性特征。(6 分)
9.本篇小说风格清新自然,有孙犁“诗化小说”的特点。请结合本篇小说具体分析这一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叶秀发,字茂叔,金华人。秀发师事吕祖谦、唐仲友,极深性理之学,以余力为文,辄擢庆元丙辰进
士第。弟子慕之,从其学者岁至数百人。初授福州长溪簿,丁父忧而归。服除,转庆元府学教授。秩满关
升循从政郎、建宁府政和令。丁母忧。服阕,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
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秀发叱之曰:“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苟先去之,如一邑百姓何?”修城浚濠,
日为备御计。会金人使谍者至,秀发擒之,亟斩于城门以徇。金人计沮不得近,邑赖以完。事定,制阃忌
其功不自己出,上其擅斩非法,降迪功郎,知徽州休宁县。俄以前事论夺。秀发退居十余年,无一毫觖望①
意,独愤李诚之之死,上书颂于朝。初,诚之守蕲,蕲陷,一城士卒皆战死无降者,诚之亦望阙再拜,拔
剑自刭。议者不录其忠,反咎其不能全人,故秀发不平而讼之。言辞朗烈,闻者嗟叹。史弥远当国,人有
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其人历言抚绥安定之详,且谓:“某等得保首领至今,皆叶桐城之赐,
不然,已无桐城久矣。”弥远颔之,从容问参知政事宣缯,其言同。弥远叹曰:“几失贤矣!”高沙三十六
湖,水高而田下,堤防不固,则千里一壑,民且无稼。秀发建石埭以疏水势,潴泄有恒,无干溢之病。寻转承议郎,疾作上书,乞致仕,特升朝奉郎。已而,疾甚,力劾去贪墨。吏人劝其何自苦如此,秀发曰:
“不可,吾死后,彼必残吾民以逞。” 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拳拳唯究心边事,无他言。其忠义出于天
性,至死不变。庚寅九月卒,年七十。卒之日,唯遗书籍数箧,弊衣一袭,至无以为敛。
(节选自宋濂《文宪集》卷十)
[注]①觖(jué)望:不满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B.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C.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D.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求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阃,指城郭门槛;制阃代指统兵在外的将军。文中指被叶秀发顶替的桐城城防官员。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望阙”指朝向朝廷所在的方向跪拜行礼。
C.桐城,代称叶秀发,因其时任安庆府桐城丞一职而称;文中其它“桐城”均无此义。
D.庚寅,干支之一。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叶秀发才高学深,父母去世回乡守孝。叶秀发学问文章都很有名,吸引众多青年慕名求教;叶秀发
中第后,做官任职中遭逢父母丧事而回乡居丧,以尽孝道。
B.叶秀发忠义多智,确保桐城不失敌手。叶秀发在金兵迫近桐城时积极主动,每天精心谋划防御策略;
抓获金人间谍斩首示众,破除金人计划而使桐城得保全。
C.叶秀发正直贤德,时人感佩多加称赞。叶秀发对于自己蒙冤革职退居在家并不在意,却敢于为同僚
李诚之上书鸣冤;史弥远详细了解此事,当面表示敬佩之情。
D.叶秀发一心爱民,筑堤疏水永解灾患。叶秀发建石堤解水患,调节蓄放功能而成永久循环之势,改
变了高沙三十六湖水高田下、堤防溃决而百姓受灾的局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此正臣子竭力致身之日,苟先去之,如一邑百姓何?
(2)同列来问疾,整襟对坐,拳拳唯究心边事,无他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秋思赠远二首①
王涯
其一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其二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②边人不见,拂云堆③畔战初酣。
[注]①这两首诗是作者思念妻子之作;②暗用张敞画眉的故事,用来形容夫妻间的恩爱之情,或用来形容
女子的秀眉;③拂云堆,在朔方,代征战之地。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首诗第二句写诗人在梦里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来两人仍处在别离之中,写梦幻兼诉
情思,表现出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
B.柳有“惜别怀远”之意,第二首诗首句“厌”字一贯全句,“杨柳”触起离思,诗人欲摆脱离思愁
苦,自然厌之有理。
C.芙蕖者,荷花也,第二首诗次句写碧潭中荷花开放,诗人悠闲于潭边,欣赏着清新明丽的景色,心
情渐悦,不同于以乐衬哀的手法。
D.第二首诗第三句用张敞为妻子画眉之典,而诗人的妻子却不在身边,倍感伤怀;末句写边关多事,
应以国事为重,极力摆脱思恋,恰恰表现思念之深。
15.第一首诗的末句“唯看新月吐蛾眉”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以食物关乎人的生死来说理,但若“ ”,饥饿的路人也会拒绝;
若“ ”即便是乞丐也不会接受。
( 2 )《琵 琶 行 》 中 , 诗 人 听 完 琵 琶 女 生 活 的 不 幸 , 又 想 到 自 己 仕 途 的 坎 坷 , 于 是 有 了
“ , ”的共鸣。
(3)苏轼在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由明月江水感悟到“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
“ ”,从“不变”的角度看“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无论网络直播还是短视频,这些新业态的涌现,不仅为企业带来巨大商机,还“调剂”着大众生活,
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新业态风生水起恰恰说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充满无限生机,
________无限可能。只要敏锐把握时代潮流,善于开疆拓土,就能在互联网“蓝海”中找到一席之地,同时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制作的短视频趋于________,这也
无可厚非,但如果甘于庸俗、走向恶俗、沦为粗俗,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就值得警惕了。有的
用户在“吸睛就是吸金”的逻辑支配下,用充斥着“黄赌毒”的内容获得点击量;一些短视频平台奉行功
利化的思维,往往放弃守土有责的责任,只讲流量罔顾正能量,________追求日活量而忽视内容质量,甚
至为了“红利”使出黑招。众所周知,目前有大量年轻人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 ),则不仅不
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就在哪里。因此,治理短视频乱象,
监管部门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培育 平庸化 一味 义不容辞
B.孕育 平庸化 片面 责无旁贷
C.培育 粗俗化 片面 义不容辞
D.孕育 粗俗化 一味 责无旁贷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甘于庸俗、沦为粗俗、走向恶俗,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
B.走向庸俗、甘于恶俗,沦为粗俗,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
C.走向庸俗、沦为粗俗、甘于恶俗,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
D.甘于庸俗、走向粗俗、沦为恶俗,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他们对粗俗的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
B.他们让粗俗的内容听之任之,让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
C.如果对粗俗的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
D.如果让粗俗的内容听之任之,让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
20.读下面这首题为“梦想”的小诗,仔细揣摩内容与句式,填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6 分)
梦想是一缕阳光, ① ;梦想是一阵春风,复苏你蛰伏的灵魂; ② ,洗净你
心中的铅华。梦想,她是旅途不灭的明灯,有了她,才有了迷茫征程上的方向;梦想,她是沙漠永恒的绿
洲,有了她, ③ 。
21.下面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
贯,不超过 100 个字。(5 分)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
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
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美育,不懂得审美。有
的说:“我们学习这样忙,哪有时间欣赏美?”有的说:“考上大学主要靠智育,审美能力的有无是无关
紧要的啊!”也有的说:“人无德不立,只要品德好,就能拥有一切。”此外,我们身边还有一些其他不
重视美育的现象。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认识与思考?以学习委员“小明”的身份为主题班会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加答案
1.B
【解析】B项,“是由人类城市建设不同模式决定的”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这两种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的
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后一种理论框架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可知,不是城
市建设的模式决定思维模式,而是思维模式决定了城市建设。故因果倒置。此外,且本文只提到国外传入本国
的两种模式,这只是国外传入我国的两种主要理论。并不是人类城市模式,故“人类城市建设”范围过大。故
选B。
2.D
【解析】D项,“文章在结尾处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的标准,强调处理好城市地标与城市母体关系的重要性”表述错误。依据原文第四段可知,文章在结尾处不是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标准,而是告诉我们城市应该怎样做,
应该更关注什么。不是提出了标准,而是指出了要关注的重点。这段强调的是: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
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历史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故选D。
3.D
【解析】A项,“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新中国成立后 工业化进程对
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可知,是“一定程度”并不是“严重”,故选项说法程度过重。
同时,并不是说此种模式错误,而是激进之下的此种模式错误,故此项曲解文意。B项,“实现了道家建设生态
城市的主张”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可知,文章并没有提到道家有建设“生态之城”的主张。故此项于文无依据。
C项,“首先要实现城市空间拓展,之后要完成对城市原有特色文化保留与传承的任务”表述错误,依据原文第
四段文句“一个城市要有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文化传统上的继承”可知,没有先后顺序,
故此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
4.A
【解析】B项,无中生有;C项,曲解文意;D项,推论错误。
5.D
【解析】强加因果。
6.①把弘扬科学精神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由政府推动;(国家)②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尊重
科学的社会风尚;(社会)③进一步繁荣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不断发展壮大科普工作队伍,加快科普设施建
设,全社会参与;(科普)④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高,加大投
入,完善机制,增强科普保障能力。(教育)
【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从多个层次进行,要关注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风气的营造,相关部门的措施以
及作为个人的努力等。就这道题来说,重要的是要从国家和社会的科普工作以及教育工作等角度进行。
7.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
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C 项,“秀美风光” “轻松愉悦的
心情”错误,此处景物描写是以医生杨纯的视角来写的,极力表现的是山谷风光的壮美以及对大好河山
的热爱和珍视。故选 C。
8.①杨纯医生:不畏艰辛,尽职尽责,关心同志。“他的身上,东西已经不少……”“背上,他自己的包驮
着刘兰的被包”;在雪地里放哨,守护伤员与村民。②女主任:乐观开朗,精明能干,体贴温和。总是
“嘻嘻地笑着”,和刘兰在杉树林边缘站岗的时候解开羊皮大衣,掩盖着刘兰的头。③主任丈夫:稳重
少言,不怕困难,支持抗日。带杨纯医生跑在前边,寻找一个严实的地方转移伤员。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根据“他的身上,
东西已经不少。一支大枪,三十粒子弹,五个手榴弹,一个皮药包。两条米袋像围巾一样缠在她的脖子
里。背上,他自己的被包驮着刘兰的被包”“他断定敌人到了那里,天气还早,敌人可能还要往上赶,
到蒿儿梁”“杨纯到前面放哨”等描写概括杨纯性格;根据“她不过二十五岁,披着一件男人的深黑面
的黑羊皮袄,紫色的圆顶帽子装饰着珠花。她嘻嘻地笑着跑到南屋里来”“主任把羊皮大衣解开,掩盖
着刘兰的头。主任紧紧抱着刘兰”等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概括女主任的性格;根据“主任的丈夫转脸
告诉他:把你的扣子结好,帽子拉下来,到了山顶,你的手就伸不出来了”“主任的丈夫跑在前边”概
括主任丈夫的性格特点。
9.①以独特的视角来写战争题材。小说没有描写充满硝烟的正面战场,而讲述了在抗日后方军民一心、守
望相助的故事。②以人物的乐观、活泼、可爱的性格来表现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③场景描写
的诗情画意。“冰雪伏藏在她的怀里,阳光照在她的脊背上”;“雪飘在她们头上,不久掩没了她们的脚;
雪飘在她们脸上,但立刻就融化了”。④语言表达上的抒情意味。如:“她看见杨纯,那个青年人,那
个医生,那个同志,抱着一支大枪,……他那白色毡帽,成了一顶雪帽。”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紧扣题目强调的“诗化小说”这一关键词,联
系情节内容、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进行分析即可。“诗化小说”的特点是: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
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
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分析本文主要从主题、选材、语言、
意境等角度,紧扣小说的“诗意美”,结合具体场景、细节等表述。如语言、意境描写“冰雪伏藏在她
的怀里,阳光照在她的脊梁上。瀑布,是为了养育她的儿女,永远流不尽的乳浆,现在结了冰,一直垂
到她的脚底”“他那白色毡帽,成了一顶雪帽,蓝色的大棉袄背后,也落上一层厚雪”等。
10.A
【解析】原句为“调安庆府桐城丞,金人犯蕲、黄二州,桐城为邻壤,万目睽睽不相保,骑兵将迫,家人号泣
求避”。
11.A
【解析】“文中指被叶秀发顶替的桐城城防官员”于文无据。
12.C
【解析】第三段写到“史弥远当国,人有自桐城来者,弥远以秀发事为问,……”这属于侧面描写,没
有当面……。
13.(1)这正是臣子竭尽全力(为国)献身的时候,如果我们先撤离了,那么全城的百姓怎么办呢?
(2)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地专心研讨边防事务,不说其他的话。
【参考译文】
叶秀发,字茂叔,是浙江金华人。秀发师从吕祖谦、唐仲友,极其深入地研究了性理之学,用余力来写作文
章,就于庆元丙辰年考中了进士。年幼者(或求学之人)很仰慕他,跟从他读书求学的人每年多达数百人。最初
任福州长溪主簿,遭遇父亲的丧事回家。服丧结束,转任庆元府学教授。任职期满后按资历经核准升为从政郎、
建宁府政和令。遭遇母亲丧事,服丧结束后,调任安庆府桐城县丞。金兵侵犯蕲、黄二州,桐城县与二州接壤,
众目睽睽之下不能保全。金人的骑兵将要迫近,秀发的家人哭喊着想要避逃,叶秀发呵斥他们说:“这正是我竭
尽全力以身报国的时候,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如果我们先离开了(这里),那么全城的百姓该怎么办呢?”
于是修筑城墙、挖深护城河,每天为战备防御谋划。恰逢金人派出的间谍来到,秀发抓获了他,立刻在城门前斩
首示众。金人的计划失败不能够接近桐城,桐城得以保全。事情结束后,将帅忌恨这功劳非己出,就上奏朝廷说
叶秀发擅自杀金国间谍是非法的。降职为迪功郎。没多久,又被授予宣教郎,担任徽州休宁县知县。不久因追究
先前的事被革去官职。秀发退居十多年,没有丝毫怨恨,唯独对李诚之的冤屈感到激愤,上书朝廷(为他)争辩。
当初,诚之守卫蕲州,蕲州陷落,全城的士兵全部战死没有投降的人,诚之望着京城的方向拜了两次,拔剑自刎。
议论的人不记取他的忠勇,反而责难他不能保全百姓,因此秀发不平则鸣为他争辩。言辞激愤,听到的人都为之
感叹。史弥远掌权的时候,有从桐城来的人,弥远拿秀发的事向他询问,这个人遍言秀发安抚百姓安定社会的详
细事迹,并且说:“我们能够活到现在,都是受叶桐城的恩赐,否则桐城沦陷已经很久了。”弥远点头称许,随口
问参知政事宣缯,他说的话也一样。弥远感叹说“差点错失贤才啊!”高沙有三十六个湖,水位高而田地低,堤
防不坚固,形同千里之地为一个大沟壑,百姓遇水会绝收的。叶秀发建立石坝来疏导水势,蓄水泄水能稳定下来,
没有旱涝的担心了。不久转任承议郎,秀发发病,上书朝廷请求辞职,朝廷特升他为朝奉郎。不久,秀发的病情
加重,他极力弹劾贪官。下属(胥吏差役)劝他何必这样辛苦自己,秀发说:“不行,(否则)我死之后,他们一
定会逞能残害百姓的。”同僚来探问他的病情,秀发整理衣襟(和他们)对坐,言辞恳切地专心研讨边防事务,不
说其他的话。他的忠义出于天性,到死没有改变。庚寅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岁。死的时候,只留下几箱书籍,
一套破衣服,到了无法殓葬的地步。
14.C
【解析】本句是乐景哀情,写出了离愁的懊恼缠人。
15.①乡书不见,唯见新月,诗人对月怀人,寄托对妻子的思念;②诗人浮想联翩,那弯弯新月就象娇妻的蛾眉,
写出诗人的情深意笃;③一个“唯”字,写出了诗人不见亲人、无可奈何的怅惘,更加突出诗人思恋的愁苦;④本
句以景结情,更给人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艺术美感。
16.(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
我皆无尽也
17.B
【解析】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培育: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
第一处是说“互联网发展”,用“孕育”恰当。平庸化:寻常而不突出;粗俗化:(谈吐、举止等)粗野庸
俗。第二处形容“非专业人士”的作品,用“平庸化”恰当。片面:单方面;偏于一面的(跟“全面”相对);一味:单纯地。第三处语境说“只讲”“忽视”“甚至”,这都是偏于一面的表现,用“片面”恰当。责无旁贷: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第四处语境是“监管部门”,用“责无旁贷”
恰当。
18.D
【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恶俗”与“粗俗”应调换位置;二是搭配不当。“走向”与
“恶俗”、“沦为”与“粗俗”不能搭配,应改为“走向粗俗、沦为恶俗”。故选D。
19.C
【解析】根据语境,填入的语句应是一个假设表意句。据此可排除A、B。D.“让……听之任之”不能搭配。
故选C。
20.①驱散你前行的阴霾 ②梦想是一泓清泉 ③才有了绝望人生中的希望。
21.在“素质教育冰山模型”中,包括技能、知识和行为范式在内的“显性素质”,只是显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
角,(3 分)而包括思考模式和信念系统(信念、价值、规条)在内的“潜性素质”才是冰山主体(3 分)。
22.【例文】
关于提倡美育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蔡元培说:“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然而,网络“污文化”在
网络媒体的推动下,可谓“甚嚣尘上”,大有代替主流媒体的趋势。这样粗糙怪异的文化不断刷新着国人对
美的认知,冲击着青少年尚不成熟的三观,使得中华文化的美好高洁被侵染,让人们不知“何为美”。故此,
唯有加大美育的培养灌溉,才能成就个人之福,国家之幸。
加强美育培养是个人之福。人民日报发表时评,大声疾呼:“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
包而活着更加幸福。”拥有审美能力,就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善于在苦难的生活中找到美,从而制
造美,然后让自己即使在地狱中也能笑出声来,在苦难中也能开出花来。正如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个小
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引来了评审们的好奇,“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
源的入口。”同样的破损,不同的角度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哪种答案更让人有幸福感?结果应该是不言而喻
的。由此可见,倘若一个人的心灵和境界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和启示,没有保留住一片审美的心灵的净土,
任何美的种子播下,也不会生根发芽,也就不可能具备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胸襟和气象。因此,个人的
成绩系于美育培养之上。
加强美育培养是国家之福。中华传统文化中,高山流水是伯牙子期的阳春白雪的音律之美;《兰亭集
序》是王羲之的精妙绝伦的书法之美;秦腔梆子是黄土地人民的下里巴人的独特之美。美是一种享受,一
种修行,虽说美的种类有千千万万,然美绝不能堕于低俗、下流,美决然不能成为恶俗文化的代名词。“污”
文化的流行,折射出的恰恰就是现如今美育培养的缺位,这些低俗的审美观大行其道时,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会在向国外展示形象的时候,拉低国人的素质,抹黑大国形象。冯骥才的感叹:“中
华民族的审美,现在是低谷,充满了乱象。”因此,对于美育的培养和灌溉,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唯有加
强美育培养,才能使国家形象高大伟岸。
同学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让我们加强美育培养,一步一个脚
印踏踏实实的做下去。我们要相信:美是一片沃土,只有勤加耕耘、施肥、浇水,才能使这片土壤更加肥
沃,才能让美育出更加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成就个人之福,才能撑起国家之幸。
倡议人:小明
××××年×月×日
【立意指津】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要求来看,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其次要明确任务指令(任务驱动),再次要明确写作对象、角度、范围
及文体等要求;最后,携带任务指令完成写作即可,千万注意不得脱离任务指令写作。
【审题】材料部分先引用名人名言,阐释前人对“美育”的理解,交代了“美育”对个人及集体的重
要性;然后联系现实,指出问题,揭示有些同学不理解美育,不懂得审美的现象。前后对比,引起考生的
思考:“美育”这么重要,为什么有些同学却不理解呢?这种不良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该怎样改
善这种情况呢?据此可以立意:提倡美育,重视美育。作文的任务是“以学习委员‘小明’的身份为主题
班会写一篇‘倡议书’”,倡议的内容应紧扣“提倡美育”,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题目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立场,考生要站在这一立场上进行写作。同时注意,对于不理解美育,不懂得
审美的现象,不能一味地责备、讽刺或埋怨,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给出具体的
观点和事例,倡议同学们理解美育,重视美育。
参考立意:美育是一种刚需;携美育同行,作追梦新人;美育是眼睛,前途一片明;搞好美育是基础,
成长路上你最行。
行文结构:文章首先引用名言,反观现实,提出观点;然后从个人层面、国家层面论证美育的重要性,
最后发出号召,再现美育的重要性,照应文章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