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
1.已知集合 U={1,2,3,4,5,6,7},M={3,4,5},N={1,3,6},则集合{2,7}等
于( )
A.M∩N B.∁U(M∪N) C.∁U(M∩N) D.M∪N
2.某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人数分别为 4800 人,4000 人,2400 人.现采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该地区中小学生的“智慧阅读”情况,在抽取的样本中,初中学
生人数为 70 人,则该样本中高中学生人数为( )
A.42 人 B.84 人 C.126 人 D.196 人
3.直线 kx﹣y+1=0 与圆 x2+y2+2x﹣4y+1=0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4.已知函数 f(x) = {풍풏풙,풙>ퟎ
풆풙,풙 ≤ ퟎ ,则 f[f(1
4)]的值为( )
A.4 B.2 C.1
2 D.1
4
5.已知向量→
풂 = (2,1),→
풃 = (x,﹣2),若|→
풂 + →
풃|=|2→
풂 ― →
풃|,则实数 x 的值为( )
A.4
9 B.1
2 C.9
4 D.2
6.如图所示,给出的是计算1
2 +
1
4 +
1
6 +⋯ +
1
22值的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
是( )A.i>9 B.i>10 C.i>11 D.i>12
7.设函数 f(x)=2cos(1
2x ―
휋
3),若对任意 x∈R 都有 f(x1)≤f(x)≤f(x2)成立,
则|x1﹣x2|的最小值为( )
A.4π B.2π C.π D.휋
2
8.刘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
的数学遗产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
其加减运算的规则.提出了“割圆术”,并用“割圆术”求出圆周率 π 为 3.14.刘徽在
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
矣”被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其中“割圆术”的第一步是求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的面积,第二步是求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依此类推.若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
该点取自该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概率为( )
A.3 3
2휋 B.3( 6 ― 2)
2휋 C.3
휋 D.3( 6 ― 2)
휋
9.已知 sinα﹣cosα =
1
5,0<α<π,则 cos2α=( )
A. ―
7
25 B. 7
25 C.24
25 D. ―
24
25
10.已知点 P(x0,y0)在曲线 C:y=x3﹣x2+1 上移动,曲线 C 在点 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若 k∈[ ―
1
3,21],则 x0 的取值范围是( )
A.[ ―
7
3,5
7] B.[ ―
7
3,3] C.[ ―
7
3,+∞) D.[﹣7,9]
11.已知 O 为坐标原点,设双曲线 C:푥2
푎2 ―
푦2
푏2 = 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点 P 是双曲线 C 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过点 F2 作∠F1PF2 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
为 A,若 b=|F1F2|﹣2|OA|,则双曲线 C 的离心率为( )
A.5
4 B.4
3 C.5
3 D.2
12.在三棱锥 A﹣BCD 中,△ABD 与△CBD 均为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且二面角 A﹣BD
﹣C 的平面角为 120°,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7π B.8π C.16휋
3 D.28휋
3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复数 z =
2
2 ―
2
2 i.则 z2+z4= .
14.已知函数 f(x) = 풙 +
푘
푥在区间(0,+∞)上有最小值 4,则实数 k= .
15.已知直线 a⊥平面 α,直线 b⊂平面 β,给出下列 5 个命题①若 α∥β,则 a⊥b;②若 α
⊥β,则 a⊥b:③若 α⊥β,则 a∥b:④若 a∥b,则 α⊥β;⑤若 a⊥b 则 α∥β,其中正
确命题的序号是 .
16.如图,在平面四边形 ABCD 中,∠BAC=∠ADC =
휋
2,∠ABC =
휋
6,∠ADB =
휋
12,则 tan
∠ACD= .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满足 an=n﹣Sn,设 bn=an﹣1.
(1)求 a1,a2,a3;
(2)判断数列{bn}是否是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
(3)求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
18.如图 1,在边长为 2 的等边△ABC 中,D,E 分别为边 AC,AB 的中点.将△ADE 沿 DE
折起,使得 AB⊥AD,得到如图 2 的四棱锥 A﹣BCDE,连结 BD,CE,且 BD 与 CE 交
于点 H.
(1)证明:AH 上 BD;
(2)设点 B 到平面 AED 的距离为 h1,点 E 到平面 ABD 的距离为 h2,求
ℎ1
ℎ2
的值.
19.某种昆虫的日产卵数和时间变化有关,现收集了该昆虫第 1 夭到第 5 天的日产卵数据:
第 x 天 1 2 3 4 5
日产卵数 y(个) 6 12 25 49 95
对数据初步处理后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散点图和表中的统计量的值.ퟓ
풊=ퟏ
xi
ퟓ
풊=ퟏ
xi2
ퟓ
풊=ퟏ
(lnyi)
ퟓ
풊=ퟏ
(xi•lnyi)
15 55 15.94 54.75
(1)根据散点图,利用计算机模拟出该种昆虫日产卵数 y 关于 x 的回归方程为 y=ea+bx
(其中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求实数 a,b 的值(精确到 0.1);
(2)根据某项指标测定,若日产卵数在区间(e6,e8)上的时段为优质产卵期,利用
(1)的结论,估计在第 6 天到第 10 天中任取两天,其中恰有 1 天为优质产卵期的概
率.
附:对于一组数据(v1,μ1),(v2,μ2),…,(vn,μn),其回归直线 μ=α+βv 的斜
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휷 =
푛
푖=1 푣푖푢푖 ― 푛푣 ⋅ 푢
푛
푖=1 푣푖
2 ― 푛푣2
,휶 = 풖 ― 휷•풗.
20.已知⊙M 过点 A( ퟑ,0),且与⊙N:(x + ퟑ)2+y2=16 内切,设⊙M 的圆心 M 的
轨迹为曲线 C.
(1)求曲线 C 的方程:
(2)设直线 l 不经过点 B(0,1)且与曲线 C 相交于 P,Q 两点.若直线 PB 与直线 QB
的斜率之积为 ―
1
4,判断直线 l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此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
请说明理由.
21.已知函数 f(x)=(x+a)ebx(b≠0)的最大值为1
푒,且曲线 y=f(x)在 x=0 处的切
线与直线 y=x﹣2 平行(其中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求实数 a,b 的值;
(2)如果 0<x1<x2,且 f(x1)=f(x2),求证:3x1+x2>3.
(二)选考题:共 10 分.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1 的参数方程为{풙 = ퟑ + 풕
풚 = ퟏ + ퟐ풕(t 为参数),曲线 C2 的
参数方程为{풙 =
3
푐표푠휃
풚 = ퟑ풕풂풏휽
(θ 为参数,且 θ∈(휋
2,3휋
2 )).
(1)求 C1 与 C2 的普通方程,
(2)若 A,B 分别为 C1 与 C2 上的动点,求|AB|的最小值.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 f(x)=|3x﹣6|+|x+a|.
(1)当 a=1 时,解不等式 f(x)<3;
(2)若不等式 f(x)<11﹣4x 对任意 x∈[﹣4, ―
3
2]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U={1,2,3,4,5,6,7},M={3,4,5},N={1,3,6},则集合{2,7}等
于( )
A.M∩N B.∁U(M∪N) C.∁U(M∩N) D.M∪N
【分析】由已知求出 M∩N={3},M∪N={1,3,4,5,6},再求其补集,可判断结
果.
解:由已知:M∩N={3},M∪N={1,3,4,5,6},
∴∁U(M∩N)={1,2,4,5,6,7),∁U(M∪N)={2,7}.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某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人数分别为 4800 人,4000 人,2400 人.现采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该地区中小学生的“智慧阅读”情况,在抽取的样本中,初中学
生人数为 70 人,则该样本中高中学生人数为( )
A.42 人 B.84 人 C.126 人 D.196 人
【分析】设高中抽取人数为 x,根据条件,建立比例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解:设高中抽取人数为 x,
则 70
4000 =
푥
2400,得 x=42,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应用,根据条件建立比例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
3.直线 kx﹣y+1=0 与圆 x2+y2+2x﹣4y+1=0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不确定
【分析】判断直线恒过的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解:圆方程可整理为(x+1)2+(y﹣2)2=4,则圆心(﹣1,2),半径 r=2,直线恒过
点(0,1),
因为(0,1)在圆内,故直线与圆相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计算能力.
4.已知函数 f(x) = {풍풏풙,풙>ퟎ
풆풙,풙 ≤ ퟎ ,则 f[f(1
4)]的值为( )
A.4 B.2 C.1
2 D.1
4
【分析】根据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先求出 f(1
4)的值,再求 f[f(1
4)]的值.
解:因为 f(x) = {풍풏풙,풙>ퟎ
풆풙,풙 ≤ ퟎ ,
∴f(1
4)=ln
1
4;
∴f[f(1
4)]=e풍풏
1
4 =
1
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问题,解题时应对自变量进行分析,是基础
题.
5.已知向量→
풂 = (2,1),→
풃 = (x,﹣2),若|→
풂 + →
풃|=|2→
풂 ― →
풃|,则实数 x 的值为( )
A.4
9 B.1
2 C.9
4 D.2【分析】由向量→
풂和向量→
풃的坐标求出向量→
풂 + →
풃和向量ퟐ→
풂 ― →
풃的坐标,再利用|→
풂 + →
풃|=|2
→
풂 ― →
풃|,即可求出 x 的值.
解:∵向量→
풂 = (2,1),→
풃 = (x,﹣2),
∴→
풂 + →
풃 = (2+x,﹣1),ퟐ→
풂 ― →
풃 = (4﹣x,4),
∵|→
풂 + →
풃|=|2→
풂 ― →
풃|,
∴ (ퟐ + 풙)ퟐ + ( ― ퟏ)ퟐ = (ퟒ ― 풙)ퟐ + ퟒퟐ,解得 x =
9
4,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向量的模长公式,是基础题.
6.如图所示,给出的是计算1
2 +
1
4 +
1
6 +⋯ +
1
22值的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
是( )
A.i>9 B.i>10 C.i>11 D.i>12
【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
作用是累加并输出 s 的值,模拟循环过程可得条件.
解:程序运行过程中,各变量值如下表所示:s=0,n=2,i=1
不满足条件,第一圈:s=0 +
1
2,n=4,i=2,
不满足条件,第二圈:s =
1
2 +
1
4,n=6,i=3,
不满足条件,第三圈:s =
1
2 +
1
4 +
1
6,n=8,i=4,
…
依此类推,
不满足条件,第 10 圈:s =
1
2 +
1
4 +
1
6 +⋯ +
1
20,n=22,i=11,
不满足条件,第 11 圈:s =
1
2 +
1
4 +
1
6 +⋯ +
1
20 +
1
22,n=24,i=12,
此时,应该满足条件,退出循环,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i>11?.
故选:C.
【点评】算法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加的内容,也必然是新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应高度重视.程
序填空也是重要的考试题型,这种题考试的重点有:①分支的条件②循环的条件③变量
的赋值④变量的输出.其中前两点考试的概率更大.此种题型的易忽略点是:不能准确
理解流程图的含义而导致错误,属于基础题.
7.设函数 f(x)=2cos(1
2x ―
휋
3),若对任意 x∈R 都有 f(x1)≤f(x)≤f(x2)成立,
则|x1﹣x2|的最小值为( )
A.4π B.2π C.π D.휋
2
【分析】由题意可知 f(x1)≤f(x)≤f(x2),f(x1)是函数的最小值,f(x2)是函
数的最大值,|x1﹣x2|的最小值就是半个周期.
解:函数 f(x)=2cos(1
2x ―
휋
3),若对于任意的 x∈R,都有 f(x1)≤f(x)≤f(x2),∴f(x1)是函数的最小值,f(x2)是函数的最大值,|x1﹣x2|的最小值就是函数的半周期,
푇
2 =
1
2 ×
2휋
1
2
= 2π;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的求法,题意的正确理解,考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刘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
的数学遗产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
其加减运算的规则.提出了“割圆术”,并用“割圆术”求出圆周率 π 为 3.14.刘徽在
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
矣”被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其中“割圆术”的第一步是求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的面积,第二步是求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依此类推.若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
该点取自该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概率为( )
A.3 3
2휋 B.3( 6 ― 2)
2휋 C.3
휋 D.3( 6 ― 2)
휋
【分析】设圆的半径为 1,分别求出圆的面积及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由测度比是
面积比得答案.
解:设圆的半径为 1,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所对的圆心角为360°
12 = 30°,
则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12 ×
1
2 × 1×1×sin30°=3.
圆的面积为 π×12=π,
由测度比为面积比可得: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在圆的某一个内接正十二边形内的
概率是3
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概型概率的求法,关键是求出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是基础题.
9.已知 sinα﹣cosα =
1
5,0<α<π,则 cos2α=( )
A. ―
7
25 B. 7
25 C.24
25 D. ―
24
25
【分析】把 sinα﹣cosα =
1
5平方可得 2sinαcosα 的值,从而求得 sinα+cosα 的值,再利用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求得 cos2α=cos2α﹣sin2α=﹣(sinα﹣cosα)(sinα+cosα)的值.
解:∵sinα﹣cosα =
1
5,0<α<π,
∴平方可得:1﹣2sinαcosα =
1
25,2sinαcosα =
24
25>0.
∴α 为锐角.
∴sinα+cosα═ (풔풊풏휶 + 풄풐풔휶)ퟐ = ퟏ + ퟐ풔풊풏휶풄풐풔휶 = ퟏ +
24
25 =
7
5,
∴cos2α=cos2α﹣sin2α=﹣(sinα﹣cosα)(sinα+cosα) = ―
1
5 ×
7
5 = ―
7
25.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二倍角的余弦
公式的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10.已知点 P(x0,y0)在曲线 C:y=x3﹣x2+1 上移动,曲线 C 在点 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k,若 k∈[ ―
1
3,21],则 x0 的取值范围是( )
A.[ ―
7
3,5
7] B.[ ―
7
3,3] C.[ ―
7
3,+∞) D.[﹣7,9]
【分析】先求出 y=x3﹣x2+1 的导数,然后求出曲线 C 在点 P(x0,y0)处的切线斜率 k,
再根据 k∈[ ―
1
3,21]求出 x0 的取值范围.
解:由 y=x3﹣x2+1,得 y'=3x2﹣2x,
则曲线 C 在点 P(x0,y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풌 = 풚′|풙=풙ퟎ = ퟑ풙ퟐퟎ ―ퟐ풙ퟎ,∵k∈[ ―
1
3,21],∴ퟑ풙ퟐퟎ ―ퟐ풙ퟎ∈[ ―
1
3,ퟐퟏ],
∴풙ퟎ ∈ [ ―
7
3,ퟑ].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考查了转化思想,属基础题.
11.已知 O 为坐标原点,设双曲线 C:푥2
푎2 ―
푦2
푏2 = 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F2,点 P 是双曲线 C 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过点 F2 作∠F1PF2 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
为 A,若 b=|F1F2|﹣2|OA|,则双曲线 C 的离心率为( )
A.5
4 B.4
3 C.5
3 D.2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延长 F2A 交 PF1 与 B,由 PA 为∠F1PF2 的角平分线,F2A
⊥PA,所以 A 为 F2B 的中点,|PF2|=|PB|,可得 OA 为△BF1F2 的中位线,b=|F1F2|﹣2|OA|
=2c﹣2a 再由 a,b,c 的关系求出离心率.
解:延长 F2A 交 PF1 与 B,由 PA 为∠F1PF2 的角平分线,F2A⊥PA,所以 A 为 F2B 的
中点,|PF2|=|PB|,
连接 OA,则 OA 为△BF1F2 的中位线,所以|BF1|=2|OA|,而|BF1|=|PF1|﹣|PB|=|PF1|﹣
|PF2|=2a
因为 b=|F1F2|﹣2|OA|=2c﹣2a,而 b2=c2﹣a2
所以 c2﹣a2=4(c﹣a)2 整理可得 3c2﹣8ac+5c2=0,即 3e2﹣8e+5=0,解得 e =
5
3或 1,
再由双曲线的离心率大于 1,可得 e =
5
3,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12.在三棱锥 A﹣BCD 中,△ABD 与△CBD 均为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且二面角 A﹣BD
﹣C 的平面角为 120°,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7π B.8π C.16휋
3 D.28휋
3
【分析】如图,取 BD 中点 H,连接 AH,CH,则∠AHC 为二面角 A﹣BD﹣C 的平面角,
即∠AHD=120°,分别过 EF 作平面 ABD,平面 BCD 的垂线,则三棱锥的外接球一定
是两条垂线的交点,记为 O,连接 AO,HO,则由对称性可得∠OHE=60°,进而可求
得 R 的值.
解:如图,取 BD 中点 H,连接 AH,CH,
因为△ABD 与△CBD 均为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AH⊥BD,CH⊥BD,则∠AHC 为二面角 A﹣BD﹣C 的平面角,即∠AHD=120°,
设△ABD 与△CBD 外接圆圆心分别为 E,F,
则由 AH=2 ×
3
2 = ퟑ可得 AE =
2
3AH =
2
3 ퟑ,EH =
1
3AH =
1
3,
分别过 EF 作平面 ABD,平面 BCD 的垂线,则三棱锥的外接球一定是两条垂线的交点,
记为 O,连接 AO,HO,则由对称性可得∠OHE=60°,
所以 OE=1,则 R=OA = 푨푬ퟐ + 푬푶ퟐ =
21
3 ,
则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 4πR2=4π ×
21
9 =
28휋
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球的表面积公式,画出图形,数形结合是关键,属
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复数 z =
2
2 ―
2
2 i.则 z2+z4= ﹣1﹣i .
【分析】利用复数的乘方运算和加法法则即可得出.
解:∵z2=( 2
2 ―
2
2 i)2 =
1
2 ― i ―
1
2 = ― i,
∴z4=(z2)2=(﹣i)2=﹣1,
∴z2+z4=﹣1﹣i,
故答案是:﹣1﹣i.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
14.已知函数 f(x) = 풙 +
푘
푥在区间(0,+∞)上有最小值 4,则实数 k= 4 .
【分析】由函数在(0,+∞)上有最小值可知,k>0,再由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 k 的
值.
解:依题意,k>0,则풇(풙) = 풙 +
푘
푥 ≥ ퟐ 풌,
则ퟐ 풌 = ퟒ,解得 k=4.
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已知函数最值求参数的值,考查分析能力及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5.已知直线 a⊥平面 α,直线 b⊂平面 β,给出下列 5 个命题①若 α∥β,则 a⊥b;②若 α
⊥β,则 a⊥b:③若 α⊥β,则 a∥b:④若 a∥b,则 α⊥β;⑤若 a⊥b 则 α∥β,其中正
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④ .
【分析】由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应用逐一
核对四个命题得答案.
解:对于①,由 a⊥平面 α,α∥β,得 a⊥β,又直线 b⊂平面 β,∴a⊥b,故①正确;
对于②,由 a⊥平面 α,α⊥β,得 a∥β 或 a⊂β,而直线 b⊂平面 β,∴a 与 b 的关系是平
行、相交或异面,故②错误;
对于③,由 a⊥平面 α,α⊥β,得 a∥β 或 a⊂β,而直线 b⊂平面 β,∴a 与 b 的关系是平
行、相交或异面,故③错误;
对于④,由 a⊥平面 α,a∥b,得 b⊥α,又直线 b⊂平面 β,∴α⊥β,故④正确;
对于⑤,由 a⊥平面 α,a⊥b,得 b∥α 或 b⊂α,又直线 b⊂平面 β,∴α 与 β 相交或平行,
故⑤错误.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④.
故答案为:①④.
【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中档题.
16.如图,在平面四边形 ABCD 中,∠BAC=∠ADC =
휋
2,∠ABC =
휋
6,∠ADB =
휋
12,则 tan
∠ACD= 3 ― 3
4
.
【分析】设∠ACD=θ,AC=1,则 AD=sinθ,进一步可得∠푩푨푫 = 흅 ― 휽,∠푨푩푫 = 휽 ―휋
12,再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푠푖푛휃
푠푖푛(휃 ― 휋
12) =
3
푠푖푛 휋
12
,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即可求得 tanθ 的值,进
而得出答案.
解:不妨设∠ACD=θ,AC=1,则 AD=sinθ,
在△ABD 中,∠푩푨푫 =
휋
2 +
휋
2 ―휽 = 흅 ― 휽,∠ADB =
휋
12,则∠푨푩푫 = 휽 ―
휋
12,
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 퐴퐷
푠푖푛∠퐴퐵퐷 =
퐴퐵
푠푖푛∠퐴퐷퐵,即
푠푖푛휃
푠푖푛(휃 ― 휋
12) =
3
푠푖푛 휋
12
,
∴풔풊풏
휋
12풔풊풏휽 = ퟑ(풔풊풏휽풄풐풔
휋
12 ―풄풐풔휽풔풊풏
휋
12),
∴(풔풊풏
휋
12 ― ퟑ풄풐풔
휋
12)풔풊풏휽 = ― ퟑ풔풊풏
휋
12풄풐풔휽,
∴ퟐ(풔풊풏
휋
6풔풊풏
휋
12 ―풄풐풔
휋
6풄풐풔
휋
12)풔풊풏휽 = ― ퟑ풔풊풏
휋
12풄풐풔휽,
∴ퟐ풄풐풔
휋
4풔풊풏휽 = ퟑ풔풊풏
휋
12풄풐풔휽,
∴풕풂풏휽 =
3푠푖푛 휋
12
2푐표푠휋
4
=
3
2 ×
6 ― 2
4 = 3 ― 3
4
.
故答案为:3 ― 3
4
.
【点评】本题涉及了正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等基础知识点,考查化简能力,构造能力
以及计算能力,属于较难题目.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满足 an=n﹣Sn,设 bn=an﹣1.
(1)求 a1,a2,a3;
(2)判断数列{bn}是否是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3)求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
【分析】(1)an=n﹣Sn,可得 a1=1﹣a1,解得 a1.a2=2﹣(a2 +
1
2),解得 a2.a3=
3﹣(a3 +
3
4 +
1
2),解得 a3.
(2)an=n﹣Sn,n≥2 时,an﹣1=n﹣1﹣Sn﹣1,相减可得:an﹣1 =
1
2(an﹣1﹣1),可得:
bn =
1
2bn﹣1.即可得出结论.
(3)由(2)可得:bn = ―(
1
2)풏.可得 an=bn+1,可得 Sn=n﹣an.
解:(1)an=n﹣Sn,∴a1=1﹣a1,解得 a1 =
1
2.a2=2﹣(a2 +
1
2),解得 a2 =
3
4.a3=
3﹣(a3 +
3
4 +
1
2),解得 a3 =
7
8.
(2)an=n﹣Sn,n≥2 时,an﹣1=n﹣1﹣Sn﹣1,相减可得:2an=an﹣1+1,
变形为:an﹣1 =
1
2(an﹣1﹣1),
由 bn=an﹣1.可得:bn =
1
2bn﹣1.
b1=a1﹣1 = ―
1
2.
∴数列{bn}是等比数列,首项为 ―
1
2,公比为1
2.
(3)由(2)可得:bn = ―
1
2 × (
1
2)풏―ퟏ = ―(
1
2)풏.
则 an=bn+1=1 ―(
1
2)풏.
∴Sn=n﹣an=n﹣1 +(
1
2)풏.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关系、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
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8.如图 1,在边长为 2 的等边△ABC 中,D,E 分别为边 AC,AB 的中点.将△ADE 沿 DE折起,使得 AB⊥AD,得到如图 2 的四棱锥 A﹣BCDE,连结 BD,CE,且 BD 与 CE 交
于点 H.
(1)证明:AH 上 BD;
(2)设点 B 到平面 AED 的距离为 h1,点 E 到平面 ABD 的距离为 h2,求
ℎ1
ℎ2
的值.
【分析】(1)在图 1 中,证明 BD⊥AC,ED∥BC,则在图 2 中,有퐷퐻
퐻퐵 =
퐸퐷
퐵퐶 =
1
2,得 DH
=
1
3푩푫 =
3
3 ,然后证明△BAD∽△AHD,可得∠AHD=∠BAD=90°,即 AH⊥BD;
(2)由 VB﹣AED=VE﹣ABD,得
ℎ1
ℎ2
=
푆△퐴퐵퐷
푆△퐴퐸퐷
,分别求出三角形 ABD 与三角形 AED 的面积得
答案.
【解答】(1)证明:在图 1 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 D 为边 AC 的中点,∴BD
⊥AC,
在△BCD 中,BD⊥CD,BC=2,CD=1,∴BD = ퟑ,
∵D、E 分别为边 AC、AB 的中点,∴ED∥BC,
在图 2 中,有퐷퐻
퐻퐵 =
퐸퐷
퐵퐶 =
1
2,∴DH =
1
3푩푫 =
3
3 .
在 Rt△BAD 中,BD = ퟑ,AD=1,
在△BAD 和△AHD 中,∵퐷퐵
퐷퐴 =
퐷퐴
퐷퐻 = ퟑ,∠BDA=∠ADH,
∴△BAD∽△AHD.
∴∠AHD=∠BAD=90°,即 AH⊥BD;(2)解:∵VB﹣AED=VE﹣ABD,
∴1
3푺△푨푬푫 ⋅ 풉ퟏ =
1
3푺△푨푩푫 ⋅ 풉ퟐ,则
ℎ1
ℎ2
=
푆△퐴퐵퐷
푆△퐴퐸퐷
.
∵△AED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푺△푨푬푫 =
3
4 .
在 Rt△ABD 中,BD = ퟑ,AD=1,则 AB = ퟐ.
∴푺△푨푩푫 =
2
2 ,
则
ℎ1
ℎ2
= 2 6
3
.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
查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19.某种昆虫的日产卵数和时间变化有关,现收集了该昆虫第 1 夭到第 5 天的日产卵数据:
第 x 天 1 2 3 4 5
日产卵数 y(个) 6 12 25 49 95
对数据初步处理后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散点图和表中的统计量的值.ퟓ
풊=ퟏ
xi
ퟓ
풊=ퟏ
xi2
ퟓ
풊=ퟏ
(lnyi)
ퟓ
풊=ퟏ
(xi•lnyi)
15 55 15.94 54.75
(1)根据散点图,利用计算机模拟出该种昆虫日产卵数 y 关于 x 的回归方程为 y=ea+bx
(其中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求实数 a,b 的值(精确到 0.1);
(2)根据某项指标测定,若日产卵数在区间(e6,e8)上的时段为优质产卵期,利用
(1)的结论,估计在第 6 天到第 10 天中任取两天,其中恰有 1 天为优质产卵期的概
率.
附:对于一组数据(v1,μ1),(v2,μ2),…,(vn,μn),其回归直线 μ=α+βv 的斜
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휷 =
푛
푖=1 푣푖푢푖 ― 푛푣 ⋅ 푢
푛
푖=1 푣푖
2 ― 푛푣2
,휶 = 풖 ― 휷•풗.
【分析】(1)根据 y=ea+bx,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lny=a+bx,再利用线性回归方程求出
a、b 的值;
(2)根据 y=e1.1+0.7x,由 e6<e1.1+0.7x<e8 求得 x 的取值范围,再利用列举法求出基本事
件数,计算所求的概率值.
解:(1)因为 y=ea+bx,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lny=a+bx,
令 m=x,n=lny,得 n=a+bm;
因为풃 =
54.75 ― 5 × 15
5 × 15.94
5
55 ― 5 × 32
=
6.93
10 = 0.693;所以 b≈0.7;
因为풂 = 풏 ― b풎 =
15.94
5 ― 0.7×3=1.088;
所以 a≈1.1;
即 a≈1.1,b≈0.7;
(2)根据(1)得 y=e1.1+0.7x,
由 e6<e1.1+0.7x<e8,得 7<x<
69
7 ;
所以在第 6 天到第 10 天中,第 8、9 天为优质产卵期;
从未来第 6 天到第 10 天中任取 2 天的所有可能事件有:
(6,7),(6,8),(6,9),(6,10),(7,8),(7,9),
(7,10),(8,9),(8,10),(9,10)共 10 种;
其中恰有 1 天为优质产卵期的有:
(6,8),(6,9),(7,8),(7,9),(8,10),(9,10)共 6 种;
设从未来第 6 天到第 10 天中任取 2 天,其中恰有 1 天为优质产卵期的事件为 A,
则 P(A) =
6
10 =
3
5;
所以从未来第 6 天到第 10 天中任取 2 天,其中恰有 1 天为优质产卵期的概率为3
5.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与应用问题,也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是中
档题.
20.已知⊙M 过点 A( ퟑ,0),且与⊙N:(x + ퟑ)2+y2=16 内切,设⊙M 的圆心 M 的
轨迹为曲线 C.
(1)求曲线 C 的方程:
(2)设直线 l 不经过点 B(0,1)且与曲线 C 相交于 P,Q 两点.若直线 PB 与直线 QB的斜率之积为 ―
1
4,判断直线 l 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此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
请说明理由.
【分析】(1)由两圆相内切的条件和椭圆的定义,可得曲线 C 的轨迹方程;
(2)设直线 BP 的斜率为 k(k≠0),则 BP 的方程为 y=kx+1,联立椭圆方程,解得交
点 P,同理可得 Q 的坐标,考虑 P,Q 的关系,运用对称性可得定点.
解:(1)设⊙M 的半径为 R,因为圆 M 过 A( ퟑ,0),且与圆 N 相切,
所以 R=|AM|,|MN|=4﹣R,即|MN|+|MA|=4,
由|NA|<4,所以 M 的轨迹为以 N,A 为焦点的椭圆.
设椭圆的方程为푥2
푎2 +
푦2
푏2 = 1(a>b>0),则 2a=4,且 c = 풂ퟐ ― 풃ퟐ = ퟑ,
所以 a=2,b=1,所以曲线 C 的方程为푥2
4 + y2=1;
(2)由题意可得直线 BP,BQ 的斜率均存在且不为 0,
设直线 BP 的斜率为 k(k≠0),则 BP 的方程为 y=kx+1,联立椭圆方程 x2+4y2=4,
可得(1+4k2)x2+8kx=0,解得 x1=0,x2 = ―
8푘
1 + 4푘2,
则 P( ―
8푘
1 + 4푘2,1 ― 4푘2
1 + 4푘2),
因为直线 BQ 的斜率为 ―
1
4푘,
所以同理可得 Q(
8푘
1 + 4푘2, ―
1 ― 4푘2
1 + 4푘2),
因为 P,Q 关于原点对称,(或求得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4푘2 ― 1
8푘 x)
所以直线 l 过定点(0,0).
【点评】本题考查曲线方程的求法,椭圆的方程和性质,考查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
注意联立椭圆方程,求交点,考查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已知函数 f(x)=(x+a)ebx(b≠0)的最大值为1
푒,且曲线 y=f(x)在 x=0 处的切
线与直线 y=x﹣2 平行(其中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实数 a,b 的值;
(2)如果 0<x1<x2,且 f(x1)=f(x2),求证:3x1+x2>3.
【分析】(1)对原函数求导数,然后利用在 x=0 处切线的斜率为 1,函数的最大值为1
푒
列出关于 a,b 的方程组求解;
(2)利用 f(x1)=f(x2)找到 x1,x2 的关系式풙ퟐ = 풙ퟏ풆풙ퟐ―풙ퟏ,然后引入 t=x2﹣x1,构
造关于 t 的函数,将 3x1+x2 转换成关于 t 的函数,求最值即可.
解:(1)由已知 f′(x)=(bx+ab+1)ebx.
则易知 f′(0)=ab+1=1,∴ab=0,又因为 b≠0,故 a=0.
此时可得 f(x)=xebx(b≠0),f′(x)=(bx+1)ebx.
① 若 b > 0 , 则 当 x< ―
1
푏时 , f ′ ( x ) < 0 , f ( x ) 递 减 ; 풙> ―
1
푏
时,풇′(풙)>ퟎ,풇(풙)递增.
此时,函数 f(x)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②若 b<0,则当풙< ―
1
푏时,풇′(풙)>ퟎ,풇(풙)递增;x> ―
1
푏时,풇′(풙)<ퟎ,풇(풙)递减.
此时풇(풙)풎풂풙 = 풇( ―
1
푏)═ ―
1
푏풆―ퟏ =
1
푒,解得 b=﹣1.
所以 a=0,b=﹣1 即为所求.
(2)由 0<x1<x2,且 f(x1)=f(x2)得:
푥1
푒
푥1
=
푥2
푒
푥2
.
∴풙ퟐ =
푥1푒
푥2
푒
푥1
= 풙ퟏ풆풙ퟐ―풙ퟏ.设 t=x2﹣x1(t>0),则 etx1﹣x1=t,可得풙ퟏ =
푡
푒푡 ― 1,풙ퟐ =
푡푒푡
푒푡 ― 1
,所以要证 3x1+x2>3,即证
3푡
푒푡 ― 1 +
푡푒푡
푒푡 ― 1
>ퟑ.
∵t>0,所以 et﹣1>0,所以即证(t﹣3)et+3t+3>0.
设 g(t)=(t﹣3)et+3t+3(t>0),则 g′(t)=(t﹣2)et+3.
令 h(t)=(t﹣2)et+3,则 h′(t)=(t﹣1)et,
当 t∈(0,1)时,h′(t)<0,h(t)递减;t∈(1,+∞)时,h′(t)>0,h(t)递
增.
所以 h(t)>h(1)=3﹣e>0,即 g′(t)>0,所以 g(t)在(0,+∞)上递增.
所以 g(t)>g(0)=0.
∴3x1+x2>3.
【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最值进而证明不
等式恒成立问题.同时考查学生利用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
题的能力.属于较难的题目.
一、选择题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1 的参数方程为{풙 = ퟑ + 풕
풚 = ퟏ + ퟐ풕(t 为参数),曲线 C2 的
参数方程为{풙 =
3
푐표푠휃
풚 = ퟑ풕풂풏휽
(θ 为参数,且 θ∈(휋
2,3휋
2 )).
(1)求 C1 与 C2 的普通方程,
(2)若 A,B 分别为 C1 与 C2 上的动点,求|AB|的最小值.
【分析】(1)直接利用转换关系,把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进行转
换.
(2)利用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式的应用求出结果.
解 : ( 1 ) 由 题 可 得 : C1 的 普 通 方 程 为 2x ﹣ y ﹣ 5 = 0 又 因 为 C2 的 参 数 方 程 为{풙 =
3
푐표푠휃
풚 = ퟑ풕풂풏휽
,两边平方可得{풙ퟐ =
3
푐표푠2휃
풚ퟐ =
3푠푖푛2휃
푐표푠2휃
,
所以 C2 的普通方程为푥2
3 ― 푦2
3 = ퟏ,且풙 ≤ ― ퟑ.
(2)由题意,设 C1 的平行直线 2x﹣y+c=0 联立{ퟐ풙 ― 풚 + 풄 = ퟎ
푥2
3 ―
푦2
3 = ퟏ 消元可得:3x2+4cx+c2+3
=0 所以△=4c2﹣36=0,
解得 c=±3 又因为풙 ≤ ― ퟑ,
经检验可知 c=3 时与 C2 相切,
所以|푨푩|풎풊풏 =
|3 ― ( ― 5)|
22 + ( ― 1)2 = 8 5
5
.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直线
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
题型.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 f(x)=|3x﹣6|+|x+a|.
(1)当 a=1 时,解不等式 f(x)<3;
(2)若不等式 f(x)<11﹣4x 对任意 x∈[﹣4, ―
3
2]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分析】(1)a=1 时,f(x)=|3x﹣6|+|x+1|,讨论 x 的取值范围,去掉绝对值求不等
式 f(x)<3 的解集即可;
(2)f(x)=|3x﹣6|+|x+a|<11﹣4x 对任意풙 ∈ [ ― ퟒ, ―
3
2]成立,等价于|x+a|<5﹣x 恒
成立,去绝对值,从而求出 a 的取值范围.解:(1)a=1 时,f(x)=|3x﹣6|+|x+1| = { ―ퟒ풙 + ퟓ,풙< ― ퟏ
―ퟐ풙 + ퟕ, ― ퟏ ≤ 풙 ≤ ퟐ
ퟒ풙 ― ퟓ,풙>ퟐ
;
当 x<﹣1 时,由 f(x)<3 得﹣4x+5<3,解得 x>
1
2(不合题意,舍去);
当﹣1≤x≤2 时,由 f(x)<3 得﹣2x+7<3,解得 x>2(不合题意,舍去);
当 x>2 时,由 f(x)<3 得 4x﹣5<3,解得 x<2(不合题意,舍去);
所以不等式 f(x)<3 的解集∅;
(2)由 f(x)=|3x﹣6|+|x+a|<11﹣4x 对任意풙 ∈ [ ― ퟒ, ―
3
2]成立,
得﹣(3x﹣6)+|x+a|<11﹣4x,即|x+a|<5﹣x,
所以{|풙 + 풂|<ퟓ ― 풙
ퟓ ― 풙>ퟎ ,
所以{풙 ― ퟓ<풙 + 풂
풙 + 풂<ퟓ ― 풙,得 a>﹣5 且 a<5﹣2x 对任意풙 ∈ [ ― ퟒ, ―
3
2]成立;
即﹣5<a<8,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5,8).
【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恒成立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问题,
是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