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 第 1页 共 4 页
黄浦区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学业等级考科目阶段性调研
历 史 试 卷 2020 年 5 月
(完卷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它们所反映的主题应该是
仰韶鹳鱼石斧纹陶缸 商代四羊方尊 战国铁农具 东汉熹平石经
A.中华文明的演进
C.古代文字的发展
B.生产工具的进步
D.古代纹饰的发展
2. 右图是《汉代讲经图》,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讲学的内容应该是
A.法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兵家学说
3.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
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A.《史通》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文史通义》
4.中国古代,“衣服有制”。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志。下列哪一
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以体现这一特点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2049,相信中国》一书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 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
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是因为 1492 年
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马克思认为“18 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种”,其含义是指独立战争
A.冲击了欧洲封建秩序 B.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
C.使殖民者感到了恐惧 D.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者
从 1820 年到 1830 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 40%,这是增长最快
的 10 年。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英国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D.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
高三历史试卷 第 2页 共 4 页
美国内战和俄国 1861 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劳动力
9.在明治维新实行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A.废藩置县 B.实行征兵制 C.发展近代教育 D.废除土地买卖禁令
10.对德意志统一根本原因最准确的表述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分裂现状的矛盾 B.市场竞争需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矛盾 D.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丧失的大片领土主要位于
A.东南沿海 B.西南地区 C.南部地区 D.东北西北地区
12.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
金 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工业发展的发明是
A.内燃机 B.汽车 C.飞机 D.火车机车
14.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高度集中 B.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
C.生产规模巨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15.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13 年),该材料不能说明的历史事实是
商 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年 代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 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 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A.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较薄弱
16.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被解放的大城市是
A.北平-南京-上海 B.上海-南京-北平 C.北平-上海-南京 D.南京-北平-上海
17.导致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
A.政府和议会已瘫痪 B.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巨大冲击
C.军人占了主导地位 D.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核心
18.以下国际条约中,苏中美英四国都参加签字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波茨坦公告》 C.《雅尔塔协定》 D.《开罗宣言》
19. 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
变化反映了欧洲的
A.国家一体化 B.军队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货币一体化
20.二战后各国为了发展经济而组成的国际组织,不包括
A.欧洲共同体 B.华沙条约组织 C.七十七国集团 D.世界贸易组织
高三历史试卷 第 3页 共 4 页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一)思想潮流的演进(15 分)
21. 根据提示,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12 分)
主题 代表人物 核心思想或著作成就 发源地或中心
A 但丁、达•芬奇等 《神曲》《蒙娜丽莎》 B
宗教改革 C 强调“信仰得救”,否认教权神授 德国
D 世纪启蒙思想 培根 近代唯物主义思想 英国
霍布斯 E 学说
F 政治分权学说
18 世纪启蒙思想 伏尔泰 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 G
孟德斯鸠 主 张 H
I 《社会契约论》
J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希望以道德觉悟建成理想社会 法国、英国
K 马克思、恩格斯 L 、《资本论》 英国、德国
22. 简述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3 分)
(二)建党前夕的上海(20 分)
下面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关于《建党前夕的上海》一组资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材料一:照片《20 世纪 20 年代的上海外滩》
材料二:照片《20 世纪 20 年代报馆书局林立的福州路山东路口》
材料三:照片《20 世纪 20 年代俄国侨民在上海霞飞路上开设的餐厅》
材料四:照片《上海职工自发组织的第一个工会团体——上海药业友谊联合会 1920.1.18》
材料五:地图《19 世纪末上海轮船招商局航线图》
材料六:地图《上海租界示意图》
材料七:照片《上海公共租界界石》
材料八:“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 300 多种出版物(报纸、杂志和书籍),都带有社会
主义色彩。”
——《刘江给俄共(布)阿穆尔州委的报告》(1920 年 10 月 5 日)
23. 根据示例一,结合所学,请分别说明展板选取这些材料的理由是什么?(10 分)
除了示例二之外,还有哪两个材料可以相互佐证成为一组?请说明理由。(2 分)
示例一:选取材料一的理由:20 年代,上海高考墙,处在西风东渐窗口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工商
业之都。
示例二:相互佐证:材料六与材料七。理由:材料七是实物史料,可以和地图一起相互印证上海租界发
展的历史。
24.除了上述材料之外,你觉得还可以补充哪一个材料来充实这一主题?请说明理由。(4 分)
25.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阐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原因。(4 分)
(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25 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
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可
见中央集权制度不能削弱,不能另搞分封制。削弱则易分裂叛乱,集权则益强大统一,这是当时的国情和民
情决定的。
材料二 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度之运作,与执政者的贤明与否,关系甚大。俗话说:制度是死的,人是
活的。有了制度,不得其人贯彻执行,等于白费事。可见主政者好坏,关系至大。中央集权制之运作,离不
开圣君贤相,也就是说,君主的昏与明是关键所在。
材料三 人们都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
明,而且已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余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在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 度的
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 志之一。
——以上材料均引自北京大学历史系张传玺教授《这样评价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不妥》一文
26.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秦始皇当时是如何做的?(5 分)
27. 材料二中提出“中央集权制之运作,离不开圣君贤相”,你是否同意?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两例
说 明。(5 分)
28.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张传玺教授的观点?(15 分)
高三历史试卷 第 5页 共 4 页
黄浦区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性评估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20 道,共 40 分)
1. A 2. B 3. B 4. C 5. C
6. B 7. D 8. D 9. C 10. A
11. D 12. C 13. A 14. D 15. D
16. A 17. B 18. A 19. C 20. B
二、综合分析题(3 道,共 60 分)
(一)思想潮流的演进(15 分)
21. 填表:(每空 1 分,共 12 分)
A:文艺复兴 B:意大利 C:马丁•路德 D:17 E:国家 F:洛克 G:法国H:
三权分立 I:卢梭 J:空想社会主义 K:科学社会主义 L:《共产党宣言》
22. 影响: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学说和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入中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资源。(3 分)
(二)建党前夕的上海(20 分)
23. 说明理由(其他答案符合逻辑即可得分,10 分)
材料二:说明 20 世纪 20 年代初,上海繁荣的出版、教育等文化事业为进步思想的产生和
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材料三:说明 1920 年的上海华洋混处、五方杂居。特别是俄国侨民开设的餐厅,这为俄
共(布)在上海开展工作提供了掩护。
材料四:随着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人及队伍日益壮大,到 1919 年,上海已是全国工
人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城市。
材料五:说明当时上海已形成近代化的交通信息网络。轮船、铁路四通八达,电报、邮政
联通国际国内,为海内外人士进出上海、互相联络提供了便利。
材料八:说明当时上海思想开放、出版自由,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相互佐证:材料二与材料八;理由:材料八是当事者写给上级的报告,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材料二的真实性。(其他答案符合逻辑即可得分,2 分)
24. 补充与说明:(一例即可,材料 2 分,说明 2 分,共 4 分)
图片: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地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说明已经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25. 原因:上海有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还有经济基础,租界也提供了一定程
度上的保护。(其他答案符合逻辑即可得分,4 分)
(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25 分)
26. 秦:创建皇帝制,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车
同轨,修建了驰道和长城等。(5 分)
27. 同意。(1 分)举例:略(符合逻辑即可得分,4 分)
28. 看待:(观点 3 分,史实 5 分,论述 5 分,组织 2 分,共计 15 分)
可以围绕以下观点展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经创造,之后并行用了两千余
年,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是世界古代政治
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他符合逻辑的论证也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