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2020 学年春四川省泸县四中高三三诊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S-32 C1-35.5 Ba-137 Cu-64 Na-23
第 I 卷 选择题(12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 C、H、O 组成的有机物只有糖类 B.DNA 的空间结构破坏后遗传功能消失
C.淀粉酶因能够水解不同种植物的淀粉而无专一性 D.酶中不一定含有糖类而 DNA 中一定含有
糖类
2.B 基因是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够保持 DNA 结构的稳定。环境中的一些致癌因
素会导致细胞表面 M 受体的激活,进一步抑制 B 基因的活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机体内 B 基因开启 B.B 基因突变导致癌变易发生
C.B 基因与 M 受体结合,才使其活性受抑制D.M 受体缺失可降低癌变几率
3.人们对于遗传物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
C.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
D.R 型菌转化成 S 型菌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相关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丰富度越大,则群落中各种群的种群密度也越大
B.导致群落中不同种群垂直分布差异的因素包括地形、土壤盐碱度和光照强度等
C.某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D.在稳定的环境中,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其个体数量将长期保持不变
5.人们发现在灰色银狐中有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白斑银狐。让
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银狐体色有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 B.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C.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 D.白斑银狐与灰色银狐杂交后代中白斑银狐约
占 1/22
6.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塍化化学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点是
A.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B.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 D.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
7.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很强的 RNA 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组成元素中含有 C、H、O
B.用“84 消毒液”进行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C.3M 防颗粒物口罩均使用 3M 专有高效过滤材料——聚丙烯材质,聚丙烯属于高分子
D.不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 7NA
B.某温度下,将 1molCl2 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 NA
C.常温常压下,3.0 g 含葡萄糖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0.4NA
D.室温下,1LpH 为 13 的 NaOH 溶液和 Ba(OH)2 混合溶液中含 OH-个数为 0.01NA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一定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某钾盐溶于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其通
入澄清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出现 该钾盐是
B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 溶液、 溶液中,
再分别滴加 振荡
下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
色
还原性:
C 将充满 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反应
的
D 将 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某溶液
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该
气体,浑浊消失
该溶液是
溶液
2 3K CO
2FeCl NaI
4CCl 2I Br Fe− − +> >
2NO 2 2 42NO N O
0H∆ <
4 3NH HCO 2Ca(OH)3
A.A B.B C.C D.D
10.类推法是常见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之一,可用来预测很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推是相对的,必
须遵循客观实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u 与 Cl2 反应生成 CuCl2,则 Cu 与 S 反应生成 CuS
B.Al 与 Fe2O3 能发生铝热反应,则 Al 与 MnO2 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C.Na2O2 与 CO2 反应生成 Na2CO3,则 Na2O2 与 SO2 反应生成 Na2SO3
D.CO2 通入 Ba(NO3)2 溶液中没有现象,则 SO2 通入 Ba(NO3)2 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
11.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 是周期表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同周期且相邻,C 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的 3 倍,E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B 原子质子数的
2 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纯净的 E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共价键
C.由元素 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与 反应生成
D.元素 A 与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好的是 AD
12.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开发的三位科学家。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反应式为
LixC6+Li1-xCoO2 C6+LiCoO2(x<1)。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由 b 极向 a 极迁移
B.放电时,若转移 0.02mol 电子,石墨电极将减重 0.14g
C.充电时,a 极接外电源的正极
D.该废旧电池进行“充电处理”有利于锂在 LiCoO2 极回收
13.常温下,在 10mL0.1mol·L−1 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1 HCl 溶液,溶液的 pH 逐渐降低,
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E、 、 、 、
B C D、 、
A B C、 、
A C、 2SO 2 4H SO
B C D E、 、 、4
A.溶液的 pH 为 7 时,溶液的总体积大于 20mL
B.在 B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2c(CO32-)+c(HCO3-)+c(OH-)+c(Cl-)
C.在 A 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c(H+)
D.已知 CO32-水解常数为 2×10-4,当溶液中 c(HCO3-)=2c(CO32-)时,溶液的 pH=10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14.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 λ1=0.632 8 μm,λ2=3.39 μm.已知波
长为 λ1 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 ΔE1=1.96 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 ΔE2 表示产生波
长为 λ2 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 ΔE2 的近似值为
A.10.50 eV B.0.98 eV C.0.53 eV D.0.37 eV
15.如图,以 5 m/s 的水平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倾角为 θ=30°的斜面上,
空气阻力不计,g= 10m/s²。则物体飞行的时间为
A. B.ls C.1.5s D. s
16.2013 年 12 月 2 日,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到近地点约 200 公里,远地点 38 万公里
的地月转移轨道。12 月 6 日傍晚 17 时 53 分,嫦娥三号成功进入离月球高度为 100km 的环月圆轨道。
12 月 10 日 21 时 20 分,嫦娥三号在环月圆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进入远月点 100km、近月点 15km
的月面着陆轨道。然后开始沿抛物线轨道着陆,在离月面 100m 处悬停,下降到离月面 4m 高度处开
始自由下落。12 月 14 日 21 时 11 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成功实施软着陆。12 月
15 日凌晨,嫦娥三号搭载的“玉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与嫦娥三号进行器件分离。12 月 15 日晚,正
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
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关于嫦娥三号,说法不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速度应大于 7.9km/s
3
3 s2 35
B.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逐渐远离地球的过程中,速度变小,加速度也变小
C.嫦娥三号在由地月转移轨道变到环月轨道时,必须减速
D.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运动的周期比月面着陆轨道的周期小
17.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
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港珠澳
大桥全长 55 千米,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进行开通仪式,24 日上午 9 时正式营运,则由上述
图文信息可得( )
A.大桥全长 55km 是指位移大小 B.24 日上午“9 时”是指时间间隔
C.大桥的桥面受到斜拉索的压力作用 D.大桥的桥墩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18.如图所示,由 Oa、Ob、Oc 三个铝制薄板互成 120°角均匀分开的 I、Ⅱ、Ⅲ三个匀强磁场区域,
其磁感应强度分别用 B1、B2、B3 表示.现有带电粒子自 a 点垂直 Oa 板沿逆时针方向射入磁场中,
带电粒子完成一周运动,假设带电粒子穿过铝质薄板过程中电荷量不变,在三个磁场区域中的运动
时间之比为 1:3:5,轨迹恰好是一个以 O 为圆心的圆,不计粒子重力,则
X
A.磁感应强度 B1:B2:B3=1:3:5
B.磁感应强度 B1:B2:B3=5:3:1
C.其在 b、c 处穿越铝板所损失的动能之比为 25:2
D.其在 b、c 处穿越铝板所损失的动能之比为 27:5
19.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倾角为 θ,在斜面的中间位置放置一
质量为 m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并用销钉将其锁定,现在该滑块上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外力 F,
同时将锁定解除,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滑块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其机械能 E 随位移 x 的
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 0~x1 为曲线、xl~x2 为平行于 轴的直线.则x6
A.0~x1 的过程中滑块的运动方向沿斜面向下
B.0~x1 的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
C.0~x2 的过程中滑块先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再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
D.xl~x2 的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gsinθ
20.如图所示,高为 H、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竖直放置,可视为质点的小磁球 A 从上开口处
由静止释放,并落至下开口处,若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
A.小磁球在管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B.小磁球在管中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C.小磁球落至下开口处的速度小于
D.若将铜管换成内壁光滑的陶瓷管,小磁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1.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 ,现将一小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它将在传送带上滑
动一段位移后,才达到 ,且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小工件的质量为 ,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在 与皮带相对运动的过程中
A.工件是变加速运动 B.滑动摩擦力对工件做功
C.工件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 D.工件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
第 II 卷 非选择题(174 分)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6 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对它所做功的关系”,在实验室设计了
一套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中 为小车, 为打点计时器, 为弹簧测力计, 为小桶(内有砂
子),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水平放置,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松开
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2gH
v
v m
µ m
21
2 mv
2
3
v
gµ
2
2
mv
A B C P7
(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将点迹清晰的某点记为零点,顺次选取一系列点,分别测量
这些点到零点之间的距离 ,计算出它们与零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 ,弹簧测力计的读
数为 ,小车的质量为 ,然后建立 坐标系,通过描点法得到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如图乙所示,则这条直线的斜率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表达式).
(2)若测出小车质量为 ,结合图象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23.(9 分)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现要测量一蓄电池的内阻和一未知电阻的电阻值,已知蓄电池的
电动势约为 6 V,蓄电池的内阻和未知电阻的电阻值约为几十欧姆。实验室为该小组提供的实验器
材有:
双量程电流表(0~30 mA、0~100 mA)、电压表(0~6 V)、滑动变阻器 (0~5 Ω)、滑动变阻器
(0~300 Ω)、开关以及导线若干。
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电路,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a.将实验器材按图 1 所示电路图连接;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左端,闭合开关,然后将滑动触头逐渐向右移动,记录多组实验
数据,并将实验数据描绘在坐标系中;
c.打开开关,将待测电阻改接在 2、3 间,重复 b 操作,将得到的多组实验数据描绘在同一坐标系
中,该图线与横纵轴的交点分别为( 、0)、(0、 ),图中未画出。
x 2 2 2
0v v v= −
F m 2v x−
0.4kg
N8
根据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_;
(2)由伏安特性曲线可知,该蓄电池的内阻 约为________Ω;
(3)待测电阻的关系式 =________(用 、 、 表示);
(4)如果两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待测电阻接在 1、2 间和接在 2、3 间,滑动触头从最左端向右移动
相同的距离时,电流表读数的变化范围_____,电压表读数的变化范围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
同”)
24.(12 分)汽车 A 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 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
(车轮不再滚动),汽车 A 滑行了 5.5m 距离,但仍然撞上了汽车 B。碰撞后 A、B 两车始终没有分
离,两车一起向前滑动了 4.5m 后停止,已知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1.5×103kg 和 1.0×103kg,两车与
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1,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前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
大小 g=10m/s2。求:
(1)A、B 两车碰撞后的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2)A 车开始制动瞬间速度的大小。
25.(20 分)如图所示,质量 m=50kg 的运动员(可视为质点),在河岸上 A 点紧握一根长 L=5.0m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轻绳另一端系在距离水面高 H=10.0m 的 O 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
=37°,C 点是位于 O 点正下方水面上的一点,距离 C 点 x=4.8m 处的 D 点有一只救生圈,O、A、
C、D 各点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若运动员抓紧绳端点,从台阶上 A 点沿垂直于轻绳斜向下以一定初
速度 跃出,当摆到 O 点正下方的 B 点时松开手,最终恰能落在救生圈内.(sin37°=0.6,
cos37°=0.8,g=10m/s2)求:
(1)运动员经过 B 点时速度的大小 ;
0v
Bv9
(2)运动员从台阶上 A 点跃出时的动能 Ek;
(3)若初速度 不一定,且使运动员最终仍能落在救生圈内,则救生圈离 C 点距离 x 将随运动员
离开 A 点时初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试在下面坐标系中粗略作出 x- 的图像(写出必要的关系
式),并标出图线与 x 轴的交点.
26.(14 分)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其沸点为 -5.5℃,易水解。已知:AgNO2
微溶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2+HNO3=AgNO3 +HNO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 Cl2 和 NO 制备 ClNO
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 Cl2 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______(填字母代号)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根据需要
填,可以不填满,也可补充)。
(3)实验室可用下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其反应原理为:Cl2+2NO=2ClNO
①实验室也可用 B 装置制备 NO , X 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 K2,然后再打开 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
然后进行其他操作,当 Z 中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4)已知:ClNO 与 H2O 反应生成 HNO2 和 HCl。
①设计实验证明 HNO2 是弱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提供的试剂:
1 mol•L-1 盐酸、 1 mol•L-1HNO2 溶液、 NaNO2 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②通过以下实验测定 ClNO 样品的纯度。取 Z 中所得液体 m g 溶于水,配制成 250 mL 溶液;取出
0v
0v 0v10
25.00 mL 样品溶于锥形瓶中,以 K2CrO4 溶液为指示剂,用 c mol•L-1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20.00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亚硝酰氯(ClN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已知: Ag2CrO4 为砖红色固体;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
27.(14 分)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制备(NH4)2Fe(SO4)2•6H2O 并探究其分解规律。实
验步骤如下:
Ⅰ.称取 7.0g 工业废铁粉放入烧杯中,先用热的 Na2CO3 溶液洗涤,再水洗,最后干燥。
Ⅱ.称取 6.0g 上述处理后的铁粉加入 25mL 某浓度硫酸中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补充蒸馏水,至反应
充分。
Ⅲ.冷却、过滤并洗涤过量的铁粉,干燥后称量铁粉的质量。
Ⅳ.向步骤Ⅲ的滤液中加入适量(NH4)2SO4 晶体,搅拌至晶体完全溶解,经一系列操作得干燥纯净
的(NH4)2Fe(SO4)2•6H2O。
V.将(NH4)2Fe(SO4)2•6H2O 脱水得(NH4)2Fe(SO4)2,并进行热分解实验。
已知在不同温度下 FeSO4•7H2O 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1 10 30 50
溶解度(g) 14.0 17.0 25.0 33.0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用热的 Na2CO3 溶液洗涤工业废铁粉的目的是__,步骤Ⅱ中设计铁粉过量,是为了__,
加热反应过程中需不断补充蒸馏水的目的是__。
(2)步骤Ⅲ中称量反应后剩余铁粉的质量,是为了__。
(3)(NH4)2Fe(SO4)2 分解的气态产物可能有 N2、NH3、SO2、SO3 及水蒸气,用下列装置检验
部分产物。
①检验气态产物中的 SO2 和 SO3 时,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__(气流从左至右);C 中盛放的试剂为__。
②装置 A 的作用是__。
③检验充分分解并冷却后的瓷舟中铁的氧化物中是否含有二价铁,需用到的试剂为__。11
28.(15 分)还原法处理氮的氧化物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I.氧气还原法。H2 还原 NO 发生的反应为:2NO(g)+2H2(g) N2(g)+2H2O(g)。
(1)已知儿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2NO(g)+2H2(g) N2(g)+2H2O(g) ΔH=___kJ·mol-1。
(2)2NO(g)+2H2(g) N2(g)+2H2O(g)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v=kc2(NO)·c(H2)(k 是速率常数,只与温
度有关)。科学研究发现上述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 1:2NO(g)+H2(g) N2(g)+H2O2(g);
反应 2:H2O2(g)+H2(g) 2H2O(g)。
总反应速率由反应较慢的一步决定,由此推知上述两步反应中,活化能较大的是反应___(填“l”或
“2”)。c(NO)对总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___c(H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NH3 还原法。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NH3 和 NO2,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8NH3(g)+6NO2(g)
7N2(g)+12H2O(g)。
(3)下列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NO2 和 N2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6:7
C.混合气体中 c(N2)=c(NO2) D.混合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III.CO 还原法。利用高效催化剂处理汽车尾气中的 NO 和 CO,发生反应:2CO(g)+2NO(g)
N2(g)+2CO2(g) ΔH。在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人 2molCO 和 2molNO,测得 NO 的转化率与温度、
时间的火系如图所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图像中,T1>T2 B.上述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10min 时,T2K 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增大 NO 的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5)T2K 温度下,0 一 10min 内用 CO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___mol/L-1·min-1;T1K 温度下,
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L·mol-1。12
(6)T1K 温度下,向平衡后的容器内再加入 2molN2 和 2molNO,则平衡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
动”或“不移动”)。
29.(9 分)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 1 是该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
其中 a~e 代表过程。图 2 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 A~C 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
位为 J·hm-2·a-l)。请分析回答:
(1)图 1 中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b、c、e 过程中碳以
______________形式流动。
(2)图 2 中 A 代表__________的能量,B 表示用于______________的能量,B 的数值为
____________J·hm-2·a-l。
(3)下表是科研小组对蛙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测得结果如下(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 J·hm-2·a-l)
青蛙摄入的能
量
青蛙同化的能
量
青蛙粪便中的能
量
C
青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
量
1. 05×109 7. 95×108 2.55×108 m 3. 55×108
分析可知,卷叶螟到青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二位小数),青蛙粪便中
的能量属于________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4)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需要及时除草治虫,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 分)某科研小组对实施生态工程控害技术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种群数量进行了
连续 5 年的调查,以探明生态工程技术对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动态影响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
问题:
水稻生态工程控害技术对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的影响
年份 稻纵卷叶螟天敌功能团 生态工程控害区 农民自防区
2015 捕食性天敌 蜻蜓目 2.40±0.64 1.47±0.4013
鞘翅目 2.20±0.69 0.47±0.21
半翅目 6.13±1.45 1.00±0.40
肖蛸科 15.27±2.32 16.40±1.92
其他蜘蛛 17.93±2.33 5.20±0.90
(1)生态工程控害区稻田内冬季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作物,目的是______,这主要利用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功能。
(2)从种间关系角度考虑,天敌功能团包括捕食性天敌和_______天敌,调查捕食性天敌如某蜘蛛
种群密度的方法为_________,该方法的关键是注意_______.
(3)由上表的生态工程控害区与农民自防区捕食性天敌相对数量对比,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4)无论是生态工程控害还是农民自防控害,都是为了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生态
系统的能量流动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0 分)瘦素(Leptin)又名肥胖荷尔蒙,亦称瘦蛋白、抗肥胖因子、苗条素、细胞分泌的一种
激素样蛋白质。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瘦素能控制人的食欲。注射“瘦素”后,人的食欲会下降,从而对
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瘦素对肥胖患者减肥有重要意义,肥胖患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口服瘦素的方
法实施减肥。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
肥作用,请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大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__________。
第三步:在正常饲养的基础上,甲乙二组均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分别饲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食欲状况,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如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食欲明显降低,且体重减轻,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分析:设置第三步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使甲组与乙组之间只能有__________个因
素不同。14
32.(12 分)图 1 表示某个生物(基因型 EEFf)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字母 E、e 代表
染色体上的基因);图 2 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变化;图 3 表
示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目和细胞核中 DNA 分子数。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中,甲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图 1 中,乙细胞处于图 2 中的____________段,对应于图 3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3)图 1 中,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丙细胞变异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图 2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BC 段对应于图 3 中的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
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5 分)
E.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只需要再知道油的密度即可
A.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是分子的速率按“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气压,水蒸发越慢
33.(ii)(10 分)如图所示,T 形活塞将绝热汽缸内的气体分隔成 A、B 两部分,活塞左、右两侧截
面积分别为 S1、S2,活塞与汽缸两端的距离均为 L,汽缸上有 a、b、c 三个小孔与大气连通,现将
a、b 两孔用细管(容积不计)连接.已知大气压强为 p0,环境温度为 To,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
(1)若用钉子将活塞固定,然后将缸内气体缓慢加热到 T1,求此时缸内气体的压强;
(2)若气体温度仍为 T0,拔掉钉子,然后改变缸内气体温度,发现活塞向右缓慢移动了 ΔL 的距离(活
塞移动过程中不会经过小孔),则气体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变化了多少?15
34.(i)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 分)
A.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回复力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B.系统在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周期与驱动力的周期一致
C.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
D.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E.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34.(ii)(10 分)跳水比赛的 1m 跳板如图伸向水面,右端点距水高 lm,A 为右端点在水底正下方
的投影,水深 h=4m,若跳水馆只开了一盏黄色小灯 S,该灯距跳板右端水平距离 x=4m,H=4m。
现观察到跳板水下阴影右端点 B 到 A 的距离 AB= m,求:
①黄色光在水中的折射率;
②若在水底 A 处放一物体,站在跳板右端向下看,该物体看起来在水下深度。
35.(15 分)X、Y、Z、R、W 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2-和 Y+有
相 同的核外电子排布;Z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R 的基 态原子
在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W 为金属元素,X 与 W 形成的某 种化合物与 Z
的氢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 Z 的气态单质。回答下 列问题(相关回答均用元
素符号表示):
(1)R 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Z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X 与 Z 中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 。Z 的某种含氧酸盐常用于实验室中 X 的单质的 制取,此酸
根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此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是_________ ,X—Z—X 的键
角_______109.5°(填“>”、“=”或“<”)。16
(4)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 Y2X 的晶胞如图。其中 X 离子的配位数 为___________,以相距一个 X
离子最近的所有 Y 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___ 。该化合物与 MgO 相比,熔点较高
的是____________。
(5)已知该化合物的晶胞边长为 a pm,则该化合物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
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岁常数的数值为 NA)。
36.(15 分)化合物 F 是一种食品保鲜剂,可按如下途径合成:
已知:RCHO+CH3CHO RCH(OH)CH2CHO。
试回答:
(1)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E→F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2)B→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C→D 所用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E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检验 F 中碳碳双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在双键碳上的羟基不稳定,会转化为羰基,则 D 的同分异构体中,只有一个环的芳香族化
合物有______种(除 D 外)。其中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有 4 个峰,峰面积比为 3∶2∶2∶1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7.(15 分)回答下列与细菌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在细菌培养时,培养基中能同时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蛋白胨”“葡萄糖”
或“NaNO3”)。通常,制备培养基时要根据所培养细菌的不同来调节培养基的 pH,其原因是
________。硝化细菌在没有碳源的培养基上______(填“能够”或“不能”)生长,原因是
____________。
(2)用平板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平板____________(填“倒置”或“正置”)。
(3)单个细菌在平板上会形成菌落,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
分不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
(4)有些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要经过____________处理,这种处理可以杀死丢弃物中所有的17
微生物。
38(15 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途径。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 2 点即可)。
(2)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
人工种子(如图所示),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胚乳能够为胚状体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应含有植物
激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几类物质
(3)用脱毒苗进行繁殖,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病毒。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___________
进行组织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
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18
生物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B 6.D
29.大气 CO2 库→水稻 含碳有机物 卷叶螟同化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能量 2.45×109
11.36 第二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0.提高稻田的肥力 物质循环 寄生性 样方法 随机取样 生态工程控害能有效防
治害虫且效果好于农民自防控害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31.不能 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相同且适宜 瘦素能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起到减肥
作用 一
32.0 4 BC B 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基因突变 染色体复制 B、C
37.蛋白胨 不同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最适 pH 不同 能够 硝化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 CO2
作为碳源 倒置 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不同种微生物表现出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 灭菌
38.能保持植物原有的遗传特性,繁殖速度快 有利于胚状体进行呼吸作用 矿质元素 糖
茎尖 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愈伤组织 小植株
化学参考答案
7.B 8.C 9.C 10.B 11.B 12.D 13.C
26.A(或 B) MnO2+4H++2Cl- Mn2++Cl2↑+2H2O(或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f g c b d e j h 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排干净三颈瓶中的空气 用玻璃棒蘸取 NaNO2 溶液,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说明 HNO2
是弱酸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溶液中生成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无变化,说明反应达到终点
27.除去油污 防止 Fe2+被氧化 保持溶液的体积,防止硫酸亚铁析出,减少损失 计算加
入硫酸铵晶体的质量 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吸收尾气 SO2,避免污
染环境 稀硫酸和铁氰化钾溶液或稀硫酸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8.-666 1 大于 BD AC 0.08 1 向右移动
35.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而 HCl 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O 三角锥形 共价
→培养 →诱导分化
Δ
1310 %m
c
D C B A→ → →
[ ] 5 1Ar 3d 4s19
键 < 8 正方体 MgO
36. 消去反应 +NaOH
+NaCl O2/Cu 或 Ag,加热 羟基、醛基 用 Br2 的 CCl4 溶液或先加
足量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充分反应后,酸化后再用溴水检验碳碳双键 8
物理参考答案
14.D 15.C 16.D 17.D 18.C 19.AD 20.BCD 21.BCD
22. 1
23.0~100 mA 25 –r 相同 不同
24.(1)设 、 两车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 两车一起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2)设碰撞后瞬间 车速度的大小为 ,两车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
解得:
设碰前 车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设 车开始制动瞬间速度的大小为 ,由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25.(1)运动员从 B 点到 D 点做平抛运动 ① ②
3 30
A
4 62
10N a −
×
× ×
2F
m
A B a A A(m m)g (m m)aµ + = +
21m/sa gµ= =
A B 2 2v aL=
2 3m/sv aL= =
A Av ( )A A A Bm v m m v= +
( ) 5m/sA B
A
A
m m vv m
+= =
A Aa A A Am g m aµ =
2 20.1 10m/s 1m/sAa gµ= = × =
A 0v 2 2
0 2A A Av v a L− = −
0 6m/sv =
21
2H L gt− = Bx v t=20
由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 ,
所以运动员经过 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
(2)运动员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③
其中 ④由③④式代入数据解得 ,
运动员从台阶上 A 点跃出时的动能 大小为 .
(3)设运动员经 O 点正下方时的速度为 ,B 到水面的距离为 h,则
⑤
⑥由⑤⑥解得: ⑦
的图象如图所示:
33(1).ACD
(2) (1)A、B 内气体相通,初状态压强为 p0.由于钉子将活塞固定,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可
知, 解得
(2)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温度改变后,活塞受力大小不变,所以活塞向右移动后,气体的压强
不变.活塞向右移动后,气体体积增大,则气体温度升高.
由 解得
所以温度变化了
4.8 /Bv m s=
4.8 /m s
21
2AB B kmgh mv E= −
1ABh L cosθ= −( ) 76kE J=
kE 76J
Bv ′
'2 2
0
1 1 372 2Bmv mv mg H Lcos h− = − °−( )
2
B
hx v g
= ′⋅ 2 2
0 20x v− =
0x v−
0 1
0 1
=p p
T T
0 1
1
0
p = p T
T
( ) ( ) ( )1 2 2 1
0
+ - + +=S S L S L L S L L
T T
∆ ∆ ( )
( )1 2
0 0
1 2
-+ +
S S LT T TS S L
∆=
( )
( )1 2 0
1 2
= S S LTT S S L
− ∆∆ +21
故本题答案是:(1) (2)升高
34.(1)BDE
(2)(1)光从板的右端射到水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得:
根据几何关系有: ,
解得折射率为:
(2)
设 A 的视深为 h′,由于从 A 上方看,光的入射角及折射角均很小:
故:
解得:
0 1
0
PT
T
( )
( )1 2 0
1 2
S S LT
S S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