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生命科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生命科学试题(解析版)

ID:436759

大小:1.34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金山区 2019 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 生命科学 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该细胞器 A. 能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 B. 能提供代谢所需能量 C. 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 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分析:图为高尔基体,其为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过程 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详解】A、能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是溶酶体,A 错误; B、能为代谢提供所需能量的是线粒体,B 错误; C、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的是核糖体,C 错误; D、通过分析可知,高尔基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 正确。 故选 D。 2.如图所示为大肠杆菌体内进行的某个生理过程。大肠杆菌蕴藏遗传信息的序列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分析】 分析图示,图示表示转录过程,左侧为 DNA 链,右侧为 RNA 链,①表示磷酸,②表示脱氧核糖,③表示 DNA 链中碱基排列顺序,④表示 RNA 链中碱基排列顺序,据此答题。 【详解】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 DNA,遗传信息蕴藏在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中,即图中③ 部分,C 正确。 故选 C。 3.如图所示为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植物细胞的电镜照片,据图判断(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中有染色单体. B. 该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C. 该细胞中的 DNA 正在复制 D. 箭头所指位置正在形成细胞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 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B、分析图示可知,该图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图,没有染色单体,含有同源染色体,AB 错误; C、DNA 复制发生在间期,C 错误; D、箭头所指位置正在形成新的细胞壁,D 正确。 故选 D。 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 RNA 病毒,可以通过荧光 PCR 技术快速检测,该方法首先要将新型 冠状病毒的核酸转换成 DNA,图中表示该过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①表示 DNA 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 RNA 复制过程,④表示逆转录过程,据此答 题。 【详解】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其核酸有且只有 RNA,要将其转换成 DNA,需要通过逆转录过 程,即图中④过程,D 正确。 故选 D。 5.将新鲜猪肝匀浆,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实验装置中,每隔 5 分钟收集一次数据,绘 制出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图中实线)。若其他条件都不变,适当增加新鲜猪肝匀浆溶液浓 度,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图中虚线)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新鲜猪肝匀浆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是氧气,若其他条件都不变,适当增加新鲜猪肝匀浆溶液浓度,会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在相同时间内收 集的气体的量增多,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 【详解】据上分析可知,适当增加新鲜猪肝匀浆溶液浓度,不会改变生成气体的总量,但会增大气体的生成速率,C 图符合题意。 故选 C。 6.人类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属于包膜病毒,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编号①表示 的化合物是 A. RNA B. 多糖 C. 磷脂 D. 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才能存活。 【详解】图中①表示蛋白质,核酸位于内部。 综上所述,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7.探究“植物细胞外液浓度和质壁分离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原生质体长度(B)与细胞长度(A)的比值, (B/A)表示质壁分离程度。表是某同学对 4 个洋葱表皮细 A、B 值测量后处理的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细胞 细胞Ⅰ 细胞Ⅱ 细胞Ⅲ 细胞Ⅳ B/A 1.2 0.9 0.8 0.7 A. 细胞 I B. 细胞 II C. 细胞 III D. 细胞 IV 【答案】A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 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 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详解】A、原生质体的长度应该小于细胞的长度,因此溶液 I 中的数据可能有错误,A 符合题意; BCD、细胞 II、III、IV 中的 B/A 值小于 1,说明植物细胞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所得数据可能是正 确的,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2020 年 2 月据报道,25 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在东非蔓延,估计约有 3600 亿只蝗虫肆虐。这个现象在自然选 择学说称为( ) A. 遗传变异 B. 繁殖过剩 C. 生存斗争 D. 适者生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 少量存在”和“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 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两个科学推论。 【详解】蝗虫大量繁殖导致成灾,这在自然选择学说中称为过度繁殖,B 正确。 故选 B。 9.免疫是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式,如图所示的免疫过程属于( ) ①体液免疫 ②获得性免疫 ③细胞免疫 ④先天免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免疫类型:分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和特异性免疫(获得性的,对某种病 原体有抵抗力)。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 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抗原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 体液免疫属于获得性免疫的一种,①②正确。故选 A。 10.如图表示某动物体内发生的某种变异及其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的图像,据此判断 该动物体内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 A. 基因突变 B. 易位 C. 交叉互换 D. 缺失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 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 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 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该图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 正确。 故选 B。 11.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过程特别重要。图中 pUC18 是一种常用质粒,其中 ori 为复制原点,Apr 为 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ˊ基因能合成某种酶,该酶能将无色染料 X–gal 变成蓝色。已知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 如图所示,为快速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平板培养基内除了大肠杆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 琼脂,还必须加入( )A. 青霉素 B. 无色染料 X–gal C. 青霉素和无色染料 X–gal D. 青霉素或无色染料 X–gal 【答案】C 【解析】 【分析】 如图是目的基因与 pUC18 质粒重组的示意图。图中 Apr 是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ˊ基因控制合成某种酶能将 无色染料 X-gal 变成蓝色,最终能在含无色染料 X-gal 的培养基上将含该基因的菌落染成蓝色,此信息是做 题的突破口。 【详解】据上分析可知,要快速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需要加入青霉素和无色染料 X-gal,重组 质粒中插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破坏了 lacZˊ基因,不能合成该酶将无色染料 X-gal 变成蓝色,没有破坏 Apr 青霉素抗性基因,能在该培养基中生存,C 正确。 故选 C。 12.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物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的常用指标。在采用进行调查时,样方内需要统计的原 始数据是( ) ①物种数量 ②所有生物的个体数量 ③每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④每种生物 的重捕数量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表示样方中物种多样性,辛普森指数越大,表示该样方中物种多样性越高,物种多样 性=丰富度+均匀度。 2、辛普森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为:D=1- ,D:多样性指数;N:所 有物种的个体总数;Ni:第 i 个物种的个体数。 【详解】根据辛普森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可知,需要统计样方内物种数量和每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1 1Ni Ni N N− ÷ −∑( ( ))( ( ))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故选 B。 13.紫色长花粉(RRLL)与红色圆花粉(rrll)杂交,F1 全是紫色长花粉。F1 自交,后代表现型紫长:紫圆: 红长:红圆比例为 4813:396:393:1377,据此推断 F1 中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 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由题意知,紫色长花粉(RRLL)与红色圆花粉(rrll)杂交,F1 全是紫色长花粉,说明紫色对红色 是显性、长花粉对圆花粉是显性,子一代基因型是 RrLl,子一代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紫长:紫圆:红 长:红圆比例为 4813:396:393:1377,不是 9:3:3:1,而是两多两少,说明 2 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 组合定律,2 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发生了交叉互换;由于亲本基因型是 RRLL、rrll,因此 RL 在一条染色体上,rl 在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 体上,A 正确。 故选 A。 14.如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促甲状腺激素 5.9 μU/mL 1.4~4.4 A. 该男子可能甲状腺功能亢进 B. 该男子可能胰岛功能亢进 C. 该男子可能甲状腺功能减退 D. 该男子可能垂体功能减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析表格:表中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该男子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偏高,其体内的 R L r l ═ R r L l ═ R l r L ═ R L r l = =甲状腺激素可能分泌不足,患有甲状腺肿大,据此答题。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男子促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值是 5.9,高于正常范围 1.4~4.4,说明其甲 状腺机能衰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故选 C。 【点睛】本题结合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识记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根据表中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再结合所学的 知识答题。 15.科研人员从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中采集了两个细胞进行研究,正常情况下这两个细胞中相同的是( ) ①DNA 中的遗传信息 ②RNA 的种类和数量 ③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只有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 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详解】同一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因此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的两个细胞的 DNA 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①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 D。 16.下列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加倍的分裂图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组数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据此答题。 【详解】A、该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不变,A 错误;B、该图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B 正确; CD、图示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都与体细胞相同,CD 错误。 故选 B。 17.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多样性 B. 外来物种的引入能大幅度提高物种多样性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物种的丰富度和分布的均匀度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 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 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 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A、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 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 错误; B、外来物种引入可能危害生物多样性,也可能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但不能大幅度提高物种多样性,B 错 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C 正确; D、物种 丰富度和分布的均匀度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基础,D 错误。 故选 C。 1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有关因素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异是新物种形成的外在条件 B. 选择是新物种形成的内在条件 的C.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 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的形成一般是由长期地理隔离出现生殖隔离,但是有些物种形成不经过地理隔离 而直接产生生殖隔离,如由二倍体西瓜形成四倍体西瓜;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变异是新物种形成提供原材料,属于内在条件,A 错误; B、选择是新物种形成的外在条件,B 错误; C、新物种形成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C 错误;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 正确。 故选 D。 19.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见 表。根据表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刺激类型 刺激强度 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时长相等) 产生的感觉类 型 感觉强度 较小 较弱 针刺激 较大 刺痛 较强 较低 较弱 热刺激 较高 热感 较强 A. 不同类型的刺激可引发不同的感觉强度 B. 相同类型的刺激可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 C. 相同类型不同强度的刺激可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D. 相同强度不同类型的刺激可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答案】C【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 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 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 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详解】A、不同类型的刺激可引发不同类型的感觉,A 错误; B、相同类型的刺激可引起相同类型的感觉,B 错误; C、相同类型不同强度的刺激可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C 正确; D、相同强度不同类型的刺激可导致不同类型的感觉,D 错误。 故选 C。 20.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的。下列关于该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生物基因型为 AaBB B. 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 会形成 aB 和 AB 两个卵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 移向细胞两极。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图示只能判断该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 AaBB,不能判断该生物的基因型,A 错误; B、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 错误; C、该图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出的两条染色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C 正确; D、由图示可知,该次级卵母细胞会形成 AB 一个卵细胞,D 错误。 故选 C 的 。二、综合分析题 (一)回答下列有关物质基础的问题 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结构。 21. 构成膜结构的主要组成物质是________。 22. 图①一⑥结构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________(填图中结构编号)。 23. 如图,经过①→②→③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是_________。 A. ATP 合成酶 B. 载体蛋白 C. 抗体 D. 雄激素 24. 柠檬酸合成酶是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一种酶,由核基因控制合成。推测该酶合成后将被转运到________ (填图中结构编号)发挥作用。 25. 用 3H-亮氨酸(一次性提供一定量)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 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26. 研究表明,在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质中 mRNA 种类有很大的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 【答案】21. 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 22. ④⑤⑥ 23. C 24. ④ 25. D 26.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 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 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 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21 题详解】 生物膜结构基本相似,主要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 【22 题详解】 图中①一⑥结构分别指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的④ 线粒体、⑤叶绿体、⑥细胞核。 【23 题详解】 经过①→②→③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是分泌蛋白,ATP 合成酶和载体蛋白属于胞内蛋白,雄激素属于 固醇类,不属于蛋白质,抗体属于分泌蛋白,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 C。【24 题详解】 柠檬酸合成酶是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一种酶,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中,故该酶合成后将被转运到④线粒 体中发挥作用。 【25 题详解】 用 3H-亮氨酸(一次性提供一定量)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具有放射性的结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附有核糖 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D 正确。 故选 D。 【26 题详解】 在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质中 mRNA 种类有很大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 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 题。 (二)回答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表达和生物工程问题 胰岛素是治疗 1 型糖尿病的特效药,人胰岛素在细胞内合成的部分过程如图 1 所示。目前,可利用基因工 程方法生产药用人胰岛素,图 2 表示一种早期的技术路线,①一⑥表示过程。 27. 上述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 28. 基因工程中获得目的基因除上述方法之外,还有________方法。图 2 中使用的 DNA 连接酶的过程是步骤_________。 29. 上述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据此上述过程属于________。 A. 人类基因工程 B. 动物基因工程 C. 植物基因工程 D. 微生物基因工程 30. 已知两种限制酶 BamHI、BclI 的识别序列如表。 限制酶 BamHI BclI 识别序列 如果目的基因 A 用 BamHI 切开,但质粒用 BclI 用切开,两种 DNA 混合后在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能否形 成重组质粒?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上述方案能形成重组质粒,则该重组质粒能否被限 制酶 BamHI、BclI 切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果用合适的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生产胰岛素,可直接从转基因酵母菌中分离到胰岛素,而无需分别生 产 A、B 两条肽链,请结合图和已有知识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7. 基因 A 和基因 B 28. (1). 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2). 步骤② 29. D 30. (1). 可以连接,因为切割后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 (2). 不可以,因为重组质粒不再具有这两种酶 的识别序列 31.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可以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 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 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GGATCC CCTAGG ↓ ↑ TGATCA ACTAGT ↓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 --DNA 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 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27 题详解】 识图分析可知,图 2 中以控制胰岛素肽链 A 和肽链 B 合成的基因 A 和基因 B 为目的基因。 【28 题详解】 基因工程中获得目的基因除上述方法之外,还有化学方法人工合成方法。识图分析可知,图 2 中①过程表 示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过程,图②是目的基因与质粒的连接过程,需要 DNA 连接酶的作用, 图 2 中③表示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大肠杆菌的过程。 【29 题详解】 目的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因此该受体细胞为原核生物,即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应用,D 正 确。 故选 D。 【30 题详解】 由表格两种酶的识别序列可知,目的基因 A 用 BamHI 切开,与质粒用 BclI 用切开,切割后具有相同的粘性 末端,故在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能形成重组质粒。但重组质粒不再具有这两种酶的识别序列,故该重组质 粒不能再被限制酶 BamHI、BclI 切开。 【31 题详解】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可以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故不需要分别生产 A、 B 两条肽链再组合。 【点睛】本题以胰岛素的合成为背景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理解原 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结构组成的区别,能够正确识图分析判断图中发生的过程,结合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解 决问题;把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问答下列人体代谢与调节的相关问题 图甲是人体脂类代谢与调节的部分机制示意图。图甲中 LDL 既可以把胆固醇运送至靶器官,也可以通过肝 细胞膜上的 LDL 受体进入肝细胞而被清除。IDL 也能与 LDL 受体结合。32. 据图可知,VLDL 的功能是__________。 A. 运载胆固醇 B. 将内源性脂类物质运送到靶器官 C. 运载甘油三酯 D. 将血液中的脂类物质运送到肝脏 33. 据图分析,寒冷条件下,垂体释放的__________(激素名称)可以使甲状腺释放的激素含量_____,促 进对 F 的利用。 34. 健康人体若摄入高脂食物,血液中 LDL 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请写出分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动脉粥样硬化与遗传因素息息相关,部分遗传缺陷患者由于缺少_________,使得进入肝细胞的 LDL 量 减少,导致血脂升高。 A. LDL B. IDL C. LDL 受体 D. IDL 受体 36.多巴胺是一种由脑内分泌的神经递质,图乙是一种毒品分子可卡因干扰下的多巴胺发挥作用的示意简图, 正常情况下多巴胺运载体能将已经发挥作用的多巴胺运回结构 A 内。上述(图甲)调节 I-IV 过程中,能发 生从 B 到 C 传递信号的是_______。请描述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后的转移途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 ABC 33. (1). 促甲状腺素 (2). 增加 34. (1). 升高 (2). 摄入高脂食物会导致胆固醇或甘油三脂含量增加,使 IDL、LDL 量增加;过多的 IDL、LDL 因有限的 LDL 受体会阻止继续进入肝细胞;同时靶细胞接受 LDL 有限。 35. C 36. (1). I、II 过程 (2). 先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再被多巴胺转运体由突触前膜运回到突触小泡,使 突触后膜兴奋逐渐减弱 【解析】 【分析】 脂蛋白是由各种脂类物质和蛋白质结合 ,VLDL 进入血管后,会参与运载胆固醇、将内源性脂类物质运 送到靶器官并运载甘油三酯。寒冷条件下,垂体会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释放的激素含量增多, 促进对 F 的利用增加,使产热增加。健康人体若摄入高脂食物,血液中 LDL 含量会升高,因摄入高脂食物 后,导致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加。 【32 题详解】 VLDL 进入血管后,会参与运载胆固醇、将内源性脂类物质运送到靶器官并运载甘油三酯,ABC 正确。 故选 ABC。 【33 题详解】 寒冷条件下,垂体会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释放的激素含量增多,促进对 F 的利用增加,使产热 增加。 【34 题详解】 健康人体若摄入高脂食物,血液中 LDL 含量会升高,因摄入高脂食物后,导致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增加,进 而引起血液中 IDL、LDL 生成量增加;过多的 IDL、LDL 占据 LDL 受体,阻止 LDL 和 IDL 继续进入肝细 胞;同时靶器官所接受的 LDL 有限。 【35 题详解】 动脉粥样硬化的部分遗传缺陷患者由于缺少 LDL 受体,使得进入肝细胞的 LDL 量减少,导致血脂升高,C 正确。 故选 C。 【36 题详解】 据图分析,图乙中,B 表示突触前膜,C 表示突触后膜,兴奋从 B 传递到 C 过程中发生在反射弧中的突触 结构,即图甲中的 I、II 过程。多巴胶释放到突触间隙后的转移途径为先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再被多巴胺 转运体由突触前膜运回到突触小泡,使突触后膜兴奋逐渐减弱。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人体脂类代谢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四)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问题 的我国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中,先天性肌强直(甲病)和卡尔曼综合征(乙病)均被收录其中,二者都 是单基因遗传病,且都有不止一种遗传方式。图为患甲、乙两种病的甲、乙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甲、乙家 族均不携带对方家族所患疾病的致病基因(基因符号甲病用 A、a 表示,乙病用 B、b 表示)。 37.已知 1 号和 11 号均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甲家族所患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乙家族所患乙病的遗传 方式是________。 38. 若只考虑甲病,甲家族中 2 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只考虑乙病,乙家族中 15 号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 39. 5 号和 6 号再生一胎,他们前往医院进行遗传咨询,遗传咨询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 ①询问病史、家庭史 ②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 ③家系调查,绘制系谱图,确定遗传方式 ④判断咨询者的基因型 40.若 13 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她与 14 号生育的男孩出乎意外患有乙病,下列对该男孩及其家系的推测 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该男孩自身的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乙病致病基因 B. 14 号将其乙病致病基因遗传给了该男孩 C. 该男孩的病因可能是自身体细胞发生了突变所致 D. 13 号的卵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乙病致病基因 【答案】37.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X 连锁隐性遗传 38. (1). Aa、 (2). XBXb 39. ①③④② 40. CD 【解析】 【分析】 1、根据甲家族中患病个体具有代系的连续性,可能为显性遗传病;乙家族中 11 和 12 正常,14 患病,可知 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仅根据题干不能确定乙家族疾病的具体遗传方式。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禁止近亲结婚。(2)适龄生育。 (3)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 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4)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7 题详解】 若 1 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 5 号致病基因只来自 2 号,说明甲病为显性遗传病,又根据父亲患病,女儿正 常,说明该病不是伴 X 显性遗传,所以甲家族所患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家族中 11 和 12 正常,14 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知 11 号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 14 号的致病基因只来自 12 号, 14 号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就患病,说明乙家族所患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 X 隐性遗传。 【38 题详解】 据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家族中 2 号患病,且生出正常女儿 4 号,故其基因型是 Aa;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乙家族中 15 号正常且其父亲患病,故其基因型是 XBXb。 【39 题详解】 遗传咨询的正确步骤是①询问病史、家庭史,③家系调查,绘制系谱图,确定遗传方式,④根据遗传方式 和家族系谱图判断咨询者的基因型,②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 【40 题详解】 A、该男孩自身的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乙病致病基因不会使该男孩患病,A 错误; B、14 号为父亲,只能将 Y 染色体遗传给该男孩,而乙病致病基因在 X 染色体上,B 错误; C、该男孩的病因可能是自身体细胞发生了突变所致,C 正确; D、13 号的卵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 Xb 的卵细胞与 Y 精子结合,产生 XbY 的男孩,表现为患 病,D 正确。 故选 CD。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掌握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 病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 (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问题 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如图所示。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蛋白质。在有光条件下,磷酸转 运器将卡尔文循环产生的磷酸丙糖不断运至细胞质用于蔗糖合成,同时将释放的 Pi 运至叶绿体基质。41. 图中光反应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____;生成的 B 物质是__________。 42. 据图分析,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卡尔文循环会被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019 年我国科研人员构建了转基因水稻(GOC),新增了代谢路径,期间科研人员测定了 GOC 型转基因水 稻和野生型水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43. 研究者在测定 GOC 型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时,共选用了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2-3-7,3-6-6, 4-2-3),其目的是_________。 A. 减少误差 B. 控制变量 C. 设置对照 D. 分析比较 44. 据图,请分时段比较 GOC 型和野生型水稻对光强响应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在一定光照强度下GOC 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 水稻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1. (1). 叶绿体类囊体 (2). 氧气 42. (1). 抑制、 (2). 叶绿体内磷酸丙糖浓度增加;从叶绿体外运进的磷酸减少;淀粉积累 43. A 44. (1). 7-9 点,两者的净光合速率持续上升,且无差异 (2). 9-12 点,GOC 水稻净光合速率上升, 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略有所下降,且光照越强,两者净光合速率的差值越大 (3). 12-17 点,两者的净光合速率持续下降,且趋势一致 (4). 新增的代谢路径增强了光合速率;新增的代谢路径降低了呼吸 速率;新增的代谢路径既增强了光合速率,同时又降低了呼吸速率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过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其中 A 为 H2O,B 为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的 O2 ,C 为叶绿体吸收的 CO2。 分析曲线图,8 点前 GOC 型转基因水稻比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基本相同,自 8 点后 GOC 型转基因水 稻比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都高,并且 9-12 点 GOC 水稻净光合速率上升,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略 有下降,光照越强,两者净光合速率的差值越大;12-17 点,两者的净光合速率持续下降,且趋势一致。 【41 题详解】 图中光反应进行的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生成的 B 物质是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的 O2。 【42 题详解】 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叶绿体内磷酸丙糖浓度增加;从叶绿体外运进的磷酸减少;淀粉积累,则卡 尔文循环会被抑制。 【43 题详解】 研究者在测定 GOC 型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时,共选用了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2-3-7,3-6-6,4-2-3), 其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出现偶然性,A 正确。 故选 A。 【44 题详解】 由曲线图示分析可知,7-9 点,两者的净光合速率持续上升,且无差异;9-12 点,GOC 水稻净光合速率上 升,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略有所下降,且光照越强,两者净光合速率的差值越大;12-17 点,两者的净 光合速率持续下降,且趋势一致。GOC 型水稻新增的代谢路径增强了光合速率;新增的代谢路径降低了呼 吸速率;新增的代谢路径既增强了光合速率,同时又降低了呼吸速率,故在一定光照强度下 GOC 型水稻净 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 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 考查。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