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7 页
2020 届江西省九江市十校高三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设集合 ,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出集合 、 ,然后利用交集的定义可得出集合 .
【详解】
或 , ,
因此,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交集的运算,同时也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
题.
2.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利用复数的除法和加法法则可计算出所求复数.
【详解】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与加法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某单位去年的开支分布的折线图如图 1 所示,在这一年中的水、电、交通开支(单
位:万元)如图 2 所示,则该单位去年的水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为( )
( )( ){ }1 6 0A x x x= − − > { }2 0B x x= − > A B =
{ }6x x > { }1 2x x< < { }1x x < { }2 6x x< <
A B A B
( )( ){ } {1 6 0 1A x x x x x= − − > = { } { }2 0 2B x x x x= − > = <
{ }1A B x x∩ = <
1 2
1 2 1 2
i
i i
+ =+ −
3
5- 1 3
5 i− i
( )( )
( )
( )( )
2 1 21 2 1 2 1 2 2 4 3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5 5
i ii i i i
i i i i i i
+− − + −+ = + = = −+ − + − − +第 2 页 共 17 页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折线图找出水、电、交通开支占总开支的比例,再计算出水费开支占水、电、
交通开支的比例,相乘即可求出水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
【详解】
水费开支占总开支的百分比为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折线图与柱形图,属于基础题.
4.若 满足约束条件 ,且 ,则( )
A.z 的最大值为 6 B.z 的最大值为 8 C.z 的最小值为 6 D.z 的最小值为 8
【答案】C
【解析】作出可行域,即可由平移法求出 的最值.
【详解】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直线 经过点 时,
6.25% 7.5% 10.25% 31.25%
250 20% 6.25%250 450 100
× =+ +
,x y 0
4
x y
x y
− ≤
+ ≥
2z x y= +
2z x y= +
2z x y= + ( )2,2第 3 页 共 17 页
取得最小值为 6,无最大值.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属于基础题.
5.若双曲线 ( )的离心率为 ,则 ( )
A. B. C.4 D.
【答案】D
【解析】将双曲线的方程化成标准形式,再利用离心率公式得到关于 的方程,即
可得答案;
【详解】
因为 ( )可化为 ( ),
所以 ,则 ,即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求参数值,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
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双曲线方程先化成标准形式.
6.如图,在等腰直角 中, , 分别为斜边 的三等分点( 靠近点 ),
过 作 的垂线,垂足为 ,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出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斜边长,由此结合余弦定理求得各边长,并求得
z
2 2 1mx ny+ = 0m > 5 m
n
=
1
4
1
4
− 4−
,m n
2 2 1mx ny+ = 0m >
2 2
11 1
x y
m n
− =
− 0m >
2
21 5be a
= + =
2
2
1
41
b n
a
m
−
= = 4m
n
= −
ABC∆ D E BC D B
E AD F AF =
3 1
5 5AB AC+ 2 1
5 5AB AC+
4 8
15 15AB AC+ 8 4
15 15AB AC+
ABC第 4 页 共 17 页
,由此得到 ,进而利用平面向量加法和减法的线性运算,将
表示为以 为基底来表示的形式.
【详解】
设 ,则 ,
, ,
所以 ,所以 .
因为 ,
所以 .
故选:D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查利用基底表示向量,属于中档题.
7.已知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 P-ABC 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中的两个小
三角形全等,则( )
A.PA,PB,PC 两两垂直 B.三棱锥 P-ABC 的体积为
C. D.三棱锥 P-ABC 的侧面积为
【答案】C
【解析】根据三视图,可得三棱锥 P-ABC 的直观图,然后再计算可得.
【详解】
解:根据三视图,可得三棱锥 P-ABC 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cos DAE∠ 4
5AF AD=
4
5AF AD= ,AB AC
6BC = 3 2, 2AB AC BD DE EC= = = = =
2 2 π2 cos 4AD AE BD BA BD BA= = + − ⋅ ⋅ 10= 10 10 4 4cos 2 10 5DAE
+ −∠ = =×
4
5
AF AF
AD AE
= = 4
5AF AD=
( )1 1
3 3AD AB BC AB AC AB= + = + − 2 1
3 3AB AC= +
4 2 1 8 4
5 3 3 15 15AF AB AC AB AC = × + = +
8
3
| | | | | | 6PA PB PC= = = 3 5第 5 页 共 17 页
其中 D 为 AB 的中点, 底面 ABC.
所以三棱锥 P-ABC 的体积为 ,
, ,
,
, 、 不可能垂直,
即 不可能两两垂直,
, .
三棱锥 P-ABC 的侧面积为 .
故正确的为 C.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视图还原直观图,以及三棱锥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问题,属于中档题.
8.已知 , , ,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 与 的大小关系,再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
,即可得出 、 、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
【详解】
指数函数 为增函数,则 ,
对数函数 是 上的增函数,则 ,因此,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指数与对数的大小比较,一般利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结合中间值
PD ⊥
1 1 42 2 23 2 3
× × × × =
2AC BC PD∴ = = = 2 2 2 2AB AC BC∴ = + =
| | | | | | 2DA DB DC∴ = = = ( )22| | | | | | 2 2 6,PA PB PC∴ = = = + =
2 2 2PA PB AB+ ≠ PA∴ PB
,PA ,PB PC
1 2 2 2 2 22PBAS∆ = × × = ( )2 21 6 1 2 52PBC PACS S∆ ∆= = × − × =
∴ 2 5 2 2+
0.64a = 1.12b = 4log 12c =
c b a< < b a c< < a b c< < c a b< <
c 2
2a b> > a b c
2xy = 1.2 1.12 2 2a b= > = >
4logy x= ( )0, ∞+ 4 4log 12 log 16 2c = < =
c b a<
8x
π= ω
1
3
2
3
4
3
8
3
( )y f x= ( ) 2sin 3f x x
πω = +
( )
8 3 2 k k Z
π π πω π+ = + ∈ ω ω
( ) sin 3 cos 2sin 3f x x x x
πω ω ω = + = +
8x
π= ( )
8 3 2 k k Z
π π πω π+ = + ∈
( )4 83 k k Zω = + ∈
0ω > 0k = ω 4
3
4 3y x x ax= − + 0x >
3, 2
−∞
1, 2
−∞
5, 4
−∞
1, 4
−∞
3 24 3 1y x x a′ = − + < ( )0,x∈ +∞
( ) 3 24 3f x x x a= − + 0x > ( ) ( )212 6 6 2 1f x x x x x′ = − = −第 7 页 共 17 页
令 ,得 ;令 ,得 ,
在 单调递减,在 单调递增,
,解得: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不等式有解问题,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
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11.设 是 的前 项和, ,且 ,则
( )
A.-66 B.77 C.88 D.99
【答案】C
【解析】由 与 的关系可得 是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再由等差
数列前 项和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因为 ,
所以 ,
所以 .
又 ,
所以 是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 与 的关系,重点考查了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属基础题.
( ) 0f x′ < 10 2x< < ( ) 0f x′ > 1
2x >
∴ ( )f x 1(0, )2
1( , )2
+∞
∴ ( )min
1 1 12 4f x f a = = −
( ) ( )8, 3 3,8− − ∪
( ) 5f x > [ )0,x∈ +∞
( ) 5f x > R
0 4x≤ < ( ) 2 3 5xf x = − > 2 8x > 3x > 3 4x< <
4x ≥ ( ) 21 2 5f x x= − > 8x < 4 8x≤ <
( ) 5f x > [ )0,x∈ +∞ 3 8x< <
( )y f x= ( ) 5f x > ( ) ( )8, 3 3,8− − ∪
( ) ( )8, 3 3,8− − ∪第 10 页 共 17 页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不等式的求解,同时也涉及了函数奇偶性的应用,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属于中等题.
16.已知正四棱柱 的每个顶点都在球 的球面上,若球 的表面积
为 ,则该四棱柱的侧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设球 的半径为 ,可得 ,设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 ,高为 ,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该正四棱柱侧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
设球 的半径为 ,则 ,解得 ,设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 ,高为
,
则正四棱柱的体对角线为球 的直径,则有 ,即
,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 ,所以 ,当且仅当 ,
即 时,等号成立.
故该正四棱柱的侧面积为 ,其最大值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球体表面积的计算,同时也考查了正四棱柱外接球问题以及正四棱柱侧面积最
值的计算,涉及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题的关键就是要根据题意得出定值条件,考
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三、解答题
17. 、 、 分别为 内角 、 、 的对边,已知 .
(1)求 ;
(2)若 , ,求 的面积.
【答案】(1) ;(2) .
【解析】(1)利用正弦定理边角互化思想以及切化弦的思想得出 的值;
(2)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的值,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求出 的值,最后
1 1 1 1ABCD A B C D− O O
12π
12 2
O R 3R = a h
2 2 2 2 2 3a a h R+ + = =
O R 24 12Rπ π= 3R = a
h
O 2 2 2 2 2 3a a h R+ + = =
2 22 12a h+ =
2 2 2 22 12 2 2a h a h+ = ≥ 3 2ah ≤ 2 22a h=
2 6h a= =
4ah 3 2 4 12 2× =
12 2
a b c ABC∆ A B C tan 3 sina B b A=
cos B
3a = 17b = ABC∆
1cos 3B = 4 2
cos B
c sin B第 11 页 共 17 页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 的面积.
【详解】
(1)因为 ,所以 ,
又 ,所以 ,因为 ,所以 ;
(2)由余弦定理,得 ,则 ,
整理得 , ,解得 .
因为 ,所以 ,
所以 的面积 .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边角互化思想求角,同时也考查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以及三角形面
积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8.为了解某中学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的了解情况,调查部门在该校
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 12 道题),从该校学生中随机抽取 40 人,统计了每人答对的
题数,将统计结果分成 , , , , , 六组,得到
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若答对一题得 10 分,未答对不得分,估计这 40 人的成绩的平均分(同一组中的
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若从答对题数在 内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2 人,求恰有 1 人答对题数在 内
的概率.
【答案】(1)79;(2)
【解析】(1)首先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出答对题数的平均数,由此求得成绩的平均
分的估计值.
(2)利用列举法,结合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所求概率.
【详解】
ABC∆
tan 3 sina B b A= sin tan 3sin sinA B B A=
sin 0A > sin 3sincos
B BB
= sin 0B > 1cos 3B =
2 2 2 2 cosb a c ac B= + − 2 117 9 2 3 3c c= + − × × ×
2 2 8 0c c− − = 0c > 4c =
1cos 3B = 2 2 2sin 1 cos 3B B= − =
ABC∆ 1 sin 4 22S ac B= =
[ )0,2 [ )2,4 [ )4,6 [ )6,8 [ )8,10 [ ]10,12
[ )2,6 [ )2,4
3
5第 12 页 共 17 页
(1)因为答对题数的平均数约为
.
所以这 40 人的成绩的平均分约为 .
(2)答对题数在 内的学生有 人,记为 , ;
答对题数在 内的学生有 人,记为 , , .
从答对题数在 内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2 人的情况有 , , ,
, , , , , , ,共 10 种,
恰有 1 人答对题数在 内的情况有 , , , , ,
,共 6 种,
故所求概率 .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平均数,考查计算古典概型概率问题,属于基
础题.
19.已知椭圆 的焦距为 ,短轴长为 .
(1)求 的方程;
(2)若直线 与 相交于 、 两点,求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1) ;(2) .
【解析】(1)根据题意求出 和 的值,即可求出椭圆 的方程;
(2)设点 、 ,将直线 的方程与椭圆 的方程联立,列出韦达
定理,求出线段 的中点和 ,即可得出所求圆的标准方程.
【详解】
(1)设椭圆 的焦距为 ,则 , ,
所以 , , ,所以 的方程为 ;
( )1 0.025 3 0.025 5 0.0375 7 0.125 9 0.1875 11 0.1× + × + × + × + × + × 2 7.9× =
7.9 10 79× =
[ )2,4 0.025 2 40 2× × = A B
[ )4,6 0.0375 2 40 3× × = c d e
[ )2,6 ( ),A B ( ),A c ( ),A d
( ),A e ( ),B c ( ),B d ( ),B e ( ),c d ( ),c e ( ),d e
[ )2,4 ( ),A c ( ),A d ( ),A e ( ),B c ( ),B d
( ),B e
6 3
10 5P =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Ω + = > > 2 6 2 2
Ω
2y x= + Ω A B AB
2 2
18 2
x y+ =
2 28 2 48
5 5 25x y + + − =
a b Ω
( )1 1,A x y ( )2 2,B x y AB Ω
AB AB
Ω ( )2 0c c > 2 2 6c = 2 2 2b =
6c = 2b = 2 2 2 8a b c= + = Ω
2 2
18 2
x y+ =第 13 页 共 17 页
(2)设点 、 ,联立 ,消去 ,得 .
由韦达定理得 , ,
所以 ,线段 的中点坐标为 .
,
所以,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 .
【点睛】
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解,同时也考查了直线截圆所得弦长的计算以及圆的标准方程的
求解,一般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法来计算,考查运算求
解能力,属于中等题.
20.如图,点 C 在直径为 的半圆 O 上, 垂直于半圆 O 所在的平面,平面
平面 ,且 .
(1)证明: .
(2)若 , ,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是 ,求四棱锥
的内切球的半径.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1)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答
案;
(2)根据等积法可求得四棱锥的内切球半径的值.
【详解】
(1)证明:∵C 在半圆 O 上, 为直径, .
∵ 平面 , 平面 , .
( )1 1,A x y ( )2 2,B x y 2 2
2
18 2
y x
x y
= + + =
y 25 16 8 0x x+ + =
1 2
16
5x x+ = − 1 2
8
5x x =
1 2 8
2 5
x x+ = − AB 8 2,5 5
−
( ) 2
22 2
1 2 1 2 1 2
16 8 8 31 1 1 1 4 2 45 5 5AB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2 28 2 48
5 5 25x y + + − =
AB CD ADE ⊥
ACD / /CD BE
CD BE=
1AC = 5AB = AD BE 45°
A BCDE−
4
7 2 2 5+ +
BCDE
AB BC AC∴ ⊥
CD ⊥ ABC BC ⊂ ABC CD BC∴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又 , 平面 .
∵平面 平面 ,且 平面 , 平面 .
又 平面 ,平面 平面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2)解: , 为 与 所成的角,即 ,
, .
由(1)同理可证 平面 ,
∴四棱锥 的体积 .
又四棱锥 的表面积
,
故四棱锥 的内切球的半径 .
【点睛】
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的综合运用、锥体体积求解,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
与化归思想,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分割思想的应用.
21.已知函数 ,函数 (a, ,
).
(1)讨论 的单调性;
(2)证明:当 时,
(3)证明: .
【答案】(1)答案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解析】(1)对函数求导得 ,再对 分四种情况讨论;
(2)由(1)中的结论可得 ,从而证明不等式;
(3)利用(2)中结论及不等式的放缩法,可证得结论.
【详解】
AC CD C= BC∴ ⊥ ACD
ADE ⊥ ACD BC ⊄ ADE / /BC∴ ADE
BC ⊂ BCDE BCDE ∩ =ADE DE
/ /BC DE∴
/ /CD BE BCDE CD BE∴ =
/ /CD BE ADC∴∠ AD BE 45ADC∠ = °
1CD AC∴ = = 2 2 2BC AB AC= − =
AC ⊥ BCDE
A BCDE− 1 21 1 23 3V = × × × =
A BCDE−
( )1 7 2 2 51 2 1 1 1 2 1 5 2 22 2S
+ += × + × + × + × + × =
A BCDE− 3 4
7 2 2 5
Vr S
= =
+ +
( ) 2ln sin 1f x x x= + + ( ) 1 lng x ax b x= − − b R∈
0ab ≠
( )g x
1a b= = ( ) 0g x ≥
( ) ( )2 sin1 xf x x e< +
( ) ag x x b
x
′ = −
,a b
( ) ( )min 1 0g x g= =第 15 页 共 17 页
(1)解: 的定义域为 , ,
当 , 时, ,则 在 上单调递增;
当 , 时,令 ,得 ,令 ,
得 ,则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当 , 时, ,则 在 上单调递减;
当 , 时,令 ,得 ,令 ,
得 ,则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2)证明:当 时, .
由(1)知, ,
所以 .
(3)证明:因为 中 ,所以 .
由(2)得 ,
即 .
又 ,
所以 ,
即 .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放缩法的应用,考查函数与方程思
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
讨论的完整性.
22.在直角坐标系 中,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以坐
标原点为极点,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 的直角坐标为 ,过
的直线 与曲线 相交于 , 两点.
( )g x ( )0,+∞ ( ) ag x x b
x
′ = −
0a > 0b < ( ) 0g x′ > ( )g x ( )0,+∞
0a > 0b > ( ) 0g x′ > bx a
> ( ) 0g x′ <
0 bx a
< < ( )g x 0, b
a
,b
a
+∞
0a < 0b > ( ) 0g x′ < ( )g x ( )0,+∞
0a < 0b < ( ) 0g x′ > 0 bx a
< < ( ) 0g x′ <
bx a
> ( )g x 0, b
a
,b
a
+∞
1a b= = ( ) 1 lng x x x= − −
( ) ( )min 1 0g x g= =
( ) 0g x ≥
ln x 0x > 2 sin 0xx e >
( )2 sin 2 sin1 ln 0x xx e x e− − ≥
2 sin 1 2ln sinxx e x x≥ + +
( )2 sin 2 sin1 x xx e x e+ >
( )2 sin1 2ln sin 1xx e x x+ > + +
( ) ( )2 sin1 xf x x e< +
xOy C
1 2cos
2sin
x
y
ϕ
ϕ
= − +
=
ϕ
x P ( )2,0−
P l C M N第 16 页 共 17 页
(1)若 的斜率为 2,求 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 的普通方程;
(2)求 的值.
【答案】(1) : , : ;(2)
【解析】(1)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转化为极坐标方程,利用
,将曲线 的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
(2)将直线 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 的普通方程,结合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以及根与
系数关系,求得 的值.
【详解】
(1)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即 ,
则 的极坐标方程为 .
曲线 的普通方程为 .
(2)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为 的倾斜角),
代入曲线 的普通方程,得 .
设 ,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 ,所以 , 在 的两侧.则
.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考查直线参数方程,
考查直线参数的几何意义,属于中档题.
23.已知函数 ,记不等式 的解集为 .
(1)求 ;
(2)设 ,证明: .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1)利用零点分段法将 表示为分段函数的形式,由此解不等式求得不等
式的解集 .
(2)将不等式坐标因式分解,结合(1)的结论证得不等式成立.
【详解】
l l C
PM PN⋅uuuuv uuuv
l 2 cos sin 4 0ρ θ ρ θ− + = C ( )2 21 4x y+ + = 3−
l
2 2sin cos 1ϕ ϕ+ = C
l C
PM PN⋅
l ( )2 2y x= + 2 4 0x y− + =
l 2 cos sin 4 0ρ θ ρ θ− + =
C ( )2 21 4x y+ + =
l
2 cos
sin
x t
y t
α
α
= − +
= t α l
C 2 2 cos 3 0t t α− − =
M N 1t 2t 1 2 3t t⋅ = − ,M N ( )2,0P −
1 2cos π 3PM PN PM PN t t⋅ = ⋅ ⋅ = − = −
( ) 2 1 2 1f x x x= − + + ( ) 4f x < M
M
,a b M∈ 1 0ab a b− − + >
{ }| 1 1x x− < <
( )f x
M第 17 页 共 17 页
(1)解: ,
由 ,解得 ,
故 .
(2)证明:因为 ,所以 , ,
所以 ,
所以 .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不等式的证明,属于基础题.
( )
14 , 2
1 12, 2 2
14 , 2
x x
f x x
x x
− ≤ −
= − <
1 0ab a 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