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 级高二第四次线上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0 年 4 月
一、基础知识考查(每空 2 分)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纵一苇之所如 纵:任凭 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
C.有穴窈然 窈然:幽深的样子 思厥先祖父 厥:他们的
D.弃掷逦迤 逦迤:连续不断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妍:美丽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文漫灭 漫灭:模糊不清
B.横槊赋诗 赋:朗诵
C.始速祸焉 速:招致
D.洎牧以谗诛 洎:自从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极言其多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大概
C.当与秦相较 当:如果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4.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戍卒叫,函谷举
B.洎牧以谗诛
C.有碑仆道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状语后置句)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C.苟以天下之大 (宾语前置句)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6.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③凌万顷之茫然④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⑤此非
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⑧有碑仆道⑨苟
以天下之大⑩洎牧以谗诛
A. ①④⑥/②⑦/③⑨/⑤⑩/⑧
B. ①④/②③⑦/⑤⑩/⑥⑨/⑧
C. ①④⑥/②③⑦/⑤⑩/⑧/⑨
D. ①④⑥/②⑦/③⑤/⑧/⑨⑩
7.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洎牧以谗诛
D.义不赂秦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骊山北构而西折
9.下列每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舞幽壑之潜蛟 侣鱼虾而友麋鹿
B.始舍于其址 谁得而族灭也
C.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乌鹊南飞 朝歌夜弦
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戍卒叫,函谷举
B.有穴窈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暴秦之欲无厌 暴霜露,斩荆棘
11.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田园将芜胡不归
A.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B.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C.呼儿将出换美酒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此言得之
B.谁得而族灭也 未得与项羽相见
C.而神明自得 吾得兄事之
D.此余之所得也 然后得一夕安寝
13.下列选项中划横线的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其实百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可怜焦土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C.至于颠覆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可谓智力孤危 凌万顷之茫然
14.下列划横线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父亲的父亲
B.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9 月 7、8 或 9 日
C.望美人兮天一方:美貌的女子
D.刺客不行:不去行刺
1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浮图,也作“浮屠”“佛图”等,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B.“妃嫔媵嫱”中的“嫔”“嫱”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
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
C.“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华阳”指褒禅山之南。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
水南为阴。古代篆刻也分为阴文和阳文,阴文印章钤盖出来的效果印底呈白色,文字呈红色。
D.庐冢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于父母或师长的坟墓旁搭建的守护的房舍。“庐”,房屋;
“冢”,坟墓。
1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既:已经。望:一般指阴历每月十五日。
B.牛斗指牛宿和斗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3
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
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C.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羽化登仙,古人传说仙人能飞升变化,把成仙喻为羽化。而在佛教中有时也用“羽化”来称呼和尚的死
亡。
17.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
子为“三苏”。和王安石一起主张变法,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C .“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最早指的是商纣王,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
把他杀死。孟子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D.赋是古代的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它讲究文采、韵律,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规模宏大,以铺叙为主的称为“大赋”;篇幅较短,着重抒情的称“小赋”。
18.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
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 )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 ②挽岳母 ③挽母 B.①挽岳母 ②挽母 ③挽伯母
C.①挽母 ②挽伯母 ③挽岳母 D.①挽伯母 ②挽母 ③挽岳母
19.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赛在即,各国球员都在秣马厉兵,觊觎桂冠。
B. 母亲记挂我,对我上周的微恙念念不忘,多次打电话询问情况。
C. 这次校庆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不胜感激,略备小酌以表谢意。
D. 昨晚自习,我在教室不慎丢失一本书,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年十二,失父,好学,为小吏,数为掾吏所詈。蔡父奇其貌,曰“有封侯貌,
当以经术进。”遂辞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
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免,而上
以其重臣,为隐讳。方进内惭,上疏谢罪乞骸骨。上报曰:“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然朝过夕改,朕
无疑焉。”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B.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C.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D.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4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
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
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莫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
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
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
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
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
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乃分广汉为
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
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
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B.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
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C.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
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D.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
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二、语段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4~26 题。(本题共 3 小题,6 分)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
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 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
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
们: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
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
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
“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 ……( );保护环境的自
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5
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
B.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
C.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
D.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
2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
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
D.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
2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B.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C.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D.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文言文阅读
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
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曰:“所望以永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
也。”
时行社仓法,洽请于县,贷常平米三百石,建仓里中,六年而归其本于官,乡人利之。嘉定元年中第,
授松滋尉。湖右经界不正,弊日甚,洽请行推排法,令以委洽。洽于是令民自实其土地疆界产业之数投于匮,
乃筹核而次第之,吏奸无所匿。其后十余年,讼者犹援以为证云。改袁州司理参军。有大囚,讯之则服,寻
复变异,且力能动摇官吏,累年不决,而逮系者甚众。洽以白提点刑狱,杀之。有盗黠甚,辞不能折。会狱
有兄弟争财者,洽谕之曰:“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辞气恳切,讼者感悟。
盗闻之,自伏。
郡守以仓廪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廉知为都吏所卖。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于仓不获,
故以此中之。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密令计仓庾所入以白守曰:“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
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以罪胥吏,过乃可免。”守
悟,为罢都吏,而免所籍之家。知永新县。一日谒告,闻狱中榜笞声,盖狱吏受赇,乘间讯囚使诬服也。洽
大怒,亟执付狱,明日以上于郡,黥之。
洽自少用力于敬,故以“主一”名斋。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居闲不言朝廷事,或
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则喜见颜色。所交皆名士,皆敬慕之。
(节选自《宋史·张洽传》)
2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
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B.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
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C.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
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D.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
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28.下列对文中加短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注是指用来阐释经义的文字,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解说古言使人容易通晓。
B.浮屠是印度古文字梵文的译音,有佛教、佛教徒、佛塔等不同意义,文中指佛教。6
C.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
D.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洽潜心学问,深得老师赏识。他探究《六经》传注等典籍的奥妙,阅读诸子百家、山经地志等书;
他跟从朱熹读书,志向坚定,得到朱熹的赞赏。
B.张洽善于变革,百姓因而受惠。当时施行社仓法,他向县里请求,借米三百石,在里中设立粮仓,
乡里人因此受益;他推行推排法,解决了土地分界不清的弊端。
C.张洽坚守正义,办事讲究策略。在袁州期间,他亲自审讯翻云覆雨的大囚犯和狡猾的盗贼,将二人
杀掉;他运用计策惩办了贪婪的都吏。
D.张洽敢于担当,为朝廷分忧。凡是遇上按义理应当去做的事,他就奋勇向前;凡是遇到灾异变故,
他就闷闷不乐;而当听说士大夫们直陈朝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
30.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
A.打官司在官府,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保全手足之情呢?
B.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爱护手足呢?
C.打官司在官府,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爱护手足呢?
D.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来求取赢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保全手足之情呢?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31-32 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3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首一送别诗,写的是送别曾经担任县令的邹姓官员任职期满后前往灵武。
B.本诗刻画人物很有特点,其中细节的刻画很成功,如“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让读者看到邹明府
居住地的环境特点和少与人来往的日常生活。
C.贾岛注重用字推敲,此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颈联的“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
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
意蕴。
D.颈联的“透”字运用拟人手法,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
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32.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 分)
五、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萧红确实是一位富有过人才华和非几胆识的民国作家,其《生死场)《呼兰河传》等系列作品也确实是二
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杰作。正如她的崇拜者,文学家骆宾基所说:“她的文字开阔、浩荡、舒缓,流
动着无尽的忧伤,让人怀念起久违的北方。”在那样一个山河破碎、神州陆沉的时代,作为一个从东北的白
山黑水之地流亡出来的女作家,她对故土、故人以及个人人世苦难的书写,确实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与感染力,
否则大师鲁迅也不会先后为其作品作序,还深加引导,延其为座上嘉宾。但昔日鲁迅热心推重过的青年男女作
家甚多,红到今天的唯有萧红。7
萧红今日之所以这样红,是不是其性别所带来的特殊福利?的确,从事文艺工作的女性确实要比从事相同
工作的男性更具有话题性。女作家似乎理所当然要比拥有同等才华的男作家更红,更具备超越时代的潜质。
这与一个男模特永远红不过同等的女模特是一个道理,这已非文学,而是社会营销学的范畴。但昔日才华过
人而富有姿容的女作家,也绝对不止萧红一人。同样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为什么红的不是更温雅的石评
梅,不是更大胆的吕碧城,而是萧红?作为同时代有声望的女作家,为什么不是庐隐,不是凌叔华,而是萧红?
必须说,今日作为话题人物出现的这个“萧红”,已非昔日之苍白且悲惨的那个女作家萧红。这个被改编出来
的话题人物,已经比真实的女作家本身更丰满、更性感、更具备女性惹眼的一切元素,她已经从民国年间那个
命运多舛的女作家的单薄身份中跳脱出来,幻化为一个被后世反复大胆添加了诸般社会学元素的“文艺消费
品”。
从个体身世来看,萧红身上,有太多可资今日公众“消费”的因素——她的文艺范儿,她的苦出身,她的
破碎的家庭,她的逃婚出走.她的两度非婚而孕,两度怀孕期间被另一个男人爱上,以及她最终破败凄凉命绝他
乡的命运。这其中的不幸、叛逆以及掩饰不住的香艳都符合今日“消费”的诸般标准。
(摘编自胡丽萍《萧红的“红”与勃兰特三姐妹的“热”》)
材料二:
在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中,我们往往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研究、评价的倾向和现象——不是获得历史的
真实性,获得过去历史时代的启示意义,达到对历史人物综合的直观、理性、客观的准确评价,而是功利化地
对待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消费化,让人们看不到真实的人物的历史生活,真实的时代的戏剧性事件。无可
否认,这种娱乐化、消弗化乃至工具化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就存在于当下文化圈的“萧红热”中,我们正在
用消费化、媚俗化乃至庸俗化的态度对待萧红。
作家以作品成名,以反映的历史和时代生活成名,也正是因此被历史、被文学史铭记。然而在今天的
“萧红热”中,萧红依旧被人们追捧,更多的时候,被反复提起的却只是她的绯闻八卦,无论是影像,还是
书籍。萧红的这些“绯闻”,正在被炒作成一个看点、卖点,而真正去阅读她的作品的人却不多。这样的结
果就是,在这个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盛行的时代,萧红更像是一个被娱乐的明星,而非文学的创作者,更淡
化和遮蔽了萧红创作《生死场》《狂野的呼唤》这样的作品的严酷时代的现实。
研究评判历史人物,正确的方式是我们从物质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活的等一切必然事件
中,来获得对历史认识的自由境界,达到历史的高度。今天我们以各种文艺形式去表现萧红,解读萧红,也
须有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有这样的文化态度和文艺态度。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今天重新了解萧红对
于当代人的意义,应该是通过阅读萧红和她的作品,去了解那个时代,透过她的笔端,去见证整个大时代的
风云变幻,达到一种对萧红这样的历史人物的判断和认知的高度,而绝不是通过文化工业来娱乐化、消费化
萧红这样的历史人物。
(摘编自杜浩《消费萧红,是文化的媚俗》)
材料三:
当下萧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各种各样的反馈声音中,“消费”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消费萧红,是文化的媚俗”“被过度消费的萧红”“消费时代对萧红的欲望化解读”等文章,已经为热到发
烫的“萧红现象”鼓响了警钟,萧红似乎已经在文化消费的热潮中越来越走向媚俗。这提醒我们必须对“萧
红现象”保持高度理性的清醒的认识。古往今来,任何一位作家在走向大众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
题,萧红也一样。但就“消费”这个词而言,它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就像萧红受到广泛关注这件事情本
身不是一件坏事一样。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讲,这对现代文学的再次回暖和经典作品重读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而且萧红是否会在消费文化中走向媚俗,这个问题同样值得商榷。一个优秀的作家,不会在追捧中产生,也
不会在追捧中丧失自身的价值。虽然今天我们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去表现萧红,从文本到银幕、从纸质空
间到网络空间,但是归根结底,萧红的价值是体现在自己的作品里,在根本上与大众追不追捧无关。
萧红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遭遇比她的作品更容易吸引大众的关注,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何让大众
通过萧红悲剧的人生去理解萧红作品背后的意义,这是我们可以逐渐引导的。萧红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对
精神自由的执着、对苦难忧患的理解,这对当下的文化环境来说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它能够不断地提醒
人们历史上曾有过的惨痛遭遇,能够使人们深切感受人生的悲哀和生存的价值。如何将大众的关注点从萧红8
的绯闻、经历渐渐转移到这些方面来,是当下这个时代的研究者的重任。
(摘编自刘勇、张悦《“萧红现象”的文化意义》)
33.下列对材料一中当今“萧红热”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萧红才华过人、胆识非凡,她的作品书写特殊年代的苦难,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
B.萧红的起点高,文学家骆宾基对她极为推崇,鲁迅对她青睐有加、倾力提携等。
C 从事文艺工作的女性确实要比从事相同工作的男性更具有话题性,萧红享有性别带来的福利。
D.当前的消费文化与萧红身上所具有的可资今日公众“消费”的因素十分契合。
34.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日萧红受追捧,被反复提及的只是她逃婚出走、非婚而孕以及怀孕期间被另一个男人爱上等绯闻八卦。
B.当今“萧红热”中的萧红是被改编的话题人物,带有功利性与消费化的特点,已经不完全具备历史的真实性。
C.作家靠自己的作品而为大众所接受,当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遭遇也有可能会被大众“消费”。
D.萧红受到广泛关注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应引导大众通过萧红悲剧的人生去理解萧红作品背后的意义。
35.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
A.“电影《黄金时代》以萧红的人生情感经历为主线,全景式地呈现了这位女作家令人唏噓与伤感的一生。”
B.“图书市场上有关萧红的‘传记’,经常以《萧红的情人们》《萧红与萧军的乱世情缘》等题目,来吸引读
者关注。”
C.“以前只是通过文学作品来解读萧红,看了这部歌剧《萧红》后我才真正了解了萧红的人生经历与精神内
涵。”
D.“虽然很多人已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对她作品的关注,但对萧红作品中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挖掘程度依然不
足。
36.关于“萧红热”,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 分)
五、名句默写(10 分)
37、《赤壁赋》里,苏轼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 王 安 石 在 《 游 褒 禅 山 记 》 里 说 :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不怕别人讥讽。
39 、杜牧在《阿房宫赋》结尾处感叹到,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 荆 轲 刺 秦 王 ” 的 故 事 , 被 苏 洵 用 在 《 六 国 论 》 中 作 为 一 个 论 据 来 证 明 自 己 观 点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4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武汉疫情发生后,网络上舆情汹涌。有的人在高喊“武汉加油”,有的人积极给大家提供防疫措施。联
防联控,积极抗疫,这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态度。但是,有的人一听到自己身边有来自武汉的人,就立马变
脸,恶语相加;还有的人,家里有来自武汉的人,却隐瞒情况不上报。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请你化名李华,以网民或来自武汉的人的身份在《温暖周刊》写一封倡议书,针对上述情况,谈谈你的
看法和态度。注意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少于 800 字。
2018 级高二第四次线上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9
1.选 B。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2.选 D。洎牧以谗诛:洎,等到
3.选 C。A:锱铢,极言其细微。B:率,全都。D:适:享有。
4、C ABD 为被动句,C 为省略句
5、C C 为定语后置句
6、A ①④⑥为判断句,②⑦为状语后置句,③⑨为定语后置句,⑤⑩为被动句,⑧为省略句
7、答案 C A 焦土,名作动 变成焦土 B 鉴,意动,以……为鉴 D 义,名作动,坚持正义
8、答案 B 名词作动词 攻占 ACD 都是名词作状语
9、答案 A 舞,使动,使……起舞 侣,意动,以……为伴侣 B.名作动,舍,筑舍定居;族,灭族 C.形作
名,险远的地方/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D.名作状,向南;在早上、在晚上
10、选 C。A 拿/被攻占 B……的样子/这样 C 对待 D 残暴/暴露,引申为“冒着”
11、选 D。例句和 D 都是将要 A 如果 B 将领 C 取,拿
12、选 B。A 实现/得当,正确 B 得以,能够 C 得到/应该 D 心得,收获/得到
13.【答案】:B A.其实:它的实际数量。故事:旧事。B.可怜:可惜。 C.
至于: 以至,以至于。非常:不平凡。D.智力:智慧和力量。茫然:旷远的样子 。
14.【答案】:D A.祖父:泛指祖辈和父辈。B.白露:白茫茫的水气。C.美人:所思慕的人,古人
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15、选 C,古代篆刻,阴文印章钤盖出来的效果印底呈红色,文字呈白色。
16、选 D,用“羽化”称呼死亡,是道家的称法,佛教常用“圆寂”指和尚死亡。
17、选 B,“和王安石一起主张变法”,有误。苏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
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希望能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而非如王安石的变法般地急于求利。
18.【答案】:D ①犹子,本意指的是兄弟的儿子,谓如同儿子,指侄子或侄女。②萱花指母亲 ③
乘龙快婿指女婿
19.【答案】:D A 项,“惠存”,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B 项,“斧正”,敬辞,表示请别人修
改文章。C 项,“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都不当。
20. 【答案】:C A 项,“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感情色彩不当。B 项,“微恙”,
书面语,小病。不合语境。D 项,“从速”,抓紧时间,赶紧(做某事)。语气是命令式的,不合语境。
21、答案:C [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文法吏事。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新用
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
[参考译文]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十二岁时,父亲去世,爱好学习,做了一个小官吏,多次被掾吏责骂。蔡父
认为他的形貌不同一般,说:“你有封侯的相貌,应该研究经术得以发展。”于是辞别他的后母,想要西行
到长安学习经学,后母可怜他年纪尚小,随他到长安,织布做鞋供方进读书。翟方进智慧才能有余,兼通法
律条文吏事。当初,定陵侯淳于长虽是外戚,然而凭借才能谋划做了九卿,刚任职,方进独和淳于长交往,
称赞举荐他。等到淳于长犯大逆之罪被杀时,和淳于长相好的众人皆因淳于长免官,而皇上因为方进是重臣,
替他隐瞒此事,方进内心惭愧,上疏谢罪请求免职还乡。皇上答复说:“定陵侯淳于长已认罪,你虽然和他
交往,但是早上犯错晚上改正,我不怀疑了。”方进像这样被器重。
22.答案 D 解答此题,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
同点的多少可知 A、C 两项为一组,B、D 两项为一组。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
时”,此处主语为“此人”,谓语为“有”,后跟宾语“痴名”,“闻”为动词,后面需要跟宾语“其”。由此可
见“痴名”后必定停顿,可排除 A、C 两项。比较 B、D 两项,不同点有两处“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和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语句“僮仆亦奔散无留者”两种断法皆可,重点分析“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
此句中的“时”必定归到上句,即“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由此可排除 B 项,确定答案为 D 项。
参考译文:10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
见,唯独海瑞只作揖,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
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后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当时
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朝中大臣,自从杨最、杨爵(因上疏
劝谏)获罪后,没有谁再敢议论时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唯独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
扔到地上,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
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在朝廷待罪。家中僮仆
也都打发走了没有留一个,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
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多次,被感动而叹息。皇上曾经说:“此人可与比干相比,只是我不是纣王罢
了。”
23 答案 C 解答此题,要注意运用排除法。首先把四个选项分为两组:B、C 为一组,A、D 为一组,两组不同
之处是“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主语是“先主”,动词谓语为“率”“吊祭”,意思是“于是亲自率领群僚聚
集哀哭凭吊祭祀”,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 A、D 两项;分析 B、C,不同之处是“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句子
中主语为“霍峻”,意思是“担任官职三年,四十岁的时候死去”,“卒”为“死”,不应该看作“最终”,排
除 B 项。故选 C 项。
参考译文: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哥哥霍笃,在乡里召集数百人组成军队。霍笃死后,荆州牧刘表令霍峻代管
霍笃的部下。刘表死后,霍峻率领众人投奔先主(刘备),先主让霍峻担任中郎将。先主从葭萌南返回攻打刘
璋,留下霍峻守卫葭萌城。张鲁派遣将领杨帛诱惑霍峻,要求共同守城,霍峻说:“我的头你可以得到,城
池你不可能得到。”杨帛于是退去。后来刘璋的将领扶禁、向存等率领一万多人从阆水进军,攻围霍峻,将
近一年,不能攻下。霍峻城中的士兵仅几百人,等到他们懈怠的间隙,选精锐的士兵出击,大败了他们,立
刻砍下了向存的首级。先主平定了蜀地,嘉奖霍峻的功劳,于是分割广汉为梓潼郡,让霍峻作梓潼太守、裨
将军。担任官职三年,四十岁的时候死去,回故乡成都下葬。先主非常悼念痛惜,于是召见诸葛亮说:“霍
峻本来就是佳士,加上他对国家有大功,想要实行祭奠。”于是亲自率领群僚聚集哀哭凭吊祭祀,然后在霍
峻的墓地上留宿,当时的人们认为霍峻很荣耀。
二、语段综合
24.(3 分)A。【解析】黄沙漫天:风大将地面上的沙土吹起布满天空,现多指由气候、环境导致的恶劣状况。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妥善:妥当完善。妥当:稳妥适当。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
损害长远的利益。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热
烈或激烈。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25.(3 分)D。【解析】“疮痍”与“创伤”重复,排除 A;句序不当,排除 A、B;“制造”和“财富”搭配
不当,排除 C。
26.(3 分)C。【解析】利用句式的一致性,排除 B、D;“凝聚”比“凝结”更合乎语境,排除 A、D。
三.文言文阅读
27.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考生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先准确理解文意才能
进行准确的断句。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
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
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根据原文,前两句以“者……也”为标志表判断,所以
应该在“者”之后停顿,这样可以排除 A.B 两项;“已丰于昔”构成独立的句子,而“由是观之”则是对
前文的总结,这样可以排除 C 项。原文标点:“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巾所人,已丰于
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28.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类考题一般难度不会太大,考生只要
在平时学习和练习中多积累即可作答本题。考生平时要积累一些古代的官职、古代年号、辞官和封官(官职11
升迁)、古代典籍、古代制度等一些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C“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
错。
29.C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命题的原则主要是人、时、地、事的混淆和重点词的翻译。考生在阅读文
本是要注意理顺清楚传记人物身上的主要事件,本类试题一般容易犯张冠李戴、妄加推断、强加因果、混淆
是非等毛病。通过阅读文章不难发现原文中,C“他亲自审讯”错,原文说“洽以白提点刑狱”;另外“将
二人杀掉”也不准确,原文说“盗闻之,自伏”。
3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这个考点在高考中属于必考的考题。考生在翻
译的时候注意结合高考文言文对“信、达、雅”的要求,准确把握句子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同时要注意古
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只有把握好这些才能很好的翻译文言文。本题得分点:以、孰与……乎、全各 1 分,句
意 2 分。
【文言文翻译】
张洽字元德,是临江郡清江人。张洽小时候聪慧过人,跟从朱熹读书,从《六经》传注开始,都要探究
典籍的宗旨所在,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佛家之类的书,无所不读。朱熹赞赏他志向坚定,对黄干
说:“我寄望于保持道统永远传续,像你们这样的没有几个人啊。”
当时施行社仓法,张洽向县里请求,借贷三百石常平仓里的米,在里中设立粮仓,六年之后将所借粮米
归还官府,乡里人因此而受益。嘉定元年,张洽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松滋县尉。湖右的土地分界不清,弊端
日益严重,张洽请求推行推排法,县令将此事交给了张洽。张洽于是责令百姓自己核实自家的土地疆界和产
业的数目,将结果投放在柜子里,他就查验核算依次排列,这样官吏的奸行就无从隐藏了。十多年以后,打
官司的人还援引它作为证据。
张洽改任袁州司理参军。有个大囚犯,一审讯他就服罪,不久又变卦,而且有能力使官吏摇摆不定,案
件多年没有判决,因此逮捕关押的人很多。张洽将此案上报提点刑狱,杀了他。有一个盗贼特别狡猾,用言
辞不能将他驳倒。恰逢有兄弟二人争夺财产的案件,张洽劝导他们说:“到官府打官司,冒犯法律来求取赢
得官司,怎么比得上各守本分来保全手足之情呢?”言辞语气恳切,打官司的兄弟顿时醒悟。那个狡猾的盗
贼听到后,自愿服罪。
郡守因为粮仓空虚,将二十多家掌管粮仓的官吏没入官籍,让张洽来审问,张洽查访得知这些人是被都
吏出卖的。都吏是这个州的大蛀虫,他曾经想插手粮仓未能如愿,因此用这种办法来中伤管理粮仓的官吏。
张洽考虑太守的锐气正足不可触犯,就暂且先把这些官吏拘捕起来,而暗地里派人核计粮仓的收入去禀报太
守说:“您把二十多家没入官籍,是因为都吏的缘故。现在核查几年当中粮仓的收入,已经比以前丰足了,
由此来看,都吏所说是虚妄的。您一定不会忍受都吏的虚妄,却将无罪的人家没入官籍。如果能治都吏的罪,
那么过失可以免除了。”太守醒悟,因而罢免了都吏,而宽免了被没入官籍的人家。他当永新县知县。有一
天他去请假,听到监狱中有鞭打的声音,原来是狱吏受了贿赂,于是利用机会审讯被囚禁的人让他无辜服罪。
张洽大怒,马上将狱吏捉拿进监狱,第二天上报给郡守,将他施以黥刑。
张洽从少年就致力于恭肃奉事,所以他用“主一”来命名自己的书斋。平常与一般人没什么两样,等到
遇上按义理应当去做的事,他就奋勇向前无人可以阻夺。赋闲时不谈论朝廷的事情,有时因发生灾异变故,
就会闷闷不乐,等到听说有一个君子得到进用,士大夫们直陈朝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他所交往的都是有
名的人士,大家都尊敬仰慕他。
四、诗歌
31.D “透”字是吹透,穿透,不是拟人手法。
32.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
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
至廉的形象。
【赏析】曾经就任西畿县县令,三年下来,马不生膘。为偿还高筑的债台,只好把佩剑卖了,任满还乡
时,也仅仅是满载车书而归。在山林深居,衣衫单薄简朴。就住在在灵州的一个角落,每日早上可以听到报
晓的号角,平时也没有什么客人来往,家里的客房没有开过。
33.答案:D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师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第一段,A、B 两项是萧红在过去名声斐然的原因。由材料一第二段“但昔日才华过人而12
富有姿容的女作家.....而是萧红?”可知,C 不是当今“萧红热”的原因。
34.A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说法绝对,材料二中说的是“萧红依旧被人们追捧,更多的时候,被反复提起的却只是她的绯闻八
卦”。
35.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 力。
[解题思路]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为:不能以消费化、媚俗化和庸俗化的态度对待萧红,而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
态度解读萧红。C 项,并没有谈人们对待萧红的态度,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36. [参考答案] 材料一侧重分析当今“萧红热”的原因:材料二着重论述对待萧红的正确态度;材料三辩证分析
了当今的“萧红热”现象。(答出.点得 2 分答全得满分)
五、名句默写
3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9、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40、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作文
41.解见于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