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版)

ID:437284

大小:82.7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共 8 页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20 年 5 月 13 日 14:30-17:00】 2020 年高 2021 级高二下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测 试 试 题 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7 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材料一: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 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 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 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 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 业。 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相关 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 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 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 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 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 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 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 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节选自《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中国青年报》2020.1)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 需要。 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 收十项全能选手, 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 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但 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 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 个贯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 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 -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 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正是基 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 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有大幅缩减。 (节选自《“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教育部发布的“强基计划”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 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第 2 页,共 8 页 2020 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二是业已探索多年的综合评价录取方式得以 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三是该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 划” 中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积累了不少宝贵 经验,但也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 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 例不得低于 85%。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 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再平衡”。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 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发展,在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 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 2.0,用来巩固 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 (节选自《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澎湃新闻 2020.1) (原创)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需要 促使 修订 B. 发布 符合条件 申请参加 C. 参照 确定 公布 D. 参加 参加 获得 (原创)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执行过程中,自主招生政策变成了招生,使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只获得了降分照顾,且对那 些学生的就读专业上没有过多限制。 B.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很可能既没有对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也没有对这 些学生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培养。 C.十余年来,自主招生中出现的“学科过于宽泛”、“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考生提供不真 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错误需要纠正。 D.取消“自主招生”,推进“强基计划”,是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发展、纠正素质教育不重视高 考成绩、多元录取的招生成果。 (原创)3.“强基计划”比“自主招生”“强”在哪里?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概述之。(6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捡漏儿 程宪涛 十年以后,吴征已是鉴宝专家,古玩行业的翘楚,古董界的权威。吴征经常参加鉴宝秀, 出现在电视上、课堂上,或一针见血巧辨真伪,或化腐朽为神奇。但是,最让他引以为豪壮的 事,依然是那次捡漏儿。“漏”摆在楠木架上,在各朝历代器皿中,虽然显得不起眼儿,地位 却是举足轻重。 那一年,吴征到河南出差,完成公干后逛古董摊儿。地摊儿上多是仿冒品,他没指望淘到 什么。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最西侧一摊儿上,他发现了这个物件。摊主五十岁左右,黑黝黝的 脸庞,浑身筋骨分明。正面多是一些赝品,角落里蹲着“漏”。 吴征的心怦怦乱跳,仿佛饿狼要冲出山。吴征把欲望关进笼子,表现得轻松平静。他先拿 起一件做旧的砚台,询问价格。摊主回应的价格离谱。吴征又拿起仿制香炉,摊主说出实情 ——是假货。在古董市场里,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吴征装作对罗盘感兴趣, 国家 拔尖创新人 才 高校 强基计划 高校 发布 高校 发布 考生 发布 报考条件 才 高考成绩 才 统一考试 才 考生 强基计划 招生名额 考生名单 高校考核 综合成绩 第 3 页,共 8 页 开始认真地砍价,挑拣罗盘的毛病,那是民国时期的器物,本就不值几个钱。吴征把价格压得 低,双方自然无法谈拢。 然后,他终于拿起“漏”,仿佛漫不经心地刚看到一样。吴征第一眼就断定,那是唐朝时 期的瓷器,时代特征不明显,恰恰因这一点,让很多人失之交臂。吴征问:“这小家伙什么 价?”摊主伸出了一个巴掌。吴征故意说道:“五十块?”摊主显出不屑,道:“五百。”吴 征用指鹿为马战术,道:“寻常百姓家的东西,花哨但缺少质感和气度。”其实,摊主再添两 个零,吴征购买的意志依然坚定。这时有人走过来,吴征侧身挡住“漏”,唯恐被抢夺走,或 者来人哄抬物价。好在那人没发现。吴征继续道:“四百我拿走。”摊主道:“四百九,给您 留个打车钱。”吴征显出无奈的样子,从衣兜里摸出钱递上,接过找的十块钱,捧着“漏”撤 退。 业界人士来欣赏“漏”,有人出百倍价格,有人出千倍价格。物以稀为贵,世上孤品,奇 货可居。“小小的古董,是时代的断面,包藏着历史、地理、文化……”后来吴征在各种场合, 描述这段捡漏儿的经历,面对电视台主持人,面对礼堂黑压压的人群,面对来访的朋友同事, 经过无数次加工润色、添枝加叶,使其成为一段传奇故事。吴征在故事里斗智斗勇,占据主动 控制节奏,而摊主顽固无赖,始终被蒙在鼓里,最后变成了一个傻瓜,与财富擦肩而过,把珍 品拱手相送。其中,吴征添加了自己忐忑、惶恐、害怕等心理活动,人物有血有肉,故事具有 可听性。吴征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引来听者的艳羡感叹。吴征总忘不了煽动、蛊惑听众去小 摊儿,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若抛开文化和历史,用金钱衡量古董,吴征仅凭这个“漏”,就能跻身小康水平。他现在 已成为专家大师,各种头衔称呼里饱含着对吴征的敬佩尊重。吴征每天坐在楠木椅子上,品味 着上好的红茶,目光停留在古董上,内心滋润且满足。 某天,再次去河南那座城,吴征想到古董摊儿上看看,重温下历史,缅怀下过往。他很少 再到摊位来淘宝,即使来,也是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用达观的心态闲逛。遗落民间的珍宝少。 十余年了,那个摊主还在。十多年的风霜雨雪染白了吴征的头发,摊主没有大变化。看来摊主 没有发财,没有淘到值钱的货色。以前摊上还有民国造物,现在全是仿制品。 彼此咫尺天涯,吴征一步登天,摊主平淡平庸。吴征拿起一个盘子,即使是初入门的人, 也一定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低劣的赝品。尤其可笑的是,盘子上居然烧着字,画蛇添足欲盖弥 彰。吴征说:“一万元卖吗?”摊主正在吃盒饭——一碗浑浊的麻辣烫。他吃惊地抬起头来, 下意识地说道:“卖!”吴征道:“可以转账吗?我没有带那么多现金。”摊主放下麻辣烫, 重视起生意来,道:“如果您执意买的话,给二百块钱得了。” “为什么?”吴征问。 摊主道:“那是赝品,我不能骗您!” 吴征不知如何离开市场的。 从此,他不再讲述捡漏儿的故事。那个“漏”放在角落里,有人问起来历,吴征就说: “骗来的!” 询问的人审视吴征,道:“吴大师,你的意思……?” 吴征认真地说:“真的!” (原创)4.下列对小说主人公吴征的分析和评价,不合理的一项是(3 分) A.吴征知识丰富,眼光独到。他能够在仿冒品成堆的古董摊子里一眼发现难得的珍品;授课鉴 宝时,总能一针见血,巧辨真伪。 B.吴征机智聪明,颇工心计。他在河南捡漏儿时不露声色,善于控制自己,善于谋划,迂回作 战,巧施心计,最后如愿得手。 C.吴征为人高调,自鸣得意。他在各种场合反复讲述自己捡漏儿的豪壮事时,添油加醋,多方 渲染,着意美化自己,贬低别人,蛊惑人心。 D.吴征良知未泯,勇于自省。他多次鼓励他人去小摊儿捡漏儿,凭实力获利;重回自己的发迹 之地,对原摊主出手大方,亦有补偿报恩之意。 (原创)5.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摊主没有大变化”的多重含义。(6 分)第 4 页,共 8 页 (原创)6.试分析“地摊摊主”在小说中的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9 小题,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悲伯夷之意, 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 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 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 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 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 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原创)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怨是用希 希:通“稀”,稀疏,少 B.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C.天下宗周 宗:归向,朝见 D.而卒蚤夭 卒:终于,结果 (原创)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其传曰 其何如哉 B.盍往归焉 忽焉没兮 C.及饿且死 且七十子之徒 D.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而终身逸乐 (原创)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弑,杀,古代专指臣杀君、下杀上,比如弑君、弑父等,“弑杀”在古代是一种大逆不道的 行为。 B.神农、虞、夏,指的是神农、虞舜和夏禹,他们属于三皇五帝,后人常用来借指圣明的远古 时代。 C.颜渊,字子渊,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论语》中多处记载了孔子对他的称 赞。 D.《史记》,司马迁著,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体例是纪传 体。 (原创)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文章第一段,孔子认为伯夷、叔齐二人做到了求仁得仁,没有什么可怨愤的,而作者却对这 二人的经历感到悲哀。 B.文章第二段,叙述了伯夷、叔齐二人的事迹,借太公之口赞扬了他们的“义”,二人“不食 周粟”在行动上维护了“义”。 C.文章第三段,作者承接上文的叙述而提出疑问“伯夷叔齐有怨愤还是没有怨愤呢”,这实际 也是对第一段孔子观点的质疑。第 5 页,共 8 页 D.文章第四段,作者由伯夷叔齐的遭遇联想到颜渊、盗跖等西汉时期的社会现实,对“天道无 亲,常与善人”的观念提出怀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5 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 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 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 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 时有旱蝗、日食、地震之变,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 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擢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职论事,无所 回挠。吕夷简平章国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事,襄奏请废止之。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 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复修起居注。唐介击宰相,帝盛怒,襄 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既贬春州,又上疏以为此必死之谪,得改英 州。进知制诰,三御史以论梁适解职,襄不草制。后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帝遇之益厚, 赐其母冠帔以示宠,又亲书“君谟”两字,遣使持诏予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襄精 吏事,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敢欺。   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赠吏部侍郎。   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于朋友尚信义,闻 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尝饮会灵东园,坐客误射矢伤人,遽指襄。他日帝问之,再拜 愧谢,终不自辨。(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原创)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以言事去国 国:国家 B.鬻书者市之 市:卖 C.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事 就:到 D.必望全贷 贷:宽恕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 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B.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 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C.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 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D.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 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原创)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庆历,宋仁宗时年号名。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每个皇帝所用的年号是唯一的。 B.丁口,即人口,它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C.知制诰,“制诰”指“诏令,诏敕”,“知制诰”指掌管为皇帝起草诏令事务,后用作官名。 D.丁母忧,遭母亲之丧,按儒家孝道观念,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 (原创)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蔡襄是非分明。范仲淹等四人遭贬,他作诗支持四人,讥讽高若讷;待四人重获重用,他又 作诗称贺。 B.蔡襄敢于直言。吕夷简行事不妥,他敢于上书请求废止;唐介因攻击宰相而触怒皇帝,他勇 于为其求情。 C.蔡襄精明强干。在任开封知府期间,他轻松处理各种事务,揭发奸恶隐秘之事,下属官吏对 他心怀敬畏。第 6 页,共 8 页 D.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得到过皇帝的亲笔题字,连他的母亲也得到 冠帔之赏。 1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与东吴生相遇①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②平。 注①此诗为诗人流落江南十余年,年近六十及第后,偶遇友人时做。②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 预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各如萍”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诗人与东吴生都曾饱经流离,同病相怜。 B.颔联描摹心理,表明诗人被离乱折磨得再无赏花的逸兴,更喜借酒浇愁。 C.颈联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困境,过上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 D.尾联“尊”同“樽”,酒杯之意,与上文“乱来唯觉酒多情”相照应。 17.全诗以“泪”始,以“笑”结,试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与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原创)18.(1)春天,总能唤醒不一样的情感。《虞美人》里,“① , ” 两 句 , 那 春 夜 的 清 风 , 勾 起 了 李 煜 无 限 的 故 国 之 思 ; 而 《 菩 萨 蛮 》 里 , 韦 庄 用 “② , ”两句描写了春雨江南的闲雅生活,叫人流连忘返; 《蜀相》里,武侯祠“③ , ”,春意满园却寂寥如斯,让杜子 美心生无限感慨。 (2)《夜归鹿门歌》里的“ , ”两句,一句写的是幽静清远的 世外之境,一句写的是热闹喧腾的俗世之景,微妙地暗示了孟浩然在人生抉择时不无矛盾 的心理。 (3)《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 , ”两句,李白心中压抑甚久的 愤激之情喷涌而出,不给当权者半分情面,也没给他自己半点退路。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7 小题,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5 题。 在与子女的关系中,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 )。这与传统社会对父亲角色的 定义有关。有了家庭,父亲被天然地视为支柱,这个角色要求他们在外 ,去成就事业。 人到中年,父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父亲习惯__ _,父亲不允许懦 弱,只得默默承受。就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能带给人产生安全 感、信任感,并且少了几分慈祥温和。这样的父亲形象本身就不是 的。 增进了解的唯一途径,是敞开心扉进行沟通。情感需要表达,而不单单依靠“意会”。孩 子未成年时,往往是父母主动沟通。但当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者开始老去, 后者成长成熟时,沟通需要由子女主动发起。子女主动关心和探望,会影响父亲原有的情感表第 7 页,共 8 页 达习惯,彼此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子女纠正对于父亲角色的一些认识偏差,重新树立 一种更亲密的情感关系,使子女和父亲 。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 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B.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 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 C.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与子女之间未能增进了解。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母 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 D.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子女与 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浪迹天涯 隐忍不发 无懈可击 亲密无间 B.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 十全十美 亲密无间 C.东奔西走 忍辱负重 无懈可击 如胶似漆 D.浪迹天涯 忍辱负重 十全十美 如胶似漆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就子女而言,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虽他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 几分慈祥温和。 B.在子女看来,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却 少了几分慈祥温和。 C.对子女来说,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 几分慈祥温和。 D.就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 几分慈祥温和。 (原创)22.下列加点的成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曹操的一切政令,都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谁反对他,就是反对皇帝,就是罪不容诛,这就叫 作“挟天子以令诸侯”。 B.科研攻关组布局了病毒的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及减毒流感病毒载体 疫苗等路线,技术与经验扶摇直上。 C.这个冬天太冷,新冠疫情暴发,夭桃秾李,草木凋零;这个冬天太暖,风雨经过,夜色如墨, 却有白衣逆行,护得一方净土。 D.两只海豚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搁浅了,令人惊奇的是在救助的过程中,它们始终若即若离, 如同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 (原创)23.下列情境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广播稿:各位校友您好!今天是校庆日,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全部开放。 B.导游词:欢迎校友回家!您可以尊称我为李同学。现在由我来讲解“项家书院”。 C.寻物启事:谁拿了我的《现代汉语词典》?限晚自习前归还,不然监控上见。第 8 页,共 8 页 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明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原创)2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 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据长征五号 B 运载火箭工程师介绍,航天工程的基本要素包括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 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七大系统组成。 C.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 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 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原创)25.从下面这段新闻报道中提取五条关于电竞的关键信息,每条不超过 8 个字。(5 分) 今年上半年,电竞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513.2 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具潜 力的电子竞技市场。据报道,目前国内电竞人才缺口为 50 万~100 万人。基于这一现状,教育 部将电子竟技正式纳入大学专业。同时,开展电竞专业的院校从以前的 18 所,增长到了现在 的 61 所。业内人士指出,需要在行业组织、赛事体系、竞赛规则、从业人员认证等方面加大 工作力度,健全体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四、写作(60 分) 26.卷面 10 分。 (原创)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 分)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这样一种著作,它永远不会完结所要述说的东西。”进入高中以来, 我们读过多部经典。假如你是高二(1)班的艾宇文,请从《乡土中国》《聊斋志异》《浮生六 记》《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哈姆莱特》《论语》七部著作中选取一部,以“阅读《xxxx》的 体会”为副题,为参加“读书沙龙”活动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 800 字。第 9 页,共 8 页 高 2021 级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测试参考答案 1.答案:B。A 高校无权修订强基计划;C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招生规模;D综合成绩还 包括综合素质评价。 2.答案:B。A 原文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C原文为“这些偏向需要 纠正”,“偏向”非错误;D“纠正素质教育不重视高考成绩”与原文不符。 3.答案:(1)目标更远,站位更高;(2)限定于基础学科;(3)限定于部分部分高校,招 生数量少,贯通培养;(4)是一项从培养到选拔的综合改革(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 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5)对原来自主招生的纠偏; (6)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或 1.目标更远,站 位更高;2.限定学科、学校、人数和培养方式;3.是更公平的录取、培养综合改革。其它答案 言之成理亦可) 4.答案:D。“对吴征良知未泯,勇于自省”的分析不当,“劝人去小摊捡漏”本意不是让人“凭 实力获利”,出高价购买赝品的行为,也未必是出于报恩心理。 5.(1)外貌,摊主的外貌跟十年前差不多,没有大变化。(2)生意,摊主的经济状态依然拮 据,没有大变化。(3)经商原则,摊主诚实厚道不昧良心骗人自利的经营和为人原则没有大变 化。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给分。 6.情节上,那位摊主是故事情节的重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人物上,那位摊主的实诚厚道反衬了主人公贪图利益忘记本分的形象,并最终让主人公自省; 主旨上,摊主多年来诚实无欺的经商原则不变,体现了作者对商道中诚实无欺的交易原则的认 可和赞扬。 7.答案:B。解析:让,谦让,辞让,让位。 8.答案:D。解析:A 代词,他们的(或者:那);副词,表反问,难道。B 代词,相当于“之”, 此处可译为“他”;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C 副词,将要;助词,用在句首,犹 “夫”。D 连词,表转折,却。 9.答案:B。解析:夏禹不属于三皇五帝。 10.答案:D。解析:颜渊、盗跖不是西汉时期的人物。 11.答案:A。解析:国,京城,国都。 12.答案:C。 13.答案:A。解析:皇帝使用的年号并不唯一。 14.答案:A。解析:不是这四人重获重用。 15.翻译:他对朋友崇尚信义,听说朋友去世,就不喝酒吃肉,设置灵位哭泣(或:为他们设 灵位哭泣。为,介词,位,名词做动词,设灵位)  得分点:于,对;尚,崇尚;闻其丧,句意 1 分,御,享用,御酒肉,可翻译为“喝酒吃 肉”;为,设置(或:位,设灵位)。 参考译文(一):孔子说:“伯夷、叔齐,他们不记旧的仇恨,因此他们的怨气也少。”又说,“他们追求 仁而得到了仁,还有什么可怨愤的呢?”我对于伯夷、叔齐的经历感到悲哀,当我看到他们遗留下来的诗 句时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 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国人只得拥立二儿子为君。当时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善于收养贤士,于是去投奔他。等到他们到达时,西伯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武王 用车载着灵牌,号称是遵循父亲的遗命,向东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你父亲死 了尚未安葬,就发动战争,这能说是孝吗?做臣子的讨伐自己的君王,这能说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 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于是让人把他们搀扶开了。武王灭亡了殷纣,天下都归顺 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第 10 页,共 8 页 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取代残暴,却不知道这是违 背道义!神农舜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啊,我的出路啊又在哪里!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 在首阳山。 从这种情况(他们留下的歌词)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帮助好人。”那么像伯夷、叔齐,能不能算是好人呢? 他们努力修仁德保持廉洁操守达到这般地步,而而最后竟被饿死!在圣门的七十多位高徒中,孔子最赞美 颜渊好学,但颜渊经常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最后过早地夭亡了。上天帮助好人,难道像这样吗? 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凶横残暴,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 又是遵行什么标准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至于近代那些品行不端,专门违法犯罪的 坏蛋,却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几代人高官厚禄连续不断;而谨慎小心得看好了地方才走一步,看准了时 机才说话,走路从不走小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却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我真 是疑惑不解,如果说这便是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 参考译文(二)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 去职,余靖争论救助,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退,欧阳修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个人都被谴斥。 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讽刺高若讷,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取了厚利。契 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归,张贴在幽州旅馆。庆历三年(1043),仁宗更换宰相,亲自提拔余靖、 欧阳修及王素任谏官,蔡襄又写诗祝贺,三个人一同推荐蔡襄,仁宗即任命蔡襄知谏院。当时有旱灾、蝗 灾、日食、地震的灾变,蔡襄认为:“灾害的到来,都是由于人事。几年以来,上天的告诫接连来到。推 究之所以导致天诫的原因,是由于君臣上下都有过失。希望陛下能认真应付它。”奏疏出来,听说的人都感 到紧张。被提升任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蔡襄更加履行职责议论朝事,无所回避。吕夷简为平章国事,宰 相以下的官员到他的住处讨论政事,蔡襄奏请废除。因母亲年老,蔡襄请求任福州知州,改任福建路转运 使,开拓古五塘灌溉民田,奏请减省五代时丁口税的一半。恢复修起居注官职。唐介攻击宰相,皇上大怒, 蔡襄急速进言说:“唐介实在是狂妄愚蠢,但念他出于进忠,希望保全宽恕。”不久贬唐介于春州,蔡襄又 上疏认为这是必死的谪所,又得以改贬英州。进升知制诰,三个御史因论梁适被解除职务,蔡襄不起草诏 书。以后每次授官不适宜的,蔡襄往往封还。皇帝对待他更加优厚,赐给他母亲帽子披肩以示宠爱,又亲 自书写“君谟”两字,派使者送给他。升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蔡襄精通吏事,谈笑剖析判决,侦 破奸恶揭发隐秘,胥吏不敢欺骗他。入京任为翰林学士、三司使。蔡襄比较天下的盈虚出入,量力以制用。 剔除腐败,簿书法度大小都可以效法。   治平三年(1066),其母亲去世。第二年蔡襄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赠吏部侍郎。   蔡襄工于书法,为当时第一,仁宗尤其喜爱他,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蔡襄书写。他对朋友崇尚信 义,听说朋友去世,就不吃酒肉,设置灵位哭泣。曾经在会灵东园饮酒,客人射箭误伤他人,就指陈是蔡 襄射的。后来皇帝问此事,蔡襄再拜愧谢,最终没有自我争辩。 16.答案:C。 17.首联表达诗人颠沛流离的感慨;颔联诗人感叹年华蹉跎,社会动荡,借酒浇愁的苦闷;颈 联对贫富不均、社会不平的慨叹;尾联心忧国事,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前两点各 1 分,后面 两点各 2 分。) 18.(1)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②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③映阶碧草自春 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9.答案:A。上文是说“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与其衔接最紧密的应该是和其相比 更进一层的“父亲 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子女与父亲之间 却未能增进了解”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故 A 正确。 20.答案:B。东奔西走:形容四处奔走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到处活动。浪迹天涯:到处流浪, 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据语境“去成就事业”,应选“东奔西走”。隐忍不发:克制忍耐而不表 露出来。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语境中无“屈辱”之意,应 选“隐忍不发”。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 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语境无“严密”之意,应选“十全十美”。亲密无间:关系非常亲近第 11 页,共 8 页 密切,毫无隔阂。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语境强调没有隔阂,应选“亲密无 间”。 21.答案:C。A 语序不当,“虽”应移到“他”后面。B 句式杂糅,可以删掉“产生”。D 中 途易辙,“子女而言”并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下面却开始说“中国的父亲”的事,或成 分残缺,在“子女”前面加“对”;语序不当,“往往”应移到“父亲”后面。 22.答案:A。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 速往上升;夭桃秾李,指花木茂盛;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跟人的关系不很紧 密。 23 答案:D。A.“全部开放”引起听众歧义;B“尊称”错误,可以改为“称呼”;C 语气生硬。 24.答案:D。A 语序不当,可将“除了”放在句子最前面。B“包括……组成”杂糅。C.“引 领”与“群众艺术鉴赏水平”搭配不当。 25.答案:市场火爆,人才短缺,国家支持,院校增多,需要规范。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