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60 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某一制度:“这好比蜂巢,如果蜂巢只有一个大的六棱形,根本就
不堪一击。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即便局部崩溃,但是整体不会
崩溃。”这里评述的是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三省六部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即便局部崩溃”的描述可知,
文中所述的制度是分封制,故 B 项正确;ACD 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材料“只有依靠一个一个六棱形排列起来,才可能稳定。即便局部崩溃”是解题的关
键。
2.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
A. 春秋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答案】A
【解析】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是指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故 A
项正确;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故 B 项错误;西汉和东汉均是秦之后统一王朝,故 C
和 D 项错误。
3.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 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秦朝九卿职能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
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故选 D。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出秦朝是否统一
的结论,排除 A;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B;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
排除 C。
【点睛】依据图中国家官吏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可以推知家国同构的特点,表格阅读时切
记要寻找共性规律。
4.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
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
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
A. 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B. 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C. 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D.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说明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犬牙相
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表明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权力削弱,联系所学知识,这体
现了推恩令的实施;“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说明作者对推恩令持肯定态度,故 B 正确;
作者对郡国并行制的态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C;“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排除 D。
5.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处于分裂时期 B. 民族开始交融趋势只限于北方
C. 南方农业超过北方 D. 佛教传入并逐渐兴盛起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分裂混战的历史时期,这时期战火
连绵、形势动荡,故 A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人南迁,为经
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民族交融不仅仅局限于北方,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
宋时期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故 C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
国,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盛行,故 D 选项错误。
6.隋朝与元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②开通运河,促进南北交流
③创立新的政治制度 ④末期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结束了南北近 400 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1279 年,元
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①正确;隋朝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促进
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朝时期对京杭大运河维修,开凿河北临清到山东安山的会通河等,促
进南北交流,②正确;隋朝时期创立三省六部等新的政治制度,元朝时期开创行省等新制度,
③正确;隋朝和元朝末期阶级矛盾激化,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促进两个朝代的灭亡,
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故 D 选项正确;排除 A、B、C 选项。
7.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改称为凤阁、鸾台,并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旨在
A. 加强专制皇权
B. 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C. 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官员选拔范围
【答案】A
【解析】
【详解】“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 A 项正确;材料主旨强
调削弱相权,与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 B 项;增加宰相人数,主要是
为了削弱相权,而宰相人数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够起到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且也不是其主旨
所在,故 C 项错误;材料与官员选拔范围的扩大无关,排除 D 项。
8.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
对儒、佛、道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
A. 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B. 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异质化
C. 帝王力图利用三教巩固统治 D. 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 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文
化政策与国家统治紧密相关,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到隋唐,佛、道二教也兴盛起
来,寺庙、道观遍及全国,道士、僧尼人数众多。三教势力在隋唐时期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
力量。隋唐时期对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是出于政治上安抚人心,维护社会稳
定,以巩固统治的考虑,故 C 项正确;隋唐帝王对儒、道 、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
的政策,并不能说明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事实上国家的正统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
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体现的隋唐帝王对儒、道 、佛三教采取既兼收并蓄又严密控制的政策
来看,材料的主旨是反映隋唐帝王实行这一宗教文化政策的目的与意图,没有体现隋唐时期
思想文化的异质化,故 B 项错误;宗教信徒众多并不是影响社会安定的必然原因,并且与史
实不符,故 D 项错误。
9.下图是某校高一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他整理的是
的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 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D. 明朝的内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设立枢密院,分割丞相军权,设立参知政事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设立三司分割丞相的财政权,图示反映的正是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故 C 正确;秦朝的三公九
卿制,皇帝下面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不符合题意,排除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皇帝下
面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不符合题意,排除 B;明朝的内阁制,皇帝直接控制六部,内
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顾问侍从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 D。
10.“毋庸讳言,统治者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军事控制’,但是谁曾料到……却引出绵延至明清
及近代的中央集权新模式。”材料议论的是
A. 郡县制
B. 推恩令
C. 巡检司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却引出绵延至明清及近代的中央集权新模式”可知指的是元代的行省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省制的开端,故 D 正确;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
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后被州县制取代,故 A 错误;推恩令是汉代加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没有延续到明清,故 B 错误;巡检司始于五代,明清时成为州县所属捕盗
官,并不是“为了军事控制”,更未成为中央集权的新模式,故 C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行省
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
的开端。
11.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
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这一现象说明
A. 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
B. 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
C. 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D. 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邢窑白瓷在安史之乱后衰落,越窑青瓷代之而兴盛,这一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
有密切关系,故 C 项正确;社会动乱影响了南北交流,但不是阻断,故 A 项错误;B 项错在“全
面衰退”,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唐初,故D 项错误。
12.“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为一板”。这段文献
记载的是以下哪一种发明
A. 雕版印刷术 B. 转轮排字法 C. 活字印刷术 D. 古腾堡铅
活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用胶泥刻字”“欲印,则以一铁范为一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
宋时,毕昇发明了泥活字,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
贡献。故答案为 C 项。A 项,唐朝的雕版印刷与材料中“用胶泥刻字”不符,排除;BD 项,
根据所学可知,转轮排字架是元代农学家王祯发明的,轮盘是贮存木活字的,可旋转自如。
公元 1445 年,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此两项与材料中“用胶泥
刻字”不符,排除。
13.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始终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演变之中
B. 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 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 反映了秦朝、唐朝、元朝、明朝四朝的中央机构的设置情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央机构设置主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没有体现中央集权,故 A 项符合题意。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第一幅图只有一位丞相,位高权重;第二幅相权一分为三;第三幅丞相
被废除,这体现了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故 B 项排除。君主专制加强,
会造成君主为所欲为,形成暴政,不利于民主决策,故 C 项排除。第一幅是秦朝的三公制;
第二幅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第三幅是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第四幅是清朝军机处,是四朝中
央机构的设置情况,故 D 项排除。
14.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
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这说明军机处的特点是
A. 地处内廷位高权重
B. 跪受笔录奉旨承办
C.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D. 参与政务职能单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
提奏”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由“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军
机大臣无決策权,跪受笔录奉旨承办,故 B 项正确。地处内廷位高权重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A。机构简单有官无吏是其特点之一,但是与题目材料不符,C 排除。从材料看军机处起初只
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可以议论军国大计,审理大案等,所以 D 排除。
15.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
的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
浙地区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C.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江浙地区从粮食重地变成了布纱重地,这属于经济结构发生转型,故选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排除 A;材料的主旨在于转
折部分的信息,强调江浙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故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繁荣,排除 C;材料
并未提及雇佣关系的出现,排除 D。
【点睛】本题解答的重点信息在于转折部分的语句,学生对于关联词的运用必须要有比较敏
锐的洞察力。
16.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
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
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分析,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
B. “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
C. “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经济严重依赖
D. “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违背自己的意愿”是指迫使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故 A 项错误;英国发动这场
战争的重要目的是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故 B 项错误;“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是指掠夺
中国的原料和商品,因为没有与对其他国家的贸易比较,得不出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故 C
项错误;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 D 项正确。
17. —场甲午中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之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运动就此终止。自
1895 年起,至 1915 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 国家诸如法国差
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变化可以反映A.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 民族危机激发国人加快救国实践
C.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效果超过西方
D.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的唯一主旋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对中国后 20 年的影响,没有体现洋务运动的破产的问题,故
A 项错误;“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自 1895 年算起……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
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说明了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故 B 项
正确;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和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不符合史实,故 C.D
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
18. 记录片《复兴之路》说到:“20 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
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这“国耻”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日本全面侵华
【答案】C
【解析】
“20 世纪的第一年”指的是 1901 年。1900 年西方列强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
清政府于 1901 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 C
选项;其余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
19.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
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B. 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 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 中国经济文化压抑抹杀人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强调的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特点。 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中国
启蒙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把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故答案为 B。AC 项不是辛亥革命时期个人解放和国家独立结合在一起的原因;D 项与民族独立运动也无直接关系。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特点
20. 五色旗是辛亥革命中江浙地区首先使用的旗帜,设计者的理念是:“(五色旗)既可表明
革命行为系为整治改造而起,非专为种族革命;又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
努力赞助共和。”国旗的设计理念体现了革命者的
①大汉民族观念 ②民主共和观念 ③国家统一观念 ④平等团结观念
A. ①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五色旗旗面按顺序是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分别表示汉、满、蒙、回、
藏五族共和,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根据题中“(五色旗)既可表明
革命行为系为整治改造而起,非专为种族革命”可以看出,五色旗的设计理念不是为了体现大
汉民族观念,所以排除①。本题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五色旗。
21.下表是 1915——1919 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 “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D.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15——1919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 年-1919 年是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 D
项正确;AB 项是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C 项是 19 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的原因,排除。
22.以五四运动为标志,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 爱国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 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C. 民主与科学成为运动的旗帜
D.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进入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新文化运动后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使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进入一个新阶段,故 B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进入一个新阶
段指的是五四运动后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而不是指爱国救亡成为时代主题,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科学是新文化
运动前期的旗号,不符合题意,故 C 选项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故 D 选项错误。
23.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①④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遵义会议地址,召开于 1935 年;②是红军过草地,产生于
遵义会议后;③是井冈山会师,发生于 1928 年;④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发生于 1949 年 4
月,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②④,故 C 选项正确;排除 A、B、D 选项。
24.阅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出发地是广州
②革命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北京
④国民革命军的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6 年北伐开始,由广州开始,①正确;北伐革命主要推翻北
洋军阀,主要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②正确;这时期国民政府有广州迁移到武汉,③
错误;北伐由广州开始,国民革命军的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④正确;综上所述,
①②④正确,故 B 选项正确;排除 A、C、D 选项。
25.下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 ③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故 A 项正确;遵义会
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故 B 项错误;1945 年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七大上,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 C 项错误;在西柏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故 D 项错误。
26.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 年中国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
据地,实践“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农民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故 C 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国民大革命高潮时期是在 192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建
军是在 1927 年 8 月,与材料内容没有必然联系,故 B 选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 1937年 9 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选项错误。
27.“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
文中“这里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 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C. 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D. 南京解放、七七事变、《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是指抗战的胜利;“东北十四年的
大耻”是指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抗战的胜利洗雪了
耻辱;“中国五十年”是指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到 1945 年中国抗战胜利的这五十
年。故 B 项符合题意;南京解放是 1949 年、卢沟桥事变是 1937 年、《辛丑条约》是 1901 年,
从时间上来看都与材料不符,故排除 ACD 三项。
28. 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 )
A.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 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
C.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建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法西斯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联系教材
可知,在局部战争阶段,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是在 1935 年 10 月, 1936 年德意联合干涉西
班牙战争,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38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 年又肢解捷克
斯洛伐克,而 D 项“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建立不属于题干所说的“侵略战争”,予以排除,“柏
林—罗马—东京轴心”是德意日三国结成的法西斯侵略集团,此题答案为 C。
考点: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9.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A. 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 B. 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 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 进攻正面战场
【答案】C【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是起主导作用的,是抗战的主战场,在抗
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以主要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根据地是主战场,故 C 选项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 年 10 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一时期日本的战略方针
进行了调整,即日军侵华的重点是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而不是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故 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治安强化运动”是指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和加
强在华北的统治,强迫推行的一种屠杀与怀柔相结合的政策和措施,与材料无关,故 B 选项
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进攻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时期的重点,故 D 选项错误。
30.徜徉在中国电影群星璀璨的艺术长廊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
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建党伟业》
②《长征》
③《建军大业》
④《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⑤《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③②④⑤
D. ①②③⑤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建党伟业》指 是 1921 年;②《长征》指的是 1934—1936
年;③《建军大业》指的是 1927 年;④《大转折——挺进大别山》批的是 1947 年;⑤《百
团大战》指的是 1940 年,所以其先后顺序时①③②⑤④,故 B 项正确,ACD 项排除。
31.据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载,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
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务取宽大,以此妥协换取军事上的绝对统
一。据此推知,重庆谈判最终破裂的真正原因是
A. 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巨大
B. 共产党针锋相对并据理力争
C. 军事统一是蒋介石既定方针
的D. 重庆政协会议力主和平建国
【答案】C
【解析】
重庆谈判破裂的真正原因在蒋介石一方,由材料中的“以此妥协换取军事上的绝对统一”,这时
中共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均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而蒋介石想维护军事上的绝对统一,意
味着要接管中共的军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 C 符合题意;A 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
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D 发生在重庆谈判之后,故排除。
32.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时期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
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ABD 符合题意,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
展,C 的表述符合题干中“理解不正确”,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
33.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
话的含义之一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 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人民站起来是指新中国成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故 C 项
正确。
34.每年的 3 月,关于两会的话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从历史渊源来讲,“两会”(政协会议和人
大会议)分别始于
A. 1946 年,1949 年B. 1949 年,1954 年
C. 1949 年,1956 年
D. 1954 年,1956 年
【答案】B
【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于 1949 年 9 月;第一届人大会议召开于 1954 年,故 B
正确;其他时间不符合事实,排除。
35.在 1962 年 9 月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
积的百分之五到七,长期不变;鼓励社员饲养家畜家禽;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及副业生产;
房前屋后的果树竹木,永远归社员所有。由此可以看出
A. 根本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整
C. 恢复发展自然经济
D. 在农村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题干材料,可知
反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为此党中央对农村政策作适当调
整,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项。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曲折发展的十年
36.针对 26 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这是因为该事件
A. 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 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
C. 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D. 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故 C
正确;材料反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无法体现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排除 A;结合所学可知,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B 不符合题意,排除;美苏争霸,美
国处于劣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故 D 错误。
37.1979 年 1 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录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
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A.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经济特区
D.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1979 年 1 月”,邓小平支持“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可知 C 项正确;因
为要对应“第一步”的要求,结合史实可知,1984 年后出现的 BAD 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解决“第一步”的重点是熟练掌握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并明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是扩大开放做的事情。
38.1982 年,全国农村已有 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 年,全国农村人民
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
A.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
B. 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 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全国多数地区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
立乡政府,有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故 C 正确;农业生产责任制没有改变农村土
地所有制,A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的信息,排除 B;1998 年《村民委员
会组织法》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D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3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三次会
议依次是( )
① 中共一大 ② 中共七大
③ 中共十四大 ④ 中共十五大 ⑤ 中共十六大A. ① ④ ⑤ B. ② ③ ④ C. ② ③ ⑤ D. ② ④ 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共七大确立为党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
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共十六大确立为党指导思想,故 D 项正确。
40. 观察中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
A. 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时间提示“1978——2003 年”,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
发生重大变化,尤其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推
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 II 卷
二、材料解析题
41.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 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
是什么?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
么?
【答案】(1)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3)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会
宁,实现了战略转移。
(4)时期、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天翻地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
的统治结束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等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
台湾人民在丘逢甲、徐骧等人的领导下进行反割台斗争,因此原因是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
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根据材料“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 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后,
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探索出适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正确的革命道路,
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壮大革命力量,故新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
道路。
(3)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1933 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
次“围剿”,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但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
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损失惨重,因此原因是当时“左”倾错误的影响及红
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结果,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
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实现了战略转移。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 月 23 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因此时期、战役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天翻地覆是指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
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42.今年是改革开放 41 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
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 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
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
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 1956
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
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集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
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 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
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1)根据材料一,概括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其变化的
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案】(1)表现: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完全的计划经济。
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解析】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
济”可知,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是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
制转变为完全的计划经济。原因,根据材料“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材料所述的变化是一定程度上是受苏联经济建设
影响的结果;根据材料“加速国民经济建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建设的加速是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材料“到 1956 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可知,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材料所述变化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
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资源配置过程
中由注重政府为主到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