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42 年 6 月,道光帝在《著福建浙江广东各督抚制造战船事上谕》中指出:中英交战中“为
陆守之计,迄无成效”,若“能制造大号战船,度其力量堪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
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这反映出清廷
A.天朝观念受到冲击 B.萌发近代海权意识
C.意识到军事的落后 D.调整传统御敌策略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䜣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此后清
廷“无一事无一时不守条约”。这反映了清廷
A.天朝体系开始崩溃 B.半殖民地化的完成
C.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 D.谙熟国际外交规则
3.下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反映
了当时
A.清廷筹划海军缺乏长远眼光
B.政府官员积极挖掘海军港口
C.北洋舰队遭到日军沉重打击
D.大规模的国防建设正在进行
4.下图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老照片,图中发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现象:八国联军在攻
打北京城时,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有的官员在八国联
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这些现象反映了
A.中国当时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现状
B.中国近代民主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C.三民主义中驱除鞑虏的革命精神
D.国内民族矛盾是当时最主要矛盾
5.下表是 1840—1894 年中国主要周边国家与欧美列强及日本建立条约关系的情况。
建立条约关系的国家 最后一次来华
朝贡之年 备注
朝鲜 日、美、英、德、意、法、奥 1894 年 条约均用汉文及中国年号
琉球 美(1854 年)法(1855 年) 1862 年 条约使用汉文及中国年号
越南 法(1862、1874、1883、1884 年) 1880 年 1884 年沦为法国殖民地
缅甸 英(1826、1866 年)法(1884
年) 1875 年 1866 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周边国家断绝了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往来 B.工业革命使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
C.近代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D.传统朝贡体系逐渐让位于近代条约体系
6.1898 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
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7.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甲午
战争后,大陆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重要人物是
①邱逢甲 ②徐骧 ③刘永福 ④丁日昌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男女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
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妇女同男子一样可以分得土地;还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
婢等。这反映太平天国
A.意识超前符合历史的潮流 B.获得了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
C.旨在化解列强入侵的危机 D.冲击了纲常名教和统治秩序
9.1895 年之前,台湾已有诗社,但为数不多。1895 年后,或是“前清遗儒,学非所用”,故“相
率为诗”,或是“省籍人士,未忍汉学未坠,提倡诗学”,于是“诗社继立,遂风靡全岛矣”,最
多时竟有 300 余个。诗社的盛行反映出
A.日本对台湾实施同化政策 B.台湾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
C.诗歌成为民众反日的载体 D.传统文化在台湾得以传承
10.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后来清政府发现有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
走上“排满反清”的道路,于是在 1906 年,于驻日使馆内设游学监督处,加强对留学生学习、
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管理。这说明
A.留学教育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
C.明治维新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D.留日学生受到清廷的有效管理
11.《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
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
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12.某事件发生后清廷极为惊恐,匆忙颁行谕令:“……此举不容轻视,决议用全力痛剿之,今
日已有旨令陆军大臣荫昌亲帅近畿陆军两镇乘车南下,先电豫抚就近拔赴援。海军统领萨镇
冰亦赴鄂会剿。”此次“会剿”是为了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抵抗八国联军侵华
C.平息“保路运动” D.扑灭辛亥革命之火
13.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
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
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地位平等
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14.1912 年,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辛亥革命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
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成为共和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后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C.三权分立原则有效实施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5.1911 年 11 月 3 日,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
并各省行政长官。清政府此举意在
A.获得西方列强支持 B.维护专制统治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瓦解革命阵营
16.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后,日本代表牧野伸显担忧:“世人不察,
以为在巴黎之中国委员,为血气所驱使,为功名所激发,致有此等行动。……余深信此种感情
早已浸润于中国一般国民,酝酿已数年之久”。由上述信息可知五四运动
A.表明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日益觉醒 B.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根源
C.中国代表出于个人立场拒签和约 D.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7.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写到:“五四运动时,整个说来,国民党是站在群众
运动之外的。北京、上海的学生虽派代表找过国民党,他的领导人竟以无力参加拒绝”。这表
明
A.国共合作被提到议事日程 B.五四运动促成共产党的成立
C.国民党组织涣散急需改组 D.共产党的成立是时代的要求
18.1948 年 10 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
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19.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
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将是分散的
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0.1922 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
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
中同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湖北新军起义 B.护国运动 C.“二次革命” 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1.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
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
的支援。”这场“仗”指的是
A.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枣宜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2.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 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
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
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C.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 D.打破了同民党的经济封锁
23.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
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 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 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 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 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24.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
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
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A.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25.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
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
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托洛茨基意在说明
A.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B.二月革命导致俄国社会动荡不安
C.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 D.俄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成为必然
26.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程度,在俄国
只能完成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当时的任务应当是通过革命消除资本主义
发展的障碍,而不是激进地试图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该观点
A.旨在揭示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规律
B.意在解释十月革命性质为社会主义革命
C.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
D.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27.1949 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
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
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
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
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有学者指出:“正确认识一国与两制的关系,还须处理好两制间的关系。香港、内地两制
之间的确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短期不易消融,但又都受到
宪法和基本法的保护,在一国之内长期共存。”这表明“一国两制”在实施过程中
A.求大同、存大异 B.求大同、存小异
C.模糊性、长期性 D.理想化、实践难
30.新中国成立伊始,用“帝国主义附庸”、“资本主义国家”定义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新
兴国家。1954 年夏,中国领导人开始称呼这些国家“东方国家”、“独立自主国家”、“中间国
家”。这些称呼的变化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愿望 B.放弃了“一边倒”外交原则
C.试图改善对外交往的环境 D.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本大题包括 31、32 两小题,共计 40 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31.民主与法制是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追求的政治目标。(23 分)
材料一 ①从 1912 年 2 月 7 日起,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参议院召开了制定约法
的会议。经过两次起草,32 天的讨论,于 3 月 8 日获得通过。②3 月 11 日,袁世凯在北京就
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孙中山正式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就用根本法的形式否定了“朕即国家”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约法还
规定“民国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④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
精神。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
件。
(1)(5 分)史实即历史史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是通过分析史实得
出的结论。上述材料标示的序号中,属于史实的是 ,属于史论的是 ,属于
史识的 。
材料二
图片说明:抗战时期,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其法以豆粒(什
么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
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
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三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
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龄满 16 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
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后来在选举资格上又增加了“无阶级、职业、
不分党派差别”的规定……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票效力相等,各级
参议会代表名额的分配是平等的,即以一定的人口比例为基础,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
相当。 ——韩大梅《论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制度》
材料四
(2)根据材料二、三、四,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意义。(6 分)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
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
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3)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
其本质。(12 分)
32.近代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17 分)
材料一:1919 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 10 年一小变、30 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 30
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 1919 年,1949 年和
1979 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
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
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
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
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
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个周期的起点 1919 年、1949 年、1979 年”发
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3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的原因。(8 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的变化。(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4 分)
历史答案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A D D C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D B D A D B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D D C C C A C
31【答案】(1)史实:①②;史论⑤;史识:③④。
(2)特点:直接、自由、普遍、平等、广泛;
意义: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
(3)1949 年颁布《共同纲领》;1954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
32【答案】(1)事件:1919 年:五四运动。(答“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等)1949 年:新中国成立。(答“七届二中全会”“开国大典”、中苏建交
等)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答“《告台湾同胞书》”等)
(2)原因:①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②新中国成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③政治
上,美国“遏制孤立”新中国。④经济上,美国对其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对中国实
行封锁、禁运。
(3)关系变化:由对抗(答“敌视”亦可)到正常化(答“缓和”或“解冻”亦可)。
(4)制约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