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模拟重组升级卷 3(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模拟重组升级卷 3(解析版)

ID:437622

大小:74.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考历史二轮模拟重组升级卷 3 1、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战国时期,姓与氏已经不分,不仅古 姓古氏都可以作为家族的 “姓”,地望、职业、特征、别号……都可以被用作“姓”。这 说明了( ) A.宗法等级制度的瓦解 B. 士阶层兴起与发展 C.旧式贵族特权的丧失 D.姓氏命名毫无规则 2、下表说明秦汉时期( ) 时间 内容 出处 始皇二十六年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 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高祖九年 “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 景 氏 、 怀 氏 、 田 氏 五 姓 关中” 《 汉 书 ·高 祖 纪 》 武帝元 朔 二 年 “ 徙 郡 国 豪 杰 及 赀 三 百 万 以 上 者 于 茂 陵 ” ( 约 5 0 0 0 户 ) 《 汉 书 ·武 帝 纪 》 武 帝 太 始 元 年 “ 徙 郡 国 吏 民 豪 杰 于 茂 陵、云陵”(约 5000 户) 《 汉 书 ·武 帝 纪 》 成 帝 鸿 嘉 二 年 “徙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 上 五 千 户 于 昌 陵 ” 《汉·成帝纪》 A.政府迁徙大族意在聚集财富 B.对豪门大族推行怀柔的政策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关中地区 3、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 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 ) 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 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 D.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 4、明成化(1465〜1487 年)、弘治(1488〜1505 年)以前,湖广地区各县之民“椎鲁少机械…… 食不重味,衣无绮纨之饰”;此后“生齿繁多,机心猬起……巧文舞断,愚氓敛手……县之风 俗实一变矣”。这反映了( ) A.经济发展冲击社会习俗 B.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儒家的传统理念被破坏 D.贫民百姓易染生活陋习 5、1895 年至 1898 年,各地维新派掀起自办报刊的热潮,在全国新出版的约 120 种中文报刊 中,80%为自主创办, 以报道时事政治为主的政论性期刊最为常见。这旨在( ) A.营造变法舆论氛围 B.介绍中外风土人情 C.宣传西方科学技术 D.推动报刊业的发展 6、20 世纪初,随着胶济铁路和青岛港的建成,山东的牛、羊等牲畜被商贩大量贩卖,甚至出口 到俄国。为此山东巡抚致函山东胶海关,要求“严禁贩运耕牛出口,以重农业”。这反映了( ) A.近代交通促进经济进步 B.地方官员重视经济发展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山东地区的近代化加速 7、1924 年 1 月之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跨党的中共党团员在一个秘书处和六个部中占据了 两个部长(组织部、农民部)和三个实际为副部长的秘书(组织部、工人部、农民部) 的席位, 同时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里还取得了三分之一的发言权。这说明( ) A.中共影响了国民党的党务 B.国共合作理念深入人心 C.新三民主义得到贯彻实行 D.国民革命群众基础增强8、1985 年 3 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 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 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 A.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B.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 D.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9、从公元前 8 世纪开始,圣地、神庙等宗教礼仪性建筑在整个希腊世界拔地而起,大量节日涌 现,为民众参与集体献祭活动提供了机会,关于节日的规定、规范乃至所需遵守的风俗习惯也 逐渐增多,城邦也开始对此类内容进行立法。这表明 ( ) A.集体认同逐步增强 B.公民生活丰富多彩 C.法律至上立法规范 D.宗教氛围日渐浓厚 10、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也都习惯匿名,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据此可知( ) A.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 B.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 C.创作的题材由宗教转向以世俗为主 D.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 11、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主义教训值得深思:到 19 世纪中叶,英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 随着财富的积累,穷人反而增加了,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在工业化进程中,人们把社会公正问 题忘得一干二净,进而把社会不平等看作天经地义,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完全拧断。英国人 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B.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 C.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D.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12、有美国学者指出:“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将会变为多文明的、多极的。政治冲突不可避 免,文明将是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世界政治的冲突不再以国家为主体爆发,而是将在不同文 明的民族间爆发。国家主体变为民族主体,这将是未来的趋势和变化。”该学者旨在( )A.说明全球政治动荡不安 B.阐述民族差异决定世界发展 C.掩盖美国霸权主义行径 D.强调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业化大众体育的新模式在维多利亚时代后期 出现。具体来说,体育革命需要三 个关键要素:产业工人阶级、统一的民族文化和大众通俗报纸。19 世纪,资本主义呈指数发 展,这带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从 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英国的过半人口住在城市里。工人 阶级大量涌入城市,带来了他们的娱乐需求。工人阶级的运动员和观众已经主导了中产阶级 最为看重的运动。在橄揽球和篮球运动中,球队成员一起抗争恶意的世界,这正是工人阶级生 活的反映。运动带来激动、兴奋、阶级认同感,甚至推广为地区认同和民族认同。报刊媒体 在此时的大众运 动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媒体不仅宣传和表达了运动 的意识形态,也引 发和创办了竞赛和其他组织。媒体为现代体育的工业革命提供了生命之血。 ——摘编自(英)托尼•柯林斯《体育简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得中国的大部分精英相信, 只有放弃传统的帝国身份,建立民 族国家,才能生存和恢复昔日的荣耀。严复说,中国的确病弱,要使它再度强盛, 中国人要提 升其体质、智识和道德价值,并把强身健体放在首位。留学生徐一冰在 1908 年成立了中国第 一所体育学校,提出“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的口号……中国参与和关注现 代体育运动主要是受爱国主义的驱动,而在引进西方体育项目和参与世界竞技的过程中,中 国也融入了世界社会。这也是中国战胜“百年屈辱”,成为国际社会正式成员的象征。 ——摘编自徐国琦《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 一 200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体育革命”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在不能说明现在”常称于今世之史学上夫历史者,为一种社会科学,为世故 人情之较深切之常识也。 研究之目的,不外打通眼前之人情世故而已。然事由直接经验,恒 不能顾及全部,见其大者,必当知其小而推其大.通大小之事而为一研究历史,即研究过去社 会之事实,所以求知现社会之所以然,通眼前之人情世故。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 它,有什么用处? 提出这一个问题,我知道多数人都能不待思索而回答道: 历史是前车之鉴。什么叫做前车之鉴呢?那就是:从前的人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大家认为好的,我们可奉以为法, 照着他做;失败的,大家认为坏的,我们当引以为戒,不照着他做世事亦安有真相同的?执着相 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的事情,哪有不失败之理? ——选自吕思勉《国学知识大全》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 据,论证充分, 表述清晰。) 15、阅读下列材料: 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 训。 材料 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 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 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 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 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 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 (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 16、 材料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 1942 年,终于二 战结束。“驼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它的海拔高 度高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DC-3、C-6、C-47)的最大飞行高度,这里是中国至印度航线的 必经之处。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向印度运送派往境外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再从印 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 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满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 省。航线全长 500 英里,地势海拔均在 4 500〜5 500 米,最高海拔,米,山峰连綿起伏,犹如 路轮的峰背,故而得名“蛇峰航线”。 ——摘编自刘国强《难忘的驼峰航线,不朽的历史功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42 年开辟“蛇峰航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驼峰航线”的作用。17、 材料 梅文鼎(1633—1721),安徽宣城人,对中国传统天文、数学及当时传入的西方天 文、数学都有深入研究。他提出“法有可采,何论东西”,对中西天文算法不应该有主观偏见, 而应广泛地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用之学,主张在继承传统儒学的思想体系基础上,尽可能地 吸收西方科学成果。他整理和介绍了西方星表,并介绍了西方的计算方法和工具,撰写了中国 第一套介绍三角学的著作和部分立体几何学的知识。在近 60 年的学术生涯中,完成了 80 余 部天文和数学著作,时人评其“中华算学,无有过之者”。 他以布衣身份入京参与《明史•历 志》的编写,“公卿大夫群士,皆延趾愿交”,向其投学受业者达数十人,并蒙受康熙皇帝的恩 宠。他潜心钻研西学却又有“奉耶稣”而“弃儒先”之虞,晚年积极地鼓吹“西学中源”说, 认为《黄帝内经》 中的“地之为下”就是地缘说的肇端;西方的几何学就是勾股的理论,西 方传教士来华带来的很多东西是中国很早就有的。 ——摘编自徐海松《清初士人与西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文鼎的主要学术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梅文鼎关于中西学关系的观点。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姓与氏已经不分”“职业、特征、別号……都可以被用作 ‘姓’”等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区分血缘宗族关系、确定权力地位的姓与氏呈现 分离的现象,这有利于打破 西周以来形成的宗法等级观念,故 A 项正确。春秋战 国时期 的社会变革是士阶层兴起的重要因素,但姓氏的变化与士阶 层的兴起义系 不大,故 B 项错误。旧式贵族特权的逐渐丧失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姓氏的变化仅是 贵族特权丧失的一种表现,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中确定姓的原则来看,姓氏命名并 非毫无规则,故 D 项错误。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秦汉时期统治者将大量豪族迁徙至关中,在—定程度上有利于将财富聚集到关中地区, 但这不是统治者的主要目 的,故排除 A 项。秦汉统治者通过强制手段将豪门大族迁徙 至 关中地区,且这一措施是为了更好地监视和控制豪族,故 B 项错误。将豪门大族迁徙至关 中,便于对其进行监管和控 制,从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经济重心的转移,故排除 D 项。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材料指出,明代成化、弘治以前,湖广地区民风淳朴,然而在明代中叶以后, 民风大变,人心狡诈,读诗书,社会风气大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变化 上要是因为明中叶以后商品 经济发展,导致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社会习俗发生 很大的变化, 故本题主要体现了经济发展对社会习俗的冲击,选择 A 项。B 项表 述过于绝对,社会结构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并未 发生根本变化,材料并未强调儒家传统理念,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 项误读材料。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895 年至 1898 年”“维新派”“时事政治为主的政论性期刊”可 知,维新派掀起办报热潮旨在为变法营造舆论氛围,故本题选择 A 项,B 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报刊对中外风土人情的介绍。报刊虽然可以宣传西方科学技术,但是 题目并未体现,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与时代特征和材料主旨不相符。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胶济铁路和青岛港的建成”可以看出近代交通 运输发展,但其发展主要便利 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且材料并未体现经济的发展,故排除 A 项。材料只是表明地方官员 认为大量牲畜的贩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故 B 项错误。根据 “严禁贩运耕牛出口,以重农 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当时却成为一种商品, 被大量贩卖,这说明传统的小农经济在近代西方列强的掠夺下逐渐走向解体,故 C 项正确。 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农村的经济变化只是近代化的一个方面, 不能据此说明山东地区的近代化加速,故排除 D 项。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24 年 1 月之后”可知,此时国民党— 大刚结束不久,在国民党一 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 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跨党的中 共党团员……占据了……席位”“取得了三分之一的发言权”表明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的 名义加入了国民党,并在国民党内部取得一定的地位,这说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得到了落 实, 故 C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中共在国民党内任职情况,没有体现出对国民党的党务产 生影响,故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一大后国共合作的情况,但据此无法得知国共 合作的理念是否深入人心,故排除 B 项。群众对国民革命的态度 如何材料并没有反映,故 排除 D 项。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材料中“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是指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的 变化,“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是指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平衡的现象,故 B 项正确。“结伴不结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原则,与材料信息 不符合,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美苏争霸以及经济发展问题,与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没 有直接关系,故 C 项错误。材料并不能看出邓小平预测了美苏冷战结束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为民众参与集体献祭活动提供了机会,关于节日的规定、规范乃至所 需遵守的风俗习惯也逐渐增多,城邦也开始对此类内容进行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大量节 日的涌现,有利于公民在各种活动中增进交流,从而提升对城邦集体 的认同,故 A 项正确。大量节日的出现能够反映公民生活的丰富性,但这并非材料 的主旨,故排除 B 项。立法规范是为了保证节日的正常进行,材料无法体现法律至 上, 故排除 C 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宗教氛围日渐浓厚的结论,材料中虽然有神 庙等宗教礼仪性逑筑拔地而起,但不能说明大量节日的涌现都与宗教有关,故排除 D 项。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署名是为了突出个人的价值,以充分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 格,故 B 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题材仍以宗教为主,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 A、D 两 项,排除。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工业革命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这是工业革命的失误, 是不对的,所以作者认为文明社会应该注重整体的均衡发展。故选:D。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政治冲突不可避免,文明 差异是引起冲突的重要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实质上是为美国对外侵略扩张进行辩护,掩盖 美国插手别国 事务的霸权主义行径,故 C 项正确。材料“冷战结束后,全球 政治 将会变为多文明的、多极的”强调的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是多文明的、多极的,而不是全球政治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故 A 项错误。材料“世界政治的冲突不再以国家为 主体爆发, 而是将在不同文明的民族间爆发”只能说明民族传统差异影 响世界发 展,“决定世界发展”的表述错误,故 B 项错误。D 项表述正确但不是该学者强调 的主旨,故排除。 13 答案及解析: 答案:(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城市化的推动,市民阶层娱乐的需要;现代 报纸等传媒的普及;对体育活动的文化认同;体现产业与体育设施的专业化。 影响:满足了大众的体育娱乐需求;有利于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民族体育文化;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精神。 (2)特点:体育运动被赋予政治意义;体育运动与建立民族国 家、融入世界相结合;增强体质 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育运动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体育运动与实现强国梦相联系。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社会精英观念转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维新变 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推动;近代新式教育和留学运动的影响。 解析: 14 答案及解析: 答案:要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就必须要重视对历史的研究,中国近代积贫积 弱,各种主义和思潮都在尝试救国图存的道 路,但只有中国共产党能以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依据中国的实际,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道路,使中闰得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闺 和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并付 诸实践,中国 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 绝于耳,对中国模式的批判也从未间断,但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发展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现实,并自觉增强道路 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历史的经验是前人付出巨大的代价才总结出来的。历史经 验包含着发人深思的哲理。 想要深刻地了解现实,理智地面对未来,就应当自觉地回顾历史,从历史中寻找解 决现实问 题的方法。解析:要答好本题,必须认真审题,明白试题的要求,即评析观点并得出结论。此 类题目可以按照以下程序作答:提炼观点,评析观点,在观点引领下结合史实进行 论证,并得出白己 的结论。具体而言,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 观点,提示中有“任意一点或整体”,说明材料中观点是多方面的,如“现在不能 说明现在”,那就是要“用历史来说明现在”;而“执着相同的方法,去应付不同 的事情,哪有不失败之理?”,那就是必须“用发展的观念借鉴历史的经验与教 训”, 也可以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评析。其次,要用事实联系观点,论证观 点,论据的选择一定要有时代价值,如选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就与当前树立文 化自信的国家要求紧密相连。最后,得出结论,这里的结论不是简单地重复观点, 而是基于这一观点,说出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就是回应试题的立意。 15 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说明: 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 (2)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解析: 16 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中国抗日战争长期消耗,迫切需要外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东 南亚等地,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 牵制日军。 (2)有利于支援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牵 制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 17 答案及解析: 答案:(1)学术成就:积极学习、研究西方先进科学;对中西天文学和数学进行综合研究; 参加《明史》官方史著的编 写;积极培养科技人才。(2)评述:认识到西学的先进性,主张中西学结合,对中国科技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晚年提 出“西学中源”说,维护了封建统治,不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深入传播;“西学中源”说迎 合了当时国人的自大心理,—定程度上减缓了当时学习西方的 阻力,有利于引进西方科技。 解析: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