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19-2020高一政治9月联考试题(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19-2020高一政治9月联考试题(附解析Word版)

ID:437661

大小:42.57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静海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四校联考高一年级政治 试卷 一、选择题(共 35 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其中 1 至 25 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1 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以下对原始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②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低阶段 ③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是理想的“黄金时代” 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①②正确。 ③: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但原始社会极其落后,不是理想的“黄金时 代”,③说法错误。 ④: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社会 生产力非常低下。所谓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力中物的 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 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奴隶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宣称:“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 这表明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但并不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主对待奴隶就像对待牛马一样,任意支配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成了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④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解析】 【详解】②③:奴隶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宣称:“奴隶是一种最好的财产,是一切工具中最 完善的工具。”这表明奴隶主对待奴隶就像对待牛马一样任意支配,奴隶毫无人身自由,成 了奴隶主的私有财产,②③符合题意。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①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奴隶是奴隶主最好的财产,不强调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B。 【点睛】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 的生活资料。 3.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和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 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 B. 奴隶主阶级平民阶级 C. 奴隶主阶级氏族首领 D. 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 社会的主要矛盾,A 符合题意。 BCD:BCD 均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 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 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4.奴隶制与封建制生产关系最本质 区别是 A.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同 B. 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和劳动所 得不同 C. 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不同 D. 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C:奴隶制与封建制生产关系最本质的区别是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不同,C 符合题意。 的ABD:剥削与被剥削 关系不同、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和劳动所得不同、生产关系对生 产力发展的反作用不同等,不是奴隶制与封建制生产关系最本质的区别,ABD 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C。 【点睛】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 关系的特点是: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 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 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样,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社会生产的发展。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时,就被封建制生产关系所替 代,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5.我国封建社会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 编凉席的睡光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封建国家政权 B. 封建等级制度 C. 封建行会制度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D:我国封建社会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 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D 符合题意。 ABC:封建国家政权、封建等级制度、封建行会制度等都是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基础上 的,ABC 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 【点睛】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 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6.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①劳动者被剥削着完全占有,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③劳动者除了自由一无所有 ④劳动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的【解析】 【详解】②③: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 的劳动力。劳动者除了自由一无所有,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②③符合题意。 ①:奴隶社会的劳动者被剥削着完全占有,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这不是劳动力要成 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说法错误。 ④:劳动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指封建社会的劳动者,这不能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④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第二,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7.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广大劳 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这表明,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A. 生产绝对过剩 B. 流通中货币不足 C. 生产相对过剩 D. 就业不足 【答案】C 【解析】 【详解】C:材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相对于劳动人 民的购买力来说过剩了,C 符合题意。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生产绝对过剩,A 说法错误。 BD:流通中货币不足、就业不足等,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到来时的表现,但不是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的基本特征,BD 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C。 【点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 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原因:①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 盾,以及个別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8.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 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B. 资产阶级与手工业者的对立 C. 成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D. 个别企业内 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A 符合题意。 B:B 说法错误。 CD:CD 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故本题选 A。 【点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9.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①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②消灭资本主义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①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点睛】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是反帝反封建,没有反帝反封建的成功,是不可能实现民主独立、人民的解放。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 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10.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 命,走的都是精英式的改良或革命路线,然而这些尝试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 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在当时世界发胀的大格局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 是 A. 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B. 革命纲领的缺失,无产阶级反对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D:在当时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近代中 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能力承担中国革命的重任,D 符 合题意。 A: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的外部原因,不是最根本原因,A 符合题意。 BC:BC 都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 故本题选 D。 【点睛】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不容许。 ②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 11.20 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从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资政新篇》 C. 毛泽东思想 D. 《论联合 政府》 【答案】A 【解析】 【详解】A:20 世纪初,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A 符合题意。 B:《资政新篇》并非科学真理,B 说法错误。 CD:毛泽东思想产生于新民主主义时期,《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的著作,C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2.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 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 产党人经过艰难抉择,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带领中 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条“正确道路”是 A. 集中优势力量、武装夺取城市 B. 仿效俄国革命 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 自上而下的改革之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C: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抉择,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 正确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条“正 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 符合题意。 A:在当时情况下集中优势力量、武装夺取城市并不适合中国国情,A 说法错误。 B:仿效俄国革命并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B 说法错误。 D:当时必须后人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而不是走自上而下的改革之路,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点睛】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 年南昌起义、秋收起 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抉择,终于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3.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推动着近代中国 革命进入崭新的阶段。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 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 A. 农民革命 B. 民主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中国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B 符合题意。AC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不是农民革命,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或中国革命,ACD 说 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 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民主革命。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是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 ③毛泽东个人全部言论和著述的结晶 ④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的结晶,①④符合题意。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②说法错误。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毛泽东个人全部言论和著述的结晶,③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点睛】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实事求是是 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彻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 方法,是活的灵魂。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国内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 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 线和总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 B.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D.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5. D 16.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背景材料,考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第(1)小题是指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过渡时期”,这一“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过渡,不是其他过渡。 第(2)小题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需要学生记忆,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15 题详解】 D: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D 符合题意。 ABC:ABC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16 题详解】 ②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③符合题意。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①说法错误。 ④: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任务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说法错 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 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 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 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两者的同时并举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 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下列属于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C: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 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符合题意。 ABD:ABD 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C。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 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辞旧”的角度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 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从“迎新”的角度看) (3)新中国的成立,是 20 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 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国 际”的角度看) 1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制 度基本确立的形势下,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一大 D. 中共七大 【答案】B 【解析】【详解】B:当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形势下,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会议 是中共八大。B 符合题意。 A:第一届全国人大是 1954 年召开的,当时还没有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 与题意不符。 CD:中共一大、中共七大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前召开的,C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方向引领:中共八大,1956 年 9 月 (1)贡献: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2)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 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対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 人民対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 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1956-1978 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工业、农业、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诸 多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的证明: 只有()才能救中国。 A. 空想社会主义 B. 工人运动 C. 社会主义 D. 国际共产 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C:1956-1978 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工业、农业、教育、科技等 方面的诸多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 辩的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C 符合题意。 ABD:ABD 均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点睛】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成就: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工业方面) ②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农业方面) 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基础设施方面) ④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科教方面) (2)意义: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0.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 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我国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改变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④我国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 苦探索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④: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我国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进行了艰苦探索,①④符合题意。 ②:我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 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 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交革,② 说法错误。 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二次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1)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2)宏观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经几个世纪,涌现出众多代表人物。下列对时间、人物的对应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16-17 世纪——康帕内拉、马布利、欧文 B. 18 世纪——闵采尔、莫尔、康帕内拉 C. 19 世纪——莫尔、圣西门、欧文 D. 19 世纪——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答案】D 【解析】 【详解】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经几个世纪,涌现出众多代表人物。19 世纪的代表人 物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D 说法正确。 A:16-17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为闵采尔、莫尔、康帕内拉,A 说法错误。 B:18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为摩莱里、巴贝夫,B 说法错误。 C: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C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点睛】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 个阶段:16 世纪至 17 世纪、18 世纪和 19 世纪初,共 经历了 300 多年。三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16 世 纪至 17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 原则,但对社会主义的设想还仅仅只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而已。18 世纪,这时期的空想 社会主义者开始对社会主义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确规定。19 世 纪 30 和 40 年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顶峰时期。 22.“19 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 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 发现经济危机的根源 B. 缓解日益显现的矛盾 C. 促使工人运动的发展 D. 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D:“19 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矛盾也逐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产 生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D 符合题意。 ABC:材料强调科学理论产生的原因,ABC 均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点睛】科学社会主义产生 历史条件 ①思想空想社会主义 ②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23.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中,失业者饥寒交迫,而农场主们却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让庄 稼烂在地里。这种现象说明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B. 资本主义的生产盲目扩大的趋势愈演愈烈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消费需求不相适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C: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中,失业者饥寒交迫,而农场主们却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 中,让庄稼烂在地里。这种现象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无限 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加剧,C 符合题意。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A 说法错误。 BD: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BD 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C。 【点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 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原因:①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 盾,以及个別企业内 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 的基本矛盾。 24.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一个情节,乌进孝在过年时向贾府来交租。清单上罗列了山珍海 味、精米细粮还有很多金银。这一情节折射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之重。下列属于地 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的是 的①收取实物地租 ②强制各种徭役 ③收取货币地租 ④强化等级观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这一情节折射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之重。 下列属于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①③ 符合题意。 ②④: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地租,除此之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 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并通过强化等级观念强制各种徭役,②④与题意不 符。 故本题选 A。 【点睛】封建社会: (1) 生产关系的特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 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 分归自己支配。 (2) 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 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3)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25.马克思主义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 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这说明 A. 不经过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B. 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建立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C. 先进生产关系战胜落后生产关系是复杂的长期过程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发展相适应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D:马克思主的话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发展相适应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D 符合题 意。 A:马克思主的话强调的是新的物质条件成熟就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不是说不经过高度发达 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A 与题意不符。 B:马克思主的话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不体现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建立是社会 发展必然趋势,B 与题意不符。 C:材料不体现先进生产关系战胜落后生产关系是复杂的长期过程,C 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 【点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 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26.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以中国失败,中英双方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告终。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逐步成为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殖民地附属国 C. 典型的封建帝国 D. 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A: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符合题意。 BCD: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殖民地附属国,也 不再是典型的封建帝国,也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道路,BC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罗网,取得日新月异进步时,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 封 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7.孙中山“积四十年革命之经验”,得出一个结论:欲使革命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 的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但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未能做到这一点。这是 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A. 主张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 B. 没有提出任何革命纲领 C. 有能力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 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未能做到孙中山积四十年革命之经验,这是因为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担当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D 符合题意。 A: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A 与题意不符。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是没有提出任何革命纲领,而是始终未能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 领,B 说法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它没有能力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 说 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点睛】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 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打压民族资产阶级。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28.张太雷在《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之后,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 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旧社会思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B. 旧社会思想已被西方文化取代 C. 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思想失去了兴趣 【答案】C 【解析】 【详解】C:出现张太雷所说的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革命因此改变了方向,C 符合题意。 AB: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社会思想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的弊端,但张太雷的言论并没有涉及这些问题,AB 与题意不符。 D:材料不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思想失去了兴趣,D 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C。 【点睛】五四运动: (1)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 的广泛性 (2)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 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 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9.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过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这 四个阶段先后顺序是 A. 土地革命战争、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B.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D. 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过程共经历了四个 阶段。这四个阶段先后顺序是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B 说法正确。 ACD:AC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历程 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民革命发生于 1924 年-1927 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土地革命开展于 1927 年-1937 年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抗日战争发生 于 1937 年-1945 年;解放战争发生于 1945 年 8 月-1949 年 9 月;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 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 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决定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B. 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C: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C 符合题意。 A: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中国革命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 说法错误。 BD:BD 不是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步走的根本原因。 故本题选 C。 【点睛】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 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 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 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31.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诞生,D 符合题意。 ABC: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抗日战争 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胜利创造了条件,ABC 均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 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辞旧”的角度看)(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 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从“迎新”的角度看) (3)新中国的成立,是 20 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 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国 际”的角度看) 32.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特定阶段。这一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到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C.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1987 年党的十三大召开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特定阶段。这一时期是指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 符合题意。 BCD:BCD 均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过渡时期: 1.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49 年-1956 2.原因: (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看(补充)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公有制生产关系不可能直接在私有制条件 下产生和发展,只有先推翻旧政权,建立人民的政权,才能在这个政权保护下建立社会主义 的生产关系 (2)必然性: 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 义改造 ②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③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中的“一化” 是指实现A. 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 B. 工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 C.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C: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中 的“一化”是指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C 符合题意。 ABD:AB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点睛】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 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 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 A. 从会说话的工具到当家作主的伟大飞跃 B. 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C.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D.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答案】B 【解析】 【详解】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 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B 符合题意。 ACD:ACD 均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成就: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系(工业方面) ②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农业方面) 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基础设施方面) ④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科 教方面)(2)意义: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4.曲折: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 内乱 5.艰辛探索的意义: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 物质基础。 35.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 A. 农业化社会 B. 商业化社会 C. 新民主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 社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D: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 了社会主义社会,D 符合题意。 ABC:ABC 均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点睛】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 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交革。 二、判断题: 36.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故本题观点正确。 【点睛】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 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解体了。 37.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故本题观点正确。 【点睛】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管理范围,固定的社会人群,拥有完整的政府管理机构、军队、独立的 元首。国家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 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 如果我们将一国之内的诸组成部分依范围大小列一个表,则国家的 位置大概是: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是由抽象概念到实质概念的过度中间者。 38.封建等级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故本题观点错误。 【点睛】封建社会: (1) 生产关系的特点: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 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 分归自己支配。 (2) 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 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3)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39.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每劳动一天,资本家就付给工人一天工资,因而资本家与工人之间 是平等交易,没有剥削。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每劳动一天,资本家就付给工人一天工资,这隐蔽了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其剥削带有隐蔽性,故本题观点错误。 【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 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0.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故本题观点错误。 【点睛】体现特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就领导权来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2)就革命前途来说: 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 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 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三、问答题: 41.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答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由 社会主义公有制来体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基本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 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解析】 【分析】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可从生产资料公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的分配方式等方 面加以说明。 【详解】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相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在 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生 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与公有制 相联系的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的劳动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共同尺度,既承认差别,又反对因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的贫富悬殊。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 【点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 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社会主义本质 主要是对整个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即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 质主要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认识,即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问题。 4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答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解析】 【分析】 新民主主义的性质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相比较,从革命的领导权、革命前途、世界革命 范围等方面加以说明。 【详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就领导权来说,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就革 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 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 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意义: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 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 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 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 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从“辞旧”的角度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 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从“迎新”的角度看) (3)新中国的成立,是 20 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从“国 际”的角度看) 【解析】 【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可从辞旧、迎新、国际等角度进行分析。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 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 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被压迫民 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提供了借鉴。可以此进行分析。 【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验总结: 1.原因: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2.过程: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 的规律,发展了马列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 3.内涵:(附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和正确的理 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4.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理论基石 2.意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 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和制度基础。 4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重要贡献是什么? 【答案】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提 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対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 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解析】 【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重要贡献是明确的社会的主权矛盾,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 向。不要把重要贡献与会议的重要内容相混淆。 的【详解】题目要求回答八大最主要的贡献,而不是泛指八大的内容。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 是我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它通过了许多重要的决议,但最主要的贡献是 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点睛】方向引领:中共八大,1956 年 9 月 (1)贡献: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2)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 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対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 人民対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 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