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模拟重组升级卷(6)(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模拟重组升级卷(6)(解析版)

ID:437711

大小:81.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考语文二轮模拟重组升级卷(6)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 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 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 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 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 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 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 1917 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 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 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 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 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 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 《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 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 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 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 巨大影响,1925 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 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 生作用。1928 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 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 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 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 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 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 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 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 代开始进行。 D.1917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 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 20 世纪 20 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 《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 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 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 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 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 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 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 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 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 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 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 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 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 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 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 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 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 年 8 月 10 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 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 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 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 20 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 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 2016 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 12 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 2017 年 12 月)材科三: 日本《读卖新闻》5 月 2 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散裂中 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 23 亿元人民币。3 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 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 J-PARC 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 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 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 2016 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 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 2017 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 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 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5 月 7 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 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 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 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 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 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 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 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勋章 津子围傍晚的阳光暖暖地融入客厅,赵老的影子映在眼前的电视机上。赵老已经在电视 机前坐了两个小时,他眯缝着眼睛,不知道是在看电视还是在打盹儿。 秋颖一手端着水杯一手拿着药盒,轻声对赵老说:“天晚了,吃过药就休息吧。” 赵老回过头来,认真地瞅了瞅秋颖,像是在思考并努力理解秋颖所说的话。秋颖示意一 下手里的水杯,又将维生素 E 片和石杉碱甲片递到赵老嘴边。赵老习惯性地吃了药,慢慢 起身走向卧室。 到了卧室门口,赵老又返了回来。他拉着秋颖的胳膊,有些神秘地指着书柜上方说:“立 春呀,我的宝贝就放在那儿,那里有一个假墙,墙里有一个暗室,里面有一个盒子。我不会 告诉任何人的,连你也不会告诉!”秋颖使劲几点头,她说:“我知道,我知道,您不会告 诉我的。” 其实这番话,赵老已经跟她说过多次。 “你也早点儿睡吧,立新,时间不早了。” 立春和立新都是赵老的女儿,秋颖已经习惯他这样张冠李戴了。 安顿好赵老之后,秋颖还真好奇地望了望书柜上方,她不确信那里真的有一个暗室。当 然,她也不确信赵老有什么宝贝,他所说的宝贝无外乎一些老物件,眼镜、钢笔、手表,对, 还有勋章,他最看重的是勋章。存折什么的应该是没有的,那些东西都保存在他的大女儿赵 立新手里。 目光从书柜上下来,秋颖看到了窗台下的鸡蛋和蔬菜,她的心扑通扑通乱跳,那里本来 是放多肉植物 ---静夜雪莲、紫公主、梦露、蓝丝绒一一的地方。秋颖快步奔向电冰箱,打 开门,发现她精心饲养的“宝贝”整整齐齐地摆在里面。赵老是什么时候把冰箱里的东西换 出来的呢?她怎么一点儿都没察觉? 秋颖是赵老的儿子赵建国请的护工。在她之前,赵家请过多少护工不得而知,秋颖只知 道她是坚持时间最久的,已经 6 个月了。秋颖觉得,赵老的儿子和女儿对她都算满意。赵 建国觉得秋颖有护理专业知识,比如秋颖不说“老年痴呆”而说“阿尔茨海默症”,她甚至还跟赵建国讲解海马细胞退化以及便秘导致肠内氨水多加重病情什么的,这让赵建国对秋颖 另眼相看。赵老的小女儿赵立春在南方工作,难以见面。大女儿赵立新认为秋颖很善良,因 为秋颖跟她讲过,一天夜里赵老独自对着树林讲话,唤早已过世的老伴儿的名字,向她解释 自己参加大战役不能回家的原因。赵立新问秋颖:“不害怕吗?”秋颖说赵老脑子产生了幻 觉,没什么可怕的,这个时候要配合他,绝不能躲避他,更不能指责他。赵立新对秋颖充满 了感激之情。 天色微亮,秋颖起床了。她先到卫生间洗漱一番,随后准备叫醒赵老,可刚要推卧室的 门,发现赵老已经穿戴整齐,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秋颖以她有限的专业知识认真打理赵老的生活。她将赵老的饮食调整得更加清淡,把用 药时间控制得更加规律。每次陪赵老下楼前,秋颖为他挂上了胸牌,上面有联系电话和家庭 地址。 平时,赵老都在干休所大院内活动,侍弄后院的菜园子彧者清扫内部街道。他是一个忘 我的保洁义工,经常把刚刚清扫过的地方再反复清扫几遍。下楼之后,赵老戴上手套,拿起 笤帚就干起来。秋颖坐在梧桐树下的椅子上,一边看手机,一边监护着赵老……突然,秋颖 愣住了,接着站了起来。赵老已经走出了秋颖的视线。秋颖四处寻找,仍不见他的身影。秋 颖开始在大院内外奔跑,汗水很快湿透了衣服……这回赵老真的不见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建国、赵立新以及赵老的孙子孙女都过来了,大家一起商量找赵老的办法,近处该找 的地方都找遍了,医院、派出所也都问过了,一点儿头绪都没有。后半夜,一家人昏昏欲睡, 只有秋颖睁着眼睛,她最担心赵老横穿马路,夜里的车少,但车速都飞快。 第二天早晨才有赵老的消息,一家人立即赶到老区一家私立博物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 昨天夜里,赵老躲过了值班保安,从三楼阳台爬到了四楼,顺利进入一间小仓库,在仓库门 后的暗室里拿到了三枚老勋章。 很显然,赵老不是到博物馆偷东西的。经过议论和推测,赵立新理出一条线儿来:那个 博物馆是保护建筑--早年东北局的办公楼,赵老年轻时曾在那里办公,他一定想起了自己藏 的东西,独自来寻找了。 赵建国对整个推断存有疑惑,父亲的确得过勋章,可那些勋章在后来动荡的日子里丢失 了。为了安慰赵老,赵建国在旧货市场高价买过勋章,那些勋章都是真的,他送给赵老时, 赵老如获至宝。 看着拿到三枚勋章的赵老一脸满足的表情,赵建国和赵立新都眼中含泪。兄妹俩对视一下,又快速躲开,接着低声饮泣。 秋颖说:“谁说赵老痴呆了?我看咱谁也赶不上他的记忆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了赵老叫秋颖时的张冠李戴、话语的自相矛盾,以及行动的异于常人, 具体表现了赵老痴呆的特点。 B.小说多处前后照应,如“他最看重的是勋章”照应了后文找勋章的情节,给赵老挂胸牌照 应了后文得到其消息的内容。 C.“兄妹俩对视一下,又快速躲开,接着低声饮泣”,此细节表明兄妹二人对父亲患病后对 勋章念念不忘的痛心和感动。 D.作者以“勋章”为中心谋篇布局,既使情节紧凑集中,又利于表现主人公赵老的形象特征, 同时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四自然段的作用。 3.小说在人物设置上重点突出了护工秋颖这个人物,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 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 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 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 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大悦,即拜东平 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 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 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 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 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选自《晋书•列传十九》,有删改) 1.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 咸共称异 B.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 咸共称异 C.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 咸共称异 D.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 咸共称异 2.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瑀,“建安七子”之一,代表作有《驾出北郭门行》,子阮籍、孙阮咸为“竹林七贤”之一。 B.大将军,古代武官名。始于战国 ,三国至南北朝 ,战事频繁,当朝大臣多兼大将军官号。 C.九锡,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是一种最高礼遇。后以九锡为权臣篡位先声。 D.箕踞,一种表示礼节的坐的姿态。即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 痴呆。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 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 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以致病得差点丢 了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送客之湖南白居易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 山鬼趫跳①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②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③。 【注】①趫跳:形容敏捷。②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今湖南岳阳,与洞庭湖相连,为湘水所汇。 ③湓城:浔阳城,取境内湓水为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对仗,“年年”与“事事”、“渐见”与“堪伤”、“南方物”与“北客情”等对得极为工稳。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状写“山鬼” “峡猿”等眼前景物,于写景之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的感情。 C.颈联说客人所乘之船驶离青草湖,船只行驶在蒙蒙细雨中,衣服都被打湿了,渲染出暗淡、阴 沉的气氛。 D.“黄梅雨”指因时值梅子黄熟而得名的边连阴雨,诗句点出节令特征,又寓情于景,照应“堪伤” 的“北客情”。 (2)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 两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饱含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 果。 (2)韩愈《师说》中用“ , ”两句,指 明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心理原因,也正是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 的两句是“ , ”,与于谦《石 灰吟》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 器人“九歌”__________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 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 30 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 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第一 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 杯期间,“张小明”记者 16 天撰写 450 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_________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 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 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C.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 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 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 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 稿机器人。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阅读是一种责任,一种如繁衍生息一样的天职。不论阅读是严肃庄重的,是轻松愉悦的,还 是枯燥繁复的,①_________________。向知识和道德进化是人类永恒的方向,阅读是朝着这个 方向迈进的重要路径。阅读是件寻常事,它须臾不离人们的生活,让寻常的日子过得坚定有力, 充满情感。②_________________,阅读每前进一步,人的进化就更深一步。既然如此,③ _________________?阅读,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常态。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 字。 6 月 14 日,2019 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 的华人科学家。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目的是表彰 和鼓励世界科学技术领城的重大研究进展,授予为人类带来福祉的杰出科学家。评选委员会 评价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并认为这一技术 “有潜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有人说:“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3.D 解析:1.解答此类题目可根据选项表述在文本中找出相应语句,将选项和文本仔细比较,确定 选项正误。原文是说“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 证,是基本可靠的”,并非“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 比较、辨析。B 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 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选项漏掉了修饰语。3.原文是“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 字的早期形式……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学者们研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曲解文意。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C; (3)第一问: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 中国创造; 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 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物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 尚未涉足这些领域”错误,属于强加因果。原文是“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 洲和日 本还在犹豫不决。”选项改为因果论证,使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 不决的问题范围 扩大到了为涉及“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 项“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错,原文是“与 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 2016 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 12 亿美元”,说明 欧洲投入巨额 资金错误,同时“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白题干重点“报道的侧重点”,就是要概 括出每一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第二步,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找出材料如何体现报道的侧重 点的,所以作答时可以采用事例和观点相结合的形式。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①在形象方面,它突出了赵老的糊涂痴呆,也写出了秋颖的善良,使两人的形象很鮮明。 ②在情节内容方面,它为下文赵老到博物馆仓库暗室中找到勋章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③在表达效果方面,它以“宝贝”暗室”等设置了悬念,增强了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吸引阅读兴 趣。 3.①设置秋颖这个形象,从一个细心的护工的角度去观察,更便于展开对年老加果的赵老的描 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②将秋颖设置为线索人物,让她作为见证者,更便于故事的展开。 ③小说有时明写护工秋颖,但实际上是在暗写赵老,这样更富于情趣。比如写她观察到赵老不 知何时将多肉换到冰箱内,就说明了赵老的身手敏捷。 ④秋颖与赵老两个人物相得益彰,共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既表现了赵老珍惜荣誉不忘初心; 又表现了人们对英雄的敬爱。 解析:1.C.“对视一下,又快速躲开”更多的是对自己疏于照顾父亲、一直未能真正满足父亲内 心深处愿望的愧疚之情。 2.“立春呀,我的宝贝就放在那儿……”结合下文“立春和立新都是赵老的女儿,秋颖已经习惯他 这样张冠李戴了”,可见赵老确实糊涂痴呆了。而“秋颖使劲几点头”还应和赵老“我知道,我知 道,您不会告诉我的”,这说明秋颖心地善良。这个情节为下文“赵老躲过了值班保安,从三楼阳 台爬到了四楼,顺利进入一间小仓库,在仓库门后的暗室里拿到了三枚老勋章”埋下了伏笔。 “我的宝贝就放在那儿,那里有一个假墙,墙里有一个暗室,里面有一个盒子”也设置了悬念,引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秋颖作为赵老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把整个人物事件串联起来,有线索作用,且增强了小说 的真实性。以秋颖的眼睛观察赵老,使赵老的形象特点鲜明突出。由秋颖“谁说赵老痴呆了? 我看咱谁也赶不上他的记忆哩”,可以看出赵老对荣誉的重视,秋颖对赵老的敬重,突出了小说 的主旨。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D; 3.A; 4.(1)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 (2)使者把情况告诉他,阮籍就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 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 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 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 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根据句意,“谓之痴”应是一种总体评价,不是说一时的行为, 排除 A、D 两项。由“咸共”知,“己”不可能作“咸共称异”的主语,排除 C 项所以选 B 项。 2.此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的识记。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 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D 项,“箕踞”是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 坐姿。3.此题考查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 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 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 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A 项,“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错。原文是“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 喜怒不形于色”,这句只是说他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并不是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这是 表达绝对,扩大范围。 4.【参考译文】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 气豪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庄子》《老 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就忘记了自己的形体。当时人多说他痴呆, 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是怪才。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 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 有说话的机会才作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以大 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 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 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正简约,十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锡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 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趴在桌子上沉醉睡觉。使者把情况告诉他, 阮籍就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 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 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条蒸腿,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 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性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 而坐,喝得大醉,直瞪着眼睛看他。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作青白眼,见到尊崇礼教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 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回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他,阮籍很高 兴,便现出青眼。因此尊崇礼教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① 多年客居他地的伤感。②与朋友离别时的伤感、留恋。③对朋友 分别后生活的牵挂(以后得不到友人消息的担忧)。 解析:(1)根据诗歌标题,诗人送客人到湖南,而颔联是诗人对客人前往湖南路途中的情景的 设想,且山鬼是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因此,颔联应是虚写,不是写“眼前景物”,B 项表述有误。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分析整首诗,并联系诗歌主题。首联表达了作者客居异乡(北客 南居)的伤感;后三联是对别后的想象,表达对朋友的牵挂、担忧之情;联系诗歌主题(送别),不 难感受到整首诗中与朋友离别的伤感之情。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1.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解析: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 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 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1)C;(2)B; (3)D 解析:(1)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 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 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 望”。 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用杞人忧天。 (2)略(3)这个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第二,“综合”修饰 “利用”。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1)我们都没有理由去推卸这种责任;(2)阅读是一件大事;(3)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阅读 呢; 解析:语段阐述了阅读是一种责任的观点。第一处根据“阅读是一种责任”、“不论阅读是严 肃庄重的’推断,应该是“我们都没有理由去推卸这种责任”;第二处根据“阅读是件寻常事……‘、 “阅读每前进一步,人的进化就更深一步’推断,应该是“阅读是一件大事’;第三处根据前文对阅 读作用的阐述及后面的问号推断,应该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阅读呢。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王中林因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的贡献荣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 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解析: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导语筛选出关键信息,主人公是王中林,主要成就是“在 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有突出的贡献’,这则新闻讲的是“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颁 奖的事。保留并概括主干信息一一王中林因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的贡献荣获 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桃峰巍巍,祖厉汤汤。东山脚下,学府堂堂。兴教育贤的会宁中学留给我的,是感动,是震 憾,是一种莫名的心酸。 方方正正做人,圆圆满满做事,这便是会宁的学生。他们迎着曙光,伴着夕阳,早诵晚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想想我们,每天五点半,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时,会宁的学子已经遍布学 校的每一个角落,书声琅琅,声音嘹亮,这便是差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想而知,这差距有多 大! 长在岩石间的树木总是特别苍劲,那是因为他们经历了许多风吹雨打,它们把这些都看 作是一次磨炼,忍过去,就没事了。 会宁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是个缺水、贫穷的地方,那儿零星的几点绿都朦着一层皱 巴巴的纱衣,尽管会宁县城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会宁中学的条件也不错,但是,就如宏志班的学子,其中 90%以上是生活在西部山区的农家子弟。贫困的境遇使他们在求学的路上倍尝艰 辛。“宏图报党恩,志远为国强”,这是宏志班的班训。从某种意义上说,贫穷是一笔财富。压 力和苦难的刺激,使他们振作,发奋自强的他们在高中学业刚刚开始,命运却悄然改变。再看看 我们,我们可曾有过改变家庭、改变自己人生前进道路的想法吗?有过,可以肯定的说,我们都 有过。但是,我们为这份理想付出过多少?我们又下了多大的决心?可能只是一时的努力,短暂 的坚持和一颗浮躁的心。我钦佩会宁学生的那份简单、执着,那份持之以恒。 我所说的,并非哗众取宠,并非矫揉造作,我只想把最真实的会宁学生展现给大家,让大家 为会宁学生的刻苦而震憾。 会宁学生的书桌上,高达几十厘米的书本,少说也有二三十本,那绝不是做样子,摆给人看 的。他们上自习的安静,让我们误以为那天全校放假了,真的!静得只剩下我们的脚步声,而他 们的吃饭时间更令我们张口结舌,自炊灶房里的同学是自己做饭的,从做到吃再洗,前后只用 20 分钟。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会在做饭时背英语单词。天哪!想想我们这时候都在干什么? 当我们向会宁的学生讨教学习经验时,他们总是亲近的笑一笑,认真的回答我们的问题。 在他们眼中,从未有过任何的高傲、盛气凌人。他们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贫穷而自卑,也不会 因为家庭优越而自傲。在起跑线上,他们一起携手,奔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离下自习只有半小时,但校园每一处能立足之地,都有他们背书的身影,旁若无人,心无二 用,心到、眼到、口到。我们没有发现站在一起闲聊的人,我们的心情,只能用震憾形容。同学 们!真正的学生该怎样学习,真正的刻苦勤奋是怎样的。我们该醒悟了!太多的欲望,太多的匆 忙,使我们奢侈地消磨了太多的时光! 我不禁为问他们学习经验的问题而感到惭愧,学习哪里有什么秘诀!他们靠得是扎扎实 实、努力奋斗!一分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会宁的学生知道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有时候,我们要面对的最大杀手是诱惑,因为它 要伤害的,是你的意志。 我们谁不向往学有所成?谁不憧憬美好的未来?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 诱惑,我们软弱的意志便走向妥协,我们错误的选择了等,等下一分钟,等下一小时,等明天…… 同学们,离我们高二级高考只剩下短短的 410 几天了,我们等不起了,再等,就真的只剩后悔了。 回想我们高一,大家还有多少印象?怎样过的?会宁的学子从高一开始,便有了时间的紧迫感。 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想到学习时,我们忍一忍,再多拿出一份勇气和信心,不要只看旅途的 艰苦,而要把希望的灯光点亮,去照见你所要想去的地方。 琅琅晨吟,孜孜暮读,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贫瘠、荒凉的土地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会宁 学子留给了我们太多无以言说的感触。 该醒悟了!让我们找回自信!找回自己的理想!不要像童年的压岁钱,藏了又藏。在新的起 跑线上,让我们信心百倍的去追求!去奋斗!去拼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疏窗灯 光,我们再埋头苦读一年多,一年之后,我们的人生会因我们的刻苦程度而分道扬镳。当然,我所 说的大家都明白,但请不要嗤之以鼻。我们要付诸行动! 让我们心中大声呐喊:我的大学,我来了! 解析:【写作指导】材料体现了三种观点:一是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竭尽全力去奋 斗;二是人生要有正确的方向,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三是人要成功,既要有正确的方向, 也要奋斗不止,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以确定材料的立意:①确定目标,勇敢奋斗;②学会随时 修正自己的方向;③朝着正确的方向勇敢前进等。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