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第二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题)
本试卷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0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以下 3 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
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
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子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金
钢桥、金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来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
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
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
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
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
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
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
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交通之间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
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
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
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
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合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
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
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是“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
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
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
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航道,以便行船。一种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一样,以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
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
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
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
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
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 3 分钟,如同十字道
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
B.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
C.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
D.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3.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0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 3 题。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
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
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
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
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
又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
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
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カ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
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
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
像是报道的安徽……”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
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
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
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
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
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咹?”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
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
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
膀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
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
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
再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1979 年 5 月(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
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
“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
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
D.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
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
5.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 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4.0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 3 题。
材料一:
2008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
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
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
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
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
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 2022 冬
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1~10 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
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
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
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
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人
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
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
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
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
价值オ得以彰显。(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
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
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
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
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
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
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
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
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
7.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
运会,最终成就自己。B.2008 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经
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
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
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
单车等多种问题。
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
等不文明的行为。
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
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9.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
五、语言表达(共 1 小题,每小题 3.5 分,共 11 分)
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
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
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共 2 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 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七、默写(每小题 4.0 分,共 20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其身正,__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八、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 4 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
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
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
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
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
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
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
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
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
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
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
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
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
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
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
之/无令出境/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
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
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
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
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共 60 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
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宾县第二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 .C 2..B
2. 3.. 优 点 : 一 开 一 合 , 水 陆 两 便 ; 无 需 引 桥 , 经 济 实 用 。
4..B
5..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
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
息。
6..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
第二问:①首尾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
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
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7..A8..C
9..①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
进社会进步”的价值;②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③“新型”体现在:
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费者,他们是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打猎”的行为
实际上是帮助公司进行运营的维护。
10.. (示例)①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②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
能避免环境污染
11..B
12..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
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13..(1)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2)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
萧下 (4)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5)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14..B 15..B16..C
17..(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18.作文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