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考语文二轮仿真验收卷(4)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5 秒的音乐视频所形成的娱乐速食性,并不构成人们批评抖音的绝对理由,抖音的 15 秒
选择与当下什么都注重快速的追求是一致的。短短几十年,人类在技术上拥有了比此前成百
上千年更多的突破。从秒拍、美拍到抖音,只是科技发展的自然走向,而抖音也是一款并不比
其他产品更独特的消遣载体。那么,在讨论抖音的时候,我们应该讨论什么?
无疑,抖音的用户极易从软件使用中获得快乐,“停不下来”是许多青少年共同的反应。
这种心理并非是简单地满足于消磨时间。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
成一种错觉,以为在“体量/时间=效率”的公式推导下,耗费时间越短一定收获越多,那一瞬间
对快乐的感受也最浓烈。自然地,“看抖音视频——快乐”形成了奇妙的因果联系,而 15 秒的
超速获取就成了打开大众快乐心情世界的超短密码。这样的交换划算吗?看起来似乎毋庸置
疑。
然而,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无数个 15 秒的叠加恰恰成了杀死时间的利器,高速和
短暂为我们织出了 21 世纪最大的陷阱。这也是 2018 年 4 月抖音视频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
的根本原因。无论是 90 分钟的时间提示功能,还是单日 2 小时的时间锁功能,其共同指向的都
是用户在这款产品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关闭软件之后会产生巨大
的空虚感。这种反应,正好说明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更大的时间成本,真正的乐趣究竟是瞬时
的陶醉还是应当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时长及深度为衡量标准,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
题。
网络时代,人们对快乐的理解更趋多元,“发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标准,很
少再有人认同哲学上“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说法。同样都
是对对象的迷恋,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对抖音的追捧似乎和法国哲学家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
无异:“……让我沉浸其间,甚至没有时间去遐想。我那么迷恋,近乎精神失常,以至自己想起来
都要发笑。然而我兴致并未稍减,因为在这样的境况中,我只会无拘无束地听从我的喜好。”
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大概是人类最一致的理想了,但某种喜好为何吸引我?我们缺少的恰恰
是能够告诉自己这一点的理智。
人们对喜好的培养无法建立在外界环境的强制之上。通过抹杀、取消娱乐产品的方式
控制普通用户的兴趣必然行不通。已经开始走向成年的“00”后们,本就生在一个娱乐的时代,更不用提无数的娱乐软件、平台是如何通过变现在普通用户身上实现了巨富的梦想。而
这种单向商业价值只会促使更多的商家投入到相似产品的开发中。我们理性地认识抖音,不
代表全盘否定或者断然拒绝,而是要实现抖音或者其他无数个同类产品价值的转化。如今的
抖音 15 秒也在不断尝试和真实的生活增加联系,有时间限度的“展示”功能在一部分人那里
成了宣传品牌的重要途径,如取得巨大轰动的“西安城市名片”正是利用抖音进行的一次正
向创意。
从实践的角度说,今天的人们在科技与自我之间呈现出了迷失的状态。当人类无法抗拒
技术的魅力或牵引时,我们起码应当选择更有益的态度,来思考如何利用技术为自己的生活创
造价值。
(摘编自吴卉《抖音的时间成本与大众的快乐密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抖音和其他网络娱乐产品一样,是一种消遣载体,它让用户极易从使用中获得快乐。
B.针对用户在抖音上消耗了自己大量的时间,抖音视频已经正式上线"反沉迷系统"。
C.今天的人们对快乐虽然有着多元的理解,但都比不上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快乐。
D.现实中,我们无法通过抹杀、取消娱乐产品的方式来控制用户对抖音视频的喜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否定了用娱乐速食性来批评抖音的说法,同时提出如何看待抖音的问题。
B.文章引用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话旨在论证人们在对对象的迷恋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C.文章用"西安城市名片"事例论述抖音在增强与真实生活相联系的方面有了积极尝试。
D.文末指出人们当下的迷失状态,提醒人们用有益的态度去思考科技为生活创造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抖音里 15 秒的视频可以让人们用超短时间达到收获强烈快感的目的,这种交易划算。
B.抖音视频满足了我们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的需求,与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是一样的。
C.关闭抖音视频后会产生巨大的空虚感,这说明抖音视频只是瞬时的陶醉,并不值得拥有。
D.越来越多的商家投入到抖音相似产品的开发的原因是他们看到了其中存在的商业价值。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不断
提高。在履行经济责任方面,我国民营企业近年来实施创新驱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
“一带一路”建设和军民融合的生力军。2017 年,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
总额为 6199.8 亿美元,占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总额的 43%;第三届军民融合展上,民
营企业参展的技术成果占总成果的 69%。
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方面,民营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48.3%的民营企业淘汰了高
耗能、高污染的产品;51.3%的民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现有产品环保性能。
多年来,民营企业一直是公益慈善捐赠的主力,捐赠占比超过 50%,最高时达 64.6%。我国
民营企业基金会已有 677 家,在全部企业基金会占比为 78%。在历届中华慈善奖获奖名单中,
民营企业一直占最大的比例,超过国企、合资企业、外企等。
助力脱贫攻坚,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突出亮点。自 2015 年“万企帮万村”行动启动
以来,民营企业为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截至 2018 年 6 月底,全国共有 5.54 万家民营企业
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精准扶贫 756 万人。
我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国家提出的“走出去”、西部
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脱贫攻坚等,民营企业都积极响应,并主动做出积极贡
献。同时,企业家精神和家国情怀也促使民营企业创造出了丰富多样、机制灵活的公益模式。
(节选自《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蓝皮书》)
材料二:
央广网北京 1 月 11 日消息,新旧年交替之际,不少企业陆续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接受
社会和公众监督。例如,阿里巴巴披露最新数据,2018 年,全国 600 多个贫困村通过电商脱贫成
为“淘宝村”,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扶贫之路。
同样通过电商渠道思路进行扶贫的还有苏宁。公开资料显示,2018 年“苏宁易购电商扶
贫实训店”落地百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年培训超过 40 万人次。
为何聚焦扶贫?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在接受经济之声采访时说:“因为
企业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它需要去回应国家的一些政策关怀。这几年很多企业会把扶贫放到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一个优先的位置。”
邓国胜认为,企业在扶贫过程中需要承担与政府不一样的角色。他说:“政府是扶贫政策
的制定者,是责任主体;企业需要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的优
势,和政府是形成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政府来引导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协同配
合。”
(摘编自央广网《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密集发布,扶贫成绩单成关注点》)材料三:
驭道天下是一家致力于汽车租赁的民营企业。“公司在发展的同时不忘践行社会责任,广
泛参与教育、志愿服务、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此外,公司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
发展。”驭道天下(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西西表示。
公司通过捐款、捐物、做义工等多种形式,将公益活动融入企业文化中,让每位员工都树
立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设置“免租金日”的方式,鼓励旗下司机到敬老院、福利院担任义工,将
欢乐送到老人与孩子身边。
在帮扶失业、解决就业方面,公司积极与地方政府机构合作,为国企下岗职工举办特招会,
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我们还为下岗职工量身打造了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班,满足不同企业、
不同岗位的求职需求。”吴西西介绍。
在倡导绿色环保方面,“目前,驭道天下在全国有运营车辆近万台,其中 70%左右都是新
能源车,在节能减排及推进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进程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吴西西说。
(摘编自新华网《驭道天下获得 2018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社会责任绿色环保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军民融合的生力军,为我国的
国际贸易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B.民营企业一直是公益慈善捐赠的主力军,它们在捐赠资金数量、企业基金会数量、历届中
华慈善奖获奖数量方面,占比均超过 50%。
C.在国家扶贫过程中,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并引导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合作,共同
完成脱贫攻坚,扶贫中民营企业功不可没。
D.作为一家经营汽车租赁业务的民营企业,驭道天下在发展好自身业务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
任,在绿色环保方面成为民营企业的榜样。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48.3%左右的民营企业淘汰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或是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现有产品
的环保性能,这些都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
B.很多民营企业走开发式扶贫之路,阿里巴巴的 600 多个“淘宝村”、苏宁的“苏宁易购电商扶
贫实训店”、驭道天下的“免租金日”都是典型代表。
C.我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创造出了许多形式各异、机制灵活的公益模式,这与民营
企业家自身的精神品质和家国情怀是分不开的。D.在企业的各种社会责任中,扶贫成为关注的焦点,许多企业都积极参与扶贫行动;驭道天下
则通过参与各种公益事业来履行社会责任。
(3)民营企业如何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戏痴李老三
韦名
城不大,如一大铁锅平放地上,锅沿四周是高高的山,锅底略略平缓的地方便是城。城里人
戏称为锅城。锅城人好戏,由来已久。城志载曰:“梨园婆娑,无日无之……举国喧阗,昼夜无
间。”
早年,大凡城里庙会、祭祀或富人家红白喜事,无不搭台唱戏,热热闹闹。当年的锅城,戏是
无日不演,看戏呢,则是通宵达旦。
可自锅城人热衷于办企业挣大钱,锅城演戏几近销声匿迹。城南李老三却是热衷依旧,不
仅爱听,更爱唱。李老三,原名李阿山,独喜潮剧《柴房会》,因钦敬戏里正直、善良、诙谐、幽
默的李老三而改名。《柴房会》是一出经典潮剧,讲的是小商人李老三夜宿客栈柴房,半夜遇
鬼魂莫二娘,正直善良的李老三同情莫二娘的悲惨遭遇,毅然助其复仇的故事。戏里李老三唱
《柴房会》身兼二角,一会儿是声音洪亮朴实、字正腔圆的男声念白,一会儿又是悲戚戚、哭
啼啼的女声唱。台下的李老三早年听遍了四邻八乡的《柴房会》,每每听完看完,回家又学又
评,十足一个戏痴。
戏痴李老三足足等了 30 年,找了一个同样是戏痴的女人。女人喜听喜看却不会唱。闲暇
时,李老三一字一句教女人学念学唱。低矮的泥砖房里,常常传出《柴房会》精彩片段。清汤
寡水的日子里,女人和李老三夫唱妇随,常引来邻居驻足听戏。夫妻俩纵然艰辛,生活却因戏而
精彩。日子就在这一唱一和中悄悄流逝。
一日,农闲在家的李老三夫妇又在家拉开架势。
女声:不怕,奴自藏于大哥伞下,便能去得。
男声:天地不公,世道崎岖,恶人自在,屈死无事,我老三越思越想,就是身无盘缠,一路上我
求爹爹拜奶奶,忍饥受饿当花子,哪怕是剥破脸皮风霜苦,定教冤魂吐气把贼诛。
女声:大哥仗义恩德难忘,等候来生做马报还。
夫妻二人边走边唱。走着,唱着,女人忽然软綿绵地靠在了李老三的肩臂上。女人走了。
李老三右手持着一把红伞,一直为女人撑着。送走了女人,李老三收藏了红伞和黑戏包。伞是女人先前买的道具,戏包是李老三和女人手牵手逛街时一起看中买的。李老三相信,女人
自藏于伞下。李老三自此只听戏不唱戏。
在锅城,李老三靠着录音机,一个人孤零零地听了几年戏后,经不住儿子劝说进城了。那是
一个锅城根本无法比拟的真正的城。在城里,李老三先是靠录音机听《柴房会》。 录音带换
成了光盘,李老三不仅有声听,还有得看。
莫二娘:(入室,见室中有异,又闻蚊帐内鼾声,揭帐探视)啊!是何方狂汉,酣睡在帐中?
(莫用手一拂,老三翻身下床)
李老三:哎呀!怎么静静跌落眠床下?(老三坐地搔首狐疑)
看着电视里李老三初遇鬼魂莫二娘,在二丈高的竹梯上蹿下跳,欲逃无路,惊恐万状,李老
三目不斜视,想唱又不张口,一动不动,呆呆坐上半天,恍若隔世。
一日,李老三在报上看到城里大戏院请了一著名潮剧团,连演三天,戏目有《柴房会》。看
到《柴房会》三个字时, 李老三的眼直了。《柴房会》开演那晚,李老三收拾齐整,带着收藏
多年的红伞和黑戏包,一人持两票早早来到大戏院。 “还有一位呢?”李老三进场时,服务员
问。李老三看了看年轻的服务员,笑笑没吭声,径直入场。偌大的戏院,李老三第一个进场。走
到 8 排正中 1、2 号位置,李老三在 1 号位坐下,把红伞和黑戏包小心翼翼地放在 2 号位置。红
伞和黑包在空无一人的大戏院里格外显眼。
戏开演了。“为生计,走四方……”,戏里李老三朗朗上口的开场白震慑了满满一戏院的
“潮粉”。李老三在座位上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竖耳聆听,右手却不忘抚着 2 号座位的红
伞黑包。
莫二娘:尊一声,我的我的……大恩人!
李老三:叫一句,我的我的……冤鬼魂。
台上,李老三和莫二娘边走边唱。台下,李老三听着看着身子忽然一软,斜靠在了 2 号位上。
戏痴李老三走了。他是伴着带来的红伞和黑包里自己画的一张工笔老妇人像,安详地走
了。
戏还在唱……
(节选自 2017 年 2 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戏痴李老三”,有揭示主人公性格特点的作用,同时“戏痴”二字又暗示了小说
的主要情节,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开头描写锅城的地理形势,介绍锅城人喜爱演戏、看戏的民间风俗,这些环境描写有力地增强了这个李老三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C.李老三在妻子去世时一直为她撑着红伞,他相信妻子就藏在红伞下,戏院看戏时仍带着红伞,
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他思想很迷信。
D.李老三夫妇热爱潮剧《柴房会》,妻子是演此戏时离开了人间,李老三是看此戏时离开了人
间,可见小说歌颂的是重情重义的爱情。
(2)小说中三处戏文的呈现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把戏里角色李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对照着写?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龚遂字少卿,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
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面刺王过,王至色变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
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髡为城旦。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
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谓遂曰:“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
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
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
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
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
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
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
敛,益蓄果实菱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
数年,上遣使者征遂,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水衡典上林苑,为宗庙取牲,官
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
(选自《汉书•循吏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
后可治/
B.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
后可治/C.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
后可治/
D.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
后可治/
2.下列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经,通晓经学之义,是汉代察举制中的重要科目,隋唐科举制度中也有明经科。
B.“髡”指髡刑,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汉前与笞、杖、徒、流构成五刑。
C.御史,我国古代官名,主要行使监察职责,西汉时由御史中丞领导监察弹劾工作。
D.“末技”,文中指工商业,在中国封建历史中,与“末技”相对的“本”指农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龚遂忠厚刚毅,敢于进谏。在内能向行为举止不合正道的昌邑王刘贺进谏,在外敢于指责太
傅与相,后来龚遂因曾多次向刘贺正言直谏得以免于一死。
B.龚遂能力出众,颇受赏识。宣帝在丞相和御史推荐下召见了龚遂,龚遂分析盗贼四起的原因,
并出谋划策,很受汉宣帝赞许,因此被任命为渤海太守。
C.龚遂颇有谋略,平贼有方。赴任渤海太守后,没有采取武力镇压,而是撤除捕盗官吏,认定手持
锄镰等农具的人是善良的百姓,最终平息了辖区内的盗贼。
D.龚遂鼓励农桑,很有政绩。在平乱之后,亲自施行节俭以作表率,鼓励百姓致力于农桑,督促百
姓到田野耕作,催促百姓收割,官吏和百姓都逐渐殷实富足。
4.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1)面刺王过,王至色变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
(2)水衡典上林苑,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发剡中石城寺
赵嘏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 )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
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
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
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
景而深感遗憾。
C.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
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
此山以慰藉情怀。
D.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
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
饶有韵味。
(2)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
联。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明自己勇武不减当年,表达
了为国效力的愿望。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一说起“经史子集”,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
容,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经,专指儒家文化。因为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家文化超越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
的主流意识形态,此后的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被看作社会发展中的纲常伦理,被认为是思想
文化界的____________。史,便是史书。中国历史上的“正史”,从汉代的《史记》开始,到最
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史书《清史稿》,总称为“二十六史”。子部,就是指人们常说的“诸子百家”。百家之长与儒家之尊共同盛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才使得中国文化____________、
鲜活有力。集部,泛指一切文化艺术,包括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
综合来看,如果我们将国学比喻为一座_____________的文化大厦,那么:经,是这座大厦的
钢筋结构,有了儒家经典,就立起了中国主流思想;史,是大厦的水泥浇筑,水泥的巍然填充与钢
筋的昂然挺立,就构筑起了中国文化的坚实外形;( ),所以,子部的百家思想,就如同
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正因为有门窗的参与,才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集部,像是大
厦里一切装潢与内饰,丰富多样,精彩纷呈。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了中国文化
这座____________的殿堂。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一说起“经史子集”,
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B.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而“经史子集”就在
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
C.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中国传统
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D.“经史子集”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按照学问体系上的划分,中国传统
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中流砥柱 栩栩如生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B.擎天之柱 生生不息 富丽堂皇 美轮美奂
C.中流砥柱 生生不息 高耸入云 美轮美奂
D.擎天之柱 栩栩如生 高耸入云 古色古香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钢筋水泥建起的这座楼宇既非常庞大,也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B.虽然用钢筋水泥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这座楼宇却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C.水泥钢筋建起的这座楼宇缺乏生机、密不透风,虽然它是一座庞然大楼
D.而钢筋水泥虽然建起了一座庞然大楼,却也使得这座楼宇密不透风、缺乏生机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肥猪拱门”“龙凤呈祥”等传统题材“遇冷”,①
_______________。新兴的剪纸艺术,增加了生肖题材,龙蛇马羊,年年更换,这种剪纸,
让人感到既亲切又应时。此外,②_______________,使其面貌一新。比如这几年兴起了国
画、年画样式的剪纸,让人感觉熟悉又新颖。现代人追求变化,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失去兴趣。
任何实用的艺术,倘无需求便要消亡,③_______________,自然获得新的生命。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
个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改
变,呈现出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便利化等趋势,逐渐从生存型走向享受型。国庆黄金
周前三天的数据显示,老年人群体“健康时尚两不误”,做全面体检、口腔护理、医美手术
的老年人数量比去年增长了近两倍。老年人不仅在“爱美”“健康”上愿意花钱,而且在网
购、旅游、娱乐、美食等方面的消费也毫不逊色,表现出强大的消费潜力,为“银发经济”
的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真好,对读书这么感兴趣,我就不行。”
“你太有天赋了,难怪英语这么好!
“你太幸运了,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
当你羡慕旁人时,有没有想过:一个人获得成就、财富、荣耀等,也许确有幸运的成分;这
个人的努力、热爱、勤奋等,却不全是遇上的,而是习得、自律等的结果。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会,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3)D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
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 C项,“但都比不上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快乐”错误,文中说“很少再有人认同哲学上‘所有
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的说法”。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
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B 项,论证对象分析错误,“论证人们在对对象
的迷恋时要保持一定的理性”分析不当,原文是说“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大概是人类最一致的
理想了”,应是论证了人们都会无拘无束地满足自我、听从自己的喜好。故选 B。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
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 A 项,“这种交
易划算”判断不当,从文中“获取时间的短暂有时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及“快乐感觉的延续需要
更大的时间成本”可知;B 项,“与卢梭提到的那种‘消遣’是一样的”说法错误,文中“似乎”两字表
明了作者并不赞成这一说法;C 项,“并不值得拥有”说法绝对,从原文“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难
题”以及“我们理性地认识抖音,不代表全盘否定或者断然拒绝,而是要实现抖音或者其他无数
个同类产品价值的转化”可知。故选 D。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2)B;(3)①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丰富多样、
机制灵活的公益模式。
②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去履行社会责任。
③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解析:(1)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这类题
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
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
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 项,“均超过 50%”分析有错。文中只是说“民营企业一直是
公益慈善捐赠的主力,捐赠占比超过 50%”,并没有说每个方面都超过 50%。故选 B 项。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
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 项,“很多民营企业走开发式扶贫之路,……‘免租金日’都是典型代表”分析有误。“免租金日”不属于扶贫。故选 B 项。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
归纳概括段意,提炼主要观点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
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
其”主”。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全面准确。本题考查学生结合三则材料概述民营企业如何
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材料一最后一节“我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注重围绕中心服务
大局,对国家提出的“走出去”、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军民融合、脱贫攻坚等,民营
企业都积极响应,并主动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企业家精神和家国情怀也促使民营企业创造出
了丰富多样、机制灵活的公益模式。”可总结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
丰富多样、机制灵活的公益模式。②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去履行社会责任。材料
三第二节中“公司通过捐款、捐物、做义工等多种形式,将公益活动融入企业文化中,让每位员
工都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可总结出,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 ①表现夫妻志同道合、情感深厚。夫妻同为“戏痴”,清贫寡淡的日子里,夫唱妇随,妻
子倒在李老三的臂膀上,李老三倒在戏台下,伴着红伞和装着老妇人像的黑包。②推动小说
情节发展。三处戏文伴随李老三的故事而穿插,毫无生涩之感。③增强文化韵味。戏文典雅,
富有文采。
(3)①互衬,戏外李老三痴迷衬托戏中李老三表演精彩,戏中李老三善良高义衬托戏外李老三
有情有义;
②双线交织,既丰富小说情节内容,又凸显小说歌颂情义的主题;
③揭示人物性格的成因,戏中李老三影响着戏外李老三个性品格形成;
④戏中李老三寄寓着戏外李老三的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点、鉴赏文学形象和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目的是表
现他思想很迷信”错, 根据文本中“伞是女人先前买的”、女人是在唱戏时“走的”、两人的“生
活却因戏而精彩”等信息可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表现李老三对妻子永别的悲痛与不舍,而
不是思想迷信。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表现手法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从情节结构、人物、
主旨等方面来分析。文本中三处戏文的作用,总的来说,戏文本身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情节安排上,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文本的情节围绕戏展开,从戏痴李老三爱听戏、唱戏,到找到戏痴
的女人,教她唱戏到女人在唱戏中走了,到李老三进城后听光盘戏,到李老三带伞和戏包看戏
也走了,从而使情节更为完整,一波三折;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戏文的三次呈现也表现夫妻二人
志同道合、情感深厚。
(3)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对照”,对
照,就是将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对本题来说,就
是把戏里角色李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放在一起写。作用,从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戏里角色李
老三与戏外戏痴李老三两个人物互相陪衬,戏外李老三对戏的痴迷衬托戏里李老三表演的精
彩;而戏里李老三的“善良、正直”影响戏外李老三性格形成,同时,也衬托了戏外李老三对妻子
的痴情和有情有义。从结构安排上,是双线交织的形式,丰富小说情节内容的同时,又凸显了小
说的主题,也让李老三的性格特点更为突出。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3.B; 4.(1)(龚遂)当面指责国王的过错,以至昌邑王脸色大变起身离开,说“郎中
令太会羞辱人了”。
(2)水衡都尉主管上林苑,为宗庙捕取祭祀用的牲口,官职与皇帝亲密接近,汉宣帝特别器重他。
解析:1.“甚说 ”“答曰”应该断开,“乱绳”是“治”的宾语,不可断开, 故选 C。
2.汉以前的五刑为墨、劓、剕(刖)、宫、辟,之后的五刑为笞、杖、徒、流、死。
3.“因此被任命为渤海太守”错,文中是先任命后召见。
4.【参考译文】
龚遂字少卿,凭借明经做官,官至昌邑国王的郎中令,侍奉国王刘贺。刘贺行为举止大多不
合正道,龚遂为人忠厚,刚毅有节操,在内向国王进谏规劝,在外指责昌邑王的太傅与相。(龚遂)
当面指责国王的过错,以至昌邑王脸色大变起身离开,说“郎中令太会羞辱人了”。
后来昭帝驾崩,因为没有子嗣,昌邑王刘贺承嗣即位,他原先的官属都征召入京。昌王邑即
位二十七天,最终因淫乱而被废黜。原昌邑群臣因犯让大王陷于恶行不道之罪,都被处死,被杀
掉的有二百余人,只有龚遂与中尉王阳因多次正言直谏而得以免去死刑,但被剃去头发判处城
旦之刑。(城旦:秦汉时的一种刑罚名,夜里筑长城,白天站岗防敌寇)
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附近郡县闹灾荒,盗贼四起,而郡守却不能将他们捉拿制服。汉宣帝
选拔力能治理者,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受任用,汉宣帝于是让龚遂担任渤海太守。那时龚遂
已经七十多岁了,宣帝召见他问他说:“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平息那里的盗贼,来满足我的心愿?”龚遂回答说:“海滨遥远,未蒙圣上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困扰而当地官吏不悯恤。所以使
得您的海滨百姓盗了皇上的兵器在水塘中戏耍罢了。现在您打算让我以武力制服他们呢,还
是让我用德化安抚他们呢?”汉宣帝听到龚遂的问话,非常高兴,回答说:“选用有德行的人,本来
是打算用德化安抚他们。”龚遂说:“我听说治理叛乱的百姓就好像整理没有条理的绳子,不能
心急,只有一步一步地,然后才可以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暂时不要用法令条文来限制我,让
我完全能见机行事。” 我希望丞相和御史暂且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让我根据实际情况
自行处置。”
龚遂到达渤海地界,郡中官吏听说新太守到来,派兵迎接,龚遂将护送迎接的人全都派遣
回去,移送文书命令属县全部撤回追捕盗贼的官吏,凡是拿锄头镰刀等农具的全部是善良的百
姓,官吏不得过问,只有手执兵器的人才是盗贼。龚遂然后不带随从,单独一人到达郡府,郡中安
定,盗贼于是完全平息,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救济贫民,选拔起用有德行的官吏,在
那里安抚管理百姓。
龚遂眼看渤海地方风俗崇尚奢侈,喜欢工商业,轻视农耕,于是亲自带头厉行节俭,鼓励百
姓务农种桑,春夏两季规劝百姓到田野耕作,秋冬督促他们收割,还让家家户户多积蓄果实、菱
角、芡实之类。由于龚遂的巡视劝勉,郡中都有积蓄,官吏和百姓都殷实富足。
过了几年,宣帝派使者召回龚遂,宣帝因为龚遂年事已高,不能担当公卿重任,就任命他水
衡都尉。水衡都尉主管上林苑,为宗庙捕取祭祀用的牲口,官职与皇帝亲密接近,汉宣帝特别器
重他。龚遂最终老死在官位上。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①写景上视听结合。竹编的门半开半掩,寺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
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描绘竹门半掩、寺院晨钟隐隐回荡、雨后松林苍翠宁静、
白鹤刚刚飞回的清幽静谧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山中世界的喜爱。
③反衬(或“对比”“衬托”)。“松”“竹”象征高洁,“鹤”象征闲适,与俗世中奔忙忧劳的自己形成对
比,呼应尾联末句,表达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
④巧妙扣题。“竹户半开”,可见更有早起之人;“钟未绝”,表明时间尚早,都照应了题目“早发”二
字,用笔绵密严谨。
⑤前后呼应(或“与尾句呼应”“结构缜密”)。颈联描写了山中优美宁静的景象,与末句在尘世中
回首遥望“此山”相呼应,表达了对山中闲适生活的喜爱和留恋。⑥用词精当(或“精于炼字”)。“静”字表现了松间的宁静,“霁”字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渲染出了静
谧、出尘的氛围。
解析:1.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
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
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 B 项,“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错误,“烟霞”,泛指山水、山林;“去”,离开;该句意为诗人
辞别宿处的山水胜景离去。故选 B。
2.此题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从遣词造句、手法的运用、意境的创设、情感的
表达、意象的选取等角度分析,此题“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句编的门半开半掩,寺
院晨钟声隐隐在回荡,松枝在雨后苍翠而宁静,白鹤刚刚飞回停歇,描绘了一幅山林清晨图景,
营造出幽深、静谧、出尘的氛围。
从写景的角度看是“视听结合”从抒情方式的角度是“借景抒情”;从意象选取看,“松”“竹”象征
高洁,“鹤”象征闲适,表达自己在世俗中奔走时内心的无奈、凄苦;从结构看,前后呼应,紧扣标
题,还可从炼字的角度分析。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
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1)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C (3)D
解析:(1)画线 句 子 存 在 两 处 语 病 : 一 是 “ 就 在 学 术 意 义 上 涵 盖 了 中 国 文 化 的
全 部 内 容 ”缺 少 主 语 , 从 句 意 上 分 析 , 应 将 “ 一 说 起 ”删 去 , 比 “ 经 史 子 集 ”
作 其 主 语 ; 二 是 语 序 不 当 , 应 是 先 说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可 分 为 ‘ 经 史 子 集 ’ 四
大 部 类 ” , 再 讨 论 “ 经 史 子 集 ” 的 意 义 。 分 析 题 目 中 的 四 个 选 项 , 只 有 B 项
全 部 修 改 正 确 。( 2)中 流 砥 柱 : 比 喻 坚 强 的 、 能 起 支 柱 作 用 的 人 或 集 体 , 就 像 立 在 黄 河 激 流
中 的 砥 柱 山 ( 在 三 门 峡 ) 一 样 。 擎 天 之 柱 : 古 代 传 说 中 支 撑 上 天 的 柱 子 , 现
在 指 能 控 制 局 面 或 在 危 难 中 能 转 危 为 安 的 人 。 语 境 强 调 儒 家 思 想 在 思 想 文 化
界 中 的 地 位 , 故 应 选 “ 中 流 砥 柱 ” 。 栩 栩 如 生:形 容 非 常 逼 真 , 像 活 的 一 样 。
生 生 不 息 : 指 变 化 的 发 生 和 新 生 事 物 的 产 生 没 有 终 止 , 不 断 地 生 长 、 繁 殖 。
语 境 中 强 调 中 国 文 化 的 生 命 力 旺 盛 , 故 应 选 “ 生 生 不 息 ” 。 富 丽 堂 皇 : 多 形
容 建 筑 物 宏 伟 华 丽 或 场 面 盛 大 , 豪 华 , 也 形 容 文 章 辞 藻 华 丽 。 高 耸 入 云 : 形
容 山 峰 、 建 筑 物 高 等 峻 挺 拔 。 语 境 中 强 调 国 学 这 座 文 化 大 厦 的 髙 峻 坚 实 , 并
没 有 富 丽 华 美 之 意 , 故 成 选 “ 高 耸 入 云 ” 。 古 色 古 香 : 形 容 富 于 古 雅 的 色 彩
或 情 调 。 美 轮 美 奂 : 形 容 新 屋 高 大 美 观 , 也 形 容 装 饰 、 布 置 等 美 好 漂 亮 。 语
境 中 说 的 是 中 国 文 化 这 座 殿 堂 高 大 漂 亮 , 故 应 选 “ 美 轮 美 奂 ” 。
( 3)根 据 括 号 后 的 句 子 “ 为 这 座 大 厦 开 了 一 扇 扇 的 门 窗 ” “ 使 得 空 气 流 通 、
阳 光 照 耀 ” , 那 么 括 号 内 句 子 的 句 末 强 调 “ 密 不 透 风 、 缺 乏 生 机 ” 与 后 文 语
意 更 连 贯 , 据 此 排 除 C 项 。 从 上 下 文 的 意 思 来 看 , 此 处 先 肯 定 钢 筋 水 泥 建 起
了 大 厦 , 然 后 指 出 了 其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在 表 述 上 存 在 转 折 关 系 , 据 此 排 除 A
项 。 对 比 B、 D 两 项 , D 项 以 “ 钢 筋 水 泥 ”作 主 语 , 和 前 文 联 系 更 紧 密 , 故 选
D 项 。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传统剪纸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求;新兴剪纸还借用其他艺术形式;若能顺势应变,与
时俱进
解析::①处,结合前文中的“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以及“传统题材‘遇冷’”可知,应
填写“传统剪纸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求”之类的内容;②处,结合后文“国画、年画样式”可知,应
填写“新兴剪纸借用其他艺术形式”之类的内容;③处,结合前文“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
美转化”,以及“现代人追求变化”可知,应填写“若能顺时应变,与时俱进”之类的内容。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逐渐从生存型走向享受型,表现
出强大的消费潜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
付出与收获
生活中,有付出才会有收获。——题记
生活是公平的,你付出什么,你就收获什么:付出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付出一种思想,
收获一种行动;付出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付出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收获,是一件很美
好的事,可是它也有自己的前提——付出。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颗种子一次被大风刮进了无边无际的沙漠中,只有一些
热带植物才能生长在这样荒芜人烟的地方。但是,小种子决定要在这里生根发芽,可当其他的
植物知道了他这个可笑的想法时,不禁笑出声来,嘲笑、讽刺铺天盖地而来,可是那颗小种子全
不在乎,它将自己深深地埋在地下,用自己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根往最深处伸去。经过一番拼
搏,它找到了水源。后来它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长成了一颗茂盛的植物。
上帝也是公平的,只有你付出过,他才会让你有所收获。那颗小种子在寻找水源时也曾折
断过自己的根,可是它并没有选择放弃,正是这样,才会有后来那颗茂盛的植物啊!
植物是如此,人亦如此。
小时候学走路,难免总要摔上几跤,才可以学会,若是经历一次摔跤后便放弃的人,恐怕长
大后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了。
有这样一句古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啊,世上并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一个人的,就
看你是否会去付出自己的努力了。要是努力过,付出过,就算没有成功,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你
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你获得了一次宝贵的经历了,这样也是向成功迈近了一步。
想收获,必须是要先付出。
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因为你们还不懂得付出,所以收获的并不多。”听了这句
话后,我真的觉得很惭愧,自我哇哇落地那天起,我付出的寥寥可数,而别人为我付出的则是多
不胜数,例如父母为了养育我而付出,老师为了教育我而付出,他们的付出都不渴望回报。而我
们呢?不但没有付出,还希望收获。现在想想,觉得自己真是太不应该了。
或许付出与收获不一定会像速度与路程那样成正比,但也绝对不会成反比。我一直坚信
并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付出过的人就注定会一无所得!”
解析:【审题】通读本则材料可知,材料的核心意思是,那些看似靠幸运获得的成功,也许并非
靠幸运,而是靠实力,实力的取得是兴趣、努力、热爱、自律、坚持……的结果。写作的任务
是: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立意要围绕“感触和思考”进行。 立意角度:
1.付出与收获;
2.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3.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素材准备:
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中,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
平。
②“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③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创立了新的宇宙学说,著有《时间简史》等书,被人们称为“当今
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 1963 年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医生认
为他只能活 2 年时间了。他却支持到现在,取得卓越的成就,获得学术界与大众一致的敬重,这
与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息息相关。1970 年,霍金不得不借助轮椅,至今已有 30 余年之
久,但他始终坚持物理学研究,甚至在丧失说话功能之后,仍然依靠机器工作。
④西晋时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
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三都
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中茅厕里也放着纸笔,一旦他琢磨出了好句子,便随时记
下。当时,在洛阳任职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里有个丑八怪想
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
秘书郎,借机苦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了《三都赋》,达官显贵竞相传抄,
一时“洛阳纸贵”。
结构设想: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比较适合写出议论文。
首先在多种立意中快速确定一种立意,给文章拟一个能引人注目的文章标题。
其次,从材料中引出文章的论题,提出论点。
第三,根据论点,利用论据进行论证,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使用论据需要注意论据的典型性和
覆盖面,尽量兼顾到古今中外的事例。
论证中可以使用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
第四,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站在一个立志报国的时代青年的立场上,谈对论点的认识。
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论点,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