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150 分钟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蓝诗玲认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关乎中国现代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怎样回应一个同时
需要民族意识和超民族意识的时代?她的看法是,只要民族国家仍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凭借,
民族本位的思维就会压倒国际主义的思维。此种说法未免画地为牢,事实上,至少在诺贝尔
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
以中国为例,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一直在互动之中,将中国与西方截然两分已
经价值不大。前面说到汪曾祺,重要的不是诺贝尔奖是否有能力领会汪曾祺文学语言的古典
韵味,而是它如何评估汪曾祺熔铸古今中西的创造性。汪曾祺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士大夫,
他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以其独到的才情与智慧,为当代中国小说闯出一条新路。而且,
汪曾祺并非只是在语言上用力,其语言的背后是中国人独特的人情之美,而这种美又并非一
味的诗意,而是在“极左”语言的灰烬中抢救出来的一种灵明,是温润如玉却潜藏着丝丝裂
纹的优雅,是从洞明世事的悲悯中释放出的生气。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
那就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但无论如何,问题不能被简化为要民族性还是要世
界性的问题,既不能偏激地认为中国文学不需要在意来自他国的奖项,也不能简单地搬用西
方现代主义的行话作为文学的评价标准。
就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来说,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恰相反,诺贝尔奖所代表
的卓越性标准之所以能够为某一民族国家严肃的文学人所尊重,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益
的刺激,用来疗治民族与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诺贝尔文学奖的诱惑如此强大,这诱惑不仅
来自于奖金,更来自于从“国民作家”一步跃进为“世界文豪”的无上荣光。鲁迅当然明了
这种诱惑,所以他在拒绝诺贝尔奖提名的信中把话说得十分严厉,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
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
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在鲁迅看来,中国作家认为自己不配,比认为自己足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更好。这似乎缺乏文化自信,
其实却是从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出发。倘若我们不是埋头做自己的事,而是一直将“中国人
离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当作最大的问题,对诺贝尔奖孜孜以求,这个奖的存在就会成为
破坏民族文学发展生态的因素。
对于鲁迅的这一告诫,中国文学人一直心有戚戚,不过时至今日,情况又有所不同。一
则,在后殖民的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似乎应放下“国民性批判”的包袱,何况,中国人对
于诺贝尔奖的渴望未必就超过其他国家,我们不必责己太过;二则,中国正处于全面、高速
的发展时期,完全应该在未来获得更多国际奖项,以彰显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鲁迅自有低调
的理由,那时的中国整体地被西方无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莫言的获奖或许预示一个辉煌
时代的开始。而更进一步的想法也许是:将来是否有可能出现更适合于中国文学且有能力与
诺贝尔文学奖抗衡的国际奖项?是否有可能出现以中国城市为首都的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
我们的关键诉求,其实是让各类文学奖百花齐放,它们不是复制诺贝尔奖,也不是以地区垄
断者的身份进行竞争,而是共同应对当今世界多向度、多层次的中心与边缘的矛盾。使不同
地区的作家追逐单一奖项,必然会使原本参差多态的文学世界共和国呈现出极不对称的供求
关系,使缺乏相关文化资本的国家产生强烈的匮乏感,从而导致对新殖民主义秩序的强化。
让文学创作立足于地方经验,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这是我们对
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让文学不仅仅关心地方,亦能自然而然地关心远方和他人,同样是我
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而要使这类期待成为可能,首先是要在具体的命运共同体的内部
以及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找到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使具体的“我们”能够通过文学
不断扩大自身。这既是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也是国际性文学奖的责任。
(摘编自汤拥华、朱国华《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
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揭示了民族本位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如果诺贝尔奖对汪曾祺的创作性没有能力进行评估,那么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
C.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是因为担心助长国人虚荣心,不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D.真正找到了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的国际文学奖,无须考虑作家的民族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针对中国诺贝尔情结中出现的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B.文章在论证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处于互动中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对鲁迅拒绝诺贝尔奖的观点既有肯定,又有新时代下的思考,彰显辩证的态度。
D.文章对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的设想,证明了多极化文学评奖系统会战胜单一奖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既有可能从民族本位发展出一种新的国际主义,又可以通过积
极的国际主义重新定义民族本位。
B.鲁迅低调地拒绝诺贝尔奖提名和莫言欣然获奖,这种变化背后透露着这样的信息:中国国
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在不断提高。
C.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可以用来刺激、疗治民族和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所以获诺
贝尔奖越多的民族越谦逊。
D.倘若未来在主要大洲上都有诺贝尔奖级别的国际文学奖,可能会对某一文化在全球的霸权
地位产生一定制衡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智能产品已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一大热点,每年都呈增长之势。包括互联网企业、手机
企业等在内的各领域市场主体,纷纷试水智能家居领域。但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当前智能家
居概念日趋火爆,但市场情况尚不理想。比如一些消费者诟病较多的“伪智能”问题,以市
场上大多数智能电饭煲为例,厂商目前只能做到让用户通过手机控制开关的程度,做饭时仍需用户自己操作。很多智能产品虽能联网、能让用户通过手机端操作,但与消费者期待的“智
能”仍相去甚远。
真正迈入“全屋智能”时代,我们仍要跨过一系列技术门槛。如“全屋智能”要求智能
家居中所有产品运行在统一平台上,遵循统一标准。这就意味着厂商要在进一步升级改善智
能化单品基础上,实现跨产品、跨品类互动。对已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来
说,携手打造更大的平台,克服产品兼容性差、难以相互连接等问题, 事关长远发展。此外,
智能产品的厂商和行业主管部门还要妥善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比如消费者担心的隐私泄露、
安全及系统稳定性等问题。破解机器之间、人机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症结,才能加速智能家
居产业健康发展, 让智能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美好生活。 (摘编自何
希《迎接“全屋智能”时代》,《人民日报》)
材料二:
标准,既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局中人的游戏规则,人工智能无论将如何改变世界,
改变不了的是标准的不可替代性。如果缺失标准,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将变得混乱;如果标
准不统一,市场将被分裂。我国虽然在关键技术领域已具备一定标准化基础,但由于缺乏顶
层设计,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机制还待落实。
为抢占人工智能这一轮科技主导权,在《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策略规划》、欧盟
的“人脑计划”、日本的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综合项目”中,标准规范与核
心技术、顶尖人才一起被列为强化部署重点。
发展至今已逾 60 年的人工智能近年却如横空出世般站在“风口”,其迫切需要建立明确
规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我国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掌舵。
(摘编自刘艳《标准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化竞争》,新华
网)
材料三:
这段时间,一款 AI 换脸软件持续刷屏。该软件通过获取人脸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
学习技术,将影视剧、 综艺节目片段中明星的脸换成用户的脸。可在满足用户短暂娱乐心理
后,这款软件中所设置的灰色条款引发用户对自身肖像权和信息安全的担忧。同时,软件换脸行为是否对影视剧、综艺节目构成知识产权侵权仍有待商榷。这场讨论,进一步促进人们
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反思。可以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智慧大爆发”带来的工具
伦理性问题一直未被解决,进而造成个人隐私泄露和法律伦理困境。如何确保安全、合理使
用人工智能,亟待向整个社会求解。
实现技术可用、可靠、可知、可控,首先要在人工智能商业考量中注入更多人文关怀。
必须明确的是,利用技术的主体和收益方应是人本身。其次更要让人工智能处在一个公平、
安全的市场伦理下发展:技术应当存在伦理边界,技术发展和市场伦理的底线就是公平和安全。
一方面,新的产品和技术应当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性能达到合理预期;另一方面新
技术发展应确保数字网络、人身财产以及社会发展的安全 (摘编自付千也《为人工智能注
入更多安全基因》,《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目前智能产品成为我国市场消费一大热点,每年都呈增长之势,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企业、
手机企业、智能家居等领域。
B.市场上大多数智能产品虽然打着“智能”的旗号,但实际达到的“智能”水准低,所以被
消费者称为“伪智能”。
C.标准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目前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具有一定标准化基础,但是还待落实
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机制。
D.AI 换脸软件背后潜在的消费者的隐私泄露现象,几乎是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产品都存在的
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加速“全屋智能”的发展,最需要解决智能家居跨产品、跨品类的互动和产品的兼容性、
连接性等技术门槛问题。
B.“全屋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方面,其概念火爆,虽然众多其他领域的企业纷纷在此领
域有所涉及,但市场情况并不理想。
C.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将人工智能标准规范与核心技术、顶尖人才列为强化部署重点,这足见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竞争的激烈。
D.“智慧大爆发”一方面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工具伦理性问题的困
境,这需要人们反思和解决。
6.请以智能电饭煲为例,结合材料,说说智能电饭煲应如何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敦煌,黎明中升起
⑴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
逸,花朵一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
此刻像天空一样宁静。
⑵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
湿漉漉的,麻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此时,我也像麻雀
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大街上。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
醒睡梦中的旅客。可是在阳关,干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莫高
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色鹿舍己救人,丑公主变美,千手千眼观音菩
萨……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
声就钻进了耳朵。
⑶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的栖息,
这些繁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
圣”张芝[注]家的墨池。张芝、张昶兄弟俩每天清晨就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在临河的墨池里
蘸一蘸笔尖就把水染黑了,还有他们家的庭院,到处挂满布,写着黑字的布在风里飘扬。这
些集“月之阴柔,日之阳刚,地之宽厚,天之崇高”于一体的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
像七月敦煌的天气滚烫、蒸熟生硬的果实。
⑷河岸上传来牛的哞叫声,几条狗在撕咬、打架,岸上是一排排土坯房子,有烟囱冒出了烟,是出租车司机刘家的,昨晚回家迟,几个来自远方的年轻游客租车去了雅丹。这是古丝
绸路南道北干线,由此向西沿白龙堆沙漠穿越罗布泊直到楼兰,再从楼兰到若羌转入丝路南
道,这条道为沙漠路。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
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
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
⑸年轻的斯文·赫定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走进沙漠后,目之所
及,全是荒芜贫瘠的黄色沙丘,茫茫沙海铺在眼前。干得能当火种的沙,掀起了干热的风,
疯狂吸食身体里不多的水分,皮肤干成了牛皮纸。干渴让他的队伍分崩离析。在见不到一丝
绿色和动物的痕迹、只有冷峻的星光划破死寂的夜里,斯文·赫定抽出沙里的身子,听着自
己在沙上发出的沙沙声,趁着凉爽的黑夜前行。当他靠吃野草、树叶、芦苇芽、苦水里的小
蝌蚪走出沙海,把最后一盏点亮的灯放在沙丘上时,多么希望失散的人员、骆驼、狗儿能跟
来,沿着他留下的足迹,找到于阗河……就这样,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
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 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
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
⑹党河岸上,土坯房上,许多烟囱冒起了烟,人们在告别昨夜的梦吗?我听见有音乐从窗户
里流出,有诵读声飘在村庄上空,这些美好的声音,让缀满果实的杏树心花怒放,让李广杏
子像海绵球在墙上蹦跳。天空万里无云,无边无际,向四面舒展开去,丰沛、连绵、密集的
阳光赋予敦煌灿烂无比的早晨。
⑺光焰四射的晨阳,漫过党河岸,洒向熙攘的城市、丰饶的村庄。在燃烧的阳光里,棉花
裂开坚硬的外壳,纷披的李广杏子星星似的闪烁在绿叶里,大片大片杏林就是深邃的夜空。
⑻敦煌已经醒来,而且喧嚣起来,我听见有人诵读:
⑼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
⑽黎明中起身的敦煌——
⑾鸣沙山就在前面,太阳这个大火球,早把那点湿气舔干净了,沙子开始发烫,远处沙丘
脊线上腾起火焰。这片沙漠背对海洋,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面朝大海啊。人们还记得大海的、
海草的味;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水花溅在脸上热辣而冰凉,激起尖利的惊叫声。来自海边的
人们在鸣沙山上逍遥,胀鼓鼓的风扫过一尘不染、炫目的沙丘,裹着花色披肩的年轻人吹着口哨,光屁股的孩子们在沙上厮打,从山脊上滚下来再爬上去。有马厩的气味飘来,有清脆
的铃铛声传来,浩浩荡荡的驼队从更远的沙脊上走来,训练有素的骆驼,驮着欢乐的、唱着
歌、尖叫的、互相拥抱汗津津的人们,穿越喷着火的沙丘。
⑿整个白天,鸣沙山持续不断的喧嚣、欢乐、呐喊,让平日里心情沉郁的人,此时容光焕
发,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明媚的期望。
⒀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
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 (选自《人民
日报》)
【注】张芝,东汉时敦煌酒泉人,曾在敦煌苦练书法。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从清晨的阳光写起,阳光“新鲜而明媚”的特点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愉悦、轻快
的情感基调。
B.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上面写着黑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表现了
张芝对敦煌的影响。
C.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既解释了敦煌的字面之意,又突出了
其气势雄伟浩大。
D.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敦煌人
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
8.文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9.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
光武徇河北,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与
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
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
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
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及军还,光武谓
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及即位,封俊为列侯。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
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四年,转徇汝阳及项,又拔南武阳。是时,太山豪杰多拥众与
张步连兵,吴汉言于帝曰:“非陈俊莫能定此郡。”于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张步闻
之,遣其将击俊,战于嬴下,俊大破之,追至济南,收得印绶九十余,稍攻下诸县,遂定太
山。五年,与建威大将军耿弇共破张步。时,琅邪未平,乃徙俊为琅邪太守,领将军如故。
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八年,张步畔,还琅邪,
俊追讨,斩之。帝美其功,诏俊得专征青、徐。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
相干,百姓歌之。数上书自请,愿奋击陇、蜀。诏报曰:“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负海
猾夏,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镇抚之。”十三年,增邑,定封祝阿侯。明年,征奉朝
请。二十三年卒 。 (节选自《后汉书•陈俊传》,有
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B.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C.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D.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受男尊
女卑思想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
B.“光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称其为光武皇帝,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C.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直接掌管一
郡政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D.“青”“徐”指青州和徐州,是沿用我国上古时代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的称法。东汉时期已
由九州演变为十三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陈俊年少有为,屡建战功。被刘嘉推荐给光武帝,后被任命为强弩将军。在安次之战中,
陈俊与敌人短兵相接,杀了敌军主帅,赢得了光武帝的信任。
B.陈俊足智多谋,善于用计。他向光武皇帝献上计策,让贼兵一无所获,不费一兵一卒打败
了敌人。
C.陈俊勇武善战,功勋卓著。在嬴下大破张步,并收缴九十多枚官印。后攻下诸县,平定太
山。后又与耿弇再破张步,调任为琅邪太守,继续兼任将军。
D.陈俊忠于朝廷,治理有方。他善于抚慰贫弱百姓,表彰节义之士,约束军吏,不让他们干
预郡县的事,受到百姓爱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5 分)
(2)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①,空惭旅鬓斑。
注: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者,原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
人。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中“开”,赋予“朝晖”以人的动态,全句由此而显得生机跃动,意兴盎然。
B.颔联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
C.颔联所写的云是朝云,风是晓风,和大多早行诗一样,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
D.颈联从景过渡到情。景是“征尘”“古戍”,情则是诗人以疑问形式抒发的感慨。
15.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奉节、东至宜昌的长江三
峡便是盛景之一。《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①“______,______”。
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②“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
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
原更是生长于此。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③“______,______”
(《离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19 题明代园林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可谓 。一般认为,修造园林是
文人倡导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但在明代“重文轻武”的社会背景下,武官也纷纷效仿文士雅
趣的造园行为。传统文人园林具有封闭与 的特征,但勋贵武官多开辟自家庄园为
半公共空间,承接文人墨客的游览聚会。他们一方面要借此表示对文人雅韵的 ,
以求得到文士认可;( )事实上,部分勋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文人话语权下的传统园
林美学,树立了自己的社会文化权威,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首先,勋臣大将凭借身份优
势, 修造庄园。其次,建于朝廷赐第之上的勋臣园林,凸显了诸侯维藩、永拱帝
室的政治象征意义,使得这些园林具有了非凡的神圣性。这种风范显然对文士具有极强的震
撼力。武官园林由于建造水准日益精湛,甚至明代中后期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园林。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登峰造极 秘密 膺服 不惜工本 B.无出其右 私密 钦服 不惜工本
C.无出其右 秘密 膺服 不惜血本 D.登峰造极 私密 钦服 不惜血本
18.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另一方面又要宣扬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以打破文士对话语权的垄断。
B.另一方面又要宣扬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打破话语权被文士垄断的局面。
C.另一方面打破被文士垄断的话语权,以宣扬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
D.另一方面打破话语权被文士垄断的局面,宣扬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武官园林建造水准日益精湛,甚至明代中后期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园林的现象
B.武官园林由于建造水准日益精湛,明代中后期甚至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园林的现象
C.武官园林由于建造水准日益精湛,明代中后期甚至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建造园林。
D.由于武官园林建造水准日益精湛,明代中后期甚至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建造园林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惩戒一直是教育的基本手段,其意义不仅仅是维护学校教育秩序,①______,尤其是树
立有效的规则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合格的公民。当然,②_____。体罚是各种惩
戒措施中比较特别的,或者说是极端的。现代教育理念对于体罚这种极端惩戒措施基本上是
排斥的,比如美国公立学校体系是完全否定体罚的。③_____,即便是非常强调学生保护与权
益的西方教育体系,惩戒在西方各类学校也普遍存在。
21、给下面这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5 分)
新华社成都 11 月 26 日电(记者李华梁)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
二号 M”目前建设顺利,预计 2020 年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这是记者 26 日从正在四
川乐山举行的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上了解到的。
核聚变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
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
“中国环流器二号 M”是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位于四川成都,由中核集团核
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建,是开展聚变堆核心技术研究的关键平台。
该装置以氢、氘气体为“燃料”,通过把它们注入装置并击穿、“打碎”产生近堆芯级别
的等离子体,来模拟核聚变反应。2019 年 6 月,伴随着主机线圈系统的交付,其全面工程安
装拉开序幕。
“目前工程安装进展顺利,预计 2020 年‘中国环流器二号 M’就可以投入运行,开展相关
科学实验。”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段旭如说。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喜欢热闹的民族,亲朋好友,大家围坐一桌,美酒佳肴,谈笑风生,
是表达幸福生活的重要仪式。合餐的饮食文化加深了我们的情谊,却存在着传染病毒细菌的
极大隐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关于传统“合餐制”“合食制”弊病的讨论。不少人疾
呼,有必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还有专家学者建议将“公筷制”“分餐制”纳入公共卫生管理视野,可仿效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革命,在全国范
围内推行一场餐桌革命。其实早在 2003 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但伴随
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鲜有人提及。不少专家指出,“算上这次疫情,我们已经太多次
提倡分餐制,又太少去思考为何难落实了。”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以“李明”的身份,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学校要举办一场演讲会,主题是:“文明就餐,健康饮食”,请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
的观点和思考。
②学校要举办一场辩论会,辩题是:“‘合餐制’好还是‘分餐制’好?”请你选择一个
持方,写一篇辩论稿,表达你的立场并反驳对方的立场。
③你的家人不理解“为什么一家人也要分餐,用公筷”,请你选择一位家人,就此给他/她
写一封信。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及解析
1.C 本题 A 项,“揭示了民族本位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错误,改变了“矛盾”的性质。
第一段说“至少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所以民族本位
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B 项,“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的推理不成立,第二段说“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那就需
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而“需要更恰当的奖项”不代表不需要诺贝尔奖;
D 项,“无须考虑作家的民族性”说法错误。最后一段说“让文学创作立足于地方经验,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
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这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其中“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
争”就是立足民族性。故选 C。
2.D 本题 D 项,“证明了多极化文学评奖系统会战胜单一奖项”变可然性为必然性。原文是说“是否有可能
出现以中国城市为首都的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我们的关键诉求,其实是让各类文学奖百花齐放,它们不是
复制诺贝尔奖,也不是以地区垄断者的身份进行竞争,而是共同应对当今世界多向度、多层次的中心与边缘
的矛盾”,作者希望未来出现以中国城市为首都的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催生各类文学奖百花齐放,建设一个多向度、多层次、多中心(文学首都)的文学世界共和国。这种新的多极化文学世界共和国可能会战胜单极化
的文学世界共和国。但是这种“希望”和“战胜”并不必然出现。
3.C 本题 C 项,“所以获诺贝尔奖越多的民族越谦逊”是强加因果,于文无据。
本题 C 项,“所以获诺贝尔奖越多的民族越谦逊”是强加因果,于文无据。故选 C
4.A; “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企业、手机企业、智能家居等领域”错,原文中说的是“包括互联网企业、手机企
业等在内的各领域市场主体,纷纷试水智能家居领域”。
5.A; “最需要”错误,文中只是说“真正迈入‘全屋智能’时代,我们仍要……难以相互连接等问题”,但
并末说明“解决智能家居……连接性等技术门槛问题”是最需要解决的。
6.①跨越技术门槛,升级改善智能电饭煲的性能,实现各类智能电饭煲与其他家居智能产品的互动;
②在智能电饭煲的技术和市场方面,建立明确规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③在智能电饭煲的商业考量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严格测试和验证智能电饭煲的性能,确保消费者的人身
财产和社会发展的安全。
7.D; “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错误。两者没有形成对比,
“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分析无中生有。
8.①斯文·赫定之事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敦煌之地的文化内涵。
②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
③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神秘性,以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文章写的是敦煌,插入与敦煌有关事情的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敦煌的传奇色彩。文章写斯文
赫定的事情是在第四、五两段,第四段‘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
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引出“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夭边升起
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可见斯文赫定尽敦煌沙漠,是被敦煌沙漠的
神秘所吸引,对沙漠充满梦想,勇敢踏进荒芜人烟的沙漠进行探寻。第五段叙述了斯文赫本第一次从喀什到
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经过,描述了斯文赫定对敦煌沙漠神秘之地的具体探寻,进而指出“百年来,
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盖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这是通过斯文赫定的故事来描述人们对敦煌神秘之地的寻找与向往,
表达了作者对敦煌的仰慕之情。此外,斯文赫定是欧洲著名的探险家,文章写他对敦煌沙漠的探险经过,增
加了文章的神秘性和传奇 I 性,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
9.①与开头所体现的“清晨”照应,由“清晨”到傍晚,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
②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微波”比喻成“音乐”,“轻轻踩过梦境”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丰富了敦煌的
形象。
③句子优美,对夜色的描绘十分真切,营造出朦胧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意蕴,使结尾富有诗意美,含蓄隽
永,令人回味。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角度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仔细阅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是景
物描写,主要描写了鸣沙丘从傍晚到夜晚,特别是夜晚的景色,对鸣沙丘夜晚景色的描写非常真切,营造出
一种朦胧的意境,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增加了文章意蕴。文章的开头写“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
心的雕像上…尹,是从一夭之中的清晨写起,而文章的最后一段说“黄昏降……肝起,天边上星星亮超来”,
文章由“清晨”写到“黄昏降临“,再到“月亮升起’,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圆合结构,文章结构严谨,浑
然一体。所以说文章尾段的时间正好与开头在时间上相互照应。“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
轻轻踩过梦境”主要运用了通过的修辞手法,用听觉来写视觉,风吹沙丘泛起的微波属于视觉效果,而细细
的音乐属于听觉,这是用听觉来描绘视觉。
10.B; (“齐地一向闻知陈俊之名,他进入郡界,盗贼都解散。陈俊统领军队在赣榆攻打董宪,进军攻破朐县
贼人孙阳,平定贼兵。”根据文意和前后关联细加斟酌,即可正确断句。)
11.A; (“女子没有取字的权利”,错。) 12.C; (收九十多枚官印是在济南。)
13.(1)应该让轻骑跑到贼兵前面,让百姓各自坚固壁垒(坚壁清野),来断绝贼兵粮食来源,可以不交战而消
灭他们。 “宜”:应该,可以。“坚壁”:坚固壁垒。“殄:消灭,歼灭。
(2)建武二年春,攻打匡城县贼人,攻克四个县,改封新处侯。领兵攻打顿丘,使三城投降。 “更封
改封。“引' 领兵。“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14.C“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错误,此联却别出心裁,用它们创造出豪雄气象。15.①“云出”风生”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暗含了诗人对边患的隐忧。②第五句以“征尘”代
战争,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
③尾联想起了西汉的少年志士终军,深为自己的长年漂泊、年华老去而功业无成感到惭愧。
这首五律,表达作者到居庸关边境的一种壮怀,其时建州女真、俺答、鞑靼等常犯边境,字里行间,渗
透着诗人对边事的关切之情。首联“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写朝阳驱散晨雾,不仅众山可见,还可以远
眺居庸关雄姿。颔联“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描绘出居庸关一带辽远空阔的地形,气势雄浑,格调高远。
“云出”“风生”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云出三边,隐示边外多事;风生万马,表达对军事行动的
想象,暗含了诗人对边患的隐忧。颈联“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正面写边尘不靖,征戍不停,以“征尘”
借代战争,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尾联“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前句运用典故,诗人感慨自
己不能像终军那样为国建功。末句感慨自己长年漂泊,双鬓已斑而一事无成,思之令人惭愧。据此分点概括
即可。
16,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17.B 秘密:强调隐蔽,不易被人发现和知晓;私密:强调因个人私有而不被人了解。园林并非隐藏的,
但因属于个人私有而不许外人轻易进人。故排除 AC。
不惜工本:不吝惜本钱、舍得花钱;不惜血本:强调为达到目的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后者有夸张色彩,程度
更深。选文语言客观平和,不适合使用过于夸张的词语。故排除 D。故选 B。
18.A “宣扬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与“打破被文士垄断的话语权”之间有因果联系,语序不能倒置。故排
除 CD;前面的分号提示两句句式一致,排除 B。故选 A。
19.D 原句有三处错误:“由于”位置不当,导致主语混乱;没有与“出现”相匹配的宾语;“甚至”位置
不当。
A 项,没有修改“甚至”位置不当的问题。
B 项,没有修改“由于”位置不当,导致主语混乱的问题。
C 项,没有修改“由于”位置不当,导致主语混乱和“甚至”位置不当的问题。
20①更是为了孩子全面健康成长(更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 ②我们不能把惩戒与体罚直接挂钩(惩戒不等
于体罚) ③但排斥体罚并不等于废止惩戒 第一个空根据“惩戒一直是教育的基本手段,其意义不仅仅是维护学校教育秩序”,应该填入惩戒的进一
步意义,即“更是为了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第二个空根据文段意思和“体罚是各种惩戒措施中比较特别的”,
填入“我们不能把惩戒与体罚直接挂钩”;第三个空根据“即便是非常强调学生保护与权益的西方教育体系,
惩戒在西方各类学校也普遍存在”,填入内容应该是体罚和惩戒的关系,“但排斥体罚并不等于废止惩戒”。
21.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 2020 年投入运行。
解析:第一段是语段的核心段,点明主要事件,事件是: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
M”目前建设顺利,预计 2020 年投入运行。后文就是具体介绍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 M”,介
绍它的原理,别称为“人造太阳”,介绍承建平台,介绍装置和进展。
22.任驱材料作文,材料指向比较明确,提倡分餐制、公筷制,写作应基于该立场。也可分析合餐文化的渊源,
难以改变的原则等。注意演讲稿、辩论词和书信的文体格式。
【参考译文】
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人。年轻时做郡吏。刘玄登位,任用宗室刘嘉做太常将军,陈俊做长史。光武攻
取河北,刘嘉送信推荐陈俊,光武任用他做安集掾。跟随光武在清阳攻打铜马,进军到蒲阳,拜任强弩将军。
和五校交战于安次,陈俊下马,短兵相接,所向披靡,追击二十多里,斩杀敌军头领而回。光武望着他慨叹
说:“战将都像这样,难道还会有什么担心吗!”五校领兵退入渔阳,经过各地抢劫。陈俊对光武说:“可
以派轻骑绕出贼兵前,让百姓各自坚守壁垒,来断绝贼兵粮食来源,可以不交战而消灭他们。”光武觉得他说
得对,派陈俊率领轻骑奔出贼兵前。看到百姓保守壁垒坚固完好的,命令他们固守;散在野外的人,趁机抢
劫他们。贼兵来后没有东西可抢,于是散乱失败。等部队回来,光武对陈俊说:“困住这些贼兵,全是将军
的计谋。”等光武登位,封陈俊为列侯。建武二年春,攻打匡城县贼人,攻克四个县,改封新处侯。领兵攻打
顿丘,使三城投降。这年秋,大司马吴汉秉承皇上的旨意拜任陈俊为强弩大将军,分兵到河内攻打金门、白
马贼人,全都攻破贼兵。建武四年,转攻汝阳以及项县,又攻克南武阳。这时太山豪杰大多拥兵和张步联合,
吴汉对光武说:“除陈俊没有人能平定这个郡。”于是拜任陈俊为太山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务。张步听说后,
派他的部将攻打陈俊,交战于赢县城下,陈俊打败敌军,追到济南,收缴官印九十多枚,逐渐攻下各县,终
于平定太山。建武五年,和建威大将军耿弇一同攻破张步。这时琅邪没有攻平,于是改任陈俊为琅邪太守,
兼任将军一如过去。陈俊一向在齐地闻名,他进入郡界,盗贼都解散。陈俊统率军队在赣榆攻打董宪,进军
攻破朐县贼人孙阳,平定贼兵。建武八年,张步反叛,回琅邪,陈俊追讨叛军,杀张步。光武赞美他的功劳,
诏令陈俊可以专征青州、徐州。陈俊抚慰贫困的人,表彰有节义的人,检察节制军官,不得和郡县相关涉,百姓歌颂他。几次上书请求,希望能奋力攻击陇西、蜀郡。诏书回覆说:“东州刚攻平,是大将军的功劳。
那里盗贼出没,背靠大海扰乱华夏,国家把这看成重大隐忧,你暂且努力镇守那里。”建武十三年,增加食邑,
定封祝阿侯。第二年,受召回京奉朝请。建武二十三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