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稽阳联考历史科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
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
试题卷是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诗经》中有很多赞颂祖先或当权者功德的名篇,有谓:“……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
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商之孙子,其丽不亿(指数量众多)。……侯服于周,
天命靡常(指天命无常)。”结合所学,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击败商王朝军队的主力 ②政治制度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
③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维护政治秩序 ④旧商贵族微子启臣服于周而被封于宋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秦王扫六合》中写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盛赞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六国的业绩。为了巩固统一,秦朝
A.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使贵族政治逐渐取代官僚政治
B.修筑以洛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陆路由驰道、直道组成
C.以小篆书写为标准统一文字,该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
D.在岭南地区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随后开凿了灵渠
3.雕版印刷技术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图 1 所示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
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它印刷于
A.东汉
B.唐代
C.五代十国时期
D.北宋时期
4.元朝制度多沿袭宋、金旧制,同时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
官僚机构。下列关于元朝机构职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御史台是监察机构,纠举官吏不可以先斩后奏
B.枢密院执掌军事,行省民政事务须上报枢密院
C.中书省主持全国的政务,并直辖“腹里”地区
D.宣政院是管理佛教事务和藏族军民的地方官署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然而明代大学士,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
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对明代大学士的
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明王朝位高权重 ②职能相当于唐代中书省
③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④不能正式统领六部百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从临时、定期的集市发展为
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其中“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述的是清代
A.汉口镇 B.景德镇 C.佛山镇 D.朱仙镇
7.从 1840 年开始,随着列强的步步侵略,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下列列强在华攫
取的侵略权益,按其获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③承认中东铁路由英美等国共管 ④由日本独霸到列强共同支配中国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8.下表是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单位:千关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经济走向。根
据下列数据,能够得出当时
A.农产品作为商品开始外销 B.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C.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D.逐渐改变近代以来贸易逆差现状
9.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次改变人类历史的思想运动,谈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运
动时,就不得不提及发生在 20 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A.提倡科学与民主、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实行文学革命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拉开了运动的序幕
C.促进了民众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D.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请看图 2 报影,对这份报刊解读正确的是
A.提出“自强”、“求富”口号
B.特点是语言通俗,取材世俗
C.开创了国人自己办报的先例
D.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
11.新中国成立时期,一位参加典礼的亲历者这样回忆:从下午 3 点一直呆到晚上 10 点,虽
然几乎长达一整天,却是并无丝毫倦意,整整 7 小时都是在极端兴奋中度对的。……只能自
己脑子里不断重复“今天的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的”这样一句话。结合所学,“感情
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很可能是因为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③为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④三座大山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A.① B.①②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
通常指政治宣传画。仔细观察图 3(标语:公社食堂强,饭菜
做得香,吃着心如意,生产志气扬)并结合所学,该宣传画
内容从本质上反映了
A.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
B.人民生产积极性受严重挫伤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优越性逐渐显现
D.“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
13.有很多诗词可以用来描绘中日关系,如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
裳”反映两国友好往来;用“只一衣带水,便隔十重雾” 记载惨痛的回忆。结合所学,下
列中日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唐玄宗时期的“大化改新”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过程
B.1895 年的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C.《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对侵华战争未表示其深刻的反省
D.共同出席美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4.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大的推动力。1985 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C.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D.“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15.“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做抵押;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因
欠债而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这一法令
A.成为了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B.使所有奴隶重获自由身份
C.稳定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D.保障雅典公民的政治权利
16.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
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
确的是
①创作的天花板壁画《创世纪》由取材于《圣经》故事的九幅巨画组成
②为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设计大圆顶,解决跨度过大又无立柱支撑的难题
③其代表作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古代艺术品之一
④是佛罗伦萨共和政体的坚定拥护者,曾经为美第奇家族从事雕刻工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李平沤先生翻译某著作时,在译者前言中写道: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
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法国命运的航船驶向何方?在正文中
出现了“公意”、“民主共和制”等词汇。他翻译的著作最有可能是
A.《政府论》 B.《哲学通信》 C.《社会契约论》 D.《论法的精神》
18.2019 年 12 月 18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针对特朗普总统的两项弹劾案。2020 年 2 月 5
日,参议院投票否决了众议院通过的决议,特朗普未被定罪,这意味着他不会被罢免。这说
明
A.存在连锁式的制约与平衡 B.最终结果是相互妥协所导致
C.美国总统很难被罢免定罪 D.参众两院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19.纪录片《大国崛起˙英国》中有这样的评论谓: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
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最终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下列项中,与之
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牛顿发现宇宙规律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②牛顿的贡献引起近代科学革命,直接推动工业革命发生
③瓦特解决了核心的动力问题,使工业化以惊人速度展开
④“钥匙”打开“大门”体现“科”与“技”的密切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
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
量。……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材料可以解读出
①号召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②勾画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③呼吁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④无产阶级夺权后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
极为惨重的阵地战。英军投入作战有 54 个师,法
军 32 个师,德军为 67 个师。英、法联军伤亡 79
万 4 千人,未能突破敌方防御,仅推进 5-12 公
里。德军损失 53 万 8 千人,虽然失去 240 平
方公里的壕沟阵地,却成功拦截了协约国的
战略目标。结合所学判断,该战役发生于图 4
中的
A. ① B.② C.③ D.④
22.2019 年 10 月 20 日至 22 日,以“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
体”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召开。下列关于互联网的说法,正确的
项是
①汇聚全人类的智慧,具有人类大脑的创造性功能
②作为一种技术,催生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③作为一种媒介,对多元世界文化形成起促进作用
④中国经历高速发展历程,城镇增速远远超过农村
A. 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1920 年 9 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 年 3 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
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列宁的这两次讲话
A.前者反映农业集体化,主要为解决战时粮食问题
B.后者反映了农民不能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C.政策调整主要是基于苏德战争结束社会危机重重
D.这反映了苏俄在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4.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从自身利
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
又是发展变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A.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被美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取代
B.50 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发展的趋势
C.90 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一超多强”国际格局已形成
D.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并推动了整个第三世界的发展
25.《伯利克里时代新解》一文中指出:“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
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
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
性。”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彻底否定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B.要以发展的观点看西方民主政治
C.西方民主制度优于东方君主专制 D.要以辩证的态度看西方民主政治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开办黄埔军校应该说是孙中山军事上失败的结果。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有两个运动,
一个是新军运动,另一个是会党运动。辛亥革命以后,他的活动渐渐变成了拉拢军阀,结果
是不断遭到失败。这就教训了孙中山,所以他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懂得了建立革
命军队的重要,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一九二三年决策,一九二四年正式开办黄埔军校,
并决定由蒋介石当校长。
——摘自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
材料二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
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是劳而无功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这种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一种具体的右倾机会主
义的表现。他的来源是由于对敌人的力量估计不足,是由于对客观的困难特别是持久战与堡
垒主义的困难有了过分的估计,是由于对自己主观的力量特别是苏区与红军的力量估计不足,
是由于对于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不了解。因此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反对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
线的斗争,是反对党内具体的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这种斗争在全党内应该开展与深入下去。
──《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1935 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共产党人在 1924-1927
年 8 月前的主要活动及教训。(6 分)
(2)结合所学,指出党史对材料二中“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别称,用史实说明中央的总结
决议的影响。(4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新经济出现的背景:第一,是信息革命。通讯信息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新经济
产生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第二,是经济国际化。包括生产国际化,跨国公司发展,
生产、组织、技术国际化,高技术使生产专业化分工更细,使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贸易国际
化,国际贸易增长超过生产的增长。资本国际化,国际资本跨地区、跨国家、跨银行、跨币
种流动,规模、数量、速度大大超过历史上以往任何时期。
——肖炼《美国经济研究》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使传染病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快速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使人口
日益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传染病也随之流行到各国。携带病原体的病人从一个国家到达另外
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比传染病的潜伏期还要短。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传统的隔离方
式根本无法生效,也使得一国爆发的传染病会迅速的传播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传染病全球化的原因影响及策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新经济”出现的原因。(4 分)
(2)结合所学,列举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除传染病横行外存在的问题(至少三例),并说明解
决对策。(6 分)
28. 文化是一种精神传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虽经千难万险,百转千折,仍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焕发出永
不穷竭的生命活力。在这个伟大的文化长河中,孔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民国时期的著
名学者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自孔子以前
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李存山《中国文化不息的一个象征》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
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
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
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惟自汉武以来,学尚一尊,百家废黜,吾族聪明,因之
锢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又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斯二者,于近世
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不于报章上词而辟之,则人智不张,国力浸削。吾恐其敝将
只有孔子而无中国也。即以国粹论,旧说九流并美,倘尚一尊,不独神州学术,不放光辉,
即孔学亦以独尊之故,而日形衰落也。
——陈独秀《通信》(《新青年》第 2 卷 6 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孔子为传承“以前数千年文化”所做的努力。请用一句
概括你对“自孔子以后数千之数文化,赖孔子而开”的理解。(5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理学家朱熹在社会政治理论方面的观点。概括宋明理学
家为完善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4 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有两种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来“学尚
一尊”,历代统治者往往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统治国家。试从汉武帝和唐太宗的思考与实践
加以说明。 ②儒家思想之“阶级纲常之伦理”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在
近代中国“日形衰落”。 试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为例,分析推动儒家思想 “日形衰落”
的措施。(6 分)
29.1940 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黑暗的一年,也是孕育光明的一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一 从 1940 年 4 月希特勒下令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到 1945 年该营解放时,该营注册编
号的囚犯逾 40.5 万人,其中 1∕3 为女性。除小部分从事修膳和建筑劳动外,囚犯大多从
事冶金、矿山和其他工业的劳动。大批犹太人被押解到集中营。据推测,五年中因疾病被处
决、被毒气室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 100 万,其中 30 万人是注册编号的囚犯。
——摘编自(德)古德龙·施瓦茨《纳粹集中营》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1940 年大事记(部分) 4 月 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5 月 德军占领荷兰、比利时,英法联军实施敦刻尔克大撤退,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
6 月 法国投降
7 月 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列颠之战爆发
8 月 英国夜袭柏林
9 月 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
——据人教版《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整理
材料三 1940 年 8 月 20 日晚 8 时,八路军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8 月 20 日到 9 月 10
日,是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拔除了敌人在华北各主要铁路、公路上的无数大小据点,
使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网完全陷于瘫痪。在战役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八路军侧重于粉碎敌人大
规模的报复“扫荡”。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
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它用事实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
柱。百团大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朱海燕等《百团大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结合所学,从世界遗产角度
对它作简要介绍。(5 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 1940 年战争呈现的态势。结合所学,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积极意
义,并分析英国能扭转战局迫使德国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的原因。(6 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百团大战的指挥者并分析该战役的影响。(4 分)
2020 年 5 月稽阳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答案 B。解析:从“凉武王,肆伐大商”中可知①正确;从“天命靡常”可知当时政治制
度体现王权与神权相结合,②正确;③表述正确,但无法从材料中体现;从“商之孙子,侯
服于周”并结合所学可知④正确,故选 B。
2.答案 C。解析:郡县制使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排除 A;秦朝的水陆交通是以咸阳
为中心而非洛阳,排除 B;C 表述符合秦朝;秦朝是先开凿灵渠然后在岭南地区实施军事镇
守和行政管理的,排除 D。
3.答案 B。解析:《金刚经》雕版印刷于公元 868 年,是唐咸通九年,故选 B。
4.答案 C。解析:元朝御史台在纠举官吏时可以先斩后奏,排除 A;各省军政事务需上报枢
密院而不是民政事务,排除 B。C 符合元朝政治制度。宣政院是中央官署非地方官署,排除
D。
5.答案 B。解析:从材料“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可知内阁
大学时地位不高,故“位高权重”错误,排除①。唐代中书省掌握中央行政权,明代大学士
不是行政机构,排除②。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但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故选择 B。
6.答案 A。解析:据所学可知“人烟数十里,户数千万家”描述的是汉口镇,故选择 A。
7.答案 A。解析:①是 1842 年《南京条约》后取得;②是 1901 年《辛丑条约》中取得;③是一战后
的 1919 年取得;④是 1922 年《九国公约》之后实现
8.答案 B。解析:农产品作为商品外销从鸦片战争后就有,A 错误;从表中可知进口生活消
费品占 85%,出口以农产品和手工业口为主,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加深,B 正确;民
族工业短暂春天还未出现,C 错误;贸易逆差没有改变,D 错误。
9. 答案 B。解析: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地点为上海,所以 B 是不正确的,故选 B
10.答案 D。解析:图片报影是《时务报》,结合所学可知,该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它
的创办,有利于推进变法,开启民智,选择 D。“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口号,排除 A。
《时务报》是政论性报刊不是通俗性报刊,排除 B。开创国人办报先例的是《昭文新报》,
排除 C。
11.答案 D。解析:“感情绝不是用文字所能表达”实际指新中国成立及其意义。故选 D。
12.答案 D。解析:宣传画所宣传的内容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本质反映的是以“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D 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冒进,A 错误;B 是影响,
不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不能反映社会主义优越性,C 错误。
13.答案 D。解析:“大化改新”是唐太宗时期,排除 A。黄海海战发生在 1894 年,排除 B。
《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对侵华战争表示了其深刻的反省,排除 C。D 符合史实,选择 D。
14.答案 C。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 1988 年邓小平提出的,排除 A。“尊重知识、尊
重人才”的号召是邓小平在 1977 年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做座谈会上提出的,排除 B。C 符合史
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是 1956 年提出来的,排除 D。
15.答案 C。解析: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是公元前 449 年的《十二铜表法》,该法案是承认债务
奴隶制的,排除 A。据所学可知该法令是“解负令”,“解负令”解放的是因债务沦为奴隶的
平民,而不是其他奴隶,当时的雅典本身处在奴隶社会,不可能解放所有奴隶,排除 B。“解
负令”解放因债务沦为奴隶的平民,使得雅典公民的群体得以保障,也就有利于稳定民主政
治的社会基础,选择 C。保障雅典公民政治权利的梭伦改革政治领域的措施,与“解负令”
无关,排除 D。
16.答案 B。解析:米开朗琪罗是为圣彼得大教堂设计大圆顶,②是错误的,故选 B。其他几
项教材中都有表述。
17.答案 C。解析:从材料可知,这部著作所体现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结合
所学可知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故选 C。
18.答案 A。解析:从材料反映总统、众议院、参议院间的制约平衡关系,故 A 正确。材料
没有体现相互妥协,B 错误;不能说明总结很难被罢免,C 错误;参议院与众议院都代表资
产阶级利益,D 错误。
19.答案:A。解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起推动作用,解放人们思想,激发
了人们的创造力,促进工业革命发展,故①正确;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因素是市场的扩大,
故②不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
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使英国率先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故③正确;第
二次工业革命使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故④不正确。
20.答案 D。解析:据材料“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 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等信息可知是《共产党宣言》,勾画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是空想社
会主义者,排除②,其余几项从材料可以获知,故选择 D。
21. 答案 C。解析:考查一战中主要战役的特点以及空间位置。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索
姆河战役,而索姆河位于图中③的位置。①为马恩河战役位置,②为凡尔登战役所在位置,④位于比利时境内,没有大规模战役发生。
22.答案:B。解析:人类大脑能生成并创造新知识而互联网不能,故①不正确;结合所学,②正
确;传统艺术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改造下,呈现更丰富的艺术形态。并在与其他民族优秀
文化的交融中,完善发展自己,形成多元的世界文化,故③正确;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速远
远超过城镇,故④错误。
23.答案 D。解析:1920 年讲话反映的是余粮收集制,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排除 A。1921
年的讲话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固定粮食税,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的所有粮食,排除
B。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主要是基于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而不是苏德战争,排除 C。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反映了苏俄在不
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选择 D。
24.答案 B。解析: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结束后国际政治
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不是美洲为中心的格局,排除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 50
年代后期,见教材导语,选择 B。目前尚未形成新的国际格局,排除 C。中国是不结盟运动
的观察员国而非成员国,排除 D。
25.答案 D。解析:从“津津乐道地称颂伯里克利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 雅典奴隶
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是辩证看待西方民主政治,选择 D。材料“雅典奴隶制民主
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说明作者没有彻底否定西方民主制度,排除 A。作者是从“优越性”
和“局限性”来分析政治文明,不是发展的眼光,排除 B。作者看来不能“以它的‘优
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因此并没有说那种政治文明更为优越,排除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
答案:
(1)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军阀混战;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苏联和
中国共产党的帮助。(3 分)活动:1924 年,参加国民党一大,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
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6 年,出师北伐。(如写发动工人运动也可给分)(2 分)
教训: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 分)
(2)别名:遵义会议。(1 分)影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
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的标志。(3 分)解析:第(1)小题考查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活动。第 1 小问,可以从当时社会环境(社
会性质;军阀混战)、孙中山方面、苏联与共产国际等角度回答。第 2 小问,则结合所学即
可。第(2)小题考查遵义会议。用史实说明中央的总结决议的影响即回答遵义会议的影响。
27.
答案:
(1)原因:信息革命;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克林顿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
经济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
增长。(4 分)
(2)问题:发达国家主导,南北差距加大;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
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 分)
对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人民同心协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3 分)
解析:第(1)小题考查美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新经济”出现的原因,通过材料的补充,
表明美国“新经济”成就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答案要点,两点来自材料,两点来自
教材,都不能少。第(2)小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选用传染病
相关材料,是对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这一热点的反映。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答案表述都来自教
材,相对比较容易,问题是多选三,对策相对开放,自己表述合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28.
答案:
(1)努力:编订诗书;创办私学;学习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3 分)理解:儒家思想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如答孔子成为儒家文化创始人得 1 分)(2 分)
(2)观点: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利。(2 分)途径:格
物致知;致良知(或知行合一)。(2 分)
(3)选择观点①:汉武帝:独尊儒术;重用儒生、设立太学、表彰六经(3 分,答出独尊
儒术 1 分,措施 2 分,其中措施答出 1—2 个给 1 分,答出 3 个给 2 分,总分不超过 3 分)
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或均田制、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
(或《唐律》体现以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或提高
进士科地位。(3 分,经济、法律、文化三个角度各 1 分,总分不超过 3 分)
选择观点②:辛亥革命:提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禁用清政府颁行的
教科书,新编教材必须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废止有碍民国精神及非各学校应授之科目,小学禁止读经科。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提倡新道德,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狂人日记》批判人吃人的礼教本质。(6 分。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各 3 分,其中不作观点选择不得分)
解析:第(1)小题考查孔子的贡献。第 1 小问,孔子为传承“以前数千年文化”所做的努
力,即回答孔子传承礼乐的活动。第 2 小问,即回答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的影响。第(2)小
题考查宋明理学,第 1 小问,结合教材即可回答。第 2 小问,完善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
主要途径,即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或致良知。第(3)小题在理解
题干的基础上,选择第一种“统治者的举措”,汉武帝联系必修三“罢黜百家”,唐太宗和
康熙帝联系选修四相关举措作答。选择第二种“措施”,辛亥革命联系必修一,新文化运动
联系必修三作答。
29.
答案
(1)监禁、劳役(苦役)、灭绝(屠杀)(2 分)介绍: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或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众多集中营的
典型);是纳粹实行种族灭绝的罪证。(3 分)
(2)态势:法西斯德国处于进攻状态;大片欧洲领土沦陷;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
逞。(2 分)积极意义: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以后的大反攻保存了实力(1 分)原因:以丘吉
尔为代表的政府抵抗决心坚定;英国军民同仇敌忾,士气高昂;英军用大量高射炮和先进的
雷达设施;英军夜袭柏林,促使德军空袭伦敦等大城市减轻了英国机场和飞机制造厂的压力。
(3 分)
(3)指挥者:彭德怀。(1 分)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体现出中共在抗日
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振奋了全国军民胜利的信心;激发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斗志。
(3 分)
解析: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第一小题考查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和奥
斯维辛集中营遗址的特点。第二小题考查 1940 年的欧洲战场。第三小题考查 1940 年的中国
战场。(1)第一小问“暴行”,结合所学可知,法西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要是监禁、劳
役、屠杀犹太人。奥斯维辛集中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首先要明确它的特殊性,它不是一般的
文化遗产,而是具有警示性的文化遗产;其次它的警示性是它见证了法西斯的罪恶,所以要
明确它是纳粹种族灭绝的见证;同时它也是德国法西斯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2)第一小问“态势”,根据表格及所学,我们可以看到此时德国处于进攻状态,并先后
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可以归纳为“德国处于攻势;欧洲大片领土沦丧”。从表格中还可以
看到就在这一年,德国的进攻态势开始被遏制,主要是“海狮计划”的不定期推迟,可以归
纳为“希特勒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第二小问“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积极意义”,结合
所学作答即可。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以从英国政府的态度、英国军民的士气、英
国先进的武器和德军变动作战目标给英国带来的时机这些角度分析。
(3)第一小问指挥者,结合所学直接作答。第二小问“战役影响”,结合材料中“共产党
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
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等信息,可以从对日军的打击、中共的领导、全国士气、世界
反法西斯斗志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