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苏省 2019-2020 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2020.4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青春片《少年的你》上映短短数日,在各大影评网站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所谓青春片
是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为主要叙事背景,以青春化的语态和视角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以
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的电影类型。近年来青春片的类型化创作日臻成熟,像《致我们终
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闪光少女》《匆匆那年》等,都在主题提炼和话题延展方
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在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当中引起关注。
与青春有关的主题,往往和成长困惑、自我突围、性别焦虑、叛逆思维联系在一起。
这些主题在亲情的牵挂、爱情的萌芽和友情的羁绊之下有着广阔且丰富的演绎空间。在现
实生活中并未掌握话语权的青少年,在青春片里总是急切地想要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
我价值的实现。
创作青春片的难度在于在政策的规约下完成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的故事讲述,让观
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深度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而创作青春片最为忌讳的就
是机械说教和强行拔高,沦为故作深沉的传声筒。
《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把故事背景放到高三年级的
复读班,加上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影片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警示价值。
影片试图进一步放大应试教育与人格塑造、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而引入的单亲家
庭、问题少年等命题让这冲突来得越发猛烈。总之,从青春片的主题挖掘来看,无论是残
酷青春还是校园喜剧,虽然故事基调和讲述视角不同,但它们都在试图解锁青少年群体的
心路历程,都在试图为未知的青春寻找正确的打开方式。
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才能够成功。
在长大成人的道路上,青少年时刻面临着荷尔蒙的超常释放。身体的快速成熟打乱了心理
发育的节奏。对于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敏感、叛逆、激进、冲动、感性、脆弱、
好奇几乎成为每个人走过青葱岁月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又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
志。主人公陈念和小北,一个是优秀学生,一个是街头顽童,偶合的命运与偶然的相遇,
以及对于情感和温暖的真挚渴望,让两颗孤独又脆弱的心灵找到了缱绻的港湾,爱的初体
验也在懵懂中孕育。于是,“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他们用专属于少年的意气和行动
去掩盖罪责,试图以此来挣脱命运的不公。施暴者魏莱、办案民警、置身于校园暴力中的
学生等角色,亦有可圈可点之处。
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色名字、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都是2
这部电影在艺术水准上超越庸常的制胜之道。在看守所里叠映在玻璃幕墙上的陈念与小北
的面庞,二人相视无言、持久呜咽时的极近特写,在两辆警车上跨越空间的对话等都显示
了创作者娴熟的镜头掌控力。
此外,影片还把许多隐喻埋伏在剧情当中。如陈念与小北剃掉长发变成同款发型,是
他们为青春献祭的仪式,也是他们宣告长大成人的心理涅槃。又如在陈念出走时,镜头转
向暴雨击打下蜷缩在街角的花朵,仿佛告诉观众:陈念虽然弱小无助却依然执着倔强地守
候着明天。再如影片末尾那堆叠如山的试卷,仿佛批阅的不是高考命题而是一场漫长的人
生问答。《少年的你》主题凝练、笔触凌厉、角色走心,针对校园霸凌提出问题又尝试寻
找答案,给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以真诚的提示与由衷的关切,正如影片中所言:“路
上一直有阴影,但是抬头总能看见阳光。”挥去校园霸凌的阴霾,青春终将迎来晴朗的天
空。
(选自《光明日报》2019 年 11 月 7 日)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青春片如果不能让观众产生身份、情感以及价值的认同,就会沦为故作深沉的传
声筒。
B.只要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形象,青春片就
能成功。
C.敏感、叛逆、感性等关键词成为青春片里角色的符号标志,陪伴每一个人走过青
葱岁月。
D.《少年的你》中,主角的特写,警车上跨越空间的对话等,显示了影片超常的艺
术水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主题、人物形象、制作艺术、剧情设置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电影《少年的
你》成功的原因。
B.文章多角度切入,按照从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的逻辑顺序论证了《少年的你》获
得成功的原因。
C.作者在文中通过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来阐释自己对青春片的见解,层次分明,结
构清晰。
D.作者通过对小北和陈念形象的具体分析,证明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青春
片成功的重要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表现出在现实生活中并未掌握话语权的青少年想要
完成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3
B.《少年的你》把故事背景放在高三年级的复读班,不遮蔽现实、不回避矛盾,使
得故事既有可信度,又有说服力。
C.“路上一直有阴影,但是抬头总能看见阳光”,《少年的你》直面校园霸凌,但
是从未忘记给观众留下希望的火种。
D.《少年的你》的制胜之道,就在于巧妙的细节、生动的镜头语言、饱含深意的角
色名字和现代寓言式的台词设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5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中
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世界性课题,历来为国
际学术界关注。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
但是关于中华文明的一些重要问题,中国学术界还缺乏系统的综合研究,还没有一个较为
系统的、为多数人所接受的认识。在这种背景下,2001 年,“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综合研究”项目正式提出。研究认为,距今 5 800 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
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 5 300 年以来,中华大地陆续进入文明阶段。距今 3 800
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
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关强说:“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就是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绵
延不断。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过程是从多元到一体,既有中华大地不同文明之间的兼收并蓄,
也有对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我们能特别自豪地说,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的文明就是中华
文明。”
(摘自 2018 年 5 月 29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
材料二 5 月 28 日,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出席“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
合研究”新闻发布会。他表示:教育部制定“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进教材工作方
案,组织统编《历史》和大学《考古学概论》等大中小学相关教材编写组认真学习理解“探
源工程”研究成果及价值,并与现行教材内容进行比对;目前,初中统编历史教材的修改
方案已经确定,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和高校《考古学概论》则正在编写修订中。上述调整均
遵循三个原则:强调原始农耕发展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加突出中华文明
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注意补充工程的考古发现。历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
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伴随着探源工程
的成果陆续写入中小学生教材,中华文明 5 000 年灿烂的星光,将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撒
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摘自《中国教育在线》2018 年 5 月 30 日)4
材料三 神话传说研究和考古发掘应该是探源工程不可缺失的两个互动方面。人类历
史分为无文字记载历史和有文字记载历史两个阶段性形态,将有文字记载历史之前的口头
历史归入无文字记载历史,这在突出有文字记载历史地位的同时,又很容易淹没口头历史
的存在。这种形态划分存在局限。立足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神话传说研究与考古发掘属于
各自独立的互动系统。物质性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物属于非言语方式流传的博物历史系统。
口头历史与文字历史属于非物质方式流传的言语历史系统。用有无文字记载划分历史不同
形态,混淆了依靠言语流传还是依靠物质流传两种历史形态的根本区别。
中国有文字记载历史前的口头历史,大多以只言片语方式散落在古代文献、祭祀和岁
时民俗中,传递的却可能是几百年、几千年乃至上万年跨度的“大叙事”。其在不断积累
和遗失中传递,存在谱系断层和谱系错位,是极其丰富和需要展开解读的。中国文字历史
承接口头历史,口头历史蕴含的文化基因,不仅影响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且传递至今。中
华文明起源研究不能缺失口头历史研究。
(摘自 2015 年 4 月《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作者为社科院研究员)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解决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一些尚缺乏系统研究、无法达成共识的重要问题是文明探
源工程的主要任务,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B. 中华民族文明探源工程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新成果,现行教材内容与其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对现行的大中小学教材进行认真比对和修订。
C. 口头历史无法系统传承,只能以只言片语方式散落在古代文献中,因此在传承过
程中出现了种种错位和断层,必须系统研究才能正确解读。
D. 中国口头历史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基因,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这种影响
一直持续到今天,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重要意义。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距今 5 800 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多个地区相继产生文明起源
迹象,这一发现打破了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核心部分的传统认识。
B. 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等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它是吸收多种文明元素而形成的,
其中既有中国境内的多种文明元素,也有外国文明元素。
C. 教育部门将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写进历史教科书是因为教材,特别是中小学教
材对于奠定人的精神根基、培育文化自信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D. 在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历史应该分为物质性的博物历史和以言语与文字传播的言
语历史,以往以有无文字记载划分历史形态是不可取的。
6. 以上三则材料陈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5 分)
走 正 门
王春迪
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
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②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
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
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③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
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
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④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
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
了吧。
⑤海爷却说,不可。
⑥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
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⑦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
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
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
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
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⑧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
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
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⑨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
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⑩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
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
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
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
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6
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
昔日的贺府。
⑪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
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⑫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
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⑬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⑭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
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
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
熟人。
⑮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
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
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
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
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
礼有节地问好。
⑯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
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⑰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⑱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7.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
暗示了下文海爷保存祠堂的原因。
B. 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
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 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
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 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
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8. 小说第③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6 分)7
9. 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仪凤中,吐蕃频犯塞,元忠赴洛
阳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工拙。帝甚叹异之,授秘书省正字。文明年,迁殿中侍御史。其
年,徐敬业据扬州作乱,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之,则天诏元忠监军。至临淮,为
敬业先锋所败。孝逸惧,按甲不敢进。元忠曰:“朝廷以公王室懿亲,故委以阃外之事,
天下安危,实资一决。且海内承平日久,忽闻狂狡,莫不注心倾耳,以俟其诛。今大军留
而不进,则解远近之望,万一朝廷更命他将代公,其将何辞以逃逗挠之罪?”孝逸然其言,
乃部勒士卒以图进讨。前军为贼所破,孝逸又惧,欲引退。元忠固请决战,乃平。
以功擢司刑正。寻为周兴陷,入狱,诣市将刑,则天以功特免死配流贵州。圣历元年,
召授侍御史。又为来俊臣、侯思止所陷,再流于岭表。复还,授御史中丞。元忠前后三被
流,时人多称其无罪。
中宗即位,其日驿召元忠。时特承宠荣,当朝用事。初元忠作相于则天朝,议者以为
公清。至是再居政事,天下莫不延首倾属,冀有所弘益。乃亲附权豪,抑弃寒俊,竟不能
赏善罚恶,勉修时政,议者以此少之。
三年秋,节愍太子起兵诛三思,元忠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皆潜预其事。太子既斩
三思,又率兵诣阙,将请废韦后为庶人,遇元忠子太仆少卿升于永守门,协令从己。兵至
玄武楼下,多祚等犹豫不战,元忠又持两端,由是不克,升为乱兵所杀。中宗以元忠有平
寇之功,竟不以升为累,委任如初。是时三思之党又执证元忠云素与节愍太子同谋构逆请
夷其三族中宗不许元忠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行至涪陵而卒,年七十馀。谥曰贞。
(节选自《旧唐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四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是时/三思之党又执证/元忠云素与节愍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不许/元忠
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
B.是时/三思之党又执证元忠/云素与节愍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不许/元忠
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
C.是时/三思之党又执证/元忠云素与节愍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不许/元忠
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
D.是时/三思之党又执证元忠/云素与节愍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不许/元忠8
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封事,密封的奏章,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袋封缄,贴封条呈进,故称。
B.监军,指监督军队的官员,一般由朝廷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C.阙,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处,借指朝廷,有时也代指京城。
D.谥,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景帝、太宗、文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魏元忠通晓军事,建有军功。他曾上书论说朝廷任命将领、用兵作战的优缺点,得
到皇帝赏识;又为李孝逸出谋划策,帮助其平定徐敬业之乱。
B.魏元忠仕途多舛,屡遭流放。他曾被周兴诬陷入狱,被武则天免死流放贵州,又被
来俊臣、侯思止陷害,流放岭表,而当时的人大多说他无罪。
C.魏元忠深受圣恩,颇失人望。中宗即位后,他特别受宠,在武则天朝中做宰相时公
正清廉,而这次当朝执政却亲附权豪,抑弃寒俊,被人批评。
D.魏元忠首鼠两端,仍任原职。节愍太子兵至玄武楼下,李多祚等犹豫不战,魏元忠
又持观望态度,结果未成功,魏元忠没有因魏升主动追随节愍太子而受连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朝廷以公王室懿亲,故委以阃外之事,天下安危,实资一决。
(2)至是再居政事,天下莫不延首倾属,冀有所弘益。
(二)古代诗歌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 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①,巴人讼芋田。
文翁①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①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
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
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二联连接紧凑,描绘了一幅富于立体感的山水画,把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9
快而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B.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使人恍如置身其间,令人耳
目应接不暇,气象阔大。
C.颌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地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
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
D.颈联写蜀中民情,“汉女”“巴人”“檀布”“芋田”,紧扣蜀地特点,以及李
使君要掌管的职事,非常贴切。
15.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①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②朝来散紫宸③。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注】①泥:阻滞,缠绕。②鸣玉: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相击发声,指出仕在朝。③紫宸:
宫殿。
16.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云霞出海曙,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3)情人怨遥夜, 。(张九龄《望月怀远》)
(4)关城树色催寒近, 。(李颀《送魏万之京》)
(5) ,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6) ,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7)世事茫茫难自料,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8) ,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
州)10
(9) ,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10)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三、名著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18. 是诗集《女神》中最长、同时最能体现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首
诗。诗人借 的故事,象征着 。在“凤凰”这一艺术
形象身上,体现了诗人与祖国的同一命运,成了“五四”时代精神的号角。(3 分)
19.《战争与和平》中的四大家族, 家族是远离人民的宫廷贵族的典型,
家族是作者美化的宗法制庄园贵族的典型,博尔孔斯基家族具有正直、爱
国、孤傲的特点,别祖霍夫家族是爱国的家族。(2 分)
20.《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革? (5 分)
21.周朴园为什么认为繁漪有病,一定要为她治病? (5 分)
五、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7 月 11 日,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 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
完成了一次长达 20 分钟的演讲。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
次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
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材料二:深圳有一个名叫袁媛的 7 岁小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
急时刻,她处乱不惊。果断打开浴室门,借助衣架桶开高高的窗户,迅速关上煤气,跑到客
厅拨打了 110、120 求救电话,简洁准确地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从而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也因此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对两则材料中的“中国骄傲”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议
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11
高二年级语文阶段性质量检测答案
1.D(A 项,曲解文意;B 项,逻辑混乱;C 项,扩大范围,原文为“几乎成为每个人走过
青葱岁月的关键词”。)
2.B(《少年的你》成功的因素在文中无主次之分。)
3.D(文中所论及的“制胜之道”很多,该选项说法以偏概全,过于绝对。)
4.C(C 项以偏概全,该项对应材料三,原文说“中国有文字记载历史前的口头历史,大多
以只言片语方式散落在古代文献、祭祀和岁时民俗中”,选项将“大多数”置换为“只
能”,错误,口头历史还可以存在于祭祀、民俗等其他地方。故选 C)
5. A (A 项歪曲文意。该项对应材料一,材料一介绍了中原地区逐渐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部分的过程,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
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选项则说“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核心
部分的传统认识”被“多个地区相继产生的文明起源迹象”打破,错误。故选 A)
6. ①材料一来自中央级媒体,侧重说明探源工程在证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方面的意义,
彰显了这一工程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意义;②材料二来自教育媒体,重在介绍探源
工程研究成果进入教材的情况;③材料三来自专业媒体,侧重从专业角度对探源工程进行
拾遗补缺。
7. B (A 项,“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分析不准确。小说开头写老街上
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 项,“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 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
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故选 B)
8 .① 照应小说第①自然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的概括描
写;② 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③ 在整个故事的展开中起到线索的作用。
9. ① 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
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② 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不禁发出“花无
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③ 富有心计,
遇事冷静。察觉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
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10.B(解析:是时,三思之党又执证元忠,云素与节愍太子同谋构逆,请夷其三族,中宗
不许。元忠惧不自安,上表固请致仕。)
11.D(解析:“太宗”错,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
庙号通常为“太祖”或“高祖”,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太宗”)
12.D(解析:“魏升主动追随节愍太子”错,原文说“协令从己”,魏升是被节愍太子胁
迫而跟从的。)
13.(1)朝廷因您是皇家近亲,所以把这朝廷之外(平定叛乱)的大事委派给您,天下的安危,
实在要凭借这一次决战。(“以”“王室懿亲”“阃外之事”“资”各 1 分,句意 1 分)
(2)到此时魏元忠再次掌权处理政事,天下人没有谁不引颈盼望,希望他有所弘扬补12
益。(“至是”“居政事”“冀”“弘益”各 1 分,句意 1 分)
14.A(“清新、明快”应改为“雄奇、壮阔”)
15.①前两联写景。描绘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流露出诗人对梓州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
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②第三联叙事。既表现了蜀地的物产、民风,也说明蜀地僻
远经济落后,人民穷困而且缺乏教化,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③尾联用典。
勉励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并传达
出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每点 2 分,共 6 分。)
16.“路迷”照应首句“长为客”,“心折”照应“穷愁”(1 分);直抒胸臆(1 分),
“路迷”一语双关,通过描写此时客居漂泊的愁苦(1 分),表达了人生失路的迷茫无奈
(1 分),更流露出对重归朝廷的期盼(1 分)。
17.(1)梅柳渡江春(2)雪暗凋旗画(3)竟夕起相思(4)御苑砧声向晚多(5)边庭流
血成海水(6)星垂平野阔(7)春愁黯黯独成眠(8)惊风乱飐芙蓉水(9)人世几回伤往
事(10)辞根散作九秋蓬
18.《凤凰涅槃》;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更生”;中国的再生(3 分)
19. 库拉金、罗斯托夫(2 分)
20. (1)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2)用小桌和藤椅替代以前的茶座或铺上
了桌布,用美国的广告画替代了醉八仙大画;(3)用唱戏来招揽客人;(4)打算请女招
待;(5)增加了“茶钱先付”的字条。(5 分)
21.繁漪要求个性自由、追求人格独立的表现,与周朴园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他不
仅不理解,反而视她为神经不正常,是“疯子”,他不能允许周家有这种叛逆,要“教化”
她。(5 分)
22.【解析】本题是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可从民族自信、爱国情怀入手写作。没有人是社
会的旁观者,不凡的人生、平凡的生命都可以成为英雄,成为中国骄傲。这应该是今天
中国社会形象中最宝贵的新符号,我们呼唤每个公民都能尽一己之力服务社会,展现出
人性良知、社会责任和高贵精神。
【参考译文】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当初,他做太学生时,就志气倜傥。仪凤年间,吐蕃不断侵
犯边土。魏元忠到洛阳上密封奏章,论说朝廷任命将领、用兵作战方面的优缺点。唐高
宗看了很是惊叹,感到他有优异的才能,于是授他为秘书省正字。文明年间,他迁任殿
中侍御史。那年,徐敬业占据扬州作乱,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伐,武则天下诏
命魏元忠监理军事。到临淮,被徐敬业的先锋部队挫败。李孝逸害怕敌军的力量,按兵
不敢进军。魏元忠说:“朝廷因您是皇家近亲,所以把这朝廷之外(平定叛乱)的大事
委派给您,天下的安危,实在要靠这一次决战。况且国内太平时间长久,人们忽闻这次
狂狡之徒叛乱,没有谁不关注倾听,来等候诛杀叛逆的好消息。现在大军停而不进,就
辜负了世人的期望,万一朝廷派另外的将领来代替您,您将用何言辞来解脱自己因怯阵
而避敌的罪过呢?”李孝逸认为魏元忠的话正确,于是率领部队准备进军讨伐。前军被13
敌人攻破,李孝逸又害怕,想带兵退却。元忠坚持请求与敌决战,这样才平定了徐敬
业。
魏元忠因功升任司刑正。不久他被周兴诬陷下狱,将赴刑场行刑,武则天因为魏元
忠有功,特免死而发配流放贵州。圣历元年(698),他任侍御史。后来又被来俊臣、侯思
止陷害,两次流放于岭表。后来回到京师,授御史中丞。魏元忠前后三次被流放,当时
的人大多说他无罪。
中宗即位,当天派驿马召回魏元忠。当时魏元忠特别受宠于皇上,当朝执政。当
初,魏元忠在武则天朝中做宰相时,议论的人都认为他公正清廉。到此时魏元忠再次掌
权处理政事,天下人没有谁不引颈盼望,希望他有所弘扬补益。但魏元忠亲近依附权
豪,抑弃寒门俊杰,竟然不能赏善罚恶,勉修时政,议论的人因此轻视他。
三年秋, 节愍太子起兵诛武三思,魏元忠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都暗中参与其
事。太子已经斩了武三思,又率领军人到宫门外,将请求废除韦后为庶人,在永安门遇
上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便胁迫令他跟从。节愍太子带兵到玄武楼下,李多祚等
犹豫不战,魏元忠又持观望态度,因此起兵未成功,魏升被乱兵所杀。中宗因为魏元忠
有平寇之功,最终没有因魏升的事让他受连累,重用如当初。此时,武三思的死党又对
证魏元忠,说他向来与节愍太子同谋叛逆,请求杀掉他的三族,中宗未允许。魏元忠惧
怕不安,上表坚决请求退休。他行走到涪陵去世,享年七十多岁。谥号为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