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试卷(选考班)
一、选择题
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
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 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B. 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 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 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的
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其关注的重点在于“人”而不是神,这种封建伦理观是封建统
治阶级治理社会的思想核心。所以这里的“理性”指的是儒家思想反对任何迷信即远离鬼神,
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说法错误,宋明理学就是儒家吸收佛道的突出表现;B 选项错误,儒
家思想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讲求民主民权;
C 选项错误,儒家重视的是人与人类社会,而不是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2.《老子》第八章中指出:上善之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同万物相争,处在人人
都厌恶的地方,所以它同道最接近。据此,老子强调
A. “道”是万物的本源
B. 人要学会顺其自然
C. 世界万物不断运动
D. 统治者要实施仁政
【答案】B
【解析】
【详解】“上善之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同万物相争,处在人人都厌恶的地方,
所以它同道最接近”,这说明老子在强调人要学会顺其自然,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万物
的本源,故 A 项错误;世界万物不断运动是唯物主义思想,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C 项错误;
孟子主张统治者要实施仁政,故 D 项错误。
3.韩非子的老师荀子主张,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相反,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
人民。这一主张体现了A. 法治思想
B. 礼治思想
C. 仁政思想
D. 民本思想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中“……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可知荀子认为君主是为
了人民所服务,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与“法治思想”,故 A 项排除,D 项正确;“礼治
思想”“仁政思想”均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BC 项排除。
点晴:紧扣“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君主是为了人民”可得出民本思想。
4.“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
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材料中的
主张与下列各项相符合的是
A. 依法治国 B. 有教无类 C. 为政以德 D. “兼
爱”“非攻”
【答案】A
【解析】
“时移事易,变法宜矣”指的是法家的改革思想,“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说的是法家
的法治思想,“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指的是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万
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指的是法家的“法术势”中的
“势”,选项中 A 是法家的主张,BC 是儒家的主张,D 是道家的主张,故选 A 而排除 BCD。
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
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
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
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5.有研究者发现,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咏史诗发生了重大变化:诗人品评历史治乱兴衰的标
尺由事功史实变为纲常伦理;在材料取舍、史实叙述、人物得失等方面也以礼制教化、纲常
名分为依据,只辨义利,不顾史实。这一时期是
A. 秦朝
B. 汉朝C. 唐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期的咏史诗的评价标准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注重伦理纲常、礼
制教化和纲常名分,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宋明理学的形成传播关系密切,
所以这一时期应该是宋朝,故选 D 项;秦、汉、唐时期理学尚未形成,没有出现材料中描述
的现象,排除 ABC 项。
6.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
天地鬼神万物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派生物,是人心的形体,这种思想
A. 与荀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B.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C. 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D. 同李贽的思想相辅相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
变化”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故 B 正确;荀子主张人定胜天和“天行
有常”,属于唯物主义,排除 A;老子的思想以“道”为宇宙本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王
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同,排除 C;李贽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D
不符合题意,排除。
7.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
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 抑商政策的松动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等信息可知李贽反礼教、反传统的精神和提
倡生活的世俗化,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结果,B 项正确。题干反映的
是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其个性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 A。题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了对理学束缚的打破,排除 C。 题干强调李贽反礼教、反传统的精神和提倡生活的世俗
化,与抑商政策的松动无关,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B。
8.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
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这体现了李贽
A. 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
B. 对科举制度的否定
C. 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
D. 希望得到后人认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可知,李贽在批判儒家经典作为
科考试的内容的同时,又希望自己的学说《藏书》成为科举的内容,体现了李贽仍未能冲破传
统诵经致仕的社会观念,故 A 正确。B 项,根据材料“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
士”说明李贽并不反对科考试,排除。C 项,材料反映李贽反对儒家经典作为科考试的内容,并
非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排除。D 项表述在材料有所体现,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9.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
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
B. 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
C 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
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故 A 项正确;B 项
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C 项说法错误,错在“历代”;D 项包含在 A 项之中。
.
.10.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
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
②不重实用
③不注重科学分析
④注重经验总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莱布尼茨认为:中国人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
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数学知识,①③④符合材料;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实用性,②
与材料及史实相反。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特点
11.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
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 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 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 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 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中的“商业生活”“瓦舍勾栏”等信息可知,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势,故 D 项
正确。材料强调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势,与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的艺术特点不符,
排除 A 项。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应是汉赋的特点,与材料强调宋代文化走向平民化的趋
势不符,排除 B 项。宋代尚未出现资产阶级,排除 C 项。
【详解】12.吴鑫幸运地被选中参加 CCTV 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
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
应该是
A. 人物画
B. 花鸟画
C. 文人画
D. 山水画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画又称“国画”,按其题材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A 项人物画以人物
形象为主题;B 项花鸟画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D 项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
要描写对象。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 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是画家多
方面文化素养集中体现。故 C 项正确,排除 ABD 三项。
13.唐宋以后的文化中,既有“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又有“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下
列作品着重反映市民文化的是
A. 《玄秘塔碑》 B. 《清明上河图》
C. 《四书集注》 D. 《天王送子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和民间风俗,
是风俗画的代表,属于“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故 B 符合题意;《玄秘塔碑》全篇布局严
谨劲健,章法上行间茂密,精妙高雅,属于“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故 A 不符合题意;
《四书集注》是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理学著作之一,体系严整,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属于“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故 C 不符合题意;《天王送子图》画中
人物身着华美、高贵庄严,用笔讲究起伏变化和内在的精神力量,属于“精致细腻的士大夫
文化”,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4.“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
对象,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 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B 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
C. 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
D. 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材料中“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
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小说主人公,显然是市民阶层的扩大在文学
作品中表现,故 A 项正确;明代传统伦理观念并没有瓦解,故 B 项错误;小说创作进入新的
阶段是在清朝时期,故 C 项错误;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政治地位一直不高,故 D
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而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
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联系所学明清小说兴盛的背景分析解答。
15.“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
湖四海”。这说明的是
A. 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B. 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 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D. 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
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京剧表演虚拟艺术。因此选
D。ABC 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京剧
16.古代文学作品中,商人的形象不断变化,从汉唐被歧视的弱者形象,到宋元贪婪吝啬小人
形象,再到明清有情有义、义利兼得形象。材料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商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C. 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秩序 D. 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止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从汉唐被歧视的弱者形象……再到明清有情有义、义利兼得形象”并结合
所学可知,商人在重农抑商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处于“四民”之末,历来受人歧视。但随着
经济发展,商人的力量大大增强了,他们是市民的主要构成者,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逐渐发
生变化,说明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C 符合题意;君主专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不符合题
意;自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历代政府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且商人社会地位低下,BD 不
符合题意。故选 C。
17.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这主要是因为
A. 商业经济的繁荣
B. 教育事业的发展
C. 政治体制的改革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印刷效率的提高,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故 D 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材料强调印刷技术推动文化传播,排
除 A。宋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是宋以后书籍数量规模多于唐朝的原因,排除 B。政治体制的
改革与宋以后书籍数量规模多于唐朝的原因不符,排除 C。
18.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英雄传说,如:赫拉克勒斯幼年时恶德女神企图引诱他走上享乐道路,
但他经过独立思考后听从善德女神劝告,决心不畏艰险而为众人集体造福;普罗米修斯教人
造屋、航海和治病等。这反映了古代希腊
A. 成年公民开始具有自主意识
B. 理性精神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C. 人文精神兴起冲击宗教地位
D. 已开始由认识自然转向认识社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赫拉克勒斯“独立思考”和普罗米修斯坚持作自己认为对的“造屋、航海和治病”
体现了理性精神,可见,古代希腊的理性精神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故 B 符合题意;材料
通过古希腊的英雄传说折射古希腊公民的自主意识,但“开始”限定难以体现,故 A 不符合
题意;古材料反映了人文精神冲击了神灵地位,故 C 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古希腊打破神灵束缚,关注人类自身,但“开始”的限定无法体现,故 D 不符合题意。
19.阅读下表,由此可见中外两位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颇多,二者的根本目的在于
文明区
域
人物 名言或观点
古代希
腊
苏格拉
底
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教育对美德同
样重要
古代中
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以德、有教无类
A. 挽救政治 B. 规范道德 C. 发展教育 D. 追求人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可知:二者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肯定教育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
的“善”,讲究个人的品德修养。结合所学,孔子思想主张的目的在于恢复周礼为奴隶制度服
务,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衰退中的城邦制度,故 A 符合题意;规范道德和
发展教育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BC 符合题意;追求人性也不是根本目的,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0.某天,临上课时,同学甲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有点冷。”同学乙说:“今天的风凉
爽,好天气。”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 泰勒斯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
D. 普罗塔哥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可知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标准,
该观点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属于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为D 项正确。泰勒斯提出万物皆由水生成,与材料不符,排除 A。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与
材料不符,排除 B。苏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与材料不符合,排除 C。
21.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
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塔哥拉被控“不
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 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 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D. 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答案】A
【解析】
普罗塔哥拉倡导人文主义,突出个性思想,被控“不敬神”,说明人文主义思想在雅典缺少广
泛的群众基础,A 正确;个人自由并不是严格限制,限制的是思想,B 错误;C 和 D 不符合材
料主旨,排除。
22.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
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
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A. 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 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 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 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答案】D
【解析】
“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看出当时教权驾凌于世俗政权之上,“教权
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
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表明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故 D 正确,A 错误;B、C 不是材料的
本质意图,排除。
23.下图是某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记录的部分笔记。据此可判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A. 智者运动
B. 宗教改革
C. 文艺复兴
D. 启蒙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可知该运动从 14 世纪兴起,15 世纪扩展到 16 世纪高潮,从时间上可
以判断出是文艺复兴运动,故选择 C 选项;智者运动是公元前 5 世纪,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排除 A 选项;宗教改革的时间为 16-17 世纪,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 B 选项;启蒙运动时
间为 17-18 世纪,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 D 选项。
24. 15 世纪,意大利的剧作家阿尔贝蒂说:“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不要藐视财富,
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此观点
A. 反映了禁欲主义思想
B. 表明了反神学的态度
C. 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D. 批评了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15 世纪”“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发生在文艺
复兴时期,材料没有涉及禁欲主义和反神学,而是认为神和人都是一样的,排除 AB;由材料“不
要藐视财富,而要防止贪婪.物质丰富之后,我们就会生活得愉快、自由”可知,材料并没
有民主自由思想,而是蕴含着人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这就具有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排除 D,
C 正确。25.文艺复兴中的艺术把握了人文主义的精髓,提出了愈完善就愈接近自然的基本原则,艺术
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为精确观察而进行的实验、透视法所带动的数学方法的兴起,促进
了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并将二者相结合。这说明
A. 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
B. 近代科学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C. 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
D. 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文艺复兴的艺术把握了人文主义的精髓,促进了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
并将二者相结合,说明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故 D 正确;近代科学建立的标志是
经典力学的提出,故 A 错误;直接体现的说法错误,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促进了近
代科学的产生,并非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C 因果颠倒,排除。
26.16 世纪欧洲有人宣称:“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徒并无不同之……凡
不以圣经为可靠启示、为根据的说法都只能算为意见,而没有相信的必要.”这些宗教观点
A. 否定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B.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
C. 强化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D. 宣扬了理性主义思想
【答案】B
【解析】
根据“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徒并无不同之……凡不以圣经为可靠启示、
为根据的说法都只能算为意见,而没有相信的必要”可知,这些宗教观点主张圣经是信仰的
唯一根据,否定传教士、神父、教皇的权威,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故 B 正确,C 错误;
“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徒并无不同之”否定了传教士、神父、教皇的
权威,并非否定民众的宗教信仰,A 错误;启蒙运动宣扬了理性主义思想,而材料反映的是宗
教改革,D 错误。
2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个运动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科学化或理性化 世界观指引下,试图
在人类事务中发现一些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永恒法则”的努力。据此,“这个运动”指的是
A. 智者运动
的B. 文艺复兴
C. 启蒙运动
D. 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
由“知识分子”“在科学化或理性化的世界观指引下”,“人类事务中发现一些类似于自然规
律的‘永恒法则’”,可以推断这是指启蒙运动,故选 C;智者运动是强调个人感受的,不是
强调科学化和理性化,也不关注人类事务,故排除 A;文艺复兴是借助文学艺术的形式宣传人
文主义的运动,也是强调个人主观感受,故不符合科学化和理性化,故排除 B;工业革命是生
产力的飞跃,不是关于人类事务的规律探索,故排除 D。
28.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 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B.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 客观上推动资产阶级价值观发展
D. 有利于西欧理性精神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的科学成就,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启
蒙运动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达尔文的进化论为资产阶级的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理论的出
现奠定基础,说明自然科学客观上推动资产阶级价值观发展,故 C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
论述了自然科学与资产阶级价值观发展的关系,“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包含在 C
选项里,故 A 选项错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共产党宣言》,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启蒙运动的影响,没有体
现传播西欧理性精神的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29.1859 年,《物种起源》出版,它全面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成为一部可以和牛顿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著作。这两部著作
A. 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B.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
C.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 实现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答案】D
【解析】
《物种起源》、《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均使人类认识出现了质的飞跃,所以选 D 是符合题意
的,正确;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的只适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所以选项 A、C 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两部著作均未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选项 B 不
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
30.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
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 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 D. 改变了当时工人的经济地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
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丁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
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
为工业国家。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
成为一个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
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厂
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因此选择 A。BC 不够全面,D 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详解】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汉武帝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论。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
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儒家的德治仁政
学说又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因此,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学政治学说作为全部
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的功能。
——南开大学出版社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
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
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
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
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崇儒的原因及汉武帝时期儒学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的主要特征。
【答案】(1)思想:仁和礼。作用:有利于规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教化人民,
治理国家,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2)原因:儒家思想有利于加强君权,维护统一;调整统治思想的需要;新儒学适应现实政
治的需要;儒术具有“文饰”功能。变化:儒学的思想内涵得到充实和完善;儒学转化为国
家意志,实现了思想的独尊,成为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
(3)吸收佛道思想,由“粗糙”趋向“精微”,完成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关注现实;更
加重视孔孟之道,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出仁;根据“克己复礼”
得出礼。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儒学规范人际关系、教化人民、治理国家、传统文
化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汉武帝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
论”“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加强君权、统治的需要、新
儒学的调整、儒学的功能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第二小问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
儒学思想完善、儒学地位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
(3)从材料“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
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
精神的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吸收佛道思想,由“粗糙”趋向“精微”;关注现实;关
注伦理道德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的意大利,则可上溯到 14 世纪。这个时期因新兴
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发生了一场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以反对封建
思想意识和基督教神学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而被称作“文艺复兴”时期。这个运动以
意大利为中心,逐渐遍及全欧,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人类社会开
始向近代迈进。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
革。”
材料三 18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和广
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空前激烈,欧洲各国发生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就其字面意义讲,是指当时的进步思想家提倡用近代文化“启迪”
人们的理性和智慧,“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以消除教会和贵族所散布的迷
信与偏见。它不仅是一个新文化运动,而且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
(1)根据材料指出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
的变革”的理由。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启蒙运
动产生的时代背景。【答案】(1)不同:普罗塔哥拉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求和兴趣有关,
是由人制定的;苏格拉底认为价值标准是由人的理性(思想力)决定的。
共同作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
用。
(2)理由: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名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冲击了
宗教神学,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动员,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始了人类近代化进程;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自然科学的产生。
(3)相同: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都注重人性,反封建、反教会
神学;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思想,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腐朽,人民反封建斗争高涨;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的推动, 人文精神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等。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是古希腊智
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的主要观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认为正义、善德、
真理等价值标准由人的主观感受决定。“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就是苏格拉
底针对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所提出的,他强调的是人
的思想力。一个人有思想力,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正确地思考。由此可见,普罗塔哥拉强
调主观感受决定一切,而苏格拉底认为价值标准是由人的理性(思想力)决定的。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两者都否定了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2)关于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的理由,由材料
“一场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以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和基督教神学的伟大的思想解放
运动”,可见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名义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
还可以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科学上等角度分析归纳。
(3)第一小问,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它们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反映
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注重人性,反封建、反教会神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小问,关于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的进步等方面作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