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东北联盟2019-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2019-2020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带解析Word版)

ID:438879

大小:611.0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浙东北联盟(ZDB)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 1.椭圆 的焦点坐标为( ) A. (﹣1,0),(1,0) B. C. (0,﹣1),(0,1)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判断焦点在 轴上,再求出 即可. 【详解】由椭圆方程知焦点在 轴, ,焦点坐标为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由椭圆标准方程确定焦点坐标,可由变量 下面的分 母的大小确定焦点所在的轴,然后计算 ,可得焦点坐标. 2.圆 O:(x﹣1)2+y2=1 和直线 l:x﹣y+1=0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不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与半径比较,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圆 O:(x﹣1)2+y2=1,圆心坐标为 O(1,0),半径为 . ∴圆心 O 到直线 x﹣y+1=0 的距离为: ,∴直线与圆相 离.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3.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直线 D1B 与平面 BB1C1C 所成角 余弦值为( )的 2 2 14 3 x y+ = ( ) ( )3 0 3 0− , , , ( ) ( )0 3 0 3−, , , x c x 4 3 1c = − = (1,0) ( 1,0)− ,x y 2 2c a b= − 1r = 2 2 1 0 1 2 2 1 21 1 d r − += = =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作出并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然后计算 【详解】∵ 平面 ,∴ 是直线 D1B 与平面 BB1C1C 所成角, 设正方体棱长为 ,在 中, ,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解题时需先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此要过直 线上一点找(作)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从而得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得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再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解即得. 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它的体积是( ) A. 6 B. 4+π C. 2+2π D. 2+π 【答案】D 【解析】 【分析】 3 3 2 2 3 2 6 3 1 1D C ⊥ 1 1BB C C 1 1D BC∠ a 1 1Rt BD C∆ 1 2BC a= 1BD 3a= 1 1 1 1 2 6cos 33 BCD BC BD ∠ = = =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它是一个长方体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再计算体积. 【详解】 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它是一个长方体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尺寸见三视图, 体积为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组合体的体积,考查三视图,解题关键是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然后 用体积公式计算各个部分的体积可得. 5.对空间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和 ,必定存在平面 ,使得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讨论两种情况,利用排除法可得结果. 【详解】 和 是异面直线时,选项 A、B 不成立,排除 A、B; 和 平行时,选项 D 不成立,排除 D,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的判断,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排除法的应用,属于 基础题. 6.正四面体 ABCD 中,E,F 分别为棱 AD,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EF 与 CD 所成的角为 A. B. C. D. 【答案】B 211 1 2 1 2 22V π π= × × + × × × = + a b α ,a bα α⊂ ⊂ ,a bα α⊥ ⊥ , / /a bα α⊂ ,a bα α⊂ ⊥ a b a b ( ) 6 π 4 π 3 π 2 π【解析】 【分析】 取 中点 ,连结 ,则 ,且 ,从而 是 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由此能求出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 【详解】 取 中点 ,连结 ,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 则 ,且 , 是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 取 中点 ,连结 则 , 平面 , 平面 , , , , 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为 ,故选 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中档题.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先要利用三角形 中位线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找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余弦定理 求解,如果利用余弦定理求余弦,因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或锐角,所以最后结果一定 要取绝对值. 7.如图,三棱柱 A1B1C1—ABC 中,侧棱 AA1⊥底面 A1B1C1,底面三角形 A1B1C1 是正三角形,E 是 BC 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D O ,EO FO / / , / /OF CD OE AB 2 aOF OE= = EFO∠ EF CD EF CD BD O ,EO FO a / / , / /OF CD OE AB 2 aOF OE= = EFO∴∠ EF CD CD G ,BG AG ,AG CD BG CD⊥ ⊥ ,BG AG G CD∩ = ∴ ⊥ ABG AB ⊂ ABG CD AB∴ ⊥ OF OE∴ ⊥ 4EFO π∴∠ = ∴ EF CD 4 πA. AE、B1C1 为异面直线,且 AE⊥B1C1 B. AC⊥平面 A1B1BA C. CC1 与 B1E 是异面直线 D. A1C1∥平面 AB1E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底面是正三角形,E 为中点 , , A 项正确 考点: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 点评:题目较简单学生易得分 8.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 A、B 两点,线段 AC、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 且都垂直于 AB,已知 AB=4,AC=6,BD=8,则 CD 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 , AE BC∴ ⊥ 1 1BC B C  1 1AE B C∴ ⊥ ∴ 2 17 2 23 2 35 2 41 CA AB⊥ BD AB⊥ 0 CA AB ∴→⋅→ = 0 BD AB →⋅→ = CD BD AB CA → = →+ →+ → 2 2 2 2 2 2 2 CD CA AB BD CA AB CA BD AB BD → = → + → + → + →⋅→+ →⋅→+ →⋅→ 2 2 26 4 8 2 6 8cos120 68= + + + × × ° =故选 9.如图,已知椭圆 ,斜率为﹣1 的直线与椭圆 C 相交于 A,B 两点, 平行四边形 OAMB(O 为坐标原点)的对角线 OM 的斜率为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 出 直 线 方 程 为 , 求 出 它 与 椭 圆 的 交 点 的 坐 标 ( 设 而 不 求 ),由 得 点坐标,再由 得出 的关系,然后求得离心率. 【详解】设直线 方程为 ,设 ,由 得: ,∴ , ,设 ,∵ 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的离心率,解题关键是找到关于 的一个等量关系.本题中已知 2 17CD∴ = B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1 3 3 3 6 3 3 2 2 3 AB y x n= − + ,A B OM OA OB= +   M 1 3OMk = ,a b AB y x n= − +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2 2 2 2 1x y a b y x n  + =  = − + 2 2 2 2 2 2 2 2( ) 2 0a b x a nx a n a b+ − + − = 2 1 2 2 2 2a nx x a b + = + 1 2 1 22 ( )y y n x x+ = − + ( , )M x y OAMB OM OA OB= +   1 2 1 2,x x x y y y= + = + 1 2 1 2 1 2 1 2 1 2 2 ( ) 2 1OM y y n x xy nk x x x x x x x + − += = = = −+ + + 2 2 2 2 2 11 3 a b b a a += − = = 2 2 2 2 2 2 3 c a b a a −= = 6 3 ce a = = , ,a b c两直线 和 的斜率,因此设出直线 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消元后求出它们横坐标 的和,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这样利用 就可建立 的等式, 变形后可求得离心率 .本题还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10.斜线段 PA 与平面 M 成 α 角,斜足为 A,动直线 PB 与直线 PA 成 β(β<α)角,交平面 M 于点 B,动点 B 的轨迹图形为( ) A. 一条直线 B. 一个圆 C. 一个半圆 D. 一个椭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圆锥曲线与圆锥面的关系可得. 【详解】由于 ,因此 运动后可形成以 为对称轴的圆锥侧面,而平面 与轴 不垂直不平行,又与母线不平行,因此平面 与此圆锥侧面的交线是椭圆.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曲线与圆锥侧面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二.填空题(共 7 小题) 11.圆 x2+y2﹣4x﹣4y﹣8=0 的圆心坐标为_____,半径为_____. 【答案】 (1). (2,2) (2). 4 【解析】 【分析】 配方后可得圆心坐标和半径. 【详解】圆 x2+y2﹣4x﹣4y﹣8=0,即 (x﹣2)2+(y﹣2)2=16, 故它的圆心坐标为(2,2),半径为 4, 故答案为:(2,2);4.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一般方程,配方后化为标准方程可得圆心坐标与半径. AB OM AB Mx A Bx x= + OMk ,a b e BPA β∠ = PB PA α PA α 16 =12.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为 F1,F2,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过 F2 且垂直于长 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点 A,则|F1A|=_____.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由椭圆标准方程得出 ,计算出 ,可得离心率, 是通径的一半为 ,再 结合椭圆定义可得 . 【 详 解 】 椭 圆 , 可 得 a = 2 , b , 则 c = 1 , 所 以 椭 圆 的 离 心 率 为 : e . 过 F2 且垂直于长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点 A,所以|AF2| ,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F1A|=2a﹣|AF2|=4 . 故答案为: ; .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离心率和椭圆的定义,解题时由椭圆标准方程确定出 再计算出 , 可求离心率,而求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时,可以与椭圆定义联系起来. 13.已知圆(x+2)2+y2=5 外点 P(0,3),过P 点作直线 l 与圆相切交于点 Q,则切线长|PQ|= 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求出 点到圆心 距离 ,再由勾股定理计算出切线长: . 【详解】圆(x+2)2+y2=5 的圆心为 C(﹣2,0),半径为 r ; 且|PC|2=(﹣2﹣0)2+(0﹣3)2=13, 的 2 2 14 3 x y+ = 1 2 5 2 2, 3a b= = c 2F A 2b a 1F A 2 2 14 3 x y+ = 3= 1 2 c a = = 2 3 2 b a = = 3 5 2 2 − = 1 2 5 2 ,a b c 2 P C PC 2 2PC r− 5=所以切线长|PQ| 2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相切问题,考查求切线长,解题时由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垂直, 用勾股定理计算切线长. 14.如图所示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文,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圆柱内有一个内切球, 这个球的直径恰好与圆柱的高相等,相传这个图形表达了阿基米德最引以为自豪的发现.我 们来重温这个伟大发现,圆柱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为_____,圆柱的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之 比为_____.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设球半径为 ,根据圆柱和球的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直接计算. 【详解】由题意,圆柱底面半径 r=球的半径 R, 圆柱的高 h=2R,则 V 球 πR3, V 柱=πr2h=π•R2•2R=2πR3. ∴ . S 球=4πR2, S 柱=2πr2+2πrh=2πR2+2πR•2R=6πR2. ∴ . 故答案为: , 2 2 13 5PC r= − = − = 2 2 2 3 2 3 2 R 4 3 = 3 3 2 3 4 2 3 V R V R π π = =柱 球 2 2 6 3 4 2 S R S R π π= =柱 球 3 2 3 2【点睛】本题考查圆柱和球的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属于基础题. 15.已知 F1,F2 为椭圆 上的左、右焦点,点 B 为上顶点,延长 BF2 交 椭圆于 M 点,且△F1BM 是腰长为 3 的等腰三角形,则 a=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根据椭圆的定义,△F1BM 的周长为 4a,再用另一方法求出周长即可求得 . 【详解】根据椭圆 定义,△F1BM 的周长为 4a,所以 4a=6 6+a,所以 3a=6,a =2,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考查椭圆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 16.已知三棱锥 A﹣BCD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E 为 DC 的中点,若点 P 为 AC 中点,则直线 PE 与 平面 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若点 Q 在棱 AC 所在直线上运动,则直线 QE 与平面 BCD 所 成角正弦值的最大值为_____.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则直线 P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等于直线 与平面 BCD 所成角,过 A 作 AO⊥底面 BCD,垂足为 O,连结 OD,则∠ADO 是直线 P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在 中求解即得, 是一个正四面体,当 Q 与 A 重合时,直线 Q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正弦值取最大值,在 中计算可得最大值. 【详解】连结 BE,AE,过 A 作 AO⊥底面 BCD,垂足为 O,连结 OD, 则∠ADO 是直线 P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 设三棱锥 A﹣BCD 所有棱长均相等,设棱长为 2, 的 的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a 2 2b c+ + = 6 3 2 2 3 / /PE AD AD ADO∆ ABCD AEO∆则 DO=BO BE , AO , ∴sin∠ADO . ∴直线 P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当 Q 与 A 重合时,直线 Q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正弦值取最大值, 此时直线 Q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为∠AEO,AE , ∴直线 QE 与平面 BCD 所成角正弦值的最大值为: sin∠AEO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解题关键是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此需作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找到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从而得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然后在直角三角形 中求解即得. 17.如图,在长方形 ABCD 中,AB=2,BC=1,E 为 DC 的中点,F 为线段 EC(端点除外)上一 动点,现将△AFD 沿 AF 折起,使平面 ABD⊥平面 ABC,则二面角 D﹣AF﹣B 的平面角余弦值的 取值范围是_____. 2 3 = 2 2 34 13 3 = − = 22 3 2 64 ( )3 3 = − = 2 6 63 2 3 AO AD = = = 6 3 4 1 3= − = 2 6 2 23 33 AO AE = = = 6 3 2 2 3【答案】( ,1). 【解析】 【分析】 由于平面 ABD⊥平面 ABC,因此作 DK⊥AB,则 DK⊥平面 ABCF,作 DO⊥AF,则 OK⊥AF, 则∠DOK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而 cos∠DOK ,设 , ,然后计算 (可在矩形 中计算 ),把 表示为 的函数,求得其取值 范围. 【详解】作 DK⊥AB,则 DK⊥平面 ABCF,作 DO⊥AF,则 OK⊥AF, 则∠DOK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cos∠DOK , 设 DF=x,AF ,AD2=AO•AF,则 AO ,OD , 由平面图形 ABCD 知,∠DAF=90°﹣∠FAB, 故 tan∠FAB cot∠DAF , 所以 OK OA, 所以 cos∠DOK ,x∈(1,2), 故答案为:( ,1). 【点睛】本题考查求二面角,解题时首先要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证明,这可利用题设中的 面面垂直的性质,然后引入变形 ,把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表示为 的函数,从而可得 取值范围. 三.解答题(共 5 小题) 1 4 OK OD = DF x= (1,2)x∈ ,OK DO ABCD ,OK DO cos DOK∠ x OK OD = 2 1x= + 2 1 1x = + 2 1 x x = + OK OA = = 1 x = 1 x = 2 1OK OD x = = 1 4 DF x= x18.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AC,D,E,F 分别是棱 BC,CC1,B1C1 的中点.求 证: (1)直线 A1F∥平面 ADE; (2)平面 ADE⊥平面 BCC1B1.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证明 后可得线面平行; (2)证明 AD⊥平面 BCC1B1 后可证得面面垂直. 【详解】证明:(1)连结 DF,∵D,F 为中点,∴ , ∴四边形 ADFA1 为平行四边形,∴A1F∥AD, ∵AD⊂平面 ADE,A1F⊄平面 ADE,∴A1F∥平面 ADE. (2)∵BB1⊥平面 ABC,∴BB1⊥AD,∵BC⊥AD(三线合一), ∴AD⊥平面 BCC1B1,∵AD⊂平面 ADE, ∴平面 ADE⊥平面 BCC1B1.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和面面垂直的证明,掌握其判定定理是解题基础,证明时注意定 1 / /A F AD 1 1DF BB AA 理的条件要一一满足,缺一不可. 19.已知关于 x,y 的方程 x2+y2﹣4x+4y+m=0 表示一个圆. (1)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2)若 m=4,过点 P(0,2)的直线 l 与圆相切,求出直线 l 的方程. 【答案】(1) m<8.(2) 和 x=0. 【解析】 【分析】 (1)可配方,方程左边是平方和形式,右边为正即可; (2)斜率不存在时,直线 是圆的切线,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 ,由圆心到 切线距离等于半径可求得 ,得切线方程. 【详解】(1)方程 x2+y2﹣4x+4y+m=0 可化为(x﹣2)2+(y+2)2=8﹣m, 令 8﹣m>0,解得 m<8; 所以方程表示圆时 m 的取值范围是 m<8. (2)m=4 时,圆的方程为(x﹣2)2+(y+2)2=4, 则圆心为 C(2,﹣2),半径为 r=2, 当直线 l 的斜率 k 存在时,设 l 的方程为:y=kx+2, 化为 kx﹣y+2=0, 则圆心 C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d 2,解得 k ,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 x+2; 当直线 l 的斜率 k 不存在时,直线 x=0 也为圆 C 的切线; 综上,直线 l 的方程为 和 x=0.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方程,考查求圆的切线方程,在过某一点 的切线方程时,如果 点 在圆外,可分类讨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验证是否为切线)和斜率存在的直线(设斜率为 ,写出切线方程,由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得 ). 20.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为 F1,F2,离心率为 ,且点 在 椭圆上. 3 24y x= − + 0x = 2y kx= + k 2 2 2 2 1 k k + += = + 3 4 = − 3 4 = − 3 24y x= − + P P k k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1 2 31 2P    ,(1)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 l 过点 M(0,﹣2)且与椭圆 C 相交于 A,B 两点,且△OAB(O 为坐标原点)的 面积为 ,求出直线 l 的方程.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已知条件为 再结合 可求得 ,得椭圆方程; (2)设直线 l:y=kx﹣2,A(x1,y1),B(x2,y2),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后可得 ,表示出 ,而 ,再由面积为 可求得 ,得直 线方程. 【详解】(1)椭圆 的左、右焦点为 F1,F2,离心率为 ,且点 在椭圆上, 可得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2)设直线 l:y=kx﹣2,A(x1,y1),B(x2,y2), , ∴(4k2+3)x2﹣16kx+4=0, , 3 2 2 14 3 x y+ = 5 22y x= ± − 2 2 1 9 14 1 2 a b c a  + =  = 2 22a cb− = ,a b 1 2 1 2,x x x x+ 1 2x x− 1 2 1 2OABS OM x x∆ = − 3 k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1 2 31 2P    , 2 2 2 2 2 1 9 14 2 1 32 1 a b a c ba ca b c  + = =  = ⇒ =    == +  2 2 14 3 x y+ = 2 2 2 23 4 12 3 4( 2) 12 2 x y x kx y kx  + = ⇒ + − = = − 1 2 1 22 2 16 4 4 3 4 3 kx x x xk k + = =+ +,, , 解得 ,直线 l 的方程为 . 【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关键 是找到关于 的两个等式,即把题中两个条件用 表示出来就可求解,而直线与椭圆 相交问题,常常采用“设而不求”思想,即设直线方程为 ,设交点坐标为 ,然后由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并消元后由韦达定理得 , 再把题中其他条件用交点坐标表示,同时代入 ,可求得参数 的关系或值. 21.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四边形 ABCD 是直角梯形,且 AD∥BC,AD⊥CD,∠ABC= 60°,BC=2AD=2,PC=3,△PAB 是正三角形. (1)求证:AB⊥PC; (2)求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 【解析】 【分析】 (1)要证线线垂直,先证线面垂直,由于 是正三角形,取 中点 ,则有 ,从而只要再证 即可证; (2)关键是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由(1)知平面 平面 ,因此只要作作 PO⊥CE, PH⊥CD,连结 OH,就可得∠PHO 为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接着就是计算出这个角即 可. ( ) 2 2 2 1 2 1 2 1 2 2 2 2 16 16 4 3 4 14 4 3 4 3 4 3 k kx x x x x x k k k − − = + − = − = + + +  2 1 2 2 1 4 3 4 1 32 4 3OAB kS OM x x k −= ⋅ − = =+ 5 2k = ± 5 22y x= ± − , ,a b c , ,a b c y kx b= +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1 2 1 2,x x x x+ 1 2 1 2,x x x x+ ,k b 2 3 PAB∆ AB E PE AB⊥ CE AB⊥ PEC ⊥ ABCD【详解】(1)证明:取 AB 中点 E,连结 PE,CE, 易证△ABC 为正三角形,E 为 AB 中点,∴CE⊥AB, ∵△ABP 为正三角形,E 为 AB 中点,∴PE⊥AB, ∴AB⊥平面 PCE, ∴AB⊥PC. (2)解:过 P 点作 PO⊥CE,PH⊥CD,连结 OH, ∵AB⊥平面 PCE,∴平面 ABCD⊥平面 PCE, ∵PO⊥CE,∴PO⊥平面 ABCD, ∵PH⊥CD,∴OH⊥CD, ∴∠PHO 为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 四边形 ABCD 是直角梯形,且 AD∥BC,AD⊥CD, ∠ABC=60°,BC=2AD=2,PC=3,△PAB 是正三角形. AB=2,PA=PB=2,PE=CE ,∠PCE=30°, 所以 PO ,OC ,∠ECD=60°,OH , 三角形 POH 直角三角形,∠POH=90°, ∴ . ∴二面角 P﹣CD﹣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 【点睛】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的证明,考查求二面角.要证线线垂直,一般可先证线面垂直即 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而证线面垂直又要寻找线线垂直,这可从图形中发现并证明.求二 面角关键是作二面角的平面角,一般要先找一个面的垂线,然后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 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在三角形中求得这个角. 是 3= 3 2 = 3 3 2 = 3 3 3 9 2 2 4 = × = 2 3 POtan PHO OH ∠ = = 2 322.已知椭圆 . (1)若过点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恒有公共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若存在以点 B(0,2)为圆心的圆与椭圆 C 有四个公共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解析】 【分析】 (1)点 在椭圆上或椭圆内,解不等式 即得; (2)要使得圆和椭圆有四个公共点,利用对称性,考虑到 在 轴上,只要在椭圆的左半边 (或右半边)存在不同两点到 B 点的距离相等,设动点 Q(x0,y0)在椭圆上, , 令 ,只要 f(y0)在 y0∈(﹣1,1)上不单调即可. 【详解】(1)要使得直线 l 与椭圆 C 恒有公共点,则点 要在椭圆上或者椭圆内, ∴ ,∴ . (2)法一:要使得圆和椭圆有四个公共点,利用对称性, 所以在椭圆的左半边(或右半边)存在不同两点到 B 点的距离相等, 设动点 Q(x0,y0)在椭圆上, , 令 ,使得 f(y0)在 y0∈(﹣1,1)上不单调, ∴ , ∴ . 法二:设圆 B:x2+(y﹣2)2=r2, , ( )2 2 2 1 1xC y aa + =: > 22 2P       , 2 2a ≥ 3a> P 2 2 2 2 2( ) 12a + ≤ B y ( ) ( ) ( )2 22 2 2 2 2 2 2 0 0 0 0 0 02 2 1 4 4BQ x y a a y y a y y a= + − = − + − = − − + + ( ) ( )2 2 2 0 0 01 4 4f y a y y a= − − + + 22 2P       , 2 2 2 2 2( ) 12a + ≤ 2 2a ≥ ( ) ( ) ( )2 22 2 2 2 2 2 2 0 0 0 0 0 02 2 1 4 4BQ x y a a y y a y y a= + − = − + − = − − + + ( ) ( )2 2 2 0 0 01 4 4f y a y y a= − − + + 2 21 11 a − −< < 3a>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2) ( 2)x y r a a y y r x a y a  + − = ⇒ − + − = + =整理得:(1﹣a2)y2﹣4y+a2+4﹣r2=0, 所以存在 r,使得方程(1﹣a2)y2﹣4y+a2+4﹣r2=0 在(﹣1,1)上有两解, 令函数 f(y)=(1﹣a2)y2﹣4y+a2+4﹣r2,对称轴 , 只需 即可, ∴ . 【点睛】本题考查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圆与椭圆的公共点问题.点 ,椭圆方程 , 点在椭圆内 ,点在椭圆上 ,点在椭圆外 . 圆与椭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当圆心在椭圆的轴上时,它们的交点个数要利用其对称性进行变 换说法,如本题圆与椭圆有 4 个公共点,则圆与椭圆在椭圆的左半边(或右半边)有两个公 共点,即椭圆左半边(或右半边)有两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如果用方程的思想,则化为关 于 的方程在椭圆的范围内有两不等实解. 2 2 1y a = − 2 21 11 a − −< < 3a> 0 0( , )P x y 2 2 2 2 1x y a b + = 2 2 0 0 2 2 1x y a b ⇔ + < 2 2 0 0 2 2 1x y a b ⇔ + = 2 2 0 0 2 2 1x y a b ⇔ + > y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