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查
历史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
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
B.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C. 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
D. 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答案】C
【解析】
郡县制是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它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 A。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稳定又推
动了经济的发展,排除 B。和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C 项正
确。和分封制相比,郡县制的实施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 D。所以选 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
即可。
2.王昶在《军机处题名记》所载,“内而六部各卿寺及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则
十八省及边疆将军、办事大臣,迄于属国,有事无不综汇”。材料表明军机处
A. 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B. 是国家重要的监察机构
C. 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
D. 是国家重要的军政部门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清朝军机处军政事务“有事无不综汇”,指的是军机处负责的范围较
广,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军机处处理事务范围广,并未涉及效率问
题;依据教材所学军机处的特点可知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也并非决策机构,因此 B、C 选项错
误。【点睛】本题依据材料“有事无不综汇”结合教材清朝军机处的特点相关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3.《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
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
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
A. 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B. 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
C. 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D. 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中国远航是出于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其根源是中国实行
小农经济,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这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的
必然结果。因此中西方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 正确;自然地理条件、统治
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是影响差异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源,ABC 错误。故
选 D。
4.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
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
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 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 选项排
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 选项排除。明中叶后,
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 选项排除。
5.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在梵文佛经的汉译过程中,中国“孝道”观念被
大量人为注入佛经,如汉译《菩萨戒本》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
再如佛经《善生经》中的“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和“父母所为,恭顺不逆”。这主要是因为
A. 佛教与儒家思想有共同点 B. 佛教丰富了儒家思想
C. 儒释思想岀现融合情况 D. 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佛教宣扬孝道,而孝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了佛教借儒
家思想来传播佛家思想,表明儒家思想的影响较为深远。D 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佛教借鉴、
学习了儒家经典,佛教与儒家思想有共同点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
丰富了佛教,B 错误;材料信息只反映了佛教融合儒家思想,不能说明儒家融合佛教思想,C
错误。故选 D。
6.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
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的民主改革
A. 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
B. 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C. 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
D. 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
【答案】C
【解析】
材料“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反映了梭伦的民主改革采取中庸原则,
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故 C 正确;梭伦改革协调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 A 错误;材料无
法体现梭伦改革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故 B 错误;缓和阶级矛盾是为了稳定统治,故 D 错
误。故选 C。
7.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
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
些研究成果
A.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学说
B. 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D. 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主要反映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且结合所
学可知,第一次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是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
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
上升时期,故 B 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关内容,且这一理论
不属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故 C 项错误。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之一,形
成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不符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故 D 项错误。
8.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
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 体现了中共当时 工作重心
B. 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
C.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D.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
命不会成功”表明毛泽东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补充,阐述了农民问题的地位,丰富了中
国民主革命理论,故选 B 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的重心是工人运动,排除 A 项;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排除 C 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
武装割据”,排除D 项。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学生应该
结合所学知识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出发,结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即可得出正确答
案。
9.“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
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
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基层民主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
的弊病”来看,这个制度指的是政党制度。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的和政治协商制度。D 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人民利益的,A 错
误;基层民主制度是协调解决基层问题的,B 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
C 错误。故选 D。
10.1953 年,周恩来总理宣布:“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我们愿意同一切
愿意维持和平关系的国家恢复和建立贸易关系,发展和平经济。”周总理发表此番言论的目
的是
A. 提倡求同存异,以解决国际争端
B. 冲破欧美封锁,改善外贸局面
C 实行一边倒,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 寻找盟友,应对中苏关系恶化
【答案】B
【解析】
“求同存异”是 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排除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 交孤立的方式;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
周恩来在 1953 年提出材料中的主张.故 B 正确.;与我们相信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不
符,故 C 排除;中苏关系恶化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故排除 D。
11.《全球通史》中记载:“19 世纪末期的美国福特公司采取了某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即制造
标准的、可以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这种大
规模的生产技术
A. 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基本建立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适应了垄断组织的集中生产
D. 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制造标准的……零件”、“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
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生产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了垄断组织的集中
生产,故选 C 项;推动工厂制度基本建立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 A 项;推动世界市场
形成的是工业革命,而不是材料中的生产技术,故排除 B 项;根据“19 世纪末”可知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期间,所以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的说法有误,故排除 D 项。12.1920 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 159.28 亿元,其中近代工业产值为 9.88 亿元,手工业总
产值为 44.45 亿元。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资本主义工业分布极不平衡 B. 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比较低
C 民族工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D. 民族工业经济结构相对合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 159.28 亿元,其中近代工业产值为 9.88 亿元”反映
中国近代工业产值所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较低,表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水平比较低。B
正确;材料反映的近代工业产值比重低,不涉及分布平衡与否,A 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工业
对外国资本的依赖,C 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近代民族工业轻工业比重高,重工业比重低且发
展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D 错误。故选 B。
1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 50 个,中部地区有 32 个,军用
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 35 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
A. 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
B.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C. 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
D. 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 建设,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结
合五十年代我国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中国周边战争不断,将民用企业
和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东北地区是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符合题意的是 B 项,一
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刚开始,不可能工业体系完善,排除 ACD 项。
14.在国际联盟的主导下,1933 年 6 月,66 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重建
金本位制,限制金融领域的投机,由中央银行进行合作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但罗斯
福表示不能“听任别的国家对我们的行动强加限制”,导致会议不欢而散,反而促使贸易战日
益激化。这说明
A. 国际合作共赢的意识尚未产生 B. 英美争夺世界贸易领导权斗争激烈
C. 自由放任的经济理念根深蒂固 D. 经济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经济恢复
【答案】D
的【解析】
【详解】所谓“不能‘听任别的国家对我们的行动强加限制’”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从而
加剧了这次经济危机,故 D 项符合题意;从材料无法得出国际合作共赢意识是否已经产生,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联(英法)主导,但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不予合作,材料不足
以支撑美国对贸易领导权的争夺,B 项不符合题意;罗斯福的意见不等同于自由放任的经济理
念,C 项不符合题意。
15.《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
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
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
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更能反映出
A. 中国商品具有贸易优势 B.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C 闭关锁国政策不具有绝对性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
贸易关系”可以看出这一时时期世界各地商品交往频繁,反映了世界市场逐渐的形成。D 正确;
材料只反映了十三行贸易繁荣,但未体现中外贸易谁占据优势,A 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广州
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因此十三行的兴盛不能证明闭关锁国的不绝
对性,C 错误。故选 D。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
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
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 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 年)、比利
时人南怀仁(1623—1688 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
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
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
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
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
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
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在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
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
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材料二认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各举一例加以说
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进步文化”的特点。
【答案】(1)主要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
东渐”)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
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
(2)“五四”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
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五四”后,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3)特点: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与
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相连。
【解析】
【详解】(1)表现:依据材料“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
的文化交流”“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
某些科学知识”来看,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
播到中国。背景:依据东西方的社会状况可知,西方国家通过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实力
不断壮大,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而且西方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欧洲近代
自然科学的兴起思想文化较为先进。
(2)依据材料“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
套用西方近世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前,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如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依据材料“借
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来看,
“五四”后,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如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3)依据材料“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
化’”来看,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盘西化;通过学习西方的内容可知,经历了器物
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历程;依据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可知,这些都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相
连。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工业化”指“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原工业的生产形式基本上摆脱了行
会的控制,商人资本直接参与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又称作包买
商制)。原工业化使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农业和乡村工业并重的“二元经济”。在“二元经济”
模式下,农村劳动者的身份往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业工人。在前工业时
期,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断下降。1520 年,英格兰乡村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76%,1600
年为 70%,1670 年为 60.5%,1700 年为 55%,1750 年为 46%。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主
要被原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吸收。
——摘编自刘文超《近代英国商业和商业资本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市场经济发展形成的影
响》
材料二 明清时期虽然兴起一些手工业中心,但与此同时,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
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度加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
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农村更是销量有限。这就限制了商业资本对制造业投
资的兴趣。明清民间商人虽富有,但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
商等特许商人,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形成了恶劣的经营导向,商人们并不
把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市场开拓和由此而增加对科技发明生产创新的兴趣;而在于谋取流通领
域的超经济特权,其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不到独
立自由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樊卫国《论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原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英国“原工业化”时期相比明清时期在商业运营上的不同之处,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答案】(1)特征: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影响:有利于调整英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基础。
(2)不同:中国以家庭为主要单位,长途贩运能力较弱;商业活动以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为
主;商人的经营注意力在生产领域以外,不注重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得不到独立
自主的发展空间。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到达顶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国传统思想中对
商业的轻视;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
【解析】
【详解】(1)根据“商人资本直接参与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生产形式主要是外放制”、“农
村劳动者的身份往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耕作者,又是制造业工人”、“英国从事农业的人口
不断下降。……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原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吸收”等内容可知
英国“原工业化”的特点主要是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影响结合所学可
知主要从调整深灰经济结构、解放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内市场发展和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的
角度进行总结。
(2)根据“农民的家庭生产多样化程度也在提高,特别是传统棉纺织技术普及后耕织结合的程
度加强”、“那些手工业专业地区的产品长途贩运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农村更是销量有
限”、“最能累积巨额财富的却是盐商、茶商、洋商、票号、铜商等特许商人,特许经营和官
商制度扭曲了市场规律”、“经营注意力始终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市场和市场主体始终都得
不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等内容可知明清时期在商业运营上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国以
家庭为主要单位,长途贩运能力较弱;商业活动以特许经营和官商制度为主;商人的经营注
意力在生产领域以外,不注重市场开拓和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得不到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
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
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
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
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
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
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
营养,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 年)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综合运用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运用中外史实,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政治制度要针对现实进行适当的调整。
阐述:政治制度只有结合时代环境不断调整,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命力。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秦汉时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通过
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政权的巩固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7 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的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
贵族制的传统,但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王权,结束王权专制,确立议会是国家权
力的中心,后来根据现实需要,确立了责任内阁制,不断进行议会改革,逐步形成了君主统
而不治、议会至上的政治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也是根据现
实进行不断调整的结果。
综上,政治制度适应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旧有的政治制度才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示例二:观点:政治制度不能脱离原有的精神理论。
阐述:政治制度建立在一定的精神理论基石之上,法家思想提出中央集权、郡县制,在这一
思想指导下,秦朝实行“中央、郡、县”三级,汉朝增加州及监察区,唐朝在州之上设
“道”,元朝推行行省制度,虽历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不同,但都未改变秦以来中央对地方垂直
管理的制度,未脱离中央集权制度的精神理论,这为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
基础。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的思想,美国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
制定了 1787 年宪法,通过联邦制、三权分立、民主共和三原则,把这些思想贯彻其中,最终
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此后美国的社会制度虽有微调,但都未脱离这一核心,这也为美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综上,合理的政治制度会适时而变,但不会脱离其原有精神理论。
示例三:观点:政治制度既要与理论结合,也要符合现实。
阐述:在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长期保存在政治体制之中,但在不同的朝代,
为了适应现实需要,政治制度也会不断地发展创新。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汉朝的内外朝制
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等,都是不同的朝代在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现实需要为加强皇权作出的尝试,并将皇权一步步推向
顶峰。在近代的英国,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精神渗透在社会的制度中,从《大宪章》对王权
的制约,经过 1689 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再经责任内阁制,
议会对内阁的制约,到 1832 年及以后议会改革,民众获得选举权对议会权力的制约,都是权
力制约与平衡精神的体现,同时不同时期权力制约的变化又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综上,任何的政治制度,都以理论为内核,并根据现实的变动而变动
【解析】
【详解】该题属于开放探究类试题,作答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和格式的规范。首先,分析材料
信息,明确自己的见解,赞成或者质疑,需要修改等,如“政治制度要针对现实进行适当的
调整”、“政治制度不能脱离原有的精神理论”、“政治制度既要与理论结合,也要符合现实”
等;其次,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如“政治制度只
有结合时代环境不断调整,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命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长期保存在政
治体制之中,但在不同的朝代,为了适应现实需要,政治制度也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最后,
总结观点,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