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ID:439190

大小:48.3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 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 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 野。 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 重大,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 化时代,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 第一重悖论,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同时,全球化时代 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用“全球通用” 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鲸吞蚕食各国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 的地方性文化。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 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才 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 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 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 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 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 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 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 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 3D 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 2014 年登陆好莱坞杜 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 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旧观念,不能把传统文 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 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大众文化趣 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有人认为,数字化工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与日本公司,造成这些母版文物被盗 录和损毁。 B.全球化时代的审美标准使很多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甚至被消弭。 C.信息化、数字化对传统文化来说是双刃剑,但对其生存发展而言,挑战甚于机遇。 D.文末用“木乃伊”比喻通过数字化获得永存,却脱离大众而失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由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所遇到的问题,引出“活化传统文化”这一核心问题。 B.文章从全球化与科技手段两个角度,着重论述传统文化资源所面临的双重悖论,分析有辩 证性。 C.文章以 3D 全景声京剧电影在好莱坞热映为例,论证了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复兴的可能性。 D.文章紧扣中心“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采用对照式结构,先提出问题,再分 析问题,最后指出解决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它让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B.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意义重大,而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活的文化也是关键问题。 C.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和交通愈发便捷的全球化时代,或将遭遇淘汰。 D.要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除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借助技术的 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 材料一:《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校园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周期性、 季节性。从整体上看,每年下半年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整体要高于上半年,在节假日、 开学以及毕业季,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具体来看,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设施安全、意外伤 害等事件为多发事件。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 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 23.3%。该报告还指出,中部地区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 46.23%。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二: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是个全球性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显 示,全世界每年有近 2.46 亿儿童和青少年因体貌特征、性别、种族与文化差异等遭受欺凌。 在我国,全国检察机关 2018 年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 1988 人, 经审查批准逮捕 1180 人。 在我国,对欺凌概念认识不清、处置乏力,一直困扰着现实中的欺凌治理。一些欺凌现 象要么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么干脆当作正常“打闹”而不被重视,处理上表现出浓 重的“随意化”特点。这既无法形成有效治理,也对被欺凌方的权益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此次综合治理方案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明确了欺凌防治的制度框架。当然,方案再详 尽,能否发挥实效,关键还在于能否落实。 (选自《羊 城晚报》,有删改) 材料三:犯寻衅滋事罪,一人获刑四年,另四人被判 11 个月。这是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 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的宣判,而五名被告人均为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未满 18 岁的女 学生。 2 月 28 日下午 15 时至晚 22 时之间,北京市某职业学院的一名女学生朱某和另外四名女 被告人在女生宿舍楼内,随意挑选两名女生进行辱骂殴打,还脱光了一名被欺凌女同学的衣 服予以羞辱,并用手机拍摄了羞辱、殴打视频,在小范围内进行传播。尽管北京市针对未成 年人已经有了成熟的附条件——不起诉的教育感怀模式,但是,情节恶劣且无悔改之人,显 然法律的惩戒更适合。 (选自《新 闻周刊》,有删改) 材料四:“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并不是什么新法新规,只是对相关上位法的某种 具体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可以送工读 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现实中发生的校园欺凌,很多时候都与上述条文所规定的“严重 不良行为”相吻合,而这也决定了有关法律具备理所当然的适用性。最新公布的“治理方案” 再次重申了这一已有的法律条款,自然是期待其能在校园反欺凌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之所以能够得到舆论的强烈回响,根本原因还在于现实 中反欺凌手段的捉襟见肘。在学校批评教育太软,行政刑事处罚门槛太高的前提下,不少人 难免会感叹“拿作恶者没太多办法”。而“送工读学校教育”一项恰好充实了现有的反欺凌惩 戒体系,并使之更具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激活这一制度工具,势必会对反欺凌工作大有助益。 可问题在于,这一步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在短时间内,工读学校还很难对校 园欺凌治理产生直接帮助。这首先是因为现存的工读学校已经少之又少;而除此以外,还有 法律方面的限制。《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没有赋子任何部门介入并强 制问题学生去工读学校的权力。这意味着在现实操作中,必须经家长、学生、学校三方同意, 学生才可转入工读学校——如今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仍然未能就此破局。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校园欺凌有鲜明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语言欺凌是当前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 B.由于对欺凌概念认识不清、处置乏力,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C.校园欺凌是非常严重的不良现象,要采取教育感怀和法律惩戒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 D.工读学校稀少和受法律的制约等原因,导致激活“送工读学校教育”制度并非易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运用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以及区域特点。 B.材料二是从校园欺凌的国际化和中国治理校园欺凌的现状的角度来介绍校园欺凌。 C.为了应对现实中反欺凌手段的捉襟见肘,“送工读学校教育”得到舆论的回响。 D.“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是当前唯一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特点的应对方法。 6.根据上述材料,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校园欺凌现象?(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唠叨天使 刘建超 高层住宅楼房旁边,有一片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的钻天杨。绿树荫下,建有一排红砖蓝瓦 的小平房。平房里的人大都开着居民常用的买卖,米面油盐酱醋糖,瓜果点心葱蒜姜。把边 较偏僻的一间屋子,招牌上写着“鲜奶坊”。招呼生意的是一位身材丰满,短发圆脸的姑娘。 圆脸姑娘的买卖每天最早开张,匆匆忙忙的学生,晨练早起的老人,络绎不绝,你来我往。 姑娘一个人忙里忙外,嘴里哼着曲,手脚不闲心不慌,奶瓶发出轻盈的碰撞声,屋里弥漫着 鲜奶淡淡的馨香。忙完一阵子,姑娘蘸蘸额头上的细汗,把屋子收拾停当,便拿出一瓶酸奶 放在柜台上,仰起脖子朝高楼上探望。 一位老人此时就会来屋里取奶。老人步履蹒跚,手里还拄着根拐杖。老人拿了奶并不急 于走开,把瓶子仔细端详,说:“就剩这一瓶啦?别人挑剩下的吧?姑娘?” 姑娘笑了:“大伯,质量都一样,都是今天的,上面有出厂日期,保质保量。”老人脾 气倔儿:“有出厂日期也不见得就保险,报上不是经常说有过期奶。日期还不是随便就可以 打上的。”老人把手中的瓶子用力地摇晃,好像要从中看出点明堂。 “放心吧,大伯。要是有问题啊,我负责。” “小小年纪就说大话,你能负责了吗?你又不是厂长。” “我可以反映啊,我是经销商。” “等你反映,那还不黄花菜都凉了。电视上报道的假奶粉事件,等反映出来,把好好的 孩子都吃成大头婴儿了。你说,这事怎么赔偿?谁能赔偿?” 姑娘笑了:“大伯,我可管不了那么大的事。我只保证您老的这瓶酸奶没有问题,保您 健康。” “有没有问题啊喝了才知道,没喝,谁也不敢保证。现在坑害咱老百姓的奸商一抓一箩 筐。” “大伯,您要是对我卖的酸奶不放心啊,可以换一家。往南一百米,还有一家鲜奶行, 您去那里看看怎么样?” 老人不高兴了:“怎么?提点意见就想把我打发走了?我偏不去,我就在你这订奶。咋 样?” 姑娘说:“大伯,我逗您老哪,你要是走啊,我还不乐意呢。我还得您老来给我上上政 治课,指指依法经营的大方向。” 老人走了,身子颤巍巍,嘴里还嘟嘟囔囔。 几乎每次老人来都会和姑娘打一会儿嘴仗,姑娘已经习以为常。有时还故意找茬,惹得 老人声调高昂。 秋风如针,几周过去,树叶就像被抽干了血的身躯变得干巴枯黄。肆虐的秋风还没有来 得及将杨树上的枯叶扫净,第一场雪就迫不及待地覆盖着城市,像蒙上了一道白色的帷帐。 老人又来取奶,步履艰难。 “姑娘,你的店门口这么厚的雪也不扫扫?顾客如果滑倒了,摔伤了,还不得找你算帐? 不能光顾着赚钱了,就不知道为顾客着想着想?” 姑娘连忙拿起扫把:“对不起了大伯,刚才忙,没顾上。”姑娘抡起扫把左右开弓,雪 花在她身边翻舞飞扬。 姑娘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哈出的热气在她嘴边眉尖结成细细的冰霜。 “好了,大伯。您可以放心的走了。” 老人说:“我可不会表扬你,这是你应该做的。咱们市里就应该立个扫雪法,不及时扫 雪的人罚他没商量。” 老人走了,身子颤巍巍的,嘴里还嘟嘟囔囔。 姑娘在老人身后扮了个鬼脸,笑容雕在漂亮的脸庞。 老人几个星期没再来订奶了,来找姑娘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婆婆。 婆婆告诉姑娘,老头子走了。老头子走的很安祥。老头子常说,你是个好孩子,像天使 一样。老头子大病后,就爱唠唠叨叨,连我都觉得烦。他说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到你这里 来唠叨唠叨。老头子还说,你屋里升着炉子,让我提醒你要常通通风,常开开窗。 高层住宅楼房旁边,有一片树干粗壮枝叶茂盛的钻天杨。树绿荫,建有一排红专蓝瓦的 小平房。每天早上,“鲜奶坊”就有两个身影聚在一起“唠叨”,一个是白发苍苍的婆婆,一 个是短发圆脸的姑娘。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用“唠叨天使”做题目,一方面透露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唠叨;一方面也设置了悬 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B.老人取奶时“步履蹒跚”,说话语无伦次,去时“身子颤巍巍”,表明老人已经风烛残年, 为后文写老人去世作好铺垫。 C.小说写“第一场雪覆盖着城市”,是为后面写姑娘因受老人唠叨而扫雪作了铺垫,同时也 推动了“扫雪”的情节的产生。 D.小说在语言上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以朴实无华的语句讲述了生活中的一件包含着真善美的 小事,言简意丰,发人深思。 8.小说中姑娘这个形象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设置老人“故意找茬”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0——13 小题。 张中彦,字才甫。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从下熙、河、阶、 成州,授彰武军承宣使。王师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师还,为秦凤经略使。秦州 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徒治北山,因险为垒。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皇统初,为宁州刺 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 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正隆,营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 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连 通汴梁,明年,作河上浮梁。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 而首尾自相钩带,诸匠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浮梁巨舰毕功,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 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 诸水。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 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 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 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 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 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 事遂定/赏而遣之 B.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 事遂定/赏而遣之 C.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 遂/定赏而遣之 D.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 遂/定赏而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经略,官名,南北朝时曾设经略之职,唐初边州置经略使,宋置经略安抚使,掌一路民兵 之事,皆简称“经略”。文中指筹划治理。 B.王师,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中“王师”义同。 C.浮梁,此指浮桥,用船、筏或浮箱联结起的桥,与《琵琶行》“浮梁”义不同。 D.留守,官名;此指军队离开南京向别处进发时,留驻张中彦镇守,行监管之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中彦多处征战,善于防守。他跟从睿宗攻下黑、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 任秦风经略使时,迁移治所,修筑营垒,扼守入川通道。 B.张中彦聪慧工巧,善于营建。他让人崖谷架梁,于深山中运出大木;制作的小船模型,让 工匠都惊服;大船建好后,用巧法不怎么费力就拖船入水。 C.张中彦治理果决,宽严相宜。他敢于惩治犯法的朝廷宗室宗渊,依法惩处盗窃的戍卒;刘 海作乱平定后,他未追究跟从的自姓,只处死了首恶刘海。 D.张中彦威信过人,受到拥戴。西羌四个部族依仗地势,不服管辖,他亲自前往,酋长四人 求见,不战而降;去世后,百姓号泣去市哀悼,立像祭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置,人服其明。 (2)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 14——15 题。 村行 [宋]王禹偁①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②原:原野。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紧扣题目,并点明地点和时节,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情景。 B.颔联是景静与动景相互结合,作者向读者展现了山中有时喧闹、有时静穆的景象。 C.颈联诗人写所见之景,以“胭脂”和“白雪”作喻,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尾联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心情由悠然到怅然的变化。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 女感情的共鸣。 (2)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动作细节 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7——19 小题。 杜甫是一位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 自居,真正踏上政治舞台的日子________。但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杜甫都始 终保持着渴望君臣遇合的君子理想。在杜诗中出现最多的古人形象是诸葛亮,在《蜀相》《咏 怀古迹五首》《武侯庙》《八阵图》《古柏行》等诗作中出现了 30 多次,并且很多诗都是单独 为他写的。诸葛亮以智慧著称于世,( ),对他的反复吟咏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窃比稷 契的君子理想,既是托古抒怀,也是自我激励。 杜甫有仁者情怀,使杜甫对人民的遭遇感同 身受,体察入微。杜甫客居夔州时,曾写下《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 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诗人甚至注意到,那无助的老妇人来打枣时, 其实是充满无奈、惭愧和恐惧的。正是这种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的细腻与 体贴,使杜甫的诗歌总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________。新婚即别的夫妇,老无所依的征夫, 颠沛流离的百姓,________的亲人,面对普通人的命运,杜甫的君子之心是那么柔软;而对 那些泡着温泉品着驼羹的权贵,杜甫的君子之心则是无比的激愤:“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 开边意未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君子之心不是小人儒的为己,不是乡愿 儒的附势,而是君子儒的大庇天下苍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不可胜数 将心比心 息息相关 杳无音信 B.不可胜数 设身处地 利害相关 遥遥无期 C.屈指可数 将心比心 息息相关 杳无音信 D.屈指可数 设身处地 利害相关 遥遥无期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杜甫是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一位伟大诗人,却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 B.杜甫是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一位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 居。 C.杜甫是一位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 D.杜甫是一位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却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 19.下列在文章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但杜甫所称道的却不是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而是其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 B.杜甫所称道的除了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还包括其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 C.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没有在文中多次出现,他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的守臣德行为杜甫所认同。 D.但杜甫所称道的只是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而非其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海底世界很神奇,潜水看海底景观是很多潜水爱好者的选择。然而,①_____。海里突发 状况较多,如果对潜水水域的水况等不了解,最好不要贸然下水。无限风光在险峰,海洋世 界也会给潜水爱好者类似的错觉:②_____。但是,在水下同一个深度停留的时间过长,潜水 员会因吸取高分压氮气而麻醉,产生“氮醉”,产生幻觉。一旦发生氮醉,等潜伴发现往往已 经来不及施救。因此,潜水不要盲目地追求深度,③_____。否则即便只有 3 米的深度,也会 发生氮醉。 ① ② ③ 21.将下面的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0 字。(5 分) 一架从俄罗斯起飞的伊尔﹣76 飞机,日前载着一位尊贵的北极”客人“抵达大连国际机 场,它就是来自北极圈内的珍稀动物——白鲸。这也是白鲸家族在历史上首次登陆中国,它 将成为大连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的正式成员。 这只 3 岁的白鲸,身长近 4 米,体重 500 公斤左右,是个温顺的“小姑娘”。在来中国之 前,它已学会了转圈、唱歌、与人接吻,生气了还会叫上几声。白鲸的新家被安置在刚刚建 好的极地馆内,它也是第一位入住极地馆的成员。为了使它适应馆内的水温,工作人员准备 了 2﹣3 吨的冰块,以备降温使用。春节前后人们可一睹这只白鲸的风采。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最近大火的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截至目前为止,总票房已经超过 49 亿人民币。 影片中的哪吒本是灵珠转世,但在出生时被申公豹偷偷把灵珠换成了魔丸。魔丸是他的宿命, 也是他一生的劫难。按照他的命数,他本应在人间作恶 3 年,然后被天雷劈死。他堕落过、 挣扎过,也怨过父母,也曾与世界为敌,可他始终不屈服于命运。他嘶吼着:“我命由我不 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最终,哪吒放下怨恨消除魔性,拯救了陈塘关,破除 了天劫。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要抄袭。 试卷【答案】 1.D。A 项,原文“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B 项偷换概念,“全球化时代的审 美标准”有误,原文是指“大众流行文化”所形成的“‘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C 项,无 中生有,原文“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 机”。 2.D。应该是采用层进式结构。 3.A。原文“接续传统文化的根脉,复兴传统文化资源”才能使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扎根并获得 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传统文化本身并不能实现这个目的。 4. B。B 项,“由于对欺凌概念认识不清、处置乏力……”强加因果,结合材料二内容分析可 知,“中小学生之间的欺凌现象成为全球性问题”并不是“对欺凌概念认识不清、处置乏力” 所致。故选 B。 5.D。D 项,“是唯一”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都没有赋子任何部门介入并强制问题学生去工读学校的权力”。故选 D。 6.①加强学校在节假日、开学、毕业季时的管理,加强对学生在语言文明等方面的教育。②正确 区分校园欺凌和一般的“打闹”,把欺凌防治的制度框架落到实处。③既要运用感怀教育模 式,又要用法律手段严惩情节恶劣者。④激活“实施欺凌学生可送工读学校”制度。(答到其 中三点即可) 7.B。B 项,“说话语无伦次”错误,老人取奶时“故意找茬”,表明老人说话很有条理。B 错 误。故选 B。 8.①勤劳善良。每天最早开张,每天忙里忙外;善待老人,耐心听老人唠叨。②守信真诚。 经营鲜奶保证质量,真心为老人推荐人家的鲜奶。③机灵乖巧。老人不去另一家,坚持在姑 娘处,姑娘回答善于应变;应老人要求,迅速去扫,很讨老人喜欢。 9.①设置老人“故意找茬”,造成与姑娘的冲突,增加小说的戏剧性。②设置老人“故意找 茬”,为表现人姑娘性格创造情境,突出人物性格。③设置老人“故意找茬”,推动故事的发 生、发展。④设置老人“故意找茬”,表现社会对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的忧虑,丰富主题意蕴。 10.B。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 不能解决。”当即,中彦到了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求见,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事 情最终平定,中彦赏赐了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了。“势”作“不可”的主语,应在“势”前断 开,排除 A、C 两项。“与之约降”意思是和他定下投降的盟约,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B。 11.B。B 项,“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中‘王师’义同”理解有误。由原文“少以父 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可知,张中彦降金,“王师”指金朝(古代女真 族建立的王朝)的部队。故选 B。 12.C。C 项,“只处死了首恶刘海”理解有误,原文说“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 者戮之”,“为首者”指“民之从乱者”中的带头的,不是指刘海。故选 C。 13.(1)后来他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田赋征收制度,土豪劣绅没有办法逃避,人 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改,改任;均赋,平均田赋;奸豪,地方上有势力而横行不法的人;无 所,没有地方;蔽置,逃避。) (2)当时淮楚地区打仗,当地百姓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 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用兵,使用武力,进行战争;讼牒,诉状; 纷纭,多而杂乱;所司,主管的官吏;依违,依从或违背,指模棱、犹豫。) 参考译文: 张中彦,字才甫。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 张中彦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跟从皇帝攻克熙、河、阶、成州,后又被任命为彰武军承 宣使。金兵取得金、洋等州。朝廷让中彦兼任兴元尹。军队撤回之后,取代李彦琦任秦凤的 经略使。秦州处在交通要道,城池不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 筑城堡。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皇统初年,任宁州刺史。金朝的 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有能上告的人。中彦尽力为他 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依法治罪。后来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田赋的征收制度, 使土豪劣绅都不能逃避赋税,人们都叹服他的英明。正隆年间,营造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 中材木。青峰山巨木最多,然而山高谷深,阻绝道路。中彦让人沿着山崖架通沟壑,建造十 几里的长桥,用车运输木料,如同走在平地上,连通到汴梁。第二年,在河上作浮梁。一开 始制作船只,工匠不知道方法,中彦亲手制作的小船才几寸,不借助胶漆而首尾自动相互勾 连,诸位工匠没有不惊骇佩服的,他的智慧巧妙就像这样。浮梁巨舰建造完,中彦召集几十 个船夫,依着地势顺势而下倾泄到河里,取来新的秫秸秆遍布地上,再用大的木材限制它的 两旁,凌晨督促众人乘着霜滑而拖拽,一点也不费力地就把大船放进了水中。过了一年,中 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正筹备军事行动,土民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一起,诉讼 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守的 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起用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作乱,失败以后, 统计的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西羌的吹折、密臧、 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奇人的管辖,朝廷派侍御史沙醇之到中彦处讨论处 置的方略,张中彦说:“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 一定不能解决。”当即,中彦到了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求见,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办法, 事情最终平定,中彦赏赐了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了。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 骑快马到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七 十五。百姓罢市哀悼号泣,并立像来祭祀他。 14.D。D 项,“借景抒情”说法错误,从全诗来看诗的最后两句由开始写景转入抒情,没有写 景。故选 D。 15.①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信马穿山径,看斜阳照山峰,听万壑流水声,看棠梨叶落, 闻荞麦花香,心情悠然自得。 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诗人看到村边的桥和原野的树,感到如此熟悉和亲切,情绪陡然 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的怀乡之情。 ③不得志的惆怅之情。诗人仕途受挫,贬官在外,看到眼前与家乡相似的景物,壮志难酬的 忧愁之感油然而生。 16.(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17.C。不可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 能数过来。二者语意不同。文中讲杜甫“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说明“真正踏上政治 舞台的日子”少,该用“屈指可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 处境着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二者语意侧重点不同。“设身处地”侧重想的 是处境。用来修饰“细腻与体贴”的该用“将心比心”。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 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利害相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二者搭配对象不同。强调与“与百姓 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不存在很多利害关系,该用“息息相关”。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 遥遥无期: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二者语意不同,搭配对象不一样。修饰“亲 人”应用“杳无音信”。故选 C。 18.D。划线句是复句,前半部分说“杜甫是……的诗人”,“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 命”是其定语,该定语词组表达啰嗦,属结构混乱,应说“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 或“以天下为己任”。依此排除 AB。另外,这个特点不是杜甫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的原 因,原句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分句间当是转折关系,排除 BC。故选 D。 19.A。前文语境是“诸葛亮以智慧著称于世”,后文说的是杜甫“反复吟咏”的内容。文段 并没有针对诸葛亮的“智慧与巧算机谋”来写,选项说“只是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和 “除了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还包括……”,都是不合语境的。排除 BD。对比 AC,用“但” 作转折,用“不是……而是……”表明杜甫表意侧重的角度,前后语言更连贯。故选 A。 20. ①潜水是一项高危险性运动 ②认为越到深处越能看到新奇的景象 ③不要在一个深度停留过长时间 21. 白鲸首次登陆中国 22.本题目的材料和电影有关,但材料作文不是影评,也并非看过这个电影才可以写,而且材 料给的语料是电影《哪吒》的相关内容。审题的重点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 自己说了才算!”可以从努力改变命运、与命运抗争、敢于正视自己等角度进行立意。 参考立意: ①面对成见,敢于正视。 ②明确目标,勇往直前。 ③人生命运,自我把握。 ④成见在他,改变在我。 【例文】 做自己的英雄 在失望中期待,在孤独中疗伤,在告别后坚强,受伤也绝不投降。不论命运如何多舛, 我们要做自己的英雄。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虽是魔丸转世,是被众人所唾弃的妖怪,可他也有善心,他也 想向全世界的人们证明他只是个孩子,是个想成为英雄的英雄。只是他“生”不逢时,“天” 不由他,百姓不容他。我们的一生,何尝不是像哪吒一样在与命运作斗争呢? 当你在为了自己的一生而奋斗的时候,路上总有些闲言碎语扰乱着你。它们就像一根一 根坚硬的钢针,扎进你的肉里,刺入你的心脏,深入骨髓,一点一点地摧毁你的决心。“人心 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这就是路上的阻碍。可是,这是你选 择的路,你的梦想,你的信念,旁人又如何知晓?在这条路上,做的好与坏,只有你自己知 道,你想成为的英雄,也只能靠你自己去实现。 命运在某个时候,的确难以改变,生活各方面的压力慢慢把我们逼到某个地方,让我们 悄悄蜷缩在某个角落。于是,就有了自我意识的定位和禁锢。身处此境,我想,我们更需要 的是去发现自己和养成习惯,去改变自己。不认命就是自己的命,你只是少了一次果断的行 动。 若有了一次行动,我们就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东野圭吾在《解忧杂货店》中说:“放弃 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不过,在坚持的背后,我们也不能忘了,在我们的身后,总有那么 几个人在默默地守护者我们,比如父母,他们会和我们一起,帮助我们一起实现梦想。他们 或许会成为我们成为英雄的路上的动力。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还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要和它斗到底。” “我的命我自己扛。”哪吒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为英雄的理由。 不信所谓命中注定是哪吒的精神,更是我学习的榜样,打破成见倔强生长,是哪吒的荣耀, 是我必须学习的内容。 哪吒生而为魔,那又如何?他一样成为了自己的英雄,他保护了他在意的人。身为普通 人的我们,虽然没有像哪吒一样的魔力,但我们可以拥有像哪吒一样坚韧不拔,同命运斗争 的精神。 没有人该被定义,也没有人可以被定义,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在意的人,我们也可以做 自己的英雄。 22.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