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卷(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_____的元大都国子监院内,一株紫藤和一棵松柏构成一帧优美的风景画。一株紫藤缠
绕在一棵高大的松柏上。这紫藤的花叶与松枝、松叶相依相拥,柔美与刚劲在这里______。
一缕缕明媚的阳光从各个角度给紫藤的枝蔓花叶打上聚光灯。人们欣赏着顺着柏枝攀缘的藤
蔓和在松柏的各处绽放的花儿啧啧称赞。有人低语:这棵松柏还活着吗?我仔细起松柏这位
壮士来。果然,这松柏的树干呈苍黄色,叶子也不见绿意。壮士为何没有了生机?是被紫藤
缠死了?!我心里一惊!原来,爱过于强烈,也会变成扼杀对方的利剑!
A. 静谧 相得益彰 打量
B. 僻静 相得益彰 审视
C. 僻静 相辅而行 打量
D. 静谧 相辅而行 审视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
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
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
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
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
第一组,静谧:安静。僻静:(地方)偏僻清静。根据语境和对象,选填“静谧”恰当。
第二组,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辅而行:互相协助进
行或配合使用。根据语境“柔美与刚劲”相互补充,选填“相得益彰”恰当。
第三组,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审视:仔细看。“审视”与原文中的“仔细”重复,
故应选填“打量”。
故选 A。
【点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
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司语意义及用法。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攻坚、千村扶贫整村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5 个阶段,宁夏的贫困发生率已从 1982 年的 74.8%下降到 2018 年的 3%。
B.日前,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 37 亿,登顶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这
部电影震撼惊艳的视觉特效、对经典神话故事的创造性改造,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C. 由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科技、文化诸方面的迅速发展,个人和
群体丰富多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中国故事产生的重要土壤,也是促进散文发展的力量。
D. 天津市牵头开展京津冀“护城河一号”“护城河二号”区域联合治超专项行动,交通公安
部门加大治超常态化路面执法力度,共出动执法人员 10.5 万人次。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
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
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
改变句子的原意。此题用反选排除法去做。
A 项,“‘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攻坚、千村扶贫整村推进……”错误,成分残缺,
可在句首加“历经”。
B 项,“登顶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错误,句式杂糅,“登顶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榜”和“夺
得国内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两种句式取其一。
C 项,“由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刻变化……”错误,成分赘余,删去“由于”。
故选 D。
【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
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
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
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
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3.某中学文学社准备出一期以某位人物为主题的校报。以下是这期校报的栏目名:
①瑶草春深佩服香 ②灵均憔悴寄离骚 ③舍生取义留天问 ④九歌有遗编 ⑤投祭楚江湄
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这期校报的栏目名的一项是
A. 花巷日夜绘市井 B. 众人皆醉我独醒 C. 臣心一意向南指 D. 下得战马
咏大江
【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语言准确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命题者的意图是根据提供
的材料弄清楚作家是谁,并在选项中选出相同的作家。这就需要充分了解诗句的出处和作家
的个人经历。选择选项时注意要保持对象的一致,同时能了解其他作家的经历和作品。
根据题干中的各栏目名“香草”“灵均”“天问”等,可知所写人物是屈原。B 项,体现了屈
原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A 项,根据“市井”可知写柳永;C 项,根据“臣心”“向南”可
以联想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可知写文天祥;D 项,根据“战马”可
以联想“马作的卢飞快”,“咏大江”可以联想“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可知写辛弃疾。
故选 B。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了解命题者的意图是根据提供的材料弄清楚人物是谁,并在选项中选
出相同的人物。这就需要充分了解诗句的出处和作家的个人经历。选择选项时注意要保持对
象的一致,同时能了解其他作家的经历和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中国杂技拥有悠远的历史,《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中国
杂技体现出特有的东方文化特征,如杂技故事剧《花木兰》和杂技舞蹈剧《梦幻西游》都是
将中国传统文学与杂技艺术结合的典范中国杂技不仅受到国人的欣赏,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
荣获赞誉,屹立于世界杂技之林。
在当代,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审美意识的增强,杂技更加为人们所欣赏。
我们在肯定杂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杂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虽然杂技之乡众多,但目前只有深圳欢乐谷、上海马戏城、北京保利剧院等有
限的几个场所长期进行杂技演出,很多地方的杂技演出并不是长期进行的,只是根据节目的
需要、节日庆典的需要等安排。可以说,当代杂技艺术并不繁荣。
在很多杂技之乡,人才辈出,杂技流派长期传承,但人们找不到杂技市场化发展的道路,
演员只能被动地接受演出邀约。长此以往,演员的积极性会受影响,后备人才的储备会受影
响。
中国杂技开拓国际市场面临诸多阻碍。中国杂技没有合理开发利用有效资源,在国际上
缺乏优势。国际市场上竞价激烈,导致演出费用很低;中国杂技团知名度不及国际大型杂技
团,这些因素也使中国杂技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杂技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国杂技艺术是当代中国人的重要使命。我
们应多管齐下,推动中国杂技发展。当代杂技应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成分,这样才有持续开拓创新的动力和后劲。
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杂技中的精华部分,如传统杂技中的蹬技、顶技、手技、车技等,
将这些技巧融入当代杂技艺术中,使杂技形成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可以从我国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杂技艺术创作的灵感,如将一些传统故事引入杂技表演中,提升
杂技作品的文化品质。
杂技之乡应建立杂技艺术学校,政府部门应给予支持。政府部门不仅要助力推动杂技教
育培训的发展,也要助力推动杂技高等教育的实现。政府还应重视保护地区杂技生态环境,
通过建设杂技主题社区、杂技主题公园,开展杂技文化节等方式,使地区特有的杂技生态文
化代代传承。
任何一项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杂技艺术与音乐、戏剧、舞蹈、武术等艺术之间有着
密切的联系。杂技艺术应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中汲取营养,使之为己所用,打造新亮
点,从而实现当代杂技艺术的创新发展。
现代媒体技术为当代杂技艺术的创新提供了丰富而便利的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媒
体技术的优势,借助绚丽的灯光、多变的音乐精良的设施设备,实现杂技艺术的艺术突破,
创造出更好的艺术效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艺术享受。
(摘编自崔亚娟《论中国的杂技艺术》)
4. 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中国杂技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这是其能屹立于世界杂技之林的原因之一。
B. 中国杂技历史悠久,涌现出很多优秀节目,发展至今中国杂技面临不少问题。
C. 地方杂技只是应需求而演出,这一现象在我国为普遍,不利于杂技的持续发展。
D. 中国杂技团知名度不够高,节目优势不足,中国杂技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减少。
5. 下列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 某杂技演员表演的节目《扇子舞》借鉴了武术行当中的扇子功,具有刚柔相济的美感。
B. 某中国杂技团表演的节目《对手技巧》运用了芭蕾舞的一些动作,赢得外国观众的掌声。
C. 某杂技演员在表演柔术时,动作与所配乐曲《茉莉花》的节奏高度融合,令人耳目愉悦。
D. 某杂技团在表演节目《转盘》时,使用多层次多角度、富于变换的灯光,舞台效果极佳。
6. 下列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 很多杂技之乡注重流派传承,因此当下中国杂技取得了一些成果,更受观众喜爱。
B. 如果杂技之乡走不上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当地的杂技人才就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
C. 将传统故事、传统杂技中的精华融入当代杂技中,是促进中国杂技发展的有效途径。D. 在杂技之乡,政府部门要在发展好杂技教育 基础上开展地区杂技生态环境建设。
【答案】4. D 5. D 6. C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
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D 项,“中国杂技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减少”错误,于文无据,文章只是说中国杂技开拓国际
市场面临诸多阻碍和巨大压力。
故选 D。
【5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句子含义、观点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
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
是否与原文一致。
D 项,“某杂技团在表演节目《转盘》时,使用多层次多角度、富于变换的灯光,舞台效果极
佳”错误,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观点,杂技节目使用灯光体现了杂技艺术对现代媒
体技术的运用。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
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 项,“很多杂技之乡注重流派传承,因此……”错误,因果关系牵强。
B 项,“当地的杂技人才就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错误,与文意不符,原文有“长此以往”一
说,且这一说法太绝对。
D 项,“要在发展好杂技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地区杂技生态环境建设”错误,根据文意,开展地
区杂技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杂技教育之间是并列关系。
故选 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
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廷评行状
[宋]苏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
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
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小人或侮欺
之,公卒不惩。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
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
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日此好事卿相以为
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以子涣登朝,授大理
评事。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
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
没,老死无闻于时。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
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旋复有余 旋:不久
B. 无复生意 意:意义
C. 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 益:增加
D. 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 条:分条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鬻其田以济饥者 斧斤以时入山林
B. 知公不答,久之,曰 之二虫又何
C. 吾儿当忧其不学耶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 老死无闻于时 使毕使于前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
入学
B. 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
入学
C. 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
入学
D. 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
入学
10. 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苏序的可贵品质的一组是
①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 ②衣食稍有余,辄以予人 ③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④公
作诗并讥之 ⑤公未尝问 ⑥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③⑤⑥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苏序淡视财利,乐善好施。他救济他人,自己变得穷困,却从不后悔;受他救济的人偿还
他,他婉言拒绝。
B. 苏序临危不惧,行事如常。叛贼李顺围攻眉州,他独自为父亲办丧事,就像平常一样,他
还宽慰城里居民。
C. 苏序看待事情,见解独到。他不看好州郡设立学馆这件事;蜀州学子减少,又不愿做官,
他让苏涣读书取仕。
D. 苏序教子有方,影响甚广。他运用多种方法教导苏涣,使苏涣成才,眉州百姓都效仿他的
方法教导子孙。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2)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3)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答案】7. B 8. D 9. C 10. C 11. B
12. (1)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你们的缘故啊。(2)朝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
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3)不久,我的父亲果然自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
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
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B 项,句意为: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意:念头。
故选 B。
【8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的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
词的含义及用法,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
难度。因此,解答时,需要在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在
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
A 项,连词,表目的,来/词,按照。
B 项,助词,凑足音节,表示停顿/代词,这,此。
C 项,代词,指他/代词,指书。
D 项,均为介词,在。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读书人高兴地说:“朝廷将依靠学馆选拔人才。”他们争相希望到
学馆里学习。祖父笑着说:“官员把这件好事当作美观罢了。”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
争着进学馆读书。
“士欢言”“言”之后是说话的内容,“言”之后断开,排除 AB;“公笑曰”,“公”主语,之前断开,排除D。
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把握人物品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
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
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②写苏序乐善好施;③写苏序待人宽容;④写苏序疾恶如仇。
①写苏序读书只求通其大意,写其读书情况;⑤写苏序不过问苏洵的学习情况,写其教育情
况;⑥写苏序如果能有所任职,必能成就功名,写其才能。这三句话均不能体现苏序的可贵
品质。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
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
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
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 项,“他还宽慰城里居民”,文中写他宽慰太夫人,没有写他宽慰其他人。
故选 B。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固”, 本来;“鬻”, 卖掉;“尔”, 你
们。(2)“弃”, 放弃;“行”, 将要。(3)“既而”,不久;“力学”, 努力学习;“卒”,
最终。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
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
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
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
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
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祖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幼年时豁达开朗不拘礼法,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中要
旨,就放弃不读。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急人之困,甚于对待自己,衣食稍微有了结余,
就把它们送给他人立即用完。因此变得穷困以致多次被困于饥饿寒冷中,然而他始终不后悔
不久又有了盈余,就说:“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更加不再吝惜钱财。灾荒之年,
他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祖父说:“我本来
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你们的缘故啊。”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祖父都径自
与他们谈笑。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祖父最终不惩治他们。
李顺叛乱,围攻眉州。祖父当年二十二岁,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恰逢他的父亲病逝,
叛贼围攻更加紧急,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可是祖父独自办
理丧事执守礼节,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太夫人非常担忧,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朝
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
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高兴地说:“朝廷将依靠学馆选拔人才。”
他们争相希望到学馆里学习。祖父笑着说:“官员把这件好事当作美观罢了。”祖父告诫子孙,
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的侵扰,祖
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因为儿子苏涣进用于朝廷,他被授予大理评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我)听说,自从五代动乱以来,蜀州求学的人减少又因都留恋家乡,不愿意出来做官。
祖父才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材的方法,没有不用到的。等到苏涣
凭进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把这视为荣耀的事,效仿苏氏的方
法教导他们的子孙。从这以后,眉州求学的人一天天增加到千余人。然而我的父亲小时候独
独不愿学习,到了壮年以后,还不能熟知诗书。祖父从来没有过问他的学习。有人拿这件事
问他,祖父没有回答过了很长时间,说:“我的儿子还要担心他不学习吗?”不久,我的父亲果
然自己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
祖父见解独到,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出名的事,都像这样。假使他稍微能够在世上任职,他的功名难道还会少吗!不幸被埋没,直到老死在当时还没有声望。分
条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子。恭谨陈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温汤客舍①
刘长卿
冬狩②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③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④在,还将妍丑付春官⑤。
【注】①温汤:温泉。骊山西北有温泉,唐玄宗开元十年置温泉宫于骊山。②冬狩:天子冬
季出巡。③君门献赋:汉武帝读《子虚赋》,极为赞赏,主管皇帝猎犬的狗监杨得意说文章是
同乡司马相如所写,汉武帝遂召见司马相如。④礼闱:指会试。秦镜:明镜。据《西京杂记》
载,咸阳宫有方镜,能洞人表里。⑤春官:唐代曾改礼部为春官。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皇帝在一年即将结束时来到温泉宫,晚上温泉宫的景象依然美好。
B. 颔联两句分别描写温泉宫和边塞的情形,一“暖”一“寒”,对比鲜明。
C. 诗人借司马相如的典故,暗示自己无人引荐,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无奈。
D. 这首诗前两联侧重于叙述、描写,后两联侧重于抒情,全诗脉络清晰。
14. 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B 14. 尾联写令人高兴的是会试是公平的,自己会将才华展示给考官,让他们
评判优劣,表明诗人对考试的公正性充满信任,对自身才华充满信心,对自己的美好前途充
满期待。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
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
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B 项,“边塞的情形”理解错误,万井寒”是写百姓居所寒冷。
故选 B。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想读懂一首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可以从诗歌的题目、诗歌
的作者、下面小注、以及诗歌中关键词句入手,还可以借助诗歌中某些表达情感的词语、或
借助某些传递情感的意象等去理解诗歌的内容。
尾联涉及较多的文化知识,考生需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含意。考生要明确“礼闱”是指会试;
“秦镜”是公正的象征,“妍丑”是指才华而非相貌。弄明白了诗句的含意,分析诗句所体
现的情感便不是难事了。在尾联,作者对于参加会试用了“且喜”二字,为什么“喜”,作者
说因为有“秦镜”在,意思是这次会试是公平的,所以自己放心地把自己的“妍丑”交付给“春
官”评判,表明诗人对考试的公正性充满信任,对自身才华充满信心,对自己的美好前途充
满期待。
【点睛】读一首诗,首先是读作者,包括作者的身份及性格分析;之后是诗歌意向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然后是所抒发情感,通过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之后体会意境,客
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然后体会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主旨感情);最后看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感情)。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_________,必积其德义。(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__________,直走咸阳。(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
记》
(5)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6)小楼一夜听春雨,____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答案】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思国之安者 (3). 骊山北构而西折
(4).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5). 乍暖还寒时候 (6). 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
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
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己”“骊”“乍”的书写。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
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
别字。阅读下面 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遗憾莫高窟
张晓惠
特喜欢舞剧《丝路花雨》中伎乐天(飞天)的飘逸、灵动,他们使在凡间行走的吾等之
辈有了飞翔的幻想。那女主角英娘身着绚丽的裙衫反弹琵琶的舞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左膝
微弯,右腿略收于左膝,左胯送出,张开双臂向上向后,举着一柄琵琶。舒展又典雅,含蓄
又风情。这就是我心中最初的莫高窟。当跟随着莫高窟那位身着黑色上衣银色短裙的讲解员
在一个个洞窟中转悠时,灰暗的灯光使我这视力不好的人看不见一位飞天,瞪大眼睛寻来看
去,御风翱翔、翩翩起舞的飞天我真是一个也没看见,只看到人面蛇身的女娲、翱翔天际的
凤鸟凌驾太阳的飞车,还有大大小小的佛。几个洞窟下来,我忍不住发问:飞天在哪里?讲
解员头也不回,用手电筒不经意地向洞壁晃了晃,说:处处有飞天。那不是吗?
模糊中终于看见,顶壁上似乎有几根圆润又流畅的线条。这线条勾勒的是飞天的裙袂吗?
我还没分清是几位飞天在飞舞就被吆喝着去下一个洞窟了。我说:怎么没有画册上的色彩瑰
丽?我又问:如何不见《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那种曼妙舞姿?那普通话字正腔圆却
不带丝毫情感,职业性解说的姑娘面无表情地把我上下打量一番,说:你是搞敦煌研究的还
是舞蹈爱好者?最好都像你这么感兴趣,还都有大把大把的钞票。话音未落又掏着钥匙吆喝
着游人向下一个洞窟走去。丢下我一个,静静地伫立在莫高窟第三层的崖壁之间。
开凿在鸣沙山崖壁上的莫高窟有 492 窟洞窟上下五层,高低错落,迤逦绵延。但栈道蜿
蜒曲折,楼阁巍峨兀立,这样的景象与我来之前想象的苍茫间的古朴,古朴间的荒凉之景象
很不一致。更大失所望的还不是没见着想象中的瑰丽的飞天,是那将莫高窟生硬拦起的绿色
栅栏,是那将每一个洞窟冷漠地锁起的金属门,是那不能随心所欲选择洞窟观瞻只能跟着解
说员的机械和匆忙。我魂牵梦萦这么多年,就这样跟着人流急匆匆地“游行”,连千佛洞都观
瞻不到,且只能无序地看几个洞窟,真是不甘!
可我知道,真的知道,这些自公元 366 年始建,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
五代、宋、元等十多个朝代的苍老的壁画实在经不起大量的观者观瞻了。窟室、塑像、壁画、
雕饰,或壮丽浓烈,或深邃逼真,或细密流畅,许多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已经黯淡或者损
伤,早已不再光彩夺目。我想起樊锦诗这个名字。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院长。这位女性将自
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研究和保护事业。她 23 岁时就在极其简陋和恶劣的条件下对莫高窟进
行研究。是她提出关于敦煌石窟也必然从诞生走向衰退的观点,是她提出筹建数字敦煌、保
护敦煌、展示敦煌三大综合中心的远景规划。
的莫高窟的对面,有一条小河,几株金色的向日葵在热浪中摇曳。小河的那面分布着几座
小小的塔。那座圆顶的,就是那个为了一壶浊酒几块银圆,将莫高窟文物拱手送给斯坦因、
伯希和与大谷光瑞等国际大盗的千古罪人王圆箓的圆寂塔。王圆箓也算长眠在此,目睹着莫
高窟的兴衰存亡。这个姓王的道士在被人唾骂之时,会偶尔将眼光投向大英博物馆吗?心中
是不是也有点些许得意:骂我呢!你看,我卖出去的东西不是得到很好的保护了吗?
四周一片静谧。
如果能给予莫高窟的研究与保护以更好的设施与条件,也许樊锦诗们的计划将不再是纸
上的梦想。
如果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莫高窟研究者,也许可以令更多专业的目光关注这窟壁、藻井
和人字坡上的壁画。
如果能给予莫高窟的研究人员以及讲解员相对丰厚的薪酬——毕竟这儿的气候与工作条
件很艰苦——也许这块东方瑰宝能在沙洲中向世人展现出更美的佛教世界和永恒的艺术世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已是晚上 8 时了敦煌的太阳依旧高蹈着长天。这世界可以“如
果”,但有许多“如果”岂是我一个写作者可以实现的?这人间的“也许”更是存在着若干的
可能与不可能。将“如果”“也许”这两个词变成现实,真的会实现奇迹——一个积聚着智
慧感悟与历史沧桑的莫高窟,一个古拙又厚重、神奇又雍容的新敦煌。
那么,我的敦煌梦,将不是残梦。
我将,再次、再次地朝拜这非个体生命一次就能解读、能感悟的莫高窟、大敦煌。
(有删改)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头也不回”“面无表情”等词语表明讲解员工作态度不好,从文中看,作者对这位讲解
员有所不满,但又能体谅她。
B. 作者对莫高窟中的文物感兴趣,不断地向讲解员提出问题,讲解员没有逐一解答问题,但
夸赞作者对敦煌文化有研究。
C. 敦煌石窟历经十多个朝代得以保存下来实属难得,现在,由于接待大量的观瞻者,石窟内
的壁画、彩塑变黯淡或受损伤。
D. 文章多次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如文章后半部分“如果”引起的三个段落形
成排比,突出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E. 从表达方式看,文章运用了记叙、描写、论等表达方式,前半部分侧重于记叙、描写,后
半部分侧重于记叙、议论。17. 文章第一段中详细描写英娘的舞姿有什么作用?
18. 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樊锦诗和王圆箓?作者写他们,表达了怎样 情感和观点?
19. 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16. BC 17. ①表现英娘的舞姿充满美感。②表达了作者对飞天的喜爱之情。③为
下文写作者向讲解员发问做铺垫。
18. ①作者面对许多壁画、彩塑失去光彩或受损的现实,想到莫高窟文物的保护问题,故而想
到樊锦诗。表达了作者对樊锦诗的远见卓识和不畏艰难、乐于奉献的品质的赞美之情,表达
了要加强敦煌文物保护的观点。②作者看到了小河那面的王圆箓的圆寂塔,想到了王圆箓。
表达了作者对王圆箓的独特看法,表达了对敦煌文物阴差阳错得到保护的欣慰。
19. ①作者为在莫高窟未能见到自己想象中的飞天、莫高窟而感到遗憾,为不能很好地观瞻莫
高窟感到遗憾。②为那位讲解员不带情感地讲解,带着游客走马观花感到失望。③为我国在
莫高窟研究、保护、文化传承方面的投入不足感到遗憾。
【解析】
【1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
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B 项,“夸赞作者对敦煌文化有研究”错误,曲解文意,讲解员说“你是搞敦煌研究的还是舞
蹈爱好者?最好都像你这么感兴趣”,这是奚落之语,并非夸赞之语。
C 项,“……由于接待大量的观瞻者,石窟内的壁画、彩塑变黯淡或受损伤”错误,原因解释
不全面,根据文意,还有时间因素、作品自身因素等。
故选 BC。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1)内
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
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
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
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内容上,“那女
主角英娘身着绚丽的裙衫反弹琵琶的舞姿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左膝微弯,右腿略收于左膝,
左胯送出,张开双臂向上向后,举着一柄琵琶。舒展又典雅,含蓄又风情”,表现英娘的舞姿
充满美感;表达了作者对飞天的喜爱之情。结构上,为第二段“如何不见《丝路花雨》中英
的娘反弹琵琶的那种曼妙舞姿”“飞天在哪里”向讲解员发问做铺垫。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作者情感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
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
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
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我想起樊锦诗这个
名字。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院长。这位女性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研究和保护事业”“她
23 岁时就在极其简陋和恶劣的条件下对莫高窟进行研究。是她提出关于敦煌石窟也必然从诞
生走向衰退的观点,是她提出筹建数字敦煌、保护敦煌、展示敦煌三大综合中心的远景规
划”,表达了作者认可樊锦诗加强敦煌文物保护的观点。“那座圆顶的,就是那个为了一壶浊
酒几块银圆,将莫高窟文物拱手送给斯坦因、伯希和与大谷光瑞等国际大盗的千古罪人王圆
箓的圆寂塔”“你看,我卖出去的东西不是得到很好的保护了吗”,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
敦煌文物阴差阳错得到保护的欣慰,但是被保护的文物已经不属于中国。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
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
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遗憾莫高窟”,“遗憾”的意思
是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遗憾莫
高窟”表现在“怎么没有画册上的色彩瑰丽”“更大失所望的还不是没见着想象中的瑰丽的
飞天,是那将莫高窟生硬拦起的绿色栅栏,是那将每一个洞窟冷漠地锁起的金属门,是那不
能随心所欲选择洞窟观瞻只能跟着解说员的机械和匆忙”,即没有看到飞天,没有尽兴参观莫
高窟的遗憾;“那普通话字正腔圆却不带丝毫情感,职业性解说的姑娘面无表情地把我上下
打量一番,说:你是搞敦煌研究的还是舞蹈爱好者?最好都像你这么感兴趣,还都有大把大
把的钞票”,即对讲解员的失望;“如果能给予莫高窟的研究与保护以更好的设施与条件,也
许樊锦诗们的计划将不再是纸上的梦想”“如果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莫高窟研究者,也许可
以令更多专业的目光关注这窟壁、藻井和人字坡上的壁画”“如果能给予莫高窟的研究人员
以及讲解员相对丰厚的薪酬——毕竟这儿的气候与工作条件很艰苦——也许这块东方瑰宝能
在沙洲中向世人展现出更美的佛教世界和永恒的艺术世界”,即为保护不足而遗憾。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
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
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
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
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0.《掌上的心》是当代诗人雷抒雁的作品,品读该诗,说说这首诗的妙处。要求:答出 3 条
妙处,100 字左右。
掌上的心
雷抒雁
如果我能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你就会一目了然
你就会说
哦,多么可爱的红润
可是,如果我真的把心托在掌上
像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定会被可恶的鸟啄破
我该怎么说呢
该怎么表达这裂心的痛苦?
【答案】①借助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健康心灵的珍爱、赞美和自信。②色调对比
鲜明,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理视觉刺激。③反复咏叹草莓红润可爱,强化了意象的生动性、可
感性,产生一唱三叹、余韵悠长的艺术效果。④诗句错落有致,使诗歌具有建筑美。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包括鉴赏诗歌的技巧、语言、构思等方面。技
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语言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
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掌上的心》是
近代诗人雷抒雁的作品,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借助于比喻完成思想和情感的表述,从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健康心灵的珍爱、赞美和自信。心——红红的草莓;掌——厚厚的绿叶。草莓
甜美多汁,具有清新而纯正的天然本色;叶不但绿而且是“厚厚”的,显然温馨而柔软。这
是一组巧妙而妥帖的意象,为全诗奠定了成功的艺术基石。以绿衬红,对比色调的鲜艳明丽
给予读者心理视觉的强刺激。心用“草莓”明喻以避免诗的晦涩难懂;“恶鸟”暗喻恶人,
又使诗含蓄蕴藉。“草莓”系特指,因为这是全诗的“核心”;“恶鸟”则系泛指,将一切邪
恶之徒概括言之。明暗相间,广狭互补,显得既明快简洁又耐人咀嚼。“香草美人以喻君子,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诗人深得中国古典诗艺之精髓。诗分二节,每节的首三句几乎相同。诗
人之所以回环往复地咏叹心——“草莓”之红润可爱,是因为这样既强化了意象的可视、可
感之生动性,又突出了心被啄之后的痛惜,具有一唱三叹、余韵悠长的艺术效果。
【点睛】首先要有鲜明的主题;其次,要有清晰的条理,在注重展示单项能力的基础上处理
好点面、详略的关系,避免“杂乱无章”;最后,语言要精练,杜绝废话。注意体裁特点。描
写性的小作文往往要求描绘一个特定的场景、描写人物的某个生活片段等。要围绕中心描绘
出最集中、最精彩的场景或人物生活片段,从而产生“特写镜头”般的效果,体现“精彩”
二字。结构完整。小作文的特点是小,但一般结构都应是完整的,所以开头要明快,用一两
句话引出话题或点明中心;结尾收束要迅速,或照应开头,或点明、深化中心。这样才能集
中笔墨写好主要部分。
21.某地政府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建设,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请根据下图的统计
结果,就政府工作提两条建议。要求:不得出现数字。
【答案】①要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部署、落实工作,进一步做好各地的绿化工作。
②不可忽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城市住房建设工作。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语言表达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
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
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根据图表显示,百
姓最关心“环境保护”和“绿化,其次是“交通安全管理”和“城市住房建设”,针对百姓最
关心的问题提建议,比如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增加绿化面积,保障百姓出行安全,控制房价
等等。
【点睛】图文、表文转换规律如下:
(1)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2)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
(3)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
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
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有数据的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
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4)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
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进行回答,归纳概括。
22.阅读下面 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情商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近几年来,一些针对少年儿童的
情商培训班十分火爆,引发人们关注。有人认为,情商培训班火爆表明家长的教育理念发生
了一些变化,他们不仅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人认为,
培养情商的真正课堂是家庭,是社会而非一周去一两次的培训班。还有人认为,少年儿童情
商教育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靠速成难以奏效。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情商培训需谨慎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火爆家长圈的高价情商培训班,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提出质疑,
也有一些家长表示课程确有效果。情商真能“补”?情商课怎么上?教师是否有资质?
“美其名曰培养人精,实际上是收爹妈‘智商税’。”“全都是套路,孩子的钱太好
赚。”“情商确实能‘补’,但那个学校叫‘社会’。”很多网友发帖质疑情商培训班。
一些孩子家长认为,不能把本该由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丢给培训机构。“以前没听过情
商培训,心里很怀疑。其实,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情商培养。与其送孩子去培训情商,不
的如家长先负起责任来。” “咱们不少家长也有知识盲区,一些机构确实能帮助孩子,只要他
们合法合规经营,控制好价格,真心为孩子好,还是应该理性看待。”
情商通常是指情绪商数(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控制情
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等。情商培训效果如何,暂无法下定论,但社
会上一些培训机构存在“概念化”激进营销之嫌。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教授刘郁表示,情商是一个人心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人的成长,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智商。“如今家长很看重孩子教育,宁可自己省吃俭用
也想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对孩子的爱是可以理解的。”她说。
在刘郁看来,市场上情商培训班的理念及培训模式多移植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内容与方式
有别于我国传统的授课,“卖点”也契合部分家长需求,有一定吸引力。“但孩子特点不一,
培训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孩子的成长、发展还受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等因素影响,情商
培训不一定对每个孩子都能起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认为,培养孩子情商的职责主要
要落到家庭教育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榜样,情商教育贵在家庭和社会。应该说,
少部分特殊的孩子,比如有情绪障碍的,确实需要专业指导,真正需要上情商培训课的孩子
不多。”“如果在违背孩子意愿、耽误正规学业教育、增加家庭财务负担的前提下参加这类
培训班,就没有必要了。”
家长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过度焦虑,不随波逐流,警惕“概念化”营销。“其实父母才
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情绪管理、有效陪伴很重要。”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
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
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紧扣“少年儿童情商教育”这一社会热点命题,引导考生对相关现象深入思考。
材料交代了一些人对情商培训班火爆这一现象的看法。考生可根据自己对情商教育的认识,
结合材料中他人的看法,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而立意作文。考生可写作记叙文,通过写人叙
事阐明观点;也可写作议论文,通过议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立意】可以谈家长对孩子情商教育的重视,可以阐述少年儿童情商教育不可靠速成,也可
以阐述在少年儿童情商教育过程中,家庭、社会起着重要作用。【结构】题目就是观点《情商培训需谨慎》,第一段联系材料,抛出问题。第二段网友观点,
持反对态度;第三段家长观点,“还是应该理性看待”;第三段介绍什么是情商;第四段,专
家观点,可培养情商,但是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一;第五段,孩子情商培训主要在家长,“培
养孩子情商的职责主要要落到家庭教育上”。最后一段“其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
的情绪管理、有效陪伴很重要。”
【素材】1.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家庭环境。3-12 岁是孩子
行为的模仿高峰期,他们总是会观察父母、老师和同龄的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经常是有“样”
学“样”的。“家长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
2.显然,情商培养并非速成课。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情商教育本身具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家长
也要谨慎选择,不要被一些打着“情商教育”噱头的培训机构迷了眼。情商教育的主战场绝
不是在各种培训班中,而是在孩子们活动时间最长的学校和家庭中,老师和家长才是情商教
育的最好教练。
3. 家长关注孩子的情商教育是好事,但为了提高情商而报培训班这个行为她并不赞同。“家
长自己要先学习提高情商,关注对孩子的身教,而不是把钱给培训机构,让培训机构的老师
来代行家长的职责。生活中的每个片段或细节都是父母在引导孩子养成什么样的性格。如果
家长脾气坏,又觉得自己的孩子脾气不好,想让他在情商班脾气变好,那基本上是不可能
的。”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
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
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
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
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
不要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