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
1. 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
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 )
A. 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B.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 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 宣告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灭亡
2. 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拟定的研究课题应该
是,社会主义 ( )
A. 从空想到科学 B. 从理论到实践
C. 从理想到现实 D. 从一国到多国
3. 1848 年后,在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影响下,欧洲发生了多次工
人阶级的武装革命运动,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政
治改革,不得不给予工人阶级更多的民主权利。由此可知,当时的
工人革命运动( )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进程
B. 采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 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
D. 推动了巴黎公社的爆发
4. 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
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 年,恩格斯却指出:
“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
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从侧面表明( )
A. 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 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正逐步完善
C. 19 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 和平斗争得到各国工人一致赞同
5. 历史的时序性不只限于简单的时间先后排序,而是指按照一定的内
在逻辑发展、演进。下列有关国际工人运动组织的成立按先后时序
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产主义者同盟” ②“正义者同盟”
③“国际工人协会” ④“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6. 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 )
A. 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党
B. 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的政权
C. 无产阶级应当进行暴力革命
D.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7. 1863 年的《英国工人致法兰西工人书》中指出:“每逢我们试图缩
短劳动时间,或者要求提高工资,以改善我们的社会条件,我们的
雇主就以低价运入法兰西、德意志、比利时和其他国家工人来代替
我们做工,借此来威胁我们。”这种现象可以印证( )
A. 资产阶级靠剥削无产者致富
B. 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
C. 全球化伤害了下层劳动者利益
D.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8. “它是法国 19 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 19 世纪法国的革命史
诗的顶点和终点,从此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受新制度的时代
被划上句号。”这一历史事件( )
A.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 使法国共和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C. 推动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9. 下列事件发生在 1917-1918 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应是( )
①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形成 ②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③《四月提纲》的发表
④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①③②④
10. 20 世纪 60 年代,戴高乐总统曾严厉指责美国“两场世界大战使
其他国家沦为一片废墟,只有美国独善其身,因此全世界不得不赋
予美国的货币一种巨大的、超常的特殊地位。”这表明二战后( )
A. 法国独立自主意识增强
B. 两大阵营进行着激烈的对抗
C. 美元的地位超过了欧元
D. 西欧各国对马歇尔计划不满
11. 1948 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
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
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 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 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12. 1957 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被美国人看成是“技术上的珍珠港
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由原子能
转向空间技术,1969 年阿波罗登月。这反映了( )
A. 苏联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 B. 美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苏联
C. 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 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
13. 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到 1953 年 3 月斯大林去世,美苏两国处于
最紧张和最僵硬的全面对抗之中,彼此间几乎毫无谈判解决争端的
认真尝试,而且其中一国直接参加、另一国间接参加了一场热战。
这场“热战”是( )
A. 朝鲜战争 B. 越南战争 C. 德国分裂 D. 古巴导弹危机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 世纪 50 年代后,
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
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说明( )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B. 美苏两有格局土崩瓦解
C.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D. 世界局部战争日益加剧
15. 《大棋局》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 25 年,一个崭
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十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
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以自
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主要是
在说明( )
A. 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 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 世界政治局势越来越紧张
D. 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16.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研究当代世界历史,根据他们搜集的历史
图片(图 1—图 4),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 )
A.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 第三世界的崛起
17. 美国作家沃勒斯坦认为:“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
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
1945 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而今,苏
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这说明( )
A. 苏联解体并非美国所愿意看到
B. 美国失去了推行霸权的原动力
C. 世界政治格局影响着国际形势
D. 苏联对一些国家的约束很重要
18. 《诗经》中有“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
作状况的描述。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氏族公社之下的群居生活 B. 农具简陋、生产技术落后
C. 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需要 D. 人口高度膨胀工商业萧条
19. 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秦汉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翻车
魏晋南北朝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一家一户 D. 精耕细作
20.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
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
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铁犁牛耕的推广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水利工程的兴建 D. 国家统一的安定环境
21. 春秋时,有人以“牛”“耕”两字作为名与字,如孔丘的弟子
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
A. 水利技术已取得较大进步 B. 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C. 商业和城市兴盛 D. 农业中已采用牛耕技术
22. 中国古代的制瓷工艺从诞生以来不断地发展创新,其中釉下彩
绘和粉彩技艺分别首创于 ( )
A. 唐代、宋代 B. 宋代、清代 C. 宋代、明代 D. 唐代、清代
23. 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赞美的是 ( )
A. 著名的唐三彩 B. 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
C. 精美的丝织印染品 D. 唐代越窑的精美青瓷
24. “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
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其产品用途是( )
A. 出售 B. 自我消费
C. 向政府交纳赋税 D. 捐赠礼品
25. 少府监创设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其最高长官位列朝廷九卿,负
责管理手工业制造,东汉以后,兼管供应宫廷生活和政府特殊需要
的服御诸物、珍膳、织造、军器、铸币等物品的生产。由此可知,
古代少府监负责管理( )
A. 官营手工业 B. 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26. 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钱币发展过程的材料,中
国古代钱币发展的时间顺序应该是 ( )
阶段 特征
① 钱币的质地多样,出现纸币,后期甚至以
银为主
② 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出现具有高级铸币
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
一步明确
③ 钱币上出现文字;种类进一步增多;钱币
的标准化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出现圆形
化趋势
④ 形态上比较原始;开启后世铜铸币先河;
没有出现文字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②① D. ①④②③
27. 中国古代所谓士、农、工、商“四民”中,在社会交往活动中
常“周流天下”的主要是 ( )
A. 士 B. 农 C. 工 D. 商
28. 明清之际,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冲
击并侵蚀着传统经济形态的情况。面对这一状况,政府对民间产业
采取的手段是 ( )
A. 加强控制和掠夺 B. 从政策上进行鼓励
C. 不予关注,任其发展 D. 一律没收,转为官营
29. 下列对于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有 ( )
①其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不能一概否定
③古代历朝大都执行这一政策,影响深远
④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30.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
极格局被彻底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重新分
化和组合,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形势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亚非拉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
B. 存在日、俄、中、欧盟几大力量中心
C.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多极格局终结
D.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
领路人。……11 月 6 日(俄历 10 月 24 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
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岳麓版)
材料二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并没有农村包围
城市的经验。因此,革命工作以城市为中心,武装起义首先是为了
占领中心城市,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在第一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里,北伐战争的革命道路就是以城市为中心,先在大城
市夺取政权。尽管 1927 年大革命失败,但是中共中央党的工作重
心依然是中心城市,这是由于当时中共中央认为以城市这条道路适
合中国。在中国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极其
落后的境况下,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是中国选
择什么方式。
——邓中华《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历史地位和评价》
材料三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
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
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
装力量。1931 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
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所走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其道路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早期斗争中坚
持“以城市为中心”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探索出了什么样的新道
路?并指出这一道路的具体措施。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国革命探索道路的特点。
32.自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霸权开始失能,其过程跌宕起伏,
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大事记(部分)
1963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
1968 年,民权运动领导人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
1968—1971 年,美国先后发生六次美元危机。
1972 年,水门事件爆发,直接导致 1974 年尼克松总统辞职。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又
得到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综合国力在冷战后确实有了大幅度
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方面,在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
的衰落……美国的实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二战后初期不可同
日而语。在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
中心”成员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所以,当今世界并不
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
——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初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造成美国霸
权失能的内外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霸权加强的原因并指出当时国际格局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
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
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材料二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
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
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
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
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
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
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
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
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
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
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摘编自(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1)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
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
请以唐朝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