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二历史(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
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 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 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当时
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儒家尊礼,倡导恢复礼乐秩序;法家推崇中
央集权,倡导变法,强调法治;道家从“道”这一本源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否定礼(“非
礼”),认为“礼”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这些争论反映出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其本质还是
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在思想领域的反映,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A、C、D 三项是表面现象,
并非本质内涵,排除。
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
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 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 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 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 使儒家学说成 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设太学,还令郡国设学校,以
为
传授儒学,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信息结合
所学可知,汉武帝重用儒学之士, C 正确;据材料说的是学校的设立及“用天下之贤人”等
问题,A 片面;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B 错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材料与其无关,因此 D 错误。
3.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
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
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 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 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 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 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一词的本义是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
染他人。“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以道德礼乐教化还不改正就进行惩罚,故答案为 C
项。材料所述为一个教化、接受的过程,并非只是“精神文明成果”和“儒学中治国平天下
的内容”,排除 AB 项;D 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4.南北朝时期史学家范哗将汉代士风 发展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高祖时代,
盛行“轻死重气”的任侠之风;第二个阶段是汉武帝时代,其时崇尚儒学,多“守文之徒”。
汉代士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反映了
A. 由重武轻文转向重文轻武
B. 儒家传统忠义观念被抛弃
C. 统治理念影响社会价值观
D. 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统治理念影响社会价值
观,导致汉代士风多“守文之徒”,故 C 选项正确;重文轻武属于宋代的特点,不属于汉代,
故 A 选项错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家传统忠义观念被继承与发展,故 B 选项错误;
的
汉高祖时代到汉武帝时代都是国家统一的,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
5.中国自唐代起就有茶道,下表是对唐代茶事过程 诠释。这反映了当时
泡茶时 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幸握迟速压适中”
待客时 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浓茶意表浓情”
饮茶时 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
A. 市民阶层的饮茶文化
B. 儒家思想渗入社会生活
C. 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
D. 饮茶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太和”“为礼尊长”为儒家思想主张,“太和”“为礼尊长”贯穿茶
事过程说明儒家思想对饮茶生活的渗入,故 B 项正确。A 项,材料无法证明茶事过程属于市民
文化,故排除。C 项,材料未体现道家以自然无为的养生理念,故排除。D 项,题干未体现唐
代茶事过程对诗歌发展的作用,故排除。
6.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超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
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 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C. 根本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D.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答案】B
【解析】
朱熹认为“人欲”是超背礼仪规范的行为,用“天理”来束缚人的欲望,显然有一定的合理
性,故 B 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个人修养的提升,故 A 错误;根本否定不符合材料内涵,故 C
错误;理学是伦理纲常维护专制统治,故 D 错误。
的
7.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
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
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
中可知
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初的思想家们针对“明末的道德人心危机”,批评程朱、陆王
学说,希望回归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等努力,体现了儒学在危机中的努力重建,D 选项正确。宋
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约束道德,清代面临新的时代问题,当时的儒学发展不是
对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本源的回归,而是经世致用,儒学在明清时期依然是官方正统哲学,ABC
三项错误。
8.歌曲《生僻字》:“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仓”,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在四大文
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
A. 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B. 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C. 一脉相承豆古不变
D. 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可知中国文化源远
流长持续稳定,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稳定性,中国文化领先世界与材料无关,
A 选项排除。中国文化是在发展中不断更新,不断注入新的因素,以保持文化发展的活力,C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国文化吸收外国文化因素,D 选项排除。
9.李约瑟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
的解释与推广。”这道出了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推广的因素是
A. 儒家缺乏研究学习的精神 B. 儒家注重仁爱的道德观念
C. 儒家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 D. 儒家重学轻思的传统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说
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道轻视自然科学,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推广,故 C 正确;儒家
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研究学习,只是不注重自然科学的探究,故 A 不正确;注重仁爱的道德观
念与科技发展无关,故 B 不正确;儒家知识分子比较注重思考,故 D 不正确。
10.苏格拉底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与人谈话和思考问题。他从不直接驳斥对方,而是不断发问,
让对方在回答的过程中自己否定自己最初的答案,如他会问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勇敢,等等。
这表明苏格拉底
A. 蔑视传统推动思想启蒙 B. 运用理性倡导社会教化
C. 利用教育统一社会舆论 D. 坚持个性追求个人私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苏格拉底以谈话方式启发入们对“幸福”“勇敢”等美德的理性“思考”。以实现“社
会教化”的目的,故 B 正确;“最初的答案”未必属于“传统”。因而“蔑视传统”也就无法
体现,故 A 不正确;苏格拉底尊崇思想白由,“统一社会舆论”与其思想观点不一-致,故 C
不正确;苏格拉底积极参与社会教育,井非追求私利,故 D 不正确。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物质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就像是有一
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
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材料表明亚里士多德
A. 完善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 批判了前人的唯心思想
C. 已蕴含有唯物主义思想 D. 旨在调和不同派别的争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可知,
亚里士多德强调世界是物质的,其思想已经蕴含有唯物主义思想,故 C 正确;材料只是提到
了世界是物质的,没有涉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故 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唯心主义
的批判,故 B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派别之争的信息,故 D 不正确。
12.文艺复兴时期,但丁指出,公民不为他们的代表而存在,百姓也不为他们的国王而存在;
相反代表倒是为公民而存在,国王也是为百姓而存在。材料反映出但丁
A. 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
B. 鼓励公民追求生存自由
C. 强调“民贵君轻”思想
D. 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权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代表倒是为公民而存在,国王也是为百姓而存在”来看,但丁认为公
民政治权利是公民代表和国王权力的来源,说明但丁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故答案为 A 项。
材料没有涉及追求生存自由,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比较君民各自的地位,排除 C 项;材料没
有涉及公民权利与自然权利的关系,排除 D 项。
1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
态度、能力和方法。阅读下表:
1601—1605 1631—1635 1651—1655 1696—1700
宗教 7% 6.3% 5.3% 2%
科学 1.8% 4.6% 7% 5.1%
——十七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土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表
上表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B. 科学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C. 进化论瓦解了宗教神学地位 D. 社会精英人士逐渐抛弃宗教信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十七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土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
表”可知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是由于科
学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故 B 正确;材料中得不出宗教改革是否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故 A
排除;此时进化论还没有出现,故 C 排除;“逐渐抛弃”说法较片面,故 D 排除。
14.“对于赎罪券的抨击,有如一粒火种落在火药桶里,立刻燃起燎原之火。农民和平民把路
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
贵族甚至一部分诸侯,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材料表明德国宗教改革
A.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B. 传播到广泛的社会层面
C. 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 产生了众多的新教教派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农民和平民把路德的反教会论纲当成是起义的信号。市民则到处传颂‘九
十五条论纲’。人文主义者热烈欢呼,贵族甚至一部分诸候,希望由此打破罗马教会的控制”
可知,德国宗教改革传播到广泛的社会层面,B 选项符合题意。德国宗教改革矛头指向的是天
主教会,A 选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与宗教改革无关,C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德国宗教
改革产生了众多的新教教派,D 选项排除。
【点睛】宗教改革是开始于欧洲 16 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
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
该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
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英国亨利八世天主教改革及其后发
展出来的新教徒教派。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宗教发展历史上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5.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富庶的意大利那场华丽而
感性的文艺复兴,而是贫穷的北欧那场质朴而深刻的宗教改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宗教改
革
A. 宣传了早期天赋人权思想
B. 突显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C. 具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 摧毁了欧洲传统的宗教信仰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材料强调宗教改革是“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宗教改革的群众基础比文艺复兴运动广泛,故 C 项正确;AB 项是启蒙思想,排除;D
项错误,错在“摧毁”。
16.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
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下列主张与此相似的是
A.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B. “美德即知识”
C. “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D. “信仰即可得救”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来看,该
观点表达的是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与此相似。故答
案为 C 项。“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倡导权力制约的重要性,排除 A 项;“美德即知识”
提倡教育的重要性,排除 B 项;“信仰即可得救”是马丁•路德倡导的“因信称义”,排除 D
项。
17.从欧洲思想史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同,其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
去的时代。其意在强调
A. 启蒙运动已经成为政治运动
B. 启蒙运动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
C. 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D.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落后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启蒙运动……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中可以看出,材料强
调了启蒙运动构建了未来社会的蓝图,批判封建制度,这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的不同,故 B 项正确;启蒙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转型,
故 C 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故 D 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启蒙运动……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
18.在 19 世纪中后期,欧洲流行一种关注普通民众的文学现象,对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暴
力、罢工、酗酒、贪婪、虚伪等,进行大胆描写。该文学现象的典型代表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题干有两个信息:其一时间是 19 世纪,其二内容是对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暴力、罢
工、酗酒、贪婪、虚伪等,进行大胆地描写,这正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A 项是浪漫主
义文学;B 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C、D 两项都是现代主义文学,故 B 项正确。
考点: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现代主义
19.道光 20 年(1840 年 9 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
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 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 B. 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C.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 出现关注现实谋求变革的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文字“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
道罗针、平海综要。”反映了鸦片战争爆发后,当时国家面临海战、海防方面的重要问题和
急需了解的知识,材料体现了科举制对现实的关注,故 D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变革,
有利于教育的转型,故 A 不正确;材料反映科举制关注现实进行了改革,故 B 不正确;C 与材
料信息无关,排除。
20.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
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 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B. 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
C. 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D. 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说明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
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故 A 正确;B
选项“批判祟洋虚无”表述错误,西方科学技术先进,西学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故 B
不正确;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会贬低西学价值,只不过是以中学为根本,西
学是辅助,西学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伦理纲常,故 C 不正确;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中体西用
思想,19 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故 D 不正确。
21.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
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 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自相矛盾 B. 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
C. 未能摆脱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 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李大钊一方面认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另一方面又认为“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
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反映了李大钊对传统文化能够批判地继承,而不是自相
矛盾,故 B 正确,A 错误;新文化运动前期,存在着明显的绝对化倾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
否定,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专制,必反儒教,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李大钊的观点
显然已经摆脱了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故 C 错误;认为再造中华靠儒教,显示出李大钊
此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故 D 错误。
22.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
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
醒。”下列对其中“旧心理”和“新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 儒家文化和君主立宪 B. 儒家文化和民主共和
C. 程朱理学和开明君主 D. 程朱理学和民主科学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可知是 1920 年前后;“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也就是要
在思想领域进行变革;用新思想批判旧心理,维护新制度,故可知旧心理是儒家文化;新制
度是民主共和,B项正确。儒家文化与题干“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不符,排除A。开明
君主制与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新制度――民主共和不符,排除C。程朱理学与题干“渐渐要求
全人格的觉醒”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23.孙中山 1895 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作为兴中会誓词,1903 年把“创
立民国”作为中华革命军团体誓词,1905 年将其思想体系概括为三民主义,后来又在西方三
权分立学说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学说:“考选制和纠察制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制度……
我期望……复活这些优良制度”。这表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
A. 旨在彻底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 追求建立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
C. 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D. 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
【答案】D
【解析】
“复活这些优良制度”等字眼足以证明孙中山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是日益重视本国国
情和传统文化的,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
除;不是同于美国的政治体制而是还要复活中国的一些优良制度,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
不是愈加崇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而是日益重视本国国情和传统文化,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
.
除;故本题选 D。
24.1945 年 9 月,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问题时说:“它将实现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
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解说
A. 结束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C. 表明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 D. 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时的言论表达了其促进民主,和平建国的思想,要实践中国
革命的阶段目标,故 C 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的相关内容,A 错误;中共七大
的召开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B 错误;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已经宣布投降,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联系所学重庆谈判的背景分析解答。
25.邓小平在 1979 年 11 月一次谈话中谈到,“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
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
A.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 B.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C. 我国已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
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是国家
富强的社会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邓小平旨在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故 B 正确;材料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故 A 不正确;1978 年十一届
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 C 不正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完善,因此已确立说法不准确,故 D 不
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26.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
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
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
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
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着减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
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
最终还是流行开来”这句话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
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分析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
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答案】(1)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影响力较小。但儒家主
张“仁”“礼”,有利于社会稳定。西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
需要,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2)“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创立一整套囊括天人
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又称新儒学;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的儒学成就,建立儒学体
系,是儒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创立“心学”,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
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有力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同时对中国的文化及伦理道
德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变化: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开始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
时代特征: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如答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亦可)
在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答此题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
西汉董仲舒的思想、宋明理学的思想主张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时代
背景和影响。
【详解】(1)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诸侯争霸的社会
环境,并没有得到重视,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但是在西汉以后,经过历任儒家思想家们
的努力发展,逐渐成为思想领域里的主流。
(2)宋代儒学的发展主要是宋明理学,魏晋南北朝传统儒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儒家学者用佛
道精神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可回答宋明理学的内容。宋明理
学的影响学生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儒家思想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获得发展,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
段,主要是出现了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可回答明清进步
思潮的主要内容。所体现的时代特这主要结合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背景来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17、18 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
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18 世纪早期,对植
物学感兴趣成为一时的风气,人们热衷于采集矿石、昆虫、化石等,并且加以分类编目。新
大陆的发现及异邦物种的出现,也刺激了人们在这方面的兴趣。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
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想用启
蒙手段达到救亡目的。然而 20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充满战乱苦难,国家利益与人民痛苦压倒了
知识分子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为了群体的救亡,个人权利、自由与尊严都显得不切
实际,启蒙工作因而受到了牵连。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7、18 世纪欧洲社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如何
推动欧美的政治民主化。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运动和中国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启蒙工作“受到牵连”的原因。
【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科学取得巨大成就;地理大发现(新大陆的发现)。启蒙运
动描绘了新社会的蓝图,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推动了欧
美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2)不同:背景:中国启蒙运动兴起于对中华民国的巨大失望;西方兴起于经济社会发展对
未来社会的构想。
目的:中国以救亡图存为目的;西方以反对封建、构建未来理想社会为目的。
结果:中国启蒙运动影响有限,主要在于启迪了青年,西方成为一股社会思潮并最终改变了
社会面貌。
原因:国家充满战乱,动荡不安;救亡背景下的个人权利不受重视;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不足;没有自然科学的兴起作为支撑力量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17、18 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新
大陆的发现及异邦物种的出现,也刺激了人们在这方面的兴趣。”可概括得出 17、18 世纪欧
洲社会发生的变化。结合启蒙运动的影响相关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描绘了新社会的蓝图,为资
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并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2)依据材料“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
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结合启蒙运动的
背景相关所学可知两者的背景不同,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对中华民国的巨大失望,西方启蒙运
动兴起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构建民主政治的要求;依据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想
用启蒙手段达到救亡目的。”结合启蒙运动的目的可知两者的目的不同,新文化运动的目的
是救亡图存,西方启蒙运动以反封建、构建未来理想社会为目的;依据“然而 20 世纪前半叶
的中国充满战乱苦难······启蒙工作因而受到了牵连。”结合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可
知中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有限,主要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西方启蒙运动成为一股社会思
潮并最终改变了社会面貌。原因:依据材料“然而 20 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充满战乱苦难,国家
利益与人民痛苦压倒了知识分子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为了群体的救亡,个人权利、
自由与尊严都显得不切实际,启蒙工作因而受到了牵连。”结合西方启蒙运动发生的条件可
知中国启蒙工作是在国家战乱,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足,在这种背景下个人权利不受重视,同时也没有自然科学的
兴起作为支撑力量,所以导致中国的启蒙工作“受到牵连”。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史学家)戴福士认为,从明末至今,中国一直承受着更大的外来压力,特别
现代化西方的压力、欧洲的文化冲击波——从 17 世纪的基督教到 19 世纪的马克思的社会主
义,可谓连绵不绝。中国分别从西方、西方化了的日本和关、苏引进了不同的思想模式以改
造自身的文化。但是戴福士仍然认为,中国的历史处于自身与西方都无法轻易改变的胶着状
态,中国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经历,与其说是一种“大过渡”,毋宁说是一种以文化的延续
和继承进行的“大强化”。
——张展怡《中国近代文化十二讲》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写
明论题,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答案】示例
论题:近代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戴福士认为,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呈
现出中国化的发展特焦。例如,资产阶级维新派“托古改制”,借助儒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逐步中国化,诞生
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大思想成果。总之,19-20 世纪,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既反映出近代
中国社会的变动,又推动着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进行开放性回答,例
如,在做题时可以抓住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是一种以文化的延续和继承进行的“大强
化”,强调的是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即外来文化被中国文化同化的意思,然后结合毛泽东思
想是外来文化的“中国化”等具体史实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