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学年上理工附中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l-35.5
一、选择题
1.工业上制取大量的乙烯和丙烯常采用
A. 裂解 B. 减压分馏 C. 催化裂化 D. 常压分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为主要成
分的石油加工过程。
【详解】A. 裂解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主要为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
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A 项正确;
B. 石油减压分馏的目的是将沸点较高的重油进行分离,可得到柴油、润滑油、石蜡等,B 项
错误;
C. 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C 项错误;
D. 常压分馏可以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以及重油,D 项错误;
答案选 A。
2.只表示一种微粒的化学用语是
A. B. X:X C. ns1 D. X-X
【答案】B
【解析】
A、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是 10,不止一种微粒,A 错误;B、该微粒是氢气,B 正确;C、n 值
不能确定,可以表示多种微粒,C 错误;D、X 可以表示 F、Cl、Br、I 等,D 错误,答案选 B。
3.将 SO2 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A. BaCl2 B. 石蕊溶液 C. 酸性 KMnO4 溶液 D. 氢硫酸
【答案】A
【解析】
BaCl2 与二氧化硫不反应,故 A 正确;二氧化硫使石蕊溶液变红,故 B 错误;二氧化硫具有还
原性,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故 C 错误;二氧化硫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硫沉淀,故 D 错误。
4.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氘(D)原子核外有 1 个电子
B. 1H 与 D 互称同位素
C. H2O 与 D2O 互称同素异形体
D. 1H218O 与 D216O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氘(D) 原子核外有 1 个电子,正确;
B.中 1H 与 D 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1H 与 D 互称同位素,正确;
C.同素异形体都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
D.1H218O 与 D216O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 20,正确。
答案选 C。
5.我国古代的有关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Ag2S+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O2 被还原 B. Ag 是氧化剂
C. Ag 得到电子 D. O2 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在反应 4Ag+2H2S+O2===2Ag2S+2H2O 中,Ag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
作还原剂;O2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A.O2 被还原,A 正确;B.Ag 作
还原剂,B 错误;C.Ag 失去电子,C 错误;D.O2 发生还原反应,D 错误。故答案 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6.1mol 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体,放出 393kJ 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C(s)+O2(g)→CO2(g)+393kJ
B. C + O2→ CO2+393kJ
C. C (s) + O2 (g)→CO2 (g)-393kJ
D. C (s) +1/2O2 (g) → CO(g) +393kJ
【答案】A
【解析】
A.正确。B.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没有标明,B 错。C.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用“+”,C 错。D.碳
完全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所以 D 错。
7.常温下 0.1mol/L NH4Cl 溶液的 pH 最接近于( )
A. 1 B. 5 C. 7 D. 13
【答案】B
【解析】
【分析】
NH4Cl 溶液水解显酸性,且水解生成的氢离子浓度小于 0.1mol/L,以此来解答。
【详解】NH4Cl 溶液水解显酸性,且水解生成的氢离子浓度小于 0.1mol/L,则氯化铵溶液的 pH
介于 1-7 之间,只有 B 符合;
故答案选 B。
8.某有机物 X 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能发生缩聚反应
B. 能发生消去反应
C. 1mol X 最多消耗 5 mol H2
D. 1mol X 最多消耗 2 mol 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有羟基和羧基,能发生缩聚反应,A 正确;
B.含有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B 正确;
C.醛基和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X 最多消耗 4mol H2,C 错误;
D.羟基和羧基能与钠反应,1molX 最多消耗 2 mol Na,D 正确;
答案选 C。
9.短周期元素 W、Q、X、Y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 X 是两性金属元素。则
A. 简单离子半径:XQ
C. X 的族序数大于周期数 D. Y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答案】A
【解析】
X 是两性金属元素,则 X 是 Al,所以 W 是 N,Q 是 O,Y 是 S。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
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 Q>X,A 正确;B、氧元素非金属性强于 S,
则氢化物稳定性是 O>S,B 错误;C、铝是第三周期第ⅢA 族,族序数和周期序数相等,C 错
误;D、S 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硫酸是强酸,但亚硫酸是弱酸,D 错误,答案选 A。
10.常温下,在等体积①pH=1 的硫酸;②0.01mol·L-1NaOH 溶液;③pH =10 的纯碱溶液中;
水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电离。
① 酸溶液中,OH-是水电离的,根据 c(OH-)大小可知水的电离情况.
② 碱溶液中,H+是水电离的,可以利用 c(H+)判断水的电离大小。
③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示碱性,溶液中的 OH-是水电离的。
【详解】①pH=1 的硫酸酸溶液中, OH-是水电离的, ,水电离的氢氧根
。
② 溶液,溶液中的 H+是水电离的, ,水电离的
。
③pH=10 的纯碱溶液,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 OH−是水电离出的,水
电离的 。
综合以上数据,可知水电离程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故选 D。
+c(H )=0.1mol/L
- -13c(OH )=10 mol/L
0.01mol/LNaOH - -2c(OH )=10 mol/L
+ + -12H :c(H )=10 mol/L
- -4c OH )=10( mol/L
11.下列有机物按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A. 2,2-二甲基-3-乙基丁烷 B. 2-甲基-3-戊烯
C. 2-甲基-2-丙醇 D. 2-甲基-2-丁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主链选择错误,应该是 2,2,3-三甲基戊烷,故 A 错误;
B. 编号错误,应该是 4-甲基-2-戊烯,故 B 错误;
C. 2-甲基-2-丙醇名称正确,故 C 正确;
D.结构错误,2-甲基-2-丁炔不存在,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掌握有机物命名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归纳如下:①
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
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③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④“-”、“,”忘记或用错。
12.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 SO2 通入溴水 溴水褪色 SO2 具有漂白性
B 将乙烯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 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乙烯具有还原性
C 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 出现白色浑浊 其溶液中存在 CO32-
D 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某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其溶液中存在 Cl-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性质与实验设计。
【详解】A.SO2 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 中 S 元素化2 2 2 2 4SO +Br +2H O=2HBr+H SO
合价升高,被氧化,体现了 SO2 的还原性,故 A 错误。
B.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故 B
正确。
C.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不一定是 ,也有可能是 、 、
,故 C 错误。
D.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不一定是 Cl-,也有可能是 等,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在实验设计时我们要排除其他离子对实验的干扰,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使石灰水变浑
浊的不一定是 ,也有可能是 、 、 ;.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的不一定是 Cl-,也有可能是 等。
13.将足量稀盐酸加到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 )
A. NaOH、NaCl、NaAlO2 B. KNO3、NaCl、CH3COONa
C. Na2S、(NH4)2SO3、AgNO3 D. KNO3、Na2SO3、NH4HCO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
A.盐酸与氢氧化钠、偏铝酸钠都能发生反应
B.盐酸不与硝酸钾、氯化钠反应,只与醋酸钠反应。
C.盐酸与三种物质都发生反应。
D.H+与 HCO3-反应,SO32-与 H+和 NO3-反应。
【详解】A. 存在反应有: 、
,故 A 不选。
B. 加入稀盐酸后只发生反应 ,故 B 选。
C.存在反应:
; ;
。
2
3CO − 2
3SO −
3HCO −
3HSO −
2
3CO −
2
3CO − 2
3SO −
3HCO −
3HSO −
2
3CO −
2NaOH+2HCl=NaCl+H O
2 3 2NaAlO +4HCl=AlCl +NaCl+2H O
3 3CH COONa+HCl=CH COOH+NaCl
3 3HCl+AgNO AgCl += HNO↓ ( )4 3 4 2 222HCl+ NH SO =2NH Cl+H O+SO ↑
。
故 C 不选。
D. 存在反应:H++HCO3-=CO2↑+H2O;2H++2NO3-+3SO32-=2NO↑+3SO42-+H2O;故 D 不选。
答案选 B。
14.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 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2N2 (g)+6H2O (l) 4NH3 (g)+3O2 (g) △H= – Q(Q>0) ,如果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值变大,该反
应( )
A. 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化学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值变大,则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应是升高
温度,改变条件瞬间,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正反应速率瞬间最大。
【详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值变大,则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应是升高温度,改变条件瞬间,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正反应速率
瞬间最大,由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又开始降低。
A.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正确;
B. 化学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错误;
C. 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C 错误;
D.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D 错误。
答案选 A。
15.下列与化学键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才是离子化合物
B. 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
C. 由于 I—I 键的键能比 F—F、Cl—Cl、Br—Br 的键能都小,因此在卤素单质中 I2 的熔、沸
点最低
2 2HCl+Na S=2HCl+H S ↑
D. 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而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键的概念。
【详解】A.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存在共价键如 NH4Cl;故 A 错误;
B.化学键存在于相邻的原子之间,不存在于分子之间,故 B 错误;
C.在卤素单质中物质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 I2 分子之间范德华力最大,熔沸点最高,故 C 错
误;
D.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而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16.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反应中消耗 0.1molCl2,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 0.2NA
B. 15g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8NA
C. 标准状况下,11.2L 乙炔中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1.5NA
D. 0.1L 2mol/L 的(NH4)2S 溶液中含有的 S2-数目为 0.2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A.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只做氧化剂。
B.1 个 CH3+(碳正离子)含有 8 个电子。
C.乙炔中既有碳碳三键又有 C-H 键。
D.硫离子为弱根离子,部分发生水解。
【详解】A.0.1mol 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 0.1mol,也可以只做
氧化剂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故 A 错误。
B. 1 个 (碳正离子)含有 8 个电子,15g (碳正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含有电子数
为 8NA,故 B 正确。
C. 标准状况下,11.2L 乙炔中共用电子对有碳碳三键又有 C-H 键功 0.5NA×(3+2)=2.5 NA,
故 C 错误。
3
+CH 3
+CH
D. 的(NH4)2S 溶液含有硫化铵的物质的量为 0.2mol,但是硫离子为弱根离子,
部分发生水解,所以含有的 数目小于 0.2NA,故 D 错误。
故选:B。
17.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润湿的滤纸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是原电池,乙是电解池
B. 甲中铁棒比乙中铁棒更易腐蚀
C. d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是:Fe-2e → Fe2+
D. b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是:O2 + 2H2O + 4e → 4OH-
【答案】C
【解析】
A、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可知,甲是原电池,乙是电解池,A 正确;B、甲中铁为原电
池的负极,发生反应 Fe-2e-→Fe2+,乙中 Fe 为电解池阴极,发生反应 2H++2e-=H2↑,Fe 被保
护,B 正确;C、乙中 d 为阴极,阴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C 错误;D、甲中铁发
生吸氧腐蚀,b 为正极,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2H2O+O2+4e-=4OH-,D 正确,答案选 D。
18.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 用 FeCl3 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
B. Na2O2 与 H2O 反应制备 O2:Na2O2+H2O→2Na++2OH-+O2↑
C. 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
D. 铁与盐酸反应:2Fe + 6H+→2Fe3++3H2↑
【答案】A
【解析】
【分析】
A.用 FeCl3 溶液腐蚀铜线路板,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铜。
B.原子个数不守恒。
C.次氯酸为弱电解质,应保留化学式。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价铁。
.
-10.1L 2mol L⋅
2S −
【详解】A.用 FeCl3 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离子方程式: ,故 A 正确。
B.Na2O2 与 H2O 反应制备 O2,离子方程式: ,故 B 错误。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离子方程式: ,故 C 错误。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价铁: ,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19.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甲酸乙酯和乙酸钠,分层。
②乙醇和丁醇互溶,但沸点不同。
③单质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以此来解答。
【详解】①甲酸乙酯和乙酸钠,分层,选择分液法分离。
②乙醇和丁醇互溶,但沸点不同,选择蒸馏法分离。
③单质溴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选择萃取法分离。
故选 C。
20.某溶液中只含有 K+、NH4+、Ba2+、SO42-、I-、S2-中的几种,分别取样:①用 pH 计测试,溶
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 K+ B. SO42- C. Ba2+ D. NH4+
【答案】A
【解析】
①用 pH 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溶液中有 NH4+,;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
中无 I-(若有则溶液变蓝)和 S2-(若有则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一定有 SO42-,同时也确
定一定没有 Ba2+。只有 K+是无法确定的,所以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K+。
本题选 A。
。
3 2 2Cu+2Fe =Cu +2Fe+ + +
-
2 2 2 22Na O +2H O=4Na +4OH +O ↑+
-
2 2Cl +H O=H +Cl +HClO+
= ↑+ 2+
2Fe+2H Fe +H
二、综合测试题
21.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其中包括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等。
(1)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列,写出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所占据的轨道数为________ 个,氯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
能量不同的电子。
(2)列举能说明 Mg 的金属性比 Na 弱的一个实验事实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压强下,部分元素氟化物 熔点见下表:
氟化物 NaF MgF2 SiF4
熔点/℃ 1266 1534 183
试解释上表中熔点 SiF4 远低于 NaF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氨水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弱碱,向滴有少量酚酞试液的稀氨水,加入少量的 NH4AC 晶体,
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请再提出一个能证明一水合氨是
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盐酸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在滴加的整个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c(C1-)=c(NH4+)>c(H+)=c(OH-) b.c(C1-)>c(NH4+)= c(OH-) >c(H+)
c.c(NH4+)>c(OH-)>c(C1-)>c(H+) d.c(OH-)>c(NH4+)>c(H+)>c(C1-)
【答案】 (1). 17 (2). (3). 4 (4). 5 (5). Na 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
应,Mg 在常温下不与水反应 (6). NaF 为离子晶体,SiF 4 为分子晶体,故 SiF4 的熔点低
(7). 溶液红色变浅 (8). 测量 0.01mol/L 的 pH 如 pH=12 则一水合氨为强碱;如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