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丝绸之路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历史文献上没有丝绸之路的详细描述,对它的确认主要依据
考古发现,再结合文献记载。因此可以说,近代以来人们对丝绸之路的认知,正是源于近代
考古学传入中国。
公元 4 至 11 世纪,草原丝绸之路成为东北亚的国际交通路线,对中国、朝鲜和日本与西
方的文化交流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其从中国往东发展,进入了朝鲜半岛,然后通过对马海峡
到达日本九州。日本考古发现的大量中国文物其中不少就是通过此路传播过去的。在沙漠丝
绸之路开通以后,它就居于次要地位了,但是仍然在欧亚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
沙漠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政治之路、外交之路。通过多年来在新疆地区开展的考古工作,
发现了沙漠丝绸之路上的汉唐王朝军政、经济设施的遗存,主要有作为社会政治平台的“城
址”,军事与经济双重功能的屯田,军政功能的烽燧、亭障等等。这些是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
国家主权行为的重要物化载体,反映了当时西域地区的“国家主导文化”。
中古时代的北庭故城规模宏大,略呈长方形,分内、外二城。从北庭故城城址形制与其
出土遗物来看,与内地文化的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罗布淖尔北岸土垠遗址出土的汉文木简
内容,大部分与屯田有关。楼兰城东郊考古发现有古代农田开垦的遗迹。米兰发现的大规模
灌溉系统遗迹应该是汉代遗存。考古发现,汉字是汉代西域时代最早的文字之一,是西域两
千年来一直使用的官方正式文字。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汉字材料及其书写制度,深受中原影
响。
西南丝绸之路与佛教传入有关。丝绸之路开通后,南亚佛教通过中亚、西域传入内地,
融合中国传统的汉文化,成为汉文化圈的一种重要宗教。西南丝绸之路的兴起应该早于沙漠
丝绸之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在今阿富汗看到从印度运去的“蜀布”,也就是说在张骞“凿
空”之前,中国西南地区已经与印度有了商贸、文化往来。四川三星堆遗址与成都金沙遗址
发现的象牙,均应产于印度。如果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西南丝绸之路要上溯至夏商时代。
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通过古代码头、沉船的考古发现,以及相关地方的考古发现来
探索其路线。比如在安阳殷墟发现的三千年前刻甲骨文用的龟板,经过验证是来自马来西亚
的“亚洲陆龟”。唐、宋、元时代,尤其是宋元时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主导地位,发
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船队活跃在印度洋,远航至非洲东海岸。
总之,古代的四条丝绸之路中,沙漠丝绸之路最重要,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关系到中国汉
唐王朝盛世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到汉唐王朝“和合外交”的实施,关系到古代世界东西
方文化的交流。
(选自刘庆柱的《“丝绸之路”的考古认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使得人们了解了在历史文献上没有详细描述的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B. 作为东北亚国际交通线的草原丝绸之路,对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始终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
C. 考古发现的汉唐王朝军政、经济设施遗存是当时西域地区“国家主导文化”的具体表现。
D. 古代码头、沉船、相关地方的考古发现,确立了宋元时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如何从考古角度认识草原、沙漠、西南、海上四条丝
绸之路。
B. 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沙漠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政治之路、外
交之路。
C. 张骞出使西域前西南地区就已经与印度有商贸来往,这证明西南丝绸之路的兴起早于沙漠
丝绸之路。
D. 文章运用假设论证,证明西南丝绸之路不仅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而且其开通可上溯至
夏商时代。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日本考古发现的大量中国文物说明草原丝绸之路的线路是从中国往东发展最后到达日本九
州的。
B. 考古发现的西域书写制度深受中原影响,而且汉字也是西域两千年来一直使用的官方正式
文字。
C. 刻在马来西亚“亚洲大陆龟”龟板上的殷墟甲骨文足以证明海上丝绸之路在三千年前就很
活跃。
D. 关系国家安全、发展、外交策略实施的沙漠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重要
渠道。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
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
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条件不足,原文认为“确认主要依据考古
发现,再结合文献记载”。B 项,与原文不符,原文说是在“公元 4 至 11 世纪”不是“始终”。
D 项,“古代码头、沉船、相关地方的考古发现,确立了宋元时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
位”信息杂糅,逻辑关系混乱,原文“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通过古代码头、沉船的考古
发现,以及相关地方的考古发现来探索其路线。”“唐、宋、元时代,尤其是宋元时代,中
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见,是“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
中占主导地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而“确立了宋元时代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
位”。故选 C。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
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
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
是否有依据。D 项,只能证明“西南丝绸之路要上溯至夏商时代。”而不能证明“西南丝绸之
路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通道”。故选 D。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
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强加因果且无中生有。故选 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
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
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
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
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
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
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
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问:这是我国首次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内外高度关注,能否请您介绍一下首届
进博会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钟山:首届进博会包括展会和论坛。展会由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业展组成。国
家展主要展示各国形象和发展成就,只展示不成交;企业展分为七大展区,既有货物贸易,
也有服务贸易。80 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成交额达 578 亿美元。虹桥国际经贸论
坛由主论坛、3 场平行论坛及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组成,4500 多名各界嘉宾出席。首届
进博会广受国内外关注,吸引了近 4000 名中外记者与会报道。
领袖强调,进博会不是一般性的会展,为进博会指明了方向。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
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集外交、展览、论坛于一体,
既洽谈合作又交流思想,既能得实惠又能观未来,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坚持开放合作办展,世贸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组织担任合作单位,
参展国与中国一道共同打造开放多元的博览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对外开放战略,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既让世界分享中国庞大市场机遇,也为各国相互合作搭建公共平台,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国际公共产品。
这是意义重大的盛会。进博会有利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现代化经济
体系建设,通过主动开放带动全球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是我国新时代高
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
问:作为 2018 年的四大主场外交之一,进博会在经济外交方面有哪些成果?
钟山:进博会是今年国别最广、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为我国今年四大主场外交画
下了圆满句号,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增添了精彩一页。
领袖出席首届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与相关国家领导人共同巡馆。领袖与 6 位
国家元首、5 位政府首脑举行了 11 场双边会谈会见,既有俄罗斯、越南等老朋友,也有多米
尼加、萨尔瓦多等新伙伴,双方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
泛共识。领袖会见了外国企业家代表,欢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领
袖夫妇举行欢迎晚宴招待与会嘉宾。
(摘编自王珂《首屈进博会成果丰硕一访商务部部长钟山》,《人民日报》2018.11.19)
材料二:
(摘编自漫腹经纶《“图解”一分钟了解进博会》,今日头条 2018 年 10 月 31 日)
材料三
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将于 2019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在上海举办,企业商业展总展览面积将
达 30 万平方米。目前,各种类型的全球宣传推介活动正加速进行。
2 月 26 日,第二届进博会推介来到澳门,吸引了当地近百名澳门知名商会人士、参展商
和采购商代表与会;2 月 28 日,推介会在香港举行,近 200 名来自香港知名商会组织、工商
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推介会活动。同时,推介团的工作人员还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多家港澳机构
和企业,与当地企业家、工商代表人士沟通交流,就企业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除了港澳地
区之外,进博会推介团还赴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美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全球各地
宣介第二届进博会政策,获得了广泛关注。
总结过往经验,在配套制度上下工夫,也是确保进博会越办越好的重要发力方向。全国
人大代表、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伟民参与了首届进博会的
筹办工作。他关心的是如何推动第二届进博会取得更大成功。“我们应该把进博会打造成国
内产品需求和国外行业拓展中国市场的风向标,同时,也可以把进博会建设成一个对外交流、
交易的检验地,这对产业提升和老百姓的消费升级,都会起到一个帮助作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研究员白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进博会之所以备受关注、魅力十足,关健在于其代表着体量巨大且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通
过进博会这个舞台,全球企业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形象与竞争力,而且可以直接拓展在华业
务,分享中国市场的红利。“很多人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办好第二届中国
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及‘加快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等相关内容。这意味着,第二届进博会
将会更加精彩,展馆布置方面也有望与时俱进,突出更多与国内民众最新需求相契合的展区
和展位。”
(摘编自王俊岭《第二届进博会,开锣!》,《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 年 3 月 12 日)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博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贸
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是合作单位。
B. 具体运营与承办进博会的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C. 进博会国家展一共有 82 个国家、3 个国际组织参加。中国作为东道主,有专属的中国馆。
D.参加进博会国家展和企业展的国家超过 200 个,企业展有 7 个展区,参展企业超过 3000 家,
展区面积达 27 万平方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吸引了 80 多万人进馆洽谈采购、参观体验,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业展成交额达 578 亿美元。
B.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对外开放战略,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积极
吸引外资、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 重大举措。的
C.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精彩纷呈,既是经济盛会,又是外交盛会。在这里,企业家找到
了商机,政治家找到了共同话题,达成了广泛共识。
D.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此,进博会推介团走进
澳门、香港,还远赴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地宣介。
6.领袖指出“进博会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请根据材料概括首届进博会有哪些不一般。根据报
道推测,第二届进博会可能会有哪些改进?
【答案】4. D 5. C
6. 首届进博会有这些“不一般”:①主题不一般,②内容不一般,③形式(规模)不一般,
④作用(意义、成果)不一般。第二届进博会可能会有这些改进:①企业商业展总展览面积
增加,②将会有更多与国内民众最新需求相契合的展区和展位,③配套制度更 完善。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D 项,“参加进博会
国家展和企业展的国家超过 200 个”错误,由材料二可知,参加进博会国家展的国家有 82 个,
参加企业展的国家有 130 多个,不能笼统的说超过 200 个,其中可能有两个都参加的国家,
总数就有可能到不了 200 个。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
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
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
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 项篡改文意,“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
业展成交额达 578 亿美元”错误,由原文“国家展主要展示各国形象和发展成就,只展示不
成交”可知,国家展不成交,所以“成交额 578 亿美元”里面不包括“国家贸易投资综合
展”,只是“企业商业展”的成交额。B 项无中生有,“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积极吸引外资”于
文无据。D 项,强加因果,“为此”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两者没有因果关系。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
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
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可知,首届进博会主题不一般;由
原文“集外交、展览、论坛于一体,既洽谈合作又交流思想,既能得实惠又能观未来,经济
合作和人文交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可知,首届进博会内容不一般;由原文“坚持开放合
作办展,世贸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组织担任合作单位,参展国与
中国一道共同打造开放多元的博览会”可知,首届进博会形式(规模)不一般;由原文“服
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对外开放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既让世界分享中国庞大
市场机遇,也为各国相互合作搭建公共平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国际公共产品”可知,
首届进博会作用(意义、成果)不一般。由原文“企业商业展总展览面积将达 30 万平方米”
可知,第二届进博会可能企业商业展总展览面积增加;有原文“这意味着,第二届进博会将
会更加精彩,展馆布置方面也有望与时俱进,突出更多与国内民众最新需求相契合的展区和
展位”可知,第二届进博会可能将会有更多与国内民众最新需求相契合的展区和展位;由原
文“总结过往经验,在配套制度上下工夫,也是确保进博会越办越好的重要发力方向”可知,
第二届进博会可能配套制度更完善。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
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
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
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
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捡来的家
侯发山
老高并不老,只有三十出头,他不修边幅,冷不丁一看,像是四五十岁的人,因此人们
都叫他老高。老高是从农村来的。他是个孤儿,三十多才娶了带着一个十岁的女儿的媳妇。
老高老实,除了种庄稼,不会挣钱,家中生活拮据,结婚不到两年,老婆就带上女儿远走高
飞了。老高一气之下来到城里,在郊区那儿租了一间房子,背起蛇皮袋,捡起了破烂。后来
有了积蓄,便鸟枪换炮,弄了辆人力车收购废品。
老高实在,不会缺斤少两,价格也公平,这样一来,特别是那些老头老太太,都会把家
里的破烂留给老高。有了固定的客户,老高每年也能赚个三两万。
这样捣鼓了几年,老高在郊区买了一套二手房,顶层,老房子,屋里有现成的家具,他
简单打扫一下就住了进去。
有一天,老高捡到一个三个月大的弃婴,男孩 。当时围观了不少人,议论纷纷的。老高
从人们的言谈中得知,这个婴儿是兔唇。亲生父母都不要,谁还要?听着婴儿嘶哑的哭声,
老高二话没说,就把这个婴儿抱走了。
这下子,够老高忙活了,一会儿给儿子换尿片,一会儿给儿子喂奶粉……过了半个月吧,
老高就在人力车上用旧棉被弄了个窝,藏上儿子,挨街穿巷地收购废品。
张大嫂是和平小区的保洁工,丈夫出车祸走了,儿子在外上学,现在也是孤身一人。也
许是同病相怜,她关心老高多一些,说是关心,无非是把丈夫之前的衣服送给了老高,有时
拉呱几句闲话而已。就这样,老高已经感激不尽了。她问老高,说你不知道这孩子有缺陷?
老高说,好歹是一条命啊。张大嫂叹口气,说你这是图啥哩?老高吭哧半天,才蹦出一句,
说,家里边有了哭闹声,有了屎尿味,才像个家的样子。
和平小区门口有个垃圾箱,老高赶到的时候,总能在垃圾箱外边捡到一些小孩子衣服、
玩具,还有学步车。刚开始,老高以为是小区的居民丢弃的。时间长了,老高才明白是张大
嫂故意给他的,有的衣服还没拆封,新崭崭的,看样子是张大嫂买的。老高要给钱,张大嫂
不要,说这是破烂,又不是我的东西,你给啥子钱?老高想不起反驳的话,只是嘿嘿呵呵地
傻笑。看到老高这个样子,张大嫂转过身,抿着嘴乐了。
别看老高没文化,却给这个孩子起了个很有文化的名字——高兴。
高兴两三岁时,老高就把他丢在家里,让他自己玩去。高兴知道爸爸是个捡破烂的,家
里的好多东西是爸爸捡来的,电视机,冰箱,玩具手枪,身上穿的衣服,好多啦。有一次,
儿子问老高:“爸爸,垃圾箱里什么东西都有啊?”老高点了点头:“可不是哩,你也是我
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这天傍晚,天气阴阴的,往日的星星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老高打开屋门,不像往常
那样,儿子一边叫着一边扑到自己身上,他挨个屋子看了看,才发现儿子没在家。
被人绑架的可能性不大,肯定是儿子自己跑出去了。往常,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不过,
儿子都是在楼门口玩耍,不会走远的。
老高急冲冲跑到楼下,在门口转了几个来回,没有见到儿子。一时间,老高急出了满头
的汗。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接到了张大嫂的电话,说高兴在她那儿。
老高松了口气。随后,他破天荒打的赶到了和平小区。
张大嫂说,她准备下班时,在垃圾箱那儿见到了高兴。
老高气呼呼地瞪着儿子,你来这里干啥?
高兴看着爸爸的样子,咧了一下嘴,哭出声来。
你看你!张大嫂不满地翻了老高一眼,然后给高兴擦拭眼泪:“孩子,别哭,别哭。”
高兴忍住哭声,但嘴还是一撇一撇的,挺委屈的样子。
张大嫂揽过高兴,别过脸:“你知道吗,高兴他、他想捡个妈妈。”
老高一下子愣住了,心里满满的,眼里差点落下泪来:“真是个傻孩子。”
高兴说:“爸,姨姨说,只要您愿意,她就到咱家来。”
老高心里通通直跳,有点不知所措了。他偷偷看了一眼张大嫂,忽然间发现,路灯下,
张大嫂的脸蛋是那样的红润,那样的美丽。
(有改动)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捡”是老高与高兴和张大嫂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展示主人公老高的一段特殊生活
经历,在普普通通的生活画面中,塑造了老高的形象。
B.张大嫂看到老高这个样子,“转过身,抿着嘴乐了”,是因为看到老高不会反驳自己、只会
嘿嘿呵呵傻笑的憨态、想到自己选定可以托身的人。
C. “这天傍晚,天气阴阴的,往日的星星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这段环境描写既交代了事
件发生的时间,又为发现高兴走失营造了低沉的气氛。
D. 小说运用朴实的语言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情节虽然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却彰显着
人生的美好,读后,给人以悠远的思考和深刻的启迪。
8. 小说以“捡来的家”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从主人公身上传达出哪些人生启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示例:①概括了故事情节。老高的票子、车子、房子、儿子、妻子都是捡
来的。②暗示了主人公的职业与特点。老高以“捡”为职业,靠“捡”有了自己的家。③家
一般是捡不来的,“捡来的家”显然有违于常理,不同于凡俗,这样就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
趣。
9.示例:①勤劳可以摆脱贫困。老高的媳妇远走高飞后,他背起蛇皮袋,捡起了破烂,靠勤劳
有了积蓄,买上了收购废品的人力车。②公平忠厚可以赢得社会的信任。老高实在,收废品
不会缺斤少两,价格也公平,老头老太太都会把家里的破烂留给他。③善良可以收获幸福。
老高靠善良收养了高兴,赢得了张大嫂的信任,收获了新的亲情和爱情。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思想主旨内容和结构特点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
修辞分析、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
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本题 B 项是对重点语句的分析理解,选项中“只
会嘿嘿呵呵傻笑的憨态、想到自己选定可以托身的人”分析错误,从该段内容“时间长了,
老高才明白是张大嫂故意给他的,有的衣服还没拆封,新崭崭的,看样子是张大嫂买的。老
高要给钱,张大嫂不要,说这是破烂,又不是我的东西,你给啥子钱?老高想不起反驳的话,
只是嘿嘿呵呵地傻笑”可知张大嫂抿嘴乐是因为她为自己能帮助老张帮助孩子而感到满意,
也为她自己想出的把给孩子买的东西放在垃圾箱边这个办法而高兴。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标题 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首先要理解小说标题的作
用,小说标题一般有以下几种作用: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中心思想、交代
文章写作情感、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
内容的简短语句,作答时考生要结合文本内容总结概括答案。本题要求考生联系作品分析标
题的好处,考生应该从情节、人物、作用等方面来组织作答。题目“捡来的家”是一个事件,
所以起到了概括故事情节的作用,老高的票子、车子、房子、儿子、妻子都是捡来的;老高
以“捡”为职业,靠“捡”有了自己的家,所以题目暗示了主人公的职业与特点;这一题目
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家一般是捡不来的,“捡来的家”显然有违于常理,不同于凡俗。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能力及分析从该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的能力,
考生作答时要仔细阅读文本,然后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总结人物性格特点,然后结合人
物性格特点结合文本内容总结所得到的人生启示。从原文“老高一气之下来到城里,在郊区
那儿租了一间房子,背起蛇皮袋,捡起了破烂。后来有了积蓄,便鸟枪换炮,弄了辆人力车
收购废品。”可以看出老高的勤快,从“这样捣鼓了几年,老高在郊区买了一套二手房,顶
层,老房子,屋里有现成的家具,他简单打扫一下就住了进去”可以得出勤快可以摆脱贫困
的人生启示;从“老高实在,不会缺斤少两,价格也公平”可得出老高实在的性格特点,从“这
样一来,特别是那些老头老太太,都会把家里的破烂留给老高”可得出忠厚可以赢得社会的
信任的人生启示。有了固定的客户,老高每年也能赚个三两万”可以得出忠厚可以赢得社会
的信任的启示;从老高收养兔唇孩子这件事可以看出老高的善良,从老高收养了孩子,赢得
了张大嫂的信任,收获了新的亲情和爱情可以得出善良可以收获幸福的人生启示。
的
【点睛】小说标题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点名时间、地点、环境,创设背景,渲染氛围。突出小说主
题。线索作用、设置悬念作用。
(2)以物件为题:结构线索,文章结构严谨,设置悬念,引发联想。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
者情感,揭示主题,隐含比喻象征义。
(3)以人物为标题:突出人物形象,暗示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4)以形象特征为标题: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5)以事件为标题:突出主要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
(6)以问题为标题: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萧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间,必由法度。性聪敏,博学,善属文,
释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乱,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之,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
始,今日逃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于
是与弟彤及宗亲等百馀人奔岭表。时始兴人欧阳颜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颜后迁为广州,
病死,子纥领其众,引每疑纥有异,因事规正,由是情礼渐疏。及纥举兵反, 时京都士人岑
之敬等并皆惶骇,唯引恬然,谓之敬等曰:“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复何就惧
乎?”及章昭达平番禺,引始北还。高宗召引问岭表事,引具陈始末,帝甚悦,即日拜金部
侍郎,引性抗直,不事权贵,左右近臣无所造请,高宗每欲迁用,辄为用事者所裁。及吕梁
覆师,戎储空匮,乃转引为库部侍郎,掌知营造弓弩槊箭等事。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牣。
十二年,吏部侍郎缺,所司屡举王宽等,帝并不用,乃中诏用引。时广州刺史马靖甚得岭表
人心,两兵甲精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数有战功,朝野多生异议。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
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还至赣水,而
高宗崩,后主即位,转引为中庶子,以疾去官。明年,京师多盗,乃复起为贞威将军。时殿
内队主吴璡,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多所请属,引一皆不许。引族子密时为黄门郎,谏引
曰:“李、蔡之势,在位皆畏惮之,亦宜小为身计。”引回:“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
能为李、蔡改行。就令不平,不过解职耳。”吴璡竟作飞书,李、蔡证之,坐免官,卒于家,
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陈书·萧引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
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B. 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
/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C. 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
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D. 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
/尽遣儿弟下都为质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指人的表字,古人自称可以用名,表示谦虚;称人可以用字,表示尊敬。
B. 褐,是用葛等材料制作的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指脱下粗布衣服,代指做官。
C. 崩,古代称帝王死为“崩”,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崩殂”即为此意。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 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引明辨时势,率家南迁。侯景叛乱时,朝士大多前往归附梁元帝,萧引认为这不是选择
君主的时机,主张前往南边,于是率领家人亲属等一百余人逃往岭表。
B. 萧引见微知著,处变不惊。欧阳纥统领父亲部众时,萧引常怀疑欧阳纥有异心,进而加以
规劝纠正,到欧阳纥兴兵造反时,其他人惶恐不安,萧引毫不惊讶。
C. 萧引治理有方,受到器重。萧引任库部侍郎时,仅一年就使器械充足;后来吏部侍郎一职
空缺,有关官员屡次举荐王宽等人,高宗都不用,而是亲自下诏令任用萧引。
D. 萧引不附权贵,受到连坐。萧引多次拒绝当时宫殿内的队主吴璡以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
等人的请托,于是他们对萧引不满,萧引因为他人牵连被免职。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复何忧惧乎?
(2)左右近臣无所造请,高宗每欲迁用,辄为用事者所裁。
【答案】10. D 11. D 12. D
13. (1)君子修身是用来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是用来行道义,还有什么可忧虑畏惧的呢?
(2) 萧引不曾去拜访皇帝身边的近臣,高宗每次想要提拔任用他,总被当权的人阻碍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观”的宾语为“马靖”,不应该断开,排除 A 项、B 项。
“悟”的领悟的意思,宾语为“旨意”,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 C 项。
句意:高宗因为萧引熟悉岭外情况,就派萧引去看马靖,观察他的举措,委婉地令他送人质。
萧引奉密旨南行,已到番禺,马靖就领悟了高宗旨意,遣送全部儿子和弟弟去都城做人质。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 项,“‘师’单用,
旧时均可指国都”错误。“师”,指军事规模、建制单位,分为三类师。在中国古代,师曾是
商、周军队的建制单位。单用并不能指代国都。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 项,“受到连坐”“于是他们对萧引不满,萧引因为他人
牵连被免职”与原文不符,原文“坐免官”意思是“被判罪免官”。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正”,使动,使……正;“以”,介词,用;
“君子正身以明道”,君子正身以(之)明道(省略句);“直”,使动,使……正直;
“亦……乎”,有……呢;“忧惧”,忧虑畏惧。(2) “造请”,登门晋见;“迁用”,提拔任
用;“为……所”,表被动,被;“用事者”,执政的人,当权的人;“裁”,裁制,此处意译
为阻碍。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
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
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
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萧引字叔休。为人端庄正直有才识和度量,看上去矜持庄重,虽是仓猝之间,做事必按
法律制度。天性聪慧敏达,博学,擅长做文章,脱去平民布衣穿上官服出任著作佐郎。侯景
叛乱时,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朝廷官员大多前往归附他。萧引说:“诸王尽力争夺,祸患刚
开始,今日逃难,不是选择君主的时候。我家两代有人做过始兴郡的地方长官,留下的恩惠
还在百姓中,正可前往南边以保存家门。”于是和弟弟萧彤以及宗族亲属等一百余人逃往岭
表。当时始兴人欧阳颜任衡州刺史,萧引前往依附。欧阳颜后来调任广州刺史,病死,欧阳
颜的儿子欧阳纥统领他的部众。萧引常怀疑欧阳纥有异心,因而加以规劝纠正,因此两人在
情礼上渐渐疏远。到欧阳纥兴兵造反,当时京都籍的士人岑之敬等都惶恐害怕,只有萧引安
然如故,对岑之敬等说:“君子修身是用来申明道理,使自己正直是用来行道义,还有什么
可忧虑畏惧的呢?”到章昭达平定番禺后,萧引才往北回来。高宗召见萧引询问岭表的事情,
萧引完整地陈述了事情始末,高宗十分喜悦,即日任命萧引为金部侍郎。萧引坦率耿直,不
媚权贵,不曾去拜访皇帝身边的近臣,高宗每次想要提拔任用他,总被当权的人阻碍。到吕
梁之战全军覆灭,军需储备空虚匮乏,于是转而任用萧引为库部侍郎,掌管制造弓弩槊箭等
事。萧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足。太建十二年,吏部侍郎一职空缺,有关官员屡次举荐王宽
等人,高宗都不用,而是亲自下诏令任用萧引。当时广州刺史马靖在岭表非常得人心,而且
军队精强干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有几次战功,朝廷和民间产生了许多异议。高宗因为萧引
熟悉岭外情况,就派萧引去看马靖,观察他的举措,委婉地令他送人质。萧引奉密旨南行,
已到番禺,马靖就领悟了高宗旨意,遣送全部儿子和弟弟去都城做人质。返回至赣水时,高
宗崩,后主登位,改任萧引为中庶子,因为有病辞去官职。第二年,京城出现许多盗贼,于
是又起用萧引为贞威将军。当时宫殿内的队主吴璡,以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人多次有所
请托,萧引都不准许。萧引同宗族的子弟萧密当时任黄门郎,规劝萧引说:“李、蔡的势力,
在位的官员都畏惧他,您也应该稍微为自身着想。”萧引说:“我立身处世,自有主次,难
道能为李、蔡改变操行。就是使他们不舒服,不过解除我的职务罢了。”吴璡竟然写匿名信,
李、蔡为此作证,萧引获罪免除官职,死于家中,当时年纪五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河·天下事
王埜①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陵图②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绝域张骞③归来
未?
注释:①王埜(yě),南宋末年诗人。因与宰相不和被罢职闲居。②陵图:宋理宗端平元年,
朱扬祖、林柘进《八陵图》,提醒君王不忘故国。③张骞:西汉名将,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
约夹攻匈奴,在外十三年方归。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 本词塑造了一个虽心忧家国,但年老体衰,罢职闲居,心灰意冷的老者形象。
B. “天下事”一句,领起全词,表达了词人无比深沉的忧国之思,读来苍凉悲愤。
C. 多少志士仁人报国无门,赍志而没,只剩下荒草野茔,引发作者深切的哀叹。
D. 中片道忆当年秦淮吊古事,在西风中抚剑感伤,听见涛声微荡,不禁心潮起伏。
15. 这首诗有怎样的语言特色?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答案】14. A 15. ①沉郁、悲怆。采用三叠词调的形式,一咏三叹,感情波澜层层推出,
表达渴望抗敌复国,却报国无门的悲愁与愤懑。②慷慨、激烈。开头责问苍天,结尾呼唤英
雄,情感饱满激荡,振聋发聩。③凝练、含蓄。运用陵图和张骞的典故,言已尽,意无穷。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
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
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
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A 项,“心灰意冷”分析错误,应是壮心
不已。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的基本能力。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
形式、用形容词表达。①明确所写的具体内容,对内容加以概括总结。②分析语言形式方面
的具体特点。 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有
的用整句,有的多用散句,有的整(整句)散(散句)结合;有的多用长句,有的多用短句,
有的长(句)短(句)结合;还有的运用修辞格等等,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③掌握语言特
色的词语(形容词)、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 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有:平实质朴、
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富丽清新(清新、华
丽)、淡雅肃静等等。这首诗的语言特色可概括为:①采用三叠词调的形式,一咏三叹,感情
波澜层层推出,表达渴望抗敌复国,却报国无门的悲愁与愤懑。如“少豪气概总成尘” “醉
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语言沉郁、悲怆。②开头责问苍天,“问天怎忍如此!”结
尾呼唤英雄,“绝域张骞归来未?”情感饱满激荡,振聋发聩。语言慷慨、激烈。③运用陵
图和张骞的典故,“陵图谁把献君王” “绝域张骞归来未?”言已尽,意无穷。语言凝练、
含蓄。
【点睛】如何鉴赏诗歌: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
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
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
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
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
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
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
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
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
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
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
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诗词赏析:
这首词从词中“千古恨,吾老矣”看,当是词人的晚年之作。表现一个爱国老人忧国忧
民的情怀。
“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起句醒目突出,词人对苍天发问:怎忍心把天下事弄到“如
此”地步!这里所说的“天下事”,即当时的国事。当时的国事到了什么地步呢?山河破碎,
生灵涂炭,朝廷昏聩,志士抱负难展,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词人看到这种惨痛的现实,
不由得不提出这样的诘问,这是词人长期郁积于胸的忧愤的倾诉,也是词人炽热爱国的情感
的流露。“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关于献陵图事,据《续资治通鉴》第一六八卷载:
理宗端平元年(1234),“诏遣太常寺主簿朱扬祖,门祗候林拓诣洛阳省谒八陵”,“甲戌,
朱扬祖,林拓以八陵图上进。帝问诸陵相去几何及陵前涧水新复,扬祖悉以对。帝忍涕太息
久之。”献陵图意在提醒人们不忘故国,早日恢复中原。可是现在又有谁能像朱扬祖、林拓
那样,提醒君王不忘故土,抗敌复国呢?这样的人物不见了。想到这里,词人郁积于胸的忧
愁,杳无尽头”。“结愁不己”。“少豪气概总成尘,空余白骨黄苇。”由于南宋统治者置国
家安危、民族生存于不顾,志士一腔报国的豪情壮志只好化作了尘土,最终老死荒丘。
换头处以“千古恨,吾老矣。”承上启下。“千古恨”是紧承上文而来,是全词的点睛
之笔,它概括了词人理想破灭的旧恨新愁。由于豪气化为尘,白骨委黄苇,这就给志士留下
了永难弥平的终身之恨了。这里有身世之感,有家国之痛。加以现今年老力衰,便更是感慨
万千了。以下是一系列对往事的追忆。词人曾东游淮水,凭吊英雄;也曾登临江宁府(今南
京)城内的绣春台,但每登每揾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词人登台独酌,
借酒浇愁,面对凛冽的西风,倾听着如吼的惊涛的拍击声,频频抚着身边携带的宝剑。这一
细节描写,再一次告诉人们,我虽年老,还愿发愤图强,为国效力!
然而尽管词人雄心未已,豪情满怀,眼前的现实却是“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
千里。”词人不仅年老了,而且失势丢权了。据史载:“理宗宝祐三年(1255)签书枢密院
事王埜罢。”(《续资治通览》174 卷)他成了一个无法抗敌,只能袖手旁观的在野之人。这
样一个被迫身居局外的人,纵有雄心壮志,又能托付给谁呢?真是报国无路,壮志难伸。“近
新来、又报胡尘起。”指宋理宗端平元年蒙古灭金后,背弃前盟,大举攻宋。“绝域张骞归
来未?”张骞,西汉人。武帝建元三年(前 139)以郎应出募使月支,相约共同夹攻匈奴。途
经匈奴时,被拘留十多年,后逃回,又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因骞知沙漠中水草所在,
使军队不致困乏,有功封博望侯。在这国难深重的时刻,词人多么希望能有像当年通西域的
张骞那样的人,联合一切力量,击败敌人,扭转危局啊!然而这种愿望能实现吗?最后留下
了一个沉重的问号!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人品味。
这首词抒发了一位爱国老人壮志未酬的情怀。全词以“恨”为轴心。词中充满了建功立
业之情,苍凉沉郁之气,起句如奇峰突起,令人惊觉;结句动荡迷离,耐人寻味。可以看布
局谋篇的匠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
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虞美人》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3)杜甫在《春望》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出自己的衰老形象,暗
示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答案】 (1). 奈何取之尽锱铢 (2). 用之如泥沙 (3). 春花秋月何时了 (4).
往事知多少 (5). 白头搔更短 (6). 浑欲不胜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
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
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
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锱”“铢”“泥”“春”“往”“搔”“簪”。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
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
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
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
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
泛,( )。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
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
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
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
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
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
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
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
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17. 文段中画波浪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
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
B. 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
C. 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
献类型之中。
D.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18. 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B. 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C. 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D. 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19. 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B. 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C. 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D. 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快速准确地理
解文段,因此,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文本的有效信息,还要观察文段中的标点
符号。平时应该勤于总结常见标点符号使用规则,然后熟练记忆。
B 项,“宗旨”“结构”是并列的名词短语,所以中间应该用顿号,“结构”后的分号应该改
为逗号。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
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
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根据上文结合语境可知,“文章评点”是整句的
主语,故可以排除 B、D 两项,C 项中应该是“文章评点”传到日本、韩国,主语也应该是“文
章评点”,故也应该排除掉。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
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画线语句存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的问题。“以往”作“我们一般认为”的时间状语,据此可排除 A、B 两项。前后两个分句为
转折关系,用关联词语“但”连接,故排除 C 项。
故选 D。
20.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2018 年,原名刘树勇的微博红人“老树画画”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件扇面新作,并配上了
一段颇为“佛系”的打油文字,“终于熬到周末,独自去看荷塘。清风花香扑面,忘了世态
炎凉”。
此作一时引起热议,有人称赞,有人批评。请描述画面内容并结合画中文字阐述称赞与批评
的理由。
①画面:
②称赞:
③批评:
【答案】①描述画面内容:画面中男子身着长衫、头戴宽檐帽静立岸边,望着水面,水面是一
望无际的荷叶、荷花。②称赞:画面文字“看荷塘”,“清风花香扑面”,表现当下日常生活,
表达最真切的感受,体现出豁达、通透、低调的生活态度和悠闲安适的心情。③批评:画面文
字“熬到周末”,“忘了世态炎凉”体现出面对生活压力的消极逃避态度,没有前进目标,缺
乏进取精神,一味佛系容易和社会脱节。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能力,要求概括画面内容并写出对图片赞扬和批评的理由,概括
内容注意画面的要素,要体现出图画中诗句的意境;评价可从文字中的“佛系”入手,赞扬
可抓住“看荷塘”“清风花香扑面”分析其体现的出豁达、通透、低调的生活态度和悠闲安
适的心情;
赞扬注意抓住“熬到周末”“忘了世态炎凉”突出其没有前进目标,缺乏进取精神,一味佛
系容易和社会脱节的思想。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为“鱼道”的设计点个赞。要求语言简明得体,35 字以内。
南水北调汉江四大工程之一的兴隆水利枢纽工程,由于阻断了汉江鱼类的洄游路线,耗资 1300
万元专修了一条保障下游鱼类能够顺利洄游的“鱼道”。“鱼道”长 300 多米、宽 3 米,为了
分摊高达 6 米的落差,共分成 44 级,以改变水流速度并制造声响,同时装有模拟日光的照明
设备,吸引洄游鱼类从下游一级一级上溯产卵。
【答案】①给鱼儿留一条通道,让自然多一份生机,也让我们心中成长一片美丽天地!②保
护生态,功在千秋,花再多的钱也值!③心中有鱼,更有大爱!④细节之美,缩短了我们在
生态文明方面和先进国家的差距!(只要扣住“生态”“细节”“关爱”等角度,语言简明
有感染力,均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写“一段赞美的话”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①内
容,要契合“鱼道”的设计点;②情感,要热情洋溢的赞美;③语言,要简明得体,注意句
式选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④角度,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到的是“生态”问题,对“鱼道”的
设计体现的是“细节”“关爱”。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 6 月 6 日下午,南京 33 路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一名男性乘客上车时大喊被门夹了。
驾驶员王师傅道歉后,没想到男子一路都在责骂。为了乘客的安全,王师傅一直克制更没想到
的是,几站后,一名中学生给王师傅递来一张小纸条……
王师傅称,他至今还保留着这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爷爷,您是好司机,赞!!!”
王师傅说:“拿到纸条我感到心里暖暖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后来,调取车上监控发现,当时只是人多拥挤,车门并没有夹到这名男子。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理智中学”)同学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大家“理解温暖社会,
其中必定有我”,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
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关于“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倡议书
全校学生朋友们:
大家好!
鲁迅先生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细细品味这话,或许你会陷
入沉思。诚然,你曾感叹过人间的冷漠,但我肯定,你也曾被这个世界温暖的爱过。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驱走寒冷,让坚固的心灵有那么一丝生动。
经济在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上呢?“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
自行车上笑。”拜金,认为金钱是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其中这种心灵的扭曲可以理解,
一味穷过,所以不想再穷!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却是心与心的距离渐渐遥远。来自陌生
人的感动或许能成为一剂良药,这种平凡的感动背后所能够感受到的是那颗真挚而又贴近的
心。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买票要证,上网要证,住店旅游要证。宝岛台湾,仅
一海峡之隔,我们却发现基本不需要出示证件。这不仅仅是制度的宽松,更是心与心之间的
靠近。据我所知,台湾的医患关系相当融洽。这些鲜明的对比的背后,是一群陌生人的功劳
——义工。陌生人一种每个人都在扮演的角色。温暖的发送者与承担者。温暖就像是知识,
我和你分享,我们就能够得到双倍的感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今社会所需的正是良言的温暖。北京地铁站口有
人倒下,行人却无动于衷,最重要的是宝贵的救援时间也就过去了,可以说正是陌生人的冷
漠加剧了社会的不正之风气。我又不认识他,他摔倒了关我什么事。正是这种事不关己高高
挂起的心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样的心态,导致社会人与人的冷漠。
用温暖去感化心灵,用温暖去唤醒良知,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让原本纯洁变得浑浊,
我们无从知晓。但重要的是现在,现在我们需要陌生人的温暖——一种融化心灵坚冰的温暖。
用温暖去坚定信念,用温暖去开创共同美好的未来。享受、珍惜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学生朋友们,让我们信守倡议,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坚持自尊、自律、自强,努
力弘扬社会文明,自觉远离冷漠,追求温暖、健康的新生活,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自
己的贡献!
倡议人:陈小小
xx 年 x 月 x 日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
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
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
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自己的社会责
任,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
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主要讲南京 33 路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一名男性乘客上车时大喊被门夹了。驾驶
员王师傅道歉后,没想到男子一路都在责骂。一名中学生给王师傅递来一张小纸条,安慰王
师傅。后来发现车门并没有夹到这名男子。引发人们的思考。写作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须
符合倡议书的格式要求。如:标题可以为“关于……的倡议书”;下面第一行为称呼语,要顶
格写;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结尾要有署名和日期等。二是从内容看,要以“理解温暖社会,
其中必定有我”为主题,同时结合材料内容体现对事件的“认识与思考”,并且针对如何“理
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提出希望与建议。
参考立意:常怀一颗温暖、善良的心;宽容与理解;将心比心,多一点理解;放宽心态,生
活就会多些平和与快乐;做一个宽容、善良的人;社会文明建设靠大家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发出“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的倡议。然后从不同
的角度分析倡议的理由,如人,从来就是一种集群动物,似乎团结在一起才能有勇气开创美
好的明天;人们总有一种心的引导去给予别人帮助,总有一颗向善的心在跳动着;人生是一
场神秘的旅途,总有人会不期而遇,总有一种温暖与你亲密接触。最后可以写如何去做,如
珍惜社会的温暖,常怀感恩之心等。
【素材】人是这世上唯一会笑的动物,而会笑的动物一定具有这世间最温暖最博大的心,让
我们怀着这样温暖的心去感染身边我们熟悉和陌生的人吧!
梁文道说:“人生如此孤独,以至于我们太需要与人分享。爱就是人活在世界上让我们
觉得不是那么孤独的很重要的东西。”
来自陌生人的关爱和温暖,确实温暖了人们日渐冰封的心,让心灵深处还有一块尚未崩
塌的地方,让我们还能够相信爱,相信温暖,相信美好。
温暖是你在太阳光下的感受,也是你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当别人关怀你时,你会感到
温暖,当你遇到了困难,别人来帮助你时,你会感到温暖。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次聆听这首歌,心中总能荡漾起温
暖的涟漪。其实这个世界并不冰冷,冰冷的是人心的冷漠。
用一颗明朗善良的心去面对生活,生活定会还你阳光灿烂……用温暖的微笑迎接未来,
以虔诚的心灵拥抱生活,让世界更加晴朗,为身边的人带去温暖。
温暖就是一种感受,一种来自内心的感受。温暖是相互的,你给予别人温暖别人也传感
温暖于你。心暖才是真温暖,如果一味觉得自己缺少温暖那才是真正的缺温暖。社会是座大
温室,心灵是间小温房。这个社会缺少的不是温暖,而是缺少一颗感受温暖的心。
阳光因为人类而灿烂,世界因为有了温暖而发展,我坚信,温暖 世界最美丽。
【点睛】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是由
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
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影响。倡议书的主要特点
就在于就某事向特定成员进行号召呼吁,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到某件事情中来,要能起到宣传
倡议的效果。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倡议书的内容需包
括以下一些方面: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
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
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写明倡
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
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
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
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
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的